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面向运载火箭电气系统的模块化分级供配电体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虎 王辉 +2 位作者 李刚 屈辰 余力凡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99,共7页
针对运载火箭电气系统供电电缆规模偏大、拓扑复杂、易引发跨级供电潜通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气系统模块化分级供配电方案。将运载火箭各级分别规划为一个独立的供配电单元,供配电单元内采用通用化设计,实现对内部负载的一体化供电;供... 针对运载火箭电气系统供电电缆规模偏大、拓扑复杂、易引发跨级供电潜通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气系统模块化分级供配电方案。将运载火箭各级分别规划为一个独立的供配电单元,供配电单元内采用通用化设计,实现对内部负载的一体化供电;供配电单元间、电气系统箭地间、供电母线间电气隔离,以避免供配电单元间的电气耦合,彻底消除级间潜通路,降低设计难度,最终使得运载火箭电气系统供配电体制具备系统层级模块化特征和供配电单元即插即用能力,为未来电气系统供配电架构的标准化设计和运载火箭分级测试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电气系统 供配电 模块化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翼舵技术在导弹领域的应用需求及技术发展路线 被引量:1
2
作者 姚重阳 王晓鹏 +2 位作者 张海瑞 雷豹 夏艳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3,28,共6页
采用变形翼舵技术可解决导弹对发射平台尺寸强约束问题,改善导弹升阻比及弹道末段机动性能,实现飞行全程气动外形最优,适应多任务作战需求。对国内外变形翼舵技术发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变形翼舵方案组成,分析了导弹对变形翼舵技术的需求... 采用变形翼舵技术可解决导弹对发射平台尺寸强约束问题,改善导弹升阻比及弹道末段机动性能,实现飞行全程气动外形最优,适应多任务作战需求。对国内外变形翼舵技术发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变形翼舵方案组成,分析了导弹对变形翼舵技术的需求,提出了单次阶跃变形、往复伸缩变形、柔性连续变形三阶段技术发展路线以及各阶段的关键技术,为变形翼舵技术在导弹武器领域的深入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翼舵 导弹 应用需求 发展路线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多轴车辆平顺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琦 刘相新 +1 位作者 谷捷 刘懿敏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3,共5页
针对采用一体化设计、整体式车身结构的多轴车辆,建立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对多轴车辆的平顺性进行研究。基于驾驶室连接方式、驾驶室结构形式和驾驶室顶部连通形式3个设计要素,分析整车在不同载重和不同工况下的平顺性。分析表明,带... 针对采用一体化设计、整体式车身结构的多轴车辆,建立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对多轴车辆的平顺性进行研究。基于驾驶室连接方式、驾驶室结构形式和驾驶室顶部连通形式3个设计要素,分析整车在不同载重和不同工况下的平顺性。分析表明,带有斜支撑桁架结构的驾驶室能够有效降低车辆行驶时驾驶室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顶部不连通的结构形式驾驶室舒适性更好;通过优化驾驶室结构形式和顶部连通形式,车辆在空载和满载情况下的平顺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 多轴车 平顺性 驾驶室 顶部连通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航天发射任务规划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淳静 李阳 杨俊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53,共7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航天发射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于航天发射的任务规划技术研究不断深入。探讨了航天发射任务规划的当前进展与前沿技术,包括任务规划阶段、流程、意义,重点剖析了当前面临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意见建议,并对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航天发射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于航天发射的任务规划技术研究不断深入。探讨了航天发射任务规划的当前进展与前沿技术,包括任务规划阶段、流程、意义,重点剖析了当前面临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意见建议,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最后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发射选择进行仿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采取的算法有效解决了问题,能够提供发射成功率高且成本低廉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发射 任务规划 粒子群算法 应急发射 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甲烷重复使用运载器关键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平军 赵胜 +1 位作者 王飞 蔡巧言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23,共5页
基于液氧甲烷发动机的重复使用运载器在重复使用和使用维护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成本更低。世界各国正在加速开展相关研究及工程研制,典型代表包括火神运载火箭、朱雀二号运载火箭等。对基于液氧甲烷发动机的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技术特点、... 基于液氧甲烷发动机的重复使用运载器在重复使用和使用维护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成本更低。世界各国正在加速开展相关研究及工程研制,典型代表包括火神运载火箭、朱雀二号运载火箭等。对基于液氧甲烷发动机的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技术特点、面临的技术挑战进行分析,并基于此提出后续重点研究内容,包括重复使用总体设计与评估技术、上升再入返回着陆一体化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大尺寸轻质结构与制造技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技术、健康管理预测与重复使用运行维护技术、重复使用热防护技术等,为后续开展液氧甲烷重复使用运载器工程研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器 液氧甲烷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液体动力试验数据分析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海峰 邓博文 +1 位作者 李晨沛 周晨初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35,共8页
为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数据分散管理、规范性不足以及分析手段传统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液体动力试验数据分析系统。系统采用先进的大数据架构,结合数据预处理技术、分布式存储和数据中心建模等手段,形成了专业化的数据仓库... 为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数据分散管理、规范性不足以及分析手段传统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液体动力试验数据分析系统。系统采用先进的大数据架构,结合数据预处理技术、分布式存储和数据中心建模等手段,形成了专业化的数据仓库,优化了数据组织、检索及分析处理能力,实现对试验数据的全面收集、高效存储、精细管理和直观展示。应用结果表明,系统不仅实现了试验数据的规范管理和集中存储,还提供了发动机调整计算等数据分析功能,极大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与分析质量,为液体动力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液体动力 试验数据 管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立体视觉硬件技术及AI空间智能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燕 苏强 严勇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6,共10页
总结VR立体视觉系统硬件建设的创新技术,提出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生成基于模型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数字模型VR视觉的创新方法。通过优选大屏幕式、小间距LED显示屏、主动立体显示硬件,... 总结VR立体视觉系统硬件建设的创新技术,提出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生成基于模型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数字模型VR视觉的创新方法。通过优选大屏幕式、小间距LED显示屏、主动立体显示硬件,创新实现了集科研演示验证、会议讨论功能于一体的高分辨率、多通道立体同步、多通道立体拼接的VR视觉硬件系统,并通过数据驱动的AI算法,准确高效地生成MBSE系统工程各类数字模型的VR视觉,为VR系统的软、硬件建设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 立体视觉 硬件 AI MB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星舰演变历程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明华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SpaceX的超重-星舰星际运输系统项目发展迅速,目前已进入轨道级试飞阶段,或将成为改变世界航天格局的又一利器。通过梳理超重-星舰系统设计迭代历程,重点总结不同阶段的主要技术变化及改进动因,分析其技术特点,并探讨了该型运载器未来... SpaceX的超重-星舰星际运输系统项目发展迅速,目前已进入轨道级试飞阶段,或将成为改变世界航天格局的又一利器。通过梳理超重-星舰系统设计迭代历程,重点总结不同阶段的主要技术变化及改进动因,分析其技术特点,并探讨了该型运载器未来的应用方向,可为中国航天运载器的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星舰 方案演变 技术特点 未来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国外航天领域发展综述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明华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为及时、准确地了解2023年度国外航天领域的发展动向,对国外航天运输领域、弹道导弹领域以及高超声速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涉及美、俄等各国航天领域的重点型号研发、飞行试验情况以及重大热点事件等,并通过综述分析对... 为及时、准确地了解2023年度国外航天领域的发展动向,对国外航天运输领域、弹道导弹领域以及高超声速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涉及美、俄等各国航天领域的重点型号研发、飞行试验情况以及重大热点事件等,并通过综述分析对2024年国外航天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运输系统 弹道导弹 高超声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中回收的运载火箭尾舱挂取方案设计及仿真分析
10
作者 郑正路 汪小卫 +2 位作者 吴琼 隋毅 徐振亮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6,共6页
运载火箭空中回收的挂取过程是整个回收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针对运载火箭尾舱空中挂取的全流程,开展了将直升机作为回收平台的钩取装置设计,主要包括拉力传感器、过载保护装置、减载装置以及末端的执行机构。翼伞和减速伞从火箭尾... 运载火箭空中回收的挂取过程是整个回收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针对运载火箭尾舱空中挂取的全流程,开展了将直升机作为回收平台的钩取装置设计,主要包括拉力传感器、过载保护装置、减载装置以及末端的执行机构。翼伞和减速伞从火箭尾舱的底部弹出,挂取装置可通过挂取翼伞顶部的牵顶伞实现对回收体的挂取操作。通过对挂取过程的仿真分析可以看出,回收体的质量增大时,过载显著增加,而当翼伞的收伞时间增加时,减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空中回收 挂钩装置 翼伞 减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火炬点火系统方案研究
11
作者 李锦江 刘恒 +2 位作者 刘登丰 褚宝鑫 张楠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4,共7页
针对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多次点火需求,开展了火炬式电点火系统方案论证和仿真研究,明确了较为合理的低压火炬式电点火系统方案,并完成整机级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氢主阀打开瞬间点火室混合比波动较大,可能造成结构烧蚀;从氢涡轮前引气氢... 针对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多次点火需求,开展了火炬式电点火系统方案论证和仿真研究,明确了较为合理的低压火炬式电点火系统方案,并完成整机级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氢主阀打开瞬间点火室混合比波动较大,可能造成结构烧蚀;从氢涡轮前引气氢、氧泵后引液氧的方案烧蚀风险较小,但对发动机起动和稳态特性有一定影响。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结果,实现了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首次低压火炬式电点火起动,初步表明点火系统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循环 氢氧发动机 火炬式电点火 系统方案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型液体运载火箭水平起竖与发射技术
12
作者 刘聪聪 荆慧强 +2 位作者 贾永涛 樊蕾 范虹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未来大量中低轨商业卫星的发射任务对大中型运载火箭提出了快速测发的技术需求。地面发射支持系统针对CZ-8火箭需求,在传统运载型号已有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箭体整体水平组装及起竖对接技术、快速智能测发技术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提... 未来大量中低轨商业卫星的发射任务对大中型运载火箭提出了快速测发的技术需求。地面发射支持系统针对CZ-8火箭需求,在传统运载型号已有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箭体整体水平组装及起竖对接技术、快速智能测发技术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火箭发射任务效率、简化发射场设施、降低发射成本。以箭体水平组装设备、整体转运起竖对接设备、智能供气系统为切入点,对相关技术进行了阐述,此外,还提出了吊具、支架车两种水平组装方案。对整体转运起竖对接精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起竖托架的刚度提升方法。介绍了智能供配气总体方案、智能减压阀技术、供配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Z-8 快速测发技术 水平组装及起竖技术 智能供配气系统 智能减压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虚拟试验架构下的舱段结构建模与承载破坏模拟技术
13
作者 王成华 蒋雯霄 +1 位作者 杨阳 李磊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79,99,共7页
在一种面向产品的飞行器结构强度虚拟试验架构下,发展经典材料弹塑性损伤本构和通用有限元技术,并基于Abaqus内置Python软件开发虚拟试验插件工具,创建飞行器舱段结构人机交互虚拟试验平台,形成了对舱段结构承载破坏过程进行高逼真度模... 在一种面向产品的飞行器结构强度虚拟试验架构下,发展经典材料弹塑性损伤本构和通用有限元技术,并基于Abaqus内置Python软件开发虚拟试验插件工具,创建飞行器舱段结构人机交互虚拟试验平台,形成了对舱段结构承载破坏过程进行高逼真度模拟的虚拟试验能力。采取逐级验模的精度确认技术,开展从试棒到舱段壳体的虚/实试验对比,验证舱段结构虚拟试验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虚拟试验能对舱段结构的承载破坏情况做高逼真度的模拟,对极限承载能力的预示精度达到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试验 舱段结构 承载破坏 测试验证 塑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弦扫描振动模拟瞬态振动环境等效性研究
14
作者 王帅 马泽鹏 +2 位作者 周畅 张明明 荣克林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使用正弦扫描振动模拟低频瞬态振动环境是航天工业的一种传统试验方法,其对产品的环境考核可能同时存在欠试验和过试验。首先对两者等效性进行分析,进而采用冲击响应谱、最大响应谱等相关理论,对等效正弦扫描振动试验条件制定中的扫描... 使用正弦扫描振动模拟低频瞬态振动环境是航天工业的一种传统试验方法,其对产品的环境考核可能同时存在欠试验和过试验。首先对两者等效性进行分析,进而采用冲击响应谱、最大响应谱等相关理论,对等效正弦扫描振动试验条件制定中的扫描速率、阻尼系数进行了研究,并给出参数选择建议。最终提出了制定正弦扫描振动环境试验条件的步骤,为采用正弦扫描试验进行低频瞬态环境适应性考核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振动 正弦扫描试验 冲击响应谱 最大响应谱 条件制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LOS环境下基于目标运动形式的TDOA定位方法
15
作者 李巍 刘佳琪 李虎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时差定位(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被动定位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组网能力强、系统鲁棒性强等特点。针对运动目标定位计算复杂、精度收敛较慢等问题,在给出视距(Line of Sight,LOS)环境下定位模型的基础上,... 时差定位(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被动定位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组网能力强、系统鲁棒性强等特点。针对运动目标定位计算复杂、精度收敛较慢等问题,在给出视距(Line of Sight,LOS)环境下定位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定位适用于多站时差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该方法将组群时差定位关系方程合理地线性化为统计估计问题,利用在线迭代实时求解目标位置。给出了针对目标不同运动特性条件下的多平台协同定位算法及其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述方法可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定位,并且分析了运动形式对于定位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对于系统的工程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差定位 无源定位 运动目标定位 再入飞行器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煤油恒速液动机转子倾覆现象的理论研究
16
作者 于斌 付宁 +2 位作者 权云晴 李红岩 孙东宁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介绍了高压煤油恒速液动机(简称“液动机”)的转子倾覆现象,分析了机理,并按照发生的原因将倾覆现象分为主动倾覆和被动倾覆。重点研究了主动倾覆,基于对转子柱塞组件的受力分析,提出了倾覆条件的数学表达,引入了无量纲的倾覆安全系数,... 介绍了高压煤油恒速液动机(简称“液动机”)的转子倾覆现象,分析了机理,并按照发生的原因将倾覆现象分为主动倾覆和被动倾覆。重点研究了主动倾覆,基于对转子柱塞组件的受力分析,提出了倾覆条件的数学表达,引入了无量纲的倾覆安全系数,以定量表达倾覆风险。分析了被动倾覆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被动倾覆的方法。在产品设计中应避免出现主动倾覆和被动倾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煤油 恒速 液动机 转子倾覆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烧蚀机理的涂层类防热结构精细化设计方法
17
作者 金玲 张程 +2 位作者 卞亚东 陈克 刘轩秀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为了实现轻质化、低成本、精细化防热设计,提出基于烧蚀机理的涂层类防热结构精细化设计方法,使用烧蚀机理初步计算出涂层烧蚀碳层厚度,从而建立烧蚀精细化热仿真计算模型,并计算得到较为准确的防隔热仿真结果,该方法的应用可为舱段涂... 为了实现轻质化、低成本、精细化防热设计,提出基于烧蚀机理的涂层类防热结构精细化设计方法,使用烧蚀机理初步计算出涂层烧蚀碳层厚度,从而建立烧蚀精细化热仿真计算模型,并计算得到较为准确的防隔热仿真结果,该方法的应用可为舱段涂层防热方案论证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分析手段,指导防热方案设计,并达到降低设计成本、缩短研制周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机理 涂层 防热结构 精细化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火箭简化模型的多状态模型修正研究
18
作者 杜家政 王哲 李星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8,共8页
火箭发射过程中燃料的不断减少导致火箭结构不断变化,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也会随之变化。针对有限元模型的不准确性,以截面惯性矩为修正参数,不同状态下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的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多状态模型修正的优化... 火箭发射过程中燃料的不断减少导致火箭结构不断变化,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也会随之变化。针对有限元模型的不准确性,以截面惯性矩为修正参数,不同状态下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的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多状态模型修正的优化模型。通过灵敏度分析和一阶泰勒展开对目标函数进行显式化处理,并利用序列线性规划求解得到设计变量的最优解。同时对于多状态结构,以多截面简支梁模型为例,利用锤击法对简支梁进行试验,设计磁吸重物方案模拟多状态模型,以单截面简支梁试验的前4阶频率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经过修正将多截面简支梁模型修正为单截面简支梁模型,并且符合截面惯性矩与面积的比例,验证了多状态模型修正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状态模型修正 截面惯性矩 优化设计 火箭简化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台可快速修复的热防护方法探究
19
作者 冯超 徐铮 +2 位作者 王亚洲 赵亚明 马心博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69,共6页
热防护作为防止发射台承载结构受到火箭发射燃气流烧蚀的区域性防护措施,是保证发射台能够可靠承载火箭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为代表的常规液体运载火箭发射频率逐年升高,发射台在火箭发射后的恢复时间也大幅压... 热防护作为防止发射台承载结构受到火箭发射燃气流烧蚀的区域性防护措施,是保证发射台能够可靠承载火箭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为代表的常规液体运载火箭发射频率逐年升高,发射台在火箭发射后的恢复时间也大幅压缩。为此,提出发射台热防护的快速恢复方案,将烧蚀式防热技术与隔热式防热技术相结合,设计模块化的热防护组件以实现快速更换。通过仿真、试验并进行搭载使用,结果表明,新式热防护的修复时间由3天缩短至1天,防护效果良好,可以满足高密度火箭发射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台 热防护 快速修复 烧蚀 防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运载火箭铁路运输侧翻吸能系统技术研究
20
作者 邵健帅 姚曙光 +1 位作者 梁平路 孔令香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2,92,共9页
对固体运载火箭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出现侧翻异常工况下的安全性进行研究,在调研、分析多种减振吸能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缓冲气囊和蜂窝金属组合的侧翻吸能系统技术方案。采用Hypermesh和LS-DYNA软件进行侧翻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将... 对固体运载火箭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出现侧翻异常工况下的安全性进行研究,在调研、分析多种减振吸能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缓冲气囊和蜂窝金属组合的侧翻吸能系统技术方案。采用Hypermesh和LS-DYNA软件进行侧翻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将火箭侧翻跌落的加速度由27g降为8.91g,发射筒与车厢的接触碰撞力由382.59kN降为无接触,可明显提高固体运载火箭在铁路运输侧翻等异常工况下的生存能力,为后续固体运载火箭专用铁路车的设计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运载火箭 侧翻过程 减振吸能系统 仿真分析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