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789篇文章
< 1 2 2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期刊简介
1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心理学报》,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1956年创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心理学报》,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1956年创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报 中国心理学会 科技论文 期刊简介 科学出版社 心理学家 心理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情感温暖、自我控制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多基因的调节作用及父母差异 被引量:3
2
作者 聂衍刚 陈沛 +2 位作者 王林欣 喻承甫 利振华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9-613,共15页
本研究构建“环境×多基因−内表型−行为”理论框架,对880名中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追踪研究,考察了自我控制在父母情感温暖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地,采用多基因累加分数的研究范式,探讨多巴胺系统、血清素系统和催... 本研究构建“环境×多基因−内表型−行为”理论框架,对880名中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追踪研究,考察了自我控制在父母情感温暖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地,采用多基因累加分数的研究范式,探讨多巴胺系统、血清素系统和催产素系统基因(COMT基因rs6269、HTR2A基因rs6313、OXTR基因rs53576、OXTR基因rs2254295和OXTR基因rs2254298)如何调节该中介机制,并检验其中的父母差异。结果显示:(1)控制亲社会行为基线水平后,父母情感温暖不仅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还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2)多基因累加分数与父母情感温暖的交互作用不能直接预测亲社会行为,而是通过自我控制影响亲社会行为,且该机制不存在父母差异。在多基因累加分数较高的青少年群体中,父母情感温暖显著正向预测自我控制,进而影响亲社会行为;而在多基因累加分数较低的青少年群体中,该中介作用路径不显著。研究结果阐明父母情感温暖对青少年自我控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如何因多基因累加分数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有助于深化对亲社会行为发生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父母情感温暖 自我控制 多基因累加分数 父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的语言优势和不足:基于大语言模型与真实学生语文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高承海 党宝宝 +1 位作者 王冰洁 吴胜涛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7-966,I0004-I0010,共27页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从准确性、规范性、情感性和创造性四个维度评估了人工智能的语言优势和不足。研究1发现,相对于真实学生,GPT-4现代文知识(尤其概念知识)的准确性较高,但其古代诗文和语言文字运用的准确性较低;GPT-...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从准确性、规范性、情感性和创造性四个维度评估了人工智能的语言优势和不足。研究1发现,相对于真实学生,GPT-4现代文知识(尤其概念知识)的准确性较高,但其古代诗文和语言文字运用的准确性较低;GPT-4规范性得分与真实学生相当,情感性和创造性超过及格水平、但低于真实学生,且前者最优个体的规范性、情感性得分与真实学生最高分持平。研究2基于文心ERNIE-4重复验证了上述结果,且ERNIE-4的规范性得分高于真实学生。研究揭示了人工智能在现代文知识、规范领域的优势和古代诗文知识的不足,以及情感性与创造性方面的潜力。这些发现有助于理解和提升人工智能的文化适应性和人性化、个性化生成能力,也对反思和培养人类的独特优势具有重要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语文能力 准确性 情感性 创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痛悼念周永迪教授
4
作者 《心理学报》编辑部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190,共1页
《心理学报》编委(2014~2024)、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首任院长、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原院长、上海市心理学会前副理事长,国际知名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周永迪教授,因病不幸于2024年11月15日在上海逝世,享年六十九岁。
关键词 神经科学家 心理学报 华东师范大学 深圳大学 认知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跳脱时间困境: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影响效应的主观时间边界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红丽 陈政任 +3 位作者 李振 刘智强 梁翠琪 赵彬洁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97,I0002-I0004,共26页
零工工作者在算法控制下可能被迫做出更多的短期抉择,是其在看似自由的工作面前更为实际的当下生存抉择。然而,过往研究却未能将其明确纳入研究框架。本研究基于生命史理论,创新性提出算法控制下的时间困境本质,并进一步探讨了“在时间... 零工工作者在算法控制下可能被迫做出更多的短期抉择,是其在看似自由的工作面前更为实际的当下生存抉择。然而,过往研究却未能将其明确纳入研究框架。本研究基于生命史理论,创新性提出算法控制下的时间困境本质,并进一步探讨了“在时间困境中,算法控制是如何迫使零工工作者做出短期抉择以及该如何破局”的问题。具体而言,通过两阶段时间滞后田野调查和实验室实验,考察了算法控制影响零工工作者主动服务行为的作用机制及主观时间边界。研究发现:作为解开时间困境的钥匙,职业未来时间观缓解了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与角色宽度之间的负向关系,及其通过角色宽度对主动服务行为的负向间接影响,而不同零工行业类型影响了职业未来时间观的发挥。结论有助于推动对算法控制下的时间困境的思考,并为零工工作者如何跳脱困境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算法控制 时间困境 角色宽度 主动服务行为 职业未来时间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预测中的任务分解效应:未来边界和思维焦点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史滋福 夏笔奇 +3 位作者 刘欣 陈火红 靳紫阳 彭玲艺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7,共11页
为探讨任务分解对时间预测的影响究竟是扩张效应还是收缩效应,以458名大学生为参与者,基于计划谬误理论的扩展模型,通过3个实验予以考察。结果发现,任务分解与否条件下参与者的时间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其次,当未来边界的时间范围较短时... 为探讨任务分解对时间预测的影响究竟是扩张效应还是收缩效应,以458名大学生为参与者,基于计划谬误理论的扩展模型,通过3个实验予以考察。结果发现,任务分解与否条件下参与者的时间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其次,当未来边界的时间范围较短时,分解条件下参与者的时间预测值显著长于不分解,且关注计划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当未来边界的时间范围较长时,分解条件下参与者的时间预测值边缘显著短于不分解,且关注障碍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些结果表明,任务分解对时间预测存在影响,且该影响受到未来边界的时间范围的调节,即当未来边界的时间范围较短时,表现为任务分解的扩张效应;当未来边界的时间范围较长时,表现为任务分解的收缩效应。此外,当任务分解时,未来边界的时间范围可以通过思维焦点对时间预测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预测 任务分解 未来边界 思维焦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迎订阅2025年心理学期刊
7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月刊,定价40元。邮发代号:82-12《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双月刊,定价30元。邮发代号:4-317《心理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月刊,定价40元。... 《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月刊,定价40元。邮发代号:82-12《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双月刊,定价30元。邮发代号:4-317《心理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月刊,定价40元。邮发代号:2-938《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双月刊,定价20元。邮发代号:2-913《心理学探新》,江西师范大学主办,双月刊,定价12元。邮发代号:44-108《心理与行为研究》,天津师范大学主办,双月刊,邮发代号:6-178《应用心理学》,浙江省心理学会、浙江大学主办,双月刊,向杂志社索要订单,电话:0571-88273352地址:310028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浙江《应用心理学》杂志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 江西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心理学会 邮发代号 心理学报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与行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刊简介
8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心理学报》,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1956年创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心理学报》,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1956年创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在国际上,《心理学报》是SCOPUS(Elsevier),ESCI(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s Index,Web of Science),PsycINFO/Psychological Abstracts(APA),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等重要数据库的检索(收录)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报 科技论文 中国心理学会 期刊简介 ELSEVIER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刊简介
9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心理学报》,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1956年创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心理学报》,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1956年创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在国际上,《心理学报》是SCOPUS(Elsevier),ESCI(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s Index,Web of Science),PsycINFO/Psychological Abstracts(APA),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等重要数据库的检索(收录)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报 科技论文 中国心理学会 期刊简介 ELSEVIER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报》2024年度审稿专家名录
10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1-512,共2页
2024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共有748名专家完成了1556篇次的审稿工作,编委会和编辑部热忱感谢审稿专家们的倾情奉献和对本刊的大力支持。《心理学报》上发表的论文能够保持今天的高质量,与他们认真负责、公正无私的精神密不可分。以... 2024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共有748名专家完成了1556篇次的审稿工作,编委会和编辑部热忱感谢审稿专家们的倾情奉献和对本刊的大力支持。《心理学报》上发表的论文能够保持今天的高质量,与他们认真负责、公正无私的精神密不可分。以下是《心理学报》的审稿专家名单(姓名后面的数字为审稿篇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稿专家 心理学报 审稿工作 篇次 公正无私 认真负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述性信息对狭隘合作行为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宁 王紫祎 +2 位作者 林嘉浩 李梦 游旭群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3-525,共13页
根据“普遍主义”和“狭隘主义”可将合作行为分为普遍合作(无差别与内外群体合作)与狭隘合作(与内群体存在更高合作水平)。近年来各种“脱钩”与“抱团”等逆全球化事件均体现出狭隘合作的典型特征。如何摒弃狭隘主义、促进合作共赢,... 根据“普遍主义”和“狭隘主义”可将合作行为分为普遍合作(无差别与内外群体合作)与狭隘合作(与内群体存在更高合作水平)。近年来各种“脱钩”与“抱团”等逆全球化事件均体现出狭隘合作的典型特征。如何摒弃狭隘主义、促进合作共赢,是人类应对全球挑战和谋求长远福祉的重要课题。据此,本研究采用经典公共物品系列范式,通过三个实验探讨叙述性信息对狭隘合作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观点相关叙述性信息比事件相关叙述性信息更能减少狭隘合作行为;(2)感知相似性在叙述性信息与强狭隘合作行为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3)群际关系在叙述性信息与狭隘及强狭隘合作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观点相关叙述性信息在竞争群际关系下反而增加了狭隘及强狭隘合作水平。本研究从日常社会信息交流的角度探索促进群际合作的可行路径,对于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隘合作行为 叙述性信息 感知相似性 群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刊简介
12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心理学报》,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1956年创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心理学报》,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1956年创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在国际上,《心理学报》是SCOPUS(Elsevier),ESCI(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s Index,Web of Science),PsycINFO/Psychological Abstracts(APA),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等重要数据库的检索(收录)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心理学会 心理学科技论文 心理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迎订阅2025年心理学期刊
13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月刊,定价40元。邮发代号:82-12《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双月刊,定价30元。邮发代号:4-317《心理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月刊,定价40元。... 《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月刊,定价40元。邮发代号:82-12《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双月刊,定价30元。邮发代号:4-317《心理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月刊,定价40元。邮发代号:2-938《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双月刊,定价20元。邮发代号:2-913《心理学探新》,江西师范大学主办,双月刊,定价12元。邮发代号:44-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会 心理研究所 心理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刊简介
14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心理学报》,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1956年创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心理学报》,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1956年创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在国际上,《心理学报》是SCOPUS(Elsevier),ESCI(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s Index,Web of Science),PsycINFO/Psychological Abstracts(APA),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等重要数据库的检索(收录)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心理学会 心理学科技论文 心理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众普遍信任的动态变迁——基于年龄−时期−世代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学德 马号云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3-478,I0018,I0019,共18页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2003~2021),描述分析了中国民众普遍信任的动态变迁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普遍信任随个体年龄的增长呈现出“U”型曲线趋势(年龄效应),且随不同测量时期总体上呈现为上升趋势(时期效应),同时,普遍信任...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2003~2021),描述分析了中国民众普遍信任的动态变迁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普遍信任随个体年龄的增长呈现出“U”型曲线趋势(年龄效应),且随不同测量时期总体上呈现为上升趋势(时期效应),同时,普遍信任随不同世代呈倒“U”型趋势(世代效应):自1925世代起逐步上升,于1940世代由负转正,随后1945世代至1970世代间进入相对稳定的平台时期,1975世代后开始迅速下降,1990世代落到建国后的最低值,此后缓慢回升。研究还发现,亲属关系和收入差距对普遍信任的变迁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市场化系数、人口流动率、社会组织数量、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政府信任指数等变量则对普遍信任的变迁产生正向影响。论文将普遍信任的历时性变迁特征嵌入到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由此而生成的不同信任模式中加以解释,研究结果丰富了学术界对我国民众普遍信任变迁趋势的描述及其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信任 年龄−时期−世代效应 社会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认知−心理的整体性、复杂性、演化性的探索及伟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爱克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9-1126,共8页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爱克不幸于2025年4月10日因病仙逝。郭爱克院士治学严谨、始终坚持求真唯实、创新为民的科技价值观,为包括心理学在内的多个学科做出了杰出贡献。为哀悼和纪念郭爱克院士,本刊发表郭爱克院士生前所做的题为“大脑−认知...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爱克不幸于2025年4月10日因病仙逝。郭爱克院士治学严谨、始终坚持求真唯实、创新为民的科技价值观,为包括心理学在内的多个学科做出了杰出贡献。为哀悼和纪念郭爱克院士,本刊发表郭爱克院士生前所做的题为“大脑−认知−心理的整体性、复杂性、演化性的探索及伟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学术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 郭爱克 心理 大脑 认知 整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惠利他的先行优势:品牌的互惠角色影响消费者亲社会行为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瑾 杨静舒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330,I0009-I0011,共19页
在当前强调社会责任传播与披露的背景下,品牌与利益相关方的互动成为影响人们参与公益事业的重要因素。作为观察者,个体通常消极评价品牌追求利益的善行。然而,当品牌在互惠关系中率先发起利益并获得回报后,观察者在新情境中对品牌的响... 在当前强调社会责任传播与披露的背景下,品牌与利益相关方的互动成为影响人们参与公益事业的重要因素。作为观察者,个体通常消极评价品牌追求利益的善行。然而,当品牌在互惠关系中率先发起利益并获得回报后,观察者在新情境中对品牌的响应表现出比回报一方更高的亲社会性。具体而言,本研究探究了品牌的互惠角色(发起者vs.回报者)对消费者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机理及边界条件。通过1项二手数据和4项设计实验发现:相较于回报者的角色,品牌在互惠关系中担任发起者的角色会提升消费者对其善行的内在动机归因,从而激励自己积极参与品牌倡导的亲社会行为。然而,当品牌具有疏离外部群体(vs.成员群体)标签时,该效应会发生逆转。本研究丰富了互惠关系的不对称性和传递性研究,同时从资源循环的情境角度补充了先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互惠关系 发起者 回报者 群体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道德行为中道德标准对自我欺骗的影响:来自ERP的证据
18
作者 范伟 杨颖 +2 位作者 郭希亚 林卓铭 钟毅平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4-1436,共23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不道德行为中自我欺骗的心理作用及其神经机制,特别是探究道德标准对自我欺骗的抑制作用。实验1考察不道德行为中自我欺骗的内在神经机制。实验1通过发送者-接受者范式诱发被试的不道德行为,并通过... 本研究旨在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不道德行为中自我欺骗的心理作用及其神经机制,特别是探究道德标准对自我欺骗的抑制作用。实验1考察不道德行为中自我欺骗的内在神经机制。实验1通过发送者-接受者范式诱发被试的不道德行为,并通过个体对未知随机概率值的预测来测量自我欺骗。行为结果发现,在欺骗试次中,被试选择低于真实信念的比例显著高于在诚实试次中的比例。脑电结果发现,相比于诚实试次,被试在欺骗试次中会诱发更大的P2、N2以及P300成分。实验2通过道德标准启动任务,探讨对道德标准的关注如何影响自我欺骗。行为结果显示,在控制条件下,被试在欺骗试次中选择低于真实信念的比例显著大于诚实试次中诚实试次中的比例。脑电结果显示,在道德标准启动条件下,欺骗试次诱发的P2和N2成分显著低于诚实试次。这些研究结果可能表明在不道德行为中,个体易于形成虚假信念导致自我欺骗,而关注道德标准能有效抑制此类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欺骗 不道德行为 道德标准 信念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足球裁判员判罚决策的优势及神经机制
19
作者 水祎舟 车翔 +6 位作者 赵治豪 张禹 李杰 刘晨涛 密思雨 万炳军 游旭群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91-1413,I0005,共24页
足球裁判员的判罚决策不仅关乎着比赛的程序公平,还对比赛结果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结合决策的感知、多线索处理、决策形成三阶段模型及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技术,通过比较国家级及以上、一级和三级足球裁判员对不同犯规程度时判罚决策的... 足球裁判员的判罚决策不仅关乎着比赛的程序公平,还对比赛结果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结合决策的感知、多线索处理、决策形成三阶段模型及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技术,通过比较国家级及以上、一级和三级足球裁判员对不同犯规程度时判罚决策的行为及神经活动差异,尝试揭示高水平足球裁判员判罚决策的行为及神经活动特点。结果发现,相比于一级和三级裁判员,国家级及以上裁判员在面对较轻犯规程度时,其判罚决策的正确率更高;该群体在在战术影响和最终判罚决策中表现出更广泛的前额叶-枕叶协同激活模式。此外,国家级裁判的判罚正确率与特定脑区激活存在相关性:侵犯等级决策中,中度犯规时双侧前额叶及前扣带回激活更强;战术影响决策中,枕叶与额下回参与程度随犯规程度变化;最终判罚时,重度犯规激活双侧枕叶多个亚区。研究表明,高水平足球裁判员的判罚决策优势可能源于前额叶-枕叶激活反映的高效的感知与多线索处理的整合能力,为裁判员选拔与培训提供了神经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裁判员 判罚决策 犯规程度 决策类型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趋近动机积极情绪对基于语义关联性错误记忆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20
作者 张环 秦锡权 +2 位作者 刘雨 林琳 吴捷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62,I0001,I0002,共16页
情绪会影响错误记忆。以往研究多关注情绪效价和唤醒度对错误记忆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情绪的动机维度对错误记忆的影响过程和神经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表情−姿势法诱发被试产生不同强度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结合功能性近红外光学脑... 情绪会影响错误记忆。以往研究多关注情绪效价和唤醒度对错误记忆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情绪的动机维度对错误记忆的影响过程和神经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表情−姿势法诱发被试产生不同强度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结合功能性近红外光学脑成像技术(fNIRS),考察被试在高、中和低三种强度趋近动机积极情绪条件下学习DRM词表时大脑皮层氧合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基于语义关联性错误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高趋条件下产生了更多的错误记忆。同时,在左侧额叶、颞叶的部分区域中,高趋条件下的脑激活水平显著高于中、低趋条件,表明高趋条件会引发特定脑区更大程度的脑激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趋条件下,左侧额下回和颞叶的激活水平与错误记忆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低趋条件下,左侧颞下回的激活水平与错误记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强度趋近动机积极情绪会影响错误记忆的产生;且趋近动机的强度会影响语义相关脑区激活水平的强度,其中左侧颞下回在不同强度趋近动机积极情绪影响错误记忆的产生过程中出现了分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记忆 情绪动机性 积极情绪 语义关联性 FN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