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7,6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蚁群算法规划核电厂巡检机器人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朱翠 罗宇豪 +1 位作者 王占刚 戴娟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5,共9页
为了使核电厂巡检机器人更加高效地完成巡检任务,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进行路径规划。针对基本蚁群算法在路径规划当中存在拐点多、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首先利用A~*算法构建次优路径并调整初始信息素浓度。然后,构... 为了使核电厂巡检机器人更加高效地完成巡检任务,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进行路径规划。针对基本蚁群算法在路径规划当中存在拐点多、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首先利用A~*算法构建次优路径并调整初始信息素浓度。然后,构建方向性函数以减少路径的拐弯次数。在搜索过程中,蚂蚁若发生死锁,极易导致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为此,本文提出了防止死锁的策略,并将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以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高效地规划出距离更短、更平滑的路径,对于核电厂巡检机器人高效完成巡检任务、延长单次巡检时间、减少巡检机器人磨损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核电厂 巡检机器人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质子治疗的230 MeV超导回旋加速器人身安全联锁系统设计
2
作者 侯世刚 周易 +6 位作者 刘传业 贾先禄 张天爵 蔡红茹 周洪吉 潘高峰 王川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309,共7页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目前正在研制230 MeV超导质子回旋加速器及其治疗后端装备,为了保证质子治疗过程中,回旋加速器的运行维护人员和公众免受潜在电离辐射的伤害,设计了一套由安全控制器、现场设备和上位计算机组成的三层式结构的人身...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目前正在研制230 MeV超导质子回旋加速器及其治疗后端装备,为了保证质子治疗过程中,回旋加速器的运行维护人员和公众免受潜在电离辐射的伤害,设计了一套由安全控制器、现场设备和上位计算机组成的三层式结构的人身安全联锁系统。本文阐述了230 MeV超导回旋加速器安全联锁系统的设备组成和联锁逻辑,采用PILZ故障安全型PLC模块,以及相应的软件程序,实现了人身安全联锁功能,并设计了上位控制和监测界面。本人身安全联锁系统已开发完成,进行了总体联调与试运行,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回旋加速器 人身安全联锁 故障安全型PLC 辐射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载流出物取样系统放射性单质碘损失率实验研究
3
作者 张雪平 杨康 +8 位作者 陈泽翔 蔺健 林爽 陈建利 梁飞 任宏正 李世军 李永国 张伟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9-434,共6页
放射性单质碘作为核电站烟囱气载流出物中放射性核素之一,由于其排放浓度较低,可能存在排放量比真实排放值偏低,因此在进行核电站烟囱气载流出物放射性碘排放时应充分考虑采样过程中的损失,对采集效率进行校正,应考察放射性碘在核电站... 放射性单质碘作为核电站烟囱气载流出物中放射性核素之一,由于其排放浓度较低,可能存在排放量比真实排放值偏低,因此在进行核电站烟囱气载流出物放射性碘排放时应充分考虑采样过程中的损失,对采集效率进行校正,应考察放射性碘在核电站烟囱取样系统中的碘沉积损失率。对放射性碘损失率研究国外一般采用放射性示踪剂进行测量,国内还未见到相关报道。通过研究单质碘在不同取样系统中的损失率、不同浓度单质碘在取样系统中的损失率、预暴露前后单质碘在取样系统中的损失率以及模拟单质碘在现场取样系统中的损失率,结果表明:相同浓度单质碘在不锈钢取样系统中的平均碘损失率为2.14%;单质碘源活度浓度不同,损失率也不同,不锈钢取样系统单质碘最大损失率为4.17%;特氟龙与不锈钢取样系统相比单质碘损失率更低;不锈钢管取样系统预暴露后,单质碘损失率会有所下降;估算现场取样系统两种连接方法单质碘损失率有所不同,分别为2.48%和1.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单质碘 损失率 取样系统 气载流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自动机的核脉冲流发生器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马英豪 李建伟 +2 位作者 马弢 杨屹 张艳婷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0-848,共9页
为方便核电子仪器开发人员在无辐射污染的环境下展开仿真与测试,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细胞自动机的核脉冲流发生器的设计,并对发生器生成的核脉冲信号进行仿真,测试发现该发生器的信号可高效重现辐射探测过程中探测器后端的响应。该核脉... 为方便核电子仪器开发人员在无辐射污染的环境下展开仿真与测试,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细胞自动机的核脉冲流发生器的设计,并对发生器生成的核脉冲信号进行仿真,测试发现该发生器的信号可高效重现辐射探测过程中探测器后端的响应。该核脉冲发生器的实时仿真能够模拟一定辐射水平下核仪器的测试与标定过程。该核脉冲信号发生器可以根据测试需求更改信号发送的参数,包括脉冲计数率,脉冲幅度高斯分布中心值和核脉冲上升与下降时间等。采用线性移位寄存器、细胞自动机算法、反指数函数查表法和十二相加等算法,产生在幅值上符合高斯分布且时间上符合泊松分布的核信号参数,并生成随机分布和脉宽可调节的核信号。该发生器通过FPGA实现,利用高速DAC输出核脉冲信号,实现了安全的实验研究和多道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脉冲信号 细胞自动机 辐射防护 泊松分布 随机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放疗小野剂量测量的毫米级闪烁探头研制与性能评估
5
作者 张静 令狐仁静 +5 位作者 陈法国 赵日 宋建波 刘立业 芦莹 梁润成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1-598,共8页
随着对放疗适形度的需求提升,新型放疗技术快速发展,射野尺寸已经可以小到毫米级。然而,这种小尺寸射野带来了带电粒子不平衡、源遮挡和探测器体积平均效应等挑战,增加了剂量测量的难度。本文制备了一种适用于放疗小野剂量测量的塑料闪... 随着对放疗适形度的需求提升,新型放疗技术快速发展,射野尺寸已经可以小到毫米级。然而,这种小尺寸射野带来了带电粒子不平衡、源遮挡和探测器体积平均效应等挑战,增加了剂量测量的难度。本文制备了一种适用于放疗小野剂量测量的塑料闪烁探头,探头采用与水类似的材料,确保优化水等效性和发光效率。进一步通过组织等效性、发射光谱、发光效率和剂量率响应等性能测试,评估了该探头在小野剂量测量中的应用潜力。结果显示,制备的闪烁探头具有良好的组织等效性和发光效率,尤其是当PPO和Bis-MSB的含量分别为2.0%和0.025%时,发光效率达到61.4%,接近商业参比样品EJ-200,约为EJ-200的95.9%。探头在高剂量率下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度,其累积剂量线性度达到99.91%。这些结果表明制备的闪烁探头在放疗小野剂量测量中具有应用潜力,并为实际放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小野剂量 剂量测量 塑料闪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闪烁体型探测器γ能谱稳谱方法研究
6
作者 张璇 黄建微 +6 位作者 成建波 缪芸锺 李德红 杨智君 周强 陈尔东 拓飞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0-979,共10页
无机闪烁体型探测器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其γ能谱易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产生漂移,这给放射性核素的识别带来了困难;为校正γ能谱仪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的能谱漂移,提出了一种基于算法而非改变硬件结构的相对峰位校正稳谱方法并进行了验证。... 无机闪烁体型探测器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其γ能谱易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产生漂移,这给放射性核素的识别带来了困难;为校正γ能谱仪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的能谱漂移,提出了一种基于算法而非改变硬件结构的相对峰位校正稳谱方法并进行了验证。在-20℃~50℃环境温度梯度变化条件下,对NaI(Tl)-光电倍增管、LaBr_(3)(Ce)-光电倍增管和La Br_(3)(Ce)-SiPM 3种典型类型的γ能谱仪基于^(137)Cs、^(152)Eu和^(133)Ba混合源能谱开展了测量实验,探究其全能峰峰位道址和能量分辨率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规律。利用所提出的方法对-2℃、8℃、18℃、28℃和38℃等温度下各能量的能谱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峰位道址与相应能量在20℃时的峰位道址进行比较,以评估该方法的有效性。在-20℃~50℃范围内,NaI(Tl)-光电倍增管和LaBr_(3)(Ce)-Si PMγ能谱仪的峰位道址随温度变化存在拐点(20℃和35℃),低于拐点温度时峰位道址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于拐点温度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而LaBr_(3)(Ce)-光电倍增管γ能谱仪的峰位道址一直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以20℃为参考温度将各温度下的峰位道址进行归一,对于同一种γ能谱仪,各能量点之间的归一化结果基本一致,NaI(Tl)-光电倍增管、LaBr_(3)(Ce)-光电倍增管和La Br3(Ce)-Si PMγ能谱仪的最大漂移率分别为-25.7%、-10.5%和-7.0%,且均在-20℃处;能量分辨率在不同温度下无明显变化。利用归一化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对道址进行校正,采用四阶多项式拟合形式实现时,校正后NaI(Tl)-光电倍增管、LaBr_(3)(Ce)-光电倍增管和LaBr_(3)(Ce)-Si PMγ能谱仪峰位道址的最大相对偏差分别为3.39%、-0.79%和-1.67%;采用拉格朗日插值形式实现时,校正后峰位道址的最大相对偏差分别为3.31%、-0.86%和-1.65%。两种实现形式的效果无明显差异。该方法可解决无机闪烁体型探测器γ能谱的温度漂移问题,有效降低温度漂移对放射性核素准确识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闪烁体型探测器 温度漂移 能谱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水中^(14)C前处理装置研制
7
作者 保莉 任晓娜 +3 位作者 杨海兰 王瑞俊 杨有坤 郭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4,共4页
从环境放射性常规监测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环境水中^(14)C前处理装置。装置包括一个容量大于20 L的夹套玻璃反应釜、可控制反应温度的水浴锅、高纯氮气与碱液吸收瓶等。基于该装置对地表水、海水样品中的^(14)C进行前处理,采用硫酸氧... 从环境放射性常规监测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环境水中^(14)C前处理装置。装置包括一个容量大于20 L的夹套玻璃反应釜、可控制反应温度的水浴锅、高纯氮气与碱液吸收瓶等。基于该装置对地表水、海水样品中的^(14)C进行前处理,采用硫酸氧化无机碳、过硫酸钾和过氧化氢氧化有机碳的方式将水中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碱液吸收后制成碳酸钙。得到地表水和海水样品中的无机碳、有机碳含量,说明该实验装置能很好地用于环境水样品中^(14)C的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 ^(14)C 前处理 湿法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吸附器试验罐流量试验研究
8
作者 梁飞 张渊 +5 位作者 张雪平 孔海霞 高琳锋 任宏正 王佳 韩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4-698,共5页
为了验证结构形式相同的碘吸附器试验罐流量试验是否满足要求及探究其影响因素。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多数碘吸附器试验罐结构及空间布置形式,进行了试验罐流量试验,并探讨了净化箱体运行风量、试验罐拆除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结构形式相... 为了验证结构形式相同的碘吸附器试验罐流量试验是否满足要求及探究其影响因素。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多数碘吸附器试验罐结构及空间布置形式,进行了试验罐流量试验,并探讨了净化箱体运行风量、试验罐拆除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结构形式相同的碘吸附器试验罐流量试验满足要求;净化箱体运行风量、试验罐拆除对剩余试验罐流速几乎没有影响。这一研究解决了碘吸附器试验罐工程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罐 流量试验 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降物^(134)Csγ能谱和符合修正分析
9
作者 杜云武 朱杰 +4 位作者 王亮 罗茂丹 毛万冲 李雪泓 唐远程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3-831,共9页
沉降物样品具有厚度薄、半径小、重量轻及放射性水平低的特点,沉降物γ能谱中^(134)Cs的级联符合效应较为明显,为了准确测量沉降物^(134)Cs活度浓度,研究^(134)Cs衰变过程对γ能谱探测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衰变纲图,^(134)Cs衰变分... 沉降物样品具有厚度薄、半径小、重量轻及放射性水平低的特点,沉降物γ能谱中^(134)Cs的级联符合效应较为明显,为了准确测量沉降物^(134)Cs活度浓度,研究^(134)Cs衰变过程对γ能谱探测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衰变纲图,^(134)Cs衰变分解为9个过程,采用试验和蒙特卡罗(Monte Carlo,MC)仿真沉降物^(134)Cs衰变过程,记录每个过程无符合计数和符合计数,开展^(134)Csγ能谱特征峰和级联符合相加修正分析。研究表明:^(134)Csγ能谱不同能量的特征峰由一个或几个不同衰变过程决定,并且每个衰变过程均发生级联符合相加,使其全能峰计数减少;1 168 keV、1 365 keV全能峰同时受到其他衰变过程级联符合相加峰影响,使其全能峰计数增加;605 keV、796 keV全能峰级联符合相加修正因子均为1.29,569 keV、563 keV全能峰级联符合相加修正因子均为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变纲图 ^(134)Cs Γ能谱 符合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升速率对用于DD/DT核反应的LiTaO_(3)晶体热释电特性影响研究
10
作者 刘猛 林菊芳 +1 位作者 言杰 柯建林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02,共4页
在真空环境中作为热释电晶体的LiTaO_(3)晶体极化可产生百kV的电压,该电压可用于加速氘离子轰击氘靶或氚靶,产生聚变中子。为了提高LiTaO_(3)晶体热释电性能,通过改变晶体的温升速率,测量了尺寸为Φ2 cm×2 cm的LiTaO_(3)晶体表面... 在真空环境中作为热释电晶体的LiTaO_(3)晶体极化可产生百kV的电压,该电压可用于加速氘离子轰击氘靶或氚靶,产生聚变中子。为了提高LiTaO_(3)晶体热释电性能,通过改变晶体的温升速率,测量了尺寸为Φ2 cm×2 cm的LiTaO_(3)晶体表面电压的关系,得到了晶体表面电压与温升速率之间的关系。实验发现,在温升速率为4.7 K/min时产生的电压最高,为126 kV。同时修正了Fullem等人的模型,修正后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核反应 温升速率 LiTaO_(3)晶体 最大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参数对污染土分选过程粉尘浓度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范成洲 刘振兴 +2 位作者 李艳霞 闭永懂 李世国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8-745,共8页
基于放射性实时测量判据的机械分选是海量放射性污染土减容的一种高效方法,但分选过程中的放射性粉尘控制需要重点关注。探究关键起尘环节,掌握其起尘规律是开展粉尘控制的前提。本文设计搭建了可模拟污染土机械分选中散料关键运动过程... 基于放射性实时测量判据的机械分选是海量放射性污染土减容的一种高效方法,但分选过程中的放射性粉尘控制需要重点关注。探究关键起尘环节,掌握其起尘规律是开展粉尘控制的前提。本文设计搭建了可模拟污染土机械分选中散料关键运动过程的实验台,以某放射性污染场地中的典型级配砂土为例开展了模拟分选实验,旨在确定机械结构参数和机械运动参数变化对粉尘浓度的影响规律,并初步建立了定量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开机后经过约60 s~80 s,整体粉尘浓度达到最大值;停机后约130 s,系统整体粉尘浓度下降到与环境持平;砂土运动各阶段按对整体起尘特性影响权重从大到小为:脱离分料漏斗冲击进入料箱过程、从振动筛下料自由落体至传送带上的过程、从传送带末端平抛至分料漏斗内的过程、在传送带上水平输运过程;粉尘浓度随下料高度、平抛速度、平抛高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随进料速度的增大而增长趋于平缓,随分料漏斗摆动速度的增大而线性减小。该研究结果可为抑尘系统结构及参数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污染土 分选 机械参数 粉尘浓度 起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πβ(PS)-4πγ绝对活度测量研究
12
作者 马鹏 孙宏清 +1 位作者 党云博 孙雪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22-1026,共5页
为简化β-γ符合绝对活度测量中β源制备以及活度测量的复杂流程,尤其是针对短寿命核素测量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塑料闪烁体(PS)与Na I(Tl)组成的4πβ(PS)-4πγ符合测量方法,研究设计了一种双层塑闪片夹心结构4πβ源,并采用... 为简化β-γ符合绝对活度测量中β源制备以及活度测量的复杂流程,尤其是针对短寿命核素测量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塑料闪烁体(PS)与Na I(Tl)组成的4πβ(PS)-4πγ符合测量方法,研究设计了一种双层塑闪片夹心结构4πβ源,并采用波形数字化仪直接采集前置放大器数据进行离线处理,从而优化实验流程并缩短测量时间。通过效率外推法测量了^(60)Co的绝对活度,不确定度(k=2)为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πβ(PS)-4πγ 绝对活度 数字符合 ^(60)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源^(110 m)Agγ级联符合修正分析
13
作者 杜云武 毕朝文 +3 位作者 王亮 王茜 李元东 余强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8-667,共10页
核电厂环境介质中^(110 m)Ag放射性水平一般较低,经浓缩富集制得薄厚度源,薄源的^(110 m)Agγ能谱级联符合效应较大,为了准确测量薄源^(110 m)Ag活度浓度,研究薄源^(110 m)Ag衰变过程γ能谱探测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衰变纲图分解^(110 m)A... 核电厂环境介质中^(110 m)Ag放射性水平一般较低,经浓缩富集制得薄厚度源,薄源的^(110 m)Agγ能谱级联符合效应较大,为了准确测量薄源^(110 m)Ag活度浓度,研究薄源^(110 m)Ag衰变过程γ能谱探测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衰变纲图分解^(110 m)Ag衰变为12个过程,采用蒙特卡罗仿真^(110 m)Ag衰变过程,记录每个过程无符合计数和符合计数,开展薄源^(110 m)Agγ能谱特征峰和级联符合修正分析。研究表明:^(110 m)Agγ能谱不同能量的特征峰由一个或几个不同衰变过程决定,并且每个衰变过程均发生3或4条γ级联符合相加,使其全能峰计数减少;1384.31 keV、1475.79 keV、1505.04 keV、1562.30 keV全能峰同时受到其他衰变过程级联符合相加峰影响,使其全能峰计数增加;其符合修正因子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1.89、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变纲图 ^(110 m)Ag Γ能谱 符合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式铀丰度在线监测装置研制
14
作者 梁庆雷 张荔生 +3 位作者 汪洋 李井怀 刘国荣 刘明慧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8-762,共5页
为实时监测离心铀浓缩厂主工艺管道中UF6气体的铀丰度,及时优化和调整工艺参数,研制了一种管道式铀丰度在线监测装置。将部分主工艺管道进行了改造,利用NaI探测器测量185.7 keV特征γ射线的计数率,传感器测量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将上述信... 为实时监测离心铀浓缩厂主工艺管道中UF6气体的铀丰度,及时优化和调整工艺参数,研制了一种管道式铀丰度在线监测装置。将部分主工艺管道进行了改造,利用NaI探测器测量185.7 keV特征γ射线的计数率,传感器测量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将上述信号传输到控制室内计算出气体的铀丰度,实现了远程监测和无人值守的功能。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测量均值与质谱测量值比较,相对偏差<1%;该装置可用于浓缩厂主工艺管道内气体铀丰度的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浓缩厂 气体铀丰度 工艺管道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法测量有机相中铀浓度不确定度评定
15
作者 白雪 李定明 常志远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5-929,共5页
本文探讨了拉曼光谱法测定核工业乏燃料后处理流程有机相中铀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通过分析母液配制、标准溶液配制、工作曲线线性拟合及样品重复测量等环节,结合A、B类评定法量化各不确定度分量。当铀浓度为49.6 g/L时,扩展不确定度为1... 本文探讨了拉曼光谱法测定核工业乏燃料后处理流程有机相中铀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通过分析母液配制、标准溶液配制、工作曲线线性拟合及样品重复测量等环节,结合A、B类评定法量化各不确定度分量。当铀浓度为49.6 g/L时,扩展不确定度为1.6 g/L(k=2)。研究结果表明,标准溶液配制与工作曲线线性拟合为主要不确定度来源,提出优化工作曲线设计、提升仪器稳定性和增加测量频次等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拉曼光谱 乏燃料后处理 铀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氘钛膜表面损伤缺陷检测研究进展
16
作者 董兰 潘嶙 +1 位作者 王红侠 彭述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1,共11页
本文通过了解钛膜吸氘的反应机理、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现状,归纳了几种典型的氘化钛表面缺陷类型,综述了目前检测钛及类似金属缺陷的检测技术。包括传统表面缺陷检测、电涡流检测、超声检测、机器视觉成像检测技术等。通过调研发现,缺... 本文通过了解钛膜吸氘的反应机理、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现状,归纳了几种典型的氘化钛表面缺陷类型,综述了目前检测钛及类似金属缺陷的检测技术。包括传统表面缺陷检测、电涡流检测、超声检测、机器视觉成像检测技术等。通过调研发现,缺陷检测技术正由单一缺陷检测向综合自动化检测技术发展。采用多种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思路,可以助力实现氘化钛表面缺陷检测精准、高效、智能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氘化钛 表面损伤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真实核信号数值模拟研究
17
作者 陈华 黄熙 袁永刚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2-839,共8页
基于ORTEC Nuclide Navigator的核数据,在LabVIEW软件平台上,采用蒙特卡罗直接抽样方法,实现了与真实放射源核信号的幅度、衰减常数和时间间隔分布一致的数字核信号模拟。对核信号的能量分布和衰减时间采用高斯分布进行抽样,对前后核信... 基于ORTEC Nuclide Navigator的核数据,在LabVIEW软件平台上,采用蒙特卡罗直接抽样方法,实现了与真实放射源核信号的幅度、衰减常数和时间间隔分布一致的数字核信号模拟。对核信号的能量分布和衰减时间采用高斯分布进行抽样,对前后核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采用负指数分布进行抽样,经测试,在抽样次数达到10×10^(5)次及以上时,模拟产生的射线分布与真实核素射线分布偏差小于1%,可反映真实核素发射的辐射分布,实现了真实放射源的数字核脉冲信号模拟,可用于当前数字核脉冲信号采集处理趋势下的信号处理算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EC LABVIEW 蒙特卡罗 直接抽样 放射源 数字核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剂量率脉冲γ辐射装置的建立
18
作者 方登富 唐智辉 +3 位作者 韦应靖 段嘉宇 李胤 张婷婷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1,共8页
为解决临界事故报警设备的辐射性能测试问题,建立了基于稳态^(60)Co辐射切割的脉冲辐射装置。该装置建立在活度约为5000Ci的^(60)Co标准装置上,通过重力调节切割器的运动速度,利用切割器上预设的准直光阑切割稳态辐射以获得脉冲γ射线... 为解决临界事故报警设备的辐射性能测试问题,建立了基于稳态^(60)Co辐射切割的脉冲辐射装置。该装置建立在活度约为5000Ci的^(60)Co标准装置上,通过重力调节切割器的运动速度,利用切割器上预设的准直光阑切割稳态辐射以获得脉冲γ射线。经由蒙卡模拟明确了基本参数与实验设计,装置搭建完成后进行了各项测试。测得辐射特性如下:1)单脉冲的空气比释动能在136μGy~311μGy,测量重复性不超过1.3%;2)脉冲γ辐射在水平方向上的辐射野直径为10 cm,垂直方向的辐射野直径为9.5cm;3)脉冲γ辐射的脉冲宽度范围为80 ms~220 ms。该脉冲γ辐射装置的建立,可为临界事故报警设备的生产调试及运行监测提供测试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事故报警设备 脉冲γ辐射 稳态辐射场切割 辐射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热释光读出仪设计
19
作者 柏松 胡颖睿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440,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船用热释光读出仪设备,克服了传统热释光读出仪无法适用于船用条件的问题。该设备将热释光卡片固定在加热装置上以保证船身摇摆时能够正常读数,首先由光电倍增管收集热释光片发出的微弱光信号,由前端电路进行调理,然后送... 本文介绍了一种船用热释光读出仪设备,克服了传统热释光读出仪无法适用于船用条件的问题。该设备将热释光卡片固定在加热装置上以保证船身摇摆时能够正常读数,首先由光电倍增管收集热释光片发出的微弱光信号,由前端电路进行调理,然后送入ADC将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利用FPGA对波形脉宽与幅度进行判别,并对判别后的有效方波信号进行计数,最后由单片机读取计数值并将加热曲线与发光曲线显示在串口屏,并同时将数据上传至终端。实验表明,该设备具有线性好,稳定性高,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点,能够在船用环境下进行测量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读出仪 I/V变换 发光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中^(14)C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20
作者 保莉 郭琛 +3 位作者 杨有坤 刘娟娟 马旭媛 刘王东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3-356,共4页
基于空气中^(14)C测量的方法原理,从模型建立、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不确定度分量的定量、计算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角度出发,评定了空气中^(14)C测量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空气中^(14)C测量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1.8%(k=2)。空气中^(... 基于空气中^(14)C测量的方法原理,从模型建立、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不确定度分量的定量、计算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角度出发,评定了空气中^(14)C测量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空气中^(14)C测量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1.8%(k=2)。空气中^(14)C测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取样体积、效率刻度所用标准物质的活度浓度和本底样品的液闪计数。通过提高采样体积计量的精度、样品多次测量等手段可以降低空气中^(14)C测量的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 ^(14)C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