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2,2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版权协议申明
1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将文章版权(含各种介质、媒体的版权,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展览权等)无限期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转让给《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编辑部,并允许《... 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将文章版权(含各种介质、媒体的版权,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展览权等)无限期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转让给《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编辑部,并允许《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编辑部将授权内容转授权给第三方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文章发表 署名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核微处理器EDAC与位交织加固存储系统单粒子翻转特性分析
2
作者 池雅庆 胡春媚 +2 位作者 陈建军 梁斌 陈小文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1期110-116,共7页
纠检错结合位交织作为主流的大容量片上存储器抗单粒子翻转加固方法,广泛应用于面向恶劣环境的先进微处理器中。基于高LET重离子辐照试验,探究某多核微处理器中EDAC与位交织加固存储系统的单粒子翻转特性,首次发现其SEU来源于加速器重... 纠检错结合位交织作为主流的大容量片上存储器抗单粒子翻转加固方法,广泛应用于面向恶劣环境的先进微处理器中。基于高LET重离子辐照试验,探究某多核微处理器中EDAC与位交织加固存储系统的单粒子翻转特性,首次发现其SEU来源于加速器重离子试验时多个离子轰击造成的多位翻转影响到了同一个逻辑地址。建立了纠一检二与位交织存储系统SEU截面解析模型,符合测试结果。模型分析表明缩短SRAM刷新周期和减少EDAC数据位宽都能增强EDAC和位交织加固方法的抗MBU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AC SEC-DED 位交织 单粒子翻转 S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重构环形振荡器的绑定后TSV故障测试
3
作者 刘军 陈志 +2 位作者 陈田 程松仁 梁华国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2期128-134,共7页
基于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的三维集成电路极大提升了芯片的集成度。然而,目前TSV的工艺尚未成熟,导致TSV出现阻性开路故障、泄漏故障和桥接故障,因此需要对TSV进行测试。而现有的测试方法不能够检测TSV的各种故障且分辨各种... 基于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的三维集成电路极大提升了芯片的集成度。然而,目前TSV的工艺尚未成熟,导致TSV出现阻性开路故障、泄漏故障和桥接故障,因此需要对TSV进行测试。而现有的测试方法不能够检测TSV的各种故障且分辨各种故障类型。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可重构环形振荡器的绑定后TSV测试方法,能够检测和分辨TSV的各种故障。该方法能将环形振荡器可重构为非振荡、全振荡和半振荡这3种测试模式。非振荡模式用来检测桥接故障,全振荡模式检测阻性开路和泄漏故障,半振荡模式分辨阻性开路和泄漏故障的故障类型。基于PTM 45 nm工艺的HSPICE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在TSV故障检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V 绑定后测试 测试模式 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调制方式兼容的BCH概率软译码器的FPGA实现
4
作者 庞宇 张洋 +1 位作者 李国权 杨家斌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3期75-83,共9页
为实现在复杂环境下多种人体体征参数的高可靠性传输,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BCH概率软译码器。译码器利用概率计算的方式替换Chase算法中的大量排序运算,并利用8位循环冗余校验(Cyc... 为实现在复杂环境下多种人体体征参数的高可靠性传输,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BCH概率软译码器。译码器利用概率计算的方式替换Chase算法中的大量排序运算,并利用8位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8)实现迭代译码。译码器包括信道信息输入模块、软解映射模块、概率比特序列生成模块、BCH硬译码模块、以及CRC-8提前终止判决模块,可同时满足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π/4-四相相对相移键控(π/4-Differential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π/4-DQPSK)两种调制方式的BCH译码。MATLAB仿真表明,在误块率为10^(−2)情况下,译码器与现有的Chase算法和硬译码算法相比分别有约0.9 dB、1.4 dB的性能增益。完成了基于FPGA的硬件设计。译码器使用全并行处理,逻辑结构简单,在相同译码速度条件下硬件消耗资源较Chase算法降低约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H码 软译码 概率计算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跨层重构LFSR的3D-SIC内建自测试方案
5
作者 陈田 罗蓓蓓 +1 位作者 刘军 鲁迎春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针对三维堆叠集成电路(Three-Dimensional Stacked Integrated Circuits,3D-SIC)中测试面积开销和测试数据存储量大的问题,对于n层3D-SIC,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跨层重构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Cross-Layer Reconfigurable Linear Feedback Shif... 针对三维堆叠集成电路(Three-Dimensional Stacked Integrated Circuits,3D-SIC)中测试面积开销和测试数据存储量大的问题,对于n层3D-SIC,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跨层重构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Cross-Layer Reconfigurable 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CLR-LFSR)的内建自测试(Built-In Self-Test,BIST)结构。在键合中和键合后测试阶段,可以任意组合键合前测试阶段中的LFSR,连接构成级数更大的LFSR结构,以提高包含确定位更多的测试向量的编码成功率。同时,还提出了一种设置阈值的相容压缩和最优分级重播种结合的测试数据压缩方法。通过在测试向量图着色相容时设置相容阈值,然后将相容后的测试向量按照包含的确定位个数分成2^(n)−1组,重播种生成长度不定的种子集,从而减少了测试数据存储量。在ISCAS'89电路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不可重构的BIST方法,方案能够减少三维芯片43.8%的面积开销,测试数据存储量减少98.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跨层重构LFSR BIST 测试数据压缩 3D-SIC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遥感图像机场残缺目标识别与评估
6
作者 于淼 宋政伟 +3 位作者 张元淳 孙莉 张国和 刘达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4期16-27,共12页
针对大尺度遥感中重要特征破损所导致的检测精度低、耗时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模型的残缺目标检测与评估方法,弥补了深度网络在残缺目标识别与评估领域的空缺。围绕机场典型区域,构建了以残缺目标为核心的机场目标数据集(Airpo... 针对大尺度遥感中重要特征破损所导致的检测精度低、耗时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模型的残缺目标检测与评估方法,弥补了深度网络在残缺目标识别与评估领域的空缺。围绕机场典型区域,构建了以残缺目标为核心的机场目标数据集(Airport Target Dataset,ATD);在YOLOv5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目标推理的适配性改进,构建了一种针对大尺度遥感图像的切片增强型辅助处理框架(Slice Enhancement Aided Inference Framework,SEAIF)。实验结果表明:残缺目标识别精度达到90%以上,单张图像平均处理时间小于40 s,在精度与速度上远超专业判读员。该方法有助于及时准确地评估机场基础设施,帮助灾难响应和维护操作,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图像 残缺目标识别 机场目标数据集 YOLOv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差变分编码流实现的小样本目标检测
7
作者 徐芳 陈壹华 +3 位作者 余松森 陈榕榕 曾易文浩 杨明樟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6期54-66,共13页
现有的小样本目标检测方法通常将支持集的图像编码到低维特征空间,以获取类别原型,作为查询图像特征与支持集图像特征之间相似性比较的依据。针对现有小样本目标检测方法计算得出的类别原型对类间方差敏感,提取到的特征缺乏代表性,导致... 现有的小样本目标检测方法通常将支持集的图像编码到低维特征空间,以获取类别原型,作为查询图像特征与支持集图像特征之间相似性比较的依据。针对现有小样本目标检测方法计算得出的类别原型对类间方差敏感,提取到的特征缺乏代表性,导致模型检测和泛化性能损害的问题,提出了残差变分编码流(Residual Variational Encoder Flow, RVF)方法,能够在数据稀缺的情况下学习类别的潜在结构,生成更鲁棒的特征分布。引入了特征交叉融合(Non-linear Feature Crossing Aggregation, NFC)模块,捕捉特征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通过解耦检测头中的分类和回归任务,并改进分类分支,显著提升了检测性能。在PASCAL VOC2007和PASCAL VOC2012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残差变分编码流模型在split1、split2、split3子集的1、2、3 shot实验中表现最佳,平均精度分别达到64.6%、47.1%和57.1%。比之前的方法相比,在split1、split2、split3子集中精度分别提高了2.5%、1.8%、0.8%,验证了提出方法在极低样本量的情况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学习 目标检测 小样本目标检测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麻雀搜索优化DV-Hop定位算法
8
作者 邢毓华 武琦 王明军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1期101-109,共9页
距离向量跳数(DV-Hop)定位算法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定位算法,在节点分布不均匀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算法会存在较大定位误差。为了提高算法的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麻雀搜索优化DV-Hop定位算法。首先,通过Cat混沌映射产生混沌序列初... 距离向量跳数(DV-Hop)定位算法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定位算法,在节点分布不均匀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算法会存在较大定位误差。为了提高算法的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麻雀搜索优化DV-Hop定位算法。首先,通过Cat混沌映射产生混沌序列初始化麻雀种群,提高算法前期搜索能力。其次,根据传统DV-Hop算法获得的跳数和跳距数据并结合凸规划算法,建立未知节点的搜索盒子区域,有效缩小了麻雀搜索算法的前期搜索范围。最后,引入柯西-高斯变异策略优化最优麻雀个体并淘汰较差个体,增强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仿真实验考虑到无线电不规则性,引入无线电不规则模型代替理想模型,选择未知节点平均定位误差作为实验评价指标。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环境下,改进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与传统DV-Hop算法和其他3种改进算法相比分别降低约18.60%,10.21%,8.32%和4.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距离向量跳数 麻雀搜索 CAT映射 柯西-高斯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车载命名数据网络的联邦流行度预测方法
9
作者 樊娜 李佳龙 +2 位作者 高宇昕 张俊辉 王超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6期86-96,共11页
为了在保障车载命名数据网络中信息实时传输的同时,降低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设计了面向车载命名数据网络的联邦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主动内容缓存框架,提高了车辆的缓存命中率,提升了用户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性。该框架结合注意力... 为了在保障车载命名数据网络中信息实时传输的同时,降低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设计了面向车载命名数据网络的联邦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主动内容缓存框架,提高了车辆的缓存命中率,提升了用户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性。该框架结合注意力机制构建基于LSTM的内容流行度预测模型,分为部署于车辆端的局部预测模型和部署于路侧单元端的全局预测模型。首先,根据车辆的速度和位置选择车辆,并将全局预测模型参数发送给被选择的车辆。其次,车辆利用本地存储的兴趣包历史请求数据训练局部预测模型,将训练完成的局部预测模型的参数上传给路侧单元。再次,路侧单元依据车辆的移动特性和请求频率,完成基于路侧单元端的全局内容流行度预测模型的更新。然后,车辆利用训练完成的全局预测模型进行内容流行度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内容缓存,同时将预测结果上传到路侧单元。最后,路侧单元根据自身和相邻路侧单元的预测结果对内容流行度进行排序,并选择其缓存内容。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框架在城市场景和高速场景中的缓存命中率均优于其他基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命名数据网络 内容缓存 流行度预测 联邦学习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集体影响力的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
10
作者 侯艳丽 裴庆雨 +1 位作者 钟裕生 崔惠敏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6期105-112,共8页
复杂网络中对节点重要性进行评估对于分析网络的鲁棒性至关重要。常规的集体影响力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在无权网络中对节点重要性进行评估有一定优势,但只考虑当前节点和邻域节点的度,并没有考虑节点的加权度,不能准确反应加权网络中节... 复杂网络中对节点重要性进行评估对于分析网络的鲁棒性至关重要。常规的集体影响力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在无权网络中对节点重要性进行评估有一定优势,但只考虑当前节点和邻域节点的度,并没有考虑节点的加权度,不能准确反应加权网络中节点的重要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集体影响力的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定义节点的权重比,在此基础上分析节点的连接结构以及邻居节点的贡献度,重新定义节点的集体影响力。在随机网络和真实网络中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采用单调性、抗毁性作为评估指标,与几种经典的节点重要性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加权网络中对节点重要性的排序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重要性 集体影响力 加权度 单调性 抗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重配置环形振荡器的TSV诊断方法
11
作者 陈田 章云飞 +4 位作者 刘军 鲁迎春 吴大平 陈炜坤 邵宇寒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3期92-99,共8页
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是堆叠形成三维芯片(Three-Dimensional Chips,3D ICs)的关键部件,因此在制造过程中检测出TSV故障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的测试方法存在测试成本较高、难以使用同一结构对TSV键合的全过程进行测试以及无法... 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是堆叠形成三维芯片(Three-Dimensional Chips,3D ICs)的关键部件,因此在制造过程中检测出TSV故障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的测试方法存在测试成本较高、难以使用同一结构对TSV键合的全过程进行测试以及无法分辨TSV故障的类型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重配置的环形振荡器结构的TSV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在TSV制造的各个阶段同时测试多个TSV,并且根据键合前和键合后振荡周期的变化,判断TSV故障的类型,定位发生故障的TSV。HSPICE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结构可以有效检测并定位TSV各阶段的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集成电路 硅通孔 环形振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机制和快速网络的口罩人脸检测算法
12
作者 兰红 王恪 陈子怡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5期81-92,共12页
口罩人脸检测是智能监控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在城市管理和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针对口罩人脸检测在处理光照条件、遮挡等问题的图像时出现的漏检和检测不准确问题,提出了FSR-YOLOv8口罩人脸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在骨干网络中... 口罩人脸检测是智能监控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在城市管理和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针对口罩人脸检测在处理光照条件、遮挡等问题的图像时出现的漏检和检测不准确问题,提出了FSR-YOLOv8口罩人脸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在骨干网络中融合了优化的FasterNeXt,从而提高了检测速度和减少了参数量。同时,通过在特征融合点间加入改进的SPCBAM注意力机制,模型能更有效地提取关键特征,减少背景干扰。此外,构建了RFB_HDC_BD模块显著提高了特征语义信息的利用率。在同等情况下,FSR-YOLOv8优于YOLOv8以及其他主流算法。该模型在公开的AIZOO数据集上的m_(AP)值达到了96.2%,在自制数据集上的m_(AP)值达到了89.2%,且模型参数量相比于YOLOv8模型降低了16%,参数量减低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罩人脸检测 注意力机制 快速网络 特征融合模块 YOLOv8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孪生网络与自适应注意力的句子嵌入方法
13
作者 安俊秀 万里浪 蒋思畅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5期115-122,共8页
在句子嵌入研究中,当前主流方法是基于BERT的特殊分类标记[CLS]和基于Sentence-BERT的全局平均标记[MEAN]。但前者着重于句子的全局信息,表示能力存在不足,后者则存在过度表达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融合孪生网络与自适应注意力的句子... 在句子嵌入研究中,当前主流方法是基于BERT的特殊分类标记[CLS]和基于Sentence-BERT的全局平均标记[MEAN]。但前者着重于句子的全局信息,表示能力存在不足,后者则存在过度表达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融合孪生网络与自适应注意力的句子嵌入方法。首先,对BERT模型采用孪生网络结构,用来将句子对分别独立地映射为词嵌入向量。其次,将向量通过均衡聚合层得到词均标记[MEAN-WORD],然后将此标记与词嵌入向量结合后再通过自适应注意力层得到动态标记[DYNAMIC]。最后,根据具体的下游任务对得到的标记结果进行相应的后处理以便应用。在数据集STS-B与SNLI、SST-2上的实验证明:与近年来多种句子嵌入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生成更好的句子嵌入,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另外,对该方法的动态标记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以便直观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子嵌入 BERT Sentence-BERT 孪生网络 自适应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通道多特征融合网络语音情感识别
14
作者 裴晓敏 刘诗琦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单一语音特征无法充分表达语音情感,而多个声学特征简单拼接的融合方法容易造成情感信息丢失,且采用单个通道特征提取网络无法全面提取语音中的情感特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双通道特征融合网络语音情感识别,以梅尔频率倒谱系数... 单一语音特征无法充分表达语音情感,而多个声学特征简单拼接的融合方法容易造成情感信息丢失,且采用单个通道特征提取网络无法全面提取语音中的情感特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双通道特征融合网络语音情感识别,以梅尔频率倒谱系数、均方根、过零率和色度短时傅里叶变换这4种对情感种类贡献度较大的语音特征作为输入,采用双通道网络结构分别提取短时局部特征和全局上下文特征;将基于一维空洞卷积的局部特征提取网络和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长短时记忆全局特征提取网络并行,避免信息相互干扰;利用投票策略的集成学习方法实现各通道深层特征的充分融合,以获得语音中更深层的情感信息和更加精准的分类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双通道多特征融合网络模型在TESS、RAVDESS、SAVEE、CREMA-D数据集和混合数据集实现了99.89%、95.89%、96.61%、97.75%和95.13%的情感识别准确率,与同类型的多个语音情感识别模型相比性能优异,识别准确率高于其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道 多特征融合 1D CNN LSTM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的遥感图像旋转目标检测
15
作者 崔家礼 刘远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4期48-57,共10页
遥感图像目标的高效精确检测是目标检测领域的重要问题。然而,物体有限的外观纹理特征和多样的旋转方向使得遥感图像目标检测变得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7的遥感图像旋转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引入KL(Kullback-Leibler)... 遥感图像目标的高效精确检测是目标检测领域的重要问题。然而,物体有限的外观纹理特征和多样的旋转方向使得遥感图像目标检测变得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7的遥感图像旋转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引入KL(Kullback-Leibler)散度作为回归损失函数将旋转框坐标转换为二维高斯分布,解决了传统水平框检测在计算旋转角度时产生边界不连续的问题。其次,引入选择性大核卷积改造YOLOv7网络的特征提取模块,增强网络对目标形状、类别、尺度等特征信息的感知能力,提高网络模型的精度。最后,针对检测头中分类和回归任务共享特征带来的精度下降问题,采用了TSCODE特征解耦的检测头,提升了网络对分类特征和回归特征的学习能力。在DOTAv1.0和HRSC2016数据集上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旋转检测 密集场景 选择性大核卷积 渐进式融合解耦检测头 YOLOv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系统中一种双重混沌加密安全传输方案
16
作者 侯艳丽 李子龙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3期127-134,共8页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通信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安全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双重混沌加密安全传输方案。第一重加密为利用混沌加密矩阵对信号星座图进行置乱,其中混沌加密矩阵由复合离散混沌序...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通信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安全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双重混沌加密安全传输方案。第一重加密为利用混沌加密矩阵对信号星座图进行置乱,其中混沌加密矩阵由复合离散混沌序列作用到三层神经网络得到;第二重加密为利用复合离散混沌序列控制相位旋转因子对经过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后的信号进行相位旋转。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双重加密方案进行传输,合作接收方的误码率低于不采用加密的OFDM系统和只采用第一重加密方案的OFDM系统,非合作方的误码率始终保持在0.5左右,密钥空间为2^(311),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复合离散混沌序列 神经网络 相位旋转 密钥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流水线ADC校准算法
17
作者 王巍 王书星 +2 位作者 杨龙 穆春霖 金蔚然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5期123-129,共7页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Pipeline ADC)的精度受到了多种非理想因素的显著影响,主要包括运放有限增益误差、比较器失调电压以及电容失配等。为了解决非理想因素造成的流水线模数转换器性能降低,以及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存在校准效率低、校准性...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Pipeline ADC)的精度受到了多种非理想因素的显著影响,主要包括运放有限增益误差、比较器失调电压以及电容失配等。为了解决非理想因素造成的流水线模数转换器性能降低,以及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存在校准效率低、校准性能不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遗传算法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校准算法。该算法使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的复合结构学习并提取流水线模数转换器数字输出中包含的误差特征,对流水线模数转换器进行校准。使用该算法对一个12 bit 160 MS/s流水线模数转换器进行了校准,仿真结果表明,校准后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的有效位数由7.01 bit提升到10.97 dB,无动态杂散范围由38.22 dB提升到82.6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 数字校准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速且输出摆幅可调的SubLVDS发送端电路
18
作者 王巍 穆春霖 +2 位作者 金蔚然 王书星 杨龙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6期146-154,共9页
超低压差分信号是实现芯片内外数据高速串行传输的有效方式。传统电路无法在同一电压下调整差分输出摆幅来满足不同的应用情况。为了解决传统技术差分输出信号摆幅无法改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输出摆幅可调的低压差分信号发送端电路。该... 超低压差分信号是实现芯片内外数据高速串行传输的有效方式。传统电路无法在同一电压下调整差分输出摆幅来满足不同的应用情况。为了解决传统技术差分输出信号摆幅无法改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输出摆幅可调的低压差分信号发送端电路。该电路采用双电流源结构,通过改变流过驱动器电路电流的大小,进而调整输出差分摆幅,可以在同一电源电压和共模电压下输出两种不同幅值的差分摆幅信号。仿真结果表明:在输入信号数据速率为2 Gbps时,该电路可以在两种摆幅模式下平稳切换,分别输出约±152 mV和±351 mV的差分信号摆幅,功耗约为9.1 mW,共模电压均约为0.955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压差分信号 串行传输 共模电压 差分摆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方分段双稳调参随机共振的微弱OFDM信号检测方法研究
19
作者 刘高辉 刘仕钦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3期117-126,共10页
针对经典双稳随机共振模型存在的因输出饱和导致的微弱OFDM信号解调效果不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方分段双稳调参随机共振的OFDM信号检测方法。从二次方分段双稳系统势函数模型出发,证明了在OFDM信号驱动下该系统具有抗饱和性;在绝... 针对经典双稳随机共振模型存在的因输出饱和导致的微弱OFDM信号解调效果不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方分段双稳调参随机共振的OFDM信号检测方法。从二次方分段双稳系统势函数模型出发,证明了在OFDM信号驱动下该系统具有抗饱和性;在绝热近似的条件下,推导了从零状态到最终稳态的粒子状态输出表达式;从概率分布的角度,理论推导证明了该系统暂态过程的逃逸率比经典双稳随机共振系统高,并分析了暂态过程时间相对OFDM符号周期的比值对于OFDM符号星座图逆映射带来的能量损失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输入信噪比2 dB的情况下,该方法改善了OFDM信号通过经典双稳系统的输出饱和情况,系统输出信噪比相比经典双稳提升了5 dB。对比分析了经典双稳系统、分段双稳系统、二次方分段双稳系统对微弱OFDM信号的检测效果,在相同条件下所提系统的误码率降低了约10%。最后通过PSO算法调参进一步提高了OFDM系统接收端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共振 二次方分段势函数 抗饱和性 微弱OFDM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步采样技术的压电能量收集系统研究
20
作者 范世全 李发财 +3 位作者 陈坤霖 林柯志 杨诗雨 石永强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6期171-182,共12页
针对压电能量收集中基于传统开路电压法的最大功率点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存在的开路电压(VOC)高,导致有效输入电压范围受限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单周期直接MPPT算法。该算法采用双采样电容两步采样技术,即在两个连... 针对压电能量收集中基于传统开路电压法的最大功率点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存在的开路电压(VOC)高,导致有效输入电压范围受限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单周期直接MPPT算法。该算法采用双采样电容两步采样技术,即在两个连续周期内,两次将整流器从输出大电容上断开,并连接到电容值不同且略大于压电源寄生电容的采样电容上,每次半个周期,从而获得两个不同的采样电压。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两次采样电压与最大功率点电压(VMPP)之间的数学模型,拟合出便于电路实现的计算公式,进而求解出VMPP。该算法不仅可以最大化的减小VMPP计算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同时还避免了VOC的产生,使得压电能量收集系统的最大输入电压可达CMOS器件的极限工作电压。采用标准0.18μm CMOS工艺完成了压电能量收集芯片的设计。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实时监测压电源的状态。在压电源发生变化时,仅需一个压电源振动周期即可自适应追踪到新的VMPP,追踪速度快且追踪精度高。当压电源功率在20μW~5 mW范围内变化时,VMPP计算精度达到93%,MPPT精度可达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能量源 最大功率点追踪 开路电压检测 有源整流器 阻抗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