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274篇文章
< 1 2 2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产化学与工业》继续被Scopus数据库收录
1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06,共1页
《林产化学与工业》继续被全球著名学术出版商爱思唯尔出版集团(Elsevier)旗下的Scopus数据库收录。Scopus数据库与EI数据库一样,同属全球著名学术出版商Elsevier公司旗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文摘及引文数据库。Scopus收录了5 000余家... 《林产化学与工业》继续被全球著名学术出版商爱思唯尔出版集团(Elsevier)旗下的Scopus数据库收录。Scopus数据库与EI数据库一样,同属全球著名学术出版商Elsevier公司旗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文摘及引文数据库。Scopus收录了5 000余家出版社发行的科技、医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22 000多种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思唯尔 SCOPUS数据库 林产化学与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产化学与工业》继续被Scopus数据库收录
2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28,共1页
《林产化学与工业》继续被全球著名学术出版商爱思唯尔出版集团(Elsevier)旗下的Scopus数据库收录。Scopus数据库与EI数据库一样,同属全球著名学术出版商Elsevier公司旗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文摘及引文数据库。Scopus收录了5000余家出... 《林产化学与工业》继续被全球著名学术出版商爱思唯尔出版集团(Elsevier)旗下的Scopus数据库收录。Scopus数据库与EI数据库一样,同属全球著名学术出版商Elsevier公司旗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文摘及引文数据库。Scopus收录了5000余家出版社发行的科技、医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22000多种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思唯尔 SCOPUS数据库 林产化学与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产化学与工业》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3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6,共1页
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与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主办的学术类期刊《林产化学与工业》,入编《中文... 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与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主办的学术类期刊《林产化学与工业》,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第10版),为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工业类核心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林产化学与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产化学与工业》征稿简约
4
作者 《林产化学与工业》编辑部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86,95,共2页
《林产化学与工业》(双月刊,1981年创刊),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共同主办,为全国林产化工行业的学术类期刊。报道范围是可再生的木质和非木质生物质资源的化学加工与利用,研究领域为生物... 《林产化学与工业》(双月刊,1981年创刊),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共同主办,为全国林产化工行业的学术类期刊。报道范围是可再生的木质和非木质生物质资源的化学加工与利用,研究领域为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化学品、生物质新材料、生物质天然活性成分和制浆造纸等,主要包括松脂化学、生物质能源化学、生物质炭材料、生物基功能高分子材料、胶黏剂化学、森林植物资源提取物化学利用、环境保护工程、木材制浆造纸为主的林纸一体化和林产化学工程设备研究设计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了保证刊物的质量,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和本刊的实际,特制定本简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化学品 林产化学与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秸秆基地膜增韧改性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恩惠 陈玲 +3 位作者 范肖东 彭鵾 GUEGUIM KANA E B 翟胜丞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以秸秆纤维为原料,经氯化胆碱/尿素-微生物联合预处理之后,依次通过填充不同添加量的杨木纤维、调控湿强剂组合种类以及利用自主研发的纳米木质素聚合物作表面涂层,制备改性秸秆纤维基地膜(MSFM),分析改性处理对可降解秸秆纤维基地膜力... 以秸秆纤维为原料,经氯化胆碱/尿素-微生物联合预处理之后,依次通过填充不同添加量的杨木纤维、调控湿强剂组合种类以及利用自主研发的纳米木质素聚合物作表面涂层,制备改性秸秆纤维基地膜(MSFM),分析改性处理对可降解秸秆纤维基地膜力学性能、韧性、疏水性、降解性及水稻生长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杨木纤维的填充可有效降低细小秸秆纤维流失率;优选杨木纤维与秸秆纤维质量比为4∶6,湿强剂硫酸铝(AS)添加量1.5%、阳离子分散松香胶(CDR)1.5%,纳米木质素聚合物表层涂布量2~2.5 g/m^(2)时,获得的改性秸秆纤维基地膜(MSFM)抗张指数为30.33 N·m/g、湿抗张指数9.23 N·m/g、撕裂指数5.16 mN·m^(2)/g、耐破指数2.36 kPa·m^(2)/g,应变由0.48%提高到1.13%,增幅达135.42%,且表现出优异的疏水性和湿稳定性。地膜降解试验结果表明:第9周时MSFM失重率达62%,同时盆栽试验期杂草抑制率达81.20%,且具有良好的土壤保温及水稻促生作用。生物可降解秸秆纤维地膜能够从源头减少污染物和化石资源投入,在农田土壤覆盖应用领域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纤维 可降解地膜 增韧改性 力学性能 杂草防控 增温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氨比作用下强化烟草美拉德反应的研究
6
作者 胡安福 蒋健 +3 位作者 师晓鹏 汪华文 王骏 王凯歌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2,共8页
以烟丝为原料,引入外源葡萄糖和氨基酸强化烟草美拉德反应,探究了不同氨基酸种类、氨基酸配比和糖氨比对烟草美拉德反应的影响。通过GC-MS分析反应液中各组分的含量变化,了解美拉德反应在烟草中的呈香机理和调控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 以烟丝为原料,引入外源葡萄糖和氨基酸强化烟草美拉德反应,探究了不同氨基酸种类、氨基酸配比和糖氨比对烟草美拉德反应的影响。通过GC-MS分析反应液中各组分的含量变化,了解美拉德反应在烟草中的呈香机理和调控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未添加烟丝的情况下,谷氨酸(GA)与葡萄糖的美拉德反应生成了大量的酸类、呋喃类物质,GC含量分别为18.69%、 22.28%。在GA与烟草的美拉德反应体系中引入少量天冬氨酸(AA)可以将酯类物质的GC含量提高到1.38%。随着糖氨比的增加,反应产物的种类增多,其中包括醛类、酮类和酯类等物质,烟碱的GC含量从57.57%降至27.38%。最优的糖氨比为1,其中GA与AA物质的量比为1∶2,在该反应条件下反应产物中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DDMP)的GC含量为27.98%,并生成了少量的糠醛(FF)、糠醇(FA)和5-羟甲基糠醛(5-HMF)。随着温度的升高,DDMP不稳定,在较高温度时发生了分解,导致其GC含量的降低,而含氮化合物的含量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加。不同糖氨比条件下美拉德反应液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发生显著变化,进而影响了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生成和烟草的风味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美拉德反应 糖氨比 致香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竹材机械浆顽固发色基团结构特点解析
7
作者 焦健 朱北平 +3 位作者 李红斌 韩善明 房桂干 杨成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在乙醇/水二元介质漂白体系下,对比研究了慈竹和青皮竹2种竹材原料制得的高白度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BCTMP)中残留的顽固发色基团的结构特点,发现制备相同高白度(80.0%(ISO)以上)纸浆,2种原料的漂白机理有显著差异。青皮竹浆料因呋喃类... 在乙醇/水二元介质漂白体系下,对比研究了慈竹和青皮竹2种竹材原料制得的高白度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BCTMP)中残留的顽固发色基团的结构特点,发现制备相同高白度(80.0%(ISO)以上)纸浆,2种原料的漂白机理有显著差异。青皮竹浆料因呋喃类共轭结构的化学稳定性较高,需要增加氢氧化钠用量以促进苯环侧链共轭基团脱除才能实现目标白度。高白度慈竹化学热磨机械浆(N-BCTMP)中的顽固发色基团结构主要有呋喃类共轭结构,以及木质素结构中的氧化紫丁香基(S′)、氧化愈创木基(G′)和对香豆酸酯(p CA)3种共轭结构,而高白度青皮竹化学热磨机械浆(B-BCTMP)中的顽固发色基团则以呋喃类共轭结构为主。通过分析2种体系漂白终段溶出物结构特征的差异,推测青皮竹漂白工艺氢氧化钠用量相对较多、漂白浆中木质素结构脱除较彻底,应归因于其浆料中非苯环侧链共轭类的呋喃类共轭结构连接较稳固,难以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竹 青皮竹 机械浆 顽固发色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_(x)Ru@C双金属催化剂低温催化脂肪酸加氢反应性能研究
8
作者 赵佳平 刘朋 +3 位作者 李静 夏海虹 王瑞珍 蒋剑春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28,共8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Re_(x)Ru@C双金属催化剂,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说明:Re和Ru在载体表面均匀分布,而且催化剂中含有大量的Re的氧化物。考察了催化剂用量、Re/Ru摩尔比、反应温...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Re_(x)Ru@C双金属催化剂,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说明:Re和Ru在载体表面均匀分布,而且催化剂中含有大量的Re的氧化物。考察了催化剂用量、Re/Ru摩尔比、反应温度、H_(2)压力及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催化硬脂酸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e/Ru为0.25∶1(Re_(0.25)Ru@C催化剂)时,在催化剂用量30%、反应温度140℃、H_(2)压力3 MPa及反应时间4 h时,Re_(x)Ru@C催化硬脂酸加氢反应的转化率达到100%,而且十七烷(C_(17))和十八烷(C_(18))的选择性达到99%。由于循环使用后的催化剂中Re的氧化物减少以及部分Ru被氧化而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使用5次后,Re_(x)Ru@C催化硬脂酸的转化率为97.91%,加氢产物主要为十八醇(C_(18)-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催化剂 脂肪酸 低温加氢 烷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福建柏叶精油得率及其主成分的影响
9
作者 张莹 陈美璇 +3 位作者 龚伟勇 荣俊冬 郑郁善 陈礼光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6,共10页
为探究N、P、K、Mg的施肥配比对福建柏叶精油得率及其主要成分的影响,以6年生的相同生长状况、立地条件、地理位置的福建柏为试验材料,分别以N肥(尿素)、P肥(过磷酸钙)、K肥(KCl)、Mg肥(七水硫酸镁)为试验因素,设计4因素4水平共16个施... 为探究N、P、K、Mg的施肥配比对福建柏叶精油得率及其主要成分的影响,以6年生的相同生长状况、立地条件、地理位置的福建柏为试验材料,分别以N肥(尿素)、P肥(过磷酸钙)、K肥(KCl)、Mg肥(七水硫酸镁)为试验因素,设计4因素4水平共16个施肥处理的L_(16)(4^(5))的正交试验方案进行施肥试验。结果显示:施肥处理后福建柏叶精油得率均高于不施肥处理,最高得率为2.56 mL/kg。正交试验得出N肥300 g,P肥50 g,K肥50 g以及Mg肥18.2 g是提高福建柏叶精油得率的最佳施肥配比;4种肥料对福建柏叶精油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N>Mg>P>K。不同施肥处理的福建柏叶精油中共同含有的成分有52种,GC含量占总成分的98.5%以上,其中GC含量最高的5种成分为α-蒎烯、D-柠檬烯、腐木烷-4(15),9-二烯-12-醇、β-月桂烯和β-蒎烯。不同施肥处理的福建柏叶精油中α-蒎烯GC含量均超过45%,N肥200 g、P肥200 g、K肥100 g以及Mg肥18.2 g是提高α-蒎烯GC含量的最佳施肥配比。施肥能提升福建柏叶精油含量,生产中应根据要求有针对性地配比施肥,从而提升福建柏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施肥 精油 主要成分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比色法测定肉桂油中醛类化合物的研究
10
作者 程贤 李胜男 +3 位作者 李盼盼 陈玉湘 李鹏飞 毕良武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5,共7页
基于醛类化合物可与2,4-二硝基苯肼(DNPH)反应生成红色显色物质的原理,采集有颜色部位的图像,利用三基色红绿蓝(RGB)模式提取数据,建立了一种检测醛类化合物的数字图像比色法,用于检测肉桂油样品中醛类化合物,并对检测方法进行了条件优... 基于醛类化合物可与2,4-二硝基苯肼(DNPH)反应生成红色显色物质的原理,采集有颜色部位的图像,利用三基色红绿蓝(RGB)模式提取数据,建立了一种检测醛类化合物的数字图像比色法,用于检测肉桂油样品中醛类化合物,并对检测方法进行了条件优化和方法学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针对20μL待测样品,加入1 mL的DNPH(5 mmol/L)、 10μL盐酸和1.5 mL氢氧化钾(60 g/L)完成显色反应,可利用样本颜色的蓝/绿(B/G)值作为指标建立肉桂醛测量方法,该方法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8 6,定量限为1 mg/L,检测限为0.5 mg/L,基质干扰为6.5%,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39%和0.52%,准确度为102.5%~107.5%,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比色法 2 4-二硝基苯肼 肉桂油 醛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共聚增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11
作者 陈慕华 嵇震 +5 位作者 周林晔 黄凯健 王芳 张洪林 葛文越 朱新宝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6,共8页
分别以纤维素(H)、半纤维素(B)和木质素(L)为原料,采用接枝醚化、烯丙基氯双键改性、自由基聚合路线成功制备3种生物质共聚增强型聚羧酸减水剂(TXPCEs)。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TXPCEs分子结构,采用净浆流动度和混... 分别以纤维素(H)、半纤维素(B)和木质素(L)为原料,采用接枝醚化、烯丙基氯双键改性、自由基聚合路线成功制备3种生物质共聚增强型聚羧酸减水剂(TXPCEs)。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TXPCEs分子结构,采用净浆流动度和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评估其减水性能及力学性能,同时进行了动态光散射测试(DLS)、Zeta电位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探讨了不同共聚增强型减水剂对水泥净浆及混凝土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少量改性生物基聚醚的共聚即可显著提升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性能,在甲基烯丁基聚氧乙烯醚(TPEG)共聚体系中,3种样品的减水性能由高到低依次为纤维素共聚样品(THPCEs)>木质素共聚样品(TLPCEs)>半纤维素共聚样品(TBPCEs),当折固掺量为0.12%时,相比对照样聚羧酸减水剂(TPCEs)的减水率(34.5%),THPCEs减水率提升到44.1%,升幅超过25%。纤维素亲水分子结构的适量引入可以使减水剂在保持较好吸附性能的同时表现出良好的缓释作用;3种TXPCEs样品的净浆流动度和经时变化流动度均优于TPCEs,在低折固掺量下优势更明显,且THPCEs的流动度最高。其中,TBPCEs表现出更优的力学性能,28 d时混凝土抗压强度由对照样的41.5 MPa提高至46.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聚醚 双键改性 聚羧酸减水剂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木高得率浆废水电场辅助微电解预处理研究
12
作者 尹航 房桂干 +2 位作者 盘爱享 田庆文 朱亚玮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6,共8页
分析了桉木高得率浆废水的有机污染特征,优化了该废水电场辅助微电解预处理的脱毒条件,并采用生物处理实验评估了电场辅助微电解的脱毒效果;进一步采用GC-MS法分析了原水(EW)、微电解(ME)和电场辅助微电解(EFME)预处理后废水的主要成分... 分析了桉木高得率浆废水的有机污染特征,优化了该废水电场辅助微电解预处理的脱毒条件,并采用生物处理实验评估了电场辅助微电解的脱毒效果;进一步采用GC-MS法分析了原水(EW)、微电解(ME)和电场辅助微电解(EFME)预处理后废水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电场辅助微电解预处理的较佳条件为废水初始pH值4、电场强度1 kV/cm,此条件下反应60 min,其BOD值由未加电场时的2 480 mg/L提高到3 000 mg/L。原水经过微电解和电场辅助微电解后可生化性显著增加,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BOD/COD,B/C值)从0.33分别提升到0.38和0.45,厌氧处理效率从55.5%分别提升至62.5%和70.0%,最终综合生化效率分别为75.2%、 78.6%和83.1%。桉木制浆废水经微电解和电场辅助微电解预处理后,废水中的酚类、有机酸及其衍生物等抗氧化活性物质被分解为容易进行生化处理的丙酸、丁酸等物质,使得酚类、酰胺类化合物含量下降,酸类物质含量提高,酸类物质从原水的5.2%提高到23.3%(ME)和20.8%(EFME),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木 制浆废水 微电解 静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松松脂组分分析与鉴定
13
作者 王婧 陈玉湘 +3 位作者 赵振东 李海兵 冯盛 林秋菊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对近几年国内市场出现的展松松脂进行了组分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展松松节油中β-水芹烯质量分数最高可达80%,α-蒎烯和β-蒎烯的总质量分数约为10%,倍半萜烯化合物超过11个,总质量分数超过20%,显著区别于马尾松、湿地松、思茅松等我国... 对近几年国内市场出现的展松松脂进行了组分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展松松节油中β-水芹烯质量分数最高可达80%,α-蒎烯和β-蒎烯的总质量分数约为10%,倍半萜烯化合物超过11个,总质量分数超过20%,显著区别于马尾松、湿地松、思茅松等我国主要松节油品种。由于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过低,展松松节油无法满足GB/T 12901—2006《脂松节油》技术要求;展松松香主要组分构成与马尾松、湿地松、思茅松等一致,但其海松酸型树脂酸总质量分数及异海松酸质量分数高于其他松香,分别约为26%和17%;展松松香乙醇不溶物超过1.5%,主要为萜烯二聚物;不皂化物超过20%,主要由二萜醇和二萜醛构成。高含量的不皂化物和乙醇不溶物导致展松松香的多项指标无法满足GB/T 8145—2021《脂松香》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松松脂 Β-水芹烯 萜烯二聚物 二萜醛 二萜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天竹根氯仿部位化学成分及其抗败血症网络药理学研究
14
作者 付小梅 张舟 +3 位作者 阚瑞 夏紫微 吴志瑰 刘婧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80,共10页
对南天竹根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同时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其抗败血症多成分、多靶标、多途径作用机制。采用硅胶柱色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方法对南天竹根氯仿部位进行分离、纯... 对南天竹根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同时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其抗败血症多成分、多靶标、多途径作用机制。采用硅胶柱色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方法对南天竹根氯仿部位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和质谱(MS)技术鉴定结构。从南天竹根氯仿部位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氧代海罂粟达林碱(1)、氧化海罂粟碱(2)、1-羟基-2,9,10-三甲氧基-7H-二苯并[de,g]喹啉-7-酮(3)、氧化小檗碱(4)、小檗碱(5)、氧化南天竹啡碱(6)、β-谷甾醇(7)、棕榈油醇(8)、棕榈油酸(9)、南天竹啡碱(10)、N-去甲基南天竹碱(11)、羟基南天宁碱(12)、香草酸(13)、香草醛(14)和没食子酸乙酯(15),其中化合物1~4为首次从南天竹属分离得到。网络药理学研究分析发现:南天竹根氯仿部位可能通过小檗碱、氧化南天竹啡碱、N-去甲基南天竹碱、羟基南天宁碱等活性成分作用于HSP90AA1、PPARA和F2等靶点,调节PI3K-Akt、TNF、HIF-1、Fc epsilon RI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败血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竹根 化学成分 网络药理学 抗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辅助蒸汽提取对芳樟叶精油成分及活性的影响
15
作者 杨海宽 邱凤英 +1 位作者 章挺 温世钫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共7页
开发浸渍预处理(DP)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芳樟叶精油,并探讨了浸渍工艺条件及浸渍次数对精油成分组成、抗氧化性能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影响。芳樟叶精油的优化浸渍工艺是:浸渍料液比1∶10(g∶mL)、浸渍温度80℃、浸渍时间2 h,浸渍液过... 开发浸渍预处理(DP)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芳樟叶精油,并探讨了浸渍工艺条件及浸渍次数对精油成分组成、抗氧化性能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影响。芳樟叶精油的优化浸渍工艺是:浸渍料液比1∶10(g∶mL)、浸渍温度80℃、浸渍时间2 h,浸渍液过滤叶片后直接通过水蒸气蒸馏获得精油。对比了1~4次浸泡预处理后蒸馏得到的精油(DP-1~DP-4)和浸渍4次后芳樟叶直接蒸馏获得的精油(RM),以及传统水蒸气蒸馏精油(CE)中的主要成分,发现DP-1~DP-3中主成分芳樟醇含量均高于CE,而DP-4和RM则低于CE。CE和DP-1~DP-4的化学组成相似,主要是单萜(M)、含氧单萜(OM)、倍半萜(S)和含氧倍半萜(OS)这4类,但RM化学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RM抗氧化活性最高,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值为(37.81±0.50) g/L。DP-2中芳樟醇含量最高,质量分数96.47%,并具有最优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IC_(50)值为(236.71±2.27) mg/L;双倒数法分析可知,DP-2精油的酪氨酸酶抑制类型为混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辅助 芳樟 精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种染色法联用的混合浆纸纤维识别方法的研究
16
作者 芮金生 徐如彦 +3 位作者 闫新可 王悦悦 朱成文 任浩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3,共9页
基于Herzberg和Graff“C”两种染色剂的特点和工作原理,探索了不同染色剂质量分数、温度和染色时间对针叶材、阔叶材和麻浆纤维染色结果差异性的影响,通过系统调整染色剂质量分数(100%、92%、90%、80%)、温度(10~50℃)和时间(10~40 s)... 基于Herzberg和Graff“C”两种染色剂的特点和工作原理,探索了不同染色剂质量分数、温度和染色时间对针叶材、阔叶材和麻浆纤维染色结果差异性的影响,通过系统调整染色剂质量分数(100%、92%、90%、80%)、温度(10~50℃)和时间(10~40 s)成功建立了一种简单高效的鉴别混合浆纤维组成的方法。发现通过调整染色剂质量分数可以逐步实现对麻浆和阔叶材纤维的最为显著的识别效果,针叶材纤维可通过颜色的深浅程度判断其存在与否。当Herzberg染色剂稀释到标准染色剂的90%,染色20 s时可识别混合浆中麻浆纤维;Graff“C”染色剂稀释到标准染色剂的90%,染色30 s时可识别阔叶材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可得:染色剂的质量分数对染色结果影响最大,且相同质量分数下的染色时间和染色温度对染色效果影响不显著。在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下,对5种商品卷烟纸样(S1~S5)进行了鉴定,确认在不同的时间、温度等环境条件下建立的识别方法可以有效分辨纤维种类,且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法联用 混合浆 定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玉米芯木糖渣基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及其性能
17
作者 刘婷婷 闫莉 +2 位作者 刘海波 司传领 戴林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2,共7页
采用加热液化的方式处理玉米芯木糖渣制备液化木糖渣(LXR),并替代传统聚醚多元醇合成硬质聚氨酯泡沫(LXR-PUF)。通过旋转黏度测试仪、电位滴定分析仪、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 NMR)检测,考察液化时间对LXR理化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采用加热液化的方式处理玉米芯木糖渣制备液化木糖渣(LXR),并替代传统聚醚多元醇合成硬质聚氨酯泡沫(LXR-PUF)。通过旋转黏度测试仪、电位滴定分析仪、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 NMR)检测,考察液化时间对LXR理化性能和结构的影响,以及LXR中木糖渣用量和异氰酸根指数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液化时间增加,液化产物黏度降低,羟基含量增加;并且随着木糖渣用量的提高,羟基含量大幅度提升。当木糖渣用量为20%和液化时间为3 h时,液化产物的酚羟基值最高,达到46.32 mmol/g。LXR中木糖渣用量的增加和异氰酸根指数的提高(0.4~1.0范围内),均有利于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压缩强度的提高,木糖渣用量的提高还有利于硬质泡沫热分解温度的提高。当木糖渣用量为20%、异氰酸根指数为1.0时,硬质泡沫的压缩强度和表观密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24 MPa和55.92 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渣 液化 硬质聚氨酯泡沫 压缩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顶空分析总状土木香精油成分
18
作者 严志宏 许金娣 +3 位作者 张臣 顿珠次仁 张宁方 罗珍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以产自四川的总状土木香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总状土木香精油的提取,建立总状土木香精油的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GC-MS)分析方法,并以顶空进样法进行挥发性成分的GC×GC-MS分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 以产自四川的总状土木香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总状土木香精油的提取,建立总状土木香精油的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GC-MS)分析方法,并以顶空进样法进行挥发性成分的GC×GC-MS分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粒径0.850 mm、浸泡时间6 h、提取时间10 h、液料比10∶1(mL∶g),该条件下精油得率为1.02%。利用GC×GC-MS对2种不同提取方式下的总状土木香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水蒸气蒸馏法共鉴定30个成分,而顶空进样共鉴定82个成分,共有成分8个,均主要以倍半萜类为主。而所得的总状土木香挥发性成分和含量有所差异,水蒸气蒸馏鉴定的主要精油成分和GC含量分别为土木香内酯29.65%、β-榄香烯28.11%、β-瑟林烯12.88%,顶空进样鉴定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和GC含量分别为土木香内酯46.34%和异土木香内酯4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状土木香 精油 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茶营养成分及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莉 曾祥谓 +3 位作者 周永红 王妍 杨开太 陈幸良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72,共11页
虫茶是我国少数民族特有的林业资源昆虫产品,生产和饮用历史悠久。虫茶中富含蛋白质、脂肪酸、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抗氧化、抗癌、预防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食品和药品应... 虫茶是我国少数民族特有的林业资源昆虫产品,生产和饮用历史悠久。虫茶中富含蛋白质、脂肪酸、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抗氧化、抗癌、预防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食品和药品应用开发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虫茶的营养成分以及生物功能特性,并对虫茶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进一步对虫茶的未来研究方向及开发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茶 营养成分 功能特性 生物安全性评价 食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苍子精油复合抑菌膜的制备、表征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戴荣宵 叶正明 +3 位作者 王丽君 张骥 陈尚钘 范国荣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4,共12页
为开发新型食品包装膜,提高食品包装膜的抗菌和抗氧化性能,以天然山苍子精油作为抑菌剂,制备不同添加量(0.25%~1%,以质量分数计)山苍子精油的壳聚糖-明胶复合抑菌膜。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TG)分析方法对复合抑菌膜... 为开发新型食品包装膜,提高食品包装膜的抗菌和抗氧化性能,以天然山苍子精油作为抑菌剂,制备不同添加量(0.25%~1%,以质量分数计)山苍子精油的壳聚糖-明胶复合抑菌膜。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TG)分析方法对复合抑菌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山苍子精油质量分数对复合抑菌膜的厚度、颜色、不透明度、透光率、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系数、吸水率的影响。采用抑菌圈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山苍子精油添加量抑菌膜的抑菌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并分析了复合抑菌膜对苹果的保鲜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精油质量分数的增大,抑菌膜的颜色由淡黄色转变为黄色,透明度、透光率和吸水率不断降低,热稳定性、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先上升后下降,水蒸气透过系数(WVTC)和结晶度先下降后上升,当精油质量分数为1%时,抑菌膜厚度为0.1928 mm,总色差(ΔE)为53.77、不透明度为1.46 mm^(-1)、485 nm处透光率为23.4%、吸水率为23.32%;当精油质量分数为0.25%时,抗拉强度和断裂生长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5.89 MPa和130.73%,WVTC最低为0.528 g·mm/(kPa·h·m^(2));当精油质量分数为0.5%时,热稳定性最好;此外,随着精油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抑菌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逐渐增强,1%时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09和23.11 mm;对DPPH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ABTS自由基(·ABTS+)的清除能力也不断上升,1%时的清除率分别为45.60%、54.86%和27.91%。鲜切苹果的保鲜实验结果表明:0.5%山苍子精油复合抑菌膜显示出较好的保鲜效果,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市售PE保鲜膜和不添加精油的复合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精油 复合抑菌膜 表征 抗氧化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