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应用气象学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共找到
48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984年夏季张掖地区的热状况特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陆龙骅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73-282,共10页
本文用热平衡方法估算了1984年夏季张掖地区的平均感热、潜热输送以及对热量和水份的滞凝系数,对该地的平均热状况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张掖地区,感热通量及热量滞凝系数随高度增加,而潜热通量及水份滞凝系数则减小;热力参数与辐射参数一...
本文用热平衡方法估算了1984年夏季张掖地区的平均感热、潜热输送以及对热量和水份的滞凝系数,对该地的平均热状况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张掖地区,感热通量及热量滞凝系数随高度增加,而潜热通量及水份滞凝系数则减小;热力参数与辐射参数一样,也存在着3—5天的中期振荡周期,热力参数及辐射参数相应振荡的位相差都很小,而谱相关则大多在50%以上。可以用辐射参数的平均值来估计近地面层感热和潜热输送的平均状况。张掖地区的热状况平均特征基本上与1979年QXPMEX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热
湍流交换系数
潜热输送
近地面层
位相差
气象科学研究院
潜热通量
振荡周期
平均风速
格尔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涡藤原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玉清
朱永禔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3-20,共8页
本文利用正压无辐散模式在无环境基本气流的情况下对双涡的藤原效应及其“合并”后涡旋移动路径的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双涡间的距离小于某一临界距离时才会出现藤原效应,这一临界距离决定于涡旋的结构及双涡的相对...
本文利用正压无辐散模式在无环境基本气流的情况下对双涡的藤原效应及其“合并”后涡旋移动路径的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双涡间的距离小于某一临界距离时才会出现藤原效应,这一临界距离决定于涡旋的结构及双涡的相对强度;双涡的“合并”过程实际上是其中一个涡旋减弱消失而另一涡旋维持的过程;在考虑β效应的情形下,两个同等强度的涡旋“合并”后表现为较平直的向西北的β飘移,而两个不同强度的涡旋“合并”后表现为陀螺运动和β飘移的叠加。这些结果与实际大气中双台风相互作用的许多现象极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原效应
双台风
移动路径
基本气流
β效应
涡度
同等强度
次级环流
临界距离
切向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降水酸度与降水物理量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德林
谷淑芳
李洪珍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2-87,共6页
本文利用1983—1985年长春等地的酸雨监测资料,分析了降水酸度与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类型、降水的季节变化以及雨滴大小分布之间的关系,还初步分析了降水对大气污染物的冲洗作用。
关键词
降水酸度
酸雨监测
降水日数
大气污染物
雨滴大小分布
大气降水
酸性降水
雨滴谱
季节变化
酸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台风业务预报的评价
被引量:
4
4
作者
费亮
吴天泉
徐静远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19-327,共9页
本文根据1985—1987年三年资料,评价我国当前台风业务预报现状,并介绍了各种台风移向移速预报方法误差的情况,并按处罚分排列它们的名次,使预报员能了解几种主要客观方法的性能,有利于业务预报的改进。
关键词
业务预报
移速
数值预报
广州中心气象台
预报水平
距离误差
客观预报
预报精度
预报结果
统计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带通滤波方法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
8
5
作者
党人庆
万志强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文将Barnes-Shapiro类的低通滤波方法作了改进,成为带通滤波分析方法,它具有较好的中尺度带通响应。用此方法对1980年5月和6月我国的9个中尺度云团个例作了地面要素场分析。结果表明,带通滤波后的场具有较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其中有一...
本文将Barnes-Shapiro类的低通滤波方法作了改进,成为带通滤波分析方法,它具有较好的中尺度带通响应。用此方法对1980年5月和6月我国的9个中尺度云团个例作了地面要素场分析。结果表明,带通滤波后的场具有较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其中有一些场的配置与6小时后的云团位置及强度有较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系统
带通滤波
地面图
相当位温
涡度
辐合区
尺度分析
天气尺度
辐合中心
物理量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理查逊数与中尺度扰动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
1
6
作者
赵平
高守亭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47-256,共10页
本文通过用摄动方法求解对数压力坐标系下原始方程组的线性解,来研究理查逊数与中尺度扰动的稳定性的关系,得出了零级近似和一级近似下对称不稳定以及零级近似下几种特殊的斜压不稳定判据。
关键词
中尺度系统
理查逊数
斜压不稳定
原始方程
急流轴
一级近似
摄动方法
零级
暴雨区
基本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总目录
7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32-336,共5页
关键词
气象科学研究院
书刊评介
中期天气预报
卷第
魏凤英
气候振动
夏季风
数值试验
吴正华
梅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均匀大气层结下斜压大气长波的线性及非线性增长
被引量:
1
8
作者
赵平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4-132,共9页
本文应用多重尺度方法研究了球面斜压大气中非均匀大气层结下长波的线性及非线性振幅及能量方程。结果表明大气中被激发出的长波扰动最初主要是从基本状态的层结不均匀性中得到能量,然后可从波的相互作用中获取能量。
关键词
斜压
大气长波
大气层结
正压大气
非线性增长
位涡
气象学者
科里奥利参数
位温
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NSO现象和火山爆发对我国东部雨带的影响
被引量:
1
9
作者
徐群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83-290,共8页
ENSO现象对夏季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当南方涛动(SO)偏弱并出现ENSO现象时,通过增强的Hadley环流的作用,它一般会使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偏强西伸;同时,副高脊线和北侧的季风雨带位置除受到南方涛动指数(SOI)影响外,还受到平流层火山云影响...
ENSO现象对夏季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当南方涛动(SO)偏弱并出现ENSO现象时,通过增强的Hadley环流的作用,它一般会使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偏强西伸;同时,副高脊线和北侧的季风雨带位置除受到南方涛动指数(SOI)影响外,还受到平流层火山云影响即以晴空太阳直接辐射量(S)为表征的作用。由于S有显著年际振荡,我国盛夏季风雨带的位置可以有相当的差异。根据分析,作了1983、1987年夏季多雨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
西太平洋副高
火山爆发
太阳直接辐射
南方涛动
脊线
副高面积指数
大气环流异常
南亚高压
海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厄尼诺与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5
10
作者
赵圣菊
姚彩文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14-218,共5页
本文分析了厄尼诺——副热带高压——“凉夏”、“烂冬”、“暖湿条件”——小麦赤霉病大流行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均存在较好的关系。所以认为厄尼诺现象的出现可作为长江流域小麦赤霉病大流行的前兆性指标。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凉夏
赤道东太平洋
热带高压
暖湿
流行程度
长江流域
海面温度
年平均
距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流型雹云中大雹增长运行轨迹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5
11
作者
王思微
许焕斌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71-177,共7页
本文利用二维冰雹云模式,给出了相应的流场,设计了一个二维冰雹增长运行模式,分别对三种流型的冰雹增长运行轨迹作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大雹的增长运行总是沿着相对水平风速零线旋转进入主上升气流区;轨迹距零线越近,冰雹长得越大;一...
本文利用二维冰雹云模式,给出了相应的流场,设计了一个二维冰雹增长运行模式,分别对三种流型的冰雹增长运行轨迹作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大雹的增长运行总是沿着相对水平风速零线旋转进入主上升气流区;轨迹距零线越近,冰雹长得越大;一旦远离零线,不是吹出云外,就是向下降落。2.冰雹的增长运行轨迹沿零线的上下旋转是形成冰雹多层结构的主要原因。3.形成大雹的雹胚起始出发点是位于主上升气流区外沿水平相对风速为零的区域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雹云
上升气流
流型图
多层结构
雹暴
超级单体
数值模拟
雷达反射率
中大
计算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太平洋夏季副高积分多层递阶长期预报模型
被引量:
1
12
作者
张恩恕
汤兵勇
韩志刚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9-74,共6页
本文综合了积分回归分析和多层递阶预报方法的优点,构造了一个副高特征量积分多层递阶长期预报模型,试报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关键词
长期预报
递阶
西太平洋
特征量
距平
脊线
预报方法
长期天气变化
回归方法
气温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一次双低涡暴雨的分析
被引量:
4
13
作者
吴正华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91-299,共9页
本文分析了华北地区初夏一次罕见暴雨过程。指出,这次暴雨过程是西北涡和西南涡在同一经度上连接并相互作用造成的;重力惯性波不稳定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对这次过程在华北平原北部降水骤增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低涡
暴雨中心
低空急流
涡度
急流轴
斜压
西北涡
条件性不稳定
上升运动
云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次阵风锋过程的边界层下部风场变化分析
被引量:
3
14
作者
王树芬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6-97,共2页
本文根据天津市250米气象铁塔探测资料,分析了1986年8月2日阵风锋过境前后,边界层下部气流的变化。 1986年8月2日13—15时,有两条阵风锋移过天津。
关键词
阵风锋
边界层
探测资料
最大风速
下沉气流
雹粒
上升运动
时间剖面图
阵性降水
垂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厄尼诺现象对热带大气环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2
15
作者
董敏
杨崧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5-42,共8页
应用NMC17年热带格点风及OLR资料,对比分析了厄尼诺年与反厄尼诺年热带环流的差异,发现厄尼诺现象使多年平均位于西太平洋上的最强盛的对流加热区东移到中太平洋,太平洋热带地区东西向对流加热梯度减弱,造成中东太平洋上的Walker环流及...
应用NMC17年热带格点风及OLR资料,对比分析了厄尼诺年与反厄尼诺年热带环流的差异,发现厄尼诺现象使多年平均位于西太平洋上的最强盛的对流加热区东移到中太平洋,太平洋热带地区东西向对流加热梯度减弱,造成中东太平洋上的Walker环流及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上的反Walker环流场比常年减弱;同时,厄尼诺现象也使中东太平洋地区经向反Hadley环流及美洲大陆上空的Hadley环流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场
纬向风
东太平洋
副热带地区
年平均
西太平洋
太平洋地区
赤道地区
美洲大陆
副热带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面温度影响对流发展强度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
1
16
作者
钱维宏
沈树勤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56-162,共7页
个例分析指出降雹位置通常发生在地面温度梯度较大的冷的一侧。本文应用一个二维动力学模式对地面温差引起的对流进行模拟的结果,归纳出了一个(?)线剖面内气流,降雹位置以及地面温度分布的关系模型。
关键词
数值试验
地面温度
降雹
个例分析
对流不稳定
对流回波
动力学模式
大气环流背景
特大暴雨
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气衰减与声雷达探测
被引量:
1
17
作者
薛岩
周秀骥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57-263,共7页
本文计算了北京、武汉、上海和海口等四个地区月平均气候条件下声雷达回波的分子吸收衰减。结果表明,分子吸收衰减与大气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分析回波时不能忽略其衰减,但可用地面气象资料来订正。本文还计算了考虑声波衰减后,由...
本文计算了北京、武汉、上海和海口等四个地区月平均气候条件下声雷达回波的分子吸收衰减。结果表明,分子吸收衰减与大气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分析回波时不能忽略其衰减,但可用地面气象资料来订正。本文还计算了考虑声波衰减后,由声雷达探测得出的对流条件下的C_r^2廓线,与Kaimal等实验结果更为接近,从而给出了一个求湍流衰减的近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衰减
雷达探测
声雷达
雷达回波
大气衰减
地面气象资料
廓线
月平均
大气环境
分子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作物气候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
12
18
作者
霍治国
张养才
李全胜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00-310,共11页
本文根据1983年4月—1986年3月三年山区梯度观测资料,综合考虑山区光、热、水农业气候资源匹配关系,建立不同山区、坡向、高度的作物气候生产力估算模式。模式中对山区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进行了修正。运用模式估算了不同山区、...
本文根据1983年4月—1986年3月三年山区梯度观测资料,综合考虑山区光、热、水农业气候资源匹配关系,建立不同山区、坡向、高度的作物气候生产力估算模式。模式中对山区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进行了修正。运用模式估算了不同山区、坡向、高度的水稻、玉米、冬小麦气候生产力。计算结果: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单、双季稻、夏玉米气候生产力一般南坡大于北坡,西坡大于东坡;春玉米、冬小麦一般北坡大于南坡,东坡大于西坡。双季晚稻气候生产力大于双季早稻,夏玉米大于春玉米(神农架山区除外)。应该指出,目前高产典型水稻产量可达其气候生产力的60%以上,玉米和冬小麦仅达到30—50%左右,表明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可开发潜力很大。本文为合理开发山区气候资源、调整农业布局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供了定量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气候
气候生产力
农业气候资源
春玉米
夏玉米
双季晚稻
亚热带地区
北坡
生产潜力
双季早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个全球七层大气环流谱模式及其30天长期数值天气预报试验
被引量:
12
19
作者
郑庆林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34-246,共13页
本模式是原北半球七层原始方程谱模式的发展,它包含了较完整的物理过程。模式的方程组求解方案能有效地克服在散度方程中以及在σ坐标系中在大地形附近计算气压梯度力项时所存在的大量之间小差的问题,模式的非线性项的谱计算方法有其优...
本模式是原北半球七层原始方程谱模式的发展,它包含了较完整的物理过程。模式的方程组求解方案能有效地克服在散度方程中以及在σ坐标系中在大地形附近计算气压梯度力项时所存在的大量之间小差的问题,模式的非线性项的谱计算方法有其优越性。 本文给出了利用本模式以及用实际观测资料的客观分析场为初始场作30天长期数值天气预报试验结果。从多个个例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式的预报效果令人满意,在整个30天内,模式的预报误差都比对应的持续性误差小,而且在低纬地区也具有上述特点。这表明,本文提出的全球七层大气环流谱模式具有30天长期数值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谱模式
散度方程
初始场
气压梯度力
预报效果
原始方程
实际观测资料
模式预报
可预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夏我国华北地面感热输送及其对梅雨结构的影响
20
作者
张立
乔全明
+2 位作者
易兵
徐忠
彭瑞崇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41-149,共9页
本文用拟合方法研究了1979—1983年我国东部三个地区初夏感热输送的旬平均变化,发现从华北到华中地区存在较大的感热通量梯度,它破坏了由北方南下冷锋的低层锋区结构。也是使梅雨系统具有半温带半热带混合性质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梅雨锋
感热
拟合方法
暖平流
暖脊
锋消
梅雨期
华南区
干绝热递减率
温度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84年夏季张掖地区的热状况特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陆龙骅
机构
气象科学研究院极地气象研究室
出处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73-282,共10页
文摘
本文用热平衡方法估算了1984年夏季张掖地区的平均感热、潜热输送以及对热量和水份的滞凝系数,对该地的平均热状况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张掖地区,感热通量及热量滞凝系数随高度增加,而潜热通量及水份滞凝系数则减小;热力参数与辐射参数一样,也存在着3—5天的中期振荡周期,热力参数及辐射参数相应振荡的位相差都很小,而谱相关则大多在50%以上。可以用辐射参数的平均值来估计近地面层感热和潜热输送的平均状况。张掖地区的热状况平均特征基本上与1979年QXPMEX结果一致。
关键词
感热
湍流交换系数
潜热输送
近地面层
位相差
气象科学研究院
潜热通量
振荡周期
平均风速
格尔木地区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涡藤原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玉清
朱永禔
机构
上海台风研究所
出处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3-20,共8页
文摘
本文利用正压无辐散模式在无环境基本气流的情况下对双涡的藤原效应及其“合并”后涡旋移动路径的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双涡间的距离小于某一临界距离时才会出现藤原效应,这一临界距离决定于涡旋的结构及双涡的相对强度;双涡的“合并”过程实际上是其中一个涡旋减弱消失而另一涡旋维持的过程;在考虑β效应的情形下,两个同等强度的涡旋“合并”后表现为较平直的向西北的β飘移,而两个不同强度的涡旋“合并”后表现为陀螺运动和β飘移的叠加。这些结果与实际大气中双台风相互作用的许多现象极为相似。
关键词
藤原效应
双台风
移动路径
基本气流
β效应
涡度
同等强度
次级环流
临界距离
切向风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降水酸度与降水物理量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德林
谷淑芳
李洪珍
机构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化学室
出处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2-87,共6页
文摘
本文利用1983—1985年长春等地的酸雨监测资料,分析了降水酸度与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类型、降水的季节变化以及雨滴大小分布之间的关系,还初步分析了降水对大气污染物的冲洗作用。
关键词
降水酸度
酸雨监测
降水日数
大气污染物
雨滴大小分布
大气降水
酸性降水
雨滴谱
季节变化
酸性物质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台风业务预报的评价
被引量:
4
4
作者
费亮
吴天泉
徐静远
机构
上海台风研究所
出处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19-327,共9页
文摘
本文根据1985—1987年三年资料,评价我国当前台风业务预报现状,并介绍了各种台风移向移速预报方法误差的情况,并按处罚分排列它们的名次,使预报员能了解几种主要客观方法的性能,有利于业务预报的改进。
关键词
业务预报
移速
数值预报
广州中心气象台
预报水平
距离误差
客观预报
预报精度
预报结果
统计预报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带通滤波方法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
8
5
作者
党人庆
万志强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
出处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9-34,共6页
文摘
本文将Barnes-Shapiro类的低通滤波方法作了改进,成为带通滤波分析方法,它具有较好的中尺度带通响应。用此方法对1980年5月和6月我国的9个中尺度云团个例作了地面要素场分析。结果表明,带通滤波后的场具有较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其中有一些场的配置与6小时后的云团位置及强度有较好的关系。
关键词
中尺度系统
带通滤波
地面图
相当位温
涡度
辐合区
尺度分析
天气尺度
辐合中心
物理量场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理查逊数与中尺度扰动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
1
6
作者
赵平
高守亭
机构
成都气象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
出处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47-256,共10页
文摘
本文通过用摄动方法求解对数压力坐标系下原始方程组的线性解,来研究理查逊数与中尺度扰动的稳定性的关系,得出了零级近似和一级近似下对称不稳定以及零级近似下几种特殊的斜压不稳定判据。
关键词
中尺度系统
理查逊数
斜压不稳定
原始方程
急流轴
一级近似
摄动方法
零级
暴雨区
基本气流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总目录
7
出处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32-336,共5页
关键词
气象科学研究院
书刊评介
中期天气预报
卷第
魏凤英
气候振动
夏季风
数值试验
吴正华
梅雨期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均匀大气层结下斜压大气长波的线性及非线性增长
被引量:
1
8
作者
赵平
机构
成都气象学院
出处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4-132,共9页
文摘
本文应用多重尺度方法研究了球面斜压大气中非均匀大气层结下长波的线性及非线性振幅及能量方程。结果表明大气中被激发出的长波扰动最初主要是从基本状态的层结不均匀性中得到能量,然后可从波的相互作用中获取能量。
关键词
斜压
大气长波
大气层结
正压大气
非线性增长
位涡
气象学者
科里奥利参数
位温
不均匀性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NSO现象和火山爆发对我国东部雨带的影响
被引量:
1
9
作者
徐群
机构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出处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83-290,共8页
基金
国家气象局"长期天气预报理论
方法和资料库的建立"研究课题
文摘
ENSO现象对夏季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当南方涛动(SO)偏弱并出现ENSO现象时,通过增强的Hadley环流的作用,它一般会使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偏强西伸;同时,副高脊线和北侧的季风雨带位置除受到南方涛动指数(SOI)影响外,还受到平流层火山云影响即以晴空太阳直接辐射量(S)为表征的作用。由于S有显著年际振荡,我国盛夏季风雨带的位置可以有相当的差异。根据分析,作了1983、1987年夏季多雨的预报。
关键词
ENSO
西太平洋副高
火山爆发
太阳直接辐射
南方涛动
脊线
副高面积指数
大气环流异常
南亚高压
海温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厄尼诺与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5
10
作者
赵圣菊
姚彩文
机构
气象科学研究院农业气象研究所
农业部病虫测报站
出处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14-218,共5页
文摘
本文分析了厄尼诺——副热带高压——“凉夏”、“烂冬”、“暖湿条件”——小麦赤霉病大流行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均存在较好的关系。所以认为厄尼诺现象的出现可作为长江流域小麦赤霉病大流行的前兆性指标。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凉夏
赤道东太平洋
热带高压
暖湿
流行程度
长江流域
海面温度
年平均
距平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流型雹云中大雹增长运行轨迹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5
11
作者
王思微
许焕斌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出处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71-177,共7页
文摘
本文利用二维冰雹云模式,给出了相应的流场,设计了一个二维冰雹增长运行模式,分别对三种流型的冰雹增长运行轨迹作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大雹的增长运行总是沿着相对水平风速零线旋转进入主上升气流区;轨迹距零线越近,冰雹长得越大;一旦远离零线,不是吹出云外,就是向下降落。2.冰雹的增长运行轨迹沿零线的上下旋转是形成冰雹多层结构的主要原因。3.形成大雹的雹胚起始出发点是位于主上升气流区外沿水平相对风速为零的区域内。
关键词
雹云
上升气流
流型图
多层结构
雹暴
超级单体
数值模拟
雷达反射率
中大
计算区域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太平洋夏季副高积分多层递阶长期预报模型
被引量:
1
12
作者
张恩恕
汤兵勇
韩志刚
机构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黑龙江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
出处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9-74,共6页
文摘
本文综合了积分回归分析和多层递阶预报方法的优点,构造了一个副高特征量积分多层递阶长期预报模型,试报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关键词
长期预报
递阶
西太平洋
特征量
距平
脊线
预报方法
长期天气变化
回归方法
气温变化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一次双低涡暴雨的分析
被引量:
4
13
作者
吴正华
机构
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尺度气象研究所
出处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91-299,共9页
文摘
本文分析了华北地区初夏一次罕见暴雨过程。指出,这次暴雨过程是西北涡和西南涡在同一经度上连接并相互作用造成的;重力惯性波不稳定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对这次过程在华北平原北部降水骤增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低涡
暴雨中心
低空急流
涡度
急流轴
斜压
西北涡
条件性不稳定
上升运动
云系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次阵风锋过程的边界层下部风场变化分析
被引量:
3
14
作者
王树芬
机构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出处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6-97,共2页
文摘
本文根据天津市250米气象铁塔探测资料,分析了1986年8月2日阵风锋过境前后,边界层下部气流的变化。 1986年8月2日13—15时,有两条阵风锋移过天津。
关键词
阵风锋
边界层
探测资料
最大风速
下沉气流
雹粒
上升运动
时间剖面图
阵性降水
垂直速度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厄尼诺现象对热带大气环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2
15
作者
董敏
杨崧
机构
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所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
出处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5-42,共8页
文摘
应用NMC17年热带格点风及OLR资料,对比分析了厄尼诺年与反厄尼诺年热带环流的差异,发现厄尼诺现象使多年平均位于西太平洋上的最强盛的对流加热区东移到中太平洋,太平洋热带地区东西向对流加热梯度减弱,造成中东太平洋上的Walker环流及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上的反Walker环流场比常年减弱;同时,厄尼诺现象也使中东太平洋地区经向反Hadley环流及美洲大陆上空的Hadley环流减弱。
关键词
环流场
纬向风
东太平洋
副热带地区
年平均
西太平洋
太平洋地区
赤道地区
美洲大陆
副热带急流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面温度影响对流发展强度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
1
16
作者
钱维宏
沈树勤
机构
江苏省盐城市气象局
江苏省气象局
出处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56-162,共7页
文摘
个例分析指出降雹位置通常发生在地面温度梯度较大的冷的一侧。本文应用一个二维动力学模式对地面温差引起的对流进行模拟的结果,归纳出了一个(?)线剖面内气流,降雹位置以及地面温度分布的关系模型。
关键词
数值试验
地面温度
降雹
个例分析
对流不稳定
对流回波
动力学模式
大气环流背景
特大暴雨
雹云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气衰减与声雷达探测
被引量:
1
17
作者
薛岩
周秀骥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气象科学研究院
出处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57-263,共7页
文摘
本文计算了北京、武汉、上海和海口等四个地区月平均气候条件下声雷达回波的分子吸收衰减。结果表明,分子吸收衰减与大气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分析回波时不能忽略其衰减,但可用地面气象资料来订正。本文还计算了考虑声波衰减后,由声雷达探测得出的对流条件下的C_r^2廓线,与Kaimal等实验结果更为接近,从而给出了一个求湍流衰减的近似方法。
关键词
吸收衰减
雷达探测
声雷达
雷达回波
大气衰减
地面气象资料
廓线
月平均
大气环境
分子吸收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作物气候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
12
18
作者
霍治国
张养才
李全胜
机构
气象科学研究院农业气象研究所
出处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00-310,共11页
基金
<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合理利用>课题
文摘
本文根据1983年4月—1986年3月三年山区梯度观测资料,综合考虑山区光、热、水农业气候资源匹配关系,建立不同山区、坡向、高度的作物气候生产力估算模式。模式中对山区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进行了修正。运用模式估算了不同山区、坡向、高度的水稻、玉米、冬小麦气候生产力。计算结果: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单、双季稻、夏玉米气候生产力一般南坡大于北坡,西坡大于东坡;春玉米、冬小麦一般北坡大于南坡,东坡大于西坡。双季晚稻气候生产力大于双季早稻,夏玉米大于春玉米(神农架山区除外)。应该指出,目前高产典型水稻产量可达其气候生产力的60%以上,玉米和冬小麦仅达到30—50%左右,表明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可开发潜力很大。本文为合理开发山区气候资源、调整农业布局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供了定量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作物气候
气候生产力
农业气候资源
春玉米
夏玉米
双季晚稻
亚热带地区
北坡
生产潜力
双季早稻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个全球七层大气环流谱模式及其30天长期数值天气预报试验
被引量:
12
19
作者
郑庆林
机构
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气动力研究所
出处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34-246,共13页
文摘
本模式是原北半球七层原始方程谱模式的发展,它包含了较完整的物理过程。模式的方程组求解方案能有效地克服在散度方程中以及在σ坐标系中在大地形附近计算气压梯度力项时所存在的大量之间小差的问题,模式的非线性项的谱计算方法有其优越性。 本文给出了利用本模式以及用实际观测资料的客观分析场为初始场作30天长期数值天气预报试验结果。从多个个例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式的预报效果令人满意,在整个30天内,模式的预报误差都比对应的持续性误差小,而且在低纬地区也具有上述特点。这表明,本文提出的全球七层大气环流谱模式具有30天长期数值预报能力。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谱模式
散度方程
初始场
气压梯度力
预报效果
原始方程
实际观测资料
模式预报
可预报性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夏我国华北地面感热输送及其对梅雨结构的影响
20
作者
张立
乔全明
易兵
徐忠
彭瑞崇
机构
空军气象学院
出处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41-149,共9页
文摘
本文用拟合方法研究了1979—1983年我国东部三个地区初夏感热输送的旬平均变化,发现从华北到华中地区存在较大的感热通量梯度,它破坏了由北方南下冷锋的低层锋区结构。也是使梅雨系统具有半温带半热带混合性质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梅雨锋
感热
拟合方法
暖平流
暖脊
锋消
梅雨期
华南区
干绝热递减率
温度平流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984年夏季张掖地区的热状况特征
陆龙骅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涡藤原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王玉清
朱永禔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降水酸度与降水物理量关系的分析
陈德林
谷淑芳
李洪珍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我国台风业务预报的评价
费亮
吴天泉
徐静远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一种带通滤波方法及其初步应用
党人庆
万志强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理查逊数与中尺度扰动稳定性的关系
赵平
高守亭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总目录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非均匀大气层结下斜压大气长波的线性及非线性增长
赵平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ENSO现象和火山爆发对我国东部雨带的影响
徐群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厄尼诺与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关系的研究
赵圣菊
姚彩文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不同流型雹云中大雹增长运行轨迹的数值模拟
王思微
许焕斌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西太平洋夏季副高积分多层递阶长期预报模型
张恩恕
汤兵勇
韩志刚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华北一次双低涡暴雨的分析
吴正华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一次阵风锋过程的边界层下部风场变化分析
王树芬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厄尼诺现象对热带大气环流影响的研究
董敏
杨崧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地面温度影响对流发展强度的数值试验
钱维宏
沈树勤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大气衰减与声雷达探测
薛岩
周秀骥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作物气候生产力研究
霍治国
张养才
李全胜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一个全球七层大气环流谱模式及其30天长期数值天气预报试验
郑庆林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初夏我国华北地面感热输送及其对梅雨结构的影响
张立
乔全明
易兵
徐忠
彭瑞崇
《
气象科学
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