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艺术设计研究
服装学报
查看更多
共找到
5,807
篇文章
<
1
2
…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波特钻石模型视角下手工艺服饰品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1
作者
吴雪蒙
杨笑冰
李金侠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1,58,共7页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法构建手工艺服饰品竞争力4级评价指标体系,以徐州马庄香包为例,运用德尔菲法得到香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数,探究传统手工艺服饰品的竞争力提升路径。结果显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以及集群战略...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法构建手工艺服饰品竞争力4级评价指标体系,以徐州马庄香包为例,运用德尔菲法得到香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数,探究传统手工艺服饰品的竞争力提升路径。结果显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以及集群战略、结构和竞争等直接因素,叠加政府要素和机会两大辅助因素,是徐州马庄香包手工艺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因。研究认为,生产要素扎实、政府要素完善、需求和机会要素充分是香包产业发展的优势指数,而人力和设施建设有待完善、需求挖掘不够精准、未抓住新兴机遇是制约其竞争力的劣势指数,应优化香包的生产要素构成,改善需求及营销策略,完善产业及支撑条件,同时优化其运行及竞争环境,进一步提升香包产业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艺服饰品
马庄香包
波特钻石模型
产业化开发
竞争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文化视角下丝巾之源变
2
作者
李启正
贾淑琦
+1 位作者
方婷玉
邓涛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7,共8页
针对当前普遍认为丝巾源自西方服饰体系的主流观点提出疑问。通过历史文献调查与文物图像分析,系统梳理丝巾在中国古代服饰中的不同形制与发展脉络,并从图案、材质、形状、色彩、工艺等设计视角分析丝巾设计要素之变。研究认为,中国古...
针对当前普遍认为丝巾源自西方服饰体系的主流观点提出疑问。通过历史文献调查与文物图像分析,系统梳理丝巾在中国古代服饰中的不同形制与发展脉络,并从图案、材质、形状、色彩、工艺等设计视角分析丝巾设计要素之变。研究认为,中国古代“丝巾”形制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的“巾帔”;在中国古代服饰体系中,虽无“丝巾”这一称谓的直接记载,但与丝巾形制相近的服饰品类众多,并形成了连续的服饰传承体系。先秦“巾帔”奠定实用基础,魏晋“帔帛”开启装饰功能,宋代“霞帔”实现制度规范,明清“云肩”和清朝“领巾”则将装饰与实用统一推向极致。现代丝巾作为女性颈间的时尚符号,其演变是中西方多元文化交融的产物,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风貌的重要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
丝巾
巾帔
帔帛
霞帔
云肩
领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同体视域下明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服饰交流
3
作者
刘瑜
赵宇
刘慧慧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1,共6页
以中外古代经典历史文献为主要引证素材,从政治外交、宗教文化、商贸往来等影响因素着手,论述明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服饰交流与互鉴,揭示两者在穿着观念、服饰制度、装扮形式等方面的趋同现象,探讨这种跨越国别、地域、民族的服饰共同...
以中外古代经典历史文献为主要引证素材,从政治外交、宗教文化、商贸往来等影响因素着手,论述明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服饰交流与互鉴,揭示两者在穿着观念、服饰制度、装扮形式等方面的趋同现象,探讨这种跨越国别、地域、民族的服饰共同体的构建路径,以及其中表现出的官方与民间、单向与多向、制度与形式并存的文化交流特征。研究表明,这种趋同现象是“海上丝绸之路”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案例,补充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往史的内容,并重新定义了服饰交流的意义,构筑起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区域影响力的新版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东南亚
服饰
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玄衣纁裳的色彩哲学
4
作者
肖世孟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7,共4页
古代祭祀所用礼服与礼器必须遵循“礼神者必象其类”的法则,玄衣纁裳色彩特点不仅表现为视觉特征,更体现在其象征内涵。通过文献梳理,对玄衣纁裳进行剖析,探讨其色彩在祭祀天地的礼仪活动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玄衣纁裳中玄象征天,纁...
古代祭祀所用礼服与礼器必须遵循“礼神者必象其类”的法则,玄衣纁裳色彩特点不仅表现为视觉特征,更体现在其象征内涵。通过文献梳理,对玄衣纁裳进行剖析,探讨其色彩在祭祀天地的礼仪活动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玄衣纁裳中玄象征天,纁象征地,“玄”“纁”色彩的结合体现的是天地相交的阴阳关系,并蕴含万物因此而生,且生生不息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冕
玄衣纁裳
象征
传统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能礼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5
作者
朱达辉
臧静怡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3,共8页
智能礼服是一类涉及材料科学、光电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多领域技术的智能服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推动智能技术与礼服的融合,满足现代设计需求,从智能礼服的技术与设计现状出发,分析智能礼服在设计中如何体现环境适应、情感反馈和交...
智能礼服是一类涉及材料科学、光电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多领域技术的智能服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推动智能技术与礼服的融合,满足现代设计需求,从智能礼服的技术与设计现状出发,分析智能礼服在设计中如何体现环境适应、情感反馈和交互特征。研究表明,变色、发光、变形、温控等技术是智能礼服目前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智能礼服在美观度与穿着舒适、技术集成与安全性、可持续性和耐用性、成本与市场接受度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未来的研究重点应朝着更加互动、技术集成、环保及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以扩大智能礼服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礼服
环境适应
情感反馈
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宫廷纺织服饰中黄色的应用
6
作者
贾玺增
张馨翌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85,共18页
黄色作为五行之色在清代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和意义,代表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是宫廷纺织服饰的青睐之色。以故宫博物院数字博物馆内收藏的宫廷纺织服饰为研究载体,采用实物佐证同时结合文献考证的研究方法,对清代宫廷纺织服饰中黄色系的...
黄色作为五行之色在清代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和意义,代表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是宫廷纺织服饰的青睐之色。以故宫博物院数字博物馆内收藏的宫廷纺织服饰为研究载体,采用实物佐证同时结合文献考证的研究方法,对清代宫廷纺织服饰中黄色系的种类、色彩特征、使用范围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其等级次序与区分因素。研究表明:清代宫廷服饰用黄的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明黄、杏黄、金黄、秋香、鹅黄、米色和米黄,服色等级越高,黄色调越多,色值越纯正,杂色越少,明度亦越高。以色彩属性和用色身份作为区分等级的标准,旨在强化皇权,从而维护专制集权的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宫廷
纺织服饰
黄色系
等级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阳新布贴的艺术特点与礼仪功能
7
作者
周少华
马若白
朱珂璟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以阳新布贴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的方法,结合人类学和社会学理论,对阳新布贴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礼仪功能进行论证。通过回顾阳新县从古代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变迁历程,详细分析阳新布贴的色彩运用、造型设计、构图技...
以阳新布贴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的方法,结合人类学和社会学理论,对阳新布贴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礼仪功能进行论证。通过回顾阳新县从古代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变迁历程,详细分析阳新布贴的色彩运用、造型设计、构图技巧、材料选择、工艺制作等艺术特质,探讨阳新布贴在礼仪习俗、教育传承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社会意义。研究表明,阳新布贴作为一种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民间艺术,不仅展现了阳新人民的智慧和情感,还记录了该地区历史文化的演变,并在阳新礼仪文化的传承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新布贴
艺术特点
礼仪功能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刺吸盘抓取单层服装裁片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王金钊
侯珏
+2 位作者
杨阳
封磊
刘正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9,45,共8页
为了探究服装生产中针刺吸盘自动抓取单层裁片的影响因素,选取18种织物裁片进行抓取实验。通过确定裁片抓取效果的评价尺度,对裁片物理属性与抓取效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基于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吸盘出针长度的抓取效果模型,定义针刺吸...
为了探究服装生产中针刺吸盘自动抓取单层裁片的影响因素,选取18种织物裁片进行抓取实验。通过确定裁片抓取效果的评价尺度,对裁片物理属性与抓取效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基于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吸盘出针长度的抓取效果模型,定义针刺吸盘抓取指数,并提出针刺吸盘抓取裁片的参数设置方法。研究表明:裁片抓取效果与织物厚度、密度、面密度和硬挺度相关性较高,对应相关性指标分别为0.697,0.687,0.733和0.443;面料柔软度和光滑度及纱线参数可影响抓取效果;针刺吸盘抓取指数可通过裁片物理属性进行回归预测;预测模型的调整R2达到0.91,进而确定吸盘出针长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吸盘
服装裁片
单层抓取
预测模型
硬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服装色彩的文化共性
被引量:
3
9
作者
郑巨欣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3,共5页
中国服装色彩有鲜明的特色,研究有诸多路径,文化共性研究是重要选项。通过分析中国色彩的颜色观,试图说明其与当下中国通行的西方色彩学之间的不同,指出系统性的中国服装色彩文化受到中国历史、地理、语言、制度及其相关的色彩文化的滋...
中国服装色彩有鲜明的特色,研究有诸多路径,文化共性研究是重要选项。通过分析中国色彩的颜色观,试图说明其与当下中国通行的西方色彩学之间的不同,指出系统性的中国服装色彩文化受到中国历史、地理、语言、制度及其相关的色彩文化的滋养,并首次提出中国服装色彩文化共性的整体观,认为中国服装色彩研究需要注重内化颜色与外观物色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
服装
中国颜色
文化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宫廷服饰中的紫色气象
10
作者
章新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紫”在清代宫廷服饰中是引人注目的色系,其在黄、青、红、蓝4类清代重要服饰色系外,别开生面地展现出一派富贵娇艳的色彩。立足清宫旧藏服饰文物,参照宫廷画卷,对应清代宫廷文献与档案,兼之古人笔记、字典、书谱等,通过文献梳理与实...
“紫”在清代宫廷服饰中是引人注目的色系,其在黄、青、红、蓝4类清代重要服饰色系外,别开生面地展现出一派富贵娇艳的色彩。立足清宫旧藏服饰文物,参照宫廷画卷,对应清代宫廷文献与档案,兼之古人笔记、字典、书谱等,通过文献梳理与实物分析,对清代服饰中的紫色展开研究。在明确区分清宫紫色系服饰,厘清名物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清代服色承袭了中华古代政治传统和色尚文化,并结合现实选择,构建相关理论体系。服饰中的紫色演绎着近代染织史经历的工艺与审美流变,以及由传统而趋现代的流行色历史,认清和把握宫廷紫系色彩的理念、结构和脉络,对了解清代政治礼制、染织工艺以及不同时期审美趣味的民俗风尚变化都提供了更丰富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宫廷服饰
紫
酱色
藕荷
玫瑰紫
茄紫
雪青
青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具身认知视角下阳新布贴的数字化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
1
11
作者
李敏
李兰
+1 位作者
陈文凤
唐杰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
在新时代和新技术的冲击下,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阳新布贴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改善用户的手工艺类非遗体验,促进其传播与发展,以手工艺类非遗阳新布贴为研究对象,基于具身认知理论,搭建非遗数字化层次模型,提出非遗数字...
在新时代和新技术的冲击下,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阳新布贴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改善用户的手工艺类非遗体验,促进其传播与发展,以手工艺类非遗阳新布贴为研究对象,基于具身认知理论,搭建非遗数字化层次模型,提出非遗数字化策略,利用数字化工具构建非遗数字化体验平台,并探索其在服饰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表明,数字化技术与非遗文化相融合,拓展了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途径,为手工艺类非遗活态传承提供新路径,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新布贴
具身认知
数字化
文化体验
手工艺类非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帮裁缝对传统平面结构服装适体性设计的影响实证
12
作者
王意涵
麻湘萍
王志成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5,共7页
平面结构是中国传统服装的重要构成要素。通过对民国时期传统服饰实物的观察,发现部分采用传统平面结构的服装已具备适体功能,且未依赖西式裁剪技术。以传世实物、文献及图像史料为证,指出红帮裁缝为20世纪中国传统平面结构服装的衣型...
平面结构是中国传统服装的重要构成要素。通过对民国时期传统服饰实物的观察,发现部分采用传统平面结构的服装已具备适体功能,且未依赖西式裁剪技术。以传世实物、文献及图像史料为证,指出红帮裁缝为20世纪中国传统平面结构服装的衣型适体性发展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对代表性实物的结构测绘与复原研究,从服装结构角度梳理红帮裁剪技术中“刀功”“烫功”等西式工艺的本土化运用,考证其量裁、归拔等适体性结构技术的创新实践,揭示中华传统平面结构体系中立体造型与适体功能的隐性实现机制,以期为当下传统服饰结构设计与工艺的传承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帮裁缝
传统平面结构
适体性设计
量裁
归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杏叶染料的提取及其在棉织物染色中的应用
13
作者
马梓星
王迎坤
+2 位作者
林裕凯
徐荷澜
侯秀良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0,共6页
为开发天然绿色功能性植物染料,采用银杏叶为原料,利用乙醇与水制备提取液,从中提取染料,上染阳离子改性的棉织物,并使用不同功率的超声波提升染料提取效率与染色效果。对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染色pH、超声波功率进行研究,并测试染...
为开发天然绿色功能性植物染料,采用银杏叶为原料,利用乙醇与水制备提取液,从中提取染料,上染阳离子改性的棉织物,并使用不同功率的超声波提升染料提取效率与染色效果。对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染色pH、超声波功率进行研究,并测试染色织物的色牢度、抗紫外线性能、抗菌性能和防螨性能。结果表明:当温度为70℃,乙醇体积分数为60%,超声波功率为360W时,染料提取效果最佳,染料得率为25.7%;当温度为90℃,pH为8,超声波功率为360W时,染料染色效果最佳,在该条件下染色织物的K/S值可达8.85,皂洗牢度与日晒牢度均达到3~4级,紫外线防护系数从9提高到340,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4.4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6.45%,对螨虫的驱避率为63.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提取
染色性能
棉织物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纺织品图案的屈曲矫正与再生设计
14
作者
石文慧
朱海峰
+2 位作者
蒋汶秦
倪嘉陆
徐平华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5,共6页
为解决传统纺织品成像屈曲造成的图案变形问题,探究基于内容的图像拉伸方法,同时对矫正后的图案进行再生设计。通过计算图像的能量矩阵得到端到端的最小能量曲线,利用周边信息计算出填补像素;通过路径动态规划的迭代来实现图像在水平和...
为解决传统纺织品成像屈曲造成的图案变形问题,探究基于内容的图像拉伸方法,同时对矫正后的图案进行再生设计。通过计算图像的能量矩阵得到端到端的最小能量曲线,利用周边信息计算出填补像素;通过路径动态规划的迭代来实现图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内容填充,从而实现屈曲图像的矫正。利用边缘检测、矢量化操作和颜色聚类等方法,对纹样和色彩进行再生设计。将基于能量矩阵矫正图案屈曲的方法与其他常用的形态矫正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能量矩阵矫正图案屈曲的方法在保全内容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实现屈曲图案的形态矫正。借助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提取矫正后图案的纹样和色彩,应用于当代产品创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图案
屈曲
矫正
色彩提取
能量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庶民婚礼服中的“假用”与“盛服”
15
作者
苏文灏
张玲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8,共7页
为厘清明代文献记载与后世认知在庶民婚礼服上的差异,通过考辨“假用”与“盛服”的语义内涵,结合历史维度、服饰制度、社会文化及婚俗传统,采用图像、文本、实物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还原明代庶民婚礼服的真实样态。研究表明:明代庶...
为厘清明代文献记载与后世认知在庶民婚礼服上的差异,通过考辨“假用”与“盛服”的语义内涵,结合历史维度、服饰制度、社会文化及婚俗传统,采用图像、文本、实物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还原明代庶民婚礼服的真实样态。研究表明:明代庶民与品官的婚礼服仍存在显著差异——所谓“假用”品官服饰仅适用于官员子孙婚礼,而明典规定的庶民婚服实为超越常服形制的“盛服”。有观点基于“吉日”特殊场景认定庶民婚礼可僭越服饰制度,这一结论存在理想化倾向。此外,清廷出于政治考量将明代“品级之服”下放为“汉民婚服”,是造成后世误读明代庶民婚礼服的另一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婚礼服饰
“假用”与“盛服”
服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纬编毛圈织物的设计与三维仿真
16
作者
穆秀萍
蒋高明
+2 位作者
陈钰珊
关松松
李炳贤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39,共7页
为简化纬编毛圈织物的工艺设计流程,实现纬编毛圈织物的设计与三维仿真,在深入研究各种类型纬编毛圈织物编织原理的基础上,总结其仿真结构特点,设计纬编毛圈织物最小组织循环,并展开得到工艺编织图矩阵;在此基础上,建立原料和穿纱数学模...
为简化纬编毛圈织物的工艺设计流程,实现纬编毛圈织物的设计与三维仿真,在深入研究各种类型纬编毛圈织物编织原理的基础上,总结其仿真结构特点,设计纬编毛圈织物最小组织循环,并展开得到工艺编织图矩阵;在此基础上,建立原料和穿纱数学模型,将编织信息以数组的形式存入计算机。构建纬编毛圈织物中常用的线圈几何模型并计算线圈拉长系数,通过对部分型值点的平移和随机旋转,使模型更加接近实际形态。运用上述理论和模型进行程序设计,采用WebGL技术和三维图形引擎库Three.js绘制线圈三维结构,实现不同类型毛圈织物的设计与三维仿真,为纬编毛圈织物的仿真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毛圈
线圈模型
旋转矩阵
三维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问题意识的“以物证史”设计学研究范式——评《时新衣著:民国汉族传统女装结构演变的规律及特色实证》
17
作者
孙捷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58,共1页
王志成、崔荣荣合著《时新衣著:民国汉族传统女装结构演变的规律及特色实证》,立足设计学,通过整理大量一手传世实物史料,结合“新物首证”“旧物新证”,从结构设计的维度对民国汉族传统女装的衣型、袍型、裙型、裤型、领型进行了系统实...
王志成、崔荣荣合著《时新衣著:民国汉族传统女装结构演变的规律及特色实证》,立足设计学,通过整理大量一手传世实物史料,结合“新物首证”“旧物新证”,从结构设计的维度对民国汉族传统女装的衣型、袍型、裙型、裤型、领型进行了系统实证,在研究资料、方法和观点上进一步丰富了已有的近代设计史、时尚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裤型
裙型
民国汉族传统女装
结构演变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模块化的女式衬衫混合生产流水线仿真研究
18
作者
占永胜
方丽英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针对服装市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提出一种多品种、小批量的服装混合生产模式。以Z公司两款女式衬衫为例,运用秒表法采集实际生产数据,并采用模块化思维,对工序进行划分与重组,将两款衬衫混合生产,同时借助FlexSim软件进行模块化混合...
针对服装市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提出一种多品种、小批量的服装混合生产模式。以Z公司两款女式衬衫为例,运用秒表法采集实际生产数据,并采用模块化思维,对工序进行划分与重组,将两款衬衫混合生产,同时借助FlexSim软件进行模块化混合生产线仿真模拟。结果表明,两款衬衫混合后编制效率由原来61.76%和63.00%提高到92.47%;虽然两款衬衫单件总作业时间相差较大,但混合后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均有提高,A款衬衫混合前日产量101件,混合后为109件;B款衬衫混合前日产量57件,混合后为109件,混合后日产量分别提升了7.92%和91.23%;通过仿真模拟优化,二次优化后的混合生产流水线的日产量均为110件。由此得出,模块化混合生产可有效降低换款损失,提升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线平衡
FlexSim仿真
混合生产模式
编制效率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年轻女性对潮绣龙凤褂颜色与图案的偏好
19
作者
龚恩慧
陈子豪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选取2种刺绣底色、2种绣线颜色和4种图案,形成16款龙凤褂上衣,通过眼动实验方法,选取30名被试者,记录其对每款服装的初次注视时间和关注时间,并进行方差分析;通过感性主观评价法,对16款龙凤褂进行感性形容词组和总体喜好度打分,以探究...
选取2种刺绣底色、2种绣线颜色和4种图案,形成16款龙凤褂上衣,通过眼动实验方法,选取30名被试者,记录其对每款服装的初次注视时间和关注时间,并进行方差分析;通过感性主观评价法,对16款龙凤褂进行感性形容词组和总体喜好度打分,以探究年轻女性对潮绣龙凤褂颜色和图案的偏好。结果表明,眼动实验和主观评价皆显示消费者对白色刺绣底色及金色绣线存在偏好;从感性意向的因子分析可以看出,消费者喜欢喜庆、时尚且较轻盈的龙凤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凤褂
潮绣
眼动实验
感性评价
年轻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裤子生产模块工时回归预测
20
作者
林佳红
方丽英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2,共7页
服装标准工时是企业生产编排、预估生产周期、考核员工绩效的依据。当前服装款式复杂多变,使用传统定额方法需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阻碍了企业的生产排程与调度。以裤子品类为例,提出基于决策树回归的模块工时预测方法,根据企业所生产的...
服装标准工时是企业生产编排、预估生产周期、考核员工绩效的依据。当前服装款式复杂多变,使用传统定额方法需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阻碍了企业的生产排程与调度。以裤子品类为例,提出基于决策树回归的模块工时预测方法,根据企业所生产的款式特点进行模块划分,生成模块编码与模块工时,并建立裤子模块工时数据库。同时,在机器学习库的决策树回归模型中输入服装特征编码,可预测出各模块工时,为企业模块化单元的集成应用构建工时基础。结果表明,模型各模块工时的平均预测准确率达90.00%,总工时的预测准确率达94.96%,可为服装企业工时定额提供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工时
模块化
决策树
回归预测
裤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波特钻石模型视角下手工艺服饰品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1
作者
吴雪蒙
杨笑冰
李金侠
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设计学院
出处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1,58,共7页
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4SJYB0837)。
文摘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法构建手工艺服饰品竞争力4级评价指标体系,以徐州马庄香包为例,运用德尔菲法得到香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数,探究传统手工艺服饰品的竞争力提升路径。结果显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以及集群战略、结构和竞争等直接因素,叠加政府要素和机会两大辅助因素,是徐州马庄香包手工艺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因。研究认为,生产要素扎实、政府要素完善、需求和机会要素充分是香包产业发展的优势指数,而人力和设施建设有待完善、需求挖掘不够精准、未抓住新兴机遇是制约其竞争力的劣势指数,应优化香包的生产要素构成,改善需求及营销策略,完善产业及支撑条件,同时优化其运行及竞争环境,进一步提升香包产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手工艺服饰品
马庄香包
波特钻石模型
产业化开发
竞争力提升
Keywords
handcrafted clothing and accessories
Mazhuang sachet
Porter's Diamond Mode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nhancing competitiveness
分类号
TS941.3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文化视角下丝巾之源变
2
作者
李启正
贾淑琦
方婷玉
邓涛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丝绸文化与时尚研究中心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杭州奥罗拉实业有限公司
出处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7,共8页
基金
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基地项目(2024JDKTYB05)。
文摘
针对当前普遍认为丝巾源自西方服饰体系的主流观点提出疑问。通过历史文献调查与文物图像分析,系统梳理丝巾在中国古代服饰中的不同形制与发展脉络,并从图案、材质、形状、色彩、工艺等设计视角分析丝巾设计要素之变。研究认为,中国古代“丝巾”形制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的“巾帔”;在中国古代服饰体系中,虽无“丝巾”这一称谓的直接记载,但与丝巾形制相近的服饰品类众多,并形成了连续的服饰传承体系。先秦“巾帔”奠定实用基础,魏晋“帔帛”开启装饰功能,宋代“霞帔”实现制度规范,明清“云肩”和清朝“领巾”则将装饰与实用统一推向极致。现代丝巾作为女性颈间的时尚符号,其演变是中西方多元文化交融的产物,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风貌的重要符号。
关键词
丝绸
丝巾
巾帔
帔帛
霞帔
云肩
领巾
Keywords
silk
silk scarves
jinpei
peibo
xiapei
yunjian
lingjin
分类号
TS14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同体视域下明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服饰交流
3
作者
刘瑜
赵宇
刘慧慧
机构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1,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24BG145)。
文摘
以中外古代经典历史文献为主要引证素材,从政治外交、宗教文化、商贸往来等影响因素着手,论述明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服饰交流与互鉴,揭示两者在穿着观念、服饰制度、装扮形式等方面的趋同现象,探讨这种跨越国别、地域、民族的服饰共同体的构建路径,以及其中表现出的官方与民间、单向与多向、制度与形式并存的文化交流特征。研究表明,这种趋同现象是“海上丝绸之路”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案例,补充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往史的内容,并重新定义了服饰交流的意义,构筑起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区域影响力的新版图。
关键词
明代
东南亚
服饰
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
Keywords
Ming Dynasty
Southeast Asia
costume
exchange
Maritime Silk Road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玄衣纁裳的色彩哲学
4
作者
肖世孟
机构
湖北美术学院中国传统色彩理论研究中心
出处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7,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VJXT004)。
文摘
古代祭祀所用礼服与礼器必须遵循“礼神者必象其类”的法则,玄衣纁裳色彩特点不仅表现为视觉特征,更体现在其象征内涵。通过文献梳理,对玄衣纁裳进行剖析,探讨其色彩在祭祀天地的礼仪活动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玄衣纁裳中玄象征天,纁象征地,“玄”“纁”色彩的结合体现的是天地相交的阴阳关系,并蕴含万物因此而生,且生生不息之意。
关键词
六冕
玄衣纁裳
象征
传统色彩
Keywords
six crowns
dark robes and reddish-brown skirts
symbolism traditional color
分类号
TS94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礼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5
作者
朱达辉
臧静怡
机构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
出处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3,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GL130)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项目(21JZD048)。
文摘
智能礼服是一类涉及材料科学、光电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多领域技术的智能服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推动智能技术与礼服的融合,满足现代设计需求,从智能礼服的技术与设计现状出发,分析智能礼服在设计中如何体现环境适应、情感反馈和交互特征。研究表明,变色、发光、变形、温控等技术是智能礼服目前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智能礼服在美观度与穿着舒适、技术集成与安全性、可持续性和耐用性、成本与市场接受度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未来的研究重点应朝着更加互动、技术集成、环保及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以扩大智能礼服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智能礼服
环境适应
情感反馈
交互
Keywords
smart gowns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emotional feedback
interaction
分类号
TS941.26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宫廷纺织服饰中黄色的应用
6
作者
贾玺增
张馨翌
机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85,共1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2023AG02987)。
文摘
黄色作为五行之色在清代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和意义,代表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是宫廷纺织服饰的青睐之色。以故宫博物院数字博物馆内收藏的宫廷纺织服饰为研究载体,采用实物佐证同时结合文献考证的研究方法,对清代宫廷纺织服饰中黄色系的种类、色彩特征、使用范围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其等级次序与区分因素。研究表明:清代宫廷服饰用黄的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明黄、杏黄、金黄、秋香、鹅黄、米色和米黄,服色等级越高,黄色调越多,色值越纯正,杂色越少,明度亦越高。以色彩属性和用色身份作为区分等级的标准,旨在强化皇权,从而维护专制集权的统治。
关键词
清代宫廷
纺织服饰
黄色系
等级制度
Keywords
Qing Dynasty court
textile and clothing
yellow color system
hierarchy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阳新布贴的艺术特点与礼仪功能
7
作者
周少华
马若白
朱珂璟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77,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3YJC850019)。
文摘
以阳新布贴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的方法,结合人类学和社会学理论,对阳新布贴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礼仪功能进行论证。通过回顾阳新县从古代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变迁历程,详细分析阳新布贴的色彩运用、造型设计、构图技巧、材料选择、工艺制作等艺术特质,探讨阳新布贴在礼仪习俗、教育传承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社会意义。研究表明,阳新布贴作为一种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民间艺术,不仅展现了阳新人民的智慧和情感,还记录了该地区历史文化的演变,并在阳新礼仪文化的传承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关键词
阳新布贴
艺术特点
礼仪功能
文化传承
Keywords
Yangxin cloth patch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ceremonial function
cultural inheritance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J523.5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刺吸盘抓取单层服装裁片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王金钊
侯珏
杨阳
封磊
刘正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纺织服装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嘉兴市良友制衣有限公司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时装技术学院
出处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9,45,共8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23C03181)
浙江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1072325-Y)。
文摘
为了探究服装生产中针刺吸盘自动抓取单层裁片的影响因素,选取18种织物裁片进行抓取实验。通过确定裁片抓取效果的评价尺度,对裁片物理属性与抓取效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基于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吸盘出针长度的抓取效果模型,定义针刺吸盘抓取指数,并提出针刺吸盘抓取裁片的参数设置方法。研究表明:裁片抓取效果与织物厚度、密度、面密度和硬挺度相关性较高,对应相关性指标分别为0.697,0.687,0.733和0.443;面料柔软度和光滑度及纱线参数可影响抓取效果;针刺吸盘抓取指数可通过裁片物理属性进行回归预测;预测模型的调整R2达到0.91,进而确定吸盘出针长参数。
关键词
针刺吸盘
服装裁片
单层抓取
预测模型
硬挺度
Keywords
needle-pin suction cup
clothing cutting pieces
single-layer grabbing
prediction model
stiffiness
分类号
TS941.61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服装色彩的文化共性
被引量:
3
9
作者
郑巨欣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
出处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3,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VJXT004)。
文摘
中国服装色彩有鲜明的特色,研究有诸多路径,文化共性研究是重要选项。通过分析中国色彩的颜色观,试图说明其与当下中国通行的西方色彩学之间的不同,指出系统性的中国服装色彩文化受到中国历史、地理、语言、制度及其相关的色彩文化的滋养,并首次提出中国服装色彩文化共性的整体观,认为中国服装色彩研究需要注重内化颜色与外观物色的统一。
关键词
色彩
服装
中国颜色
文化共性
Keywords
color
clothing
Chinese color
cultural commonality
分类号
TS94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宫廷服饰中的紫色气象
10
作者
章新
机构
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
出处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文摘
“紫”在清代宫廷服饰中是引人注目的色系,其在黄、青、红、蓝4类清代重要服饰色系外,别开生面地展现出一派富贵娇艳的色彩。立足清宫旧藏服饰文物,参照宫廷画卷,对应清代宫廷文献与档案,兼之古人笔记、字典、书谱等,通过文献梳理与实物分析,对清代服饰中的紫色展开研究。在明确区分清宫紫色系服饰,厘清名物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清代服色承袭了中华古代政治传统和色尚文化,并结合现实选择,构建相关理论体系。服饰中的紫色演绎着近代染织史经历的工艺与审美流变,以及由传统而趋现代的流行色历史,认清和把握宫廷紫系色彩的理念、结构和脉络,对了解清代政治礼制、染织工艺以及不同时期审美趣味的民俗风尚变化都提供了更丰富的维度。
关键词
清代
宫廷服饰
紫
酱色
藕荷
玫瑰紫
茄紫
雪青
青莲
Keywords
Qing Dynasty
court costumes
purple
dark reddish brown
pale pinkish purple
rose purple
aubergine
light purple
lotus purple
分类号
TS94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具身认知视角下阳新布贴的数字化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
1
11
作者
李敏
李兰
陈文凤
唐杰
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
出处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0YJA760036)
湖北省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研究项目(HCYK2024Y02)
+1 种基金
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21292)
湖北省哲学社科重点项目(19D033)。
文摘
在新时代和新技术的冲击下,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阳新布贴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改善用户的手工艺类非遗体验,促进其传播与发展,以手工艺类非遗阳新布贴为研究对象,基于具身认知理论,搭建非遗数字化层次模型,提出非遗数字化策略,利用数字化工具构建非遗数字化体验平台,并探索其在服饰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表明,数字化技术与非遗文化相融合,拓展了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途径,为手工艺类非遗活态传承提供新路径,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关键词
阳新布贴
具身认知
数字化
文化体验
手工艺类非遗
Keywords
Yangxin cloth sticker
embodied cognition
digitization
cultural experience
handicraf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分类号
TS104.7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帮裁缝对传统平面结构服装适体性设计的影响实证
12
作者
王意涵
麻湘萍
王志成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数智风格与创意设计研究中心
出处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23FYSA004)。
文摘
平面结构是中国传统服装的重要构成要素。通过对民国时期传统服饰实物的观察,发现部分采用传统平面结构的服装已具备适体功能,且未依赖西式裁剪技术。以传世实物、文献及图像史料为证,指出红帮裁缝为20世纪中国传统平面结构服装的衣型适体性发展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对代表性实物的结构测绘与复原研究,从服装结构角度梳理红帮裁剪技术中“刀功”“烫功”等西式工艺的本土化运用,考证其量裁、归拔等适体性结构技术的创新实践,揭示中华传统平面结构体系中立体造型与适体功能的隐性实现机制,以期为当下传统服饰结构设计与工艺的传承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帮裁缝
传统平面结构
适体性设计
量裁
归拔
Keywords
Hongbang tailors
traditional planar structure
fit adaptability design
measurement and cutting
shaping and stretching
分类号
TS195.644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杏叶染料的提取及其在棉织物染色中的应用
13
作者
马梓星
王迎坤
林裕凯
徐荷澜
侯秀良
机构
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海关纺织工业产品检测中心
出处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303039)。
文摘
为开发天然绿色功能性植物染料,采用银杏叶为原料,利用乙醇与水制备提取液,从中提取染料,上染阳离子改性的棉织物,并使用不同功率的超声波提升染料提取效率与染色效果。对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染色pH、超声波功率进行研究,并测试染色织物的色牢度、抗紫外线性能、抗菌性能和防螨性能。结果表明:当温度为70℃,乙醇体积分数为60%,超声波功率为360W时,染料提取效果最佳,染料得率为25.7%;当温度为90℃,pH为8,超声波功率为360W时,染料染色效果最佳,在该条件下染色织物的K/S值可达8.85,皂洗牢度与日晒牢度均达到3~4级,紫外线防护系数从9提高到340,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4.4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6.45%,对螨虫的驱避率为63.23%。
关键词
银杏叶
提取
染色性能
棉织物
超声波
Keywords
ginkgo leaf
extraction
dyeing property
cotton fabric
ultrasonic wave
分类号
TS190.64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纺织品图案的屈曲矫正与再生设计
14
作者
石文慧
朱海峰
蒋汶秦
倪嘉陆
徐平华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培育研究基地数智风格与创意设计研究中心
出处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5,共6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24LMJX09YB)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C01210)
+1 种基金
浙江理工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发展专项”项目(24076109-Y)
浙江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基金项目(LW-YP2022055)。
文摘
为解决传统纺织品成像屈曲造成的图案变形问题,探究基于内容的图像拉伸方法,同时对矫正后的图案进行再生设计。通过计算图像的能量矩阵得到端到端的最小能量曲线,利用周边信息计算出填补像素;通过路径动态规划的迭代来实现图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内容填充,从而实现屈曲图像的矫正。利用边缘检测、矢量化操作和颜色聚类等方法,对纹样和色彩进行再生设计。将基于能量矩阵矫正图案屈曲的方法与其他常用的形态矫正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能量矩阵矫正图案屈曲的方法在保全内容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实现屈曲图案的形态矫正。借助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提取矫正后图案的纹样和色彩,应用于当代产品创新设计。
关键词
传统图案
屈曲
矫正
色彩提取
能量矩阵
Keywords
traditional patterns
curvature
correction
color extraction
energy matrix
分类号
TS94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庶民婚礼服中的“假用”与“盛服”
15
作者
苏文灏
张玲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出处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8,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19BG105)。
文摘
为厘清明代文献记载与后世认知在庶民婚礼服上的差异,通过考辨“假用”与“盛服”的语义内涵,结合历史维度、服饰制度、社会文化及婚俗传统,采用图像、文本、实物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还原明代庶民婚礼服的真实样态。研究表明:明代庶民与品官的婚礼服仍存在显著差异——所谓“假用”品官服饰仅适用于官员子孙婚礼,而明典规定的庶民婚服实为超越常服形制的“盛服”。有观点基于“吉日”特殊场景认定庶民婚礼可僭越服饰制度,这一结论存在理想化倾向。此外,清廷出于政治考量将明代“品级之服”下放为“汉民婚服”,是造成后世误读明代庶民婚礼服的另一关键因素。
关键词
明代
婚礼服饰
“假用”与“盛服”
服饰制度
Keywords
Ming Dynasty
wedding clothing
"borrowed usage"and"ceremonial dress"
clothing norm
分类号
J523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纬编毛圈织物的设计与三维仿真
16
作者
穆秀萍
蒋高明
陈钰珊
关松松
李炳贤
机构
江南大学针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39,共7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JUSRP123005)。
文摘
为简化纬编毛圈织物的工艺设计流程,实现纬编毛圈织物的设计与三维仿真,在深入研究各种类型纬编毛圈织物编织原理的基础上,总结其仿真结构特点,设计纬编毛圈织物最小组织循环,并展开得到工艺编织图矩阵;在此基础上,建立原料和穿纱数学模型,将编织信息以数组的形式存入计算机。构建纬编毛圈织物中常用的线圈几何模型并计算线圈拉长系数,通过对部分型值点的平移和随机旋转,使模型更加接近实际形态。运用上述理论和模型进行程序设计,采用WebGL技术和三维图形引擎库Three.js绘制线圈三维结构,实现不同类型毛圈织物的设计与三维仿真,为纬编毛圈织物的仿真提供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
纬编毛圈
线圈模型
旋转矩阵
三维仿真
Keywords
weft-knitted terry
loop model
rotation matrix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S186.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问题意识的“以物证史”设计学研究范式——评《时新衣著:民国汉族传统女装结构演变的规律及特色实证》
17
作者
孙捷
机构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58,共1页
文摘
王志成、崔荣荣合著《时新衣著:民国汉族传统女装结构演变的规律及特色实证》,立足设计学,通过整理大量一手传世实物史料,结合“新物首证”“旧物新证”,从结构设计的维度对民国汉族传统女装的衣型、袍型、裙型、裤型、领型进行了系统实证,在研究资料、方法和观点上进一步丰富了已有的近代设计史、时尚史研究。
关键词
裤型
裙型
民国汉族传统女装
结构演变
实证研究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模块化的女式衬衫混合生产流水线仿真研究
18
作者
占永胜
方丽英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出处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文摘
针对服装市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提出一种多品种、小批量的服装混合生产模式。以Z公司两款女式衬衫为例,运用秒表法采集实际生产数据,并采用模块化思维,对工序进行划分与重组,将两款衬衫混合生产,同时借助FlexSim软件进行模块化混合生产线仿真模拟。结果表明,两款衬衫混合后编制效率由原来61.76%和63.00%提高到92.47%;虽然两款衬衫单件总作业时间相差较大,但混合后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均有提高,A款衬衫混合前日产量101件,混合后为109件;B款衬衫混合前日产量57件,混合后为109件,混合后日产量分别提升了7.92%和91.23%;通过仿真模拟优化,二次优化后的混合生产流水线的日产量均为110件。由此得出,模块化混合生产可有效降低换款损失,提升生产效率。
关键词
流水线平衡
FlexSim仿真
混合生产模式
编制效率
模块化
Keywords
pipeline balance
FlexSim simulation
mixed production mode
establishment efficiency
modularity
分类号
TS941.7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TS941.713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年轻女性对潮绣龙凤褂颜色与图案的偏好
19
作者
龚恩慧
陈子豪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出处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0504575111946)。
文摘
选取2种刺绣底色、2种绣线颜色和4种图案,形成16款龙凤褂上衣,通过眼动实验方法,选取30名被试者,记录其对每款服装的初次注视时间和关注时间,并进行方差分析;通过感性主观评价法,对16款龙凤褂进行感性形容词组和总体喜好度打分,以探究年轻女性对潮绣龙凤褂颜色和图案的偏好。结果表明,眼动实验和主观评价皆显示消费者对白色刺绣底色及金色绣线存在偏好;从感性意向的因子分析可以看出,消费者喜欢喜庆、时尚且较轻盈的龙凤褂。
关键词
龙凤褂
潮绣
眼动实验
感性评价
年轻女性
Keywords
dragon and phoenix coats
Chaozhou embroidery
eyetracking experiment
perceptual evaluation
young women
分类号
TS94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裤子生产模块工时回归预测
20
作者
林佳红
方丽英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出处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2,共7页
文摘
服装标准工时是企业生产编排、预估生产周期、考核员工绩效的依据。当前服装款式复杂多变,使用传统定额方法需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阻碍了企业的生产排程与调度。以裤子品类为例,提出基于决策树回归的模块工时预测方法,根据企业所生产的款式特点进行模块划分,生成模块编码与模块工时,并建立裤子模块工时数据库。同时,在机器学习库的决策树回归模型中输入服装特征编码,可预测出各模块工时,为企业模块化单元的集成应用构建工时基础。结果表明,模型各模块工时的平均预测准确率达90.00%,总工时的预测准确率达94.96%,可为服装企业工时定额提供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
模块工时
模块化
决策树
回归预测
裤子
Keywords
modular man-hour
modularization
decision tree
regression prediction
trousers
分类号
TS941.63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TS941.714.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波特钻石模型视角下手工艺服饰品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吴雪蒙
杨笑冰
李金侠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文化视角下丝巾之源变
李启正
贾淑琦
方婷玉
邓涛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共同体视域下明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服饰交流
刘瑜
赵宇
刘慧慧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玄衣纁裳的色彩哲学
肖世孟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智能礼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朱达辉
臧静怡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清代宫廷纺织服饰中黄色的应用
贾玺增
张馨翌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阳新布贴的艺术特点与礼仪功能
周少华
马若白
朱珂璟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针刺吸盘抓取单层服装裁片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金钊
侯珏
杨阳
封磊
刘正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国服装色彩的文化共性
郑巨欣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清代宫廷服饰中的紫色气象
章新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具身认知视角下阳新布贴的数字化设计与应用
李敏
李兰
陈文凤
唐杰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红帮裁缝对传统平面结构服装适体性设计的影响实证
王意涵
麻湘萍
王志成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银杏叶染料的提取及其在棉织物染色中的应用
马梓星
王迎坤
林裕凯
徐荷澜
侯秀良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传统纺织品图案的屈曲矫正与再生设计
石文慧
朱海峰
蒋汶秦
倪嘉陆
徐平华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明代庶民婚礼服中的“假用”与“盛服”
苏文灏
张玲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纬编毛圈织物的设计与三维仿真
穆秀萍
蒋高明
陈钰珊
关松松
李炳贤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基于问题意识的“以物证史”设计学研究范式——评《时新衣著:民国汉族传统女装结构演变的规律及特色实证》
孙捷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基于模块化的女式衬衫混合生产流水线仿真研究
占永胜
方丽英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年轻女性对潮绣龙凤褂颜色与图案的偏好
龚恩慧
陈子豪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裤子生产模块工时回归预测
林佳红
方丽英
《
服装学报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5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