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915篇文章
< 1 2 1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为干扰强度对高海拔喀斯特地区方竹林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1
作者 杨红军 汪文强 +2 位作者 杨水平 李杰 何大敏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2期44-50,62,共8页
土壤真菌参与生态环境构建,对生态环境变化具有敏感的指示作用。人为因素是影响生态环境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人为干扰植被强度如何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对评估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金佛山方竹是高海拔喀斯特地... 土壤真菌参与生态环境构建,对生态环境变化具有敏感的指示作用。人为因素是影响生态环境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人为干扰植被强度如何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对评估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金佛山方竹是高海拔喀斯特地区特有植被,土壤真菌群落的变化对高海拔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评估及保护至关重要,本文旨在研究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对金佛山方竹林土壤真菌群落组成规律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干扰强度方竹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干扰强度对方竹林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干预林中的Alpha指数显著增加,重度干预林显著降低,这表明低强度人为干扰增加了土壤真菌多样性。不同干扰强度方竹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存在差异。在门分类水平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丰度变化为35.00%~75.76%,占据绝对优势,其中,轻度干预林和重度干预林显著高于无干预林(P<0.05)。在纲分类水平上,子囊菌门中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和担子菌门中的伞菌纲(Agaricomycetes)是方竹林的优势菌,占比21.28%~52.27%。在属分类水平上,真菌优势属及丰度因干扰强度和土层不同而不同;被孢霉属(Mortierella)在轻度干预林的丰度显著高于其他方竹林,且下层土壤中丰度占比显著高于上层。主成分分析也表明,不同干扰强度方竹林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因此,适当的人为干预竹林生态能够明显增加土壤真菌的多样性,提高优势菌种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竹林 干扰强度 土壤真菌 群落结构 高海拔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空心泡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2
作者 桂平 吴高殷 +1 位作者 黄小琴 李柯萱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为了给野生空心泡Rubus rosifolius Sm优良种质提供快繁技术,本研究以其幼嫩茎段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初代适宜基本培养基的筛选,并研究了激素种类及配比对增殖培养、生根培养阶段的影响以及不同基质的炼苗移栽。结果表明:1/2MS是野生空心... 为了给野生空心泡Rubus rosifolius Sm优良种质提供快繁技术,本研究以其幼嫩茎段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初代适宜基本培养基的筛选,并研究了激素种类及配比对增殖培养、生根培养阶段的影响以及不同基质的炼苗移栽。结果表明:1/2MS是野生空心泡幼嫩茎段诱导芽最适宜的基本培养基,而1/2MS+6-BA 1.5 mg/L+NAA 0.1 mg/L+GA_(3) 3.0 mg/L则是增殖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呈现出100%增殖率和11.18的增殖系数,苗高达5.07 cm;另外,1/2MS+IBA 0.5 mg/L是生根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其生根率达到94.07%;在基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3∶1∶1)中进行炼苗移栽长势最佳,平均成活率达89.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空心泡 组织培养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渣营养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草食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毛世红 王府 +7 位作者 王旭 杨蓉 吕艳丽 谭晓山 周迪 谢玲玲 卢琦 田兴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2期38-43,共6页
刺梨经榨汁处理后剩余的果渣副产物约占鲜果重量的一半,刺梨渣富含维生素、多酚、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优质的功能饲料原料。刺梨渣具有抗氧化、抗炎症、降血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可提高动物免疫力,改善机体健康状态。本文综述了刺... 刺梨经榨汁处理后剩余的果渣副产物约占鲜果重量的一半,刺梨渣富含维生素、多酚、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优质的功能饲料原料。刺梨渣具有抗氧化、抗炎症、降血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可提高动物免疫力,改善机体健康状态。本文综述了刺梨渣的营养成分、活性物质、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草食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难点,探讨其作为功能性饲料的可行性。旨在为刺梨渣在草食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渣 活性成分 生物学功能 草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山胡椒油的抑菌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正云 伍乔 +3 位作者 毛雨 尹小丽 严军 谷惠文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1期51-58,75,共9页
为比较不同产地山胡椒油的抑菌活性,本研究选取了来自江西、湖南以及广东的山胡椒油样品各两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抑菌试验。采用滤纸片法、常量肉汤稀释法和GC-MS分析法分别从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 为比较不同产地山胡椒油的抑菌活性,本研究选取了来自江西、湖南以及广东的山胡椒油样品各两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抑菌试验。采用滤纸片法、常量肉汤稀释法和GC-MS分析法分别从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C_(MIC))和化学成分分析3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江西1#和2#山胡椒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与对照组相近,其余样品抑菌圈直径从小到大依次为湖南2#山胡椒油(10.0±0.3 mm)、湖南1#山胡椒油(10.3±0.1 mm)、广东1#山胡椒油(10.3±0.2 mm)、广东2#山胡椒油(12.6±0.4 mm);(2)江西1#和2#山胡椒油、湖南2#山胡椒油的MIC均为32μL/mL,湖南1#山胡椒油、广东1#和2#山胡椒油的MIC均为16μL/mL;(3)GC-MS结果显示3个产地的山胡椒油均含有柠檬醛,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广东(96.21%)、湖南(48.10%)、江西(19.77%)。总之,抑菌圈和MIC的结论基本一致,即广东山胡椒油的抑菌活性最好,湖南的次之,江西的最差。通过GC-MS的结果对上述抑菌机理进行了解释,可能是由于柠檬醛和柠檬烯含量与其抑菌活性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胡椒油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圈 最低抑菌浓度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软腐病无损高光谱诊断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翟依晨 张林 +3 位作者 祝佳佳 龙艳 杨鑫睿 赵志博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2期78-86,共9页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实现对猕猴桃软腐病的室内无损快速检测,以期为病果诊断、果实分选提供技术方案。在可见光-近红外波长范围内(400~1000 nm)采集病果与健康果的高光谱图像,并提取相应的感兴趣区域(ROI),获得样本128个波段的高光谱数据...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实现对猕猴桃软腐病的室内无损快速检测,以期为病果诊断、果实分选提供技术方案。在可见光-近红外波长范围内(400~1000 nm)采集病果与健康果的高光谱图像,并提取相应的感兴趣区域(ROI),获得样本128个波段的高光谱数据,基于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RMR)特征排序算法,从中选择8个最优特征波段。使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方法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将样本随机分配为测试和训练数据集,分别基于全波段和特征波段建立分类模型。同时,从自然发病果实分离软腐病菌,并鉴定其种类。结果表明:猕猴桃软腐病果实与健康果实的高光谱曲线存在明显区别。针对猕猴桃软腐病识别,可优化神经网络模型识别效果最好,从发病果实分离到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甜樱间座壳属(Diaporthe eres)均为已知的猕猴桃软腐病菌,表明自然发病组分类结果可靠。本研究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能准确区分贵长猕猴桃软腐病果实与健康果实,可实现猕猴桃软腐病早期无症状时期的无损快速检测,为采后果实分选提供了可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软腐病 高光谱成像技术 无损快速检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膜时间对烤烟生长及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史久长 黄杏 +9 位作者 张力 王卫民 龚治翔 席奇亮 刘朝营 于冰洁 贾玮 许嘉阳 许自成 李秋剑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3期17-23,共7页
为明确揭膜时间对烤烟生长及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供试品种,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新云烟草种植基地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移栽后不揭膜(T1)、移栽后35 d揭膜(T2)、移栽后40 d揭膜(T3)和移栽后45 d揭膜(T... 为明确揭膜时间对烤烟生长及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供试品种,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新云烟草种植基地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移栽后不揭膜(T1)、移栽后35 d揭膜(T2)、移栽后40 d揭膜(T3)和移栽后45 d揭膜(T4),研究揭膜时间对上部烟叶的农艺性状、株型参数、根系形态指标以及烤后烟的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40 d揭膜,上部烟叶各农艺性状指标均较为良好,在显著提高株高和茎围的同时,也获得了较大的叶面积;可促进圆筒株型的形成;烟株根系发达,根鲜质量、根长、一级侧根数以及根干质量都达到最佳;烟叶的物理特性较好,单叶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含梗率较低,厚度及拉力最佳;化学成分较为协调;在感观质量上余味纯净,透发性较好。综上所述,在移栽后40 d揭膜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上部烟叶品质具有较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地膜覆盖 揭膜时间 上部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配方对南洋楹家系幼苗生长的影响
7
作者 林惠萁 郑会全 +3 位作者 韦如萍 王润辉 黄荣 晏姝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3期68-73,共6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适宜南洋楹(Falcataria falcata)不同家系幼苗生长的育苗基质配方,并探讨基质理化性状对幼苗生长的调控作用。选取黄心土、泥炭土、蛭石、珍珠岩和腐殖土为原料,配制成4种基质配方:T1(黄心土∶泥炭土=1∶1)、T2(黄心土∶... 本研究旨在筛选适宜南洋楹(Falcataria falcata)不同家系幼苗生长的育苗基质配方,并探讨基质理化性状对幼苗生长的调控作用。选取黄心土、泥炭土、蛭石、珍珠岩和腐殖土为原料,配制成4种基质配方:T1(黄心土∶泥炭土=1∶1)、T2(黄心土∶蛭石∶珍珠岩=2∶1∶1)、T3(黄心土∶泥炭土∶蛭石=1∶1∶1)和T4(黄心土∶腐殖土=2∶1)。对各配方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pH值及有机质、全氮、全磷等化学指标进行测定,并对不同家系幼苗在各基质中的苗高、地径和根瘤数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质与家系及其互作对幼苗生长各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基质单因素效应最为突出。T3基质具有最低容重和较高总孔隙度,其综合育苗效果最佳,平均苗高、地径和根瘤数均优于其他配方。家系响应存在明显差异:家系F016、F030、F051、F057、F065、F072、F081、F086及混合种(CK)在T3基质中表现最佳,而家系F007、F021、F062、F087则更适合T4基质。该研究为南洋楹优质苗木的高效育苗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该树种在热带地区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楹 家系 基质配方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E平台1990—2020年黔西市石漠化时空演变与土地利用类型响应
8
作者 罗林 邓小东 +2 位作者 张显云 李宝山 文鹏帆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4期83-92,共10页
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是制约贵州省社会、经济及生态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GEE平台选取1990—2020年Landsat多期影像研究黔西市石漠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黔西市石漠化在空间上呈现西重东轻的特征,... 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是制约贵州省社会、经济及生态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GEE平台选取1990—2020年Landsat多期影像研究黔西市石漠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黔西市石漠化在空间上呈现西重东轻的特征,潜在和轻度石漠化面积增加了141.34 km2,而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面积则减少了273.76 km2。黔西市石漠化动态度和转移过程显示,无石漠化面积变化幅度最小,2015—2020年石漠化演变过程最为剧烈,单一等级动态度和综合动态度分别为0.23%和3.06%,石漠化程度总体上呈现出逐步减轻的趋势。从石漠化的土地利用类型角度来看,黔西市耕地和林地的面积共占无石漠化地区面积的77.32%,耕地和林地与石漠化的响应程度最为强烈,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与石漠化的响应程度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GEE 时空演变 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类型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桂烟区烟草赤星病菌种群鉴定及其对药剂敏感性的研究
9
作者 赵庆训 刚维丽 +7 位作者 桑维钧 刘健锋 宋赛杰 沈健 孙光军 鲁冠麟 文贇 艾永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3期48-55,共8页
为明确黔桂烟区烟草赤星病的病原种类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以期为烟草赤星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本研究从广西贺州、贵州长顺及威宁三地采集典型赤星病烟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并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病原... 为明确黔桂烟区烟草赤星病的病原种类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以期为烟草赤星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本研究从广西贺州、贵州长顺及威宁三地采集典型赤星病烟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并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病原鉴定。同时,采用菌丝生长率法测定12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广西烟草赤星病的病原为长柄链格孢菌(Alternaria longipes),贵州两地的病原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A.alternata的致病力强于A.longipes。药剂敏感性测试显示,A.longipes对多数杀菌剂抗药性较强,而A.alternata对杀菌剂更为敏感。97%咪鲜胺、95%苯醚甲环唑、98%啶酰菌胺、97%恶霉灵和98%氟啶胺的E_(C50)值均小于50 mg/L,对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显著,推荐作为烟草赤星病防治的优先用药。本研究进一步强调了区域性防控策略的重要性,并为黔桂烟区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 病原鉴定 链格孢属 抑菌活性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地区不同马尾松针阔混交林群落结构、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特征
10
作者 王润 徐明 +2 位作者 杨雪 田粤 张健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2期87-92,共6页
本研究以黔中地区典型分布的马尾松-枫香针阔混交林、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对照)为群落调查对象,通过物种重要值、群落多样性指数、区系分析、径级分布和空间分布格局(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等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亚热... 本研究以黔中地区典型分布的马尾松-枫香针阔混交林、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对照)为群落调查对象,通过物种重要值、群落多样性指数、区系分析、径级分布和空间分布格局(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等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亚热带山地天然次生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共记录灌乔木树种63种,隶属于30科40属,属水平上以温带分布区系为主;不同马尾松针阔混交林群落灌乔木树种重要值排序存在明显差异,马尾松-枫香混交林样地的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最高,马尾松-甜槠混交林样地的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最高;马尾松的径级分布呈衰退型,甜槠和枫香的径级分布则呈倒“J”型;马尾松-甜槠混交林样地呈聚集分布,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枫香混交林则呈随机分布,马尾松纯林表现出极强度混交,马尾松-枫香混交林表现出强度混交,马尾松-甜槠混交林表现出中度混交。黔中地区的天然次生马尾松-枫香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在树种的组成、径级特征、群落树木种类的空间分布模式等各个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这说明不同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对群落组成结构、功能和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该研究为管理者在马尾松人工林混交化营建过程中的冠层树种组成及其空间分布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马尾松 多样性 径级分布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对矮化苹果园土壤及树体与果实的影响
11
作者 张春香 赵青松 +5 位作者 周光锋 蒋振莹 穆淑媛 董丽娟 张潇 高红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4期61-67,共7页
研究覆盖对矮化苹果园土壤理化性状、树体结构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确定矮砧苹果园的土壤管理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本试验以7年生苹果树为试材、清耕为对照,设防水园艺地布、透水园艺地布、黑地膜3个覆盖处理,测定了土壤温度、养分、酶活性... 研究覆盖对矮化苹果园土壤理化性状、树体结构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确定矮砧苹果园的土壤管理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本试验以7年生苹果树为试材、清耕为对照,设防水园艺地布、透水园艺地布、黑地膜3个覆盖处理,测定了土壤温度、养分、酶活性,树体结构,果实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3种覆盖均提高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土壤pH值。黑地膜覆盖在增加各土层有机质、全碳含量及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0~20 cm碱解氮含量,20~40 cm全氮和速效磷含量,树体冠幅、中短枝、发育枝、单株枝条方面最显著;增加了蛋白酶、纤维素酶活性及叶丛枝比例,降低了长枝比。透水地布降低了10 cm、30 cm土壤温度,显著增加了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综合考虑,黑地膜覆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化苹果 树盘覆盖 土壤状况 树体结构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飞虱刺猬基因(SfHh)的功能分析
12
作者 陈柠楠 雷庆 +3 位作者 王召 龙贵云 金道超 杨洪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2期11-18,共8页
白背飞虱是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翅是其能够迁飞、扩大危害的重要器官。因此,解析昆虫翅发育基因可为害虫综合治理提供新的靶标。刺猬基因(Hedgehog,Hh)是能够参与调控昆虫翅发育的重要基因,但其在白背飞虱体内的转录特征和生物学功... 白背飞虱是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翅是其能够迁飞、扩大危害的重要器官。因此,解析昆虫翅发育基因可为害虫综合治理提供新的靶标。刺猬基因(Hedgehog,Hh)是能够参与调控昆虫翅发育的重要基因,但其在白背飞虱体内的转录特征和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克隆获得白背飞虱刺猬基因SfHh,解析其时空表达模式,并借助RNA干扰技术验证其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1)白背飞虱SfHh基因在5龄若虫表达量最高,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差异较大,其中在肠道与翅中表达量最高;(2)RNA干扰沉默SfHh基因24 h后,SfHh的mRNA相对转录水平降低了62%,且羽化成虫大多数个体的翅褶皱、末端卷曲或弯折等不能正常展开,而对照组成虫的翅均无任何畸形。表明SfHh基因是白背飞虱翅发育不可或缺的基因,其表达缺失可导致白背飞虱的翅不能正常伸展。本研究结果不仅能够为白背飞虱及其他迁飞性害虫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作用靶标,还可丰富半翅目昆虫翅发育的分子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翅发育 刺猬基因 RNA干扰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西藏地区苹果绵蚜适生性预测
13
作者 谭仲恺 李永萍 +2 位作者 李燕 陈旭 刘晓飞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2期51-55,共5页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入侵西藏的典型外来物种之一,严重威胁着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对西藏自治区范围内苹果绵蚜的适生区分布及随全球气候变化的...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入侵西藏的典型外来物种之一,严重威胁着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对西藏自治区范围内苹果绵蚜的适生区分布及随全球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摸清了西藏境内苹果绵蚜的适生指数随海拔变化的规律。结果显示:西藏东部的澜沧江河谷、怒江河谷、金沙江河谷以及位于自治区中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均为苹果绵蚜适生度较高的地区,其中,海拔3000~4000 m的地区是西藏苹果绵蚜定殖的高风险区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西藏境内苹果绵蚜适生区面积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海拔3000 m以上的苹果种植区应作为未来西藏苹果绵蚜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西藏 适生区 MAXENT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烟区烟蚜蚜茧蜂种类调查和发生规律研究
14
作者 顾恒锋 韦学平 +5 位作者 石保峰 卢昌友 张得平 张森稳 杨洪 杨茂发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1期45-50,共6页
蚜茧蜂是烟蚜的重要天敌类群,广西烟区烟蚜的蚜茧蜂种类及优势种的发生规律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2021—2023年连续三年对广西烟区烟蚜蚜茧蜂进行田间普查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广西烟区烟蚜蚜茧蜂主要有烟蚜茧蜂和菜蚜茧蜂,其中,烟蚜茧蜂... 蚜茧蜂是烟蚜的重要天敌类群,广西烟区烟蚜的蚜茧蜂种类及优势种的发生规律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2021—2023年连续三年对广西烟区烟蚜蚜茧蜂进行田间普查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广西烟区烟蚜蚜茧蜂主要有烟蚜茧蜂和菜蚜茧蜂,其中,烟蚜茧蜂占94.47%,菜蚜茧蜂占0.72%,非蚜茧蜂占4.81%,说明广西烟区优势蚜茧蜂为烟蚜茧蜂。烟蚜茧蜂发生规律主要呈单峰型,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僵蚜和烟蚜茧蜂的始发期,4月底至5月下旬是高峰期,6月上旬为发生末期,6月下旬直至烟叶采烤结束,烟田基本无烟蚜茧蜂发生,各烟区的僵蚜和蚜茧蜂发生情况也符合这一规律。该研究结果可为在广西烟区的合理利用蚜茧蜂防治烟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烟区 烟蚜茧蜂 种类调查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秋海棠属(Begonia)植物新记录及Begonia cavaleriei的中文名订正
15
作者 党梦 罗康 +5 位作者 李星晨 白新祥 田代科 董文珂 郭治友 何嵩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3期62-67,78,共7页
贵州省气候温暖湿润,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孕育了丰富的秋海棠属植物,是我国秋海棠属植物集中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论文在综合文献研究、野外调查、标本比对的基础上,对贵州省野生秋海棠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相继鉴定出贵州省秋海... 贵州省气候温暖湿润,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孕育了丰富的秋海棠属植物,是我国秋海棠属植物集中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论文在综合文献研究、野外调查、标本比对的基础上,对贵州省野生秋海棠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相继鉴定出贵州省秋海棠属植物5个新记录种:南川秋海棠Begonia dielsiana E.Pritz.ex Diels、青城山秋海棠B.qingchengshanensis H.Z.Li,C.I.Peng&C.W.Lin、膜果秋海棠B.hymenocarpa C.Y.Wu、靖西秋海棠B.jingxiensis D.Fang&Y.G.Wei和紫背天葵B.fimbristipula Hance,并提供了新记录种的标本引证和地理分布信息。此外,B.cavaleriei Lév.中文名为昌感秋海棠,“昌感”为海南省地名,但该物种在海南并无分布,而是由于错误鉴定的历史原因导致的,故基于该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特点订正为西南秋海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海棠属 贵州省 新记录 中文名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境白及生长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及土壤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16
作者 杨赏赏 黎晓星 +4 位作者 周鑫伟 张珍明 周颖 王永 张家春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4期18-24,共7页
为探究不同生境下白及生长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土壤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对不同生境(野生、人工种植)白及生长土壤样品进行采集,研究不同生境土壤pH值、酶活性、有机质(SOM)含量和土壤中碳(C)、氮(N)、磷(P)、钾(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 为探究不同生境下白及生长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土壤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对不同生境(野生、人工种植)白及生长土壤样品进行采集,研究不同生境土壤pH值、酶活性、有机质(SOM)含量和土壤中碳(C)、氮(N)、磷(P)、钾(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并探讨影响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主要土壤因素。结果表明:(1)野生白及与人工种植白及生长土壤之间的pH值、酶活性、SOM、C、全氮(TN)、全钾(TK)、碱解氮(AN)、有效磷(AP)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境土壤pH值、酶活性、SOM、C、TN、AN含量表现为野生大于人工种植,TP、TK、AP、速效钾(AK)含量表现为人工种植大于野生,人工种植土壤中N元素处于匮乏状态;(2)不同生境白及生长土壤的碳氮比(C∶N)、碳磷比(C∶P)、碳钾比(C∶K)、氮磷比(N∶P)、磷钾比(P∶K)均存在显著差异;土壤C∶P、C∶K、N∶P、氮钾比(N∶K)表现为野生大于人工种植,C∶N表现为人工种植大于野生,不同生境土壤均存在磷限制状态;(3)土壤pH值、SOM和N含量的差异可能是导致白及不同生境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不同生境下,白及生长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受土壤pH值、SOM和N含量的影响较大,人工种植的环境更有助于减少白及遭受病害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不同生境 土壤 化学计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宽阔水拟小鲵种群动态与生境特征初步调查
17
作者 姚小刚 兰洪波 +4 位作者 张强 曾燕玲 李光容 肖息 田晓光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3期56-61,共6页
宽阔水拟小鲵(Pseudohynobius kuankuoshuiensis)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两栖动物,其生态学基础资料极其匮乏。为掌握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宽阔水拟小鲵种群现状及生境特征,于2018—2020年采取样线法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共记录到... 宽阔水拟小鲵(Pseudohynobius kuankuoshuiensis)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两栖动物,其生态学基础资料极其匮乏。为掌握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宽阔水拟小鲵种群现状及生境特征,于2018—2020年采取样线法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共记录到宽阔水拟小鲵191只,其种群动态处于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状态,宽阔水拟小鲵常栖息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方竹林、灌丛、小溪和临时性水坑或溪流中,海拔在1401~1576 m。最佳水体pH值6.4~7.6,水温12.7~14.2℃,气温10.7~16.6℃,空气湿度80.20%~89.90%。宽阔水拟小鲵种群大小与人为干扰程度呈负相关,而与向好的生境变化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阔水拟小鲵 种群动态 生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不同高度及不同色板对‘白旗韭黄’主要害虫诱集和天敌规避效果研究
18
作者 肖陈明 贡秋罗布 +6 位作者 张龙 付军贤 邹广 赵庆训 杨茂发 徐芳玲 刘健锋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2期19-27,共9页
为了确定色板颜色、悬挂高度和种群动态对‘白旗韭黄’主要害虫诱集和天敌规避的效果。本研究以黄、蓝、黑3种色板分别悬挂0、20、40 cm于田间对主要害虫和天敌进行持续5个月的诱集。结果表明:色板共诱集昆虫纲10目38科67种,腹足纲1目2... 为了确定色板颜色、悬挂高度和种群动态对‘白旗韭黄’主要害虫诱集和天敌规避的效果。本研究以黄、蓝、黑3种色板分别悬挂0、20、40 cm于田间对主要害虫和天敌进行持续5个月的诱集。结果表明:色板共诱集昆虫纲10目38科67种,腹足纲1目2科2种,蜱螨亚纲1目1科1种。色板主要诱集双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昆虫,诱集数量为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黄板对韭菜迟眼蕈蚊和台湾韭蚜的引诱效果最佳,黑板对瓢甲科天敌规避效果最好。悬挂离地40 cm的黄板对韭菜迟眼蕈蚊和台湾韭蚜的诱集效果最好,蓝板悬挂20 cm时对瓢甲科的规避效果最差。韭菜迟眼蕈蚊和台湾韭蚜在调查期的7月中旬达到诱集高峰期,韭菜迟眼蕈蚊从10月中旬后开始呈上升趋势,瓢甲科在8月中旬至11月底种群动态呈两个高峰期,分别为8月中旬至9月上旬和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因此,从7月中旬至8月中旬以及10月底开始悬挂离地40 cm黄板对‘白旗韭黄’害虫防治效果、天敌规避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台湾韭蚜 色板 悬挂高度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皮青冈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雪蓉 刘茂樱 马志慧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1期30-36,44,共8页
赤皮青冈属于壳斗科栎属的常绿乔木,是我国的珍贵树种之一,其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赤皮青冈的种子容易受虫害影响,发芽率偏低,有性繁殖速度缓慢,且难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这些因素导致了赤皮青冈... 赤皮青冈属于壳斗科栎属的常绿乔木,是我国的珍贵树种之一,其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赤皮青冈的种子容易受虫害影响,发芽率偏低,有性繁殖速度缓慢,且难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这些因素导致了赤皮青冈种群数量的减少。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提供了一种提升育种效率、实现物种快速且稳定繁殖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探讨了赤皮青冈组织培养技术在我国的研究进展,涵盖了无菌体系建立、外植体选择、消毒方法及激素组合对愈伤诱导率的影响等方面,旨在为建立高效的赤皮青冈繁殖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皮青冈 无性繁殖 外植体 消毒 愈伤组织 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蚜瘿蚊对花椒棉蚜的捕食作用
20
作者 任鹏 狄雪塬 +3 位作者 李静静 于晓飞 吴慧子 杨茂发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棉蚜是花椒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为探明食蚜瘿蚊对花椒棉蚜的捕食作用,本文通过设置不同的食蚜瘿蚊和花椒棉蚜的密度梯度,利用控制单一变量法探究了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花椒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自身密度干扰反应以及捕食偏好性。... 棉蚜是花椒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为探明食蚜瘿蚊对花椒棉蚜的捕食作用,本文通过设置不同的食蚜瘿蚊和花椒棉蚜的密度梯度,利用控制单一变量法探究了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花椒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自身密度干扰反应以及捕食偏好性。结果表明: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花椒棉蚜各龄期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 II模型;对花椒棉蚜1~2龄若虫的最大日捕食量最高,为27.548头;对花椒棉蚜各龄期若虫的搜寻效应均随蚜虫密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在相同蚜虫密度下,3龄若虫的搜寻效应最大;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花椒棉蚜的捕食作用存在自身密度干扰作用,并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平均捕食率则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1~2龄花椒棉蚜若虫表现出捕食偏好性选择,选择系数为1.815。综上,食蚜瘿蚊对花椒棉蚜具有良好的捕食潜能,田间推广应用的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花椒棉蚜 食蚜瘿蚊 捕食功能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