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8,7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有兵 姜健发 +5 位作者 杨淑娇 胡昌平 杨国斌 梁建忠 余皖云 罗燕彬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1期89-94,共6页
基于前期综合科学考察资料,对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展开了全域植物种类及植被类型补充调查,分析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组成及群落α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397种,隶属86科252属;含10种以上的科有13个,占总... 基于前期综合科学考察资料,对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展开了全域植物种类及植被类型补充调查,分析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组成及群落α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397种,隶属86科252属;含10种以上的科有13个,占总科数的15.1%,其中包含有203个种,占湿地公园全部种数的51.1%;禾本科、蔷薇科、菊科及毛茛科植物为常见科,各科含种数均超过20种;单种科占比31.4%,单种属占比66.3%;种子植物属的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累计占比达65.2%,其中北温带分布属有104个,占种子植物属的43.3%;湿地公园的植被可划分为6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12个群系组和18个群系,灌丛面积占比最高(38.37%),其次为草甸类(30.71%),再次为乔木林类(29.97%);α多样性指数呈现乔木林和灌丛类较草甸和水生植被类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区系 植被类型 α多样性指数 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调查规划》征稿简则
2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林业调查规划》是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主管,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林业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被多家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林业核心期刊,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连续两届... 《林业调查规划》是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主管,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林业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被多家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林业核心期刊,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连续两届荣获“云南省优秀期刊奖”,2022年荣获“西牛计划”之优秀中文科技期刊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调查规划》征稿简则
3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林业调查规划》是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主管,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林业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被多家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林业核心期刊,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连续两届... 《林业调查规划》是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主管,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林业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被多家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林业核心期刊,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连续两届荣获“云南省优秀期刊奖”,2022年荣获“西牛计划”之优秀中文科技期刊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调查规划》征稿简则
4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林业调查规划》是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主管,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林业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被多家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林业核心期刊,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连续两届... 《林业调查规划》是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主管,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林业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被多家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林业核心期刊,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连续两届荣获“云南省优秀期刊奖”,2022年荣获“西牛计划”之优秀中文科技期刊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林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研究——以云南省保山市属国有林场为例
5
作者 刘娟 马裕霞 +3 位作者 姚能昌 徐昀 邢晓琳 杨倩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174-181,共8页
以保山市属国有林场为例,对林场森林生态产品进行分类,并分别提出相应的价值实现模式。结果表明,保山市属国有林场森林生态产品类型丰富,按服务功能不同,分为调节服务类、物质供给类和生态文化类产品;森林生态产品的类型不同,价值实现... 以保山市属国有林场为例,对林场森林生态产品进行分类,并分别提出相应的价值实现模式。结果表明,保山市属国有林场森林生态产品类型丰富,按服务功能不同,分为调节服务类、物质供给类和生态文化类产品;森林生态产品的类型不同,价值实现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调节服务类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主要包括森林生态保护纵向补偿、横向补偿、林业碳汇,物质供给类产品和生态文化服务类产品主要通过生态产业化经营实现价值;保山市属国有林场公益林、天然林占比大,森林生态保护纵向补偿是现阶段最主要的模式;林业碳汇具有一定的基础,是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模式;林场主体改革前发展多种经营,积累了生态产业化经营的一些基础,但受政策、体制和机制的影响,还存在一些发展瓶颈,通过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机制创新后,生态产业化经营将会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见效最快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模式 森林生态保护补偿 林业碳汇 保山市属国有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涧凤凰山州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6
作者 杨勋 郭宝华 +2 位作者 崔茂欢 马俊华 李亚楠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4期58-63,共6页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对南涧凤凰山州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并与邻近地区5个自然保护区进行比较,分析凤凰山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种子植物97科266属389种,科的组成以小科、极小...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对南涧凤凰山州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并与邻近地区5个自然保护区进行比较,分析凤凰山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种子植物97科266属389种,科的组成以小科、极小科为主,科内种的组成以较大科、中等科为主;属的组成、属内种的组成均以小属、极小属为主。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属含17个分布区类型及变型,种含21个分布区类型及变型。温带性质明显,温带分布的属占比55.41%,温带分布的种占比64.34%。凤凰山种子植物区系R/T值与太极顶最为接近,与水目山差距最大;种系分化程度与大龙潭、巍宝山最为接近;亲缘关系与大龙潭、巍宝山最近,与水目山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区系 分布区类型 R/T值 相似性分析 南涧凤凰山州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小种群植物巧家五针松拯救保护研究综述
7
作者 杨忠兴 华朝朗 +4 位作者 陈春祥 赵昌奎 胡艳萍 吴明慧 张天壁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从野生种群现状与生境特征、致危因素、繁殖生物学特性与繁殖技术、保护遗传学特征、综合保护与实践等方面对巧家五针松拯救保护研究进行综述,介绍拯救保护取得的进展。通过近地、迁地、种群回归等综合保护与实践,巧家五针松已从34株野... 从野生种群现状与生境特征、致危因素、繁殖生物学特性与繁殖技术、保护遗传学特征、综合保护与实践等方面对巧家五针松拯救保护研究进行综述,介绍拯救保护取得的进展。通过近地、迁地、种群回归等综合保护与实践,巧家五针松已从34株野生种群扩繁到3550多株。34株野生种群分布区已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了防火隔离带,实施了病虫害防治、抗旱、抗寒、宣传教育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开展了原生境及其种群动态监测,野外种群得到了强有力保护;建立樟木箐种群回归点1处,保存株数1600多株,2023年回归种群首次开展采种育苗;巧家县境内建立了近地保护点11处,保存株数1100多株,建立迁地保护点13处、种子库1个,保存株数850多株。巧家五针松拯救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巧家五针松的基因保存、种群延续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巧家五针松 极小种群 拯救保护 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草原中紫茎泽兰资源现状研究
8
作者 吴鹏 刘金凤 +4 位作者 饶昕 张祖海 任晓东 陈斌 刘洋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4期145-151,共7页
紫茎泽兰是云南省主要入侵毒害草之一,为摸清紫茎泽兰在全省草原中的优势分布现状,以云南省草原基况监测成果为基础数据,对紫茎泽兰优势发生面积、分布现状、生物量、载畜量、NPP、PUE、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因子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 紫茎泽兰是云南省主要入侵毒害草之一,为摸清紫茎泽兰在全省草原中的优势分布现状,以云南省草原基况监测成果为基础数据,对紫茎泽兰优势发生面积、分布现状、生物量、载畜量、NPP、PUE、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因子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在云南省现状草原中的优势发生面积为79494.12 hm^(2),占比6.07%;在9个草原类中均有发生,在热性灌草丛中的分布面积最大,为38586.14 hm^(2),占比48.54%,人工草地最小,为123.24 hm^(2),占比0.16%,高寒草甸的植被盖度最高,为90.00%;斜坡优势发生面积最大,为47169.43 hm^(2),占比59.34%;草原NPP空间分布总体上由南向西北递减,均值为1118.13(g·C)/(m^(2)·a),最高为西双版纳州,最低为昭通市;PUE分布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均值为1.12(g·C)/(m^(2)·mm·a),最高为大理州,最低为丽江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71.57亿元/a,文山州最高,昭通市最低。紫茎泽兰资源量大,分布广泛,合理分类防治和加强利用研究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净初级生产力(NPP) 降水利用效率(PUE)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径的云杉胸径与材积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
9
作者 刘鹏程 李敏敏 +3 位作者 刘娟 周丹 施德山 李迎美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2期9-15,共7页
分析采集于云南省丽江、香格里拉和德钦县(市)的150株云杉样木数据,采用平均断面积区分求积法计算样木材积,使用DPS软件的最小二乘法建立云杉胸径一元材积模型、地径一元材积模型和地径一元胸径模型,采用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一... 分析采集于云南省丽江、香格里拉和德钦县(市)的150株云杉样木数据,采用平均断面积区分求积法计算样木材积,使用DPS软件的最小二乘法建立云杉胸径一元材积模型、地径一元材积模型和地径一元胸径模型,采用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一元回归材积模型。结果表明,云杉地径与胸径密切相关,其回归模型的确定系数R^(2)为0.99;地径一元材积模型的预估精度(R^(2)=0.76)明显低于胸径一元材积模型(R^(2)=0.91),采用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的云杉地径—胸径回归材积模型精度(R^(2)=0.92)较直接建立的地径—材积模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积预测模型 地径一元材积表 胸径—地径回归模型 联立方程组 云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株产量的大理州大泡核桃立地适宜性分析
10
作者 施俊美 李静 赵玉堂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1期17-23,共7页
依据大理州2010—2019年核桃产量调查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分析方法,以地形、土壤、气候等多个自然环境因子以及与立地相关的人为因素作为输入层,以单位面积冠影核桃干果产量指数作为输出因子,对大泡核桃立地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 依据大理州2010—2019年核桃产量调查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分析方法,以地形、土壤、气候等多个自然环境因子以及与立地相关的人为因素作为输入层,以单位面积冠影核桃干果产量指数作为输出因子,对大泡核桃立地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大理州大泡核桃种植地总面积212699.2 hm^(2),其中立地适宜性等级为“好”的种植地面积54751.4 hm^(2),等级为“中”的种植地面积97313.8 hm^(2),等级为“差”的种植地面积60634.0 hm^(2)。基于产量角度分析结果,大理州大泡核桃种植地块立地适宜性总体上处于中上等水平;立地适宜性评为“中”“差”的面积占比高达74.3%,表明大理州大泡核桃种植地立地适宜性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泡核桃 立地适宜性 BP神经网络 单株产量 大理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陕革命老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
11
作者 安彬 肖薇薇 陈文靖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4期183-191,共9页
川陕革命老区是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区和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其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子对区域的振兴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时序(1990—2022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程度、转移矩阵... 川陕革命老区是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区和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其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子对区域的振兴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时序(1990—2022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程度、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川陕革命老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演变特征,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探讨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川陕革命老区土地利用格局以“林地—耕地”为主,研究期内土地利用变化较为显著,以林地增加、耕地减少最为明显;转变方式以耕地与林地的相互转移、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为主,其中耕地的转出和转入最为活跃。研究区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K)为0.75%,不同时期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一动态度(Ks)变化相对复杂;土地利用程度指数(L)有所下降,县域尺度L自南向北递减。自然因素(地形起伏度、年均降水变化)是川陕革命老区2000—2022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素,其次是经济发展水平(夜光指数变化),最弱的是城镇化率变化;气温变化与地形位、夜光指数变化、地形起伏度的交互组合解释力较强;而政策因素(重大生态工程)仅对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陕革命老区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程度 地理探测器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康养旅游地游客价值共创行为机理研究——以安康市为例
12
作者 陈绪敖 蔡云超 康健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166-173,共8页
以秦巴山区生态康养旅游地安康市为研究对象,依据“动机—行为—结果”理论逻辑,基于469份游客的调研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试图揭示生态康养旅游地游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机理。结果表明,游客价值共创动机因素中,感知风... 以秦巴山区生态康养旅游地安康市为研究对象,依据“动机—行为—结果”理论逻辑,基于469份游客的调研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试图揭示生态康养旅游地游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机理。结果表明,游客价值共创动机因素中,感知风险、独特性需要和自我价值认知均对游客价值共创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其中自我价值认知的影响最大。游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不仅直接提升了游客自身的感知价值,还通过感知价值促进了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康养旅游地 游客价值共创行为 感知价值 安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盈江县主要树种单木胸径生长模型研究
13
作者 汤明华 罗恒春 刘娟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基于盈江县第八次和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林木大小因子、林木竞争因子、立地因子及其他林分因子对7个主要树种单木胸径生长的影响。分别以5年的胸径生长量(D_(2)-D_(1))、胸径平方增长量(D_(2)^(2)-D_(... 基于盈江县第八次和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林木大小因子、林木竞争因子、立地因子及其他林分因子对7个主要树种单木胸径生长的影响。分别以5年的胸径生长量(D_(2)-D_(1))、胸径平方增长量(D_(2)^(2)-D_(1)^(2))、胸径增长量的自然对数(ln(D_(2)-D_(1)+1))以及胸径平方增长量的自然对数(ln(D_(2)^(2)-D_(1)^(2)+1))为因变量,通过相关性分析、模型比较、评价以及交叉验证的方法对7个树种构建单木胸径生长模型预估效果进行检验,最终筛选出不同树种最优单木胸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林木大小因子、林木竞争因子、立地因子及其他林分因子在不同程度上对盈江县7个树种胸径生长具有极显著影响;栎类、西南桦、青冈、木荷、旱冬瓜、其他软阔和其他硬阔的最优单木胸径生长模型因变量分别为ln(D_(2)^(2)-D_(1)^(2)+1)、D_(2)-D_(1)、D_(2)-D_(1)、ln(D_(2)^(2)-D_(1)^(2)+1)、ln(D_(2)-D_(1)+1)、ln(D_(2)^(2)-D_(1)^(2)+1)、ln(D_(2)^(2)-D_(1)^(2)+1);基于模型拟合结果、结果检验及残差分析,7个树种单木胸径生长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木胸径生长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 森林资源清查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和GIS的云南省金铁锁潜在适生区预测研究
14
作者 姜健发 李亚楠 +5 位作者 胡昌平 王有兵 杨建军 杨淑娇 李金亮 徐丕聪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10-15,141,共7页
依据金铁锁在云南省的分布记录数据和现地调查数据,对1970—2000年间12个月最低温、12个月最高温、12个月均降水量、12个月均太阳辐射和19个生物气候变量,共67个气候变量,采用SDMtoolbox工具对这些气候变量进行相关性因子分析,筛选出8... 依据金铁锁在云南省的分布记录数据和现地调查数据,对1970—2000年间12个月最低温、12个月最高温、12个月均降水量、12个月均太阳辐射和19个生物气候变量,共67个气候变量,采用SDMtoolbox工具对这些气候变量进行相关性因子分析,筛选出8个气候变量;结合土壤的12个变量,地形要素的3个变量及土地利用数据/土地覆盖数据,共24个环境变量,采用MaxEnt模型对金铁锁在云南省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基于GIS技术对适宜区采用自然断点分级法进行适宜性等级划分和环境变量分析。结果表明,金铁锁的低、中、高适宜区面积分别为39213、15101、6725 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0.17%、3.92%、1.74%。其中,高适宜区主要集中在云南省的滇西北;5月份降水量、土壤酸碱度、3月份降水量、坡度是影响金铁锁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金铁锁适宜在海拔2350~3760 m的阳坡、半阳坡的缓坡生长,5月份降水较少,3月份有适量降水,昼夜温差不大,土壤碳酸岩含量高、酸性、质地较粘重的水稻土、褐红壤、棕壤、碳酸岩褐土、亚高山草甸土的水田、旱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其他林地、草地区域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铁锁 潜在适生区 MaxEnt模型 环境变量 气候变量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年限柠条林对沙化土壤有机碳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15
作者 于航 海龙 +3 位作者 周冬梅 朱小燕 马静 张军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4期118-126,共9页
为探究柠条不同种植年限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沙化土壤生态恢复的影响,以甘肃环县甜水镇不同种植年限(0、3、7、15、21 a)的柠条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0~20 cm、20~40 cm、40~60 cm深度的土壤样本,研究土壤有机碳、养分含量、微生物... 为探究柠条不同种植年限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沙化土壤生态恢复的影响,以甘肃环县甜水镇不同种植年限(0、3、7、15、21 a)的柠条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0~20 cm、20~40 cm、40~60 cm深度的土壤样本,研究土壤有机碳、养分含量、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沙化土壤中长期种植柠条,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未种植柠条样地相比,种植年限21 a的人工柠条可提升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升高423%和20%,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较CK处理分别显著升高269%、311%、303%、272%和119%。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土层深度0~20 cm和20~40 cm,均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显著提升,其中在种植年限21 a,土壤酶活性较对照升高77%~217%,而在更深层(40~60 cm)土壤中,土壤酶活性无显著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随着人工柠条林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期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沙化土壤养分恢复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种植年限 沙化土壤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草原资源分布研究
16
作者 刘金凤 任晓东 +4 位作者 饶昕 丁福红 陈斌 唐丽芳 吴鹏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2期75-82,共8页
以云南省草原基况监测成果、2022年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草原样地数据和国土三调数据为基础,对云南省现状草原类型、功能、利用方式、主要优势草种、生物量等因子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全省现状草原共涉及9个草原类型,总面积130.92万hm^(... 以云南省草原基况监测成果、2022年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草原样地数据和国土三调数据为基础,对云南省现状草原类型、功能、利用方式、主要优势草种、生物量等因子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全省现状草原共涉及9个草原类型,总面积130.92万hm^(2),其中山地草甸面积最大,占比38.42%;主要功能用途为综合功能用途的草原面积占比达76.06%;利用方式中面积最大的固土固沙草原面积占比为32.89%;主要原生天然优势草种为委陵菜属、野古草属、蒿属、黄茅属、薹草属、蕨类植物和白茅属;主要毒害草为紫茎泽兰、飞机草和狼毒类;年鲜草总产量为11.21×10^(9) kg;热性草丛单位面积鲜草产量最高,为10338.17 kg/hm^(2);暖性草丛的物种丰富度和载畜量最高,为13.16种、2.57个羊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资源 草原类型 优势草种 毒害草 利用方式 载畜量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结果与分析
17
作者 罗怀秀 徐吉洪 +3 位作者 华朝朗 杨忠兴 陶晶 俞瑶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1期45-55,共11页
在开展自然保护地调查评估、保护空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整合优化规则,对云南省自然保护地进行优化整合。结果显示,云南省纳入整合优化的自然保护地共有6类324个,整合优化过程中被归并98个、被转型37个、被拆分1个、撤销16个,整合优化后... 在开展自然保护地调查评估、保护空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整合优化规则,对云南省自然保护地进行优化整合。结果显示,云南省纳入整合优化的自然保护地共有6类324个,整合优化过程中被归并98个、被转型37个、被拆分1个、撤销16个,整合优化后,全省自然保护地共225个,总面积485.86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68%,与整合前实际净占地面积469.89万hm^(2)相比,净增面积15.97万hm^(2),占比增加0.42%。整合优化实现了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保护面积不减少的目标,将提升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质量,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优化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夯实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基础,促进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区 自然公园 整合优化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莸生态环境调查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18
作者 郑丹敏 刘亚群 +9 位作者 吴清韩 张泽坤 陈栩洵 张建生 余奕勤 翁振坚 黄伟潮 郑玉忠 张振霞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104-112,共9页
潮州莸(Caryopteris alternifolia)为凤凰山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种群的珍稀物种之一。为给潮州莸的资源保护和人工培育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调查与实验分析等方法,对潮州莸生长的自然地理环境、土壤营养成分、植被、植物的生态... 潮州莸(Caryopteris alternifolia)为凤凰山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种群的珍稀物种之一。为给潮州莸的资源保护和人工培育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调查与实验分析等方法,对潮州莸生长的自然地理环境、土壤营养成分、植被、植物的生态特征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潮州莸的生长环境特殊,主要生长在凤凰山脉山谷溪流及岸边的石头缝上,生长区位于石头和水的交界处,丰水期容易被淹,枯水期容易遭受干旱;潮州莸植株矮小、根系发达,叶表面的蜡质角质层和上下表皮都有气孔器,具有极好的抗洪抗旱能力,能够适应恶劣的生长环境。综上所述,潮州莸生境极端,生长缓慢,种群竞争力差,只能退居于溪流岸边或石头上,因此其种群个体数量很少,分布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莸 种群 生态环境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高寒草甸分布规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19
作者 饶昕 张祖海 +3 位作者 任晓东 刘金凤 谭成 吴鹏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75-81,共7页
高寒草甸是云南省主要草原资源之一,集中分布在滇、川、藏三省交界处的三江并流重要生态区,研究高寒草甸分布规律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重要意义。根据云南省草原基况监测和年度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成果,云南省高寒草甸面积100775.50 hm^(2)... 高寒草甸是云南省主要草原资源之一,集中分布在滇、川、藏三省交界处的三江并流重要生态区,研究高寒草甸分布规律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重要意义。根据云南省草原基况监测和年度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成果,云南省高寒草甸面积100775.50 hm^(2),占现状草原总面积的7.7%,其中迪庆州高寒草甸面积77776.18 hm^(2),占高寒草甸总面积的77.18%;主要利用方式为自然保护和暖季放牧,占比分别为36.20%和33.09%;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为41.86亿元/a,单位面积价值量为4.15万元/(hm^(2)·a)。受过度放牧的影响,高寒草甸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推行适度放牧和高质量生态修复是提高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利用方式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景区内蓝绿灰空间声景观特征研究——以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洪崖丹井景区为例
20
作者 许志峰 郑育桃 +2 位作者 艾天成 陈飞平 李华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68-74,共7页
以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洪崖丹井景区为例,探究森林景区内蓝绿灰空间的声景特征及差异性。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测量数据,利用IDW法绘制声景地图,通过R语言对样本空间的音频进行分析得出PSD值、NDSI值、ACI值。对等效声压级与声景指数进行Kr... 以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洪崖丹井景区为例,探究森林景区内蓝绿灰空间的声景特征及差异性。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测量数据,利用IDW法绘制声景地图,通过R语言对样本空间的音频进行分析得出PSD值、NDSI值、ACI值。对等效声压级与声景指数进行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验证相关性并分析造成其声景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洪崖丹井景区内等效声压级(Leq):蓝色空间>灰色空间>绿色空间;平均功率谱密度(PSD值):蓝色空间>绿色空间>灰色空间;标准声景差异性指数(NDSI值):绿色空间>灰色空间>蓝色空间;声音复杂度指数(ACI值):蓝色空间大于其他两类空间,灰色空间与绿色空间大致相同。洪崖丹井景区仅在NDSI值上蓝色空间与绿色空间具有显著差异性(P=0.029<0.05),3类空间的Leq、PSD、ACI分布均无显著差异性。森林景区内蓝色空间最为吸引游客,因而导致该空间内声压级最大,人工干扰程度最高;绿色空间与灰色空间在声景观特征上无明显差异,两者和谐共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景观特征 蓝绿灰空间 森林景区 等效声压级(Leq) 声景指数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