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5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锚杆岩体界面载荷传递规律及锚固长度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同彬 李龙飞 +2 位作者 邢明录 张玉宝 王学斌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为揭示巷道围岩锚固界面脱粘失效机理,量化锚杆支护设计参数,采用三线性粘结滑移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对轴向载荷作用下锚固脱粘失效全过程中,锚固段界面剪应力、锚杆轴力分布演化规律以及界面极限锚固力进行研究,根据锚固段长度不同,得到... 为揭示巷道围岩锚固界面脱粘失效机理,量化锚杆支护设计参数,采用三线性粘结滑移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对轴向载荷作用下锚固脱粘失效全过程中,锚固段界面剪应力、锚杆轴力分布演化规律以及界面极限锚固力进行研究,根据锚固段长度不同,得到两种界面剪应力分布演化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当锚固长度较短时,界面剪应力存在全长软化阶段;当锚固长度较长时,界面剪应力存在弹性-软化-滑移三段共存阶段。锚固粘结界面弹性段、软化段、摩擦段内的剪应力分别呈现双曲余弦函数衰减分布、余弦函数上升分布、均匀分布规律,锚杆轴力随界面剪应力分布演化呈现多种形态的衰减分布规律。根据锚固界面模型解析计算获得极限锚固力,当不考虑脱粘摩擦力时,极限锚固力随锚固长度的增加趋近于某一固定值;当考虑脱粘摩擦力时,增加锚固长度能够持续提高锚固界面安全系数。研究成果可为锚固机制分析、锚杆支护参数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界面 粘结滑移模型 剪应力分布 极限锚固力 锚固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炮孔间距对偏心不耦合装药贯通裂纹扩展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宪堂 刘小康 +2 位作者 王向阳 周红敏 王洪立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为研究光面爆破中偏心不耦合装药炮孔间距对贯通裂纹扩展的影响,利用同心不耦合装药的孔壁压力计算公式并结合应力波叠加原理,推导偏心不耦合装药的炮孔间距计算方法。基于求得的炮孔间距范围,计算3种岩石介质在不同炮孔间距条件下贯通... 为研究光面爆破中偏心不耦合装药炮孔间距对贯通裂纹扩展的影响,利用同心不耦合装药的孔壁压力计算公式并结合应力波叠加原理,推导偏心不耦合装药的炮孔间距计算方法。基于求得的炮孔间距范围,计算3种岩石介质在不同炮孔间距条件下贯通裂纹的扩展位置,并选择砂岩材料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偏心不耦合装药爆破中,贯通裂纹主要集中于偏心侧;抗拉强度大的岩石,贯通裂纹偏离炮孔连心线的程度也较大。砂岩的炮孔间距为60 cm时,贯通裂纹扩展方向与炮孔连心线重合,连心线下方出现裂纹比较集中的贯通区域;炮孔间距的增大导致贯通裂纹远离炮孔连心线,从而造成欠挖。偏心不耦合装药爆破后,偏心侧岩石的损伤明显大于非偏心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面爆破 偏心不耦合装药 炮孔间距 贯通裂纹 炮孔连心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监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如仁 苏宇祺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2,共9页
针对传统人工水准监测风险高、难度大的问题,以本桓高速公路挖方边坡为例,提出一种利用SBAS-InSAR与PS-InSAR相结合的技术对挖方边坡进行形变监测。首先,采用SBAS-InSAR技术处理2023年4月—2024年1月获取的22景Sentinel-1A数据,生成小... 针对传统人工水准监测风险高、难度大的问题,以本桓高速公路挖方边坡为例,提出一种利用SBAS-InSAR与PS-InSAR相结合的技术对挖方边坡进行形变监测。首先,采用SBAS-InSAR技术处理2023年4月—2024年1月获取的22景Sentinel-1A数据,生成小基线差分干涉对,反演得出边坡形变值与形变趋势。然后,选取相同监测时间的水准点测量结果与PS点进行验证,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降雨量与边坡形变的关联度。监测结果显示,边坡沉降速率集中在10.15~30.27 mm/a,沉降分析结果显示此路堑边坡整体较为稳定,时序InSAR相对水准测量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全维度的特点,并具有可回溯性,表明时序InSAR技术对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监测具有可行性与可靠性,确保高速公路挖方边坡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边坡监测 短基线子集(SBAS-InSAR)技术 永久散射体的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 沉降预测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I介质修正声学近似qP波波动方程与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梁锴 陈浩然 孙上饶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各向异性介质中纵横波通常耦合在一起传播,纵横波解耦是地震波传播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经典的声学近似通过设置垂向qSV波速度V_(S0)为0来解耦qP波场,但是存在退化qSV波等问题。本研究将垂向qSV波速度V_(S0)考虑成波数k_(x)、k_(z)和各... 各向异性介质中纵横波通常耦合在一起传播,纵横波解耦是地震波传播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经典的声学近似通过设置垂向qSV波速度V_(S0)为0来解耦qP波场,但是存在退化qSV波等问题。本研究将垂向qSV波速度V_(S0)考虑成波数k_(x)、k_(z)和各向异性参数ε、δ的函数,对声学近似进行修正,推导了VTI介质修正声学近似qP波频散关系和波动方程。VTI介质修正声学近似qP波波动方程包含椭圆项和非椭圆项两部分,因此采用混合有限差分/伪谱算法进行求解,即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椭圆项、伪谱法求解非椭圆项。频散关系分析和数值示例表明,基于修正声学近似的qP波波动方程不包含退化qSV波,是纯qP波方程,与弹性波方程模拟结果吻合较好,且具有较高精度;该方程在ε≥δ和ε<δ的VTI介质中均是稳定的,并且精度高于声学近似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声学近似 波动方程 纯qP波 混合有限差分/伪谱法 VTI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痕试验的岩石力学参数的卡尔曼滤波反演
5
作者 王鹏 房凯 +1 位作者 赵同彬 刘丽娜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压痕试验是间接评估岩体力学特性的重要方法,为了更好地利用压痕试验评估岩体力学参数,本研究采用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参数反演方法。基于室内压痕试验获得的荷载-压入深度曲线数据,通过弹塑性数值仿真模型构建岩体弹塑性参数... 压痕试验是间接评估岩体力学特性的重要方法,为了更好地利用压痕试验评估岩体力学参数,本研究采用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参数反演方法。基于室内压痕试验获得的荷载-压入深度曲线数据,通过弹塑性数值仿真模型构建岩体弹塑性参数与压痕曲线的响应关系,进而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对岩石弹塑性参数的反演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较高的识别精度,反演得到的岩石弹性参数均值的相对误差在10%左右,塑性参数的反演结果相对误差小于20%。较传统单一经验公式方法,本研究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对多种不同岩性岩体都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参数 压痕试验 卡尔曼滤波 反演分析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箱模型中底板倾斜角度对承压含水层海水入侵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林国庆 徐亚茹 +3 位作者 刘中业 纪汶龙 黄卓雄 莫位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2,共9页
滨海地区普遍存在向海倾斜的承压含水层,但含水层底板的倾斜角度对海水入侵的影响程度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室内砂箱试验,并应用显色示踪技术,综合分析不同底板倾斜角度承压含水层海水入侵的动态过程,探究海平面高度、地下淡水流量和含... 滨海地区普遍存在向海倾斜的承压含水层,但含水层底板的倾斜角度对海水入侵的影响程度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室内砂箱试验,并应用显色示踪技术,综合分析不同底板倾斜角度承压含水层海水入侵的动态过程,探究海平面高度、地下淡水流量和含水层岩性对向海倾斜的承压含水层海水入侵的影响。研究发现,底板倾斜角度对承压含水层的海水入侵有显著影响。在咸淡水界面稳定时,底板倾斜角度与咸水楔长度之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咸水楔长度随倾斜角度的增加而减少。在定水头条件下,底板倾斜角度的增加导致地下淡水排泄量减少。在定流量边界条件下,尽管底板倾斜角度的变化不影响地下淡水排泄量,但咸水楔面积却随倾斜角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含水层岩性从粗砂变为细砂时,由于其渗透系数降低,咸水楔长度减少,尤其是在定流量条件下,其缩短更为显著。研究表明,对于向海倾斜的承压含水层,底板倾斜角度较小时,海平面升高和地下淡水流量减少对海水入侵的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入侵 底板倾斜 室内试验 承压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景影像快速加载与精确量测算法研究
7
作者 刘冰 郭李丽 +2 位作者 刘如飞 苏辕 徐超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6,共10页
针对全景影像加载速度慢及量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景球金字塔切片模型动态约束加载算法。首先,基于格网球体投影模型构建三维全景场景;其次,对全景影像进行压缩与切片,并设计全景切片金字塔模型;然后,采用逆向墨卡托投影将全景切... 针对全景影像加载速度慢及量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景球金字塔切片模型动态约束加载算法。首先,基于格网球体投影模型构建三维全景场景;其次,对全景影像进行压缩与切片,并设计全景切片金字塔模型;然后,采用逆向墨卡托投影将全景切片作为纹理映射到球体内表面进行渲染,形成全景球金字塔切片模型;最后,按照可视区域约束对金字塔模型切片进行快速加载实现动态可视化,并结合深度图像实现全景影像的精确量测。实验结果表明,选用顶点数量为11904的全景球金字塔切片模型,量测中误差小于3 cm,同时提高了加载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载速度 量测精度 全景球金字塔切片模型 全景影像 逆向墨卡托投影 深度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半圆弯曲试验疲劳剩余强度分析与预测
8
作者 李友云 车翔宇 +2 位作者 申艳梅 吕琰 高英力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83,123,共11页
为揭示沥青混合料在弯拉作用下的疲劳剩余强度规律,基于半圆弯曲试验,对AC-13C型沥青混合料及含不同粒径集料的AC-9.5、AC-4.75、AC-2.36、AC-1.18型沥青混合料开展了疲劳试验、疲劳剩余强度试验等研究,结合多尺度算法建立的数值模型,... 为揭示沥青混合料在弯拉作用下的疲劳剩余强度规律,基于半圆弯曲试验,对AC-13C型沥青混合料及含不同粒径集料的AC-9.5、AC-4.75、AC-2.36、AC-1.18型沥青混合料开展了疲劳试验、疲劳剩余强度试验等研究,结合多尺度算法建立的数值模型,预测了不同粒径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损伤程度下的抗弯拉剩余强度和剩余强度衰减规律。预测结果与沥青混合料半圆弯曲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利用多尺度算法建立的数值模型,能够较精确地预测沥青混合料的抗弯拉剩余强度,预测结果与半圆弯曲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半圆弯曲试验 多尺度预测 疲劳破坏 抗弯拉剩余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中线拓扑关系的巷道节点自适应平滑建模方法
9
作者 刘冰 崔航 +2 位作者 刘如飞 苏辕 薛熙斌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3,共7页
地下空间中的三维巷道结构复杂,模型数据庞大,为解决巷道交叉口等特殊位置的精细化表达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中线拓扑关系的巷道节点自适应平滑建模方法。该方法根据巷道中心线数据,自适应判别根结点下各子结点间的拓扑关系以区分各... 地下空间中的三维巷道结构复杂,模型数据庞大,为解决巷道交叉口等特殊位置的精细化表达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中线拓扑关系的巷道节点自适应平滑建模方法。该方法根据巷道中心线数据,自适应判别根结点下各子结点间的拓扑关系以区分各类型巷道,并设计一种半拱形曲面构建相应的模型组件,通过组件拼接的方式,实现精细化平滑建模。最后,通过对某一段巷道数据进行验证,建立了一个由三通、四通等各类交叉口平滑相连的完整巷道模型,为地下空间中复杂巷道的精准建模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巷道模型 中线拓扑关系 组件拼接 平滑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筋率对钢箱-UHPC组合梁裂缝特征的影响
10
作者 莫时旭 房洋洋 +1 位作者 郑艳 农双秀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93,共9页
为研究钢箱-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梁负弯矩区裂缝特征,设计制作了3根配筋率分别为1%、2%和3%的UHPC翼板部分充填砼窄幅钢箱组合梁,通过对不同配筋率的试验梁进行反向加载试验研究组合梁的裂缝发展特征,并对最大裂缝宽度、裂缝间距... 为研究钢箱-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梁负弯矩区裂缝特征,设计制作了3根配筋率分别为1%、2%和3%的UHPC翼板部分充填砼窄幅钢箱组合梁,通过对不同配筋率的试验梁进行反向加载试验研究组合梁的裂缝发展特征,并对最大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及开裂荷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梁在不同配筋率条件下,UHPC面层裂缝发展明显不同,配筋率越高最大裂缝宽度越小,裂缝越密集,开裂荷载越大;与配筋率为1%的试验梁相比,配筋率为2%和3%的试验梁的开裂弯矩分别提高了30.3%和65.2%;可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中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乘以0.78的修正系数,来计算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负弯矩区的裂缝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幅钢箱组合梁 配筋率 裂缝发展特征 负弯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辅助轮摆臂的履带式机器人越障能力分析
11
作者 安治国 周志鸿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32,共12页
履带式移动机器人因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安全领域。为了改善现有摆臂履带式机器人结构复杂、重量和体积较大等不足,进一步提高其越障能力,提出一种带辅助轮摆臂的履带式移动机器人,设计该机器人的几何模型,分析其越... 履带式移动机器人因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安全领域。为了改善现有摆臂履带式机器人结构复杂、重量和体积较大等不足,进一步提高其越障能力,提出一种带辅助轮摆臂的履带式移动机器人,设计该机器人的几何模型,分析其越障机理,推导摆臂的正逆运动学方程,分别建立有/无滑移条件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采用柔性体有限段模型法建立履带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履带滑转率、机器人主体质心高度,履带与地面接触力及摆轮受力的变化,综合分析该机器人越障时的动力性能。在越阶、爬坡和越沟壑不同工况下,提出的带辅助轮摆臂的履带式机器人表现出良好的越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臂 履带式移动机器人 柔性体 有限段模型 多体动力学 越障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的GOCI超分辨率重建与海洋漂浮藻类探测
12
作者 朱红春 朱国灿 +4 位作者 李金宇 张怡宁 芦智伟 杨延瑞 刘海英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8,共9页
遥感技术是进行海洋漂浮藻类目标识别与变化监测的重要手段。GOCI遥感卫星影像具有高时间分辨率、低空间分辨率的特点,其低空间分辨率影响了海洋漂浮藻类遥感探测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的Sentinel-2遥感卫星影像结构... 遥感技术是进行海洋漂浮藻类目标识别与变化监测的重要手段。GOCI遥感卫星影像具有高时间分辨率、低空间分辨率的特点,其低空间分辨率影响了海洋漂浮藻类遥感探测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的Sentinel-2遥感卫星影像结构特征的迁移学习,应用ESRGAN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将GOCI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提升至125 m;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超分辨率重建GOCI遥感影像的U-Net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网络,实现了海洋漂浮藻类的较高精度探测。实验结果表明:超分辨率重建的GOCI影像显著提升了影像的空间细节清晰度,基于此实现的海洋漂浮藻类探测结果取得了较高的精度,其中面积相对误差下降了51.87%,F1值提高了2.41%。本研究是应用GOCI遥感影像进行海洋漂浮藻类高精度探测的一次成功实践,为实现海洋目标的动态精细化监测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CI影像 数据融合 超分辨率重建 海洋漂浮藻探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型材嵌缝加固砖砌体压剪性能试验研究
13
作者 赵亚军 滕利群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3,共9页
砌体结构在地震灾害下常因抗剪承载力不足而发生层间破坏,在灰缝中嵌入筋材可提高砖砌体结构的抗剪性能,但各层筋材之间缺少层间联系。为提高加固砌体结构整体性,提出采用角铝的一侧翼缘嵌缝,铝合金带连接两层角铝的另一侧翼缘,形成具... 砌体结构在地震灾害下常因抗剪承载力不足而发生层间破坏,在灰缝中嵌入筋材可提高砖砌体结构的抗剪性能,但各层筋材之间缺少层间联系。为提高加固砌体结构整体性,提出采用角铝的一侧翼缘嵌缝,铝合金带连接两层角铝的另一侧翼缘,形成具有层间联系的嵌缝加固系统,通过压剪试验研究加固系统对砌体结构的抗剪加固机理。结果表明:铝合金型材嵌缝的加固形式能显著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剪强度,不同加固形式试件的抗剪强度比未加固试件提高了28.72%~88.29%;角铝的抗弯截面系数较高,使嵌入的一侧翼缘能够保持直线,利于角铝嵌缝翼缘两侧砌体粘结;铝合金带受压稳定性较差,连接嵌缝角铝的铝合金带受拉时,加固效果优于铝合金带受压,且铝合金带与角铝之间的拉结作用能有效防止砌体墙的层间破坏,抑制裂缝扩展,提升砌体结构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型材 砌体结构 嵌缝加固 对角剪切 压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石头口门地区早二叠世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志刚 丛文爽 +3 位作者 张天宇 高丽华 马启合 韩作振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2,共12页
通过对吉林省石头口门地区早二叠世砂岩进行野外地质考察、薄片镜下观察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物源及构造环境。长石岩屑杂砂岩的碎屑颗粒具有分选和磨圆度差以及成分复杂的特征,表明为近源快速堆积的产物。获得11... 通过对吉林省石头口门地区早二叠世砂岩进行野外地质考察、薄片镜下观察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物源及构造环境。长石岩屑杂砂岩的碎屑颗粒具有分选和磨圆度差以及成分复杂的特征,表明为近源快速堆积的产物。获得114颗碎屑锆石U-Pb年龄介于480~276 Ma,可划分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322~276 Ma)和早石炭世(349~323 Ma) 2个主要年龄组,另有4个早古生代和中泥盆世年龄。通过区域岩浆事件对比,推测石头口门地区早二叠世砂岩的物源主要来自华北板块北缘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活动陆缘型岩浆岩,少量来自研究区附近的早石炭世岩浆岩、早古生代岩浆弧、晚志留世—中泥盆世弧-陆碰撞岩浆岩以及华北板块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综合碎屑锆石年龄频谱、沉积以及构造背景资料分析,认为石头口门早二叠世砂岩应是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下海底扇沉积序列的组成部分,并在古亚洲洋闭合过程中作为基质与一系列成分、规模和时代复杂的构造岩块或岩片共同构成了蛇绿混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砂岩 二叠纪 活动大陆边缘 石头口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非均质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瑞杰 蒋宇静 +2 位作者 张瑞琪 公彬 张博文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9,共8页
为探究含天然气水合物夹层的砂岩储层的力学性质及剪切破坏机理,采用离散元法制备含天然气水合物夹层的砂岩储层试样,进行了一系列双轴剪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天然气水合物夹层的饱和度低于15%,且夹层厚度小于1/5时,砂岩储层整体强... 为探究含天然气水合物夹层的砂岩储层的力学性质及剪切破坏机理,采用离散元法制备含天然气水合物夹层的砂岩储层试样,进行了一系列双轴剪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天然气水合物夹层的饱和度低于15%,且夹层厚度小于1/5时,砂岩储层整体强度降低;当水合物夹层的饱和度超过35%,含水合物夹层厚度超过1/2时,水合物夹层才能增强整个试样的强度。含水合物夹层的失效形式与上覆层和下伏层的失效形式不同,含水合物夹层的破坏主要归因于水合物颗粒与周围颗粒的胶结作用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含水合物夹层 层间非均质 数值模拟 力学性质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孔聚能预裂爆破切顶卸压机理与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段宝福 陈佳华 +3 位作者 柴明星 魏玉冠 荆哲 杨云倩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解决悬顶导致的煤柱及邻近巷道高应力和大变形问题,结合工作面顶板地质条件,提出深孔聚能预裂爆破切顶卸压专项方案,采用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对卸压效果开展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层顶板在切顶后垂直应力减幅为21.62%,预裂切顶措... 为解决悬顶导致的煤柱及邻近巷道高应力和大变形问题,结合工作面顶板地质条件,提出深孔聚能预裂爆破切顶卸压专项方案,采用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对卸压效果开展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层顶板在切顶后垂直应力减幅为21.62%,预裂切顶措施可显著降低煤柱及邻近巷道围岩应力水平。试验发现,炮孔内轴向贯穿裂缝明显,可实现采空区顶板及时垮落。顶底板在切顶后累计位移量减幅达59.27%,巷道两帮及顶底板移近变形得到有效控制,煤柱垂直应力增量显著降低。实践证明,采用深孔聚能预裂爆破切顶卸压效果显著,可大幅提高作业效率,为类似矿压防治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聚能爆破 切顶卸压 预裂切缝 现场试验 矿压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矿井堵漏风用无机增韧酚醛泡沫的制备和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龙现 蔡春城 +4 位作者 丁万民 刘会 董浩 胡相明 祝富盛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4,共10页
防治煤自燃常用的酚醛泡沫存在韧性差、抗压强度低的问题。为了改善酚醛泡沫力学性能差的问题,本研究制备了三种无机增韧酚醛泡沫,研究了其发泡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结果显示:纳米黏土增韧酚醛泡沫的固化时间提高,固化温度降低,... 防治煤自燃常用的酚醛泡沫存在韧性差、抗压强度低的问题。为了改善酚醛泡沫力学性能差的问题,本研究制备了三种无机增韧酚醛泡沫,研究了其发泡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结果显示:纳米黏土增韧酚醛泡沫的固化时间提高,固化温度降低,而玻璃纤维和改性玻璃纤维增韧酚醛泡沫的固化温度变化较小;纳米黏土能够降低酚醛泡沫的发泡倍数,而玻璃纤维和改性玻璃纤维对其发泡倍数影响较小,增韧酚醛泡沫的收缩率降低;三种增韧剂均能改善酚醛泡沫的粉化率,其中纳米黏土的改善效果最佳;随着增韧剂添量的增大,酚醛泡沫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稳定,当纳米黏土、玻璃纤维和改性玻璃纤维用量分别为6%、4%、4%时酚醛泡沫的抗压强度最大;玻璃纤维和纳米黏土增韧酚醛泡沫的热稳定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泡沫 增韧 力学性能 矿井堵漏风 纳米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夹矸煤层条件下采煤机螺旋滚筒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明昊 郝哲 +2 位作者 范佳艺 赵丽娟 乔捷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6,共8页
采煤机截割夹矸煤层时,螺旋滚筒易失效。为提高螺旋滚筒的可靠性,基于刚柔耦合技术、灵敏度设计理论和相关失效性理论进行优化设计;基于破煤机理,对螺旋滚筒的瞬时负载进行数值模拟,建立采煤机刚柔耦合虚拟样机联合仿真模型,通过刚柔耦... 采煤机截割夹矸煤层时,螺旋滚筒易失效。为提高螺旋滚筒的可靠性,基于刚柔耦合技术、灵敏度设计理论和相关失效性理论进行优化设计;基于破煤机理,对螺旋滚筒的瞬时负载进行数值模拟,建立采煤机刚柔耦合虚拟样机联合仿真模型,通过刚柔耦合虚拟样机仿真获得螺旋滚筒的薄弱区域、应力和振动性能指标;结合可靠性灵敏度理论,分析了关键零件的应力可靠度、振幅可靠度及其动态与渐变灵敏度结果;基于相关失效性理论,得到了螺旋滚筒相关多失效模式可靠度及螺旋滚筒设计变量的可靠性灵敏度,建立改进遗传算法对螺旋滚筒进行可靠性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滚筒综合可靠度由0.888 5提高到0.977 5。优化后的螺旋滚筒设计变量灵敏度绝对值均降低,综合可靠性得到提升。将刚柔耦合技术、可靠性灵敏度设计理论和相关失效性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适用于含夹矸煤层的采煤机螺旋滚筒优化设计方法,为设计高效螺旋滚筒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夹矸煤层 采煤机 螺旋滚筒 优化设计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模态融合的RGB-T目标跟踪网络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竹轩 范慧杰 +1 位作者 唐延东 王强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9,共11页
可见光-热红外(RGB-T)目标跟踪因受光照条件限制较小受到关注。针对不同尺度特征的分辨率与语义信息存在差异、可见光与热红外两种模态信息不一致的特点,以及现有网络在多模态融合策略上的不足,提出一种RGB-T目标跟踪网络。网络采用孪... 可见光-热红外(RGB-T)目标跟踪因受光照条件限制较小受到关注。针对不同尺度特征的分辨率与语义信息存在差异、可见光与热红外两种模态信息不一致的特点,以及现有网络在多模态融合策略上的不足,提出一种RGB-T目标跟踪网络。网络采用孪生结构,首先将主干特征提取网络输出的模板图像特征与搜索图像特征从单尺度拓展到多尺度,并对可见光与热红外模态在不同尺度上分别进行模态融合,然后将得到的融合特征通过注意力机制增强特征表示,最后通过区域建议网络得到预测结果。在GTOT与RGBT-234两个公开RGB-T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跟踪精度和成功率较高,可以应对复杂的跟踪场景,相比于其他网络具有更高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可见光与热红外 多尺度特征 模态融合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采高工作面保护煤柱宽度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解成成 刘学生 +2 位作者 范德源 杨康 宋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2,共11页
保护煤柱尺寸一直是三下开采研究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西部大采高软弱覆岩特厚煤层开采条件下,其对地表建筑物安全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榆树湾井田20119工作面为例,综合利用数值模拟和概率积分法确定了合理保护煤柱宽度,并进行现场... 保护煤柱尺寸一直是三下开采研究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西部大采高软弱覆岩特厚煤层开采条件下,其对地表建筑物安全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榆树湾井田20119工作面为例,综合利用数值模拟和概率积分法确定了合理保护煤柱宽度,并进行现场验证。结果表明:随着煤柱宽度的减小,地表沿X方向的水平移动呈现倒“S”型趋势,沿Y方向的移动呈现倒“U”型趋势,地表的最大下沉量随煤柱宽度的减小而不断减少;结合概率积分法对保护煤柱宽度进行预计,确定优化后的煤柱宽度为180 m;对现场村庄进行实时监测,地表下沉和倾斜值均满足现场施工要求,验证了保护煤柱宽度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工作面 数值模拟 概率积分 保护煤柱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