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5,5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边形断面超高层建筑风荷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磊 尹伊 +2 位作者 陈凯 唐意 郝玮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3,共10页
为了研究六边形断面超高层建筑的静力和动力风荷载,开展了一系列刚性测压模型和多自由度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测量了刚性模型表面风压和气弹模型风致位移。对于静力风荷载,分析了体型系数和静风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顺风向平均基底弯矩... 为了研究六边形断面超高层建筑的静力和动力风荷载,开展了一系列刚性测压模型和多自由度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测量了刚性模型表面风压和气弹模型风致位移。对于静力风荷载,分析了体型系数和静风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顺风向平均基底弯矩系数和平均阻力系数的经验公式。对于动力风荷载,分析了横风向荷载功率谱和均方根基底弯矩,建立了横风向广义风荷载功率谱和归一化均方根基底弯矩系数的经验公式。最后,基于多自由度气弹模型的风致振动试验结果,验证了经验公式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六边形断面 风荷载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网格空腹夹层板结构创新与实践最新进展
2
作者 陈红鸟 杨瑛 +4 位作者 田鹏刚 周正荣 陈靖 魏艳辉 马克俭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共20页
为了解决大跨度空腹网架结构抗剪刚度不足的问题,贵州大学马克俭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创新地提出了空腹夹层板结构。通过减小竖杆的高宽比,使之形成“超短柱”,即剪力键,利用剪力键连接上、下肋协同受力,从而使空腹夹层板结构具有较大的... 为了解决大跨度空腹网架结构抗剪刚度不足的问题,贵州大学马克俭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创新地提出了空腹夹层板结构。通过减小竖杆的高宽比,使之形成“超短柱”,即剪力键,利用剪力键连接上、下肋协同受力,从而使空腹夹层板结构具有较大的剪切刚度,其整体力学特性介于密肋井字楼盖与空腹网架之间。系统回顾了空腹夹层板结构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该结构的组成和分类,总结了该结构的几何和力学特点,归纳了现有的理论分析方法与技术规程、结构优势及工程应用案例,尤其是2010年以后的工程实践进展;最后,对空腹夹层板结构体系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空腹夹层板结构具有大跨度灵活划分空间、节约层高、降低结构自重、节省建筑用材、空腹可穿越管线等诸多优势,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实际工程应用面积已达300余万平方米,节约建设资金超过2亿元。空腹夹层板结构体系的理论及实践创新体现了新时代的科技自立自强,采用多高层大跨度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可节约土地资源,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空腹夹层板 大跨度结构 多高层建筑 网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加劲大径厚比方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偏心受压非线性行为研究
3
作者 王振山 康树宽 +3 位作者 宗梦媛 李哲 韦俊 卢俊龙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4-205,共12页
大径厚比钢管混凝土构件局部屈曲问题较为突出,在螺旋加劲肋新型约束形式基础上,提出了螺旋加劲方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通过偏心受压试验研究发现,螺旋肋可对大径厚比方钢管形成较好的约束,局部屈曲显著减小,构件承载力与变形能力得到有... 大径厚比钢管混凝土构件局部屈曲问题较为突出,在螺旋加劲肋新型约束形式基础上,提出了螺旋加劲方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通过偏心受压试验研究发现,螺旋肋可对大径厚比方钢管形成较好的约束,局部屈曲显著减小,构件承载力与变形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基于试验结果,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该新型组合构件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了钢管厚度、螺旋肋宽厚比、钢筋直径及偏心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偏心率增大,试件承载力降低,延性增加;减小钢管宽厚比和增加钢筋直径,承载力和延性均有明显提升;螺旋肋宽厚比对试件承载力影响不大。基于数值分析结果,给出了设计建议;并对该叠合柱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考虑螺旋肋影响的实用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螺旋加劲肋 偏心受压 数值模拟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对SAP内养护混凝土动态压缩和弯曲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司政 宋健 +3 位作者 刘润 杜晓奇 黄灵芝 张飞跃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9-619,共11页
为了研究外掺钢纤维对内养护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高吸水性聚合物(super absorbent polymer,SAP)作为内养护材料,开展了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内养护混凝土(internal curing concrete,ICC)和钢纤维内养护混凝土(steel f... 为了研究外掺钢纤维对内养护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高吸水性聚合物(super absorbent polymer,SAP)作为内养护材料,开展了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内养护混凝土(internal curing concrete,ICC)和钢纤维内养护混凝土(steel fiber internal cured concrete,SFRICC)的动态抗压试验以及四点弯曲梁试验。使用核磁共振仪(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研究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和微观结构特征,揭示SAP和钢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机理。结果表明:SFRICC残余强度随钢纤维掺量增加呈现增大趋势;钢纤维显著降低了SAP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削弱作用;SFRICC的力学性能随钢纤维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钢纤维体积含量为1.5%时的SFRICC力学性能增强效果最好。混凝土力学性能呈现出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在高应变速率下,钢纤维掺量与SFRICC的动态增强因子(dynamic increase factor,DIF)呈负相关。SAP在促进水泥水化反应的同时,增大混凝土孔隙率和孔径,减少混凝土结构面有效面积,而钢纤维桥接纤维两侧的裂缝,增强了混凝土的完整性,弥补了SAP对混凝土的强度损失,两种材料可以发挥良好的耦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钢纤维 SAP 力学性能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FBG传感测量的旋翼动载荷工程建模与试飞验证
5
作者 张宏林 程卫真 夏品奇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2-551,共10页
为了应用分布式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网络飞行实测直升机旋翼动载荷,综合分析旋翼桨叶的载荷与应变,以及FBG传感器的使用要求,设计了桨叶表面的FBG传感网络布设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FBG应变测量的工程建模... 为了应用分布式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网络飞行实测直升机旋翼动载荷,综合分析旋翼桨叶的载荷与应变,以及FBG传感器的使用要求,设计了桨叶表面的FBG传感网络布设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FBG应变测量的工程建模方法和校准试验方法。以单项加载试验建立模型,复合加载试验验证模型,验证分析给出最大的载荷相对误差为3.83%,优于5%的飞行实测工程要求。使用FBG传感器和应变计等2种不同传感器,完成直升机旋翼动载荷对比试飞,测量结果在时域和频域都可以相互验证。试飞结果表明:FBG传感网络测量结果正确有效,基于分布式FBG传感测量的旋翼动载荷工程建模方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FBG传感测量 桨叶 动载荷 工程建模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理论的灌浆拉索索力计算方法
6
作者 夏樟华 陈启煌 +1 位作者 林友勤 郑学善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3-664,共12页
灌浆拉索的索力计算需要考虑灌浆的附加质量及对拉索的振动影响,但目前还缺乏有效的计算方法。因此在灌浆拉索索力试验的基础上,研究灌浆拉索索力理论计算方法。将灌浆拉索视为带有均布附加弹性质量的两端铰接轴向受拉梁,根据弹性分布... 灌浆拉索的索力计算需要考虑灌浆的附加质量及对拉索的振动影响,但目前还缺乏有效的计算方法。因此在灌浆拉索索力试验的基础上,研究灌浆拉索索力理论计算方法。将灌浆拉索视为带有均布附加弹性质量的两端铰接轴向受拉梁,根据弹性分布质量与拉索振动方向的2种不同情况分别建立拉索的振动微分方程。对试验数据拟合分析,得到了采用索长、灌浆率、附加质量线密度、长细比、砂浆抗弯刚度等参数求解附加质量自振频率的计算表达式,并结合附加质量、裸索、灌浆拉索实测和计算频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灌浆拉索索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得到的计算拉索索力最大误差为5.4%,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可用于灌浆拉索的索力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拉索 弹性附加质量 灌浆率 轴拉梁 索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非线性黏弹塑性损伤蠕变模型研究
7
作者 陈有亮 肖鹏 +2 位作者 杜曦 王苏然 RAFIG A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0,共8页
准确描述岩石蠕变行为的各阶段特征对岩石力学与岩体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经典元件组合模型不能较好地描述岩石蠕变过程中的非线性特征,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及Kachanov蠕变损伤演化规律,通过改进传统的Kelvin模型和村山体模型,... 准确描述岩石蠕变行为的各阶段特征对岩石力学与岩体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经典元件组合模型不能较好地描述岩石蠕变过程中的非线性特征,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及Kachanov蠕变损伤演化规律,通过改进传统的Kelvin模型和村山体模型,建立起能够描述岩石衰减蠕变阶段和加速蠕变阶段的非线性函数。将弹性体、线性Kelvin体、非线性Kelvin体、损伤黏弹塑性体进行串联,建立能够同时描述岩石瞬时弹性应变、非线性黏弹性应变、非线性黏塑性应变和黏性应变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损伤蠕变模型,采用Origin软件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最后通过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砂岩单以及三轴压缩蠕变试验,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试验曲线和理论曲线的吻合度较高,所建模型不仅能够准确地描述岩石的瞬时弹性应变阶段、等速蠕变阶段的蠕变曲线特征,而且能够较好地描述衰减蠕变阶段和加速蠕变阶段蠕变曲线的非线性特征,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损伤 非线性 加速蠕变 黏弹塑性蠕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可变容差法的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8
作者 夏雨 汤峰 +1 位作者 余颖烨 经承贵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HL-RF(Hasofer-Lind and Rackwitz-Fiessler)法在处理高非线性结构功能函数时会出现振荡、不收敛的问题。可变容差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该方法的反射点选取缺乏方向引导性。针对此,该论文提出基于权重分析改进反射基点的可变容差... HL-RF(Hasofer-Lind and Rackwitz-Fiessler)法在处理高非线性结构功能函数时会出现振荡、不收敛的问题。可变容差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该方法的反射点选取缺乏方向引导性。针对此,该论文提出基于权重分析改进反射基点的可变容差法。该方法先计算非最差点到标准正态空间原点的距离,并增大距离原点更近的点的权重,由此增强反射基点的方向引导性,促使迭代点能更快靠近失效点。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反射点缺乏方向引导性问题,并且在求解速度上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度 可变容差法 权重分析 距离 方向引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伸缩训练对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朱学强 刘凤虎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2-722,共11页
目的探讨快速伸缩训练对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下肢生物力学及爆发力的影响,为优化篮球专项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8名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接受快速伸缩训练)和对照组(接受传统抗阻力训练),每组9人。在训练前后,... 目的探讨快速伸缩训练对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下肢生物力学及爆发力的影响,为优化篮球专项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8名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接受快速伸缩训练)和对照组(接受传统抗阻力训练),每组9人。在训练前后,分别对2组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动力学指标(包括肌肉RMS(root mean square)值、贡献率、关节力矩和刚度)、运动学指标(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运动角度和角速度)以及训练学指标(跳跃性能和移动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快速伸缩训练后,下肢主要肌肉激活上,实验组股直肌、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外侧头的RMS值较传统抗阻力训练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股二头肌长头RMS值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贡献率随之降低约3.72%。关节刚度层面,实验组下肢刚度显著提升(P<0.05),增量达6.4 BW/m;踝关节支撑期最大角度及最大角速度均显著提升(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的爆发力表现突出,立定跳远、原地双脚起跳摸高及助跑单脚起跳摸高成绩均显著提升(P<0.05);移动性能方面,“T”字折返跑和“V”字运球折返上篮成绩分别提升1.09、2.68 s,均达显著差异(P<0.05);10码冲刺跑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明了快速伸缩训练相较于传统抗阻力训练更能够提高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值得在篮球专项训练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伸缩训练 传统抗阻力训练 运动员 下肢生物力学 爆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热防护结构粗糙界面热阻预测及仿真分析
10
作者 李斌 戴婷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297,共12页
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结构通常由性能差异较大的材料构成,粗糙界面接触热阻对结构整体传热特性和防热效果的影响不可忽视。利用理论预测和数值仿真方法对热防护结构中隔热材料与金属材料的界面接触热阻问题进行研究,针对常用CMY(Cooper-... 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结构通常由性能差异较大的材料构成,粗糙界面接触热阻对结构整体传热特性和防热效果的影响不可忽视。利用理论预测和数值仿真方法对热防护结构中隔热材料与金属材料的界面接触热阻问题进行研究,针对常用CMY(Cooper-Mikic-Yovanovich)接触热阻模型计算困难、不易描述粗糙界面复杂显微形貌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借助有限元软件对接触的力学过程与传热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在数值算例中,通过与文献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探讨了界面温度、接触压力和粗糙度对热阻的影响规律,并讨论了接触热阻在结构整体温度分布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接触压力和表面粗糙度均通过影响实际接触面积进而影响接触热阻,界面温度则主要通过影响材料物性参数从而改变接触热阻。高温条件下接触界面间辐射传热增强,引入接触热阻对热防护结构隔热层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热防护结构 接触热阻 理论预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双振型下钻井液振动筛不同颗粒筛分效率对比研究
11
作者 刘洪斌 李传杰 +2 位作者 朱天际 罗伟 孙浩宾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693,共7页
直线型振动筛和平动椭圆振动筛作为钻井液振动筛的2种发展形式,研究2种振型振动筛在不同工作参数下的筛分效率,对实际生产、选型具有价值和意义。基于离散单元法,采用EDEM计算分析软件,对直线振型和平动椭圆振型下钻井液振动筛筛分效率... 直线型振动筛和平动椭圆振动筛作为钻井液振动筛的2种发展形式,研究2种振型振动筛在不同工作参数下的筛分效率,对实际生产、选型具有价值和意义。基于离散单元法,采用EDEM计算分析软件,对直线振型和平动椭圆振型下钻井液振动筛筛分效率进行仿真计算;研究多种颗粒在2种振型下的运动参数、黏结作用、抛物运动次数,计算透筛及出口脱筛率。研究发现:在相同振动参数下,直线振型在处理不透筛颗粒方面脱筛效果优于椭圆振型,而平动椭圆振型在避免产生颗粒团形成方面优于直线振型;颗粒黏结作用越大,颗粒在筛网上所作抛物运动次数越多,颗粒团的形成降低颗粒运移速度,导致在单位时间内筛网对不透筛颗粒处理效率降低,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尽量避免颗粒团的形成;在振动频率25~30 Hz内,黏结作用对颗粒速度的影响迅速增加,降低出口脱筛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振动筛 双振型 离散单元法 EDEM 筛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型下击暴流风场及其对多层建筑表面风压影响的研究
12
作者 王辉 吴学健 +1 位作者 吴安超 吴亚雄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472,共8页
下击暴流常呈现风暴的整体移动特点,其风场特征与静止型下击暴流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建立移动冲击射流数值模型,以下击暴流水平移动速度为关键变量,对移动型下击暴流非稳态风场特征及其作用下的多层建筑风压特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射流... 下击暴流常呈现风暴的整体移动特点,其风场特征与静止型下击暴流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建立移动冲击射流数值模型,以下击暴流水平移动速度为关键变量,对移动型下击暴流非稳态风场特征及其作用下的多层建筑风压特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射流中心的移动导致风暴中心与射流中心产生偏移,风暴前缘形成弓形极值风速区域,且移动速度越大,偏移距离越大,弓形区域径向宽度越小,当α=0.3时,偏移距离达到0.7 D_(jet),径向宽度减小至1.5 D_(jet);下击暴流在靠近、通过和远离建筑时,建筑表面风压具有明显的时变性;风暴移速的不同导致风场结构出现显著差异,进而对多层建筑表面风压的分布产生影响,不同移速的下击暴流作用下建筑相同位置处风压系数差值最大达到1.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击暴流 移动速度 风场特性 风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车冲击下车桥耦合振动参数影响性分析
13
作者 李雪峰 张智越 肖润生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0-628,共9页
研究车辆在不同参数影响下发生跳车,对桥梁车桥耦合响应的影响。以三跨变截面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将变截面梁划分为有限个微段,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桥梁振动方程;并选用1/4车辆模型,运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车辆的振动方程;再联立计算得到车... 研究车辆在不同参数影响下发生跳车,对桥梁车桥耦合响应的影响。以三跨变截面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将变截面梁划分为有限个微段,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桥梁振动方程;并选用1/4车辆模型,运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车辆的振动方程;再联立计算得到车桥耦合振动方程,借助Newmark-β法求解车桥耦合方程。结果表明:不考虑几何非线性后,跳车冲击作用下,悬架及轮胎系统的刚度对桥梁的位移响应没有明显影响;并非车辆速度越快车桥耦合位移响应就越明显;车质量对车桥耦合响应有显著影响,车辆越重,桥梁位移响应越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车冲击 车桥耦合 参数影响性 连续梁桥 几何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频率对TC17超高周疲劳性能影响研究
14
作者 陈永辉 郭云珊 +1 位作者 潘凯 杭超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9-526,共8页
TC17钛合金是一种典型的发动机叶盘材料,其超高周疲劳性能与发动机的长寿命高可靠性设计直接相关。采用常规拉压、常规弯曲、加速拉压、加速弯曲4种试验方法开展TC17的超高周疲劳性能研究,其中常规试验频率(1500±500)Hz,加速试验频... TC17钛合金是一种典型的发动机叶盘材料,其超高周疲劳性能与发动机的长寿命高可靠性设计直接相关。采用常规拉压、常规弯曲、加速拉压、加速弯曲4种试验方法开展TC17的超高周疲劳性能研究,其中常规试验频率(1500±500)Hz,加速试验频率(20±1)kHz。获得了TC17在5×10^(5)~2×10^(9)寿命范围内的疲劳试验数据,其疲劳强度主要集中在400~570 MPa范围内。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试验数据分析发现,加载频率对TC17的超高周疲劳性能影响较小,弯曲疲劳强度高于拉压疲劳强度。断口分析表明,加载频率对TC17的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机理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周疲劳 钛合金 加载频率 拉压 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压旋转复合材料钻柱横向振动的格林函数解
15
作者 常学平 陈美 +1 位作者 范谨铭 于学会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4-445,共12页
受压旋转钻柱易发生横向振动,引起钻柱失效、井眼扩径等严重事故。采用格林函数法对受压旋转复合材料钻柱系统横向振动响应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系统双向耦合振动的响应解析解。以钻柱整体为对象,基于Hamilton原理建立了计入自旋角速度及... 受压旋转钻柱易发生横向振动,引起钻柱失效、井眼扩径等严重事故。采用格林函数法对受压旋转复合材料钻柱系统横向振动响应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系统双向耦合振动的响应解析解。以钻柱整体为对象,基于Hamilton原理建立了计入自旋角速度及钻压影响的钻柱双向耦合动力学方程。采用格林函数法,将方程进行分离变量、Laplace变换和Laplace逆变换,获得了受压自旋复合材料钻柱双向耦合振动的格林函数解。在数值分析部分,首先验证本研究方法的可靠性,然后借助系统的格林函数解,分析了纤维铺层角、旋转角速度、钻压、钻井液流速等参数对受压旋转复合材料钻柱系统的横向振动的影响。研究表明,纤维铺层角越大钻柱系统的格林函数响应越大,在一定范围内转速越大对应钻柱的格林函数响应也随之增大;自旋角速度、钻井液流速及纤维铺层角联合效应下,钻柱系统横向耦合振动会产生共振带。据共振带发生的位置可以找出结构因为发生大幅度振动进而导致失稳和破坏的复合材料与旋转角速度的危险取值区间,通过避开危险取值区间从而有效避免结构的失稳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函数法 LAPLACE变换 复合材料钻柱 旋转角速度 共振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砂蒸压砖制备工艺及强度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姗 吴楠 +3 位作者 屠兴福 王玉山 王锐 周阳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6,共8页
为了得到性能优异,经济效益好的沙漠砂蒸压砖,通过改变成型压力、蒸压时间、蒸压温度对沙漠砂蒸压砖力学性能、水化及微观结构特性进行研究,为优化沙漠砂蒸压砖制备工艺提供技术支持及理论依据。研究表明:MU15级沙漠砂蒸压砖适宜的制备... 为了得到性能优异,经济效益好的沙漠砂蒸压砖,通过改变成型压力、蒸压时间、蒸压温度对沙漠砂蒸压砖力学性能、水化及微观结构特性进行研究,为优化沙漠砂蒸压砖制备工艺提供技术支持及理论依据。研究表明:MU15级沙漠砂蒸压砖适宜的制备工艺为成型压力20 MPa、蒸压时间8 h、蒸压温度180℃;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合适的成型压力、蒸压时间、蒸压温度会促进沙漠砂蒸压砖内部物理化学反应,使水化产物C-S-H快速形成网状连锁结构,提高砖体力学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对硬化的蒸压砖试块相组成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过高的温度和过长蒸压时间会使主要提供强度的水化产物C-S-H转变为水钙沸石,不利于强度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砂蒸压砖 制备工艺 力学性能 水化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靴形预埋件全螺栓装配式混凝土墙板推覆性能研究
17
作者 师莽华 王振山 +3 位作者 李哲 卢俊龙 郭宏超 王洪臣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8-608,共11页
为实现钢筋混凝土墙板工业化生产和快速施工,提出了一种靴形预埋件全螺栓连接技术。通过水平推覆试验,对该新型连接混凝土板的破坏模式、应力分布以及受力性能等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装配式墙板破坏模式为沿预埋件周围混凝土发... 为实现钢筋混凝土墙板工业化生产和快速施工,提出了一种靴形预埋件全螺栓连接技术。通过水平推覆试验,对该新型连接混凝土板的破坏模式、应力分布以及受力性能等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装配式墙板破坏模式为沿预埋件周围混凝土发生斜向剪切破坏,试件表现出较好的承载性能和连接性能;中部增设U形预埋件可提高试件承载力、刚度和延性,并减小试件拼缝处剪切滑移。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该新型装配式墙板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该新型装配式墙板水平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螺栓连接 装配式结构 靴形预埋件 推覆性能 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蠕变性能对高填方明洞减载效果的时效性分析
18
作者 王昱杰 李盛 +2 位作者 贾聂宇驰 马莉 王长丹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0,共10页
为明确高填方明洞采用相对低压实黄土(relatively low-compacted loess,RLC)减载时,回填材料蠕变性能对明洞上方土压力的影响。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分析了填料蠕变性能显著(黄土)和不显著(砂砾石)时,RLC减载层所发挥的减载作用,同... 为明确高填方明洞采用相对低压实黄土(relatively low-compacted loess,RLC)减载时,回填材料蠕变性能对明洞上方土压力的影响。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分析了填料蠕变性能显著(黄土)和不显著(砂砾石)时,RLC减载层所发挥的减载作用,同时进一步研究了RLC减载层宽度、高度和位置的变化对高填方明洞上方的竖向土压力的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填料的蠕变性能对RLC减载层减载效果的时效性影响显著,在蠕变性能不显著的填料中,RLC减载层可以发挥更好的减载效果。填料回填完成时,RLC减载层通过增加明洞顶部的填料相对竖向位移来有效减小明洞顶的竖向土压力。工后,若填料为黄土,RLC减载层及填料的沉降均随时间不断增加,洞顶土压力会随时间增大,RLC减载效果随时间减弱;若填料为砂砾石,仅RLC减载层的变形会随时间增加,洞顶土压力随时间减小,RLC减载能力随时间增大。另外,RLC减载层的几何参数变化对高填方明洞上方土压力的长期影响与填料的蠕变性能密切相关,且存在最优值。以上结果对高填方明洞的长期减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 相对低压实黄土 减载效应 数值模拟 蠕变 黄土 砂砾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分层低频宽带隙地震超材料减震研究
19
作者 石南南 亢志宽 +3 位作者 罗方慧 李振宝 王利辉 赵卓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6-453,共8页
为研究土壤分层对地震超材料减震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4种在不同土壤分层工况下地震超材料的能带结构和透射谱。分析了在4层土壤分层时,钢管与混凝土的高度和厚度等几何参数对地震超材料全带隙宽度的影响。将地震超材料与隔... 为研究土壤分层对地震超材料减震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4种在不同土壤分层工况下地震超材料的能带结构和透射谱。分析了在4层土壤分层时,钢管与混凝土的高度和厚度等几何参数对地震超材料全带隙宽度的影响。将地震超材料与隔震沟耦合,分析了结构沿ΓX方向衰减地震表面波的能力。结果显示,随着土层底部约束的增强,各条能带逐渐向上方移动。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通过增强地震超材料底部约束,获得预期全带隙宽度。几何参数分析表明,单胞高度和钢管厚度对地震超材料全带隙宽度有显著影响。通过设计钢管尺寸,可以得到宽度高达7.132 Hz的全带隙,这对共振基频在10 Hz内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抗震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隔震沟与地震超材料耦合后可以衰减沿ΓX方向0.1~20 Hz内的地震表面波,这有利于实现对地震表面波的全方位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超材料 土壤分层 低频 带隙 地震表面波 透射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指幂趋近律和高增益观测器的四旋翼模糊滑模控制
20
作者 杨舒博 毛剑琳 +1 位作者 向凤红 徐峰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322,共10页
针对四旋翼飞行器在未知干扰下跟踪慢、精度低以及模型耦合性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指数幂次趋近律和高增益观测器的模糊滑模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变指数幂次趋近律,通过趋近律中幂次趋近项和指数趋近项的相互作用,使系... 针对四旋翼飞行器在未知干扰下跟踪慢、精度低以及模型耦合性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指数幂次趋近律和高增益观测器的模糊滑模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变指数幂次趋近律,通过趋近律中幂次趋近项和指数趋近项的相互作用,使系统得到较快的趋近时间降低稳态误差;其次,在位置子系统中,采用高增益观测器实现状态估计以抑制耦合;最后,将变论域思想引入自适应模糊控制,在切换控制项设计了一个带有伸缩因子的模糊逼近系数来补偿高增益观测器带来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削弱抖振,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控制精度;即使在复杂外部干扰的情况下,四旋翼飞行器依然能够迅速按要求进行轨迹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飞行器 滑模控制 变指数幂次趋近律 高增益观测器 自适应模糊控制 变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