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本刊启事 |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本刊启事 |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运行机理与纾解路径 |
沈克印
谢昕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4
|
体旅文商融合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与政策创新——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
周良君
冯晓露
董国忠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5
|
我国优秀中短距离游泳运动员基础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标准的建立 |
廖婷
师建伟
王明波
闫琪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6
|
从“体育生活化”到“生活体育化”:理论基点、内在逻辑及学理阐释 |
刘献国
唐强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7
|
运动乐趣如何促进农村偏远地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积极情绪拓建作用检验 |
徐霞
刘沣仪
王志强
郜卫峰
陈蔚
徐靖芮
柳鸣毅
黄佳瑷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从配合到协同:校家社参与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的职能结构与互动机制 |
陶成武
刘兵
邹溪楠
李先雄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数字技术驱动公众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逻辑指向与纾困理路 |
李军
段娟娟
严家高
董蕾
邵雪梅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基于中国实践路径与成功经验的体育管理学理论体系创新 |
刘青
陈林会
刘亮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我国城市社区体养融合服务短板的成因审视与补足路径 |
赵鹏
邹师思
张高华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视觉修辞学视阈下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民族文化呈现逻辑与策略——基于2022-2023年中国举办的三大国际体育赛事开幕式的观察 |
李金宝
李冉冉
宋具龙
叶雷雷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有限求变:《奥林匹克AI议程》的特征、局限与启示 |
黄亚玲
郎玥
耿悦恒
欧斐婷
刘珺瑶
林欣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我国优秀女子铁人三项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及结构模型构建 |
王蓓
李秀红
张锦程
王志强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CAS成为“世界体育最高法庭”何以可能?——基于对国际体育仲裁的批判性思考 |
姜熙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近四十年来我国体育教育思想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与未来展望 |
王健
卓贞梅
刘特
杨宏昌
胡宇挺
陈伦昕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中国和平体育外交的历史溯源、时代特征及发展方向 |
袁雷
孙卓
俞大伟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集体的欢腾:观赏体育赛事提升中国居民幸福感的生成机制与实证检验 |
张晓丽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性别刻板印象对重庆市高校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 |
黄菁
张雨函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深度学习视域下舞蹈啦啦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验研究 |
李洪波
罗曼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