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5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园生草与施用土壤调理剂对酸化梨园土壤质量及梨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涛 郭兵 +5 位作者 管西林 姚利 赵自超 张玉凤 李彦 高新昊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4,共8页
施用土壤调理剂和果园生草是改善酸化果园土壤质量、提升果品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在胶东半岛酸化秋月梨园开展2年大田试验,设置农民习惯施肥(CK)、农民买惯施肥+施用硅钙钾镁肥土壤调理剂1500 kg/hm^(2)(T1)、农民买惯施肥+果... 施用土壤调理剂和果园生草是改善酸化果园土壤质量、提升果品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在胶东半岛酸化秋月梨园开展2年大田试验,设置农民习惯施肥(CK)、农民买惯施肥+施用硅钙钾镁肥土壤调理剂1500 kg/hm^(2)(T1)、农民买惯施肥+果园生草(T2)、农民买惯施肥+施用硅钙钾镁肥土壤调理剂+果园生草(T3)4个处理,研究施用硅钙钾镁肥土壤调理剂和果园生草对酸化果园土壤质量、秋月梨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化梨园施用硅钙钾镁肥土壤调理剂和果园生草可显著改善土壤环境,与CK相比,T1、T2和T3处理0~20 cm土层土壤pH值分别提高0.60、0.56个和0.81个单位,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12.34%、12.94%和26.65%,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β-葡萄糖苷酶和磷酸酶活性均有提高;酸化果园施用硅钙钾镁肥或果园生草对秋月梨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但能明显改善秋月梨品质。施用硅钙钾镁肥土壤调理剂结合果园生草(T3)在秋月梨产量、品质和土壤质量方面存在显著交互作用。与CK相比,2022年和2023年T3处理秋月梨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2.15%和7.22%,显著增加秋月梨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综上所述,酸化果园施用硅钙钾镁肥土壤调理剂结合果园生草可显著增加秋月梨产量和品质,并显著改善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梨园 土壤调理剂 生草 土壤质量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混尿素配施有机肥对冬小麦氮肥利用率、产量及土壤供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常英 安静 +2 位作者 窦京海 丁美丽 杜娇娇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3,共9页
本试验以‘泰农18’为供试小麦品种,进行2年(2022、2023年)的田间肥料试验。基于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7∶3掺混,设置无氮对照(CK)、普通尿素处理(CU)以及有机肥(F)替代掺混尿素(M)比例分别为0、25%、50%、75%、100%处理(分别记为M100F0、M... 本试验以‘泰农18’为供试小麦品种,进行2年(2022、2023年)的田间肥料试验。基于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7∶3掺混,设置无氮对照(CK)、普通尿素处理(CU)以及有机肥(F)替代掺混尿素(M)比例分别为0、25%、50%、75%、100%处理(分别记为M100F0、M75F25、M50F50、M25F75、M0F100),共7个处理,研究等氮条件下有机肥不同比例替代掺混尿素一次性施用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产量以及土壤供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尿素处理(CU)提高了冬小麦生育前期表层(0~30 cm)土壤硝态氮与铵态氮含量,使得该阶段小麦长势较佳,但硝态氮与铵态氮淋溶量也较高,导致此后土壤有效氮含量迅速下降,因此冬小麦氮肥利用率(NUE)、产量均较低。与CU相比,掺混尿素配施有机肥处理延长土壤氮素的供应周期,降低氮素淋溶及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腐植酸组分转化,提高小麦干物质积累、氮肥利用率及产量。2年NUE平均以M50 F50处理最高,2022、2023年较其他施肥处理NUE分别增加1.51%~21.48%、8.90%~22.64%。综上,本试验条件下采用50%有机肥替代掺混尿素可提高土壤供氮性能,从而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为最佳有机肥替代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混尿素 有机肥 冬小麦 氮肥利用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农业科学》2023年度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3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为落实编委会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优质稿源,编辑部制定了《山东农业科学》优秀论文评选制度,每年12月份对上一年度刊发论文进行优秀论文评选和表彰,以感谢作者对提升和扩大我刊学术影响所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 期刊学术质量 优质稿源 编委会会议 《山东农业科学》 优秀论文评选 刊发论文 影响力 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通知
4
作者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山东农业科学》主编先生/女士: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山东农业科学》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之综合性农业科学类的... 《山东农业科学》主编先生/女士: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山东农业科学》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之综合性农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目总览 2023年版 山东农业科学 核心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功能物质对低温胁迫甘薯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5
作者 赵秀芬 张成龙 +3 位作者 房增国 董良欣 刘庆 李俊良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0,共7页
为探究功能物质(猪血氨基酸多肽和蚯蚓裂解液)对甘薯育苗过程中低温胁迫的缓解作用,本研究以普薯32为试材,采用温室育苗试验和主成分分析法,探究并综合评价叶面喷施外源功能物质对低温胁迫下甘薯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 为探究功能物质(猪血氨基酸多肽和蚯蚓裂解液)对甘薯育苗过程中低温胁迫的缓解作用,本研究以普薯32为试材,采用温室育苗试验和主成分分析法,探究并综合评价叶面喷施外源功能物质对低温胁迫下甘薯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两种功能物质均能增加薯苗株高、干物质率、百株重、采苗量,提高叶片SPAD值和植株含磷量,促进薯苗对磷钾元素的吸收累积。低温胁迫明显降低苗床温度,延迟甘薯出苗时间,显著抑制薯苗株高,降幅达10.3%~17.5%,无拱棚(C)处理组薯苗茎粗明显大于其他处理组;低温胁迫明显降低薯苗吸磷量和吸钾量,C处理组薯苗干物质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百株重、采苗量、株高、含钾量、吸磷量和吸钾量这6个因子可作为表征甘薯生长发育、养分吸收以及壮苗量的指标。综合得分结果表明,喷施功能物质能促进薯苗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且同种育苗方式下,喷施猪血氨基酸多肽的效果优于蚯蚓裂解液,其中大棚+小棚苗床处理的喷施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甘薯苗 猪血氨基酸多肽 蚯蚓裂解液 生长发育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沉默褐飞虱糖转运蛋白基因4的研究
6
作者 谢坤 丁汉凤 +6 位作者 李娜娜 贾素平 白静 丛韫喆 李广贤 姚方印 杨永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9,共8页
褐飞虱是水稻上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目前的防治措施存在各种弊端,开展控制褐飞虱的探索研究可开辟新的防治途径。本研究利用dsRNA(double-stranded RNA,双链RNA)介导的RNAi(RNA interference,RNA干扰)技术,以褐飞虱糖运输蛋白基因(Nls... 褐飞虱是水稻上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目前的防治措施存在各种弊端,开展控制褐飞虱的探索研究可开辟新的防治途径。本研究利用dsRNA(double-stranded RNA,双链RNA)介导的RNAi(RNA interference,RNA干扰)技术,以褐飞虱糖运输蛋白基因(Nlst4)为靶标,在体外合成Nlst4的dsRNA,将其饲喂褐飞虱若虫后,其体内目标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产生致死表型;构建Nlst4的RNAi干扰载体,通过农杆菌侵染转化培育转基因水稻,褐飞虱取食后,体内目标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降低,1龄、2龄若虫发育历期显著延长,但未出现致死表型。试验结果证实,利用RNAi技术通过培育转基因水稻防治褐飞虱存在可行性,可为后续转基因抗褐飞虱水稻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RNA干扰 糖转运蛋白基因4 人工饲喂 转基因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硒对砷胁迫下小白菜硒砷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7
作者 秦玉燕 王运儒 +5 位作者 吴凤 吕丽兰 时鹏涛 陈羽烨 姚金洁 张利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27,共8页
为研明外源硒对砷胁迫下小白菜硒砷积累和转运的影响,获得小白菜富硒降砷的适宜施硒技术,本试验采用盆栽方式研究轻度砷胁迫(100 mg/kg)条件下土施不同硒量(0~2.0 mg/kg)水平、不同价态硒即四价硒[Se(Ⅳ)]和六价硒[Se(Ⅵ)]以及叶面喷硒(... 为研明外源硒对砷胁迫下小白菜硒砷积累和转运的影响,获得小白菜富硒降砷的适宜施硒技术,本试验采用盆栽方式研究轻度砷胁迫(100 mg/kg)条件下土施不同硒量(0~2.0 mg/kg)水平、不同价态硒即四价硒[Se(Ⅳ)]和六价硒[Se(Ⅵ)]以及叶面喷硒(2.0、8.0 mg/L)对小白菜地上部和根系硒、砷积累和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土施0.5~2.0 mg/kg Se(Ⅳ)和Se(Ⅵ)及叶面喷施2.0、8.0 mg/L Se(Ⅳ)都能显著提高小白菜不同部位总硒含量,且小白菜对Se(Ⅵ)的积累和转运能力远高于Se(Ⅳ)。土施0.25、1.0、2.0 mg/kg Se(Ⅳ)和2.0 mg/kg Se(Ⅵ)显著抑制砷从根系向地上部转运的能力,使得地上部砷积累显著降低,但土施0.5 mg/kg Se(Ⅳ)和0.5 mg/kg Se(Ⅵ)对小白菜积累和转运砷的影响均不显著。叶面喷施2.0、8.0 mg/L Se(Ⅳ)显著抑制小白菜向地上部转运砷的能力,使得根系砷积累显著增加,但对地上部砷积累影响不显著。综之,外源硒对砷胁迫下小白菜积累和转运砷的影响在不同施硒量水平和不同施硒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在相同施硒量水平不同价态硒上表现较为一致;土施Se(Ⅳ)和Se(Ⅵ)可有效降低小白菜可食用部位砷含量,轻度砷胁迫下生产富硒小白菜宜选择土施1.0 mg/kg Se(Ⅳ),这样可同时达到降砷和安全富硒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硒 砷胁迫 小白菜 硒砷积累和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精胺提高烟草幼苗抗盐性的转录组分析
8
作者 王文超 许嘉阳 +6 位作者 田嘉树 刘腾飞 赵源 贾玮 许自成 张斌 崔光周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3,共8页
为探究亚精胺对烟草幼苗盐胁迫的缓解效应,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外源亚精胺对NaCl胁迫下烟草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亚精胺缓解了盐胁迫对烟草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叶片相对含水量、植株干重、叶绿素含量较NaCl... 为探究亚精胺对烟草幼苗盐胁迫的缓解效应,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外源亚精胺对NaCl胁迫下烟草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亚精胺缓解了盐胁迫对烟草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叶片相对含水量、植株干重、叶绿素含量较NaCl处理分别提高21.60%、18.48%、59.75%;亚精胺显著提高了烟草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较NaCl处理分别提高26.38%、39.09%和32.67%;通过转录组分析筛选出4339个受Spd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光合作用、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过程及糖类代谢等条目。本研究明确了亚精胺缓解烟草盐胁迫的应用效果并筛选出关键基因及代谢通路,可为亚精胺在烤烟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盐胁迫 亚精胺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铵态氮对杂交浮萍生长及其富集锌效应的影响
9
作者 张燕 颜越 +7 位作者 董红云 王娜娜 齐高相 李英 刘宏元 王艳君 李新华 王艳芹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110,共11页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优质原料,浮萍植物培养及其修复污水能力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试验以杂交浮萍(Lemna minor与Lemna turionifera杂交)为供试材料,设置两个Zn浓度(3.0、6.0 mg·L^(-1))和3个NH+4-N浓度(0、21.5、43.0 mg·L^(-1)...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优质原料,浮萍植物培养及其修复污水能力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试验以杂交浮萍(Lemna minor与Lemna turionifera杂交)为供试材料,设置两个Zn浓度(3.0、6.0 mg·L^(-1))和3个NH+4-N浓度(0、21.5、43.0 mg·L^(-1))组成6个处理,研究氮源充足的条件下不同浓度铵态氮(NH^(+)_(4)-N)对浮萍生长及其富集锌(Zn)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Zn存在条件下,未添加NH^(+)_(4)-N的处理组浮萍生长受到限制却能有效富集Zn,而添加NH+4-N的处理组促进了杂交浮萍的生长但减弱了其富集Zn的能力。NH^(+)_(4)-N存在条件下,3.0 mg·L^(-1)Zn处理组浮萍的最大相对生长率为(0.246±0.015)d^(-1),6.0 mg·L^(-1)Zn处理组为(0.194±0.012)d^(-1),其中在未添加NH^(+)_(4)-N的6.0 mg·L^(-1)Zn处理组中,浮萍富集Zn的单位富集量最大,为(8.458±0.444)mg·g^(-1),其余处理组浮萍富集的Zn量均减少。能谱扫描电镜分析(SEM-EDX)进一步佐证了添加NH^(+)_(4)-N对浮萍生长和富集Zn能力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说明,在氮源充足的条件下,NH^(+)_(4)-N能缓解Zn对杂交浮萍生长的损害,但抑制其富集Zn的能力。因此,在氮源充足的条件下,杂交浮萍能有效富集Zn,而添加NH^(+)_(4)-N显著影响杂交浮萍富集Zn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萍 植物修复 锌富集 铵态氮 相对生长率 富集系数 耐受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种子OsIAA1和OsIAA24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10
作者 王娜 金祖英 +2 位作者 章露露 何霞红 王澍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5,共7页
Aux/IAA(生长素/吲哚-3-乙酸)基因是植物生长素调节的关键基因,可通过调控生长素信号传导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对种子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为明确Aux/IAA基因在不同种植模式(旱地种植和传统水田种植)水稻种子发育中的功能,本研究从水... Aux/IAA(生长素/吲哚-3-乙酸)基因是植物生长素调节的关键基因,可通过调控生长素信号传导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对种子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为明确Aux/IAA基因在不同种植模式(旱地种植和传统水田种植)水稻种子发育中的功能,本研究从水稻(滇禾优615)种子中成功克隆出2个Aux/IAA基因,分别命名为OsIAA1和OsIAA24,其cDNA全长序列分别为600 bp和660 bp,分别编码199个和219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OsIAA1和OsIAA24均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且均没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但均包含AUX/IAA基因家族典型的4个保守结构域,均定位在细胞核。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OsIAA1和OsIAA24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光稃稻的同源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50%和98.20%。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结果显示,OsIAA1和OsIAA24的表达水平在旱种模式下均显著高于水种模式,推测它们可能参与调控种子发育并在水稻耐旱性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解析滇禾优615在旱地与水田种植条件下种子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OsIAA1基因 OsIAA24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叶片气孔特征及产量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11
作者 卫晓轶 孙佩 +6 位作者 李方杰 史大坤 魏锋 刘俊恒 宋宾宾 常志杰 刘红钰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7-54,共8页
为探明玉米叶片气孔特征对产量的影响,进而选育出高产抗逆玉米杂交种,本研究以4个玉米杂交种及其对应的父母本作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灌浆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气孔特征参数及产量相关性状,分析杂交种F1各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对玉米产... 为探明玉米叶片气孔特征对产量的影响,进而选育出高产抗逆玉米杂交种,本研究以4个玉米杂交种及其对应的父母本作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灌浆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气孔特征参数及产量相关性状,分析杂交种F1各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对玉米产量相关性状而言,穗长、行粒数、单穗重、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相对较大,穗行数、粒宽、粒厚和百粒重的杂种优势较小;对玉米叶片气孔特征参数而言,近轴面气孔面积、气孔面积指数及远轴面气孔长度、气孔面积和气孔周长的杂种优势较大,近轴面和远轴面的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的杂种优势较小。在一定空间尺度范围内,硕育172和硕育173的气孔空间布局最规则,且呈规则分布的尺度范围更大;硕育172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3个品种;硕育172的产量最高,宝景186次之,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综上可知,杂交种的气孔面积越小、气孔密度越大、气孔指数越高,则其抗逆性越强,产量也越高。该结论可为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气孔特征 产量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功能区农田土壤和冬小麦籽粒重金属镉富集特征及风险评价
12
作者 薛志伟 黄青青 +1 位作者 穆心愿 杨春玲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3,共7页
冬小麦是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此了解和掌握当地小麦生态环境非常重要。本研究以河南省北部工业区、旅游区、生活区、农业区为对象,在小麦收获期进行调查取样,通过土壤和小麦点对点采样、实验室检测和数据统计分析,对土壤和小麦籽... 冬小麦是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此了解和掌握当地小麦生态环境非常重要。本研究以河南省北部工业区、旅游区、生活区、农业区为对象,在小麦收获期进行调查取样,通过土壤和小麦点对点采样、实验室检测和数据统计分析,对土壤和小麦籽粒的重金属镉含量和风险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土壤镉含量范围为0.13~1.23 mg·kg^(-1),其对应小麦籽粒镉含量范围为0.01~0.17 mg·kg^(-1),小麦籽粒中重金属镉含量低于对应土壤中重金属镉含量。工业区、旅游区和生活区个别点土壤和小麦籽粒镉含量超标。工业区和生活区土壤镉和小麦籽粒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旅游区和农业区土壤镉和小麦籽粒镉含量呈不显著正相关。生活区样点小麦籽粒对土壤重金属镉的富集系数均值最高(0.149),其次为工业区和旅游区(分别为0.136和0.135),农业区最低(0.111)。农业区小麦籽粒镉单项污染评价和综合污染评价结果均为未受污染,旅游区小麦籽粒镉综合污染指数达警戒水平,工业区和生活区为轻度污染。综合评价,河南省北部整体生态环境适合小麦种植生长,小麦籽粒重金属镉污染程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不同功能区 农田土壤 籽粒 重金属镉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对高盐胁迫下海滨木槿生理特性的缓解效应
13
作者 尹娟 杨学军 +1 位作者 刘伯选 李文杨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2,共9页
为提高海滨木槿苗的耐盐胁迫能力并为其在高盐渍化土壤中种植提供科学参考,本试验以海滨木槿1年实生苗为材料,分别设置T0(对照:0 NaCl+0 g·L^(-1)水杨酸)、T1(1.0%NaCl+0 g·L^(-1)水杨酸)、T2(0 NaCl+0.3 g·L^(-1)水杨酸... 为提高海滨木槿苗的耐盐胁迫能力并为其在高盐渍化土壤中种植提供科学参考,本试验以海滨木槿1年实生苗为材料,分别设置T0(对照:0 NaCl+0 g·L^(-1)水杨酸)、T1(1.0%NaCl+0 g·L^(-1)水杨酸)、T2(0 NaCl+0.3 g·L^(-1)水杨酸)、T3(1.0%NaCl+0.3 g·L^(-1)水杨酸)共4个处理,研究高盐(1.0%NaCl)胁迫下喷施水杨酸对海滨木槿苗生长发育和根系活力、根系渗透调节、根系氧化应激以及根、茎、叶中水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盐胁迫下海滨木槿苗根系受到渗透胁迫,其生长发育迟缓,根系活力降低,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与T1组相比,盐胁迫下喷施水杨酸的T3组植株生长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根系活力以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根系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则显著降低,同时,在处理第10、20、30天时T3组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升高,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高出30.98%、30.48%和183.09%,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高出20.97%、21.32%和192.58%,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高出44.06%、42.66%和146.92%。另外,观察到海滨木槿根、茎、叶中水杨酸含量一直处在动态变化中,叶片中含量最高,根系中含量最低。综上,水杨酸具有促进高盐胁迫下海滨木槿生长和提高根系渗透调节和抗氧化的能力,缓解了高盐胁迫对根系造成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盐胁迫 海滨木槿 生理特性 渗透调节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野螟交尾行为与产卵特性研究
14
作者 吴菊香 李长友 +3 位作者 孙开珍 张竹青 迟玉成 郑桂玲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1,共6页
豆野螟是豆科植物的重要害虫,在我国危害严重。本研究在室内对豆野螟的交尾行为和产卵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豆野螟在羽化后2天开始出现求偶行为和交尾活动,羽化后3~5天达到高峰;交尾活动主要发生在21∶00—06∶30间,高峰在23∶00—03... 豆野螟是豆科植物的重要害虫,在我国危害严重。本研究在室内对豆野螟的交尾行为和产卵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豆野螟在羽化后2天开始出现求偶行为和交尾活动,羽化后3~5天达到高峰;交尾活动主要发生在21∶00—06∶30间,高峰在23∶00—03∶00,一般一生只交尾一次,部分交尾2~3次,平均交尾时长为53.1 min;在雌雄比1∶1或雄蛾数较多的情况下,交尾率和产卵数较高;在20~27℃范围内,交尾率随温度升高而提高;温度超过25℃时,交尾率在50%以上,平均产卵数在800粒以上;22~27℃雌成虫羽化后第3天开始产卵,第7~8天达到产卵高峰,至第12天产卵数达到总产卵数的80%。研究结果对豆野螟的室内饲养和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野螟 交尾行为 产卵特性 温度 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高蛋白牧草对黔东南小香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15
作者 张涛 陶小艳 +6 位作者 冉江 唐远江 卢昱希 文正常 王璇 王庆红 刘艳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7,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黔东南小香鸡在林下养殖过程中饲粮中添加不同牧草对鸡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180只60日龄初始体重相近的健康黔东南小香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 本试验旨在研究黔东南小香鸡在林下养殖过程中饲粮中添加不同牧草对鸡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180只60日龄初始体重相近的健康黔东南小香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0%白三叶草(B组)和20%光叶紫花苕(C组),预饲期5 d,正式试验期56 d。试验结束后,收集试验鸡盲肠内容物,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盲肠中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较,B组和C组黔东南小香鸡肠道微生物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量均有所增加,特有OTUs数量分别增加35.36%、3.31%。各处理间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均无差异显著性;B组Chao1指数有所增加,但与A组差异不显著,C组Chao1指数较A组显著增加(P<0.05);C组ACE指数显著高于A组和B组;B、C组Phocaeicola属、拟杆菌属(Bacteroides)、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和吉米菌属(Gemmiger)相对丰度均有所增加,劳森菌属(Lawsonibacter)相对丰度降低。线性判别分析(LEfSe)得到的标记性物种A组有10个,B组11个,C组5个。综上,本试验条件下,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0%白三叶草和20%光叶紫花苕可改变黔东南小香鸡肠道微生物区系组成,提高细菌群落丰富度,增加Phocaeicola属、拟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等有益菌相对丰度,进而促进鸡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小香鸡 牧草 高通量测序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属垂丝海棠钾转运基因MhHAK5的克隆及耐低钾功能鉴定
16
作者 马翠霞 吴相凯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6,共9页
钾(K)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矿质元素之一,对产量及品质形成至关重要。HAK5是重要的高亲和力钾转运蛋白,主要介导低钾条件下的钾摄取,然而关于苹果属HAK5的功能知之甚少。本研究以苹果属的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为试材,克隆其HAK5(MhH... 钾(K)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矿质元素之一,对产量及品质形成至关重要。HAK5是重要的高亲和力钾转运蛋白,主要介导低钾条件下的钾摄取,然而关于苹果属HAK5的功能知之甚少。本研究以苹果属的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为试材,克隆其HAK5(MhHAK5)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并通过遗传转化手段将该基因在拟南芥中过表达,分析其对低钾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MhHAK5基因全长1 830 bp,开放阅读框(ORF)全长1 695 bp,编码518个氨基酸;MhHAK5蛋白分子量为60.05 kDa,等电点7.45,存在4个跨膜结构,为不稳定的亲水跨膜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内。系统发育分析表明,MhHAK5与拟南芥AtHAK5和AtHAK10、水稻OsHAK5相似性最高,具有Ser-Gly-Gly-Gly氨基酸序列。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MhHAK5在垂丝海棠根系中的表达量最高,且受低钾诱导。将该基因在拟南芥中过表达,与野生型(WT)相比,过表达MhHAK5能有效提高拟南芥植株在低钾条件下的K+吸收及生长激素合成,从而保障根系发育。综上,MhHAK5在低钾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低钾苹果砧木的基因改良与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丝海棠 MhHAK5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低钾胁迫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总磷和大剂量植酸酶对小型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和理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兵 阎佩佩 +6 位作者 梁永利 董以雷 刘雪兰 伏春燕 张亨 李霞 石天虹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3-180,共8页
选用1080只“益生909”小型白羽肉鸡,随机分为9组,包括1个对照组(1~21日龄、22~42日龄饲料总磷水平分别为0.68%、0.65%,有效磷水平分别为0.45%、0.40%,无植酸酶)、4个未加酶处理组(1~42日龄饲粮总磷水平分别为0.35%、0.40%、0.45%、0.5... 选用1080只“益生909”小型白羽肉鸡,随机分为9组,包括1个对照组(1~21日龄、22~42日龄饲料总磷水平分别为0.68%、0.65%,有效磷水平分别为0.45%、0.40%,无植酸酶)、4个未加酶处理组(1~42日龄饲粮总磷水平分别为0.35%、0.40%、0.45%、0.50%,无植酸酶)、4个加酶处理组(1~42日龄饲粮总磷水平分别为0.35%、0.40%、0.45%、0.50%,均添加植酸酶5000 FTU/kg),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半,研究饲料中不同总磷水平和添加大剂量植酸酶对小型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及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4个未加酶组,1~21日龄、22~42日龄的日增重、日耗料随饲粮总磷水平的升高显著提高,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21日龄的料重比除0.50%总磷组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42日龄0.35%和0.40%总磷组的死淘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的趋势(0.05≤P<0.10);21日龄各组血清磷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2日龄除0.50%总磷组之外其余三组血清磷和胫骨灰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4个加酶组,1~21日龄的日增重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日龄料重比、死淘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1日龄0.40%以上总磷组的血清磷及42日龄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胫骨灰分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3)42日龄各组间十二指肠食糜淀粉酶、胰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4)42日龄粪便磷,加酶组与未加酶组均随饲料总磷水平的提高依次显著升高(P<0.05),具有相同饲料总磷水平的加酶组与未加酶组间差异不显著,粪便铜、铁、锰、锌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总磷低于0.50%且未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不能满足小型白羽肉鸡的磷需要;添加5000 FTU/kg植酸酶条件下1~21日龄饲料总磷0.40%、22~42日龄饲料总磷0.35%即可满足小型白羽肉鸡的磷需要,与对照组相比可节约饲料磷酸氢钙用量94%,使粪磷含量减少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白羽肉鸡 植酸酶 生长性能 血清磷 胫骨灰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红花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申思洋 孙玉镯 +9 位作者 李梦荷 朱红彩 李习军 赵治军 金玉蔓 董琪 屈涛 马海涛 董彦琪 李连珍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红花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更适合“卫红花”区域种植的红花品种和密度,本试验选取6个红花品种、设置3个密度(D1:33.3万株/hm^(2);D2:16.7万株/hm^(2);D3:11.1万株/hm^(2))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 为探究不同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红花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更适合“卫红花”区域种植的红花品种和密度,本试验选取6个红花品种、设置3个密度(D1:33.3万株/hm^(2);D2:16.7万株/hm^(2);D3:11.1万株/hm^(2))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进行对比试验,分析比较各处理植株农艺性状、花产量、种子产量及花和种子中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同一密度不同品种间比较,新疆大果球(P5)为优势品种,其植株株高、主茎粗、二级分枝数、花蕾数、花蕾直径、花和种子产量、种子含油量和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大多显著大于其他品种;同一品种不同密度比较,D2为最适宜种植密度,其中各性状的具体表现为,株高随密度增加而提高,主茎粗、花蕾直径随密度增加而减小,植株一级分枝数、二级分枝数、花蕾数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花和种子产量随密度增加而提高,种子含油量和种子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这些性状综合来看,3个密度处理中D2表现优良。综上所述,适宜“卫红花”区域推广种植的红花品种为新疆大果球,种植密度为16.7万株/hm^(2),即行距30 cm,株距2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品种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宏伟 吴小宾 +4 位作者 王奥宇 郑福丽 陈晓影 谭德水 刘兆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为探明在盐碱地上实现轻简化施肥的可行性,明确其对滨海盐碱土壤质量的提升效果,在山东东营盐碱地进行了不同类型控释肥一次性施用田间试验。试验设置6种施肥处理,包括不施氮肥对照(CK)、农民习惯施肥(FP)、优化施肥(OPT)、控释氮肥A(CR... 为探明在盐碱地上实现轻简化施肥的可行性,明确其对滨海盐碱土壤质量的提升效果,在山东东营盐碱地进行了不同类型控释肥一次性施用田间试验。试验设置6种施肥处理,包括不施氮肥对照(CK)、农民习惯施肥(FP)、优化施肥(OPT)、控释氮肥A(CRFA,水基树脂包膜尿素)、控释氮肥B(CRFB,聚氨酯包膜尿素)和控释氮肥C(CRFC,腐植酸型尿素),研究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处理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P处理相比,OPT、CRFA、CRFB和CRFC处理小麦产量分别显著提高5.9%、17.6%、29.6%和17.2%;小麦成熟期0~2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分别提高18.6%、121.9%、175.4%和144.6%;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74.4%、95.1%、172.0%和115.6%;土壤可溶性盐离子总量分别显著降低4.9%、7.2%、9.5%和9.1%。与FP处理相比,CRFA、CRFB和CRFC处理的>2 mm和0.5~1 mm粒级土壤团聚体比例分别显著提高166.2%、133.8%、90.0%和40.3%、34.3%、62.7%;<0.053 mm粒级的土壤团聚体比例显著降低78.4%、73.8%、52.5%。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可改善轻度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本试验条件下以CRFB一次性施用对滨海盐碱土壤改良和小麦产量提升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小麦 控释氮肥 土壤养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及钙结合蛋白与植物耐盐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程 杜春艳 +5 位作者 崔现芬 李延璨 李景娟 宋杰 崔冰 高建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70,共8页
土壤盐渍化会严重影响作物产量。Ca^(2+)是植物细胞的第二信使,在应对盐胁迫中发挥关键作用。植物的钙结合蛋白通过结合Ca^(2+)来响应外界信号。钙结合蛋白属于一个庞大的基因超家族,包含四个亚家族,分别是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s)及其相... 土壤盐渍化会严重影响作物产量。Ca^(2+)是植物细胞的第二信使,在应对盐胁迫中发挥关键作用。植物的钙结合蛋白通过结合Ca^(2+)来响应外界信号。钙结合蛋白属于一个庞大的基因超家族,包含四个亚家族,分别是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s)及其相关蛋白激酶(CRKs)、钙调蛋白(CaM)、类钙调蛋白(CMLs)和类钙调磷酸酶B蛋白(CBL)及CBL相互作用蛋白激酶(CIPK)。植物在应对盐胁迫时,钙结合蛋白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Ca^(2+)及钙结合蛋白在植物耐盐中的研究进展,主要探讨了Ca^(2+)对盐胁迫作物的调节作用,以及钙结合蛋白在作物耐盐机制中的功能,最后对钙结合蛋白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 钙结合蛋白 盐胁迫 耐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