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3,4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框架在火灾作用下坍塌机理的数值分析
1
作者 揭智渊 黄群 +1 位作者 王乐斌 马兴飞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2期11-13,17,共4页
本研究专注于多层钢框架建筑结构在火灾等高温条件下的整体坍塌机制,通过应用塑性极限理论的上限法原理来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研究方法基于以下核心思路:以钢结构构件在火灾等高温作用下,整体结构机构的弹塑性变形(参与系数或转角)作为... 本研究专注于多层钢框架建筑结构在火灾等高温条件下的整体坍塌机制,通过应用塑性极限理论的上限法原理来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研究方法基于以下核心思路:以钢结构构件在火灾等高温作用下,整体结构机构的弹塑性变形(参与系数或转角)作为关键变量,进而整合这些关键的变量以计算得到结构在最终破坏状态下的外力功和内力塑性功。特别设定了一个整体坍塌的判断标准,即外力功同内力塑性功之比接近1时,视为结构即将倒塌。通过这样的方法,构建了一个以塑性变形的参与系数为变量的多元函数,此函数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随后,引入非线性规划法来求解这个多元函数的极值,确保该比值满足设定的结构倒塌判断标准。最终能够准确地确定结构在倒塌时的破坏机构形态以及相应的极限温度。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避免直接模拟复杂的结构倒塌过程,而且适用于更复杂的钢框架结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极限理论 非线性规划法 钢框架建筑结构 火灾高温作用 坍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与加固改造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于建荣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4期187-189,共3页
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中,加固设计不合理导致结构受力不均,影响施工质量。为此,开展了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与加固改造技术研究。以某县城的建材大市场中的C1#建筑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其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基础上,通过对工程... 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中,加固设计不合理导致结构受力不均,影响施工质量。为此,开展了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与加固改造技术研究。以某县城的建材大市场中的C1#建筑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其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基础上,通过对工程数据进行检测,确定混凝土收缩应力分布不均为质量问题的主要成因。在改造处理过程中,应用了碳纤维布粘贴方式,加固整体现浇板结构。在验收结果中,裂缝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且改造后的现浇板抗拉强度和受拉弹性模量均满足建筑设计标准,能够保障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建筑结构 施工质量控制 加固改造技术 碳纤维布粘贴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探索与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剖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春飞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2期122-125,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施工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形式,在我国的建设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上海市地轨道交通14号线22标封浜车辆段工程项目为例,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施工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形式,在我国的建设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上海市地轨道交通14号线22标封浜车辆段工程项目为例,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进行分析和研究,与传统建筑结构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具有更高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性,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工成本投入,提升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建筑结构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某住宅项目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丽 王婷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5期71-73,共3页
为了满足建筑行业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新要求,本文以某地住宅项目为例,通过剖析该项目建筑结构设计对整体造价的影响,并梳理当前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造价管理模式、落实设计费用管控等降低造价的措施。... 为了满足建筑行业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新要求,本文以某地住宅项目为例,通过剖析该项目建筑结构设计对整体造价的影响,并梳理当前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造价管理模式、落实设计费用管控等降低造价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恰当的造价管控策略,能够有效将建筑结构设计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实现项目经济效益与建设效益的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项目 建筑结构 造价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高层装配式建筑结构构建稳定性检测方法研究
5
作者 孙金玮 姜桥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2期77-79,共3页
本文旨在更好地研究常规大型高层装配式建筑结构构建稳定性,改变当前检测方法,由于这些方法没有进行压力的监测获取相关压力参数,所以造成了偏离实际值的问题。通过介绍大型高层装配式建筑结构构建稳定性检测方法研究,以大型高层装配式... 本文旨在更好地研究常规大型高层装配式建筑结构构建稳定性,改变当前检测方法,由于这些方法没有进行压力的监测获取相关压力参数,所以造成了偏离实际值的问题。通过介绍大型高层装配式建筑结构构建稳定性检测方法研究,以大型高层装配式建筑内容为例,分析了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大型高层装配式建筑实施扫描情况,获取相关数据,经计算分析了建筑结构相关数据;提出了压力传感器对建筑结构施加压力等观点,测得结构表面的压力数据,建立大型高层装配式建筑结构稳定性检测模型,将上述数据导入模型中,大型高层装配式建筑结构稳定性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得出稳定性标准值0.85与该压力下的实际标准值0.95相比误差仅为0.1,表明该方法测量建筑结构构建稳定性的误差最小,检测的精度最好,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建筑结构 稳定性 三维激光扫描仪 重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结构智能化健康检测方法
6
作者 岳秀珍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8期19-21,共3页
为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长期耐久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结构健康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部署传感器、实时监测和大数据分析,能够实时获取建筑结构的各类健康数据,如位移、应力、温度变化及振动频率等,进而对建筑的运行状态进... 为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长期耐久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结构健康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部署传感器、实时监测和大数据分析,能够实时获取建筑结构的各类健康数据,如位移、应力、温度变化及振动频率等,进而对建筑的运行状态进行科学评估。首先,系统架构设计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及反馈四个主要模块,并采用云平台存储与分析数据,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应用,结合位移、应力、温度和振动频率等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验证了物联网技术在建筑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可行性与优势。结果表明,监测数据与建筑结构的实际健康状态高度一致,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以指导结构维护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建筑结构 健康检测 数据采集 云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早期裂缝扩展检测研究
7
作者 严浩 贾凤刚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12期40-42,共3页
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早期裂缝形态复杂多样,扩展方向、宽度和深度难以精准捕捉;混凝土表面纹理和环境干扰(如光照、阴影)增加了图像处理的难度。为此,提出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早期裂缝扩展检测方法。定位原始图像某像素点的梯度矢量... 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早期裂缝形态复杂多样,扩展方向、宽度和深度难以精准捕捉;混凝土表面纹理和环境干扰(如光照、阴影)增加了图像处理的难度。为此,提出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早期裂缝扩展检测方法。定位原始图像某像素点的梯度矢量,采用绝对差算法和边缘检测法增强混凝土早期裂缝图像,获取混凝土早期裂缝扩展部分图像。基于此,计算横纵向扩展裂缝图像的投影分布向量,提取扩展裂缝图像的特征,引入差异度因子,融合不同类型的扩展裂缝特征。根据上述特征,将其输入至基于极限学习机的早期裂缝扩展检测模型,实现早期裂缝扩展检测。测试结果显示:研究方法应用下早期裂缝扩展检测损失值更低,交并比(IOU)更高,对不同方向的早期裂缝完成扩展检测时,均具有非常高的检测完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建筑结构 早期裂缝 扩展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设计的建筑结构加固方法及实例研究
8
作者 于洪军 张楠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6期130-132,共3页
建筑结构加固是保障建筑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措施。本研究探讨了基于优化设计的建筑结构加固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其有效性。采用有限元分析和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加固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在提高结构承载能力的同时,最小化加固成本和对... 建筑结构加固是保障建筑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措施。本研究探讨了基于优化设计的建筑结构加固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其有效性。采用有限元分析和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加固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在提高结构承载能力的同时,最小化加固成本和对建筑功能的影响。实例研究表明,优化设计的加固方案相比传统方法可提高结构性能15%,同时降低成本20%。研究成果为工程实践中的建筑结构加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加固 优化设计 有限元分析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隔震控制技术在医疗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9
作者 李娟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6期7-9,共3页
医疗建筑在地震发生时往往面临灾难性的破坏,因此如何提高医疗建筑的抗震能力成为当今工程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减隔震控制技术在医疗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首先,结合医疗建筑的特殊需求和结构设计的要求,分析了减隔震控... 医疗建筑在地震发生时往往面临灾难性的破坏,因此如何提高医疗建筑的抗震能力成为当今工程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减隔震控制技术在医疗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首先,结合医疗建筑的特殊需求和结构设计的要求,分析了减隔震控制技术在医疗建筑中的可行性和优势。其次,提出了医疗建筑结构分析模型,建立了运动方程和单体结构振动能量方程。然后,通过有限元分析了医疗建筑结构减隔震模型。最后,通过有限元和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减隔震控制技术在医疗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可行性和效果。结果表明,减隔震控制技术能提高医疗建筑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减少地震引起的损失和风险,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建筑 减隔震控制 建筑结构分析 减隔震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商办楼结构安全性与抗震性能的检测鉴定
10
作者 朱刘文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9期184-186,共3页
本文对某商办楼进行了结构安全性与抗震性能的检测鉴定,依据相关检测鉴定规范与标准通过现场勘查、检测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对该建筑的结构体系、构件状况、材料强度、抗震构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评估。检测结果表明,该商办楼安全性... 本文对某商办楼进行了结构安全性与抗震性能的检测鉴定,依据相关检测鉴定规范与标准通过现场勘查、检测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对该建筑的结构体系、构件状况、材料强度、抗震构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评估。检测结果表明,该商办楼安全性等级为Bsu级,在后续工作年限内且正常使用条件下,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同时该建筑构件抗震承载力满足规范与计算要求,相关计算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安全性 抗震性能 检测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空间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
11
作者 汤薛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7期47-49,共3页
针对大跨度空间建筑带来了极大的荷载,复杂结构体系导致受力状态异常复杂,对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问题。本文深入研究了大跨度空间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旨在提升其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首先,详细分析了大... 针对大跨度空间建筑带来了极大的荷载,复杂结构体系导致受力状态异常复杂,对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问题。本文深入研究了大跨度空间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旨在提升其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首先,详细分析了大跨度空间建筑结构方法,包括杆单元、索单元和结构自应力分析。其次,通过Midas gen仿真软件对大跨度空间建筑结构设计进行有限元模拟。最后,通过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张拉工况进行位移逐渐增大,发现张拉完成后结构最大X向位移达到183.827mm、最大Y向位移达到172.045mm,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空间 建筑结构设计 结构自应力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地质条件的建筑结构设计挑战与应对
12
作者 李航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2期147-149,共3页
本文通过介绍复杂地质条件下建筑结构设计面临的挑战,归纳了不均匀土层、断层、岩溶等地质条件对建筑物安全性的显著影响问题,指出了现有技术在应对这些挑战方面的不足。详细讨论了复杂地质条件的类型、影响因素及其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 本文通过介绍复杂地质条件下建筑结构设计面临的挑战,归纳了不均匀土层、断层、岩溶等地质条件对建筑物安全性的显著影响问题,指出了现有技术在应对这些挑战方面的不足。详细讨论了复杂地质条件的类型、影响因素及其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具体表现,包括受力分析的复杂性、基础设计的困难及抗震设计的挑战。同时,提出了包括精细化地质勘察、创新基础设计、优化结构设计等在内的多种应对策略,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建筑结构设计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强调了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设计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条件 建筑结构设计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厂房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13
作者 谢春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10期124-126,共3页
为打破传统厂房建筑空间布局与结构设计对新型工业生产链打造的限制,更好地适配服务功能拓展需要,本文以金桥北区广谊通用厂房项目为例,通过介绍建筑专业与结构专业相互渗透后构建的“智慧之网”以及交叉网格结构体系,提出了建筑结构一... 为打破传统厂房建筑空间布局与结构设计对新型工业生产链打造的限制,更好地适配服务功能拓展需要,本文以金桥北区广谊通用厂房项目为例,通过介绍建筑专业与结构专业相互渗透后构建的“智慧之网”以及交叉网格结构体系,提出了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与关键施工技术要点,得出该项目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在施工中的关键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建筑的感性表达与结构的理性分析充分融合下,项目在进度、成本、质量各项约束条件下得以实现建筑设计优化,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相关设计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 结构设计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建筑机电系统设计阶段BIM技术应用
14
作者 蒋凤昌 董杰 +2 位作者 奚晟翔 沈兵瑞 韩渭国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8期82-84,共3页
为提升医院建筑机电系统设计质量,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助力医院建筑各专业的协同设计。本文以上海市中医医院嘉定新院区工程为例,构建机电系统设计阶段的BIM+PM推进机制,及时更新BIM模型信息;应用BIM审核图纸问题,预先发现机电各... 为提升医院建筑机电系统设计质量,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助力医院建筑各专业的协同设计。本文以上海市中医医院嘉定新院区工程为例,构建机电系统设计阶段的BIM+PM推进机制,及时更新BIM模型信息;应用BIM审核图纸问题,预先发现机电各系统的冲突和设计不完善之处;并将BIM技术渗透到机电各专项设计之中,应用集成化平台协同机电各专业信息;基于BIM+医疗工艺优化分析技术,助力机电系统的设计方案比选和大型医疗设备实施方案优化。实践证明,应用BIM显著提升了医院建筑机电系统设计质量,从而避免各专业之间潜在冲突、避免安装施工过程中的反复折改现象,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建筑 机电系统 深化设计 BIM技术 优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工况下不同光伏组件发电性能实证研究
15
作者 饶伟 郭宇鹏 +1 位作者 周楠 夏铭泽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1期10-13,共4页
随着光伏车棚需求和数量不断增加,形式的选择和维护成为影响光伏车棚综合收益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天津某采用了多种光伏组件形式的光伏车棚近1年的发电数据,对影响光伏车棚组件发电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异质结组件、TOPCon组件... 随着光伏车棚需求和数量不断增加,形式的选择和维护成为影响光伏车棚综合收益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天津某采用了多种光伏组件形式的光伏车棚近1年的发电数据,对影响光伏车棚组件发电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异质结组件、TOPCon组件在发电效率上优于PERC双玻组件、PERC组件。在光伏车棚实际工作条件下,测试了在冬夏季典型日晴天、阴天、雪天及围合等多种工况对四种组件发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弱光条件下,N型组件具有较好的弱光性能;由于光伏车棚光伏组件距地较高,双面光伏组件发电性能受到很大影响;夏季N型光伏组件较常规P型光伏组件在高温下有更多的发电量增益和热稳定性;雪天时光伏车棚PERC双玻组件性价比较TOPCon组件高;在晴天和阴天下,异质结组件都有着更多的发电量增益;通过研究光伏车棚底部空间围合对TOPCon组件、PERC双玻组件发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OPCon组件有更多的发电量减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车棚 光伏组件 发电效率 弱光性能 雪天 围合遮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某超高层连体结构设计
16
作者 李练兵 葛磊 刘一斌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2期24-26,共3页
为研究超高层连体结构连接体抗震性能及设计要点,本文对长沙新河三角洲某区4#栋进行实例分析,该超高层连体结构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空中连体采用钢桁架结构体系。通过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分析,对该工程的结构布置进行了计算与研究,结合... 为研究超高层连体结构连接体抗震性能及设计要点,本文对长沙新河三角洲某区4#栋进行实例分析,该超高层连体结构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空中连体采用钢桁架结构体系。通过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分析,对该工程的结构布置进行了计算与研究,结合本工程特点,合理选取连接体结构形式和弱连接下的支座方式,并就本项目连体结构支座选型及支座构造要求进行概述,提出了适合本项目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坠”抗震性能目标要求,结果表明该超高层连体结构布置合理,通过弱连接形式可达到预期抗震设防要求,为类似连体结构项目的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 连体结构 钢桁架 动力弹塑性 支座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与SVM算法的住宅工程造价预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月志 孙娜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2期36-38,共3页
针对住宅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多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影响因素相关性检验,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处理,去除相关度,降低输入维度和噪声,然后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构成主成分-支持向量机(PCA-SVM)和主成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PCA-LSSVM)... 针对住宅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多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影响因素相关性检验,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处理,去除相关度,降低输入维度和噪声,然后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构成主成分-支持向量机(PCA-SVM)和主成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PCA-LSSVM)两个预测模型,对模型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算例结果表明,应用PCA-SVM和PCA-LSSVM模型对住宅工程造价进行估算准确度高,模型性能好,PCA-LSSVM比PCA-SVM模型综合性能略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工程造价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公路隧道围岩支护施工碳排放计量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光勇 张益栋 +1 位作者 刘岸军 张笑涵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3期19-21,共3页
为响应“双碳”目标,针对公路隧道围岩支护施工中的碳排放问题,提出了系统的碳排放计算模型与减排优化措施。通过分析支护施工的碳排放来源,明确了材料生产、运输与现场施工作业3个阶段的排放特征,分析不同施工环节及机械设备对碳排放... 为响应“双碳”目标,针对公路隧道围岩支护施工中的碳排放问题,提出了系统的碳排放计算模型与减排优化措施。通过分析支护施工的碳排放来源,明确了材料生产、运输与现场施工作业3个阶段的排放特征,分析不同施工环节及机械设备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而提出优化施工机械与材料选择的减排策略。同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验证这些优化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生产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公路隧道围岩支护施工中喷射混凝土和二次衬砌是碳排放最高的工序与阶段;通过优化施工机械使用和应用再生材料,可有效实现节能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公路隧道 支护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温层一体化墙体结构在绿色建筑中的设计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成伟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2期27-29,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绿色建筑保温层一体化墙体的保温性能,降低保温层一体化墙体的碳排放,本研究提出将垃圾飞灰应用到保温层一体化墙体结构设计中,通过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及碳排放等参数指标,进一步探究不同掺量的垃圾飞灰对绿色建筑保温层一... 为进一步提高绿色建筑保温层一体化墙体的保温性能,降低保温层一体化墙体的碳排放,本研究提出将垃圾飞灰应用到保温层一体化墙体结构设计中,通过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及碳排放等参数指标,进一步探究不同掺量的垃圾飞灰对绿色建筑保温层一体化墙体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养护时间增加,保温层一体化墙体抗压强度呈递增趋势,当养护时间为28d时,H4掺量的保温层一体化墙体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随着垃圾飞灰掺量增加,保温层一体化墙体导热系数呈先下降,后增加趋势。当垃圾飞灰掺量为H4时,导热系数仅为0.045W/m·k,远低于其他掺量的试样。此外,当垃圾飞灰掺入到保温层一体化墙体结构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趋势。因此,将垃圾飞灰掺量设定为H4,可满足保温层一体化墙体的力学及保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层一体化墙体 绿色建筑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质量安全管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盛建明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2期171-173,共3页
本文提出了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质量安全管控分析,涵盖支护设计、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管控及进度管理。设计需依据施工图与地质勘察,科学选型确保经济安全。施工质量管理强调方案编制与专家论证,严格过程监督与检测。安全管控包... 本文提出了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质量安全管控分析,涵盖支护设计、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管控及进度管理。设计需依据施工图与地质勘察,科学选型确保经济安全。施工质量管理强调方案编制与专家论证,严格过程监督与检测。安全管控包括监测基坑变形、规范土石方开挖、制定应急预案。进度管理则注重计划编制、资源调配及现场协调,确保施工高效有序。通过全面的管理措施,保障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顺利进行,实现安全、经济、高效的施工目标。实例分析表明,所分析技术下的沉降量处于安全规定值以内,水平位移和纵向位移分别稳定在10mm以内和9mm以内,可以实时评估基坑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深基坑 支护 施工管理 要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