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在线积极心理团体干预方案对已育二孩女护士焦虑、抑郁、心理弹性及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2023年2—4月将我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80名已育二孩女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干预期间由于样本脱落,最终干预组37名、...目的探讨在线积极心理团体干预方案对已育二孩女护士焦虑、抑郁、心理弹性及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2023年2—4月将我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80名已育二孩女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干预期间由于样本脱落,最终干预组37名、对照组39名完成本研究。2组均接受为期6周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在线积极心理团体干预。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GAD-7)、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scale,PHQ-9)、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human service survey,MBI-HSS)对2组干预前、干预后即刻及干预后3个月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结束后,干预组在干预后即刻和干预后3个月的焦虑、抑郁及职业倦怠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弹性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线积极心理团体干预可有效缓解已育二孩女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及职业倦怠感,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且干预效果在3个月后仍持续存在。展开更多
目的构建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鼻咽癌幸存者重返工作准备度的路径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鼻咽癌幸存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return to work...目的构建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鼻咽癌幸存者重返工作准备度的路径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鼻咽癌幸存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return to work scale,RRTW)、癌症需求简明问卷(cancer needs questionnaires-short form,CNQ-SF)、健康认知评价量表(cognitive appraisal of health scale,CAHS)对其进行调查,使用Amos 22.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最终纳入209例鼻咽癌患者,其RRTW得分为(44.11±10.36)分。CNQ-SF、CAHS得分与鼻咽癌幸存者重返工作准备度有关(均P<0.001)。威胁、伤害维度可负向预测重返工作准备度(β=-0.283、-0.153,P<0.001),在癌症需求和重返工作准备度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9%和10.8%。挑战、不相关维度可正向预测重返工作准备度(β=0.041、0.059,P<0.001),在癌症需求和重返工作准备度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6.0%。结论负性和正性认知评价在鼻咽癌患者癌症需求和重返工作准备度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医护人员应加强正性认知评价,降低负性认知评价,提高重返工作准备度。展开更多
目的开发急诊信息系统的心电监护报警参数自动计算与预警模块,并探讨其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危重患者心电监护报警参数设置的改进团队,设计研发急诊信息系统心电监护报警范围自动计算模块与预警模块。选取2023...目的开发急诊信息系统的心电监护报警参数自动计算与预警模块,并探讨其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危重患者心电监护报警参数设置的改进团队,设计研发急诊信息系统心电监护报警范围自动计算模块与预警模块。选取2023年3—12月浙江省某三甲医院急诊抢救室使用心电监护的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报警范围自动计算与预警模块应用前后分为对照组(2023年3—5月)和观察组(2023年10—12月),比较2组患者心电监护报警参数设置正确率、报警设置错误同时期患者基本情况,观察实践效果。结果应用心电监护仪报警参数设置与预警模块后,心电监护报警参数设置正确率由75.53%提高至90.89%(χ2=400.57,P<0.01);应用心电监护仪报警参数设置及预警模块前后监护仪参数设置错误患者基本信息比较发现,模块应用后同时期护士管理急危重患者数明显增加[(5.66±0.41)例vs(7.98±0.67)例,t=-4.46,P<0.01],预检分诊Ⅰ、Ⅱ级危重患者参数设置错误例数明显减少(44例vs 26例,χ2=15.60,P<0.01);2组患者在入抢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8±0.16)分vs(4.46±0.36)分,t=-0.20,P=0.84]。结论应用心电监护报警参数自动计算与预警模块能够提升急诊抢救室报警参数设置正确率,大大提升了护理工作效率,更好地保障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展开更多
目的基于共识选择健康测量工具标准(consensus-based standards for the selection of health measurement instruments,COSMIN)指南系统评价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疲乏评估工具。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PhycINFO,CINAHL,ProQu...目的基于共识选择健康测量工具标准(consensus-based standards for the selection of health measurement instruments,COSMIN)指南系统评价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疲乏评估工具。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PhycINFO,CINAHL,ProQuest、万方数据、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3月5日。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测量学属性研究,基于COSMIN指南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偏倚风险、测量学属性质量评价,并采用GRADE证据评价等级进行证据分级,最后给出推荐意见。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8个评估工具。其中,PROMIS Fatigue内容效度和内部一致性“充分”(高质量证据),A类推荐;SONG-HD Fatigue、FACIT-F及PDF-S内容效度“不一致”(中等质量证据),CFQ和PFS无内容效度B类推荐;BFI构念效度假设检验“不充分”(高质量证据),MFI-20结构效度“不充分”(高质量证据),C类推荐。结论PROMIS Fatigue证据质量等级高,但未在我国HD患者中进行验证,建议研究者申请验证中文版PROMIS Fatigue测量学属性;SONG-HD Fatigue特异性强,且已有汉化中文版,虽为B类推荐,但建议使用该工具用于临床实践。展开更多
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改善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base、CINAHL、Web of Science、UpToDate、美国指南网、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网、国际指南协作网、中国知网、...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改善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base、CINAHL、Web of Science、UpToDate、美国指南网、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网、国际指南协作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关于改善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证据,包括指南、推荐实践、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指南1篇、专家共识1篇、meta分析1篇及系统评价5篇。总结了包括卫生组织(2条证据)、社会支持(6条证据)、依从性评估(3条证据)、依从性干预(5条证据)、健康教育(5条证据)共5个方面的21条证据。结论总结的改善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证据比较全面、科学,可协助临床医护人员制订改善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评估和干预方案,为提升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提供循证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在线积极心理团体干预方案对已育二孩女护士焦虑、抑郁、心理弹性及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2023年2—4月将我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80名已育二孩女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干预期间由于样本脱落,最终干预组37名、对照组39名完成本研究。2组均接受为期6周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在线积极心理团体干预。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GAD-7)、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scale,PHQ-9)、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human service survey,MBI-HSS)对2组干预前、干预后即刻及干预后3个月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结束后,干预组在干预后即刻和干预后3个月的焦虑、抑郁及职业倦怠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弹性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线积极心理团体干预可有效缓解已育二孩女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及职业倦怠感,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且干预效果在3个月后仍持续存在。
文摘目的构建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鼻咽癌幸存者重返工作准备度的路径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鼻咽癌幸存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return to work scale,RRTW)、癌症需求简明问卷(cancer needs questionnaires-short form,CNQ-SF)、健康认知评价量表(cognitive appraisal of health scale,CAHS)对其进行调查,使用Amos 22.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最终纳入209例鼻咽癌患者,其RRTW得分为(44.11±10.36)分。CNQ-SF、CAHS得分与鼻咽癌幸存者重返工作准备度有关(均P<0.001)。威胁、伤害维度可负向预测重返工作准备度(β=-0.283、-0.153,P<0.001),在癌症需求和重返工作准备度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9%和10.8%。挑战、不相关维度可正向预测重返工作准备度(β=0.041、0.059,P<0.001),在癌症需求和重返工作准备度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6.0%。结论负性和正性认知评价在鼻咽癌患者癌症需求和重返工作准备度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医护人员应加强正性认知评价,降低负性认知评价,提高重返工作准备度。
文摘目的开发急诊信息系统的心电监护报警参数自动计算与预警模块,并探讨其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危重患者心电监护报警参数设置的改进团队,设计研发急诊信息系统心电监护报警范围自动计算模块与预警模块。选取2023年3—12月浙江省某三甲医院急诊抢救室使用心电监护的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报警范围自动计算与预警模块应用前后分为对照组(2023年3—5月)和观察组(2023年10—12月),比较2组患者心电监护报警参数设置正确率、报警设置错误同时期患者基本情况,观察实践效果。结果应用心电监护仪报警参数设置与预警模块后,心电监护报警参数设置正确率由75.53%提高至90.89%(χ2=400.57,P<0.01);应用心电监护仪报警参数设置及预警模块前后监护仪参数设置错误患者基本信息比较发现,模块应用后同时期护士管理急危重患者数明显增加[(5.66±0.41)例vs(7.98±0.67)例,t=-4.46,P<0.01],预检分诊Ⅰ、Ⅱ级危重患者参数设置错误例数明显减少(44例vs 26例,χ2=15.60,P<0.01);2组患者在入抢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8±0.16)分vs(4.46±0.36)分,t=-0.20,P=0.84]。结论应用心电监护报警参数自动计算与预警模块能够提升急诊抢救室报警参数设置正确率,大大提升了护理工作效率,更好地保障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文摘目的基于共识选择健康测量工具标准(consensus-based standards for the selection of health measurement instruments,COSMIN)指南系统评价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疲乏评估工具。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PhycINFO,CINAHL,ProQuest、万方数据、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3月5日。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测量学属性研究,基于COSMIN指南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偏倚风险、测量学属性质量评价,并采用GRADE证据评价等级进行证据分级,最后给出推荐意见。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8个评估工具。其中,PROMIS Fatigue内容效度和内部一致性“充分”(高质量证据),A类推荐;SONG-HD Fatigue、FACIT-F及PDF-S内容效度“不一致”(中等质量证据),CFQ和PFS无内容效度B类推荐;BFI构念效度假设检验“不充分”(高质量证据),MFI-20结构效度“不充分”(高质量证据),C类推荐。结论PROMIS Fatigue证据质量等级高,但未在我国HD患者中进行验证,建议研究者申请验证中文版PROMIS Fatigue测量学属性;SONG-HD Fatigue特异性强,且已有汉化中文版,虽为B类推荐,但建议使用该工具用于临床实践。
文摘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改善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base、CINAHL、Web of Science、UpToDate、美国指南网、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网、国际指南协作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关于改善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证据,包括指南、推荐实践、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指南1篇、专家共识1篇、meta分析1篇及系统评价5篇。总结了包括卫生组织(2条证据)、社会支持(6条证据)、依从性评估(3条证据)、依从性干预(5条证据)、健康教育(5条证据)共5个方面的21条证据。结论总结的改善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证据比较全面、科学,可协助临床医护人员制订改善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评估和干预方案,为提升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提供循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