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157篇文章
< 1 2 1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艳 孙凌云 +3 位作者 江全元 陈立萌 杨旸 吴飞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3,共11页
高校教师是智能技术能否以及如何进入高校的关键守门人,其人工智能素养水平直接决定智能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变革的方向、速度和质量。本研究认为,人工智能素养是高校教师胜任智能时代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工作需具备... 高校教师是智能技术能否以及如何进入高校的关键守门人,其人工智能素养水平直接决定智能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变革的方向、速度和质量。本研究认为,人工智能素养是高校教师胜任智能时代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工作需具备的,这些素养具体体现在育人理念、智能教育知识、人机协同教学、数智赋能科研创新、坚持科技向善和人本价值五个维度,整体要求坚持理念引领、知识为基、能力为核、创新为重、价值为本。高校可通过更新教师培训的内容与形式、创新教研室的活动内容与形式以及采用项目驱动提升教师融合人工智能实践能力等策略,促进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并为其提供组织、制度、资源和环境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人工智能素养 人本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场景细化及落地实践——基于探索性多案例分析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现民 曾佳尧 李新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2,共11页
作为推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范围和影响力持续扩大,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场景落地对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多案例分析法,选取国内外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 作为推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范围和影响力持续扩大,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场景落地对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多案例分析法,选取国内外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50个典型实践案例,从教育教学、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教育评价、科学研究、教育环境、教育管理七个维度分析案例文本,总结归纳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六大场景、15项业务及130多处融合点,凝练场景落地存在的能力、观念、条件、机制与风险五大现实障碍,据此提出转变观念、提升能力、多元供给、激发动力、强化协同和规避风险等推进策略,以期为推进我国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与教育 多案例研究 场景落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融入基础教育:助内卷抑或提新质? 被引量:6
3
作者 胡小勇 刘雪旎 +2 位作者 陈丽诗 刘颜帆 刘晓红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4,共10页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深刻影响基础教育的育人图景。基础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点,人工智能的融入既可能推动教育新质发展,也可能助推教育内卷,呈双重效应。本研究首先溯源教育内卷成因,指出人工智能可能通过扩大教育内卷传...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深刻影响基础教育的育人图景。基础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点,人工智能的融入既可能推动教育新质发展,也可能助推教育内卷,呈双重效应。本研究首先溯源教育内卷成因,指出人工智能可能通过扩大教育内卷传播场域、强化资源分配不均、加剧教育评价异化和深化替代效应等助推基础教育内卷;其次,剖析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特征,包括指向全面发展与高阶能力的培养目标、优质均衡与跨学科的课程资源、人机协同与终身性的育人方式、素养导向与公平的教育评价、开放灵活的空间环境以及安全智能的服务管理,阐述了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变革的价值意蕴;最后,提出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破解教育内卷和促进教育提新质的策略建议,以回应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育人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基础教育 教育内卷 新质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探究智创: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新模式 被引量:5
4
作者 魏非 杨可欣 祝智庭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3,共10页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式构建与应用是当下教育者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在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学习的潜在风险和相关学习模式不足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联通主义学习和社会文化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式构建与应用是当下教育者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在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学习的潜在风险和相关学习模式不足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联通主义学习和社会文化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以学习与创新深度融合为取向的,显著体现协同、探究特征的协同探究智创模式,并阐释了该模式的定义、核心要素和实践模式。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针对模式应用中的提问和对话、任务设计以及学习评价等关键实施要素提出操作建议,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质询”环节,强调以思想引领和讨论启发为要领的提问和对话流程。研究最后从增强人机协同能力、应用解释式人工智能和整合场景小模型等角度提出协同探究智创模式发展的未来图景。协同探究智创模式可促进学习者在开放、互动环境中探索问题、生成知识和创新实践,实现学习与创新深度融合,可更好地回应新质人才培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习模式 协同探究 对话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设计分析:需求、方法和发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穆肃 陈孝然 周德青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2,共12页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资源、教学评价等教学设计环节的决策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果。当前教学设计“人类制品”与“人工制品”普遍存在设计过程和结构程序化、偏离教师设计初衷和学生个性学习需求、数字技术运用...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资源、教学评价等教学设计环节的决策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果。当前教学设计“人类制品”与“人工制品”普遍存在设计过程和结构程序化、偏离教师设计初衷和学生个性学习需求、数字技术运用不足与适切性不高、忽视情感投入与师生交互不足等问题。本研究在分析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借鉴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型提出“学为中心:助力素养与思维培育”的理念指向和“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分析持续生成”的技术指向;构建了包含分析任务分解与规划、内容存储与记忆、功能实现与拓展、决策准确与可信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智能分析实践框架,并提供了相应实例;最后基于发展战略分析理性认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设计分析的应用挑战,展望主客观并重贯通的“师—机”协同教学设计智能分析的发展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析 可行方法 风险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教育生态下人机协同教学范式转型 被引量:10
6
作者 袁磊 徐济远 刘沃奇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随着ChatGPT、DeepSeek等大模型的快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深度融入教育。教育生态正从传统数字教育形态跃迁为人机共生、交往理性的数智教育生态,成为“师—机—生”三元互动和物理、文化、数字三元交融的复合场域。本研究聚焦... 随着ChatGPT、DeepSeek等大模型的快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深度融入教育。教育生态正从传统数字教育形态跃迁为人机共生、交往理性的数智教育生态,成为“师—机—生”三元互动和物理、文化、数字三元交融的复合场域。本研究聚焦数智教育生态四个核心维度的范式变革:教学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教师角色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设计者,学生逐渐成为主动探索者,智能体作为教育“准主体”深度参与教学;知识观从静态走向动态,教学组织从单一走向混合;学习方式实现认知过程外显化,强调批判性使用与创造性应用知识;教学评价由结果导向转向多维整合,由静态测量转向动态适应。基于教学案例,本研究借助DeepSeek双模型架构设计了五阶段教学流程,开发了四类功能性教育智能体,并提出差异化智能体应用策略,以期为数智教育生态下人机协同教学提供实践范式与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教育 人机协同教学 教育生态 教育智能体 Deep See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新质人才培养:支持个体的差异成长 被引量:9
7
作者 沈书生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1,共9页
为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落实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教育系统需要积极探索如何引导学习者自觉成为肩负国家发展使命、具有主体责任的新质人才。然而,学习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单一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每个学习者的成长需求。因此,本... 为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落实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教育系统需要积极探索如何引导学习者自觉成为肩负国家发展使命、具有主体责任的新质人才。然而,学习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单一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每个学习者的成长需求。因此,本研究提出,个体核心素养的形成,不能单纯依赖外部教学因素,而应推动个体主动建立主体责任,使个体充满韧性。本研究通过分析教育领域技术应用的演进逻辑,提出基于数智技术构建的教育生态会影响个体韧性并扩大个体差异;从促进认知发生的视角出发,重构基于数智技术的学习空间,有利于促进多元主体协同,优化学习流程,改进学习模式;借助数智学习空间创设与学生认知相适应的认知场景,可以支持不同主体在相同学习时间线的差异化学习行为,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责任,为不同主体提供差异化认知机会,推动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理解数智技术赋能新质人才培养的价值,可以支持不同学习者建立差异化认知路径,实现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新质人才 核心素养 数智学习空间 学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视角下教育者人工智能素养框架:内容架构、实践示例和应用策略 被引量:7
8
作者 兰国帅 肖琪 +3 位作者 宋帆 杜水莲 丁琳琳 蔡帆帆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6,共12页
提升教育者的人工智能素养已成为主动适应国家数字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议题。然而,我国对人工智能素养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且主要关注学生或区域框架。教育者人工智能素养的研究在理论层面存在框架缺失、评价指标缺乏等问题,实践层面... 提升教育者的人工智能素养已成为主动适应国家数字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议题。然而,我国对人工智能素养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且主要关注学生或区域框架。教育者人工智能素养的研究在理论层面存在框架缺失、评价指标缺乏等问题,实践层面面临监管政策缺位、应用指南短缺、评估工具匮乏等挑战。美国数字承诺组织制定的《人工智能素养:理解、评估和使用新兴技术框架》可为我国构建本土化教育者人工智能素养框架、提升教育者人工智能素养提供参考。该框架定义了人工智能素养的内涵,涵盖人工智能素养六类教育实践、两条核心原则、三种参与模式和三种使用类型,并提供了高中人工智能素养框架应用的实践示例和中小学提升人工智能素养学习体验的五种应用策略。我国应深化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实践,构建系统普适的教育者人工智能素养框架;完善人工智能应用评估体系,围绕人工智能核心原则推动新兴技术发展;建立动态的人工智能监管机制,促进数智化时代新质人才教育转型;提升教育主体的人工智能素养,共筑实践导向的人工智能教学新生态;树立育人导向智能教学理念,融合教育大模型助推教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素养 人工智能素养框架 计算思维 数据素养 数字素养 数字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与变革——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综述 被引量:7
9
作者 钟正 黄镜彬 +1 位作者 靳帅贞 王琳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5,共9页
在全球数字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教育正经历颠覆性变革与系统性重构,数字教育以其公平、包容、开放、共享等优势,为解答教育服务现代化、成就全人发展等难题提供了新路径。本文围绕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智能时代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核... 在全球数字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教育正经历颠覆性变革与系统性重构,数字教育以其公平、包容、开放、共享等优势,为解答教育服务现代化、成就全人发展等难题提供了新路径。本文围绕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智能时代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核心议题,系统探讨数字教育在教、学、管、评、研等方面的创新进展,深度审思全球数字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人工智能 教师角色转型 智能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设计新范式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晓英 徐辛 张汇坷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73,共11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能突破教学设计长期存在的瓶颈,重构教学设计形态:将传统线性流程转变为以会话为纽带的迭代式设计进程,即教师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持续对话中共同完成教学设计的生成、反馈、调整和迭代。这种基于人机会话的教学设计新范式... 生成式人工智能能突破教学设计长期存在的瓶颈,重构教学设计形态:将传统线性流程转变为以会话为纽带的迭代式设计进程,即教师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持续对话中共同完成教学设计的生成、反馈、调整和迭代。这种基于人机会话的教学设计新范式,通过人机认知系统的深度耦合,将教学设计从静态方案产出升级为动态智慧生长。本研究基于会话理论和认知支架理论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设计的人机会话模型,尝试打开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设计的黑箱,为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设计新范式提供解释、分析和行动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学设计 人机协同 会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技术提升智慧课堂教学效果研究
11
作者 彭红超 朱凯歌 祝智庭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4,共11页
我国数字教育正从转化、转型阶段并行加速迈进智慧教育阶段,但学界对智能技术能否促进智慧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总结分析智慧教育开局(2012年)至元年(2025年)十余年间智能技术对教学效果影响的4... 我国数字教育正从转化、转型阶段并行加速迈进智慧教育阶段,但学界对智能技术能否促进智慧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总结分析智慧教育开局(2012年)至元年(2025年)十余年间智能技术对教学效果影响的46项实验与准实验研究,发现:1)智能技术提升我国智慧课堂教学效果的整体效应已达中等水平(合并效应值为0.52),且在促进学生认知和非认知发展方面无差别;2)智能技术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具有学科差异但没有学段差异;3)这一作用不会因技术应用时间及类型不同而不同;4)智能技术重构教学的程度与成效倒挂,且革新后的效果未明显提升。本研究还发现,学习印记、调查数据、测评数据、多模态数据等数据均能有效检验智能技术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且这种检验力没有差异。文章最后提出探索教师与智能技术协同的教学决策机制、增强学生应对技术风险的数字韧性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智慧课堂 元分析 教学效果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的超学科教育:知识生态重构与范式转型
12
作者 董艳 于浩 张华俊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4,共14页
在全球问题日益复杂与数智技术迅猛发展的双重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学科壁垒固化、课程体系滞后、专业设置僵化与产教协同缺位等困境。超学科教育通过知识整合协同性、问题导向实践性、主体参与多元性和认知范式复杂性特征,揭示了纾解上... 在全球问题日益复杂与数智技术迅猛发展的双重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学科壁垒固化、课程体系滞后、专业设置僵化与产教协同缺位等困境。超学科教育通过知识整合协同性、问题导向实践性、主体参与多元性和认知范式复杂性特征,揭示了纾解上述困境的内在机制。结合数智技术,本文构建了四层知识生态模型(数据层—知识层—智能层—演化层),并阐释其动态演化逻辑与知识创新路径;提出制度设计、课程创新、认知重塑三维实践框架,包括五螺旋协同治理模型、问题域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Ω型整合思维培养策略。超学科教育通过弥合知识生产与社会需求的鸿沟,依托数智技术构建动态知识网络与协同创新生态,为高等教育范式转型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学科教育 数智赋能 知识生产模式 高等教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基础教育应对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的行动与反思
13
作者 孔令帅 侯佳 钱玲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3,共9页
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已受各国的高度关注。美国作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先行者,采取诸多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行动,包括重塑人才内涵与目标、重构培养内容与路径、重筑教学资源新生态和重建学术伦理的标准等。借鉴美国... 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已受各国的高度关注。美国作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先行者,采取诸多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行动,包括重塑人才内涵与目标、重构培养内容与路径、重筑教学资源新生态和重建学术伦理的标准等。借鉴美国基础教育应对人工智能经验,我国需秉持大胆探索与守住底线的态度,推动基础教育战略转型,支持教师应对技术浪潮,构建多样化的试点机制,同时把握中国基础教育的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基础教育 人工智能 教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重构理论赋能高等教育数字新生态建设
14
作者 杨定中 胡燕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3,共9页
全面数字化转型正全方位重塑高等教育新生态,但现有研究多聚焦数字技术应用的局部实践,整体性、深层次变革逻辑系统性阐释尚显不足。鉴于此,本研究构建了“环境—主体—资源—机制”四维重构理论框架,系统剖析全面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新... 全面数字化转型正全方位重塑高等教育新生态,但现有研究多聚焦数字技术应用的局部实践,整体性、深层次变革逻辑系统性阐释尚显不足。鉴于此,本研究构建了“环境—主体—资源—机制”四维重构理论框架,系统剖析全面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新生态的生成逻辑与实施路径,以及对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冲击与内在演化机制。该框架以连接性、数据化与智能化为数字化赋能核心催化剂,阐释其在高等教育生态中深度嵌入与系统渗透的机制;厘清其在结构性重构、功能性再造与生态性重塑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全面数字化通过技术驱动、能力生成与制度文化适配的多元耦合,可有效激发高等教育战略转型的内生动力与系统跃迁,从而为数字化转型构建系统性理论范式与生态重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数字化 高等教育新生态 EARM四维理论框架 系统性变革 战略转型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教育背景下积极老龄化量表的编制与测量
15
作者 吴峰 余年年 +1 位作者 仲彧欣 熊军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7,共10页
为因应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国提出了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实现养老与教育相结合是这一战略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积极老龄化量表基于养老视角编制,忽略了老年教育,编制新时代下积极老龄化量表对于推进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 为因应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国提出了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实现养老与教育相结合是这一战略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积极老龄化量表基于养老视角编制,忽略了老年教育,编制新时代下积极老龄化量表对于推进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自多个老年教育机构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生成由自理能力、社会参与、心理智慧、经济保障、健康生活、老年学习六个维度组成的适合我国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量表,验证了积极老龄化与老年教育相关这一结论。研究发现,我国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个人月收入、身体健康状况与其积极老龄化水平显著正相关。我国老年人在经济保障、老年学习和社会参与等维度的平均得分较低,未来政策可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 老年教育 终身学习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重构 被引量:8
16
作者 苗逢春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3,共10页
当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技术成熟度、专业模型的行业普及度、智能工具的合规管控度和人机互动的个体赋能度均达到可支撑人工智能作为全社会创新工具的阶段,人类社会即进入后人工智能时代。本文从支持中国在后人工智能时代保持代差竞争优... 当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技术成熟度、专业模型的行业普及度、智能工具的合规管控度和人机互动的个体赋能度均达到可支撑人工智能作为全社会创新工具的阶段,人类社会即进入后人工智能时代。本文从支持中国在后人工智能时代保持代差竞争优势的长期目标出发,重新构想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提出以下四个高等教育智能转型的战略方向:以以人为本的智能社会公民素养为思政目标的育人、以人机协作和共创能力为人才培养主线的教学、以人机融智科研能力和理性智能科学启蒙为创新基础的科研、以人类文化主体和智能器物客体的对立统一为文化反思和文化创新主题的文明,进而主张通过“能力建设—治理升级—代差布局”的基础性长期策略,支持高等教育智能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工智能时代 智能社会公民 人机协作能力 智能科学发现 智能时代的文明演进 人工智能能力建设 智能化转型治理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学思维链的教育大模型推理显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永智 曹培杰 +3 位作者 武卉紫 包昊罡 程蓓 邓友超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1,共8页
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存在推理黑箱化、生成幻觉化、知识碎片化、情感空洞化、价值疏离化、应用单一化等问题。本研究借鉴OpenAI O1、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的技术思路,提出教学思维链这一创新理论与方法。教学思维链是一种... 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存在推理黑箱化、生成幻觉化、知识碎片化、情感空洞化、价值疏离化、应用单一化等问题。本研究借鉴OpenAI O1、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的技术思路,提出教学思维链这一创新理论与方法。教学思维链是一种蕴含教学逻辑的教学过程表征,关联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以步骤级教学行为为节点、体现多路径择优的动态链式数据结构。教学思维链具有六方面特征:理念特征表现为教学复杂性的结构化降维、行为特征强调技术落地的工程范式、集成特征突出多源协同的决策引擎、方法特征关注隐性决策的表征挑战、价值特征体现为构建双向赋能的共生生态、自进化特征强调动态适应与自我优化的协同机制。作为教育大模型研发的底层逻辑架构,教学思维链历经提取生成、训练学习、迭代优化三个构建阶段,贯穿教育大模型从认知表征到决策优化的全生命周期,有助于推动通用大模型走向教育专用大模型,为教育强国建设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育大模型 教学思维链 教学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一流大学应对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的改革行动与反思 被引量:9
18
作者 邢园园 钱玲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5,共12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正深刻影响美国高等教育。本文基于对美国35所一流大学人工智能应用指南的系统分析,探讨美国大学在教学领域的改革行动。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契机,美国一流大学采取三方面的行动:重新...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正深刻影响美国高等教育。本文基于对美国35所一流大学人工智能应用指南的系统分析,探讨美国大学在教学领域的改革行动。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契机,美国一流大学采取三方面的行动:重新定义学术诚信,规范生成式内容的引用格式,更新检测手段,维护学术规范;改革师生沟通机制,明确人工智能使用边界,发展学生关键技能,公开使用政策;采取人工智能赋能的评估反思框架,强化多样化教学评估方式,开展真实情境评估、动态阶段评估、多模态评估和重启课堂评估,注重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等高阶能力。我国一流大学应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塑造学术诚信的新环境,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积极推动教育评价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学改革 一流大学 师生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发经济与老年教育:关系辨析、互动机制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遵民 朱新洲 +2 位作者 杨慧康 杨瑜 戴岭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7,共10页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背景下,银发经济与老年教育的融合发展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文献综述与政策演进脉络显示,银发经济与老年教育之间是一体两面、互为促进的关系。两者融通勾连的核心是满足老年群体对精神与物质需求的提升,...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背景下,银发经济与老年教育的融合发展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文献综述与政策演进脉络显示,银发经济与老年教育之间是一体两面、互为促进的关系。两者融通勾连的核心是满足老年群体对精神与物质需求的提升,而融合发展的根本目的与宗旨是为了增进老年群体的社会福祉。两者在宏观层面上的互通可以超越经济的逐利性与教育公益性之间的二元对立,同时两者通过需求驱动、政策引导与市场资源配置可以建立微观层面的互动机制。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促进两者融合发展的重要策略与路径:完善制度建设与政策设计,推进市场导入与产教融合,深化技术赋能与创新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发经济 老年教育 互通互融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重构高等教育生态:趋势、变革与治理——《2025年地平线报告(教学版)》要点与思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晓丽 徐丹 胡贞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1,共10页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发布的《2025年地平线报告(教学版)》,从社会、技术、经济、环境与政治五个维度分析了15种宏观趋势对高等教育教学的影响,揭示了促进教育领域深刻变革的六项关键技术与实践,并描绘了未来高等教育四种可能图景。...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发布的《2025年地平线报告(教学版)》,从社会、技术、经济、环境与政治五个维度分析了15种宏观趋势对高等教育教学的影响,揭示了促进教育领域深刻变革的六项关键技术与实践,并描绘了未来高等教育四种可能图景。本文通过对该报告的全面解读,分析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启示,并提出建议:构建有韧性的高等教育数智生态系统;推进人机协同教学,创新数字教学实践;加强伦理规范制定和人工智能治理;提供灵活的教师培训方案,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高批判性数字素养,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和技术开发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平线报告 数智生态系统 伦理规范 人工智能治理 批判性数字素养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