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834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组学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一帆 胡潇 +3 位作者 张舒强 蒋逆立 韦金鼎 朱明洪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1期62-73,80,共13页
目的:系统评价影像组学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鉴于影像组学能从标准医学影像中提取大量微观特征,本研究意在评估其作为一种全面、快捷、无创的诊断方法的潜力。方法:检索中文和英文数据库中有关影像组学鉴别甲... 目的:系统评价影像组学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鉴于影像组学能从标准医学影像中提取大量微观特征,本研究意在评估其作为一种全面、快捷、无创的诊断方法的潜力。方法:检索中文和英文数据库中有关影像组学鉴别甲状腺结节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4日。按照纳入标准收集相关文献,采用QUADAS-2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作者信息、结节情况、分析软件等数据,并使用Meta-DiSc1.4和State16.0 SE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7篇文献,共9361例甲状腺结节。Meta分析结果显示影像组学的诊断指标,包括合并敏感性(sensitivity,Sen)0.87、特异性(specificity,Spe)0.82、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PLR)5.12、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NLR)0.17、诊断比值比(diagnos-tic odds ratio,DOR)32.51和SROC曲线下面积0.9174。结果表明,影像组学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无创诊断工具,在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展现出较高的准确性。未来,影像组学有望成为甲状腺结节精准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然而,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地域分布不均和研究异质性,未来研究应扩大样本量并进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以进一步验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甲状腺癌 甲状腺结节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T2⁃mapping序列联合纹理分析对距骨软骨损伤的评估
2
作者 刘洪达 曲平艳 +5 位作者 高岩 陈江华 朱鹏飞 闫荣亮 彭义 赵国志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2期30-38,共9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2⁃mapping序列联合纹理分析在距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lesion of talus,OLT)评估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间于我院行踝关节影像学检查的患者122例。以“金...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2⁃mapping序列联合纹理分析在距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lesion of talus,OLT)评估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间于我院行踝关节影像学检查的患者122例。以“金标准”为参考,评估MRI T2⁃mapping⁃纹理分析技术对OLT的诊断效能。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和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GLMMs)探究T2⁃mapping⁃纹理分析特征与OLT的相关性。结果:MRI T2⁃mapping与纹理分析技术诊断OLT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92%、75.00%,与“金标准”的诊断符合率为88.09%;ROC曲线显示,该技术的AUC为0.835(95%CI:0.792~0.918),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研究发现,T2⁃mapping⁃纹理分析特征与OLT的关联在所有分层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平均值、熵增加,OLT的患病风险有增加趋势,随着峰度、偏度的增加,OLT的患病风险有降低趋势;平均值和熵与OLT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峰度和偏度与OLT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MRI T2⁃mapping⁃纹理分析技术为OLT的诊断提供了一种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无创方法,能够评估损伤严重程度并预测患病风险,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未来研究将扩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验证以提高结果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距骨 软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CICARE沟通模式在冠脉CTA检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3
作者 王树艳 王海龙 +4 位作者 常英伟 杨杰 贾丽美 王妍 王耐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4期119-125,144,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CICARE沟通模式在冠脉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其对检查成功率、成像质量和医源性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脉CTA检查的100例患者,按检查时间顺序分...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CICARE沟通模式在冠脉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其对检查成功率、成像质量和医源性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脉CTA检查的100例患者,按检查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前50例)和实验组(后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用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CICARE沟通模式。干预前后测量患者血压、心率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记录成像质量、检查耗时、检查成功率及配合度。结果:与就诊时相比,两组患者在冠脉CTA检查前10分钟的血压、心率波动和S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检查前10分钟的生理指标波动和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成像质量更佳,检查耗时更短,检查成功率和配合度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首次将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与CICARE沟通模式结合应用于冠脉CTA检查,显著提升了检查质量和患者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 CICARE沟通模式 冠脉CTA 检查成功率 成像质量 医源性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技术评估亚临床期SAS患者左房功能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4
作者 任永凤 陆静 +4 位作者 李娜娜 时伟强 李晓婷 卞毅博 刘喜喜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4期79-84,共6页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技术在评估亚临床期重度主动脉瓣狭窄(SAS)患者左房功能及预后的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60例保留射血分数无症状SAS患者,并进行至少24个月的随访,统计发生主要心血管相关不良事件(MACE)...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技术在评估亚临床期重度主动脉瓣狭窄(SAS)患者左房功能及预后的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60例保留射血分数无症状SAS患者,并进行至少24个月的随访,统计发生主要心血管相关不良事件(MACE)情况。常规超声获取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多普勒评估获取E/E′;STE技术,测量了左房的储备功能(LASr)、管道功能(LAScd)、泵功能(LASct)。结果:发生MACE的患者组(A组)与未发生MACE的患者组(B组)在E/E′、LASr、LAScd及LASct等参数上存在显著差异。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这些参数均是MACE事件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进一步证实了E/E′、LASr、LAScd及LASct在预测MACE事件中的价值。结论:STE技术可以有效评估亚临床期SAS患者的左房功能,且相关参数在预测患者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 应变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心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和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王立坤 陈曦 +3 位作者 武雪亮 赵贞 刘四恩 温德惠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3期5-12,共8页
目的:通过对比病灶直径小于5厘米的原发性肝癌(PLC)和结直肠癌肝转移(CCLM)患者的超声造影(CEUS)表现,探讨CEUS在鉴别诊断这两种肝脏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创新性。方法:选取2021年至2022年间在我院接受CEUS检查的177例PLC和CCLM... 目的:通过对比病灶直径小于5厘米的原发性肝癌(PLC)和结直肠癌肝转移(CCLM)患者的超声造影(CEUS)表现,探讨CEUS在鉴别诊断这两种肝脏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创新性。方法:选取2021年至2022年间在我院接受CEUS检查的177例PLC和CCL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PLC患者88例,CCLM患者89例,使用六氟化硫造影剂及DD7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CEUS检查。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二维超声结果、血流信号评分及CEUS相关特异性指标,包括增始时间、峰值时间、峰值增强强度、增强速率及50%倾斜率。建立综合诊断模型,并评估其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率。结果:研究发现PLC与CCLM在CEUS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PLC患者的血管信号评价得分、峰值增强强度及动脉期周边增强显著高于CCLM患者(P<0.05),阳性预测率达78.1%。结论:CEUS是一种有效且创新的鉴别诊断小病灶直径PLC和CCLM的方法,其高分辨率和实时动态观察病灶血流灌注变化的能力,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参考信息,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原发性肝癌 超声造影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X线摄影最佳源像距体模实验研究
6
作者 陈晓飞 汪新柱 +2 位作者 董馥闻 贾润慧 祁艳梅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4期112-118,共7页
目的:数字X线摄影(DR)源像距(SID)参数与影像质量及患者辐射剂量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通过评估体表入射剂量(ESD)及影像质量因子(IQF_(inv)),确定DR摄影中的最佳SID。方法:对PMMA关节体模和CDRAD2.0对比度细节体模进行DR摄影。采取自动... 目的:数字X线摄影(DR)源像距(SID)参数与影像质量及患者辐射剂量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通过评估体表入射剂量(ESD)及影像质量因子(IQF_(inv)),确定DR摄影中的最佳SID。方法:对PMMA关节体模和CDRAD2.0对比度细节体模进行DR摄影。采取自动曝光模式(AEC),管电压分别设定50~120 kV;SID设定在80~230 cm。测量体模DR摄影的ESD,计算IQF_(inv)值。建立体模ESD、IQF_(inv)与SID关系曲线;分析SID与ESD、IQF_(inv)的相关性。拟合不同管电压体模IQF_(inv)、ESD归一化值与SID曲线确定最佳的SID。结果:(1)体模ESD与SID为负相关(r=-0.989,P<0.001),SID 80 cm至230 cm,ESD显著降低24%~30%。(2)IQF_(inv)与SID为负相关(r=-0.959,P<0.001),随着SID增加,IQF_(inv)降低幅度较小。(3)体模的最佳摄影参数为90 kV,SID为210 cm。结论:DR成像AEC模式时,增加的SID可以有效降低ESD,同时基于辐射剂量与影像质量的综合考虑,可确定最佳SID,为临床应用中优化DR成像参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X线摄影 源像距 体表入射剂量 影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3.0T MRI及DWI参数对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研究
7
作者 吴彬彬 胡良先 +1 位作者 杨珊珊 黄俊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目的:研究基于决策树算法的3.0T MRI及DWI参数对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9年4月至2024年4月在我院接受腔内后装放疗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并根据放疗效果分为有效组(71例)和无效组(79例... 目的:研究基于决策树算法的3.0T MRI及DWI参数对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9年4月至2024年4月在我院接受腔内后装放疗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并根据放疗效果分为有效组(71例)和无效组(7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3.0T MRI扫描、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扫描及DWI扫描,获取表观弥散系数(ADC)、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并基于决策树算法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建立ROC曲线,探讨各因素对疗效的诊断价值。结果:有效组的ADC高于无效组,K_(ep)、K^(trans)、Ve低于无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634、17.044、16.266、18.788,P<0.001)。决策树模型结果显示,ADC、K_(ep)、K^(trans)、Ve是影响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其准确度为90.70%,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32(95%CI:0.866~0.977),敏感度为87.30%,特异性为94.40%。结论:本研究基于3.0T MRI扫描及DWI扫描参数构建了决策树模型,该模型对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疗效的诊断价值较高,能有效为临床治疗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算法 3.0T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局部晚期宫颈癌 腔内后装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联合血清elabela、TSG-6检测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
8
作者 李华莉 罗敏 姜萍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1期95-100,107,共7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联合血清elabela、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TSG-6)检测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110...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联合血清elabela、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TSG-6)检测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患者被分为稳定组(61例)和不稳定组(4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elabela、TSG-6水平。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ela-bela、TSG-6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关系,并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血清elabela、TSG-6在诊断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中的价值。结果:不稳定组血清elabela、TSG-6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组(P<0.05),并且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69和0.502,P<0.05)。血清elabela和TSG-6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分别为0.751和0.723,表明这两种标志物在诊断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准确性。MRI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联合血清elabela、TSG-6能够更准确地诊断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结论:MRI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联合血清elabela、TSG-6检测,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方面展现出临床价值,可以作为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估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 颈动脉斑块 血清elabela 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肌腱解剖重建术治疗踝关节韧带损伤的疗效及对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9
作者 朱鹏飞 刘玉杰 +2 位作者 张万喜 高岩 刘洪达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3期158-168,共11页
目的:评估关节镜下自体肌腱解剖重建术和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术对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的疗效和对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到2023年6月收治的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210例,按照患者选择分为试验组[自体肌腱解剖重建手术... 目的:评估关节镜下自体肌腱解剖重建术和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术对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的疗效和对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到2023年6月收治的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210例,按照患者选择分为试验组[自体肌腱解剖重建手术(n=106)]和对照组[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手术(n=104)],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按照1∶1匹配后两组各为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并统计患者6项影像学0级、I级、Ⅱ级、Ⅲ级分级参数和功能评分,分析其相关性。建立患者手术前后功能评分指标在不同手术方式下的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韧带影像学分级、功能评分均有所好转,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内、外侧副韧带分级由平均Ⅲ级提升至0级,AOFAS评分从58.96分提升至90.71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在外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分级以及功能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和术后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胫舟韧带、胫跟韧带、胫距前后韧带分级指标间均相关(P<0.05),各影像学参数均与AOFAS、Tegner、VAS、Mcd、Msd评分相关(P<0.05)。各影像学参数手术前后差值与5个功能评分指标改善率间均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胫距前、后韧带相关性最强。GEE模型显示,试验组对功能评分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随时间变化AOFAS比试验组上升幅度低了0.025;Tegner比试验组上升幅度低了1.258;VAS、Mcd和Msd分别降低了2.532、2.288和1.957。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肌腱解剖重建术在改善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韧带分级和功能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术,术后内、外侧副韧带分级和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自体肌腱解剖重建术 踝关节韧带损伤 关节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脐动脉血流参数与孕妇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关系
10
作者 许洁 朱爱萍 +2 位作者 顾凡 郁惠 孙静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3期150-157,共8页
背景:早发型子痫前期(EOPE)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与母体和围产儿不良结局紧密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评估脐动脉血流的非侵入性方法,但其在EOPE预测中的价值尚未明确。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流参数与EOPE严重程度及妊娠结局之间的相关性... 背景:早发型子痫前期(EOPE)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与母体和围产儿不良结局紧密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评估脐动脉血流的非侵入性方法,但其在EOPE预测中的价值尚未明确。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流参数与EOPE严重程度及妊娠结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名EOPE孕妇的临床资料,按EOPE严重程度,划分为重度组(n=57)和非重度组(n=71)。另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产检的健康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脐动脉血流参数,包括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这些参数与EOPE严重程度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通过样条函数与Logistic回归结合的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脐动脉血流参数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剂量反应关系。通过单因素log-binomial回归模型分析计算重度EOPE与围产儿不良之间的粗风险比(RR)。结果:研究发现,病例组PI(1.26±0.24)、RI(0.85±0.13)、S/D(2.71±0.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PI(1.36±0.21)、RI(0.97±0.10)、S/D(2.89±0.34)均显著高于非重度组(P<0.05);PI、RI、S/D与EOPE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特别是,PI≥1.1、RI≥0.7、S/D≥2.5时,预测重度EOP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和82%。脐动脉血流参数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强度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5),细化围产儿不良时间后,重度EOPE孕妇发生围产儿不良事件的概率高于非重度EOPE孕妇。结论:脐动脉血流参数PI、RI、S/D是EOPE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可能有助于早期识别和风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子痫前期 脐动脉血流 妊娠结局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阴道彩超及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11
作者 王静静 陈晨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3期79-85,共7页
目的:探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子宫内膜息肉(EP)与子宫内膜癌(E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2024年间确诊的EP和EC患者各80例,均行TVCDS和MR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手段鉴别诊断EP与EC时的效... 目的:探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子宫内膜息肉(EP)与子宫内膜癌(E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2024年间确诊的EP和EC患者各80例,均行TVCDS和MR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手段鉴别诊断EP与EC时的效能,并评估联合诊断的效果。结果:TVCDS和MRI在鉴别EP与EC中均显示出较高的诊断效能。联合诊断显著提高了EC组与EP组诊断准确率(96.25%),较单一诊断方法(TVCDS:80.00%、83.75%;MRI:86.25%、88.75%)有显著优势。结果显示,联合诊断EC组的符合率显著高于单一诊断符合率(P<0.05);联合诊断EP组的符合率显著高于TVCDS检查符合率(P<0.05),与MRI检查符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VCDS及MRI检查对EP与EC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联合诊断方法显著提高了诊断效能,为临床精准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癌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核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PWI及IVIM-DWI联合ABCD2评分预测TIA患者急性脑梗死发病危险度
12
作者 周聪 宋承东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3期119-126,139,共9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PWI)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联合ABCD评分系统2(ABCD2)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急性脑梗死(AIS)发病危险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246例TIA患者...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PWI)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联合ABCD评分系统2(ABCD2)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急性脑梗死(AIS)发病危险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246例TIA患者,均接受MR-PWI及IVIM-DWI检查,并随访90天。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AIS组和非AIS组,比较两组入院24h内MR-PWI、IVIM-DWI结果、ABCD2评分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导致TIA患者发生AIS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效能。结果:246例患者中,90 d内51例(20.73%)发生AIS。AIS组于入院24 h内MR-PWI(+)检出率显著高于非AIS组(P<0.05),IVIM-DWI快速扩散系数(ADCfast)、灌注分数(f)显著低于非AIS组(P<0.05)。AIS组TIA发作次数、TIA持续时间、颅内狭窄程度、ABCD2评分均高于非AI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DCfast降低、f降低、MR-PWI(+)、ABCD2评分升高均是导致TIA患者90天内发生AI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表明,联合应用ADCfast、f、MR-PWI、ABCD2评分的预测效能最高(AUC=0.973,95%CI:0.945~0.990)。结论:MR-PWI与IVIM-DWI能准确反映TIA患者脑灌注及弥散状态,与ABCD2评分系统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对TIA后AIS发病风险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 ABCD评分系统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治疗对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踝关节外侧不稳的影像对比及疗效分析
13
作者 朱鹏飞 刘玉杰 +1 位作者 张万喜 高岩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2期112-120,127,共10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侧韧带止点修复重建术相比传统韧带修复手术在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踝关节外侧不稳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侧韧带止点修复重建术相比传统韧带修复手术在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踝关节外侧不稳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微骨折手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关节镜下外侧韧带止点修复重建术,对照组则采用韧带修复手术。通过影像观察和临床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AOFAS评分为(95.23±5.72)分,Tegner评分为(5.54±1.85)分,JSSF评分为(97.12±5.6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的VAS评分为(1.85±0.66)分,距骨倾斜角为2.56°±0.52°,距骨前移为(2.84±0.48)m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效益⁃风险总值为6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分,表明在疗效和风险综合考量上研究组全面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表明,关节镜下外侧韧带止点修复重建术在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踝关节外侧不稳中疗效显著优于传统韧带修复手术,且具有更低的风险,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韧带止点修复重建术 距骨骨软骨损伤 踝关节外侧不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肱动脉指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比较
14
作者 王友杰 程清涛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2期140-146,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踝肱动脉指数(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疑似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实施ABI、彩色多... 目的:对比分析踝肱动脉指数(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疑似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实施ABI、彩色多普勒超声、DSA及综合检查(病例病史+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并以综合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评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价值。结果:经综合检查确诊,120例疑似患者中明确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者90例,占75.00%。经Kappa一致性检验,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结果与综合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0.649、0.708、0.994。绘制ROC曲线图发现,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AUC分别为0.850、0.878、0.994。将综合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ABI、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P<0.05),而ABI、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均有一定价值,但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与综合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更好,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踝肱动脉指数 彩色多普勒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15
作者 高彦春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1期89-94,115,共7页
目的:探讨西门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复杂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仅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西门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复杂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仅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和观察组(n=51,在西门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手术时间(119.52±25.85 min)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8.96±17.23 min)显著降低(P<0.001),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15.25±18.74 mL)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85.65±12.36 mL)显著降低(P<0.001),观察组患者的1次穿刺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分别为100%和96.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和72 h的KIM-1、Cys-C、NGAL水平均有所上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螺旋CT扫描技术辅助PCNL治疗复杂肾结石显著提高了手术效率和结石清除率,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肾功能影响较小,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经皮肾镜碎石术 复杂肾结石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IRADS超声指南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城 李卫天 +5 位作者 李永 赵御森 许园博 马永青 李传贵 杨飞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3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中国指南(C-TIRADS)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经细针穿刺或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1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二维灰...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中国指南(C-TIRADS)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经细针穿刺或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1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二维灰阶超声、彩超、SMI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C-TIRADS分类和SMI分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IRADS分类、SMI分型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价值。结果:116例患者共检出141个甲状腺结节,其中恶性结节59枚(41.84%),良性结节82枚(58.16%)。应用C-TIRADS分类对甲状腺结节进行恶性风险分类,2、3、4A、4B、4C、5类分别有5、22、13、22、65、14枚,恶性率为0、0、7.69%、9.09%、66.15%、92.85%,C-TIRADS分类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625,P<0.001)。应用SMI分型对甲状腺结节进行恶性风险分类,Ⅰ、Ⅱ、Ⅲ、Ⅳ、Ⅴ分别有10、45、28、29、29枚,恶性率为0、17.78%、21.43%、55.17%、100%,SMI分型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606,P<0.001)。C-TIRADS分类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AUC(95%CI)分别为94.92%、71.95%、0.868(0.801~0.919),SMI分别为76.27%、84.15%、0.860(0.792~0.913),C-TIRADS+SMI联合诊断分别为94.92%、82.93%、0.937(0.883~0.971),特异度和AUC均较单独应用提升,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高于单独应用(Z=4.103、3.501,P<0.001)。结论:甲状腺结节C-TIRADS分类及SMI分型与病理诊断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C-TIRADS分类与SMI分型联合诊断有助于提高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恶性危险分层中国指南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准确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荣亚洲 刘辉 +1 位作者 朱红岩 叶新华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1期108-115,共8页
目的:探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准确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6例(118个结节)行SWE引导下穿刺活检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SWE引导下穿刺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 目的:探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准确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6例(118个结节)行SWE引导下穿刺活检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SWE引导下穿刺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评估SWE引导下穿刺活检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影响SWE引导下穿刺活检准确率的因素。结果:SWE引导下穿刺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两法间一致性较高(Kappa=0.82),且具有较高的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多因素分析显示,结节中钙化、桥本甲状腺炎、囊性成分占比、颈动脉搏动异常、结节直径、结节距颈动脉距离是SWE引导下穿刺活检准确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SWE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结节中钙化、桥本甲状腺炎、囊性成分占比、颈动脉搏动异常、结节直径、结节距颈动脉距离均是SWE引导下穿刺活检准确率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 穿刺活检 甲状腺结节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联合肌骨高频超声在小腿肌腱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立陶 徐亚莉 +2 位作者 韩广香 杨帆 王茵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2期60-65,共6页
目的:评估磁共振成像(MRI)结合肌骨高频超声对小腿肌腱损伤诊断效果,并总结其影像学特征,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诊断思路。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49例小腿肌腱损伤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由两位具有10年以上经验的放... 目的:评估磁共振成像(MRI)结合肌骨高频超声对小腿肌腱损伤诊断效果,并总结其影像学特征,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诊断思路。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49例小腿肌腱损伤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由两位具有10年以上经验的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独立进行高频超声和MRI诊断。通过比较患者患侧及健侧肌腱的高频超声和MRI表现,结合临床诊断结果,采用串联试验法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两种影像学方法的联合诊断效果。结果:经关节镜检查、手术和随访确认,49例患者中,37例(75.51%)为跟腱损伤,12例(24.48%)为跖肌腱损伤。MRI显示,1~2级脂肪浸润患者占85.71%,而3~4级仅占8.16%。高频超声检查中,患侧肌腱平均灰度值比健侧平均灰度值低[(33.96±9.31)vs.(67.71±10.09)](P<0.001),肌腱血流信号以1级(57.14%)最为常见。高频超声联合MRI的诊断AUC值为0.957,灵敏度为93.8%,特异度为70.0%,均优于单独使用高频超声(AUC=0.865)或MRI(AUC=0.798)。结论:MRI与肌骨高频超声的联合使用在诊断小腿肌腱损伤中显示出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为早期诊断提供有力的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肌骨 高频超声 小腿 肌腱损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精准诊断与治疗评估中的临床应用及前沿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书琪 朱绍成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1期3-9,16,共8页
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作为肝胆特异性对比剂,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研究综述了Gd‑EOB‑DTPA增... 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作为肝胆特异性对比剂,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研究综述了Gd‑EOB‑DTPA增强MRI技术在早期发现、精确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瘤(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以及评估治疗反应方面的应用现状和最新进展。Gd‑EOB‑DTPA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对CRLM的检测敏感性,尤其是在直径≤1 cm的小病变中。此外,基于Gd‑EOB‑DTPA增强MRI的影像组学为CRLM的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定量分析影像特征,辅助临床决策。本文归纳总结了Gd‑EOB‑DTPA增强MRI在CRLM诊疗中的特异性影像表现及优势,为进一步优化患者管理和指导治疗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塞酸二钠 肝转移瘤 磁共振成像 结直肠癌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2D超声及弹性成像在乳腺癌肿块体积测量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先华 韩江涛 +1 位作者 卿建兵 蒋冬梅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2D超声及弹性成像在乳腺癌肿块体积测量中的价值,为超声检查技术选择和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98例乳腺癌患者,分析临床特征、超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资料。采用SPSS 1... 目的:探讨术前2D超声及弹性成像在乳腺癌肿块体积测量中的价值,为超声检查技术选择和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98例乳腺癌患者,分析临床特征、超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资料。采用SPSS 19.0软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评估2D超声和弹性成像测量乳腺癌肿块体积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D超声和弹性成像测量乳腺癌肿块体积与病理组织学结果高度一致,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分别为0.82和0.80,Spearman相关性(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alysis,r)分别为0.84和0.80,均P<0.01。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肿块最大径、浸润性导管癌伴导管内原位癌及钙化情况对术前2D超声测量有显著影响(均P<0.05),钙化情况对术前弹性成像测量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术前2D超声及弹性成像均可准确测量乳腺癌肿块体积,且弹性成像受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弹性成像 乳腺癌 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