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7,3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水利工程防腐蚀现状及对策研究
1
作者 李鹤 陆云才 +2 位作者 周惠娟 康义博 祁梦雨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1期29-33,共5页
新疆地处西北内陆,大多数地区的土壤和水含盐量较高,对各类水工建筑物造成腐蚀,影响工程正常运行。以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钢闸门、输水管道和止水为研究对象,结合新疆境内四个工程实例,提出了新疆水利工程防腐蚀的处理办法。研究表... 新疆地处西北内陆,大多数地区的土壤和水含盐量较高,对各类水工建筑物造成腐蚀,影响工程正常运行。以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钢闸门、输水管道和止水为研究对象,结合新疆境内四个工程实例,提出了新疆水利工程防腐蚀的处理办法。研究表明,处理水利工程的腐蚀问题,应首先查明工程所处环境中腐蚀性物质的化学成分,再有针对性的研制防腐蚀材料,同时应使建筑物与外部腐蚀环境隔离,在水源丰富地区,还应做好排水工作,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混凝土 钢闸门 输水管道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体变形模量不确定性的穿堤管道埋深分析
2
作者 夏辉 蒋成阳 +2 位作者 徐文俊 吴舒海 徐波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2期144-149,共6页
为分析埋地钢质管道在河流穿越段承受静态荷载时的力学行为和变形特性,文章选取典型河流穿越段的埋地管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管道的计算模型,系统研究了不同土体力学参数和埋设深度对管道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体变... 为分析埋地钢质管道在河流穿越段承受静态荷载时的力学行为和变形特性,文章选取典型河流穿越段的埋地管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管道的计算模型,系统研究了不同土体力学参数和埋设深度对管道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体变形模量的增加,管道的应力和位移均有所降低,且二者之间存在线性相关;而管道的位移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加,管道应力则先随埋深增加而上升,之后趋于稳定。研究结论深化了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埋地管道受力和变形机制的理解,为管道的设计、施工和维护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对相关工程项目的规划与实施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堤管道 土体变形模量 静力荷载 应力分析 位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果类蔬菜作物水肥一体化研究进展综述
3
作者 刘志远 周晨莉 +1 位作者 李福强 张恒嘉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3期114-118,共5页
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一项节水节肥、增产调质的新型农业技术,在节水省肥、高效增产及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均有积极影响。文章在概述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的基础上,综述水肥耦合对茄果类蔬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一项节水节肥、增产调质的新型农业技术,在节水省肥、高效增产及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均有积极影响。文章在概述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的基础上,综述水肥耦合对茄果类蔬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就水肥耦合对于土壤环境的影响进了探讨。结果表明,适宜的灌水量与施肥量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状况、促进作物根系发展,还可提高作物水分和养分吸收效率,同时显著提升蔬菜作物产量和品质。此外,分析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蔬菜作物 产量 品质 水肥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空间优化配置
4
作者 赵楠 郭丽丽 +3 位作者 赵世昌 吕一甲 杨璇 高晓丽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5期7-12,共6页
为实现水保措施在流域空间上的精细化配置,文章将水保措施及其空间配置集成至水文模型并进行栅格计算,得出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空间优化配置的方法。研究表明,位于上游且汇水面积较大的子流域径流贡献率最大,地形地貌变化较大的子流域的... 为实现水保措施在流域空间上的精细化配置,文章将水保措施及其空间配置集成至水文模型并进行栅格计算,得出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空间优化配置的方法。研究表明,位于上游且汇水面积较大的子流域径流贡献率最大,地形地貌变化较大的子流域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较高;优化方案二的减水减沙效益较方案一更好,表明封禁措施有效提高水保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研究结果能有效减少当地水土流失,为小流域最佳治理方案的比选和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减水减沙效益 空间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平县“五水协同”助力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战略思考
5
作者 王平 李原园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2期12-17,共6页
文章立足于富平县情、水情和水利基础设施特点,采用系统思维分析富平县治水现状及存在问题。以“五水协同”为统揽,提出富平水网建设思路、总体布局及主要任务,织就国家水网富平区域。对加快县域水网工程建设、打通国家水网“最后一公... 文章立足于富平县情、水情和水利基础设施特点,采用系统思维分析富平县治水现状及存在问题。以“五水协同”为统揽,提出富平水网建设思路、总体布局及主要任务,织就国家水网富平区域。对加快县域水网工程建设、打通国家水网“最后一公里”、保障全县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推动陕西省绿色低碳发展、助推乡村生态振兴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水协同 水网建设 系统治理 水安全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速度边界下的陡槽滚波运动特性
6
作者 张华 林若辉 +1 位作者 何贵成 彭燕祥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
针对随机速度边界和陡槽滚波空间演化特性有何关联的科学问题,根据随机过程理论,提出陡槽滚波由于上游水力扰动,于入口边界产生随机速度的物理思想,并以高斯白噪声来表示随机速度。根据k-ω湍流模型,建立二维陡槽滚波的随机边界数学模... 针对随机速度边界和陡槽滚波空间演化特性有何关联的科学问题,根据随机过程理论,提出陡槽滚波由于上游水力扰动,于入口边界产生随机速度的物理思想,并以高斯白噪声来表示随机速度。根据k-ω湍流模型,建立二维陡槽滚波的随机边界数学模型。研究表明,陡槽滚波波形在高/低雷诺数工况下的纳什系数均值分别为0.890和0.897,皆处于(0.75,1],表示模拟效果非常好。获得随机速度标准差与滚波无量纲物理参数的关系,即随机速度标准差分别与弗劳德数Fr和lgRe满足正线性关系,滚波最小通道长度与随机速度标准差满足负线性关系。二维陡槽滚波的随机边界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表达陡槽滚波的运动特性,为研究陡槽滚波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槽 滚波 随机边界 高斯白噪声 最小通道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廊道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研究
7
作者 巴音达拉 李江 +2 位作者 张环 王露阳 魏光辉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河流生态廊道是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是维护绿洲生态安全的重要功能区。文章以塔里木河流域主要源流及干流为研究区,基于历史遥感影像数据资料,系统分析了研究区2000-2018年生态廊道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和田河生态廊道植被... 河流生态廊道是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是维护绿洲生态安全的重要功能区。文章以塔里木河流域主要源流及干流为研究区,基于历史遥感影像数据资料,系统分析了研究区2000-2018年生态廊道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和田河生态廊道植被盖度呈增加趋势,中游区域相对增加33.17%,下游区域增加36.12%;叶尔羌河中、下游生态廊道分别增长45.68%与38.22%,孔雀河中、下游分别增长60.93%与-2.41%,阿克苏河生态廊道植被盖度增加55.87%;塔里木河干流下游植被覆盖度增加109.3%,生态输水取得良好效益。研究成果对于干旱区河流生态廊道修复措施制定与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廊道 植被覆盖 时空变化 综合治理 塔里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类决策树的湖泊湿地植被演变特征分析
8
作者 赵艳红 张秀菊 刘美辰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8期19-24,共6页
湿地植被的动态变化关系到湖泊生态系统健康,为探究湿地植被变化规律,以骆马湖为例,基于Landsat和环境减灾卫星数据,通过构建分类决策树的方法提取长时序湿地植被面积。结果表明:1985—2023年骆马湖湿地植被面积总体变化趋势为先降低(1... 湿地植被的动态变化关系到湖泊生态系统健康,为探究湿地植被变化规律,以骆马湖为例,基于Landsat和环境减灾卫星数据,通过构建分类决策树的方法提取长时序湿地植被面积。结果表明:1985—2023年骆马湖湿地植被面积总体变化趋势为先降低(1985—1997年)、后升高(1997—2011年)、再降低(2011—2023年);近年来湿地植被主要分布于入湖河道沿岸、湖区东北部圩区及南部沿岸。揭示了骆马湖湿地植被长期动态变化,为湖泊保护与管理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被 水生植被 遥感 分类决策树 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滨水公园的环境恢复性效应影响机制研究
9
作者 方美清 孙璐 +2 位作者 王晶晶 徐红 朱青云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5期84-91,共8页
城市滨水公园作为城市中经过设计与建设的产物,是城市中最主要的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文章以注意力恢复理论和压力缓解理论为基础,探究在城市滨水公园中游客的恢复性环境感知对心理压力缓解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城市滨... 城市滨水公园作为城市中经过设计与建设的产物,是城市中最主要的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文章以注意力恢复理论和压力缓解理论为基础,探究在城市滨水公园中游客的恢复性环境感知对心理压力缓解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城市滨水公园中,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的远离感、延展性、魅力性、相容性对心理压力缓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效益由大到小依次为:相容性>远离感>延展性>魅力性;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心理压力缓解的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建议。本研究不仅能为人们的心理压力缓解和身心健康恢复提供理论参考,彰显“景观引领健康生活”的哲学理念,而且能促进城市滨水公园的优化设计,助力营造生态、康养等复合功能的城市滨水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滨水公园 恢复性环境感知 心理压力缓解 恢复性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地区城市内河沿岸生态修复工程设计实例
10
作者 李峰 王娜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对华北平原地区城市内河水域及沿岸两侧的生态农业排水进行水质净化,以实现水质的保持及持续改善。根据河道地理走势、周边环境及未来发展规划,采用“强化复合式潜流湿地+表流湿地+自然湿地”的旁路湿地净化系统,制定符合排放标准的河... 对华北平原地区城市内河水域及沿岸两侧的生态农业排水进行水质净化,以实现水质的保持及持续改善。根据河道地理走势、周边环境及未来发展规划,采用“强化复合式潜流湿地+表流湿地+自然湿地”的旁路湿地净化系统,制定符合排放标准的河道沿岸生态修复工艺。该工艺能有效改善农业排水水质,实现水质保持,具有适用性强、能耗低、技术稳定可靠、操作简便等优点,可为其他内河沿岸生态修复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复合式潜流湿地 表流湿地 生态修复 旁路净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浑水库流域面源污染物入河量调查分析
11
作者 李自明 付明韬 +1 位作者 曹惠提 张帅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4期63-66,81,共5页
为推进河湖面源污染科学治理,探析典型山区水库面源污染物类型及污染量问题,文章采用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方法,开展了陆浑水库流域各类污染物入河量核算。结果表明:陆浑水库流域面源污染物COD、氨氮、总氮、总磷产生量分别为34690.35、51... 为推进河湖面源污染科学治理,探析典型山区水库面源污染物类型及污染量问题,文章采用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方法,开展了陆浑水库流域各类污染物入河量核算。结果表明:陆浑水库流域面源污染物COD、氨氮、总氮、总磷产生量分别为34690.35、5117.65、17692.55、3546.56t/a,入河量分别为1056.88、76.4、472.57、126.07t/a,分别占产生量的3.05%、1.49%、2.67%、3.55%,其中农村生活、分散式畜禽养殖和水土流失三类面源是陆浑水库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控制类型。通过分析面源污染物来源及对水环境的影响,为山区流域面源污染物治理与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分析 入河量 面源污染物 陆浑水库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foworks ICM模型改进的监利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12
作者 邵俊 晏传杰 +2 位作者 张梦超 邱幸勃 唐晓恬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1期34-39,45,共7页
为评估湖北省监利市中心城区的内涝风险,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指标体系法构建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针对积水指标,运用Infoworks ICM软件构建一维二维耦合水力模型,通过暴雨模拟评估管网排水能力并得到详实的积水数据。结果表明:研究区西南... 为评估湖北省监利市中心城区的内涝风险,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指标体系法构建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针对积水指标,运用Infoworks ICM软件构建一维二维耦合水力模型,通过暴雨模拟评估管网排水能力并得到详实的积水数据。结果表明:研究区西南地块老城区内涝风险性最高,向四周逐渐降低;易涝点位主要分布于老城区部分道路沿线。研究结果为监利市内涝防控提供指导,弥补了传统指标体系法对于数据利用不充分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涝风险评估 Infoworks ICM GIS空间分析 一维二维耦合水力模型 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尼系数的陕西省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分析
13
作者 金苗 刘哲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4期23-25,33,共4页
文章根据2009—2022年陕西省水资源量和耕地灌溉分布状况,通过构建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水土资源基尼系数测算等模型,评价陕西省水资源与灌溉耕地资源的空间匹配状况,为陕西省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科学调水等提高水土资源匹配程度措施... 文章根据2009—2022年陕西省水资源量和耕地灌溉分布状况,通过构建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水土资源基尼系数测算等模型,评价陕西省水资源与灌溉耕地资源的空间匹配状况,为陕西省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科学调水等提高水土资源匹配程度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 基尼系数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北地区调水滴灌农业开发最大生产潜力测算探讨
14
作者 梁书民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8期52-62,共11页
文章根据受水区地面坡度及土地利用现状,确定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三北地区调水灌溉垦荒的开发地域。按照六大调水区的最大调水量,测算最大粮食油料增产潜力,并推荐增产效果显著的调水滴灌垦荒农业工程技术措施以提升我国粮食自给率。... 文章根据受水区地面坡度及土地利用现状,确定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三北地区调水灌溉垦荒的开发地域。按照六大调水区的最大调水量,测算最大粮食油料增产潜力,并推荐增产效果显著的调水滴灌垦荒农业工程技术措施以提升我国粮食自给率。研究方法结合了GIS空间分析、迈阿密自然生产力模型、光温生产潜力灌溉需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和农作物经济系数等,以量化粮油增产潜力。三北地区调水垦荒水源地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山地、天山山脉及青藏高原,受水区可滴灌开垦平地宜农荒地集中分布于松辽平原、呼伦湖盆地、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以及柴达木、准噶尔、塔里木三大盆地。跨流域调水与本流域水资源总量为3483.9亿m^(3),可滴灌开垦平地宜农荒地最大面积为6689.8万hm^(2);根据当前谷物和油料消费比例布局进口替代生产,以玉米和花生为主的粮食油料组合最大增产潜力为87398万t;若用30~50年完成全部调水工程,将实现我国粮食自给有余,确保未来长期的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地区 调水滴灌垦荒 藏水入疆 粮食安全 光温生产潜力 灌溉水利用效率 GIS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6—2022年新疆南、北疆河川径流变化分析
15
作者 魏光辉 洪良鹏 +1 位作者 王露阳 李江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6期6-10,26,共6页
开展干旱区河川径流演变规律分析,对于科学规划利用地表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新疆南、北疆1956—2022年径流资料,运用非参数检验、R/S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径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0余年来南疆径流增加趋势显著,增加速率为... 开展干旱区河川径流演变规律分析,对于科学规划利用地表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新疆南、北疆1956—2022年径流资料,运用非参数检验、R/S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径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0余年来南疆径流增加趋势显著,增加速率为1.734亿m3/a,北疆增加趋势不显著;南、北疆径流突变年份均为1993年;未来北疆径流将呈现非显著增长,南疆径流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北疆径流存在周期为23a、9a、5a的时间尺度,南疆则存在周期为25a、8a、4a的时间尺度。研究成果对指导区域经济布局、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水资源 径流 趋势检验 突变分析 周期变化 南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格局下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及驱动因素分析
16
作者 曹飞 王晓玉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4期26-33,共8页
文章旨在探究高质量发展格局下黄河流域9省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采用熵权综合评价法测度其水资源利用效率,修正引力模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其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并根据QAP回归分析其空间关联网络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 文章旨在探究高质量发展格局下黄河流域9省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采用熵权综合评价法测度其水资源利用效率,修正引力模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其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并根据QAP回归分析其空间关联网络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呈上升态势,整体呈“下游高,上游中等,中游低”格局,区域层面9省存在差异;②河南、陕西、山西在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关联网络居核心,青海等省处边缘,网络呈不稳定“核心-边缘”两极分化;③地理邻接性、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差异是影响该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核心驱动因素。研究成果可为黄河流域未来水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水资源利用效率 熵权法 社会网络分析 QAP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新造水道弯曲河段潮汐特征及其流量关系研究
17
作者 吴德安 唐绍富 +1 位作者 徐洪状 程弘宇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5期44-50,共7页
为了解珠江新造水道水位、流量运动变化规律,文章运用调和分析方法系统对该水道同步观测期间的特征潮差、特征水位及平均涨落潮历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给出了4个测站12个分潮的调和常数及其沿程分布变化特征,以及水位和相应断面流... 为了解珠江新造水道水位、流量运动变化规律,文章运用调和分析方法系统对该水道同步观测期间的特征潮差、特征水位及平均涨落潮历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给出了4个测站12个分潮的调和常数及其沿程分布变化特征,以及水位和相应断面流量之间对应变化关系。大、中、小潮的转换,潮流、潮汐的不对称性,径流和潮流叠加效应以及河网分流比的变化都对断面流量和水位之间的变化关系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河道整治设计中确定设计水位及水量调度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造水道 水文测量 潮汐特征 调和分析 流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王成军 苏胜男 张炳林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6期39-44,57,共7页
文章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理论,从水量、水质两个方面核算渭河流域2011—2022年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并通过水资源利用效率、生态安全指数、生态盈亏指数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最后借助LDMI模型对水资源生态足迹... 文章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理论,从水量、水质两个方面核算渭河流域2011—2022年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并通过水资源利用效率、生态安全指数、生态盈亏指数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最后借助LDMI模型对水资源生态足迹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1)渭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受水质生态足迹的影响;(2)受到降水量的影响,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变动幅度比较大;(3)水资源生态盈亏指数和安全指数表明渭河流域水资源大多时间处于亏损和不安全状态;(4)影响水资源生态足迹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抑制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增长,经济因素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足迹 可持续利用 LMDI法 渭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封闭海湾三维数值模拟及水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19
作者 孟庆佳 李恺耕 +2 位作者 闫晓惠 敖瑞贵 赵翔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2期71-75,共5页
掌握典型半封闭海湾的水质时空变化对环境维护至关重要。文章建立了深圳湾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对其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水质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盐度从深圳河口至湾口递增,落潮时盐度最低,涨潮时最高;湾顶及浅滩水体交换能力弱,污染... 掌握典型半封闭海湾的水质时空变化对环境维护至关重要。文章建立了深圳湾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对其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水质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盐度从深圳河口至湾口递增,落潮时盐度最低,涨潮时最高;湾顶及浅滩水体交换能力弱,污染物易沉积,导致水体污染;深圳河和大沙河入海口的污染浓度高于其他区域,深圳河口磷含量最高,大沙河口氮含量最高。研究成果丰富了对半封闭海湾水质变化的认识,为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封闭海湾 水质时空分布 三维数值模拟 水动力模型 水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性土地基中桩板式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方法
20
作者 包腾飞 周喜武 +3 位作者 赵阳 程实 程健悦 宋宝钢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4期150-153,158,共5页
桩板式挡土墙因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施工便捷、工程造价较低,适用于临河建筑多、沿河市政管线密集、施工与用地矛盾突出的河道整治工程。很多河道整治工程中将桩板式挡土墙布置在软黏土地基中,桩土间力学特性复杂。目前通常采用以库伦... 桩板式挡土墙因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施工便捷、工程造价较低,适用于临河建筑多、沿河市政管线密集、施工与用地矛盾突出的河道整治工程。很多河道整治工程中将桩板式挡土墙布置在软黏土地基中,桩土间力学特性复杂。目前通常采用以库伦主动土压力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土压力与实际存在一定的误差。文章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土体的非线性、土体与结构之间的接触与摩擦、以及复杂加载的过程,研究桩板式挡土墙后的土压力分布。结果表明,桩板式挡土墙的土压力分布与朗肯土压力分布接近,回填土按一次性加载与分级加载计算的拉裂缝深度及总土压力基本相同,但分级加载计算的土压力呈非线性分布。成果可为桩板式挡土墙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板式挡土墙 土压力 河道整治工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