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860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姜推拿结合拔罐治疗风寒感冒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邓三于 李子锋 常彩云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观察生姜推拿结合拔罐治疗风寒感冒后咳嗽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102例风寒感冒后咳嗽的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53),对照组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观察生姜推拿结合拔罐治疗风寒感冒后咳嗽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102例风寒感冒后咳嗽的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53),对照组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姜片推拿联合闪火法拔罐。比较两组患者的咳嗽症状积分、咳嗽缓解时间、咳嗽复发率、莱切斯特咳嗽问卷总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周[(2.89±0.75)分vs(4.24±1.28)分]、干预后2周[(1.13±0.39)分vs(1.97±0.42)分]咳嗽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9.43±1.32)天vs(12.55±2.67)天],干预后2周观察组患者莱切斯特咳嗽问卷总分高于对照组[(18.91±1.68)分vs(16.35±2.17)分](均P<0.05);两组患者咳嗽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生姜推拿结合拔罐可有效缓解风寒感冒患者的咳嗽症状、缩短咳嗽缓解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寒感冒 生姜 推拿 拔罐 咳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精准诊治
2
作者 郑金娥 薛维 +1 位作者 杜雯 黄士昂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异质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各种生物学技术,如流式细胞术、分子生物学、质谱等的飞速发展及应用,人们对于AML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多次更新了AML的疾病诊断分类,欧洲白血病网也...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异质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各种生物学技术,如流式细胞术、分子生物学、质谱等的飞速发展及应用,人们对于AML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多次更新了AML的疾病诊断分类,欧洲白血病网也修订了AML的遗传危险度分层建议。与此同时,针对AML患者治疗后可检测残留病的监测、治疗方案的分层设计及分子靶向药物与免疫治疗的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AML进入了更加精准的诊治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精准诊治 危险度分层 可检测残留病 分子靶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式肺康复锻炼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3
作者 刘会琴 李子锋 +5 位作者 席祖洋 芦伟 杨晶晶 石巧云 丁倩倩 周晓静 巴楚医学 2025年第2期37-44,共8页
目的:观察阶段式肺康复锻炼对重症肺炎患儿肺功能、康复速度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12月就诊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的308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50例患儿纳入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阶段式肺康复锻炼对重症肺炎患儿肺功能、康复速度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12月就诊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的308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50例患儿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24年1月—2024年12月收治的158例患儿纳入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阶段式肺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儿的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止咳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干预后FVC%[(80.78±4.26)%vs(75.32±5.22)%]和FEV1/FVC[(93.65±5.26)%vs(81.21±5.12%)]均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患儿止咳时间[(3.79±0.97)d vs(6.05±1.27)d]、肺啰音消失时间[(4.35±1.29)d vs(7.28±1.29)d]、住院时间[(11.28±2.81)d vs(15.74±3.51)d]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均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93.67%vs 72.67%)(P<0.05)。结论:阶段式肺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儿肺功能,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患儿 阶段式肺康复锻炼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下关节制动术在青少年扁平足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杨华瑞 郭辉福 +3 位作者 杨宜 张恒 鲍同柱 寿康全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制动术在青少年扁平足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3年1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14~21岁青少年扁平足患者69例(共84例扁平足),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行距下关节制动术的观察组(n=42)和接受跟骨截...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制动术在青少年扁平足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3年1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14~21岁青少年扁平足患者69例(共84例扁平足),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行距下关节制动术的观察组(n=42)和接受跟骨截骨术的对照组(n=2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8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Meary角)、跟骨距骨角(Kite角)、距骨第一跖骨角(T1MT)、距骨第二跖骨角(T2MT)、距骨舟骨覆盖角(TNCA)及视觉模拟量表评分[(1.79±0.94)分vs(2.41±1.47)分]均明显降低,跟骨倾斜角(Pitch角)、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显著升高[(84.67±9.00)分vs(80.12±7.53)分](均P<0.05)。结论:与跟骨截骨术相比,距下关节制动术能更好地矫正距下关节在多维平面上的畸形,恢复后足力线,是治疗青少年扁平足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下关节制动术 青少年 扁平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ptin9、HIST1H4F甲基化联合CEA、CA199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5
作者 文彩虹 冯晓庆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Septin9、HIST1H4F基因甲基化联合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58例患者为肠癌组,50例肠道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荧... 目的:探讨Septin9、HIST1H4F基因甲基化联合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58例患者为肠癌组,50例肠道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浆Septin9和HIST1H4F基因甲基化水平,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肠癌组患者血浆中Septin9(60.34%vs 8.00%)和HIST1H4F(48.28%vs 4.00%)基因甲基化阳性率、CEA(46.55%vs 10.00%)和CA199(36.21%vs 6.00%)的阳性率明显升高(均P<0.001)。Septin9和HIST1H4F双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结直肠癌的灵敏度为79.31%,特异度为90.0%,曲线下面积(AUC)为0.847;血清CEA和CA199联合检测结直肠癌的灵敏度为60.34%,特异度为88.00%,AUC为0.742;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结直肠癌的灵敏度为87.93%,特异度为82.00%,AUC为0.850。四种标志物均对中晚期(Ⅲ期和Ⅳ期)结直肠癌更敏感,相对于CEA联合CA199,Septin9联合HIST1H4F甲基化对于Ⅰ/Ⅱ期结直肠癌的检出率更高。结论:Septin9、HIST1H4F基因甲基化和CEA、CA199水平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结直肠癌患者诊断的灵敏度,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患者早期辅助诊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甲基化 Septin9 HIST1H4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镇痛效果分析
6
作者 丰亮 黄杰锋 +1 位作者 刘张玉 陈玲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分析术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2月1日—2023年12月1日于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胫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和对照组分... 目的:分析术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2月1日—2023年12月1日于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胫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后行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将术后1天、3天、5天、7天标记为T_0、T_1、T_2、T_3,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以及围术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T_0、T_1、T_2、T_3活动和静息状态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9.38±1.93)min vs(16.86±3.78)min]、术中丙泊酚用量[(559.96±30.61)mg vs(657.75±28.82)mg]、术中瑞芬太尼用量[(516.42±35.96)μg vs(725.43±23.45)μg]、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2.31±2.68)h vs(29.63±3.56)h]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术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能够有效减轻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镇痛镇静药物的使用量,有利于术后认知功能及肠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 胫腓骨骨折 术后疼痛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膈肌起搏器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王巍 万晓蓉 +2 位作者 吴苒苒 吴迪 张青 巴楚医学 2025年第2期30-36,共7页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呼吸机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0月就诊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的重症肺炎且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00例患者,根据是否采用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分为...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呼吸机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0月就诊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的重症肺炎且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00例患者,根据是否采用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分为对照组(n=50)和治疗组(n=50),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根据是否撤机成功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呼吸机撤机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膈肌移动度[(1.47±0.17)cm vs (1.34±0.15)cm]、膈肌增厚率[(38.64±6.37)%vs (29.68±5.61)%]及撤机成功率(88.00%vs 72.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17.14±5.24) d vs (21.92±4.85) d]、ICU住院时间[(19.80±5.55) d vs (24.24±5.88) d]及28天内死亡率(8.00%vs 24.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29,95%CI:1.018,1.254)、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OR=1.272,95%CI:1.097,1.406)、氧合指数(P/F)(OR=0.971,95%CI:0.949,0.994)、治疗前膈肌移动度(OR=0.002,95%CI:0.000,0.645)、治疗后膈肌移动度(OR=0.046,95%CI:0.006,0.340)是撤机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体外膈肌起搏器可以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年龄、APACHEⅡ评分、P/F、治疗前膈肌移动度及治疗后膈肌移动度是呼吸机撤机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膈肌起搏器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呼吸机撤离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及相关指标预测CPHD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周天 向祖金 李颖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10月—2024年4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CPHD患者152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n=33)和存活组(n=119)。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10月—2024年4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CPHD患者152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n=33)和存活组(n=119)。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PHD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QRS-T夹角>90°(OR=1.026,95%CI:1.006,1.047)、Tp-Te间期>100 ms(OR=1.075,95%CI:1.009,1.145)、NT-proBNP>300 pg/mL(OR=1.083,95%CI:1.010,1.146)及肺动脉收缩压>35 mmHg(OR=1.085,95%CI:1.017,1.157)是CPHD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果显示,QRS-T夹角>90°、Tp-Te间期>100 ms、NT-proBNP>300 pg/mL、肺动脉收缩压>35 mmHg及四者联合预测CPHD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871、0.844、0.901、0.864及0.941。结论:QRS-T夹角>90°、Tp-Te间期>100 ms、NT-proBNP>300 pg/mL、肺动脉收缩压>35 mmHg是CPHD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RS-T夹角 TP-TE间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17和MMP-13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外侧支持带松解术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邹亮 寿康全 巴楚医学 2025年第2期79-84,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行关节镜下膝关节外侧支持带松解术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KOA患者为观察对象,患...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行关节镜下膝关节外侧支持带松解术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KOA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85分为预后不良组(n=25),Lysholm评分≥85分为预后良好组(n=61)。测定术前、术后3个月血清IL-17、MMP-13水平,点二列相关系数分析血清指标与患者术预后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指标对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术前血清IL-17、MMP-13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两组患者术前血清IL-17、MMP-13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均P<0.05)。术前血清IL-17、MMP-13与KOA患者术预后不良均呈正相关。术前血清IL-17、MMP-13单独和联合预测KOA患者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外侧支持带松解术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7、0.894和0.982。结论:术前血清IL-17、MMP-13水平与KOA患者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外侧支持带松解术预后有关,二者联合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外侧支持带松解术 白细胞介素-17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预后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磁敏感伪影在前列腺癌MRI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汪征 陆蓬 +3 位作者 刘松 付成志 余松 余成新 巴楚医学 202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直肠磁敏感伪影是前列腺磁共振成像(MRI)过程中频繁出现的伪影类型,它会导致前列腺组织局部信号减弱或丢失,进而模糊了正常组织与病变区域的界限,对MRI图像的整体质量、阅片者的主观评价以及深度学习诊断模型的性能均带来不同程度的影... 直肠磁敏感伪影是前列腺磁共振成像(MRI)过程中频繁出现的伪影类型,它会导致前列腺组织局部信号减弱或丢失,进而模糊了正常组织与病变区域的界限,对MRI图像的整体质量、阅片者的主观评价以及深度学习诊断模型的性能均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消除直肠磁敏感伪影的干扰,以获取高质量的前列腺MRI图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系列临床策略被提出并应用于实践中,旨在减轻直肠磁敏感伪影对前列腺MRI图像质量的负面影响。本文将简要概述直肠磁敏感伪影的分布特点与形成机制,深入分析其对影像诊断的潜在影响,并详细介绍当前用于抵御直肠磁敏感伪影的临床策略,以提高前列腺癌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未来相关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磁敏感伪影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11
作者 周学武 刘万军 +2 位作者 宋碧晖 尧浩 寿康全 巴楚医学 2025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2023年12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44例患者,根据清创术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22)...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2023年12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44例患者,根据清创术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2),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VAC,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冲洗引流。比较两组患者内固定保留成功率、伤口引流物细菌转阴时间、伤口完全愈合时间及再次手术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保留内固定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91%vs 59.09%),观察组患者细菌培养转阴时间[(10.15±2.23)d vs(17.95±1.72)d]、伤口完全愈合时间[(17.31±2.69)d vs(29.41±5.42)d]及住院总时间[(23.86±7.67)d vs(33.77±9.65)d]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再次手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64%vs 77.27%)。观察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20 m L/h的占比明显少于对照组(22.73%vs 63.64%)(均P<0.05)。结论:改良VAC可显著提高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治疗效果,增加保留内固定装置的成功率,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减少再次手术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钢板内固定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早期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痔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李子锋 常彩云 +1 位作者 易文 席祖洋 巴楚医学 2025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了解混合痔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方法:选取2023年1月1日—5月31日就诊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的517例Ⅲ~Ⅳ级混合痔患者,按术后是否需要进行导尿分为尿潴留组(n=86)与非尿潴留组(n=431)。采用L... 目的:了解混合痔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方法:选取2023年1月1日—5月31日就诊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的517例Ⅲ~Ⅳ级混合痔患者,按术后是否需要进行导尿分为尿潴留组(n=86)与非尿潴留组(n=431)。采用Lasso回归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混合痔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Lasso回归筛选出11个特征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OR=2.588,95%CI:1.526,4.389)、身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OR=5.254,95%CI:3.028,9.116)、手术当天补液量>700 m L(OR=2.207,95%CI:1.194,4.078)、脊髓麻醉(OR=4.058,95%CI:2.295,7.175)及术后疼痛>5分(OR=2.114,95%CI:1.115,4.010)为混合痔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799,校准曲线与Bootstrap内部验证后校准曲线均表明风险拟合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当尿潴留发生阈值概率处于0%~95%时,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男性、BMI≥24 kg/m2、手术当天补液量>700 m L、脊髓麻醉及术后疼痛>5分为混合痔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尿潴留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1年中国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李子锋 常彩云 +2 位作者 席祖洋 易文 曾晓倩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
目的:探究中国结直肠癌(CRC)的疾病负担现状和危险因素分析。方法:从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2021)中下载我国CRC的相关数据,分析CRC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s)、伤残损失寿命年(YLDs)及CRC... 目的:探究中国结直肠癌(CRC)的疾病负担现状和危险因素分析。方法:从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2021)中下载我国CRC的相关数据,分析CRC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s)、伤残损失寿命年(YLDs)及CRC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021年中国CRC的发病、患病、死亡人数分别为65.83万例、360.57万例、27.51万例;标准化发病率、标准化患病率、标准化死亡率分别为31.44/10万、168.62/10万、13.64/10万。与1990年相比,标准化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显著上升(均P<0.05),而标准化死亡率则明显下降(P<0.05)。此外,DALYs、YLLs、YLDs在1990—2021年间也呈现上升趋势(均P<0.05),分别增加了92.09%、86.45%、381.23%。值得注意的是,65~69岁和70~74岁是CRC高发的年龄段,65~69岁CRC患者的疾病负担最重(DALYs、YLLs及YLDs最高)。2021年,中国CRC的前十位危险因素依次为奶摄入不足、全谷物摄入不足、红肉摄入过多、高身体质量指数、钙摄入不足、吸烟、酒精摄入过多、高空腹血糖、低体力活动、加工肉类摄入过多。结论:1990—2021年间,中国CRC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显著上升,而死亡率明显下降,65~69岁患者疾病负担最为沉重。因此,我们应将此年龄段作为CRC的重点筛查及防治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疾病负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致正常心电图中Tp-Te间期预测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杨艳丽 李颖 习诗良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大致正常心电图中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的变化,探讨Tp-Te间期是否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4年5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663例,其中合并前降支重度狭窄(狭窄... 目的:通过分析大致正常心电图中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的变化,探讨Tp-Te间期是否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4年5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663例,其中合并前降支重度狭窄(狭窄程度≥90%)的患者为病例组(n=146),完全无狭窄且无其它异常的患者为对照组(n=517)。收集两组患者的心电图记录,测量Tp-Te间期。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绘制约登指数曲线,明确Tp-Te间期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阈值、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V1[(82.91±18.73)ms vs(72.31±15.22)ms]、V2[(90.48±16.86)ms vs(84.23±13.45)ms]、V3[(90.13±16.04)ms vs(83.11±14.79)ms]、V4[(88.86±15.03)ms vs(71.12±13.94)ms]的Tp-Te间期均明显升高(均P<0.001)。V1~V4的Tp-Te间期及联合预测的AUC值分别为0.691、0.582、0.573、0.714、0.633。当V4导联Tp-Te间期为79.5 ms时,预测的敏感性为74.66%,特异性为77.40%,为临床预测时的最佳平衡点52.06%。结论:Tp-Te间期可预测重度冠状动脉狭窄,V4导联效应量最大,预测效能最高,Tp-Te间期的阈值为79.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冠状动脉狭窄 TP-TE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郑雨端 阿不来提·艾则孜 努荣古丽·买买提 巴楚医学 2025年第2期85-90,共6页
目的:探究影响新疆地区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OP)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3年7月—2024年4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绝经后T2DM患者159例,根据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OP组(n=57)与非OP组(n=102)。采用单因素和... 目的:探究影响新疆地区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OP)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3年7月—2024年4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绝经后T2DM患者159例,根据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OP组(n=57)与非OP组(n=102)。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方法及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绝经后T2DM患者合并OP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脏脂肪面积(VFA)升高(OR=1.139,95%CI:1.076,1.206)、总胆固醇(TC)升高(OR=4.456,95%CI:1.632,12.168)是绝经后T2DM患者合并O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身体质量指数(BMI)升高(OR=0.457,95%CI:0.314,0.666)、25-羟维生素D[25(OH)D]升高(OR=0.519,95%CI:0.393,0.686)是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上述4个指标联合预测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980。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VFA与腰椎骨密度、总髋骨密度呈负相关(r<0,均P<0.05)。结论:VFA升高、TC升高是绝经后T2DM患者合并OP的独立危险因素,BMI升高及25(OH)D升高是其保护因素。上述4个指标对于预测OP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内脏脂肪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16
作者 杨调 刘扬 +4 位作者 彭小军 程冬云 蔡惠丽 包睿智 陈海丹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19-22,共4页
腰椎管狭窄症(LS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常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腰腿痛、下肢肌力减退及感觉异常等症状。腰椎管减压术作为LSS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可有效解除对神经根及硬膜囊的压迫,缓解临床症状。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更... 腰椎管狭窄症(LS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常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腰腿痛、下肢肌力减退及感觉异常等症状。腰椎管减压术作为LSS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可有效解除对神经根及硬膜囊的压迫,缓解临床症状。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更多腰椎管狭窄症可在脊柱内镜下完成微创手术。大通道脊柱内镜作为脊柱内镜技术之一,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椎旁肌肉与神经损伤轻等优点,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明显。本文介绍在大通道脊柱内镜下行腰椎管减压术的详细操作步骤,为LSS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道脊柱内镜 腰椎管减压术 腰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7
作者 高凤 柳远春 +4 位作者 刘扬 刘文俊 蔡惠丽 包睿智 杨调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12-14,共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外科手术治疗能解除突出椎间盘对神经根及硬膜囊的压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脊柱内镜技术和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外科手术治疗能解除突出椎间盘对神经根及硬膜囊的压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脊柱内镜技术和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髓核摘除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脊柱外科微创手术方式,近几年已广泛应用于治疗LDH。本文介绍UBE下髓核摘除术的详细操作步骤,为LDH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18
作者 郭辉福 吴飞 +3 位作者 寿康全 张恒 杨华瑞 刘健 巴楚医学 2025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应用不同剂量氨甲环酸(TXA)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7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因股骨转子间骨折行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TXA使用情况分为未使用TXA的常规...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应用不同剂量氨甲环酸(TXA)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7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因股骨转子间骨折行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TXA使用情况分为未使用TXA的常规组(n=27),静脉注射0.5 g TXA的低剂量组(n=40)和静脉注射2 g TXA的高剂量组(n=31)。比较三组患者术中显性出血量、隐性出血量、总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高剂量组患者术中显性出血量、隐性出血量及总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和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常规组和低剂量组(均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静脉应用TXA可减少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失血及并发症,且高剂量TXA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股骨转子间骨折 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地区4353例儿童及青少年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19
作者 刘绍伟 罗俊 张庆勇 巴楚医学 2025年第2期45-50,共6页
目的:探究宜昌地区儿童及青少年呼吸道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2月因呼吸道感染就诊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并行13种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的4353例儿童及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感染病原体在不同年龄、性别、季... 目的:探究宜昌地区儿童及青少年呼吸道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2月因呼吸道感染就诊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并行13种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的4353例儿童及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感染病原体在不同年龄、性别、季节中的分布。结果:4353例儿童及青少年中,3224例为呼吸道病原体感染阳性,阳性率为74.06%。3~5岁儿童阳性率为79.57%,6~11岁儿童阳性率为73.29%,12~14岁青少年阳性率为54.62%,15~17岁青少年阳性率为55.43%。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阳性率分别为65.84%、66.27%、77.29%、77.14%。在呼吸道病原体感染阳性患者中,2302例为单一病原体感染(71.40%),多种病原体感染率为28.60%。阳性率较高的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MP)、人鼻病毒(HRV)、人类偏肺病毒(HMP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FluA)。结论:宜昌地区3~11岁儿童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率较高,感染时间主要集中在秋季和冬季,其中以单一病原体感染为主,高发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MP、HRV、HMPV、RSV、Flu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呼吸道病原体 感染率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20
作者 闵楠 艾空 +2 位作者 杨新宇 吴登鼎 胡军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75-81,共7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风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5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行甲状腺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PTC合并HT的422例患者... 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风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5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行甲状腺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PTC合并HT的4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PTC合并HT患者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将纳入患者按7∶3随机分割为模型训练集(n=295)和模型验证集(n=127),训练集分为无转移组(n=146)和转移组(n=1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钙化(OR=5.674,95%CI:1.294,24.892)、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升高(OR=6.013,95%CI:2.748,13.158)、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升高(OR=3.662,95%CI:1.780,7.534)、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升高(OR=1.019,95%CI:1.011,1.027)、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OR=2.594,95%CI:1.662,4.048)均为PTC合并HT患者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训练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6,验证集AUC为0.866。校准曲线提示预测效率与实际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钙化、NLR升高、LMR升高、SII升高及TSH升高均是PTC合并HT患者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敏感度和特异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桥本氏甲状腺炎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炎症因子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