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7,0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熟优质大果鲜食白肉枇杷新品种早白香的选育 被引量:1
1
作者 邓朝军 蒋际谋 +6 位作者 许奇志 陈秀萍 胡文舜 苏文炳 张雅玲 陈永萍 郑少泉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3-1127,共5页
早白香是从早钟6号×新白2号杂交群体中选育的早熟优质大果白肉枇杷新品种。树势中庸偏强,中心干较明显,枝梢较长壮,分枝力较强。单果质量57.1~66.1 g;果实倒卵形或近圆形,果基斜肩或钝圆,果顶平广;果皮黄白色-淡橙红色,果面茸毛密... 早白香是从早钟6号×新白2号杂交群体中选育的早熟优质大果白肉枇杷新品种。树势中庸偏强,中心干较明显,枝梢较长壮,分枝力较强。单果质量57.1~66.1 g;果实倒卵形或近圆形,果基斜肩或钝圆,果顶平广;果皮黄白色-淡橙红色,果面茸毛密生,茸毛短,果粉薄,锈斑少,条斑明显,果点密度较密、大小中等;萼片姿态外凸,萼孔闭合;果肉白色-黄白色,厚8.9~10.8 m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2.3%~15.8%,可食率71.3%~76.4%,肉质细嫩、化渣、汁液多、浓甜、味鲜,风味佳;种子4~5个·果^(-1);在福建福州,果实3月下旬至4月中旬成熟。多枝组高接换种后第2年可少量开花,高接换种后第3~5个生长周期的株产分别为7.6、20.3、32.7 kg,早结、丰产、稳产。适宜福建、重庆、四川、广西、云南等枇杷产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新品种 早白香 早熟 优质 大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有机肥对核桃园土壤、生长结果特性和坚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永杰 姜德志 +4 位作者 李莉 王瑞文 王代全 王晓飞 王其竹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0,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有机肥对核桃园土壤理化性质、树体生长结果特性和坚果品质的影响。【方法】在13年生核桃园按等氮量原则连续2 a(年)施松塔(ST)有机肥、猪粪(ZF)和牛粪(NF)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HZ)和腐殖酸钾+生物菌肥(FJ)后,...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有机肥对核桃园土壤理化性质、树体生长结果特性和坚果品质的影响。【方法】在13年生核桃园按等氮量原则连续2 a(年)施松塔(ST)有机肥、猪粪(ZF)和牛粪(NF)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HZ)和腐殖酸钾+生物菌肥(FJ)后,分析评价施肥效果。【结果】有机肥改良了核桃园土壤,但不同有机肥改良效果存在差异。5种有机肥均促进了1年生枝增粗生长,但对树体增粗和1年生枝伸长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花后30 d,有机肥对核桃坐果率产生影响,花后120 d时,不同有机肥对坐果率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有机肥对坚果品质影响存在差异。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95.05%,利用2个主成分进行坐标分析,有机无机复混肥(HZ)和牛粪有机肥(NF)处理施肥效果相似。综合评价排序,有机质含量24.00%,有效成分N 6.46%、P_(2)O_(5)4.16%、K_(2)O 6.00%、S 3.79%的有机无机复混肥(HZ)处理得分最高(40.94)。【结论】核桃园兼顾生长和结果时,宜选择有机无机复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有机肥 土壤理化性质 结果特性 坚果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奉猕猴桃果实品质与果皮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陶俊杰 陈双双 +5 位作者 钟文奇 伍梦婷 黄丽红 黄怡倩 徐艺 黄春辉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目的】中华猕猴桃金奉果皮极薄,在生产中极易因碰伤、擦伤而导致果实受损,非常不利于贮藏和长距离运输。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处理,以期筛选出适宜金奉猕猴桃果皮增厚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使用不同种类和... 【目的】中华猕猴桃金奉果皮极薄,在生产中极易因碰伤、擦伤而导致果实受损,非常不利于贮藏和长距离运输。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处理,以期筛选出适宜金奉猕猴桃果皮增厚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使用不同种类和不同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元素的处理组合,对金奉猕猴桃幼果进行浸果或叶面喷施处理,检测处理后的金奉猕猴桃果实品质、果实解剖结构和果皮细胞壁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果实的纵径和单果质量,且对果实内在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100 mg·L^(-1)GA_(3)+5 g·L^(-1)CaCl_(2)处理组合的果实品质最佳,但对果皮厚度改善的效果并不明显。不同质量浓度的6-BA和NAA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外果皮厚度。其中,25 mg·L^(-1)NAA叶面喷施处理、25 mg·L^(-1)和50 mg·L^(-1)6-BA浸果处理对金奉猕猴桃外果皮增厚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综合各处理对金奉猕猴桃果实品质和果皮厚度的影响,以及操作技术的简单易行,确定25 mg·L^(-1)NAA叶面喷施为最佳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奉猕猴桃 植物生长调节剂 果实品质 果皮厚度 N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学报》致谢全体审稿专家
4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2-252,共1页
我刊2024年来稿由以下专家审查。公布本名单(以姓氏汉语拼音字母顺序为序)以表示衷心的感谢!(如有遗漏,容后补谢)。
关键词 汉语拼音字母 专家审查 审稿专家 《果树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柑橘碎叶病的发生、分布及其病原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5
作者 鹿连明 刘顺民 +4 位作者 安宝聚 杜丹超 胡秀荣 蒲占湑 吕佳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69-1280,共12页
【目的】明确柑橘碎叶病在浙江省的发生、分布情况及其病原物种群的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探索柑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的起源和演化。【方法】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柑橘产区开展调查和抽样检测,测定202个CTLV分离物外... 【目的】明确柑橘碎叶病在浙江省的发生、分布情况及其病原物种群的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探索柑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的起源和演化。【方法】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柑橘产区开展调查和抽样检测,测定202个CTLV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并进行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柑橘碎叶病在浙江省柑橘产区发生普遍,11个地级市中10个有检出,951份样品中有311份为阳性,阳性率为32.70%。阳性率在不同地区间和不同寄主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以绍兴市和宁波市较高,分别为57.14%和55.91%;杭州市和湖州市较低,为6.52%和0.00%。在检测的43个品种(品系)中,以佛手和枸头橙最高,达100.00%;以枳壳、柠檬、脆蜜金柑和金橘最低,为0.00%。CTLV各分离物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外壳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相似率分别为87.70%~100.00%和91.60%~100.00%。基于外壳蛋白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来自浙江8个地级市20个寄主品种的111个CTLV分离物明显地分为2个大的分支,其分支与地理来源和寄主品种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柑橘碎叶病在浙江柑橘产区发生普遍,且广泛危害不同的柑橘品种(品系),其病原物种群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其分化与地理隔离和寄主品种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CTLV的起源、系统演化和致病性分化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揭示了规范化品种引进和苗木调运程序是预防该病害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碎叶病 发生 分布 检测 外壳蛋白基因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熟、自花结实甜樱桃新品种昌华紫霞的选育
6
作者 吴雅琴 程和禾 +6 位作者 李玉生 吴永杰 闫卓 王旭敏 姬新梅 赵艳华 陈龙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16-1921,共6页
昌华紫霞是由红灯×斯特拉(Stella)杂交选育出的晚熟甜樱桃新品种。该品种果实肾形,果皮颜色紫红色,果面光滑,果肉红色或紫红色,风味酸甜;平均单果质量9.6 g,最大单果质量16.2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20.5%,肉质较硬,果肉硬度为... 昌华紫霞是由红灯×斯特拉(Stella)杂交选育出的晚熟甜樱桃新品种。该品种果实肾形,果皮颜色紫红色,果面光滑,果肉红色或紫红色,风味酸甜;平均单果质量9.6 g,最大单果质量16.2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20.5%,肉质较硬,果肉硬度为2.1 kg·cm^(-2)。可溶性糖含量11.66%,可滴定酸含量0.42%,糖酸比28.38,可食率93.4%;品质上乘。果实生育期65 d,在河北昌黎地区(119°09′45″E、39°43′07″N)6月下旬成熟;每个花芽的花朵数为1~4朵,平均直径3.3 cm。叶柄上有2~4个红色肾形蜜腺,幼树期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早果丰产性好,自花结实,连续结果能力强。抗逆性强。适合河北省及其类似地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新品种 昌华紫霞 晚熟 自花结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熟白肉桃新品种暑凤的选育
7
作者 苏明申 叶正文 +5 位作者 张明昊 李雄伟 张夏南 杜纪红 周慧娟 胡洋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56-1359,共4页
暑凤是从锦绣(白花×云暑1号)为母本、湖景蜜露为父本的杂交组合中选育出的中晚熟白肉桃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顶圆平至微凹,果实两半部较对称,缝合线中等,近6 a(年)平均单果质量207.76 g,最大单果质量428 g。果皮底色白,果面25%左... 暑凤是从锦绣(白花×云暑1号)为母本、湖景蜜露为父本的杂交组合中选育出的中晚熟白肉桃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顶圆平至微凹,果实两半部较对称,缝合线中等,近6 a(年)平均单果质量207.76 g,最大单果质量428 g。果皮底色白,果面25%左右着紫红色,茸毛密度中等。果肉白色,近核处红色素含量中等,肉质致密,汁液中至较多,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3.63%,黏核。生长势中等,萌芽率和成枝力均较高。叶片呈长椭圆披针形,花为蔷薇型,有花粉,自花结实率较高。在上海地区近6 a果实成熟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果实发育期为126~130 d,较湖景蜜露晚熟14~15 d。适宜在上海市郊桃产区及相似气候地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蜜桃 新品种 暑凤 白肉 中晚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良1号猕猴桃贮藏过程中糖酸含量估测模型的构建
8
作者 刘丽 杨天意 +4 位作者 董聪颖 石彩云 司鹏 魏志峰 高登涛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6-226,共11页
【目的】针对传统化学方法测定猕猴桃品质存在工序复杂、费时费力、需破坏性检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的高效无损检测方法。【方法】以110个米良1号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deliciosa‘Miliang-1’)样本为研究对象,利... 【目的】针对传统化学方法测定猕猴桃品质存在工序复杂、费时费力、需破坏性检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的高效无损检测方法。【方法】以110个米良1号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deliciosa‘Miliang-1’)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光谱仪采集不同贮藏时间果实的高光谱反射光谱。利用光谱-理化值共生距离法(sample set partitioning based on joint X-Y distance sampling,SPXY)将猕猴桃样本按照8∶3的数量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统一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对比分析标准正态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一阶导数(1st-D)、二阶导数(2nd-D)、平滑算法(SG)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使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随机蛙跳(random frog,RF)对猕猴桃高光谱特征波长进行筛选,结合支持向量回归(SVR)、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算法,组合构建猕猴桃品质的回归预测模型。【结果】在组合模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最优模型为1st-D+GA-BP,R^(2)为0.903,RMSE为1.731;可滴定酸含量的最优模型为1st-D+GA-BP,R^(2)为0.857,RMSE为0.225。【结论】应用高光谱技术对米良1号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进行无损检测具有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品种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的无损检测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高光谱 硬度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可滴定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新品种烟金玉的选育
9
作者 孙燕霞 唐岩 +7 位作者 宋来庆 刘大亮 张学勇 徐新翔 张硕 刘学卿 王平 赵玲玲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09-1911,共3页
烟金玉苹果是由红露×光辉常规杂交选育出的中熟黄色苹果新品种。果实椭圆形,果面光滑无锈,果皮亮黄色,有蜡质;果实大型,平均单果质量211.2 g,果形指数0.95;果肉淡黄色,肉质细脆多汁,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4.8%,可滴... 烟金玉苹果是由红露×光辉常规杂交选育出的中熟黄色苹果新品种。果实椭圆形,果面光滑无锈,果皮亮黄色,有蜡质;果实大型,平均单果质量211.2 g,果形指数0.95;果肉淡黄色,肉质细脆多汁,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4.8%,可滴定酸含量0.22%,维生素C含量3.1 mg·100 g^(-1),硬度9.8 kg·cm^(-2),品质上等,货架期10~15 d。果实发育期130 d,在烟台地区9月上旬成熟,适宜免套袋栽培,山东、新疆、云南等苹果适栽区均可栽培,盛果期产量可达435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新品种 烟金玉 中熟 黄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中熟桃新品种紫金玉脆的选育
10
作者 许建兰 沈志军 +8 位作者 郭磊 蔡志翔 张妤艳 张斌斌 张春华 宋思言 俞明亮 马瑞娟 丁辉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2-1115,共4页
紫金玉脆是硬质桃有明白桃×霞脆杂交选育出的耐贮运白肉桃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73.3 g,果个大小均匀,果皮底色白色,果面着红色或浅红色,着色面积70%以上。果肉白色,皮下、近核处均无红色素,肉质硬脆,纤维少,风味甜... 紫金玉脆是硬质桃有明白桃×霞脆杂交选育出的耐贮运白肉桃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73.3 g,果个大小均匀,果皮底色白色,果面着红色或浅红色,着色面积70%以上。果肉白色,皮下、近核处均无红色素,肉质硬脆,纤维少,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6%,可滴定酸含量0.19%,黏核。花蔷薇型,有花粉。树体生长健壮,萌芽率与成枝力中等。南京地区7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19 d左右。在江苏徐州、泗阳、常州、南京等地生长结果良好,适应能力强,适宜这些地区以及气候条件相似地区种植。一般定植后第2年可少量开花,第3年结果,第5年进入盛果期,丰产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紫金玉脆 硬质 白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不同风味甜樱桃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组分及含量的变化
11
作者 李玉生 陈龙 +8 位作者 吴永杰 闫卓 王旭敏 李树卿 姜磊 王辉 程和禾 吴雅琴 姬新梅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57-2069,共13页
【目的】研究不同风味、成熟期的甜樱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组分的动态变化,为甜樱桃的果实品质调控、肥水管理及适时采收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成熟期高酸品种早大果、彩虹和低酸品种早蜜露、玲珑脆为试材,测定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糖酸... 【目的】研究不同风味、成熟期的甜樱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组分的动态变化,为甜樱桃的果实品质调控、肥水管理及适时采收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成熟期高酸品种早大果、彩虹和低酸品种早蜜露、玲珑脆为试材,测定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糖酸组分及含量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甜樱桃果实总糖及各组分的含量随果实发育逐渐增加,早熟品种与中熟品种可溶性糖快速积累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在果实成熟时,中熟品种的总糖含量显著高于早熟品种。苹果酸为主要有机酸,总酸与苹果酸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高酸品种和低酸品种总酸及苹果酸含量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变化趋势有显著差异;酒石酸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成熟期品种柠檬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反;其他有机酸含量很低。相关性分析表明,甜樱桃果实中3种可溶性糖之间、糖各组分含量与苹果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3种可溶性糖、苹果酸含量均与柠檬酸和草酸含量呈不同程度负相关。【结论】甜樱桃总糖含量随果实发育而增加。谢花22 d后是甜樱桃果实内在品质形成关键时期。有机酸含量是影响甜樱桃果实风味的主要因素,甜酸比从高到低依次为玲珑脆>彩虹>早蜜露>早大果。在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积累均减慢,为甜樱桃适宜采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有机酸 可溶性糖 发育过程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不同海拔地区甜樱桃花芽内含物及内源激素差异比较
12
作者 张琛 刘辉 +5 位作者 阮若昕 骆慧枫 黄康康 郗笃隽 裴嘉博 沈国正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8-359,共12页
【目的】通过比较杭州地区不同海拔甜樱桃在不同发育阶段花芽内营养物质含量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从生理水平揭示杭州低海拔地区甜樱桃产量较低的原因。【方法】以萨米脱为试材,比较杭州高山和平地地区在休眠前、休眠中、花芽萌动前花... 【目的】通过比较杭州地区不同海拔甜樱桃在不同发育阶段花芽内营养物质含量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从生理水平揭示杭州低海拔地区甜樱桃产量较低的原因。【方法】以萨米脱为试材,比较杭州高山和平地地区在休眠前、休眠中、花芽萌动前花芽内含物含量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对两地各阶段花芽内含物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和GRA-SVM模型分析花芽质量和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结果】两地区甜樱桃在不同发育阶段花芽内含物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但含量的水平不同。在花芽萌动前,高山地区甜樱桃花芽内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是平地的1.22倍;山梨醇、果糖、葡萄糖含量分别是平地的1.21、1.18、1.11倍;细胞分裂素(CTKs)和赤霉素(GAs)的含量均高于平地,CTKs/GAs比值是平地的1.02倍。主成分分析表明,经过休眠期的积累,高山地区甜樱桃花芽内含物含量已高于平地,直至花芽萌动前仍高于平地。GRA-SVM模型分析表明花芽质量与花芽内含物各指标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关联性。【结论】杭州低海拔地区甜樱桃自休眠中至花芽萌动前花芽内含物含量的整体水平较高山地区低,利用GRASVM模型可进一步揭示某些内含物含量偏低是造成低海拔地区甜樱桃花芽质量较低的内在生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营养物质 内源激素 海拔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绿色苹果新品种青研翠的选育
13
作者 王芝云 韩田雨 +7 位作者 张蕊芬 孙吉禄 张翠玲 赵燕 王文娇 申明岳 韩明三 李少旋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52-1355,共4页
青研翠是用名月×藤木1号杂交选育而成的绿色早熟苹果新品种。树势健壮,树姿开张,树枝灰绿色。果实绿色,果面光洁,卵圆形,果形指数0.87,平均单果质量165 g。果肉黄白色,细脆多汁,酸味足,酸甜可口;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5.6%... 青研翠是用名月×藤木1号杂交选育而成的绿色早熟苹果新品种。树势健壮,树姿开张,树枝灰绿色。果实绿色,果面光洁,卵圆形,果形指数0.87,平均单果质量165 g。果肉黄白色,细脆多汁,酸味足,酸甜可口;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5.6%~16.4%,可滴定酸含量0.82%,去皮硬度6.12 kg·cm^(-2)。抗病性极强,极抗褐斑病、轮纹病、炭疽叶枯病、果实炭疽病等。与CG80、M26等矮化中间砧亲和良好。青岛地区8月上旬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新品种 青研翠 早熟 绿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樱桃杂交新品种蜀贵美的选育
14
作者 王燕 王浩 +7 位作者 张静 马艳 刘针杉 何文 吴志伟 伏晓科 陈清 王小蓉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2-1646,共5页
蜀贵美是由红妃×南早红杂交选育出的优良早熟中国樱桃新品种。果实椭圆形,果皮橙红色,有光泽,果肉乳黄色,肉质柔软多汁,风味甜酸;单果质量4.5~5.6 g,果形指数0.9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4.5%~16.9%,葡萄糖含量392.48 g·k... 蜀贵美是由红妃×南早红杂交选育出的优良早熟中国樱桃新品种。果实椭圆形,果皮橙红色,有光泽,果肉乳黄色,肉质柔软多汁,风味甜酸;单果质量4.5~5.6 g,果形指数0.9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4.5%~16.9%,葡萄糖含量392.48 g·kg^(-1),果糖含量301.67 g·kg^(-1);可滴定酸含量0.42%,固酸比37.33,鲜食品质佳。果实生育期48~52 d,在四川成都地区4月上中旬成熟;伞形花序3~6朵簇生,萌芽率高,成枝力强,成花易,树势健壮。适应性和抗病性强。适宜在四川省樱桃主栽区及相似气候区域栽植,高接后第2年开花结果,4~5 a(年)进入盛产期,盛产期平均产量8400~87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樱桃 新品种 蜀贵美 早熟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杂交群体叶绿素含量和光补偿点遗传分离规律研究
15
作者 冀晓昊 刘凤之 +4 位作者 王孝娣 王小龙 时梦 王志强 王海波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2-1180,共9页
【目的】探讨葡萄叶绿素含量和光补偿点的遗传规律。【方法】对F1杂交群体的亲本和198个子代功能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及光补偿点进行了连续两年的测定。【结果】母本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高于父... 【目的】探讨葡萄叶绿素含量和光补偿点的遗传规律。【方法】对F1杂交群体的亲本和198个子代功能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及光补偿点进行了连续两年的测定。【结果】母本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高于父本,而光补偿点则正好相反。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及光补偿点在子代中均表现出广泛的遗传变异,且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异系数低于光补偿点,但其遗传力高于光补偿点。斯皮尔曼秩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在不同年份间及年度内均表现出显著的稳定性,且年度内的稳定性更强;而光补偿点在不同年份间则未表现出显著的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光补偿点与叶绿素含量之间未观察到显著的相关性。【结论】葡萄叶绿素含量和光补偿点具有典型的数量遗传特征,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力高,性状稳定性强,光补偿点遗传力低,性状稳定性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叶绿素 光补偿点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果袋对霞晖10号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张斌斌 杜金华 +7 位作者 陈鸿 王晓俊 张圆圆 陈政 丁辉 颜志梅 俞明亮 马瑞娟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1-602,共12页
【目的】果实套袋是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果实商品性的主要技术措施,研究不同类型果袋对霞晖10号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的果袋及其套袋栽培方式,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9年生霞晖10号桃为试验材料,以果实不套袋处理作... 【目的】果实套袋是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果实商品性的主要技术措施,研究不同类型果袋对霞晖10号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的果袋及其套袋栽培方式,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9年生霞晖10号桃为试验材料,以果实不套袋处理作为对照,采用白色单层袋、黄色单层袋、外黄内黑双层袋、外黄内白双层袋、外黑内白可拆袋(采前除袋)、外黑内黄可拆袋(采前除袋)6种类型果袋进行套袋处理,比较单果质量和果实品质差异,筛选适宜袋型。【结果】不同类型果袋均可显著增加果实的单果质量。黄色单层袋、外黄内白双层袋、外黑内白可拆袋处理可显著提高果实去皮硬度。不同处理果实的亮度值(L)均较对照有所提高,其中外黄内黑双层袋和外黑内黄可拆袋处理效果最显著。不同处理果实的红色饱和度(a)、色饱和度(C)、红色饱和度/黄色饱和度(a/b)均较对照显著降低,而黄色饱和度(b)、色调角(h)则均较对照显著增加。套不透光的外黄内黑双层袋果实的红色色泽比套可拆袋的果实浅,白、黄色单层果袋处理的外观红色优于双层袋;套袋还使果实的鲜艳程度变淡,双层袋处理下果实的鲜艳程度更低。白色单层袋、黄色单层袋、外黑内白可拆袋、外黑内黄可拆袋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显著高于对照,而外黄内黑双层袋、外黄内白双层袋处理下SSC显著降低。使用不同类型果袋套袋,对桃果肉可溶性糖、糖醇和有机酸组分含量影响存在差异。【结论】套袋增加了霞晖10号桃果实质量,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提高或保持果实硬度和味感品质。通过对不同袋型的套袋效果进行比较,发现白色单层袋、黄色单层袋、外黄内白双层袋、外黑内白可拆袋(采前除袋)处理下果实综合品质较高。在中国长江中下游产区,对7月上中旬成熟的桃品种,可根据生产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果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袋 外观品质 内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分析与评价
17
作者 陈秀萍 蒋际谋 +2 位作者 邓朝军 许奇志 苏文炳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3,共12页
【目的】探讨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重要性状的多样性与相关性,发掘优异资源,以期为创新利用与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家龙眼枇杷种质资源圃(福州)收集保存的白肉枇杷为试材,对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形指数、... 【目的】探讨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重要性状的多样性与相关性,发掘优异资源,以期为创新利用与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家龙眼枇杷种质资源圃(福州)收集保存的白肉枇杷为试材,对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形指数、种子数、单粒种子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等10个果实性状进行鉴定,并进行多样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以及不同来源地差异性分析。【结果】106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10个果实性状的变异系数为9.3%~34.9%,多样性指数为2.64~2.95。不同来源地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主要性状存在差异,福建是大果优质白肉枇杷种质资源的主要来源地。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果质量与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肉厚度、种子数、单粒种子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果肉厚度、可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可食率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形指数、果肉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贡献率达60.9%,体现果实大小性状的重要性。评价发掘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8份,大果的资源3份,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资源9份,高可食率的资源3份,少核的资源2份。【结论】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多样性丰富,发掘出不同类型的优异种质资源25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肉枇杷 种质资源 果实性状 多样性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中熟黄肉蟠桃新品种中蟠102的选育
18
作者 牛良 曾文芳 +3 位作者 潘磊 崔国朝 鲁振华 王志强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7-430,共4页
蟠桃因果形扁平、形状独特、品质优良而深受人们喜爱。中蟠10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最新选育的黄肉蟠桃品种,在郑州地区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平均单果质量208 g,果顶闭合较好,成熟时60%左右果面着红晕,果肉黄色,溶质,汁液多... 蟠桃因果形扁平、形状独特、品质优良而深受人们喜爱。中蟠10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最新选育的黄肉蟠桃品种,在郑州地区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平均单果质量208 g,果顶闭合较好,成熟时60%左右果面着红晕,果肉黄色,溶质,汁液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2.7%~16.0%,品质优。黏核。花瓣粉色,5枚,花粉多,自花结实,极丰产。适合中国桃各主产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蟠桃 新品种 中蟠102 黄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和叶绿体DNA序列的河北魏县梨地方品种资源分析
19
作者 齐丹 董星光 +11 位作者 李振江 曹玉芬 路露 田路明 李军喜 张莹 霍宏亮 苗秀晨 徐家玉 刘超 李金岭 朱蕊颖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720,共14页
【目的】解析河北魏县梨地方品种的遗传背景,探讨魏县梨种质间的亲缘关系。【方法】以20个河北省魏县梨地方品种以及10个河北其他地区代表性梨地方品种为研究试材,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和叶绿体DNA变异信息开展河北魏县梨地方品种的... 【目的】解析河北魏县梨地方品种的遗传背景,探讨魏县梨种质间的亲缘关系。【方法】以20个河北省魏县梨地方品种以及10个河北其他地区代表性梨地方品种为研究试材,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和叶绿体DNA变异信息开展河北魏县梨地方品种的分子鉴定。【结果】魏县梨地方品种具有明显的群体遗传结构,可分为两大类:类群1由魏县红梨等9份材料组成,与南方梨品种群亲缘关系较近,类群2由小白面等11份材料组成,更接近北方梨品种群。叶绿体DNA非编码区域的测序结果显示,在魏县梨地方品种中检测到3种较进化的单倍型,大部分地方品种的单倍型为H_3,魏县红梨的单倍型为H_2,雪花以及除金丰鸭梨外的鸭梨品种群的单倍型为H_1。分析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和单倍型类别,鉴定金丰鸭梨并非鸭梨的芽变品种,可能为鸭梨的实生后代选育而成。白雪花不是雪花的芽变,白红梨不是魏县红梨的芽变,油秋与武安油秋两者的遗传背景存在显著差异,证实白砘子梨是砘子梨的芽变选育品种。【结论】明确魏县梨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背景,为魏县地方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县梨 全基因组重测序 叶绿体DNA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余甘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核心种质构建
20
作者 王建超 张小艳 +2 位作者 张立杰 李韬 谢丽雪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72-1686,共15页
【目的】利用SSR分子标记开展余甘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核心种质构建研究,为余甘子种质资源保存、遗传育种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余甘子SSR分子标记分析192份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与1份近缘种小果叶下珠(P.re... 【目的】利用SSR分子标记开展余甘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核心种质构建研究,为余甘子种质资源保存、遗传育种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余甘子SSR分子标记分析192份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与1份近缘种小果叶下珠(P.reticulatus Poir.)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从聚类方法、取样策略和取样比例筛选构建余甘子核心种质最佳方案,并检验其有效性。【结果】10对SSR引物在193个样本中共检测到85条多态性条带,多态信息含量0.77,余甘子遗传距离范围0~0.9583,余甘子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分化水平高,多样性丰富。经聚类分析,192份余甘子可分为3个组别,相同生态分布区的种质亲缘关系相对较近。筛选出构建余甘子核心种质最佳方案为Jaccard遗传距离+类平均法+优先取样策略+10%取样比例,经检验,构建出的初级核心种质既有效排除了原种质遗传冗余,又确保了代表性和异质性。【结论】余甘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分化水平高,遗传多样性丰富;利用余甘子SSR多样性数据构建核心种质最佳方案为Jaccard遗传距离+类平均法+优先取样策略+10%取样比例,构建包含20份余甘子的核心种质,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创新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简单重复序列 遗传多样性 核心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