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773篇文章
< 1 2 2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采集与处理》征稿简则
1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数据采集与处理》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电子学会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数据采集与处理》为中文核心期刊(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科... 《数据采集与处理》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电子学会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数据采集与处理》为中文核心期刊(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荷兰Scopus数据库、瑞典DOAJ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英国INSPEC数据库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与处理 学术期刊 中国电子学会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荷兰Scopus数据库 瑞典DOAJ数据库 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 英国INSPEC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采集与处理》征稿简则
2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数据采集与处理》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电子学会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数据采集与处理》为中文核心期刊(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科... 《数据采集与处理》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电子学会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数据采集与处理》为中文核心期刊(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扩展库、荷兰Scopus 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英国INSPEC 数据库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协 数据采集与处理 中国电子学会 日本科学技术 SCOPUS 学术期刊 电信技术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悔理论的多粒度直觉模糊三支决策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庞文莉 于潇 +3 位作者 郑宇 陈辉 薛占熬 辛现伟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1-516,共16页
传统基于函数或关系的三支决策模型在应对复杂多粒度决策问题求解时,容易忽略现实中信息的多粒度特性和决策者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后悔理论的多粒度直觉模糊三支决策模型。首先,为处理直觉模糊数的复杂计算问题... 传统基于函数或关系的三支决策模型在应对复杂多粒度决策问题求解时,容易忽略现实中信息的多粒度特性和决策者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后悔理论的多粒度直觉模糊三支决策模型。首先,为处理直觉模糊数的复杂计算问题,将θ算子与直觉模糊粗糙集相融合,提出了一种多粒度直觉模糊粗糙集上、下近似算子,并给出相应的三支决策规则。其次,为将决策者的认知特性融合到决策过程中,结合后悔理论构建了乐观和悲观策略下的多粒度三支排序方法。最后通过国际中文教育“中文+职业”人才胜任力评估的群决策实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为直觉模糊环境下融合决策者风险偏好的不确定性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粒度 直觉模糊集 三支决策 后悔理论 三支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空经济的无人机通信频谱管理政策、标准与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勇 杨健 +1 位作者 张余 乔晓强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6,共25页
随着“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成为2024年度热点词汇。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以其高效、灵活、低成本及多载荷等优势,成为“低空经济”的主要产业形态。作为飞行安全和通信安全的重要保障,无人机通... 随着“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成为2024年度热点词汇。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以其高效、灵活、低成本及多载荷等优势,成为“低空经济”的主要产业形态。作为飞行安全和通信安全的重要保障,无人机通信电磁频谱管理是助力“低空经济”蓬勃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本文从2015~2023年无人机电磁频谱管理政策的更迭分析入手,深入探讨了无人机通信频谱管理政策、标准与技术,包括无人机通信的操作频段和飞行监管;进一步综述了以世界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和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等国际组织为代表的标准规范,以及与无人机通信电磁频谱管理关系密切的信道模型和干扰减轻策略;最后展望了无人机通信电磁频谱管理的当前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无人机通信 频谱管理政策 频谱管理标准 频谱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映射融合嵌入扩散模型的文本引导图像编辑方法
5
作者 吴飞 马永恒 +3 位作者 邓哲颖 王银杰 季一木 荆晓远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5-1045,共11页
在只有图像和目标文本提示作为输入的情况下,对真实图像进行基于文本引导的编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以往基于微调大型预训练扩散模型的方法,往往对源文本特征和目标文本特征进行简单的插值组合,用于引导图像生成过程,这限制了其编... 在只有图像和目标文本提示作为输入的情况下,对真实图像进行基于文本引导的编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以往基于微调大型预训练扩散模型的方法,往往对源文本特征和目标文本特征进行简单的插值组合,用于引导图像生成过程,这限制了其编辑能力,同时微调大型扩散模型极易出现过拟合且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映射融合嵌入扩散模型的文本引导图像编辑方法(Text-guided image editing method based on diffusion model with mapping-fusion embedding,MFE-Diffusion)。该方法由两部分组成:(1)大型预训练扩散模型与源文本特征向量联合学习框架,使模型可以快速学习以重建给定的原图像;(2)特征映射融合模块,深度融合目标文本与原图像的特征信息,生成条件嵌入,用于引导图像编辑过程。在具有挑战性的文本引导图像编辑基准TEdBench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图像编辑性能上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引导图像编辑 扩散模型 图像生成 图像编辑 特征映射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核学习和多源特征的胰腺囊性肿瘤分类方法
6
作者 武杰 徐真顺 +2 位作者 张志伟 田慧 边云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7-257,共11页
胰腺囊性肿瘤的良恶性分类对于医学决策至关重要,本文致力于提高胰腺囊性肿瘤的分类准确性,以辅助医生更精确地制定诊疗方案。基于影像组学技术和ResNet50神经网络,提出了融合多核学习和多源特征的胰腺囊性肿瘤分类方法,其关键步骤包括... 胰腺囊性肿瘤的良恶性分类对于医学决策至关重要,本文致力于提高胰腺囊性肿瘤的分类准确性,以辅助医生更精确地制定诊疗方案。基于影像组学技术和ResNet50神经网络,提出了融合多核学习和多源特征的胰腺囊性肿瘤分类方法,其关键步骤包括特征筛选、核矩阵融合及构建分类模型。首先采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进行特征筛选,减少冗余特征,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然后选取经过特征筛选的多源特征,通过在基础核函数中进行特征映射,构建多源特征的基础核矩阵,优化选取核矩阵的权重系数,并加权相加这些基础核矩阵以形成融合的核矩阵;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对胰腺浆液性和黏液性囊性肿瘤进行分类。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SVM可以利用核矩阵在高维空间中内积,在高维空间中寻找一个超平面来分类数据,而融合的核矩阵中包含了经过特征映射的多源信息,可以提供更高维度和更复杂的特征表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胰腺囊性肿瘤良恶性分类任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可为医生提供更可靠的辅助信息,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囊性肿瘤 多核学习 多源特征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ransformer的持续血糖浓度预测模型
7
作者 徐鹤 杨丹丹 +1 位作者 刘思行 季一木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5-1081,共17页
糖尿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慢性疾病,做好血糖控制对糖尿病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持续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过程中数据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了血糖预测的难度。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血糖浓度预测模型... 糖尿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慢性疾病,做好血糖控制对糖尿病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持续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过程中数据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了血糖预测的难度。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血糖浓度预测模型,旨在提高模型对传感器提取数据的适应性。在该模型中,堆叠式降噪自编码器(Stacked denoising auto encoder,SDAE)被嵌入Transformer编码器的结构中,实现对输入数据的重构去噪和特征提取;然后,采用混合位置编码策略替代原来的单一绝对位置编码嵌入,同时将轻量级解码器引入Transformer模型中,替代原始结构复杂的解码器,聚合来自不同层次的特征信息,同时获取局部和全局特征;最后,通过搭建的SDAE-改进Transformer网络对CGM数据序列并行化训练,更全面地捕捉数据中的时序模式和复杂关联,提高预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相较于传统方法在血糖预测任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证实了其在处理CGM数据时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血糖监测 神经网络 堆叠降噪自编码器 TRANSFORMER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和自注意力机制的心音分类
8
作者 卢官明 李齐健 +4 位作者 卢峻禾 戚继荣 赵宇航 王洋 魏金生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6-468,共13页
心音听诊是早期筛查心脏病的有效诊断方法。为了提高异常心音检测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网络和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 mechanism,SA)的心音分类算法。对心音信号进... 心音听诊是早期筛查心脏病的有效诊断方法。为了提高异常心音检测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网络和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 mechanism,SA)的心音分类算法。对心音信号进行分帧处理,提取每帧心音信号的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s,MFCC)特征;将MFCC特征序列输入Bi⁃LSTM网络,利用Bi⁃LSTM网络提取心音信号的时域上下文特征;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动态调整Bi⁃LSTM网络各时间步输出特征的权重,得到有利于分类的更具鉴别性的心音特征;通过Softmax分类器实现正常/异常心音的分类。在PhysioNet/CinC Challenge 2016心音数据集上对所提出的算法使用10折交叉验证法进行了评估,得到0.9425的灵敏度、0.9437的特异度、0.8367的精度、0.8865的F1得分和0.9434的准确率,优于对比的典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无需进行心音分段的基础上就能有效实现异常心音检测,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音分类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天地海视觉信息智能处理”专栏序言
9
作者 赵耀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273,共1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航天科技的迅猛发展,卫星及无人机技术在通信、导航、遥感等领域的应用日臻成熟,为我国空天地海一体化信息服务领域重大装备和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实施“空天地海立体...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航天科技的迅猛发展,卫星及无人机技术在通信、导航、遥感等领域的应用日臻成熟,为我国空天地海一体化信息服务领域重大装备和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实施“空天地海立体化网络建设和应用示范工程”,发展云端一体化的以及具有精准定位、智能识别、多维感知功能的无人机、摄像头和智能终端设备,组成空间和时间上连续的空天地协同感知网络,重点对地表资源、环境、生态、自然灾害、工程建设、城市发展等要素进行全时全域感知监控,形成产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海 视觉信息 智能处理 无人机 信息服务 感知网络 地表资源 自然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连通特征和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的情绪脑电识别研究
10
作者 张学军 付从伟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6-1054,共9页
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作为一种客观直接的信息源,被广泛应用于情绪识别任务。为了提取脑电信号的空间连通特征所隐含的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连通特征和残差卷积神经网络(Spatial connectivity features and residual c... 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作为一种客观直接的信息源,被广泛应用于情绪识别任务。为了提取脑电信号的空间连通特征所隐含的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连通特征和残差卷积神经网络(Spatial connectivity features and residu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F-RCNN)模型的情绪识别方法。该方法从经预处理的脑电信号中提取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CC)、锁相值(Phase-locked value,PLV)和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MI)作为空间连通特征,使用包含两个残差模块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来提取情感信息。在SEED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PLV构造的连接矩阵与脑电情绪关系更为密切,其平均准确率可达93.38%,标准差为3.35%。与传统算法相比,SCF-RCNN在情绪识别领域的分类任务中表现更为优越,表明该方法在情绪识别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情绪识别 残差神经网络 连通特征 锁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噪声抑制的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研究
11
作者 叶中付 郭佳愉 +1 位作者 于润祥 黄心月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2-971,共10页
针对用户设备到基站(Base station,BS)的视距通信受阻时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潜在特征空间噪声抑制的神经网络,可以实现精确的信道估计。该神经网络将变分自编码器... 针对用户设备到基站(Base station,BS)的视距通信受阻时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潜在特征空间噪声抑制的神经网络,可以实现精确的信道估计。该神经网络将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模型和UNet模型相结合,能够在进行信道估计的同时对输入信号中的噪声进行处理。首先,VAE模型的输入是纯净的基站接收信号,以最小化估计的纯净的基站接收信号与其真实值之间的误差为目标,使VAE模型的编码器映射出一个特征向量,作为纯净接收信号的潜在表示。其次,固定VAE模型部分,使用纯净的基站接收信号作为UNet模型的输入对整个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在此过程中,VAE模型学习到的纯净潜在特征向量有助于UNet模型的编码器学习到纯净的特征表示。接着,该特征被UNet模型的解码器解码以实现信道估计任务。最后,在估计阶段仅需利用UNet模型部分即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信道估计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特征空间中的噪声信息,能以更低的时间复杂度更准确地估计出信道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信道估计 噪声抑制 变分自编码器 UNe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学习掩模和位置编码的遮挡行人重识别
12
作者 杨真真 陈亚楠 +1 位作者 杨永鹏 吴心怡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9,共13页
行人重识别虽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不同障碍物引起的遮挡问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为了从被遮挡行人中提取更有效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学习掩模和位置编码(Learnable mask and position encoding, LMPE)的遮... 行人重识别虽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不同障碍物引起的遮挡问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为了从被遮挡行人中提取更有效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学习掩模和位置编码(Learnable mask and position encoding, LMPE)的遮挡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引入了一种可学习的双路注意力掩模生成器(Learnable dual attention mask generator, LDAMG),生成的掩模能够适应不同遮挡模式,显著提升了对被遮挡行人的识别准确性。该模块可以使网络更灵活,能更好地适应多样性的遮挡情况,有效克服了遮挡带来的困扰。同时,该网络通过掩模学习上下文信息,进一步增强了对行人所处场景的理解力。此外,为了解决Transformer位置信息损耗问题,引入了遮挡感知位置编码融合(Occlusion aware position encoding fusion, OAPEF)模块。该模块进行不同层次位置编码融合,使网络获得更强的表达能力。通过全方位整合图像位置编码,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行人间的空间关系,提高模型对遮挡情况的适应能力。最后,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LMPE在Occluded-Duke和Occluded-ReID遮挡数据集以及Market-1501和DukeMTMC-ReID无遮挡数据集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重识别 注意力机制 掩模机制 位置编码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间遮挡的复合代价光场快速三维成像方法
13
作者 李安虎 龚祯昱 赵鑫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5-373,共9页
光场相机凭借其多维多尺度的成像能力和极简的资源配置,显著拓展了空地海探索等非结构化环境中的成像应用边界。光场成像过程中容易受到遮挡和噪声影响而产生不可靠的深度估计,传统的深度细化方法计算成本高且效果差。提出了一种面向空... 光场相机凭借其多维多尺度的成像能力和极简的资源配置,显著拓展了空地海探索等非结构化环境中的成像应用边界。光场成像过程中容易受到遮挡和噪声影响而产生不可靠的深度估计,传统的深度细化方法计算成本高且效果差。提出了一种面向空间遮挡的复合代价光场快速三维成像方法,深入分析影响深度估计准确性的主要因素,针对不同空间遮挡模式,建立最优的光场快速滤波构架。使用像素点的单比特特征构造高度集成的复合代价,实现深度图像的细化和遮挡优化。实验表明,该方法的运算效率显著优于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等为代表的后期细化手段,且使三维成像的均方根误差提高51.3%,以较低的运算成本显著提高深度估计算法的可靠性,有望为光场成像技术在复杂场景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环境 三维成像 光场相机 复合代价 快速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et和Transformer结合的不完整多模态脑肿瘤分割方法
14
作者 汤占军 蹇洪 王健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4-949,共16页
由于患者个体差异、采集协议多样性和数据损坏等因素,现有基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脑肿瘤分割方法存在模态数据丢失问题,导致分割精度不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和Transformer结合的不完整多模态脑... 由于患者个体差异、采集协议多样性和数据损坏等因素,现有基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脑肿瘤分割方法存在模态数据丢失问题,导致分割精度不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和Transformer结合的不完整多模态脑肿瘤分割(Incomplete multimodal brain tumor segmentation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U-Net and Transformer,IM TransNet)方法。首先,针对脑肿瘤MRI的4个不同模态设计了单模态特定编码器,提升模型对各模态数据的表征能力。其次,在U-Net中嵌入双重注意力的Transformer模块,克服模态缺失引起的信息不完整问题,减少U-Net的长距离上下文交互和空间依赖性局限。在U-Net的跳跃连接中加入跳跃交叉注意力机制,动态关注不同层级和模态的特征,即使在模态缺失时,也能有效融合特征并进行重建。此外,针对模态缺失引起的训练不平衡问题,设计了辅助解码模块,确保模型在各种不完整模态子集上均能稳定高效地分割脑肿瘤。最后,基于公开数据集BRATS验证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在增强型肿瘤、肿瘤核心和全肿瘤上的平均Dice评分分别为63.19%、76.42%和86.16%,证明了其在处理不完整多模态数据时的优越性和稳定性,为临床实践中脑肿瘤的准确、高效和可靠分割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机制 脑肿瘤分割 多模态 U-Net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径感知邻域的节点分类算法
15
作者 郑文萍 王晓敏 韩兆荣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6,共13页
图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将相似性高的邻居节点信息进行聚合以得到节点表示,为节点选择合适邻域并进行有效聚合是图卷积网络的关键。现有的图卷积神经网络大多直接将多跳邻域内的节点信息聚合,没有考虑到不同跳数邻域的聚合权重对网络中不同... 图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将相似性高的邻居节点信息进行聚合以得到节点表示,为节点选择合适邻域并进行有效聚合是图卷积网络的关键。现有的图卷积神经网络大多直接将多跳邻域内的节点信息聚合,没有考虑到不同跳数邻域的聚合权重对网络中不同节点的差异性。针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径感知邻域的节点分类算法(Path connectivity based neighbor-awareness node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PCNA),通过网络中的路径连通信息确定节点邻域,并自适应地感知不同长度路径对节点间相似性计算的影响权重,指导图卷积神经网络的邻域聚合过程。PCNA由邻域感知器和节点分类器组成,邻域感知器基于强化学习机制自适应地获取每个节点的聚合邻域及不同长度路径的影响权重,再利用节点间的路径连通信息得到相似性矩阵;节点分类器利用所得相似性矩阵进行邻域聚合得到节点表示,并进行节点分类。在8个真实数据集上与10种经典算法的对比实验表明了所提算法在节点分类任务上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神经网络 邻域聚合 强化学习 节点相似性 节点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码率生成式无人机视频编码算法
16
作者 刘美琴 陈虹宇 +1 位作者 周一鸣 倪文昊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0-333,共14页
空天地海复杂环境下海量的视频数据给有限的传输带宽和存储设备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提高视频编码技术在低码率条件下的编码效率显得尤为关键。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编码算法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却因优化目标与感知质量失配、... 空天地海复杂环境下海量的视频数据给有限的传输带宽和存储设备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提高视频编码技术在低码率条件下的编码效率显得尤为关键。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编码算法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却因优化目标与感知质量失配、训练数据分布偏差等问题,降低了极低码率下的视觉感知质量。生成式编码通过学习数据分布有效提升了低码率下的纹理与结构复原能力,缓解了深度视频压缩的模糊伪影问题。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两大瓶颈:一是时域相关性建模不足,帧间关联缺失;二是动态比特分配机制欠缺,难以实现关键信息的自适应提取。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条件引导扩散模型的视频编码算法(Conditional guided diffusion modelvideo compression,CGDMVC),旨在改善低码率条件下视频感知质量的同时,加强帧间特征建模能力和保留关键信息。具体地,该算法设计了隐式帧间对齐策略,利用扩散模型捕获帧间潜在特征,降低估计显式运动信息的计算复杂度。同时,设计的自适应时空重要性编码器可动态分配码率优化关键区域的生成质量。此外,引入感知损失函数,结合感知图像块相似度(Learned perceptual image patch similarity,LPIPS)约束,以提高重建帧的视觉保真度。实验结果表明,与DCVC(Deep contextual video compression)等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低码率(<0.1 BPP)情况下,LPIPS值平均降低了36.49%,展现出更丰富的纹理细节和更自然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扩散模型 感知质量 帧间对齐 低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型技术及应用”专栏序言
17
作者 黄萱菁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1-561,共1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模型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着科研范式和产业形态。从2022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到如今百花齐放的大模型生态,大模型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的关键引擎。国...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模型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着科研范式和产业形态。从2022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到如今百花齐放的大模型生态,大模型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的关键引擎。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三步走”战略,提出到2025年实现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重大突破、技术与应用部分领先,到2030年成为全球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写入报告,强调依托国产算力底座推进全链条发展,强化科技领军企业的龙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比特率图像压缩技术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岳爽 陈喆 殷福亮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6,共15页
图像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图像传输与存储需求的不断增加,尤其在带宽受限或云存储情况下,对图像进行极低比特率压缩,对于提高传输效率和节省存储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有损图像极低比特率压缩技术进行了系统综... 图像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图像传输与存储需求的不断增加,尤其在带宽受限或云存储情况下,对图像进行极低比特率压缩,对于提高传输效率和节省存储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有损图像极低比特率压缩技术进行了系统综述。首先,在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的图像压缩衍生算法在高分辨率图像压缩、生成图像模糊、忽视语义信息与纹理信息等方面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最新的极低比特率图像压缩方法。然后,阐述了分层压缩、基于对象和感兴趣区域等其他非GAN模型的极低比特率图像压缩方法。接着,描述了常用数据集及有损压缩条件下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最后,对极低比特率有损图像压缩技术做出总结,并对其后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压缩 极低比特率 图像有损编码 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S-B与Remote ID的低空智联网无人机监视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奕安 何佳 +3 位作者 贾子晔 吴启晖 董超 张磊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44,共18页
低空智联网作为新质生产力促进了低空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对空域监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关注两种潜在无人机飞行监管技术应用于低空智联网的性能分析: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dependentsurveillance-broadca... 低空智联网作为新质生产力促进了低空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对空域监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关注两种潜在无人机飞行监管技术应用于低空智联网的性能分析: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dependentsurveillance-broadcast,ADS-B)和无人机远程识别(Remote identification,Remote ID)。首先,系统介绍了ADS-B和Remote ID的基本原理;然后,基于当前技术标准分析了两种技术的理论传输距离,并定义了定位精度评估方法。搭建了符合性能要求的ADS-B和Remote ID实验系统,通过实测信号强度估计实际传输距离,并测量了经纬度和高度的定位精度以及丢包率。通过实测数据分析首次全面评估了ADS-B和Remote ID在低空智联网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显示,ADS-B在传输距离和定位精度上优于Remote ID,而Remote ID在高度定位上更具优势;在通信稳定性方面,ADS-B能够为远距离提供稳定服务,Remote ID在近距离下表现良好。最后,展望了未来无人机监管技术的发展方向,围绕优化传输距离、覆盖范围、定位精度和丢包率等问题提出优化方向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智联网 无人机监视技术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 无人机远程识别 蓝牙 Wi-F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低空无人机通感波束训练与追踪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媛 李心怡 +4 位作者 沈嘉宇 黄崇文 杨照辉 施淑媛 王建斌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71,共16页
受信息论的启发,针对毫米波(millimeter-Wave,mmWave)低空无人机(Unmannedaerial vehicle,UAV)场景的波束训练与目标定位追踪问题,分别提出了基于信道编码原理的分层波束训练算法和基于mmWave雷达感知的UAV目标定位跟踪算法。两种算法... 受信息论的启发,针对毫米波(millimeter-Wave,mmWave)低空无人机(Unmannedaerial vehicle,UAV)场景的波束训练与目标定位追踪问题,分别提出了基于信道编码原理的分层波束训练算法和基于mmWave雷达感知的UAV目标定位跟踪算法。两种算法具有强鲁棒性和泛化性,不仅适用于静态和动态场景,还适用于远场、近场、多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辅助通信、分布式无蜂窝网络场景,以及非法UAV入侵感知等多种通信与感知场景,并通过仿真和硬件平台进行测试。信道编码波束训练算法利用编码增益和纠错机制能够大幅提高训练准确率;mmWave雷达算法结合Capon波束形成、恒虚警率(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检测和基于噪声密度的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实现了UAV的检测和跟踪。仿真和硬件测试结果均表明,本文算法在mmWave低空UAV场景下能够有效提高波束训练效率和感知定位精度,为低空经济进一步的繁荣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毫米波通感一体化 无人机感知 波束训练 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