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走向(一种)新建筑:“人-机-物”协同的新人居环境科学 |
谭刚毅
李晓峰
|
《新建筑》
|
2025 |
0 |
|
2
|
面对社会现实的中国建筑理论困境 |
赵辰
|
《新建筑》
|
2025 |
0 |
|
3
|
越界:危机中的建筑学进路——从1983年《新建筑》创刊号谈起 |
杨宇振
|
《新建筑》
|
2025 |
0 |
|
4
|
多模式整合的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实践探索——以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核心区为例 |
孙澄
王飞
解文龙
|
《新建筑》
|
2025 |
1
|
|
5
|
健康人居环境创新类课程跨学科教学机制研究 |
薛滨夏
张鹏
李同予
李罕哲
|
《新建筑》
|
2025 |
0 |
|
6
|
小学生放学步行路径慢行空间时空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以西安市旧城区为例 |
王琰
李慧斌
李志民
许懿
|
《新建筑》
|
2025 |
0 |
|
7
|
人工智能时代建筑规划学科与行业的挑战与机遇——彭仲仁教授访谈 |
刘小虎
袁磊
徐利权
|
《新建筑》
|
2025 |
0 |
|
8
|
基于网络凝聚子群分析的万里茶道沿线古村落集群式保护利用研究——以湖北省五峰县为例 |
袁磊
雷靛
刘晗
刘小虎
|
《新建筑》
|
2025 |
0 |
|
9
|
承前志,启后新--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教学70年回顾 |
朱蕾
张凤梧
吴葱
|
《新建筑》
|
2025 |
0 |
|
10
|
园林测绘近百年,东南传承恒创新 |
陈薇
贾亭立
是霏
|
《新建筑》
|
2025 |
0 |
|
11
|
走向可持续的防疫应急医疗建筑 |
张昕楠
曾良
刘信子
宋祎琳
|
《新建筑》
|
2025 |
0 |
|
12
|
上海新客站周边“不夜城”地区的健康低碳更新潜力研究 |
华霞虹
李依凡
刘刊
|
《新建筑》
|
2025 |
0 |
|
13
|
文化遗产学的新范式 |
徐苏斌
涂颖佳
青木信夫
付宇煊
孙兆君
赵敏君
|
《新建筑》
|
2025 |
0 |
|
14
|
植物活墙健康效益与减碳潜力协同优化研究 |
刘小虎
高洁
陈秋瑜
耿欣
|
《新建筑》
|
2025 |
0 |
|
15
|
基于语义分割与层次分析耦合的城市历史街区步行舒适度评价研究--以济南将军庙历史街区为例 |
高晓明
王航
李超先
王月涛
|
《新建筑》
|
2025 |
0 |
|
16
|
我国东北地区城市住区低碳健康协同效益研究 |
薛名辉
冯懿梦
慕竞仪
|
《新建筑》
|
2025 |
0 |
|
17
|
地方性知识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以恩施州咸丰县马家沟村为例 |
张娅薇
周睿彬
王宸烁
舒阳
|
《新建筑》
|
2025 |
0 |
|
18
|
守正·创新--重庆大学“历史建筑测绘”课程发展历程与改革探索 |
冷婕
戴秋思
|
《新建筑》
|
2025 |
0 |
|
19
|
建筑理论与历史新视野 |
李华
|
《新建筑》
|
2025 |
0 |
|
20
|
历史建筑的测与绘 |
谭刚毅
汤诗旷
|
《新建筑》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