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880篇文章
< 1 2 2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改性处理对橡胶木抗菌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倩 吕蕾 +1 位作者 周亚菲 尚欣宇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0-811,共12页
以橡胶木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热处理方式对橡胶木防霉耐腐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比研究对照材、热处理材、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材、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热处理材的防霉性能、耐腐性能、干缩湿胀性能,通过... 以橡胶木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热处理方式对橡胶木防霉耐腐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比研究对照材、热处理材、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材、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热处理材的防霉性能、耐腐性能、干缩湿胀性能,通过电镜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等手段揭示不同改性处理方式对木材理化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热处理最优工艺为热处理温度160℃、热处理时间2.5 h、载银量1.5%、改性剂质量浓度1.5 mg/mL,真空浸渍时间60 min,此时改性材对黑曲霉和桔青霉的防治效力最大,均为100%,改性材在白腐菌和褐腐菌影响下的质量损失率最小,分别为2.36%、1.90%。与对照材、热处理材、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材对比,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热处理材的湿胀率和干缩率均为最低,径向、弦向和体积吸水湿胀率较对照材降低31.34%~36.36%,径向、弦向和体积吸湿湿胀率较对照材降低41.06%~61.7%,径向、弦向和体积气干干缩率较对照材降幅可达23.28%~32.24%。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热处理方式可实现载银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在木材内的均匀负载,综合提升木材的防霉防腐和尺寸稳定性,实现了优异的木材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 热处理 防霉耐腐性能 湿胀性能 木材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8算法改进模型检测梢斑螟虫蛀树木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宏威 纪皓文 +1 位作者 吴羿轩 赵鹏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7,共12页
梢斑螟是一种严重危害针叶树种的害虫,严重影响针叶树的健康和生长。梢斑螟虫的幼虫以针叶树的叶片为食物,在针叶树木中建立巢穴,逐渐摧毁叶片组织,导致叶片变黄、褪绿,最终树木枯萎。此外,幼虫也可能侵蚀树木的树皮,导致树皮剥落和树... 梢斑螟是一种严重危害针叶树种的害虫,严重影响针叶树的健康和生长。梢斑螟虫的幼虫以针叶树的叶片为食物,在针叶树木中建立巢穴,逐渐摧毁叶片组织,导致叶片变黄、褪绿,最终树木枯萎。此外,幼虫也可能侵蚀树木的树皮,导致树皮剥落和树干暴露,使树木易受其他害虫、病菌和自然元素的侵害,增加树木的脆弱性,降低其生存能力。为辅助地面治疗被梢斑螟虫蛀树木,采用YOLOv8s目标检测算法,实现对梢斑螟虫蛀树木的检测与识别。通过采用C2f-GAM和动态检测头建立模型(YOLOv8-DM),来提高YOLOv8s对于梢斑螟虫蛀树木的检测能力。试验结果表明,YOLOv8-DM能够有效地识别梢斑螟虫蛀树木,其平均精准度达到84.8%。与其他目标检测算法相比,YOLOv8-DM有更高的平均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梢斑螟 YOLOv8s 识别 检测 准确率 不同场景 C2f-GAM DyHe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平台的中俄木材供应链碳减排合作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成林 高续瑞 +1 位作者 张琳 康文超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5-577,共13页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区块链以其透明性、可追溯性等特点为传统产业带来了转型升级的新机遇,也为木材供应链的碳减排合作开辟了新路径。为此,构建中俄木材供应链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区块链平台下四方主体——俄罗斯木材供应商、中国木材加...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区块链以其透明性、可追溯性等特点为传统产业带来了转型升级的新机遇,也为木材供应链的碳减排合作开辟了新路径。为此,构建中俄木材供应链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区块链平台下四方主体——俄罗斯木材供应商、中国木材加工制造商、木制品分销零售商以及政府在碳减排合作机制中的运行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供应链成员的初始策略概率、消费者低碳偏好度以及制造商碳减排量增加,均能有效激励木材供应链上的主体成员积极参与碳减排合作机制,同时,政府奖惩机制也会影响博弈系统的最终稳定结果,对搭便车行为的惩罚力度越大,越有利于博弈系统达到理想状态,而过度补贴则会削弱系统达到最优均衡的可能性。研究成果为中俄木材供应链碳减排合作提供理论启发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供应链 区块链 碳减排 协同合作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轻量级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果树叶片分类及病害识别模型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买买提·沙吾提 李荣鹏 +2 位作者 蔡和兵 赵明 梁嘉曦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7,共11页
新疆是中国重要的林果产业基地,特色林果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预防果树病害制约林果业发展,设计一款归一化注意力(normalization-based attention module,NAM)轻量级深度卷积神经网络(MobileNet-V2)果树叶片分类及病害识... 新疆是中国重要的林果产业基地,特色林果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预防果树病害制约林果业发展,设计一款归一化注意力(normalization-based attention module,NAM)轻量级深度卷积神经网络(MobileNet-V2)果树叶片分类及病害识别模型。其中融入轻量型的归一化注意力机制,提高模型对特征信息的敏感度,使模型关注显著性特征。同时,将L1正则化(L1 regularization或losso)添加到损失函数中,对权重进行稀疏性惩罚,抑制非显著性权重。试验结果表明,在叶片分类中,模型对自构建植物叶片病害识别数据集(Plant Village)、混合数据集的分类结果均表现良好,准确率分别达到97.05%、98.73%、94.91%,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在病害识别中,MobileNet-V2 NAM模型实现94.55%的识别准确率,高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AlexNet)、视觉几何群网络(VGG16)经典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模型,且模型参数量只有3.56 M。MobileNet-V2 NAM在具有良好准确率同时保持了较低的模型参数量,为深度学习模型嵌入到移动设备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果树分类 病害识别 归一化注意力轻量级深度卷积神经网络(MobileNet-V2 NAM) 归一化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新出发,木材科学前沿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坚 甘文涛 +2 位作者 陈志俊 杨海月 王耀星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共39页
木材及其制品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包括家具制造、室内装饰和建筑等领域。木材工业的年产值总量已经超过3万亿元,是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然而,木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创新能力弱和生产供应链分散等问题,向新... 木材及其制品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包括家具制造、室内装饰和建筑等领域。木材工业的年产值总量已经超过3万亿元,是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然而,木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创新能力弱和生产供应链分散等问题,向新出发、向绿而行,孵化功能木质制造新技术、新材料,培育木业新质生产力是助推行业发展、蓄能助力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为此,聚焦木材科学前沿发展方向,针对木业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阐明科技创新对木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木材科学未来发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宏观拓展、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4个发展方向,并综述了现阶段具代表性研究成果,梳理代表性木质新产品和功能新材料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出我国木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科学 新质生产力 创新 智能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仿真的林间剩余物粉碎刀具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春梅 谭少林 +3 位作者 丁禹程 孟繁伟 张滨 曲文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9-378,共10页
为提高林间剩余物粉碎效率、粉碎均匀度和机器运行稳定性,针对林间剩余物粉碎设计一种弧形斜刃粉碎刀具。通过对林间剩余物粉碎过程中受到的剪切、冲击作用进行力学和动力学分析,明确影响林间剩余物粉碎性能的主要因素及碎裂方式。基于... 为提高林间剩余物粉碎效率、粉碎均匀度和机器运行稳定性,针对林间剩余物粉碎设计一种弧形斜刃粉碎刀具。通过对林间剩余物粉碎过程中受到的剪切、冲击作用进行力学和动力学分析,明确影响林间剩余物粉碎性能的主要因素及碎裂方式。基于离散元仿真试验,对比直刃刀具和斜刃刀具对林间剩余物粉碎性能的影响。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粉碎林间剩余物时,相较于直刃刀具,斜刃刀具仿真的颗粒bond键数量、颗粒平均运动速度、平均粉碎功率、粉碎室壁所受的冲击和粉碎颗粒平均能量等性能指标均有所提升,使用斜刃刀具仿真粉碎程度高,粉碎粒度均匀,工作过程更加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间剩余物 粉碎 力学分析 刀具设计 离散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支配遗传算法-Ⅱ的放大电路分立元件自动参数优化方法
7
作者 张佳薇 林舒杨 +5 位作者 莫冲 顾伟宏 冷欣 余佩龙 马勤波 黄建平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3-852,共10页
放大电路是林业智能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林业监测中微弱信号的监测精度。高性能分立放大电路结构复杂,传统人工选取模拟电路中分立元件参数方法效率低下,难以满足林火监测、木材探伤等领域的低噪声、高稳定性等要求。为此... 放大电路是林业智能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林业监测中微弱信号的监测精度。高性能分立放大电路结构复杂,传统人工选取模拟电路中分立元件参数方法效率低下,难以满足林火监测、木材探伤等领域的低噪声、高稳定性等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Ⅱ,NSGA-Ⅱ)的电路分立元件自动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建立放大电路的参数优化模型并根据需求提出设计指标;其次使用NSGA-Ⅱ对电路参数进行求解;最后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通过仿真测试与电路板实物测试,将NSGA-Ⅱ与人工方法、粒子群算法、涡流搜索算法、遗传算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NSGA-Ⅱ电路参数优化方法在电路性能上显著优于人工方法,相较于经典单目标优化方面在收敛速度与优化稳定性方面也更具优势,为林业传感器的高精度放大电路设计提供高效方案,并在未来可以拓展至林业装备其他电路的设计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电路 参数优化 电路优化设计 NSGA-Ⅱ算法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群落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
8
作者 魏晓雪 岳发号 +4 位作者 邓睿 焉志远 佟斌 杨雪冰 李德文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665,共9页
探究大兴安岭地区不同寒温带针叶林间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耦合关系的差异,为该区寒温带针叶林的科学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以大兴安岭地区典型5种针叶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鱼鳞云杉林、红皮云... 探究大兴安岭地区不同寒温带针叶林间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耦合关系的差异,为该区寒温带针叶林的科学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以大兴安岭地区典型5种针叶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鱼鳞云杉林、红皮云杉林、偃松矮曲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特征进行调查并计算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采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究5种针叶林群系的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寒温带针叶林植物种类贫乏,整体乔木层树种类型单一。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在5种针叶林群系建群种中均为最高;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为5种针叶林灌木层的主要物种;小叶章(Deyeuxia purpurea)、红花鹿蹄草(Pyrola asarifolia)、舞鹤草(Maianthemum bifolium)为草本层主要物种。这5种针叶林群系具有明显不同的多样性特征,在耦合关系方面产生明显差异。多样性指标相对集中分布于第2轴左侧,且与乔木层树高、胸径、各层物种数呈正相关,而与海拔、郁闭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高度呈负相关。大兴安岭地区5种典型的寒温带针叶林具有显著不同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温带针叶林 群系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物种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林内枯叶跨林分间模型迁移的含水率检测方法
9
作者 张佳薇 姜天 +4 位作者 杨春梅 刘强 韩哲 刘泽盛 李明宝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9-450,共12页
森林地表枯叶含水率是森林火灾发生的重要因素,其精准检测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尤为重要。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根据光谱数据直接反演水分含量,从而实现枯叶含水率的快速检测,但不同可燃物光谱光照强度数据的特征波段不尽相同,需要对不同树种... 森林地表枯叶含水率是森林火灾发生的重要因素,其精准检测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尤为重要。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根据光谱数据直接反演水分含量,从而实现枯叶含水率的快速检测,但不同可燃物光谱光照强度数据的特征波段不尽相同,需要对不同树种的枯叶分别建立检测模型以匹配不同的光照强度与含水率反演关系,而对不同林分的光谱光照强度数据进行采集与标注也需要较高的时间成本,限制了光谱法的实际应用。为此,提出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的森林地表枯叶含水率检测迁移学习方法,将训练好的模型参数迁移到新的模型中,避免重新训练模型,从而提高模型的学习效率、减小训练模型所需的数据量。结果表明,与经典反演方法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相比,Bi-LSTM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蒙古栎和落叶松的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减小了0.62%和0.87%,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分别减小了0.28%和0.70%。且基于Bi-LSTM改进的迁移学习方法,大大降低了对标记近红外光谱数据的依赖。当目标域样本数为300个时,源域样本数为1000个时,检测模型的MAE、MSE、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 nation,R^(2))分别为3.27%、1.10%、0.918。MAE和MSE比没有源域训练的检测模型分别缩小了2.36%和1.02%,R^(2)提升了0.114。对比迁移前后说明迁移学习为降低光谱枯叶含水率建模时间成本、提高光谱检测实用性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叶凋落物 含水率 迁移学习 深度学习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温带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典型森林生长季空气负离子和空气颗粒物变化特征
10
作者 李杰 李华 蔡体久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2,共10页
研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和空气颗粒物变化特征,利用森林生态功能发展康养事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支持。选择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山杨林和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并以北极村生活区为对照,使用便携式空气负离子监... 研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和空气颗粒物变化特征,利用森林生态功能发展康养事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支持。选择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山杨林和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并以北极村生活区为对照,使用便携式空气负离子监测仪,在2021年5—10月选择晴天和雨天进行空气负离子、PM_(10)与PM_(2.5)及其影响因子的观测。研究表明,1)晴天,4种林型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动态由大到小表现为展叶盛期(Leaf spreading period,LSP)、展叶初期(Leaf opening period,LOP)、落叶期(Leaf falling period,LFP),均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12:00—14:00,最高可达到4207个/cm^(3),此时期的4种林型空气负离子由大到小表现为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山杨林、樟子松林;雨天,4种林型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呈波动式变化,最高可达6000个/cm^(3),显著高于生活区(P<0.05)。晴天,4种林型PM_(10)与PM_(2.5)质量浓度的日动态变化趋势是双峰曲线,在早晚出现峰值,中午达到谷值,但雨天的波动较小,远远低于晴天的PM_(10)与PM_(2.5)质量浓度(P<0.05);2)5—10月4种林型(晴天)空气负离子浓度月变化表现为单峰曲线的趋势,峰值出现在7月,最高可达4500个/cm^(3),显著高于生活区(P<0.05),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均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3)4种林型空气负离子、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与气温、空气湿度、平均风速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寒温带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空气负离子质量浓度在2000~6000个/cm^(3),空气颗粒物在40μg/m^(3)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利于人们休养身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温带 空气负离子 PM_(10) PM_(2.5) 气象因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抑制蒙古栎组培褐化效果及其生理响应
11
作者 杨悦 吴晓微 +2 位作者 董思贤 沈海龙 杨玲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7,共10页
为降低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组培过程褐化现象,阐明褐化发生是否与抗氧化酶系统及酚类物质产生有关。以蒙古栎成熟合子胚为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优化蒙古栎再生植株体系获得再生植株,探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抑制褐化处理对蒙古... 为降低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组培过程褐化现象,阐明褐化发生是否与抗氧化酶系统及酚类物质产生有关。以蒙古栎成熟合子胚为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优化蒙古栎再生植株体系获得再生植株,探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抑制褐化处理对蒙古栎合子胚萌发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PVP 40(40代表PVP平均分子量范围)抑制褐化效果最佳,添加0.2 g/L PVP 40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为71.17%,其芽增殖系数为3.90,芽生根率为40.37%,移栽存活率为73%;PVP降低了蒙古栎外植体抗氧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及总酚酶活力,有效抑制褐化现象。PVP有效降低蒙古栎组培褐化效果抑制褐化不再加剧,优化蒙古栎器官再生植株体系,分析PVP抑制褐化处理对蒙古栎合子胚萌发的内在生理机制,为栎属其他树种抑制褐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聚乙烯吡咯烷酮 褐化 植株再生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升温和升温间歇期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关系
12
作者 张羽 刘滨辉 苏远航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6-690,共15页
森林冠层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树木主干利用冠层生成的有机物进行形成层分裂与加厚,树木冠层的同化作用和树干的径向生长在气候变化过程是否同步变化存在争议,同步或差异性变化是否与这2个过程对气候因子响应特征有关也是... 森林冠层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树木主干利用冠层生成的有机物进行形成层分裂与加厚,树木冠层的同化作用和树干的径向生长在气候变化过程是否同步变化存在争议,同步或差异性变化是否与这2个过程对气候因子响应特征有关也是目前关注热点,尤其是同一树种在不同气候背景下仍待研究。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作为我国寒温带针叶林主要建群种,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因此,由南向北选取大兴安岭阿尔山(AES)、库都尔(KDE)和大白山(DBS)地区的兴安落叶松为研究对象,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年轮宽度指数(ring width index,RWI)分别代表树木冠层和主干生长状况,利用分段函数、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不同气候背景下树木冠层和主干生长关系及驱动因子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升温期显著促进了树木冠层的生长,主要体现在生长季前期和生长季末期,但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可能更多用于冠层呼吸,从而抑制了树木径向的生长,导致该期间树木主干和冠层生长关系不显著。随着气温上升速率的减慢,树木冠层的生长主要体现在生长季中期和生长季末期,树木主干和冠层生长之间的关系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全球气温上升速率导致森林主干与冠层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存在差异,这可能是造成树木主干与冠层生长关系不一致的根本原因。全球气温上升速率加快加大了兴安落叶松主干与冠层生长对气候响应的差异,相反会极大缩小两者对气候响应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径向生长 NDVI 气候变暖 大兴安岭 快速升温期 升温间歇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状黑黄檀木材解剖结构及其密度探究
13
作者 黄广华 陈居静 陈瑞英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2-749,共8页
借助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数码显微镜和图像测量分析系统对刀状黑黄檀宏观构造、微观结构及其细胞形态进行测量和分析,同时进行木材密度测定。结果表明,刀状黑黄檀材色紫红色,生长轮较明显,为散孔材,其木材管孔组合类型以单管孔为主,少... 借助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数码显微镜和图像测量分析系统对刀状黑黄檀宏观构造、微观结构及其细胞形态进行测量和分析,同时进行木材密度测定。结果表明,刀状黑黄檀材色紫红色,生长轮较明显,为散孔材,其木材管孔组合类型以单管孔为主,少数为径列复管孔,导管细胞形状以鼓形为主,木纤维细胞叠生,腔小壁厚,细胞长宽比与壁腔比分别为48.84、0.81。木射线为细木射线,叠生,同形2~3列,高5~9个细胞,长宽比为5.17。轴向薄壁组织叠生,丰富,翼状或同心傍管带状,细胞长宽比为6.36。结晶细胞多为分室含晶细胞,其结晶颗粒多达17颗。波痕在肉眼下略可见,木材纹理直结构细。在木材组织比量中占比最大和最小的分别为木纤维和结晶细胞,通过组织比量可以深入了解树木的生长和木材材性。木材密度较大,木材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绝干密度分别为0.85、1.04、0.94 g/cm^(3)。通过以上分析完善木材解剖结构理论,为木材识别、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木 黑酸枝 刀状黑黄檀 木材结构 细胞形态 组织比量 木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被动式木窗材下料优化
14
作者 任长清 武子棋 +2 位作者 闫杰 丁星尘 杨春梅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5-602,共8页
在定制化被动式木窗加工过程中,减少边框材下料过程中的原料浪费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为此,将该问题建模为一维下料问题,针对传统遗传算法中个体编码方式在迭代过程中容易导致切割模式被破坏和探索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个体编码方... 在定制化被动式木窗加工过程中,减少边框材下料过程中的原料浪费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为此,将该问题建模为一维下料问题,针对传统遗传算法中个体编码方式在迭代过程中容易导致切割模式被破坏和探索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个体编码方式,以保护进化过程中切割模式的完整性。同时,设计启发式策略和修正策略,用于个体修正和种群进化。仿真试验表明,在不同算例下,除末根外的原料平均利用率均可达到99%,且末根余料长度相较其他算法也有所提高。在2组企业的实际生产数据中,与企业现有软件相比,该算法不仅达到了理论下界,还在除末根外的平均利用率上分别达到99.49%和99.66%,优于企业软件的计算结果。该算法有助于降低成本,能为工程实践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下料问题 遗传算法 启发式算法 种群编码 可用剩余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化改性竹粉吸附剂的优化制备及吸附铜效果
15
作者 林少华 孙芹菊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2,共8页
为优化制备胺化改性竹粉(AMBP),考察碱预处理浓度、环氧化时间和温度、胺化改性剂和改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碱预处理浓度、环氧化温度和... 为优化制备胺化改性竹粉(AMBP),考察碱预处理浓度、环氧化时间和温度、胺化改性剂和改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碱预处理浓度、环氧化温度和时间、胺化温度和改性试剂种类均对吸附剂的制备存在显著影响。吸附剂最佳制备条件为,原竹粉3.0 g,经2 mol/L NaOH碱处理,于100 mL的8%NaOH和15 mL的环氧氯丙烷中,40℃下环氧化反应8 h;再在5 mL四乙烯五胺(TEPA)、1 g Na_(2)CO_(3)、100 mL水中,40℃下反应2 h。原竹粉的竹纤维结构在改性过程中得到了较好保留,胺化改性后,氮元素质量分数显著增加,引入新的—NH_(2)、—NH—等基团。吸附剂AMBP-TEPA对水中游离态和络合态Cu(Ⅱ)均具有良好吸附效果。研究结果为竹材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粉 胺化 优化改性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拌沥青结合料高低温性能指标评价研究
16
作者 魏建国 梁钰熹 +2 位作者 黄美燕 周育名 彭竹仪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7-429,共13页
针对现有指标的局限性,为更好地评价温拌沥青结合料的高低温性能,选取不同掺量的Sasobit温拌剂和Evotherm 3G温拌剂,并将其掺入70#基质沥青和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中,制备改性沥青。通过动态剪切流变(Dynamic Sh... 针对现有指标的局限性,为更好地评价温拌沥青结合料的高低温性能,选取不同掺量的Sasobit温拌剂和Evotherm 3G温拌剂,并将其掺入70#基质沥青和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中,制备改性沥青。通过动态剪切流变(Dynamic Shear Rheological,DSR)试验得到复数剪切模量(G*)和相位角(δ)参数,并进行相关分析。同时,采用车辙因子(G*/sinδ)、改进型车辙因子(G*(/sinδ)^(9))指标和临界温度(TG*/sinδ)、改进型临界温度(T_(G*/(sinδ)^(9)))指标,对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进行全面评价分析。在低温弯曲流变(Bending Beam Rheometer,BBR)试验中,得到蠕变劲度模量(S)、蠕变速率(m)参数,并对其进行分析,同时建立k指标(蠕变劲度模量与蠕变速率之比),引入蠕变柔量(J(t))指标对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进行评价。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表明,相较于G*/sinδ,采用G*(/sinδ)^(9)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温拌沥青的高温性能,而T_(G*/(sinδ)^(9))适合SBS温拌沥青高温性能评价,对于70#基质沥青而言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另外,k指标可以区分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低温性能差异,而J(t)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温拌沥青低温蠕变性能。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高低温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得出权重最大的指标为T_(G*/(sinδ)^(9))和J(t),在评估温拌沥青的高温性能指标时建议采用T_(G*/(sinδ)^(9))指标,在评估温拌沥青低温性能时采用J(t)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沥青 温拌剂 高温性能 低温性能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密度纤维板板坯密度与含水率对热压板间距误差的影响
17
作者 陈光伟 张峻逍 +2 位作者 李朝晖 刘乾 王奥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7-833,共7页
为探究中密度纤维板(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MDF)板坯密度及含水率对连续压机入口段热压板间距误差的影响,进行7.7 mm(薄板)与16 mm(厚板)MDF板坯密度及含水率对入口段4个热压位置的热压板间距误差的相关试验,并结合2种纤维板板坯在... 为探究中密度纤维板(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MDF)板坯密度及含水率对连续压机入口段热压板间距误差的影响,进行7.7 mm(薄板)与16 mm(厚板)MDF板坯密度及含水率对入口段4个热压位置的热压板间距误差的相关试验,并结合2种纤维板板坯在第1个热压位置的实际生产情况,分别建立板坯密度与含水率对热压板间距误差影响的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热压板间距误差与2种板坯的密度呈正相关,与含水率呈负相关。2个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预测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预测出不同板坯密度与含水率引起的热压板间距误差,研究结果为热压工艺中板坯厚度的精准控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板 连续压机 热压板间距 板坯密度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元素质量分数对65Mn钢木工圆锯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俊博 张雅繁 +3 位作者 何林韩 张学瑾 陈瑶 高建民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4,共8页
高质量、高效率的木材切削工艺对于提高木材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提升木质产品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木工圆锯片常用钢材65Mn存在硬度和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欠佳的问题,为此通过添加镍(Ni)元素对65Mn钢进行改性。采用原料熔炼、浇筑试棒... 高质量、高效率的木材切削工艺对于提高木材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提升木质产品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木工圆锯片常用钢材65Mn存在硬度和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欠佳的问题,为此通过添加镍(Ni)元素对65Mn钢进行改性。采用原料熔炼、浇筑试棒、锻造加工以及热处理等步骤制备Ni改性65Mn钢,并对改性前后的65Mn钢进行显微硬度、冲击韧性和拉伸强度测试。同时运用金相显微镜(metallographic)及扫描电镜(SEM)剖析65Mn钢改性前后的组织构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添加Ni元素后,65Mn钢回火后的组织由回火屈氏体改变为淬火马氏体与回火马氏体的混合体,且当Ni元素质量分数达到0.9%时,出现残余奥氏体;2)在相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Ni元素对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的影响均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冲击韧性较未改性的65Mn钢有所降低。其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7%Ni元素的65Mn钢的硬度和抗拉强度最优,较未改性的65Mn钢分别增加了10.18%、35.40%(室温)。研究结果为后续木工圆锯片钢材的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推动木质加工工具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5MN钢 Ni含量 木工圆锯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8的林区行人目标检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琳琳 孙海龙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50,共13页
为解决目标检测算法在林区行人检测中容易出现漏检及检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林区行人目标检测算法。采用C2f_DWRSeg模块替换C2f模块,扩展初始卷积通道数,使网络能更高效地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提出一种重构的检测头... 为解决目标检测算法在林区行人检测中容易出现漏检及检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林区行人目标检测算法。采用C2f_DWRSeg模块替换C2f模块,扩展初始卷积通道数,使网络能更高效地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提出一种重构的检测头,训练时增加卷积层的复杂性,推理时使用单分支结构,从而丰富网络的特征表示能力,并保持高效的推理速度;在特征融合前增加了卷积注意力机制模块CGA,减少计算量;使用Focaler-ShapeIoU损失函数代替CIoU损失函数,弥补边界框回归方法的不足,进一步提高检测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与基准模型相比,改进后的算法mAP50提高了2%,mAP50-95提高了2.4%,模型的处理速度(FPS)提高了4.33%,证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够更好地应用在林区行人检测的任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区管理 行人检测 YOLOv8 注意力机制 损失函数 改进算法 深度学习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除休眠水曲柳种子的超干贮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立 辛昊 +2 位作者 朱美如 李明月 张鹏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6-675,共10页
为探究解除休眠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种子适宜的超干贮藏条件,以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经过不同干燥速率(快速(硅胶与种子的质量比为6∶1)、中速(3∶1)和慢速(1∶1))干燥至不同含水量(4%、3%、2%)状态,在室温条件下贮藏... 为探究解除休眠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种子适宜的超干贮藏条件,以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经过不同干燥速率(快速(硅胶与种子的质量比为6∶1)、中速(3∶1)和慢速(1∶1))干燥至不同含水量(4%、3%、2%)状态,在室温条件下贮藏不同时间(0、30、90、180、270、360 d),以含水量7%在5℃条件下贮藏的种子为对照,研究超干贮藏后的水曲柳种子萌发表现以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所有超干贮藏处理在180 d内的种子发芽率均可以达到50%以上;超干贮藏180 d时,经快速干燥的种子发芽能力较强,含水量较高(4%)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72%);经慢速干燥的种子发芽能力较低,含水量较低(2%)种子的发芽率最低(50%)。超干贮藏270 d时,种子发芽率大幅下降,各超干贮藏处理种子发芽率均显著低于对照。超干贮藏30、90 d时种子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0 d,超干贮藏360 d时种子相对电导率高于0 d。快速干燥含水量3%与4%种子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在贮藏0、90、270 d时均低于对照。解除休眠水曲柳种子超干贮藏是可行的,以快速干燥至较高含水量(4%)处理效果为好,但超干贮藏时间在180 d内为宜,贮藏时间超过270 d后,种子电导率显著升高,种子发芽能力大幅下降。水曲柳种子解除休眠后在短期(半年)内播种使用可以采用超干贮藏的方式,若计划在长期(一年以上)内播种使用则以种子含水量7%在5℃低温条件下贮藏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种子 超干贮藏 种子含水量 贮藏时间 生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