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9,7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歌海》投稿须知
1
作者 《歌海》编辑部 歌海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歌海》创刊于1991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的综合性艺术类学术期刊。现已成长为融学术性、艺术性、民族性于一体的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较强权威性的艺术类综合性刊物。热忱欢迎业界名家、专家、学者惠赐佳作。
关键词 学术期刊 歌海 投稿须知 综合性艺术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歌谣研究”专题主持人语
2
作者 陆晓芹 歌海 2025年第1期10-11,共2页
歌谣是民间口头创作的短篇韵文,虽然短小精炼,却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百年中国对歌谣的研究,从最初的文本收集与整理,到深入探讨其社会文化内涵,再到跨学科、多维度的综合研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深度。
关键词 歌谣 民间口头创作 历史文化 情感 短篇韵文 文本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空间视域下侗锦传承的纾困
3
作者 纪东东 石青莲 歌海 2025年第1期33-42,共10页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生网络文化的迭代,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衰落,正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生存空间本就局限于一隅的少数民族文化尤为显著。从文化空间的视域出发,探究作为侗族地区传承千年的民间手工艺品侗锦织造技艺的传承困...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生网络文化的迭代,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衰落,正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生存空间本就局限于一隅的少数民族文化尤为显著。从文化空间的视域出发,探究作为侗族地区传承千年的民间手工艺品侗锦织造技艺的传承困境,并试图构建出一套合理的传承保护机制。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给予外部制度性和政策性支持的背景下,从“非遗”形式依生的社会空间中找出客观的问题、研究可行的对策,对于实现“非遗”的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锦 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阿肯阿依特斯文化旅游产业价值与提升路径研究
4
作者 王玉香 王宝庆 歌海 2025年第1期122-128,共7页
通过系统性分析阿肯阿依特斯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深度考察文化旅游产业的现行发展状况,并提出一系列旨在提升该产业的策略和途径。这些策略旨在促进阿肯阿依特斯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增长,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实... 通过系统性分析阿肯阿依特斯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深度考察文化旅游产业的现行发展状况,并提出一系列旨在提升该产业的策略和途径。这些策略旨在促进阿肯阿依特斯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增长,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肯阿依特斯 文化旅游 产业价值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音乐学研究与教学工作感悟
5
作者 赵书峰 歌海 2025年第1期4-9,共6页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学者,本人在多年的学习、教学与研究工作之中,积累了一些不成熟的学习、教学与研究经验,期许与诸位学人分享,请大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 民族音乐学 教学 研究 学习 经验 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迎订阅《歌海》
6
作者 《歌海》编辑部 歌海 2025年第1期58-58,共1页
《歌海》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一本融学术性、艺术性、民族性、时代性、应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类学术刊物,常设“艺苑名家”“本期特稿”“青年论坛”“艺苑评谭”(戏剧评论、音乐评论、舞蹈评论、美术评论)“文化视域”“歌海... 《歌海》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一本融学术性、艺术性、民族性、时代性、应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类学术刊物,常设“艺苑名家”“本期特稿”“青年论坛”“艺苑评谭”(戏剧评论、音乐评论、舞蹈评论、美术评论)“文化视域”“歌海撷珠”“画韵墨香”“艺苑之星”等栏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性 艺苑评谭 戏剧评论 本期特稿 时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画派文化品牌在东盟国家传播的优势、意义与路径
7
作者 韦俊平 歌海 2025年第1期100-107,共8页
漓江画派文化品牌具有独特的内涵特征,在面向东盟国家进行传播时具有先天的区位优势和品牌亲和力,在中国—东盟合作交流中可以发挥着独特的优势。漓江画派文化品牌在东盟国家传播能够展现中国文化魅力,推动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推动地... 漓江画派文化品牌具有独特的内涵特征,在面向东盟国家进行传播时具有先天的区位优势和品牌亲和力,在中国—东盟合作交流中可以发挥着独特的优势。漓江画派文化品牌在东盟国家传播能够展现中国文化魅力,推动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也能促进漓江画派文化品牌走向国际化。在传播路径上,可以通过加快与东盟国家文化艺术机构的合作、拓宽漓江画派文化品牌在东盟国家传播的领域和途径、加强漓江画派文化品牌对外交流机构建设的形式,推进漓江画派文化品牌在东盟国家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画派 文化品牌 对外文化交流 东盟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舞蹈剧场《霞》的创编特征
8
作者 刘春滟 歌海 2025年第1期91-99,共9页
自郑宗龙接手现代舞舞团云门舞集以来,其独特的街头风格为舞团注入了新时代年轻人的活力与风采。以皮尔斯符号学的研究视角切入,舞团新作舞蹈剧场《霞》通过符号互动机制探索现代舞的表意创新与解读路径,揭示了现代舞从抽象形式到情感... 自郑宗龙接手现代舞舞团云门舞集以来,其独特的街头风格为舞团注入了新时代年轻人的活力与风采。以皮尔斯符号学的研究视角切入,舞团新作舞蹈剧场《霞》通过符号互动机制探索现代舞的表意创新与解读路径,揭示了现代舞从抽象形式到情感共鸣的转化逻辑。其实践表明在价值多元、文化碰撞激烈的时代语境下,符号的无限衍义是“读懂现代舞”的有效路径。当今中国现代舞应该依靠民族之根在全球化的文化格局中站稳脚跟,以兼容创新的态度寻求当下与传统的聚合,使舞蹈成为探索人性真相与时代精神的开放性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尔斯 符号学 《霞》 舞蹈剧场 现代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韶山山歌红色文化基因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9
作者 张译元 歌海 2025年第1期12-22,共11页
韶山山歌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基因,对促进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推动作用。韶山山歌中蕴含的红色文化基因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征,“团结统一”的思想路线表征“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关系,“坚韧务实”的行为准则表... 韶山山歌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基因,对促进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推动作用。韶山山歌中蕴含的红色文化基因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征,“团结统一”的思想路线表征“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关系,“坚韧务实”的行为准则表征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爱国主义”表征“五个认同”的民族共识。以红色基因融入韶山山歌创作,以数字化手段丰富社群互动渠道,以意识形态教育推动人才培养是利用韶山山歌红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韶山山歌 红色基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秦汉时期关隘研究
10
作者 富霞 陈海娇 歌海 2025年第1期129-139,共11页
秦汉时期,中央王朝为管控岭南地区,推进水陆交通建设,修筑关隘,修建防御设施,遣兵戍守。所设关隘一般凭借山河险峻,置于交通要道,且多分布于政区或民族的边界地带。秦汉时期岭南地区设置的关隘在战时能有效进行军事防御,维护社会秩序,... 秦汉时期,中央王朝为管控岭南地区,推进水陆交通建设,修筑关隘,修建防御设施,遣兵戍守。所设关隘一般凭借山河险峻,置于交通要道,且多分布于政区或民族的边界地带。秦汉时期岭南地区设置的关隘在战时能有效进行军事防御,维护社会秩序,平时方便管理人员往来,检查货物进出关,成为管控岭南地区政治和经济的营垒。同时,关隘又是民族间交往较频繁的区域,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 秦汉时期 关隘 交通要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百年钢琴音乐“地方风格群”现象浅析
11
作者 李远铮 歌海 2025年第1期74-86,共13页
中国百年钢琴音乐的“地方风格群”现象由音乐学家梁茂春提出。“地方风格群”显现出一些特殊性,比如这一概念涉及的陕北、新疆、西南、岭南等四个主要区域并非传统意义上地域与文化的“中心”,却引起了众多作曲家的关注等。这些特殊性... 中国百年钢琴音乐的“地方风格群”现象由音乐学家梁茂春提出。“地方风格群”显现出一些特殊性,比如这一概念涉及的陕北、新疆、西南、岭南等四个主要区域并非传统意义上地域与文化的“中心”,却引起了众多作曲家的关注等。这些特殊性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得到重视,分析“地方风格群”现象,可重新关注时代、政治环境、区域文化对作曲家及其钢琴作品的影响,探究“地方风格群”出现的原因以及传统音乐与钢琴音乐创作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钢琴音乐 地方风格群 地方风格钢琴曲 区域音乐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八桂绽放文艺评论之花——评王建平的文艺评论集《论桂谈艺》
12
作者 岑贞霈 歌海 2025年第1期140-150,共11页
《论桂谈艺——新时代广西文学艺术观察》基于“大文艺”视野,通过将数量众多的专题文艺评论进行系统建构集结成书的方式,重点关注了广西近六年来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与文艺现象。该书充分体现出了作者具有积极乐观的文艺态度、... 《论桂谈艺——新时代广西文学艺术观察》基于“大文艺”视野,通过将数量众多的专题文艺评论进行系统建构集结成书的方式,重点关注了广西近六年来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与文艺现象。该书充分体现出了作者具有积极乐观的文艺态度、具有能直探“痛点”的逻辑穿透力、具有可贴近读者感受的共情与表达能力,以及具有善于全面且精准地把握与评价文艺作品、文艺现象四个方面的特色。该书不仅有利于读者获得充分的审美愉悦与阅读快感,而且也有利于读者系统地把握作者的文艺评论体系。此外,作者忠实于人民、忠实于文艺立场、忠实于广西文化生活的崇高学术追求,在《论桂谈艺》中得到了充分贯彻,这份追求使得该书彰显了作者一家之“春秋”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文艺 文艺评论 《论桂谈艺》 王建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彼岸”的现代性:彩调剧的创新性表达及启示——以《哪嗬咿嗬嗨》为考察中心
13
作者 胡红一 马玉玲 歌海 2025年第1期53-58,共6页
作为根植于民间的传统戏曲艺术,彩调剧如何适应新的时代变化,并实现现代性表达和艺术价值的创新,以抵达作为目标和彼岸的“现代性”,是深化彩调剧研究的重要切入点。新编彩调剧《哪嗬咿嗬嗨》呼应了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背景下的时代... 作为根植于民间的传统戏曲艺术,彩调剧如何适应新的时代变化,并实现现代性表达和艺术价值的创新,以抵达作为目标和彼岸的“现代性”,是深化彩调剧研究的重要切入点。新编彩调剧《哪嗬咿嗬嗨》呼应了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背景下的时代诉求,呈现出多元的现代性表达特质。该剧以“实现现代性转型”作为目标,在题材选择上聚焦宏大事件,突破了“柴米油盐”的桎梏,在表达形式上坚持守正创新,在“一桌二椅”的基础上求变,在主题呈现上超越传统局限,探索“农耕—城市”的文明冲突和精神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调剧 《哪嗬咿嗬嗨》 现代性表达 传统戏曲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视域下花山岩画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框架建构
14
作者 徐祥伍 歌海 2025年第1期43-52,共10页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遗产极具社会经济价值与艺术审美特征,元宇宙技术下的花山岩画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框架亟待建构。基于元宇宙视域下花山岩画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科学内涵、必要性以及框架建构出发,探讨花山岩画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遗产极具社会经济价值与艺术审美特征,元宇宙技术下的花山岩画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框架亟待建构。基于元宇宙视域下花山岩画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科学内涵、必要性以及框架建构出发,探讨花山岩画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核心目标,涵盖了民风民俗与祭祀仪式、文物古迹与文献资料、传承方式与机构组织、文化景观与图像艺术,并基于元宇宙关键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GIS、人机交互、区块链、数字孪生以及云计算等从物理层和交互层的技术搭建、数据层和协议层的去中心化以及合约层和应用层的开源自主三类路径技术,驱动花山岩画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表明元宇宙技术应用能丰富花山岩画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路径,有助于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并有效科普用户对花山岩画文化遗产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左江花山岩画 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时代主题,讲好广西故事——2024年全区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与会文艺工作者代表访谈
15
作者 卢纯 歌海 2025年第1期68-73,共6页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艺术创作中聚焦出精品、出人才,不断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努力提升广西艺术影响力、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文艺事业的繁荣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文艺工作者,需要在自身领域深耕专业技能...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艺术创作中聚焦出精品、出人才,不断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努力提升广西艺术影响力、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文艺事业的繁荣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文艺工作者,需要在自身领域深耕专业技能,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知识储备和艺术训练,坚持守正创新,才能创作出更多贴合时代主题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文艺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艺术创作 文艺工作 戏剧 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羊角钮钟古今应用探微
16
作者 杨柯 歌海 2025年第1期108-121,共14页
羊角钮钟流行于战国至东汉时期,其在广西分布广、出土多,多与铜鼓等其他青铜器伴出,是用于“钟鼓齐鸣”礼乐文化的礼器。羊角钮钟蕴含着岭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属性与审美观念,其丰富的文化价值在当代得到延续,羊角钮钟的复原与应用使... 羊角钮钟流行于战国至东汉时期,其在广西分布广、出土多,多与铜鼓等其他青铜器伴出,是用于“钟鼓齐鸣”礼乐文化的礼器。羊角钮钟蕴含着岭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属性与审美观念,其丰富的文化价值在当代得到延续,羊角钮钟的复原与应用使其成为贯通古今的文化符号,在博物馆展陈与应用展演中,传播它所饱含的厚重历史底蕴与多彩民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角钮钟 礼器 价值延续 文化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民族特色文化符号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壮族歌谣为例
17
作者 祁永超 歌海 2025年第1期23-32,共10页
壮族歌谣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艺术化手法描摹壮民族社会历史风貌,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饱含浓厚的精神意蕴,是新时代引导人民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家国情怀、努力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的重要精... 壮族歌谣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艺术化手法描摹壮民族社会历史风貌,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饱含浓厚的精神意蕴,是新时代引导人民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家国情怀、努力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以壮族歌谣的源流演变和文化内涵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其所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阐释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沉认同,进而为引导人民群众更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歌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调剧中的审丑意识研究
18
作者 刘颖 常凌 歌海 2025年第1期59-67,共9页
彩调剧无“丑”不成戏,以丑角为主要表现对象,擅长用“丑”来组织故事情节,通过丑化剧中角色的语言、造型、性格和设置颠覆性情节等艺术创作手法来制造滑稽笑料,被誉为“快乐的剧种”。彩调剧突出运用审丑意识,刻画丑、揭示丑,在针砭时... 彩调剧无“丑”不成戏,以丑角为主要表现对象,擅长用“丑”来组织故事情节,通过丑化剧中角色的语言、造型、性格和设置颠覆性情节等艺术创作手法来制造滑稽笑料,被誉为“快乐的剧种”。彩调剧突出运用审丑意识,刻画丑、揭示丑,在针砭时弊、抨击黑暗社会对人性的腐蚀和浸染时,也衬托出了勤劳、善良、朴实等中华传统美德的可贵。彩调剧在不同时代语境下能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审美享受,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彩调剧都能成功运用审丑意识,使观众在接触丑角诙谐戏谑的故事、变形的动作和夸张的语言时,因情感得到宣泄而获得内心的愉悦。通过分析彩调剧中的丑元素,探寻塑造丑角形象的艺术手法,深入了解丑角形象并挖掘出彩调剧审丑背后蕴藏的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调剧 丑角 审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文化旅游推广大使刘海嘉
19
歌海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刘海嘉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族艺术系声乐专任青年教师、广西艺术学院“欢了”天琴表演艺术团副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西音乐家协会会员、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西文化旅游推广大使、广西非物质文... 刘海嘉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族艺术系声乐专任青年教师、广西艺术学院“欢了”天琴表演艺术团副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西音乐家协会会员、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西文化旅游推广大使、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广西原生民歌“梢丽组合”成员。荣获第四届、第六届中国原生民歌大赛院校组铜奖、第八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原生民歌组金奖和院校组银奖、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第十二届广西音乐舞蹈比赛”声乐类一等奖、中国文联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推广大使 声乐专任青年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尖尖
20
作者 黄钰(词) 何镇国(曲) 歌海 2025年第1期153-15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