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3,7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党建品牌创建路径研究——以河北省N高校基础课部为例
1
作者 刘曼 徐胜利 +1 位作者 李永超 那木拉 改革与开放 2025年第3期75-80,104,共7页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文章以河北省N高校基础课部为例,分析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党建品牌创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梳理河北省...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文章以河北省N高校基础课部为例,分析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党建品牌创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梳理河北省红色文化案例库,探究其与N高校基础课部的基层党建耦合性,以问题为导向,摸索整理出“一体两翼三联四彩五有”融合路径,旨在打造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党建品牌,提炼精神谱系,并在一体化建设中发挥多方合力,达成立德树人目标,优化情境创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达到以思促学、以思促教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红色文化 高校党建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数据融合下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2
作者 易雪媛 夏莹 黄玙 改革与开放 2025年第2期88-93,104,共7页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进行廉洁文化建设对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道德责任感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多模态数据融合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廉洁文化数据源进行采集、处理、分析、挖掘及可视化展示,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提供更为全面、细致、深...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进行廉洁文化建设对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道德责任感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多模态数据融合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廉洁文化数据源进行采集、处理、分析、挖掘及可视化展示,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提供更为全面、细致、深入的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文章分析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在高校廉洁教育、廉洁文化宣传、廉洁文化资源共享、廉洁监督实践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路径,包括构建多模态数据融合平台、开展数据特征提取与表示、进行数据建模与分析以及实现数据可视化与交互,以期为高校创新廉洁文化培育模式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洁文化 多模态数据融合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AI交互循环的案例嵌入式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3
作者 徐自强 改革与开放 2025年第3期41-47,共7页
案例建设是新工科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案例实践(Practice)、案例研究(Research)、案例成果(Achievement)与案例教学(Instruction)四大要素的融通结合,研究构建了基于PRAI交互循环的案例嵌入式教学... 案例建设是新工科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案例实践(Practice)、案例研究(Research)、案例成果(Achievement)与案例教学(Instruction)四大要素的融通结合,研究构建了基于PRAI交互循环的案例嵌入式教学模式。该模式按照导向均衡循环、研究应用循环、研究强化循环、教学强化循环、教研应用循环等五大循环,并以“倡导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行业应用转化、坚持中国立场特色”的目标嵌入、“坚持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嵌入、基于案例嵌入性差异的课程嵌入和全主体协同参与的主体嵌入等四大路径展开创新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AI 交互循环 案例嵌入 教学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数实融合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以安徽省C市为例
4
作者 宋迎迎 改革与开放 2025年第3期1-6,20,共7页
在新发展阶段,数实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文章以安徽省C市为例,首先从技术渗透、数据赋能、模式创新、平台支撑、生态构建五大机制阐释了数实融合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C市推动数实融... 在新发展阶段,数实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文章以安徽省C市为例,首先从技术渗透、数据赋能、模式创新、平台支撑、生态构建五大机制阐释了数实融合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C市推动数实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从新质生产力视域出发,提出了C市应加大支持力度,助力中小型企业智改数转;坚持技术赋能,增强数字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平台支撑,夯实数实融合底座;打破数据壁垒,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数字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等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实融合 高质量发展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学习理论赋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创新路径探究——基于江苏省高校的调研
5
作者 罗婷婷 改革与开放 2025年第2期80-88,共9页
文章聚焦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这一关键议题,并引入服务学习理论,旨在探索创新、有效的培育路径。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深入剖析了服务学习理论的内涵、发展历程与核心观点,揭示了其与大学生社会责... 文章聚焦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这一关键议题,并引入服务学习理论,旨在探索创新、有效的培育路径。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深入剖析了服务学习理论的内涵、发展历程与核心观点,揭示了其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在目标、过程和价值上的高度契合性。通过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进行实证调研,发现现存的主要问题是高校教育重视不足、社会环境复杂及家庭教育缺位。基于此,文章构建了基于服务学习理论的培育路径体系,涵盖课程体系融合、实践平台搭建、师资队伍建设与反思机制完善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学习理论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培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方演化博弈的EPC项目智能建造技术推广机制研究
6
作者 王锋宪 段继隆 +1 位作者 陈琴 张睿珊 改革与开放 2025年第4期18-30,共13页
为了促进智能建造技术在EPC项目中的有效应用,文章基于有限理性的假设构建了政府、业主、总承包商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MATLAB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并探究了关键影响因素对利益相关者策略选择与系统稳定状态的影响。结... 为了促进智能建造技术在EPC项目中的有效应用,文章基于有限理性的假设构建了政府、业主、总承包商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MATLAB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并探究了关键影响因素对利益相关者策略选择与系统稳定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监督,推广,应用)是现阶段EPC项目推广智能建造技术的最优稳定策略;合理的补贴总额能够有效促进系统演化至最优稳定状态;业主对总承包商设置科学的奖罚金额能够有效促进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总承包商对于智能建造技术应用问题造成的损失更为敏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EPC项目智能建造技术推广的建议,以期为推进智能建造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方博弈 EPC项目 智能建造技术 推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行业发展背景下课程思政育人路径研究
7
作者 黄莉明 改革与开放 2025年第1期99-104,共6页
文章以广东省行业发展新政策、新业态为依托,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国际货代实务”为例,通过对“红色”人文精神+“蓝色”职业素养双轨浸润、“立德”“耕知”“铸魂”“践行”四环递进等方式的分析,把立德树人内化于课程教学,构建具有... 文章以广东省行业发展新政策、新业态为依托,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国际货代实务”为例,通过对“红色”人文精神+“蓝色”职业素养双轨浸润、“立德”“耕知”“铸魂”“践行”四环递进等方式的分析,把立德树人内化于课程教学,构建具有课程特点、专业特色和行业适配的课程思政育人路径,以实现高质量全方位育人,在促进物流教育与物流行业深度对接的同时,推动广东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为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格局 行业发展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社工站“三结合”工作模式探究——以四川省D市X区为例
8
作者 张俊浦 改革与开放 2025年第2期66-71,79,共7页
乡镇社工站建设以来,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优势,深入社区开展各类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活动。乡镇社工站通过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与项目指标、社区行政工作、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共治搭建了协作桥梁,充分发挥了... 乡镇社工站建设以来,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优势,深入社区开展各类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活动。乡镇社工站通过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与项目指标、社区行政工作、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共治搭建了协作桥梁,充分发挥了乡镇社工站在保障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优势和作用,将为民服务沉在基层、落到一线,提升了社区工作水平,营造了社会工作服务氛围,推动了社会工作行业发展。为了保障乡镇社工站的可持续性发展,相关部门还需要进行观念和机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社工站 社区治理 工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家精神赋能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探析
9
作者 张明 改革与开放 2025年第4期45-52,79,共9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家精神作为推动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新时代教育家精神以家国情怀、立德树人、改革创新和责任担当为核心,有效地引领了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导向。然而,当前高校思政教育...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家精神作为推动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新时代教育家精神以家国情怀、立德树人、改革创新和责任担当为核心,有效地引领了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导向。然而,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仍存在价值引领不足、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通过构建价值引领型思政教育模式、优化思政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推进教育创新等具体路径,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在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和实效性方面的显著作用得到了充分验证,这也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思政教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
10
作者 丁淑彦 李鹏举 改革与开放 2025年第4期66-79,共14页
学生获得感是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指标,揭示其生成的内在机制及影响因素,有助于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文章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结合实践教学观察,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教育供给、主体参与、教育环境和大学生... 学生获得感是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指标,揭示其生成的内在机制及影响因素,有助于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文章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结合实践教学观察,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教育供给、主体参与、教育环境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之间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主体参与在教育供给和教育环境对获得感生成的影响过程发挥着显著的中介效应;教育供给对获得感的生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教育环境对获得感的生成有一定消解作用。基于研究发现,文章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机理,即教育供给是基础,主体参与是关键,教育环境是保障,知情意行的内在转化是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获得感 生成机理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丽萍 改革与开放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在此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面临教育理念滞后、课程体系不健全、实践环节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等诸多挑战,文章分析上述挑战,并提出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在此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面临教育理念滞后、课程体系不健全、实践环节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等诸多挑战,文章分析上述挑战,并提出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改进实践环节和加强师资建设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高职人才更好地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职人才 培养 挑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时代‘枫桥经验’”模式提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困境及应对策略探究——基于S市X街道的实践分析
12
作者 窦祥铭 房建 改革与开放 2025年第1期17-24,共8页
文章基于S市X街道社会治理实践分析,系统阐述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的现实需要、发展成效、实践困境及应对策略,为“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时代‘枫桥经验’”模式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实践进程提出了有价值的生动实践... 文章基于S市X街道社会治理实践分析,系统阐述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的现实需要、发展成效、实践困境及应对策略,为“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时代‘枫桥经验’”模式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实践进程提出了有价值的生动实践与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新模式 发展成效 实践困境: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路径探析——基于河北省Q市两个案例的思考
13
作者 王萱 王亦明 改革与开放 2025年第3期14-20,共7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新质生产力这一新型生产力形态能够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文章先是梳理了学界对新质生产力内涵及新质生产力与乡村产业振兴作用关系的相关研究,继而...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新质生产力这一新型生产力形态能够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文章先是梳理了学界对新质生产力内涵及新质生产力与乡村产业振兴作用关系的相关研究,继而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对河北省Q市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两则案例的阐述,提出了要发挥龙头企业优势、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进行高质量建设、开展智慧化管理与人才团队建设、科学规划布局、产业融合与多元化发展等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路径的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新质生产力 乡村产业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推进路径探析
14
作者 周晓改 改革与开放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既是一种利益表达、矛盾解决、权利维护的方式,也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和实现公平正义的有效路径。目前,面对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和复杂化,基层治理中公众参与主体失衡、参与动力不足、参与领域受限、参与效... 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既是一种利益表达、矛盾解决、权利维护的方式,也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和实现公平正义的有效路径。目前,面对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和复杂化,基层治理中公众参与主体失衡、参与动力不足、参与领域受限、参与效力不高等问题制约着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广度、深度和效度。因此,针对基层社会治理公众参与问题研究,探讨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症结所在,提出参与治理的优化路径,对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治理现代化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公众参与 价值意蕴 现实困境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推动农产品市场发展路径探析
15
作者 张冬生 徐建新 改革与开放 2025年第1期1-7,16,共8页
在农产品市场中,数字经济通过优化供应链、服务数字化和市场拓展等方式,加速了农产品市场发展,提升了市场效率。数字经济对于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影响是持续的。在农产品实体市场的视域下,文章聚焦于数字经济对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影响路径分... 在农产品市场中,数字经济通过优化供应链、服务数字化和市场拓展等方式,加速了农产品市场发展,提升了市场效率。数字经济对于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影响是持续的。在农产品实体市场的视域下,文章聚焦于数字经济对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影响路径分析,从地区市场整合—地区内纵向发展—地区间横向对比的逻辑链条出发,通过整合、聚集、协调3个方面,分析数字经济作为新经济形态对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影响,以及在促进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与挑战,并提出相关管理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市场 数字经济 整合 聚集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探析
16
作者 徐洁 改革与开放 2025年第4期38-44,共7页
新质生产力是在立足“两个大局”的基础上,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科学判断,既是应对风险挑战和维护国家利益的主动选择,又是破解发展难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之举。文章提... 新质生产力是在立足“两个大局”的基础上,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科学判断,既是应对风险挑战和维护国家利益的主动选择,又是破解发展难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之举。文章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与高职院校思政课在内容上具有内在契合性和相互融合性。推动新质生产力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需要通过理论融合、实践创新和技术赋能,实现新质生产力理论与思政课内容精准对接、延展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半径”、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助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职院校 思政课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路径探索
17
作者 吴然 贾卫萍 改革与开放 2025年第3期88-94,共7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对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文章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发展背景出发,探讨了其赋能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对课程思政建设中教材更新滞后、新兴... 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对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文章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发展背景出发,探讨了其赋能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对课程思政建设中教材更新滞后、新兴产业分析匮乏以及课程交叉视角欠缺等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了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设置新质生产力专题模块以及师生共建案例分析库等优化路径。将新质生产力理念融入经济学专业教学,旨在实现理论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新范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兴产业 经济学 思政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18
作者 龙军民 改革与开放 2025年第4期9-17,共9页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数字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并成为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微观—中观—宏观”理论框架,探析了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在微观层面,数字经济通过精准匹...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数字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并成为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微观—中观—宏观”理论框架,探析了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在微观层面,数字经济通过精准匹配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提升了微观经济效率;在中观层面,数字经济通过产业融合效应、虚拟集聚效应和制度变迁效应优化中观结构;在宏观层面,数字经济通过经济增长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推动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认为,要分类推进微观层面的微观主体数字化,协同推进中观层面的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统筹推进宏观层面的软性和硬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据要素 精准匹配机制 虚拟集聚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视角下县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安徽省T县为例
19
作者 范粟淇 改革与开放 2025年第4期31-37,共7页
文旅融合并非仅仅是一种发展趋势,更承载着重要使命。将文化的深邃底蕴和旅游的生动体验有机融合,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升文化软实力以及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安徽省全面实施高品质旅游强省... 文旅融合并非仅仅是一种发展趋势,更承载着重要使命。将文化的深邃底蕴和旅游的生动体验有机融合,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升文化软实力以及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安徽省全面实施高品质旅游强省“六大工程”背景下,探索县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立足于安徽省T县的文化旅游资源赋存,在分析T县文旅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痛点的基础之上,探索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以期为T县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区、助力文化创意休闲目的地建设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文旅产业 安徽省 资源整合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赋能城市更新的逻辑、价值与路径——以“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第一批)”为例
20
作者 朱思慧 马春燕 改革与开放 2025年第4期53-59,共7页
城市更新是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下半场”的重大举措。在城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产业赋能城市更新符合中外城市更新理论、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和解决城市发展现存问题三重逻辑。结合2024年住建部发布的“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城市更新是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下半场”的重大举措。在城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产业赋能城市更新符合中外城市更新理论、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和解决城市发展现存问题三重逻辑。结合2024年住建部发布的“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第一批)”,可见文化产业赋能城市更新的相关内容。对于城市来说,能保留文化符号,激活地方文脉;对于产业发展来说,能拉动文旅消费,提升经济活力;对于人民来说,能注入文化服务,满足公众需求。为实现城市发展提质增效,建设人民城市,可从理念更新、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协同合作机制、落实“文化+”模式3个方面路径入手,推动文化产业赋能城市更新,最终实现城市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化产业 城市更新 人民城市 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第一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