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歌海》投稿须知 |
《歌海》编辑部
|
《歌海》
|
2025 |
0 |
|
2
|
“新时代歌谣研究”专题主持人语 |
陆晓芹
|
《歌海》
|
2025 |
0 |
|
3
|
文化空间视域下侗锦传承的纾困 |
纪东东
石青莲
|
《歌海》
|
2025 |
0 |
|
4
|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阿肯阿依特斯文化旅游产业价值与提升路径研究 |
王玉香
王宝庆
|
《歌海》
|
2025 |
0 |
|
5
|
民族音乐学研究与教学工作感悟 |
赵书峰
|
《歌海》
|
2025 |
0 |
|
6
|
欢迎订阅《歌海》 |
《歌海》编辑部
|
《歌海》
|
2025 |
0 |
|
7
|
漓江画派文化品牌在东盟国家传播的优势、意义与路径 |
韦俊平
|
《歌海》
|
2025 |
0 |
|
8
|
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舞蹈剧场《霞》的创编特征 |
刘春滟
|
《歌海》
|
2025 |
0 |
|
9
|
韶山山歌红色文化基因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
张译元
|
《歌海》
|
2025 |
0 |
|
10
|
岭南秦汉时期关隘研究 |
富霞
陈海娇
|
《歌海》
|
2025 |
0 |
|
11
|
中国百年钢琴音乐“地方风格群”现象浅析 |
李远铮
|
《歌海》
|
2025 |
0 |
|
12
|
为八桂绽放文艺评论之花——评王建平的文艺评论集《论桂谈艺》 |
岑贞霈
|
《歌海》
|
2025 |
0 |
|
13
|
作为“彼岸”的现代性:彩调剧的创新性表达及启示——以《哪嗬咿嗬嗨》为考察中心 |
胡红一
马玉玲
|
《歌海》
|
2025 |
0 |
|
14
|
元宇宙视域下花山岩画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框架建构 |
徐祥伍
|
《歌海》
|
2025 |
0 |
|
15
|
聚焦时代主题,讲好广西故事——2024年全区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与会文艺工作者代表访谈 |
卢纯
|
《歌海》
|
2025 |
0 |
|
16
|
广西羊角钮钟古今应用探微 |
杨柯
|
《歌海》
|
2025 |
0 |
|
17
|
运用民族特色文化符号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壮族歌谣为例 |
祁永超
|
《歌海》
|
2025 |
0 |
|
18
|
彩调剧中的审丑意识研究 |
刘颖
常凌
|
《歌海》
|
2025 |
0 |
|
19
|
广西文化旅游推广大使刘海嘉 |
|
《歌海》
|
2025 |
0 |
|
20
|
笔尖尖 |
黄钰(词)
何镇国(曲)
|
《歌海》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