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6,5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IGC的设计学专业环境设计类课程中教学模式转型与探索——以浙江工业大学景观规划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金阳 张明看 +2 位作者 胡春蕾 黄焱 王卫红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1期234-236,共3页
文章聚焦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环境设计教育中的应用,以“2025‘共富浙江’畅想未来”示范区景观规划为课程核心,探讨AIGC如何促进教学模式、知识生产和学习方式的创新。课程通过教授学生运用AIGC工具进行创作和问题解决,旨在培养... 文章聚焦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环境设计教育中的应用,以“2025‘共富浙江’畅想未来”示范区景观规划为课程核心,探讨AIGC如何促进教学模式、知识生产和学习方式的创新。课程通过教授学生运用AIGC工具进行创作和问题解决,旨在培养学生的跨领域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探索教师角色的转变,强调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创新引导者和学习伙伴的转变,以期开辟环境设计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环境设计 主题式教学 交叉学科 创新型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想象”与“真实”:探索约翰·拉斯金威尼斯研究中的历史观及其形成 被引量:1
2
作者 潘玥 史冬辉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约翰·拉斯金的《威尼斯之石》(1851—1853)通过建筑、雕塑和绘画等艺术证据,重新诠释威尼斯的历史,推断艺术风格是公共道德的表征。威尼斯政治衰退与精神信仰的变迁相契合。文化评论家托尼·坦纳指出,拉斯金是要着手建立一个... 约翰·拉斯金的《威尼斯之石》(1851—1853)通过建筑、雕塑和绘画等艺术证据,重新诠释威尼斯的历史,推断艺术风格是公共道德的表征。威尼斯政治衰退与精神信仰的变迁相契合。文化评论家托尼·坦纳指出,拉斯金是要着手建立一个自己的威尼斯。尽管拜伦和透纳塑造的威尼斯对拉斯金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拉斯金突破性提出视觉材料提供的证据“无可辩驳”,并提倡将视觉艺术与言辞结合来探讨威尼斯衰弱的主题。其贡献正如艺术史家弗朗西斯·哈斯科尔所认为的,历史学家与艺术史家关于图像的共识,是因为认识到图像对历史想象的影响,故而借助历史图像,试图重现往昔,或至少是一种“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斯之石 约翰·拉斯金 建筑 图像 历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桥下空间附属设施美学感知评价研究——以杭州段为例
3
作者 武文婷 钱思远 +2 位作者 任彝 方振军 黄焱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4期170-172,共3页
现阶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桥下空间附属设施的美学设计尚未充分重视,文章运用AHP法构建大运河附属设施美学感知评价体系,并对10处代表性空间进行了实证,并从专项要素和整体感知角度进行深入剖析。结果显示,场地得分6处Ⅲ等、4处Ⅳ等,主... 现阶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桥下空间附属设施的美学设计尚未充分重视,文章运用AHP法构建大运河附属设施美学感知评价体系,并对10处代表性空间进行了实证,并从专项要素和整体感知角度进行深入剖析。结果显示,场地得分6处Ⅲ等、4处Ⅳ等,主要问题集中在宣传设施和休闲运动设施设计不完善。未来设计应优化无障碍设施、照明、文化特色和景观多样性,改善铺装和宣传设施,提升空间功能性与美学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感知评价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桥下空间 附属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识别性的徽州传统村落街巷地面铺装研究——以黟县屏山村为例
4
作者 魏薇 刘阳 曹海婴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4期2-7,共6页
街巷地面铺装作为承载体,是传统建筑营造的重要组成,也是传统村落研究不可忽视的部分。以黄山市黟县的传统村落——屏山村为例,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图表分析,解析了街巷地面铺装的可识别形象、可识别秩序、可识别特征和可识别... 街巷地面铺装作为承载体,是传统建筑营造的重要组成,也是传统村落研究不可忽视的部分。以黄山市黟县的传统村落——屏山村为例,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图表分析,解析了街巷地面铺装的可识别形象、可识别秩序、可识别特征和可识别意义,并指出传统村落道路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也有助于将传统地面铺装艺术融入当代的住区道路铺地设计中,进而提升人居环境的综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识别性 地面铺装 街巷 徽州传统村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山东地域文化融入中国建筑史的教学实践探索
5
作者 高华丽 程兴国 李慧勇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4期259-261,共3页
针对当前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从优化教学目标与策略、完善教学框架和内容、改进教学过程和方法、形成多元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自信视域下,山东地域文化融入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并对教学成效进行反思,... 针对当前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从优化教学目标与策略、完善教学框架和内容、改进教学过程和方法、形成多元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自信视域下,山东地域文化融入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并对教学成效进行反思,以期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较高创新能力的建筑专业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山东地域文化 中国建筑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之魂——中岛乔治的现代主义创造之路
6
作者 张燕来 夏雨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1期176-178,共3页
现代设计是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中岛乔治是20世纪闻名世界的家具设计师,其作品中人与自然的融合和对木材的重用源于他的建筑设计经历。文章在现代设计史和建筑史的双重语境下,从中岛乔治的教育背景出发,回顾了他的艺术创作生涯... 现代设计是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中岛乔治是20世纪闻名世界的家具设计师,其作品中人与自然的融合和对木材的重用源于他的建筑设计经历。文章在现代设计史和建筑史的双重语境下,从中岛乔治的教育背景出发,回顾了他的艺术创作生涯,探讨了他的设计灵感之源,重点分析了他对空间和材料的运用。文章认为,家具设计和建筑设计殊途同归,基于自然材料的传统工艺和现代精神的融合与碰撞,构成了以中岛乔治的设计为代表的20世纪现代主义设计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岛乔治 建筑 家具设计 传统手工艺 木材 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建筑设计教学团队建设——以广州大学建筑设计创新教学团队为例
7
作者 赵阳 周茂 +2 位作者 夏大为 邹煜凯 席明波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3期293-295,共3页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建筑设计行业下行成为新常态。文章以广州大学建筑设计创新教学团队建设为例,提出了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设计教学团队的建设思路和措施,即增强设计课教学目标的普适性,以开拓创意思维能力和加强个性化能力为抓手...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建筑设计行业下行成为新常态。文章以广州大学建筑设计创新教学团队建设为例,提出了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设计教学团队的建设思路和措施,即增强设计课教学目标的普适性,以开拓创意思维能力和加强个性化能力为抓手,提高学生未来应对不同职业发展需求的能力;增强团队教师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度;建设更加合理的开放性教学团队,做到有效衔接、双师并重。经过持续的团队建设探索实践,在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师发展上取得优良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建筑设计教学团队 个性化培养 科研转化教学 教学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建筑学实践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8
作者 刘骜 冯静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4期271-273,共3页
针对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思政内容“表皮化”、教学融入形式“显性化”、思政元素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建筑学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设立与课程特色高度契合的树人与思政目标,反向设计... 针对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思政内容“表皮化”、教学融入形式“显性化”、思政元素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建筑学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设立与课程特色高度契合的树人与思政目标,反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结合思政案例研究项目,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构建层级递进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完善闭环化课堂教学设计。课程改革实现了专业育人和思政育人的有机融合,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全面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课程思政 反向设计 案例驱动 参与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再生学理念下青岛市地铁1号线中山路站及周边历史街区渐进式更新浅析
9
作者 金莹 王琪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4期51-53,共3页
近年来,城市更新即“存量优化”成为中国新时代背景下的趋势。过去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的粗放式、整体式的商业开发与改造所带来的弊端正逐渐显现。如何对历史街区中的历史价值进行适宜的更新、保护和再利用,使其成为城市中独具特色的资... 近年来,城市更新即“存量优化”成为中国新时代背景下的趋势。过去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的粗放式、整体式的商业开发与改造所带来的弊端正逐渐显现。如何对历史街区中的历史价值进行适宜的更新、保护和再利用,使其成为城市中独具特色的资源,成为越来越多建筑师的研究热点。文章以青岛市地铁1号线中山路站及周边历史街区更新项目为例,浅析基于建筑再生理念的历史街区渐进式更新模式,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再生 历史街区 渐进式更新 中山路站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空间更新视角下的开封市鼓楼区城市更新设计
10
作者 于奇 谢亦婷 金莹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3期250-252,共3页
鼓楼区作为河南开封城市历史文化的核心区域,面临着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双重挑战。文章基于微空间更新的视角,以开封市鼓楼区为研究对象,剖析鼓楼区城市更新的现状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更新设计策略。设计策略旨在挖掘鼓楼区的历... 鼓楼区作为河南开封城市历史文化的核心区域,面临着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双重挑战。文章基于微空间更新的视角,以开封市鼓楼区为研究对象,剖析鼓楼区城市更新的现状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更新设计策略。设计策略旨在挖掘鼓楼区的历史文化价值,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同时注重居民参与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实践应用,验证设计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为开封市鼓楼区乃至其他类似城市的城市更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空间更新 鼓楼区 城市改造设计 历史文化保护 公共空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保护机构介入下的历史街区保护——以美国Vieux Carré历史街区为例
11
作者 季宏 陈天华 王琼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3期200-202,共3页
Vieux Carré委员会在Vieux Carré历史街区的保护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指出了美国历史街区保护制度完善之前地方保护机构发挥的作用。其次,以Vieux Carré委员会为研究对象,从Vieux Carré委员会延续街区... Vieux Carré委员会在Vieux Carré历史街区的保护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指出了美国历史街区保护制度完善之前地方保护机构发挥的作用。其次,以Vieux Carré委员会为研究对象,从Vieux Carré委员会延续街区风貌、制定保护更新指导手册和多方合作等方面进行剖析和研究,具体阐述了其保护更新的方法。最后总结Vieux Carré委员会的经验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历史街区保护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奥尔良市 Vieux Carré历史街区 Vieux Carré委员会 保护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建筑造型中的力与形
12
作者 郭剑飞 庞乾奎 庄程宇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4期31-33,共3页
结构是建筑的骨架,建筑则是这些骨架所构成的形态。结构作为建筑形态的支撑,尤其在大跨度建筑中,因与建筑造型的紧密联系而成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空间结构常常综合体现了建筑的形态与材料选择,力流的清晰表达关乎建筑的最... 结构是建筑的骨架,建筑则是这些骨架所构成的形态。结构作为建筑形态的支撑,尤其在大跨度建筑中,因与建筑造型的紧密联系而成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空间结构常常综合体现了建筑的形态与材料选择,力流的清晰表达关乎建筑的最终艺术效果,传递出理性的自然美感。文章拟通过对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的力学优势和造型优势进行分析,并以经典大跨度建筑为例说明“力随形,形定力”,以期对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妥善处理建筑造型与结构体系之间的关系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建筑 造型 力学法则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综合体文化空间营造策略研究
13
作者 黄骏 马峥 林燕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3期130-133,共4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城市文化建设需要和商业综合体文化赋能优势的凸显,商业综合体置入文化空间已成为普遍的设计趋势。然而大规模建设、体验经济崛起、疫情等社会因素带来了商业综合体同质化严重、文化性不足、体验性提升需求迫切和有限空... 近年来,随着国家城市文化建设需要和商业综合体文化赋能优势的凸显,商业综合体置入文化空间已成为普遍的设计趋势。然而大规模建设、体验经济崛起、疫情等社会因素带来了商业综合体同质化严重、文化性不足、体验性提升需求迫切和有限空间难以满足多元文化需求的新问题。因此,需要开展对商业综合体文化空间营造的探讨,以追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优化和人民日常文化需求的满足。文章以商业综合体文化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搜集和案例归纳的研究方法,总结了博览、观演、阅览、体验式四种由传统文化空间衍生出的新类型和六种空间组合模式,并分析当前商业综合体文化空间的营造趋势和文化空间占比对商业综合体活力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提升商业综合体文化性、空间体验性和空间使用率的营造策略,以期为商业综合体文化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综合体 文化空间 营造策略 公共文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中汉纹锦彩画的艺术特征——中西融合
14
作者 胡川晋 宋羽霓 王崇恩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5期250-252,共3页
在清代,国内外交流日益频繁,各民族与地域间的不同文化融合交汇。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带来的西方艺术风格在我国传统美术领域形成巨大冲击,渐渐使国人的审美观念发生转变,这种转变对我国地方彩画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文章通过... 在清代,国内外交流日益频繁,各民族与地域间的不同文化融合交汇。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带来的西方艺术风格在我国传统美术领域形成巨大冲击,渐渐使国人的审美观念发生转变,这种转变对我国地方彩画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既有文献和彩画遗存进行综合性分析,发现汉纹锦建筑彩画巧妙地将西方透视原理与明暗对比法融入传统彩画技法之中,创造出了融合中西文化的独特装饰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汉纹锦彩画 中西融合 艺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中心区火车站广场更新设计探索:在地性、流动性与行为性——以山东省日照市综合客运站广场为例
15
作者 叶郁 孟岗 +1 位作者 崔庆伟 孙树贵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5期181-183,共3页
为了提升城市中心区火车站广场的更新设计效果,文章以山东省日照市综合客运站广场为例,从在地性、流动性与行为性三个维度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火车站广场作为城市交通枢纽,不仅承载着人流、物流的集散功能,还承担着城市形象展... 为了提升城市中心区火车站广场的更新设计效果,文章以山东省日照市综合客运站广场为例,从在地性、流动性与行为性三个维度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火车站广场作为城市交通枢纽,不仅承载着人流、物流的集散功能,还承担着城市形象展示作用。通过系统规划、动态融合以及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实现了广场功能升级、空间优化与文化复兴。日照站广场的设计实践挖掘了地域文化,优化了功能布局,提升了空间活力,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舒适、便捷的城市公共空间,展现了站城一体化的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车站广场 更新设计 站城一体化 公共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L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逻辑、困境与路径——以建筑设计类专业为例
16
作者 王林祥 章佳萍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3期268-271,共4页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问题式学习(PBL)视角,从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地位的凸显、教学资源的整合、实践平台的搭建等角度,提出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逻...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问题式学习(PBL)视角,从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地位的凸显、教学资源的整合、实践平台的搭建等角度,提出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逻辑理路。在此基础上,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评价机制等层面分析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现实困境。最后,以建筑设计类专业为例,构建了基于PBL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创新创业 课程体系 建筑设计类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再生建筑理论浅析浚县古城历史建筑的保护
17
作者 于奇 王纪始 金莹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2期170-172,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多次强调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性。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从再生建筑视角出发,介绍了再生建筑学与历史建筑的相关理论,对浚县古城历史建筑的活化保护及利用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为国内其他历史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多次强调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性。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从再生建筑视角出发,介绍了再生建筑学与历史建筑的相关理论,对浚县古城历史建筑的活化保护及利用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为国内其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再生 浚县古城 历史建筑 再生建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域下永泰庄寨融入建筑设计课程的教改实践研究——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为例
18
作者 黄惠颖 游英 +2 位作者 陈静 陈智伟 奚建芳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3期276-278,共3页
文章旨在探讨“大历史观”视域下,以福州当地特殊的防御性民居——永泰庄寨为主要研究对象,贯穿大一至大四的建筑设计专业课程,分析如何将遗产建筑的认知和保护融入建筑学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深入挖掘永泰庄寨的历史文化价值,结合建筑设... 文章旨在探讨“大历史观”视域下,以福州当地特殊的防御性民居——永泰庄寨为主要研究对象,贯穿大一至大四的建筑设计专业课程,分析如何将遗产建筑的认知和保护融入建筑学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深入挖掘永泰庄寨的历史文化价值,结合建筑设计的专业知识,提出了一系列实践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泰庄寨 大历史观 建筑设计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文化视角下机场航站楼室内空间营造——以烟台蓬莱机场T2航站楼为例
19
作者 潘磊 李翥彬 +2 位作者 徐凯田 段飞 周利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3期43-45,共3页
在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机场设计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标准化、技术化的设计趋势,而忽视了关于地域性的表达。文章通过归纳、梳理当前机场航站楼室内的地域化设计现状,总结得出了三个地域性设计要素,并基于此提出机场室内空间营造三原则。通... 在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机场设计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标准化、技术化的设计趋势,而忽视了关于地域性的表达。文章通过归纳、梳理当前机场航站楼室内的地域化设计现状,总结得出了三个地域性设计要素,并基于此提出机场室内空间营造三原则。通过烟台蓬莱机场T2航站楼室内设计,文章详细阐述了地域文化在室内空间中的实现路径,以期对未来机场航站楼的地域性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性 机场航站楼 室内设计 烟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住人口减少趋势与乡村公共设施规划研究
20
作者 王乃嵩 梁晓慧 柴天珑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3期75-77,共3页
文章试图探讨乡村常住人口减少趋势的原因及其影响,包括留守老龄化、青年人群进一步流失以及农村少子化等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无法得到保证。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将优化乡村公共设施作为留住乡村人口的基本出发点。根... 文章试图探讨乡村常住人口减少趋势的原因及其影响,包括留守老龄化、青年人群进一步流失以及农村少子化等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无法得到保证。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将优化乡村公共设施作为留住乡村人口的基本出发点。根据乡村公共设施规划设计的特点,文章进一步提出从乡村公共设计这一层面入手,以缓解乡村常住人口进一步流失的问题,从而长远、科学地规划乡村振兴的有效发展路径,并实现农村健康、可控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少 乡村 公共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