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1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光学》征稿/广告简则
1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应用光学》是中国兵工学会和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五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学术类期刊,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1征稿范围凡以光学科研为主体(交叉学科须侧重光学领域),有广阔研究前景、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或... 《应用光学》是中国兵工学会和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五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学术类期刊,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1征稿范围凡以光学科研为主体(交叉学科须侧重光学领域),有广阔研究前景、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或独创意义的学术论文,有一定独立见解的理论论述,并有可靠数据的试验报道,有科学依据的技术应用,都欢迎投稿。《应用光学》目前开设的栏目有:光电系统工程(含军用光学)、光电信息获取与处理、光学计量与测试、夜视技术、光学元件与制造、激光应用技术、光纤应用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光学 光电系统工程 光学计量与测试 夜视技术 光学元件与制造 激光应用技术 学术论文 理论论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光学》征稿/广告简则
2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应用光学》是中国兵工学会和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五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学术类期刊,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1征稿范围凡以光学科研为主体(交叉学科须侧重光学领域),有广阔研究前景、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或... 《应用光学》是中国兵工学会和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五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学术类期刊,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1征稿范围凡以光学科研为主体(交叉学科须侧重光学领域),有广阔研究前景、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或独创意义的学术论文,有一定独立见解的理论论述,并有可靠数据的试验报道,有科学依据的技术应用,都欢迎投稿。《应用光学》目前开设的栏目有:光电系统工程(含军用光学)、光电信息获取与处理、光学计量与测试、夜视技术、光学元件与制造、激光应用技术、光纤应用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光学 中国兵工学会 学术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光电大口径平面光学窗口厚度尺寸设计分析
3
作者 程刚 王惠林 +4 位作者 张博 王涛 卢恒 曹尹琦 周帆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0-588,共9页
航空光电装备平面光学窗口在确定构型尺寸和组合形式后,窗口厚度对装备成像性能影响至为关键。从设计变量、组合形式、作用载荷3个方面对窗口设计问题进行分析,确定了基于结构刚性和RMS(root mean square)波前误差的平面窗口厚度设计目... 航空光电装备平面光学窗口在确定构型尺寸和组合形式后,窗口厚度对装备成像性能影响至为关键。从设计变量、组合形式、作用载荷3个方面对窗口设计问题进行分析,确定了基于结构刚性和RMS(root mean square)波前误差的平面窗口厚度设计目标;从光学窗口一阶结构谐振频率及其在温度和压力载荷作用下的RMS波前误差量化求解出窗口厚度尺寸范围11.9 mm~18.4 mm;提出针对光学窗口组合工况性能计算的集成分析流程,计算得到光学窗口一阶谐振频率为151 Hz,在飞行工作时各向组合工况-流场/重力/振动作用下光学窗口RMS波前误差不大于1/10参考波长。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光学窗口RMS波前误差小于0.07参考波长,实物样机振动和飞行条件下成像清晰、稳定,证明窗口厚度尺寸设计分析方法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光学窗口 厚度尺寸 设计分析 组合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光电系统对地扫描成像自动调光方法
4
作者 蒋萧村 王惠林 +4 位作者 杨甜甜 林时尧 刘吉龙 贺剑 周云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52,共11页
针对扫描场景快速变化时光电系统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机载光电系统对地扫描清晰成像的自适应调光方法。该方法在传统自动检调光技术基础上,采用三级调整策略,通过机上成像传感器自适应调光方法和视频处理板对比矫正算法,降低... 针对扫描场景快速变化时光电系统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机载光电系统对地扫描清晰成像的自适应调光方法。该方法在传统自动检调光技术基础上,采用三级调整策略,通过机上成像传感器自适应调光方法和视频处理板对比矫正算法,降低侦察视频帧间、行间图像亮度对比度差异,再经地面情报处理单元匀光匀色处理后,获得图像对比度均匀、一致的对地扫描连续图像序列。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该方法对大差异场景图像进行处理后,图像的对比度、平均梯度以及信息熵值增加,有效地改善了图像质量,提高了整体图像对比度和清晰度,为后续基于图像序列的目标检测、跟踪、拼接等情报信息处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系统 扫描成像 自动调光 对比度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长时地面目标跟踪技术
5
作者 卢晓燕 沈猛 +5 位作者 王洁 李嘉恒 杨一洲 何曦 曹玉举 庞澜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3-354,共12页
目标跟踪作为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智能视频监控、军事侦察等领域。但在面对物体形变以及遮挡等复杂应用场景时,相关滤波算法由于缺乏目标和背景判别区分以及遮挡状态判断等策略,存在跟错目标、缓慢漂移到背景等现象,... 目标跟踪作为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智能视频监控、军事侦察等领域。但在面对物体形变以及遮挡等复杂应用场景时,相关滤波算法由于缺乏目标和背景判别区分以及遮挡状态判断等策略,存在跟错目标、缓慢漂移到背景等现象,在遮挡后目标重新出现时,缺乏重检测机制,这些问题导致了跟踪性能在实际工程中大幅下降。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进设计,首先在跟踪过程中,使用网络优化器更新多层深度特征提取网络,优化损失函数提高目标与背景的判别能力;其次,采用多重检测抗遮挡优化机制,确定跟踪器状态更新机制;最后,基于深度学习进行检测跟踪识别一体化设计,实现跟踪前典型目标的自动捕获,目标受遮挡后重新出现时实现对典型目标的重新捕获定位。在实验分析中,分别从跟踪精度、可视化定量损失以及算法速度等方面进行了性能验证。实测数据显示,本文采用的方法在以上方面性能表现良好,优于改进前的ECO(efficientconvolution operators for tracking)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特征网络优化器 检测跟踪识别一体化 重新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信息的污泥沉降比快速测量研究
6
作者 王新强 覃杉 +4 位作者 孙晓兵 熊伟 叶松 王方原 童宣科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8,共8页
污水处理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保持水源清洁的重要环节,污泥沉降比是衡量污水处理效果的关键指标。现有的污泥沉降比测量需要等杂质沉淀完成,耗费时间长,检测效率低下。为了实现实时、非接触、低耗测量污泥沉降比,研究了均匀污泥水样光偏... 污水处理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保持水源清洁的重要环节,污泥沉降比是衡量污水处理效果的关键指标。现有的污泥沉降比测量需要等杂质沉淀完成,耗费时间长,检测效率低下。为了实现实时、非接触、低耗测量污泥沉降比,研究了均匀污泥水样光偏振信息与沉降比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污泥沉淀前混合溶液的偏振图像,提取偏振特征参量,利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对偏振参量与沉降比进行训练建模,建立了输入层为I、Q、U、P、θ,隐含层节点数为13,输出层为污泥沉降比,网络拓扑结构为“5-13-1”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模型训练采用L-M(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网络传递函数采用tansig-purelin。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361%,平均绝对误差为0.00821,均方误差为0.00014,均方根误差为0.01213,四者均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能够用于污泥沉降比的快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信息 污泥沉降比 定量检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模型的机载武器运动参数精确测量方法
7
作者 胡丙华 晏晖 何红丽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3-669,共7页
针对飞行试验中机载武器投射试验测试需求、测试条件与现有弹体运动参数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弹体运动参数精确测量方法。首先,简要论述了基于三维模型的弹体运动参数精确测量的方法原理和系统构成。其次,详细论述... 针对飞行试验中机载武器投射试验测试需求、测试条件与现有弹体运动参数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弹体运动参数精确测量方法。首先,简要论述了基于三维模型的弹体运动参数精确测量的方法原理和系统构成。其次,详细论述了弹体高精度几何与纹理建模、弹体三维模型与动态序列影像的自动配准,以及自动寻点、转点跟踪与高精度位姿解算等方法。最后,构建了地面试验验证系统,进行了静态测量数据准确性和动态测量数据有效可靠性的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升了测量精度与可靠性,实现了基于弹体模型运动过程的三维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武器 飞行试验 三维模型 几何与纹理建模 模型与影像配准 位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置式投影亮分划系统的零位走动量分析
8
作者 杨海金 卞臻臻 +6 位作者 高雪军 司振龙 郝芳 袁玉芬 詹江 高赫 李娜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针对后置式投影亮分划光学系统在某型微光镜中应用时出现零位走动量超差问题,通过分析该类微光瞄准镜的零位稳定性机理以及开展冲击试验,发现零位走动量超差的主要原因是射击过程中光学系统组合棱镜发生转动,采取将组合棱镜外形尺寸和... 针对后置式投影亮分划光学系统在某型微光镜中应用时出现零位走动量超差问题,通过分析该类微光瞄准镜的零位稳定性机理以及开展冲击试验,发现零位走动量超差的主要原因是射击过程中光学系统组合棱镜发生转动,采取将组合棱镜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公差优化方法,使二者间隙小于0.02 mm,最终微光镜的零位走动量(Δd)小于0.26 mil,满足系统技术指标规定Δd≤0.7 mil要求。给出了同类瞄准镜在设计和生产中对零位走动量控制的关键点及问题解决方案,为提高瞄准镜零位稳定性提供了有效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置式投影亮分划 零位走动量 冲击试验 微光瞄准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场压缩的快照式光谱成像技术
9
作者 张杰 薛鹏 +1 位作者 张瑞 吴倩楠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5-562,共8页
针对快照式成像芯片和成像光学元器件视场角度敏感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视场压缩的快照式光谱成像系统。该系统由前置视场压缩系统、光阑、后置成像镜头组和光谱成像芯片四部分组成,通过前置光学系统的Zemax光学设计,实现了450 nm~800 n... 针对快照式成像芯片和成像光学元器件视场角度敏感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视场压缩的快照式光谱成像系统。该系统由前置视场压缩系统、光阑、后置成像镜头组和光谱成像芯片四部分组成,通过前置光学系统的Zemax光学设计,实现了450 nm~800 nm波长范围内将±10°视场压缩为±3°,最大波相差小于1/4波长;设计的后置镜头组用于校正光学系统的色差、球差等像差;整个光学系统各个视场的RMS(root meam square)半径接近面阵探测器的像元尺寸,且相对畸变小于2.138%;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视场压缩光学系统的可行性,并通过搭建的成像系统对不同颜色字母目标和外景目标物进行成像。实验结果表明:红色R中心波长为610 nm,绿色G中心波长为500 nm,蓝色B中心波长为460 nm;红色地面和绿色地面中心波长分别为613 nm、517 nm,进一步验证了该系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检测 快照式光谱成像 视场压缩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光电信息装备转型发展思考
10
作者 王惠林 刘吉龙 +1 位作者 尹海林 姜世洲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3-480,共8页
深入分析国内外无人机光电信息装备发展现状,研究并提出新形势下未来无人机光电信息装备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从大国体系对抗、现代战争启示和国内行业共识等方面,重点论述新形势下无人机光电信息装备转型发展的需求,同时提出无人机光... 深入分析国内外无人机光电信息装备发展现状,研究并提出新形势下未来无人机光电信息装备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从大国体系对抗、现代战争启示和国内行业共识等方面,重点论述新形势下无人机光电信息装备转型发展的需求,同时提出无人机光电信息装备转型发展在体系建设、装备发展、军民融合和基础创新等方面的几点建议。最后,对无人机光电信息装备转型发展进行总结,强调其要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情报侦察监视 光电信息装备 转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残差与全局注意力结合的低剂量CT去噪
11
作者 孙亚楠 陈平 潘晋孝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2-299,共8页
针对目前低剂量CT(low 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图像去噪方法由于缺乏对空间特征和去噪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重建图像的纹理细节丢失和过于平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多尺度密集残差和全局注意力的图像去噪网络。通过引入多... 针对目前低剂量CT(low 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图像去噪方法由于缺乏对空间特征和去噪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重建图像的纹理细节丢失和过于平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多尺度密集残差和全局注意力的图像去噪网络。通过引入多尺度密集残差块来提取图像的多尺度特征信息,并通过全局注意力机制(global attention mechanism,GAM)来关注模型不同通道间的跨维信息,同时加入跳跃连接进一步扩大全局交互特征的范围,最后使用多尺度特征损失函数增强图像纹理细节,避免图像过于平滑的问题。经过实验验证,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在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度(SSIM)这两项指标上分别达到了35.1838 dB、0.9605,在去除噪声的同时很好地保留了图像细节信息,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 图像去噪 多尺度密集残差 全局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束整形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祝战科 袁英敏 柯熙政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6-785,共10页
激光器输出的光束通常用高斯分布描述,为了提高光束分布的均匀性和能量利用率,以满足实际需求,需要对光束进行整形。总结了几种光束整形技术,并将其分为静态光学元件和动态光学元件整形技术两大类;分别介绍了非球面透镜组、双折射透镜... 激光器输出的光束通常用高斯分布描述,为了提高光束分布的均匀性和能量利用率,以满足实际需求,需要对光束进行整形。总结了几种光束整形技术,并将其分为静态光学元件和动态光学元件整形技术两大类;分别介绍了非球面透镜组、双折射透镜组、衍射光学元件、微透镜阵列以及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等整形系统的研究进展、基本原理、影响整形效果的因素以及实际应用;着重总结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相较于其他整形方法的优势,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整形 非球面透镜 双折射透镜 微透镜阵列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成像系统中探测器的精密装调与测试
13
作者 王潇潇 曾行昌 +3 位作者 王志杰 李永锋 黄奕 朱胜伟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69,共7页
成像探测器的装配定位状态对光电侦察系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装调过程中探测器像面的倾斜、平移、旋转、位置等都会带来多维度误差,导致超视距观测系统成像探测器的像面失调,造成图像模糊、光轴偏移等现象。本文设计和搭建了一套光学测... 成像探测器的装配定位状态对光电侦察系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装调过程中探测器像面的倾斜、平移、旋转、位置等都会带来多维度误差,导致超视距观测系统成像探测器的像面失调,造成图像模糊、光轴偏移等现象。本文设计和搭建了一套光学测量系统,采用灰度梯度的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自动判别成像探测器的装调误差。光学测量系统对成像探测器的装调精度可达0.015 mm,并且可以根据系统成像的多感兴趣区(ROI)灰度梯度值的误差大小,给出装调的合格性判断。该光学精密装调系统为实现“以机代人”对探测器进行多维精确量化装调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探测器 光学测量系统 图像清晰度与分辨率 灰度梯度值 安装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脉冲激光灼烧TC4钛合金时变温度场特性
14
作者 李隆 贺政隆 +5 位作者 李昕阳 宁江浩 纪玉潇 杨恒鑫 石镨 张春玲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4-611,共8页
TC4钛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蚀性、低密度、高比强度及较好的韧性和焊接性等一系列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有限元分析方法为基础,利用热传导方程对TC4钛合金圆盘温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脉冲激光加工金属材料的工... TC4钛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蚀性、低密度、高比强度及较好的韧性和焊接性等一系列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有限元分析方法为基础,利用热传导方程对TC4钛合金圆盘温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脉冲激光加工金属材料的工作特点,建立了符合实际加工特点的热模型,数值分析了TC4钛合金温度场随激光功率、光斑半径及激光脉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若使用中心激光波长为1 064 nm,激光功率为2 kW,光斑半径为2 mm,激光脉宽为8 ms,脉冲重复频率为1 kHz,尺寸直径为Φ5.0 cm,厚度为5 mm的TC4钛合金,其在50 ms间具有的峰值温升为1 209.80 K;在相同条件下,当光斑半径分别为1.5 mm、2.0 mm、2.5 mm、5 mm时,钛合金端面的最高热形变量为30.033μm。研究结果将为激光加工钛合金时准确设置激光加工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TC4钛合金 脉冲激光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视觉标定与斑点检测算法的PCB钻孔定位方法
15
作者 杨铎 张书晨 +2 位作者 陈昕 易鹏飞 吴宏伟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5,共8页
为了解决目前PCB(printed circuit board)钻孔定位方法中多次标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PCB钻孔定位方法,融合了视觉标定和斑点检测算法,能适应动态变化的拍摄环境,提高了PCB钻孔定位时的鲁棒性。这一方法基于张正友标定法,通过多视角... 为了解决目前PCB(printed circuit board)钻孔定位方法中多次标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PCB钻孔定位方法,融合了视觉标定和斑点检测算法,能适应动态变化的拍摄环境,提高了PCB钻孔定位时的鲁棒性。这一方法基于张正友标定法,通过多视角拍摄标定板以获取相机参数和畸变系数。之后,利用这些参数校正PCB图像,并运用多尺度空间斑点检测算法提取PCB图像中的钻孔点中心坐标。最终,借助相机参数和PCB钻孔点的图像坐标,成功地还原了PCB钻孔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实现了高效的钻孔点定位。通过实验得出,本文方法的定位精度可在0.1 mm上下浮动,平均定位误差可以控制在0.05 mm~0.07 mm。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备一定的操作灵活性和鲁棒性,符合PCB机械钻孔加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 视觉标定 斑点检测算法 三维坐标 多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BAPS的光响应非均匀性测试方法研究
16
作者 刘秀娟 杨晔 +1 位作者 郑舟 刘欢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2-688,共7页
电子轰击有源像素传感器(electron bombardment active pixel sensor,EBAPS)的光响应非均匀性是指EBAPS中光电阴极被均匀光源照射时,不同像素输出灰度不一致的现象,尤其是在低光环境下,图像的非均匀性会使细节识别变得困难,影响后续图... 电子轰击有源像素传感器(electron bombardment active pixel sensor,EBAPS)的光响应非均匀性是指EBAPS中光电阴极被均匀光源照射时,不同像素输出灰度不一致的现象,尤其是在低光环境下,图像的非均匀性会使细节识别变得困难,影响后续图像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光响应非均匀性主要由光电阴极不同区域对光响应的差异、电子敏感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不同区域的电子倍增特性差异、各像素间对同一激励的响应差异以及读出电路中传输信道的差异性等因素导致。针对EBAPS的非均匀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BAPS光电阴极响应、电子倍增以及像素响应非均匀性协同适配的测试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评价EBAPS的非均匀性,并且能够对器件的测试筛选和算法校正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轰击有源像素传感器 非均匀性 光响应 测试方法 测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的SF_(6)分解物中SO_(2)浓度检测仪设计
17
作者 刘伟 毛逸凡 +1 位作者 霍思佳 杨帅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9-595,共7页
针对电气设备内六氟化硫(SF_(6))分解物中二氧化硫(SO_(2))浓度检测问题,对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模块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低功耗脉冲氙灯光源缩短预热时间,设计了多次反射的长光程气体吸收池,有效缩短响应时间;光源和微型光... 针对电气设备内六氟化硫(SF_(6))分解物中二氧化硫(SO_(2))浓度检测问题,对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模块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低功耗脉冲氙灯光源缩短预热时间,设计了多次反射的长光程气体吸收池,有效缩短响应时间;光源和微型光谱仪与气室直接耦合,减少用气量,稳定性更好。在280 nm~320 nm谱段进行SO_(2)浓度反演,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多元校正方法对SO_(2)谱段差分吸光度与SO_(2)浓度建立回归模型,模型误差小于0.5μL/L。设计了检测仪原理样机,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吸收光谱法 气体分析模块 二氧化硫浓度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内不均匀照度下无人驾驶视觉融合感知方法
18
作者 马庆禄 汪曦洪 +1 位作者 马恋 段学锋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101,共13页
针对隧道内不均匀光线引起的无人驾驶汽车视觉感知难题,提出采用主动式红外与可见光相融合的增强方法。通过补充图像纹理和细节信息,改善隧道内光线波动对无人驾驶的影响。首先,利用导向滤波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并通过对比度受限的自适... 针对隧道内不均匀光线引起的无人驾驶汽车视觉感知难题,提出采用主动式红外与可见光相融合的增强方法。通过补充图像纹理和细节信息,改善隧道内光线波动对无人驾驶的影响。首先,利用导向滤波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并通过对比度受限的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对不同照度下的视觉信息进行增强;其次,对增强后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利用非下采样轮廓波方法进行分解,将区域能量自适应加权平均和卷积稀疏表示的融合规则分别应用于低频基础和细节部分,对高频细节分量应用显著性融合规则;最后进行重构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卷积稀CSR-RE算法(convolutional sparse representation and region energy adaptive Weighting)对比DLF(deep learning framework)算法平均时间减少了0.05 s,相较于基于稀疏表示的融合方法MI(mutual information)值提升了1.5,SF(spatial frequency)值最高提升了0.51,整体性能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公路隧道 红外图像 卷积稀疏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由曲面的LED铁路信号机透镜结构优化设计
19
作者 贺清 张正琳 康耀军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色灯信号机是我国铁路信号室外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号光源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因大气溶胶的散射和吸收而导致输出光线与司机实际识别颜色不符,为了保证光源能传送正确的行车信号,在现有LED铁路信号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自由曲面的信... 色灯信号机是我国铁路信号室外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号光源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因大气溶胶的散射和吸收而导致输出光线与司机实际识别颜色不符,为了保证光源能传送正确的行车信号,在现有LED铁路信号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自由曲面的信号机透镜结构优化设计方案。依据斯涅耳定律对透镜透射部分及反射部分的自由曲面进行迭代计算及数值拟合,计算所得透镜母线导入SolidWorks 3D建模软件完成三维透镜的建模,并结合TracePro光学软件对LED灯珠和灯珠嵌入透镜的效果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嵌入自由曲面透镜的LED灯珠相较LED光源直接出射,其接收面上总光通量的最大值提升了近500倍,LED光源的光束散角从90°减小到了6°。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铁路信号现场的灯盘设计,并与蜂窝状透镜进行对比。光学分析及实验结果均表明:自由曲面透镜结构配光均匀性优于蜂窝状透镜,新型LED铁路信号机光学性能满足TB/T 2353-2018《铁路信号灯光发光强度》的要求,可实现光源光色经大气溶胶散射和吸收后仍能正确传递到司机视线范围内,进一步保障行车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LED铁路信号机 自由曲面 透镜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激光主动探测信噪比数学建模与评估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蕴航 王灵杰 +2 位作者 刘洋 王连强 周頔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4-201,共8页
使用单光子激光雷达进行远距离探测可以提高最远探测距离,由于其传输链路比较复杂,因此建立了单光子激光主动探测信噪比数学模型。首先,建立了脉冲激光在主动探测链路中发生衍射效应下的回波信号模型,计算了单光子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光... 使用单光子激光雷达进行远距离探测可以提高最远探测距离,由于其传输链路比较复杂,因此建立了单光子激光主动探测信噪比数学模型。首先,建立了脉冲激光在主动探测链路中发生衍射效应下的回波信号模型,计算了单光子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光子数大小;而后,分析了主动探测过程中噪声光电子的组成,定量计算了噪声光电子数。基于上述模型,建立了考虑视轴瞄准偏差下的回波信噪比模型。通过一套用于理论模型验证的单光子激光探测系统的系统参数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目标探测距离与不同接收系统口径大小下的激光脉冲能量与回波信噪比大小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与以激光雷达方程为基础建立的回波信噪比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该数学模型简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激光雷达 主动探测 信噪比 探测距离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