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2,4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利水电技术》2019年总目次
1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9-207,共9页
关键词 海绵城市建设 水电站 《水利水电技术》 水利水电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综合学习粒子群优化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帆 乌景秀 +2 位作者 范子武 李子祥 朱沈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4,共15页
【目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反问题求解、函数优化、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研究领域广泛应用,但在求解复杂多峰问题时仍存在过早收敛的问题。为了提升粒子群算法在处理复杂多峰问题求解速度和精度,提出了快速综合学习粒子群优化算法(Fast C... 【目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反问题求解、函数优化、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研究领域广泛应用,但在求解复杂多峰问题时仍存在过早收敛的问题。为了提升粒子群算法在处理复杂多峰问题求解速度和精度,提出了快速综合学习粒子群优化算法(Fast Comprehensive Learn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FCLPSO)。【方法】FCLPSO算法引入粒子学习概率、个体影响概率、群体影响概率三个属性,表征每个粒子个体“与生俱来”的不同学习能力,同时新增强化学习、粒子重生等策略,提升算法收敛速度以及监测并跳出“伪收敛”状态。选用14个标准测试函数以及6种常用粒子群变体算法开展FCLPSO算法性能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在收敛性方面,FCLPSO算法平均排名为1.86,排名第一次数为7次、排名第二的次数为2次、排名最后次数为0,最终综合排名第一;在鲁棒性方面,FCLPSO算法成功率排名第一,平均值为94.3%,14个测试函数中最低成功率为73.3%;达到阈值所需适应度评价次数最少,平均值40817,较其他算法评价次数少一半。【结论】结果表明:FCLPSO算法在收敛精度、收敛速度和鲁棒性方面排名综合第一,对复杂多峰问题求解更具优势,可为工程应用中复杂优化问题求解提供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强化学习 粒子属性 粒子重生 过早收敛 影响因素 人工智能 全局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的北京市典型城区暴雨洪水模拟分析 被引量:119
3
作者 丛翔宇 倪广恒 +2 位作者 惠士博 田富强 张彤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67,共4页
以SWMM为基础,选取北京市典型小区,计算不同频率设计暴雨下小区排水效果以及积水、道路坡面流等情况,同时进行不同情景下的暴雨洪水模拟并评价其影响,包括改凸式绿地为平式和凹式、设置蓄洪区等。模拟计算的结果显示,以上3种方式对入渗... 以SWMM为基础,选取北京市典型小区,计算不同频率设计暴雨下小区排水效果以及积水、道路坡面流等情况,同时进行不同情景下的暴雨洪水模拟并评价其影响,包括改凸式绿地为平式和凹式、设置蓄洪区等。模拟计算的结果显示,以上3种方式对入渗、径流、洪峰流量、坡面流等均有较大影响,作为城市防洪排水的重要辅助措施,可以极大地缓解排水管道压力,同时削减洪峰、增加入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 暴雨洪水 凹式绿地 蓄水池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扰动区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73
4
作者 赵冰琴 夏振尧 +3 位作者 许文年 杨森 夏栋 王泽光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0-137,共8页
回顾了国内外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发展历程,从生境构筑方法的角度探索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将工程扰动区常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分为喷混类、加固填土类、槽穴构筑类和铺挂类。喷混类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对坡面的要求不高,适用于各类边坡,核心在... 回顾了国内外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发展历程,从生境构筑方法的角度探索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将工程扰动区常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分为喷混类、加固填土类、槽穴构筑类和铺挂类。喷混类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对坡面的要求不高,适用于各类边坡,核心在于喷播基材的配方;加固填土类和槽穴构筑类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可与植被护坡有机结合,前者在景观设计上的前景较好,后者更适用于裸露岩质山体的生态恢复,可改善生态修复工程中乔灌木存活率较低的问题;铺挂类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具有可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的优势,施工简单,适用于稳定性较好的土质或软岩质边坡。研究成果可为工程扰动区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的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扰动区 生境构筑 分类方法 边坡 生态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MM原理解析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83
5
作者 梅超 刘家宏 +3 位作者 王浩 李泽锦 夏霖 王英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42,共10页
暴雨径流管理模型(SWMM)已成为目前在城市排水管网设计、城市雨洪模拟、城市水污染模拟及城市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模拟等方面研究与应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款模型。剖析SWMM的基本原理,分析其研究现状,展望其发展前... 暴雨径流管理模型(SWMM)已成为目前在城市排水管网设计、城市雨洪模拟、城市水污染模拟及城市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模拟等方面研究与应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款模型。剖析SWMM的基本原理,分析其研究现状,展望其发展前景,深入分析SWMM的产流、汇流、管网水动力学模拟、水质模拟等模型机理。基于文献调研和系统分析指出,SWMM的优点是具有较完备的管网水流、LID和水质模拟功能,软件界面友好易于操作,模型开源易于实现二次开发;缺点是未实现立体化水流模拟,未实现与GIS紧密耦合,地表产流模拟过于简化,无法模拟地表二维淹没和城市社会水循环;未来应针对其不足改进和完善相关模块,拓展其应用领域。研究成果有助于不同学科与行业的研究者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SWMM,为SWMM的研究及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运用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 原理解析 应用展望 控制方程 改进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雨洪模型应用现状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58
6
作者 王海潮 陈建刚 +2 位作者 张书函 来海亮 苏东彬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3,共4页
在总结国内外城市雨洪模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适用性较好的SWMM、InfoWorksCS、MOUSE的雨洪模型在国内应用现状,从前处理程序、核心模型、数据接口等几方面将三个模型进行对比,找到各自优势与缺点,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展望城市雨... 在总结国内外城市雨洪模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适用性较好的SWMM、InfoWorksCS、MOUSE的雨洪模型在国内应用现状,从前处理程序、核心模型、数据接口等几方面将三个模型进行对比,找到各自优势与缺点,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展望城市雨洪模型的发展前景,为现阶段国内城市雨洪模型的应用提供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洪模型 SWMM InfoWorks CS MOU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和双层堤基管涌砂槽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5
7
作者 姚秋玲 丁留谦 +2 位作者 孙东亚 刘昌军 张启义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8,共6页
针对典型的单层和双层堤基进行了管涌机理的砂槽模型试验研究,观察并分析了管涌发生、发展并导致溃堤的机理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单层和双层堤基管涌发展的机理、通道形状和位置均相似,管涌破坏均发生在透水层的顶面,低于临界水头时,... 针对典型的单层和双层堤基进行了管涌机理的砂槽模型试验研究,观察并分析了管涌发生、发展并导致溃堤的机理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单层和双层堤基管涌发展的机理、通道形状和位置均相似,管涌破坏均发生在透水层的顶面,低于临界水头时,管涌仅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并最终停止,管涌通道不会与江(河)水连通,一旦超过临界水头,管涌通道持续发展并最终与江(河)水连通,连通管流的强力冲刷最终导致堤基整体破坏和溃堤。但是,单层和双层堤基管涌破坏的水平平均临界水力比降不同,且前者大于后者,对试验用粉细砂,前者为0·278,后者为0·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基 管涌 模型试验 机理 临界比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技术》2007年总目次 被引量:1
8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1-105,共5页
关键词 丁留谦 高桥水电站 堤基管涌 砂槽模型 双层堤基 水利水电技术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16
9
作者 许文年 叶建军 +1 位作者 周明涛 寇国祥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0-52,共3页
 总结了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的主要特点,介绍了植被混凝土绿化技术流程,着重探讨了喷射配方设计、喷射厚度的确定、混合物种的选定、施工工序,并制定出了一套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工程的验收标准.
关键词 护坡 植被混凝土 验收 标准 绿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蒙黄河治理对策 被引量:36
10
作者 张红武 方红卫 +7 位作者 钟德钰 王新军 李振山 黄河清 张俊华 安催花 刘青泉 李颖曼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共25页
资料分析表明,宁蒙黄河冰凌灾害频繁的被动局面是由于主槽萎缩、卡冰结坝所致;而洪灾与用水安全问题则是河势变化无常和多沙支流突发性洪水淤堵干流形成"沙坝"引起的。为有效恢复宁蒙河段的行洪排沙功能,实现河道减淤、恢复... 资料分析表明,宁蒙黄河冰凌灾害频繁的被动局面是由于主槽萎缩、卡冰结坝所致;而洪灾与用水安全问题则是河势变化无常和多沙支流突发性洪水淤堵干流形成"沙坝"引起的。为有效恢复宁蒙河段的行洪排沙功能,实现河道减淤、恢复和维持河道中水河槽、保障防洪(凌)安全的宁蒙黄河治理目标,从产沙、输沙、调控机理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各因素对宁蒙黄河河床演变特征的影响。就产沙而言,通过产沙地貌分区、遥感影像分析和流域水系分区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黄河上游不同沙源区的分布。基于提出的风蚀输沙通量计算方法及风沙入河估算方法,并结合区域风速与植被覆盖率实测数据,发现近30 a风速下降、区域植被覆盖率上升是风沙侵蚀量与入黄风沙量逐渐减少的原因。分析宁蒙河段日均风速、日降雨量和已有侵蚀观测资料,发现宁蒙地区的风水两相侵蚀主要体现为风蚀与水蚀交错存在及其交互促进,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3—5月,水力侵蚀则集中在7—9月。现场观测与黄土降雨侵蚀模型试验则表明,重力侵蚀在黄土高原的整个侵蚀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份额,暴雨形成的径流是黄土遭到侵蚀的主要外营力,也是激发和加剧重力侵蚀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总体来看,宁蒙黄河的流域产沙具有典型的风-水-重力多营力交互特点,在比尺模型与野外观测揭示的流域径流汇集过程、沟道水流与河床自适应以及非平衡输沙机理基础上,构建了复杂地貌形态的小流域产流产沙动力学模型,成功模拟了不同植被特征和分布状况对流域产流产沙的影响,并得出了植被的减水减沙效果与延滞径流洪峰的作用同郁闭度呈正相关关系,陡坡区域植被对径流洪峰的延滞作用大于缓坡区域的结论。就输沙而言,以泥沙起动、推移质输沙与河床均衡调整等基础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水沙两相流数值模拟方法与冲积河流全沙运动模型相似条件。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表明,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联合运用改变径流分配是导致宁蒙河道淤积萎缩的主因,协调水沙关系是修复黄河行洪排沙功能的有效途径。并分析确定了宁蒙黄河河道水沙调控阈值和多沙支流入汇口干流防淤堵的流量阈值,即宁蒙黄河临界调控流量为2000~2500 m^3/s,临界含沙量5.4~10.5 kg/m^3,调控时间为15~20 d,证实了通过协调水沙关系可修复和维持宁蒙黄河行洪排沙功能;防止多沙支流入汇堵河的黄河流量阈值为2500 m^3/s,治理淤堵沙坝配合"挖引疏浚"有效冲刷的干流阈值流量为3000 m^3/s。从各河段模型试验给出的来沙系数阈值沿程减小的变化趋势看,在内蒙古河段现状河床边界条件下,全线冲刷要求的流量至少为2600 m^3/s,表明黑山峡工程必须预留充足的水沙调控库容。就宏观调控而言,针对流域下垫面条件多样、入黄泥沙沙源众多、河道输沙受水库调度影响显著等特点,以干流水库群为调节器,以径流泥沙为调节对象,采用模块化开发方法集成了风-水-重力侵蚀模型、河道输沙模型、冰情预报模型于水库联调模型上,构建了可进行大范围、高精度的水沙过程模拟预报的宁蒙黄河区域数字流域模型平台,并成功在下河沿—石嘴山河段进行了调试和应用。此外,针对宁蒙黄河河型复杂、凌汛期易卡冰结坝、夏季多沙支流突发性洪水易堵干流形成"沙坝"等河情状况,提出了"水沙调控、支流拦沙、堤外放淤"的处治模式。在稳定性分汊河段、大型支流入汇段、受沙卵石河床组成限制的河段,则指出不宜强行套用微弯型治理方案,而可采用"工程导送(简称为‘导’)、塞支强干(简称为‘塞’)、挖引疏浚(简称为‘挖’)"方针,亦即"导、塞、挖并举"的对策。建设黑山峡水库、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等是宁蒙河段长远治理的根本对策,通过增加河道内汛期水量和调水调沙,恢复并维持中水河槽,提供防凌库容,才能彻底解决宁蒙河段凌洪灾害,并得出建立黄河上游沙源固定、支流泥沙阻截、干流泥沙输导与堤外淤沙处置的"固-阻-输-置"综合防治体系,是目前可行的治理对策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宁蒙河段 水沙调控 治理对策 多沙支流 侵蚀产沙 河道输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评价准则及其计算口径 被引量:41
11
作者 王浩 秦大庸 +2 位作者 陈晓军 陈敏建 王建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通过对水资源定义及其内涵——水资源的有效性、可控性和可再生性的剖析,提出了水资源的评价准则及其计算口径.建立了广义水资源、狭义水资源、生态耗用水量和国民经济可利用量计算方法,进行了西北内陆干旱区各项水资源评价量的计算,... 通过对水资源定义及其内涵——水资源的有效性、可控性和可再生性的剖析,提出了水资源的评价准则及其计算口径.建立了广义水资源、狭义水资源、生态耗用水量和国民经济可利用量计算方法,进行了西北内陆干旱区各项水资源评价量的计算,给出了各项评价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计算口径 可控性 可再生性 西北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冰塞的模拟 被引量:57
12
作者 杨开林 刘之平 +3 位作者 李桂芬 陈储军 刘翠杰 胡宏达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0-47,共8页
研究了河道冰塞的模拟,根据冰塞形成发展的机理,提出了描述冰塞形成的发展方程,包括:(1)非恒定流基本方程;(2)水流的热扩散方程;(3)冰花的扩散方程;(4)水面浮冰的输运方程;(5)冰盖和冰块厚度的发展方程;(6)冰塞下冰花含量和冰塞厚度的计... 研究了河道冰塞的模拟,根据冰塞形成发展的机理,提出了描述冰塞形成的发展方程,包括:(1)非恒定流基本方程;(2)水流的热扩散方程;(3)冰花的扩散方程;(4)水面浮冰的输运方程;(5)冰盖和冰块厚度的发展方程;(6)冰塞下冰花含量和冰塞厚度的计算;(7)冰盖的形成发展方程等.为了检验数学模型,利用实测资料,模拟了在1963~1964年冬季松花江流域白山河段冰塞的形成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冰塞 非恒定流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被引量:125
13
作者 董哲仁 刘蒨 曾向辉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共4页
受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培育的生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恢复.本质上说,这种技术是对自然界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的一种强化,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受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培育的生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恢复.本质上说,这种技术是对自然界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的一种强化,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乎逻辑的治污思路,也是一条创新的技术路线.为此,简要介绍了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原理和工艺方法.通过对日本、韩国工程实例的介绍,说明了这种治污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水净化 水体生物 人工湿地 日本 韩国 污水处理 生物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cGis9.0中基于DEM的水文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39
14
作者 张超 郑钧 +1 位作者 张尚弘 王兴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共4页
文中详细介绍了ArcG is 9.0中的水文分析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从原始DEM数据提取河网的步骤、应注意的问题,DEM数据的快速裁剪,不同精度DEM数据拼接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 ARCGIS 9.0 DEM 栅格数据 河网 水文信息 数据提取 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文模型原理 被引量:36
15
作者 刘家宏 梅超 +4 位作者 向晨瑶 邵薇薇 王浩 喻海军 吉梦喆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13,共6页
城市水文过程因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而发生了深刻变化,科学精细地模拟城市区域的产汇流过程是解析城市水问题机理的科学基础。在系统剖析城市水文模型原理的基础上,将城市复杂下垫面根据其透水特性划分为不透水单元、透水单元、半透水单... 城市水文过程因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而发生了深刻变化,科学精细地模拟城市区域的产汇流过程是解析城市水问题机理的科学基础。在系统剖析城市水文模型原理的基础上,将城市复杂下垫面根据其透水特性划分为不透水单元、透水单元、半透水单元、伪透水单元、强透水单元、水域单元等六类基本单元,并构建了不同类型城市水文响应单元的水文特性曲线,基于圣维南方程组和Navier-Stokes方程提出了城市管网与河湖水系水动力学模拟的技术方案。在耦合城市水文响应单元的降水—截留—蒸发—入渗—产流模块、地表汇流模块、管网汇流模块、水系一维水动力学模块等基础上,以水循环过程为主线,将水文模型的径流输出作为城区一维管网、河道水动力模型的输入边界,实现水文模型与一维管网、河道水力学模型的集成。将单元水文模型通过城市管网和河湖水系等连接方式集成到城市水文模型系统中,弥补了现有城市雨洪模拟在水文学机理上的不足,可为城市排水防涝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文学 水文模拟 水动力学 耦合集成 复杂下垫面 低影响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需水计算的蒙大拿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73
16
作者 徐志侠 董增川 +1 位作者 周健康 苏飞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17,共3页
蒙大拿法仅仅使用历史流量资料就可以计算生态需水。它使用简单、方便,容易将计算结果和水资源规划相结合,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在国外生态需水计算中,蒙大拿法是常用的方法。在我国,由于现在缺乏生态资料,蒙大拿法可能成为常用的方法... 蒙大拿法仅仅使用历史流量资料就可以计算生态需水。它使用简单、方便,容易将计算结果和水资源规划相结合,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在国外生态需水计算中,蒙大拿法是常用的方法。在我国,由于现在缺乏生态资料,蒙大拿法可能成为常用的方法。弄清蒙大拿法的来源、参数涵义和特点成为面临的问题。文中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指出蒙大拿法为经验方法,在我国应用前应对该法的适用性进行检验,该法的平均流量为多年平均天然流量、某百分数的流量为瞬时流量。通过应用实例,对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作出进一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大拿法 生态需水 平均流量 历史流量法 瞬时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江隔河岩电厂高陡混凝土边坡绿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许文年 王铁桥 +2 位作者 李建林 叶建军 周明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46,共4页
三峡大学利用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专利技术,经过多年的试验和研究,已成功应用于清江隔河岩电厂高陡混凝土边坡绿化.文中详尽介绍了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在高陡混凝土边坡绿化的试验结果、施工工艺、植被混凝土配比、混合植物种子的确... 三峡大学利用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专利技术,经过多年的试验和研究,已成功应用于清江隔河岩电厂高陡混凝土边坡绿化.文中详尽介绍了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在高陡混凝土边坡绿化的试验结果、施工工艺、植被混凝土配比、混合植物种子的确定以及养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边坡 植被混凝土 边坡绿化 护坡 隔河岩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边坡护坡绿化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00
18
作者 许文年 王铁桥 叶建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5-36,40,共3页
植被混凝土边坡防护绿化技术是三峡大学专利技术,它是采用特定的混凝土配方和种子配方,对岩石边坡进行防护和绿化的新技术.具体做法是:先在岩体上铺上铁丝或塑料网,并用锚钉和锚杆固定;将植被混凝土原料经搅拌后,由常规喷锚设备喷射到... 植被混凝土边坡防护绿化技术是三峡大学专利技术,它是采用特定的混凝土配方和种子配方,对岩石边坡进行防护和绿化的新技术.具体做法是:先在岩体上铺上铁丝或塑料网,并用锚钉和锚杆固定;将植被混凝土原料经搅拌后,由常规喷锚设备喷射到岩石坡面,形成近10cm厚的植被混凝土;喷射完毕后,覆盖一层无纺布防晒保墒,水泥使植被混凝土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防护层;经过一段时间洒水养护,青草就会覆盖坡面,揭去无纺布,茂密的青草自然生长.通过在清江高坝洲水利枢纽右岸王家冲高陡岩石坡的防护与绿化工程中的应用,证实绿化实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边 边坡 植被混凝土 防护 绿化 护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聚类法在水库汛期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58
19
作者 高波 刘克琳 +1 位作者 王银堂 胡四一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共5页
针对水库控制流域汛期分期的实际问题,研究提出了采用多因子、基于模糊相似矩阵的系统聚类分析方法,避免了以往研究采用单因子进行分析带来的片面性.文章以滦河流域为实例,选用描述流域降雨和洪水特性的6个因子,计算论域元素之间的相似... 针对水库控制流域汛期分期的实际问题,研究提出了采用多因子、基于模糊相似矩阵的系统聚类分析方法,避免了以往研究采用单因子进行分析带来的片面性.文章以滦河流域为实例,选用描述流域降雨和洪水特性的6个因子,计算论域元素之间的相似系数,以构成模糊相似矩阵,然后通过系统聚类分析,进行了汛期的分期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更具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资源 汛期分期 聚类分析 系统聚类法 滦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颍河流域主要参数与自然地理特征 被引量:30
20
作者 左其亭 罗增良 +3 位作者 石永强 甘容 刘静 陈豪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6-72,共7页
沙颍河是淮河最大的支流,同时是污染最严重的支流。沙颍河流域人口密度大,工业化程度高,具有多闸坝、高污染、人类活动密集的典型特征。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流域边界、面积、河流长度等主要参数尚无系统的梳理,基于自然地理分区的流域... 沙颍河是淮河最大的支流,同时是污染最严重的支流。沙颍河流域人口密度大,工业化程度高,具有多闸坝、高污染、人类活动密集的典型特征。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流域边界、面积、河流长度等主要参数尚无系统的梳理,基于自然地理分区的流域特征研究尚属空白。基于此,从地理学的角度,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和统计学方法,结合实地调研,系统梳理流域主要参数;基于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土地利用和土壤数据,运用聚类分析、叠加处理等技术方法,将流域划分为3个一级自然地理区和13个二级自然地理亚区。在分区的基础上,对流域主要自然地理特征进行总结。研究成果对管理部门因地制宜地实行流域差别性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颍河流域 流域参数 自然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分区 分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