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混合式极化-频率选择吸波体设计
1
作者 刘佳琪 宋杭 张生俊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7,共7页
针对卫星等飞行通信平台的低可探测性需求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式极化-频率选择吸波体(Polarization-Frequency Selective Rasorber,PFSR)解决方案。首先,基于传输线理论的等效电路分析方法,探究了吸透波兼容实现机理;然后,通过损耗层双... 针对卫星等飞行通信平台的低可探测性需求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式极化-频率选择吸波体(Polarization-Frequency Selective Rasorber,PFSR)解决方案。首先,基于传输线理论的等效电路分析方法,探究了吸透波兼容实现机理;然后,通过损耗层双边不对称加载的方式,实现了透波窗口的极化选择功能;最后,采用损耗层混合式设计,解决了宽频带吸透波兼容难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在TE波入射时具有6.8~7.8 GHz频段透波、2.2~18.0 GHz频段低散射的吸透一体化功能,在TM波入射时具有3.2~18.0 GHz频段低散射的吸波功能。该结构可为卫星等飞行通信平台的宽频带低可探测性设计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选择 频率选择 吸波体 透波窗口 混合式损耗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发动机试验测试系统性能优化数字滤波器
2
作者 耿卫国 王晓磊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6,68,共7页
在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试验工作极为重要,而试验的主要结果是试车中所测量的大量数据,所以测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火箭发动机工作环境恶劣、试验费用高且试验危险性大,测点多、精度高、规模大,要求测量量程广频率宽,既要保证稳态参... 在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试验工作极为重要,而试验的主要结果是试车中所测量的大量数据,所以测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火箭发动机工作环境恶劣、试验费用高且试验危险性大,测点多、精度高、规模大,要求测量量程广频率宽,既要保证稳态参数测量精度高,又要保证瞬态过程测量不失真,因此对测试系统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为满足火箭发动机试验新要求,提出火箭发动机试验测试系统性能优化数字滤波器,可在不改变原有设备硬件的基础上,根据需求,优化测试系统动态特性,满足发动机对稳态参数精度高、瞬态参数不失真的测试要求。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明显改善火箭发动机试验测试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 试验 测试 性能优化 数字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典型低温连接器箭地接口解锁部位防结冰研究
3
作者 张振华 李文翰 +2 位作者 贺建华 常新 王宇亮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59,共5页
低温连接器作为运载火箭箭地接口关键设备,用于低温推进剂的加注、泄出及排气,射前脱落或者零秒脱落。受海南发射场高温高湿环境影响,长时间加注后箭地接口的低温表面更易结霜、结冰,阻碍分离机构动作,增加了连接器脱落阻力,历史任务中... 低温连接器作为运载火箭箭地接口关键设备,用于低温推进剂的加注、泄出及排气,射前脱落或者零秒脱落。受海南发射场高温高湿环境影响,长时间加注后箭地接口的低温表面更易结霜、结冰,阻碍分离机构动作,增加了连接器脱落阻力,历史任务中曾出现影响发射流程的质量问题。针对箭上接口提出改进方案,通过热设计优化减少或避免箭地接口解锁部位结冰,降低解锁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连接器 箭上接口 运载火箭 脱落 结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攻角约束的敏捷机动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
4
作者 张旋 陈升泽 王子晗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4,共7页
针对航天器大攻角敏捷机动控制问题,基于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策略,提出攻角约束下航天器自适应滑模姿态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纵向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模型和侧向喷流干扰模型,通过设计考虑攻角约束的预设性能非线性映射函数,将攻角... 针对航天器大攻角敏捷机动控制问题,基于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策略,提出攻角约束下航天器自适应滑模姿态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纵向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模型和侧向喷流干扰模型,通过设计考虑攻角约束的预设性能非线性映射函数,将攻角约束的俯仰通道姿态控制问题转换为无约束的攻角误差调节控制问题;其次,设计攻角误差启发的非线性积分型滑模面,在反演控制框架下,提出侧向喷流干扰自适应估计的积分反演滑模控制方法,保证对侧向喷流干扰上界的在线估计,实现大攻角敏捷精准控制。最后,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设计的闭环控制系统的渐近稳定性。数值仿真表明:所提方法相比经典滑模控制方法,稳态时间缩短了79.16%,超调量减小了24.68%,舵偏能量消耗减小了34.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力/气动力 预设性能 自适应滑模 姿态控制 敏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突防/精确打击在线制导方法
5
作者 陈万春 王楠翔 龚晓鹏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I0002,共11页
为了应对空空导弹机动突防精确打击在线制导问题,推导了非零阶制导系统脱靶量的解析解,将所得结果推广至比例导引之外的先进制导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机动形式下的突防逃逸效果,从理论上解释了阶跃机动和蛇形机动脱靶量的典型特征... 为了应对空空导弹机动突防精确打击在线制导问题,推导了非零阶制导系统脱靶量的解析解,将所得结果推广至比例导引之外的先进制导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机动形式下的突防逃逸效果,从理论上解释了阶跃机动和蛇形机动脱靶量的典型特征,对最优机动策略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通过合理调整该策略的机动时刻和方向,提升了规避拦截的效果。同时考虑突防打击一体化智能制导律,提出了一种涵盖自适应步长疏化采样、融合模型的先验知识和失效场景中补差训练的ASTRAL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通过ASTRAL算法训练的进攻弹智能体能够有效规避防御弹并在突防过程中保持对目标的攻击能力,最终生成的制导律拥有良好的工程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防 脱靶量 解析解 最优机动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器装备体系工程的理论发展及航天领域应用探索
6
作者 李明华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从作战体系形成过程中的相互映衬关系及内涵、主要环节研究现状和体系智能化、体系韧性、体系涌现性等前沿领域3个方面评述了武器装备体系工程的理论发展,并总结分析了在体系工程理论指导下,航天领域以体系项目为主要载体开展的技术和... 从作战体系形成过程中的相互映衬关系及内涵、主要环节研究现状和体系智能化、体系韧性、体系涌现性等前沿领域3个方面评述了武器装备体系工程的理论发展,并总结分析了在体系工程理论指导下,航天领域以体系项目为主要载体开展的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的应用探索,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武器装备体系工程理论发展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装备 体系工程 智能化 韧性 涌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氧/气甲烷针栓式喷注器参数化仿真优化
7
作者 郁焕礼 唐潮儿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4,共11页
为研究气氧/气甲烷针栓式喷注器的燃烧性能,并讨论针栓式喷注器结构设计参数及推力室燃烧设计参数对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仿真等方法进行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氧化剂中心式针栓式喷注器的燃烧性能更高;较大针栓头部角度和较... 为研究气氧/气甲烷针栓式喷注器的燃烧性能,并讨论针栓式喷注器结构设计参数及推力室燃烧设计参数对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仿真等方法进行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氧化剂中心式针栓式喷注器的燃烧性能更高;较大针栓头部角度和较小中间套筒距离下燃烧性能更高;较小针栓头部半径可以明显起到冷却针栓头部的作用,但燃烧性能有一定损失;速度比在1.1左右时,燃烧性能较高,且针栓头部温度较低;氧气和甲烷的混合比在3左右时,燃烧性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推力发动机 数值仿真 针栓式喷注器 气气燃烧 气氧/气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PG-LQR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时间协同再入制导
8
作者 宋志飞 吉月辉 +2 位作者 宋雨 刘俊杰 高强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针对多高超声速飞行器协同作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策略性梯度和线性二次型调节器(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DDPG-LQR)的时间协同再入制导方案。首先,采用序列凸优化方法生成满足多个约束的... 针对多高超声速飞行器协同作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策略性梯度和线性二次型调节器(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DDPG-LQR)的时间协同再入制导方案。首先,采用序列凸优化方法生成满足多个约束的时间协同再入轨迹及其相应的稳态控制量,并且采用Radau伪谱法离散运动学方程,以提高轨迹优化离散精度。其次,采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跟踪时间协同再入轨迹。为了提高协同制导精度和制导效果,采用深度策略性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在线优化LQR的权重矩阵系数。在DDPG算法中,通过引入合适的奖励函数来提高算法的优化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初始状态误差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通过与传统的LQR控制器相比,本文所提出的协同制导方案具有更好的协同制导精度和制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高超声速飞行器 协同制导 序列凸优化 深度策略性梯度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猎鹰9火箭一子级重复使用发展规律研究
9
作者 王儒文 关嵩 +2 位作者 马昆 马晓宇 王玉林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共11页
针对猎鹰9火箭2024年及之前发射任务,尝试建立了重复使用指标体系,分别以时间维度和状态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得到猎鹰9火箭一子级重复使用技术的发展规律。通过对发展规律的分析,将猎鹰9火箭回收复用技术发展演变过程分为探索、发展... 针对猎鹰9火箭2024年及之前发射任务,尝试建立了重复使用指标体系,分别以时间维度和状态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得到猎鹰9火箭一子级重复使用技术的发展规律。通过对发展规律的分析,将猎鹰9火箭回收复用技术发展演变过程分为探索、发展和成熟3个阶段。最后,对中国重复使用火箭垂直回收的发展进行了预测,预计需要5.5~10年可达到猎鹰9火箭现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猎鹰9火箭 一子级 重复使用 发展规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航行体动力学分析与线性控制方法设计
10
作者 岳玲玮 赵长见 宋志国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6,41,共9页
为实现水下航行体的姿态稳定控制与定深控制,采用线性控制方法设计了过载控制回路与深度跟踪回路。根据初始状态响应结果,分析了航行体的尾舵与所受滑行力对其动力学特性产生的影响。针对角速率回路的弱阻尼特性,采用极点配置法得到理... 为实现水下航行体的姿态稳定控制与定深控制,采用线性控制方法设计了过载控制回路与深度跟踪回路。根据初始状态响应结果,分析了航行体的尾舵与所受滑行力对其动力学特性产生的影响。针对角速率回路的弱阻尼特性,采用极点配置法得到理想的等效阻尼,并利用频域分析法对过载回路进行滞后校正,通过调节双回路反馈增益实现了深度跟踪。仿真试验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律能够实现对水下航行体的姿态稳定控制以及定深控制,并且具有一定的抗扰能力。控制器设计过程中采用的均为工程实践中常见的线性控制方法,控制器参数的计算均基于系统时域与频域性能指标,物理意义明确,对于水下航行体姿态控制相关的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体 姿态控制 定深控制 极点配置 串联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载无刷直流电机抗载结构设计及特性分析
11
作者 肖磊 冯治国 +2 位作者 赵磊 张宇 旷华聪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4,92,共9页
针对制导炮弹23 000g高过载环境下弹载电机转轴与轴承易损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碟簧与特制钢球组合缓冲减振的抗高过载无刷直流电机。首先通过计算得到弹载电机加速度载荷曲线,分析了无刷直流电机轴承与转轴为易失效部件。其次根据碟形... 针对制导炮弹23 000g高过载环境下弹载电机转轴与轴承易损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碟簧与特制钢球组合缓冲减振的抗高过载无刷直流电机。首先通过计算得到弹载电机加速度载荷曲线,分析了无刷直流电机轴承与转轴为易失效部件。其次根据碟形弹簧与钢球吸能特性,在结构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设计了一种碟形弹簧与特制钢球结合的无刷直流电机复合缓冲减振结构,并基于该结构设计一种高转速快响应的抗高过载电机。最后对设计的电机进行仿真与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冲击过载环境下所设计复合缓冲结构能够有效降低电机轴系零部件所受应力与变形。抗高过载电机经锤击试验后结构无明显损伤,工作性能满足精确制导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炮弹 抗高过载 无刷直流电机 瞬态动力学 缓冲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垂直回收控制能力建模及应用研究
12
作者 伊鑫 胡海峰 贺元军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7,106,共6页
为在方案论证初期设计输入数据有限的条件下,快速有效地进行控制能力分析,基于常规大气层内飞行器控制能力分析方法,针对返回式火箭对该方法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动力学建模和对原分析方法拓展改进,探索出一套适合返回式运载火箭的... 为在方案论证初期设计输入数据有限的条件下,快速有效地进行控制能力分析,基于常规大气层内飞行器控制能力分析方法,针对返回式火箭对该方法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动力学建模和对原分析方法拓展改进,探索出一套适合返回式运载火箭的控制能力分析方法,并在有限控制能力的前提下,对允许飞行工况的约束条件进行初步明确,为返回式火箭飞行控制系统的详细设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回式火箭 控制能力分析 配平方程 飞行工况约束 动力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捷龙三号研制实践及固体运载火箭发展思考
13
作者 管洪仁 金鑫 +2 位作者 惠兴晨 佟明羲 张雯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2,共8页
固体运载火箭作为航天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整箭贮存、海陆通用、快速响应和发射保障要求低等优点。捷龙三号火箭作为商业固体运载火箭的代表,具有“高性价比、高可靠、快履约、快发射”等特点。通过介绍捷龙三号固体运载火箭研... 固体运载火箭作为航天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整箭贮存、海陆通用、快速响应和发射保障要求低等优点。捷龙三号火箭作为商业固体运载火箭的代表,具有“高性价比、高可靠、快履约、快发射”等特点。通过介绍捷龙三号固体运载火箭研制历程及总体技术方案,总结了固体运载火箭的研制实践经验,基于对未来固体运载火箭发展定位的分析,提出对固体运载火箭系列化发展的思考。为快速抢占未来中低轨卫星发射市场,应进一步拓展中型固体运载火箭运载能力,通过研制创新和规模提升,持续优化综合成本,充分利用可实施海上无依托发射的天然优势,满足不同轨道任务发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运载火箭 捷龙三号 研制经验 技术特点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有限段的柔性折叠结构展开动力学建模方法
14
作者 李轩 黄铁球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0,共9页
针对空间柔性折叠展开飞行器在展开时存在的大变形、多接触、折叠刚度时变等问题,开展了一类大柔度折叠结构展开过程相关的动力学建模方法研究。基于该类大柔度结构的折叠方式,简化并抽取典型折叠模型,采用有限段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大柔... 针对空间柔性折叠展开飞行器在展开时存在的大变形、多接触、折叠刚度时变等问题,开展了一类大柔度折叠结构展开过程相关的动力学建模方法研究。基于该类大柔度结构的折叠方式,简化并抽取典型折叠模型,采用有限段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大柔度折叠结构展开的三维有限段离散模型;采用矢量力学方法,从牛顿-欧拉方程出发,推导出相邻单元间连接力的力学模型,并给出连接力的刚度矩阵;引入非线性等效接触弹簧阻尼和连续摩擦系数库伦摩擦力模型模拟相应段间接触与摩擦状态,保证求解的稳定性和效率;提出折痕处时变非线性弹性连接模型并给出弯折刚度的参数辨识方法。借助ADAMS软件对4种工况下典型折叠模型进行了展开动力学仿真分析,并设计了相应状态下的展开试验,比较二者结果可知,典型折叠模型在受拉展开过程中拉力变化吻合良好,验证了该类结构展开动力学建模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后续整体折叠结构展开的仿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柔度折叠结构 有限段法 牛顿-欧拉法 弯折刚度参数辨识 动力学分析与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飞行器博弈制导方法
15
作者 倪炜霖 刘佳琪 +2 位作者 邵节 刘鹏 梁海朝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2,共8页
针对飞行器与伴飞防御飞行器协同躲避拦截器攻击的主动反拦截博弈对抗问题,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提出一种飞行器主动防御智能制导方法,该方法具有在目标飞行器机动能力不足情况下博弈成功率较高的特点。针对强化学习训练过程中的稀疏奖... 针对飞行器与伴飞防御飞行器协同躲避拦截器攻击的主动反拦截博弈对抗问题,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提出一种飞行器主动防御智能制导方法,该方法具有在目标飞行器机动能力不足情况下博弈成功率较高的特点。针对强化学习训练过程中的稀疏奖励问题,提出了一种奖励函数塑造方法,提高了强化学习算法收敛效率和训练稳定度。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飞行器博弈对抗成功,且相比于传统博弈制导方法具有更高的博弈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对抗 深度强化学习 奖励函数塑造 稀疏奖励 主动反拦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SAA模型的航天产品可靠性增长预测研究
16
作者 胡琳 吴和成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64,共10页
基于AMSAA模型以研发阶段收集的同类或相似产品故障数据为核心,创新性地引入离散系数最小化原则作为优化标准,用于指导拟合优度检验统计量的选取。在整合平均值与方差等多元信息后,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时间环境折合系数求解算法,旨在对原... 基于AMSAA模型以研发阶段收集的同类或相似产品故障数据为核心,创新性地引入离散系数最小化原则作为优化标准,用于指导拟合优度检验统计量的选取。在整合平均值与方差等多元信息后,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时间环境折合系数求解算法,旨在对原始故障数据进行有效折算,进而精准估算模型各项参数。对所得折合系数进行求解,并在10种不同置信度设定下,逐一计算产品设计成型时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MTBF)的单侧置信下限。实例研究表明,当置信区间位于0.9~0.99之间时,无论同一置信水平如何,该方法始终能得出优于现有文献的结果,即采用该方法对航天产品可靠性增长进行预测,其准确度显著提升。此外,在不同置信水平下,由改进方法求解的时间环境折合系数值并没有改变,即每个试验项目的环境应力和真实环境应力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没有因为置信度的增加而变化,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该改进方法更接近于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制试验 故障数据 AMSAA模型 时间环境折合系数 可靠性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熵权评价的飞行器质心调整优化方法
17
作者 田小川 郁立勇 +2 位作者 白斌 陈思 何文凯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1,共5页
针对飞行器质心调整流程复杂、耗时长的问题,运用k-means聚类方法,对飞行器配重历史数据进行聚类,基于样本聚类结果,计算出不同样本下飞行器标准配重,再通过模拟装配计算增加标准配重后的飞行器质心偏移,并得出一系列统计数据,最后采用... 针对飞行器质心调整流程复杂、耗时长的问题,运用k-means聚类方法,对飞行器配重历史数据进行聚类,基于样本聚类结果,计算出不同样本下飞行器标准配重,再通过模拟装配计算增加标准配重后的飞行器质心偏移,并得出一系列统计数据,最后采用基于熵权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比质心调整效果,选出最优的飞行器标准配重,进而简化飞行器质心调整流程,大幅提升飞行器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 熵权评价模型 飞行器质心调整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5B70铝合金TIG焊缝熔池组织细化特征
18
作者 田志杰 刘焱 +2 位作者 尚傲霜 杜晗 郝双喜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以5B71合金焊丝为填充材料,采用钨极惰性气体(Tungsten Inert Gas,TIG)保护焊接工艺对1.5 mm厚5B70铝合金板材进行焊接,对焊接接头进行显微组织演变及细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焊接参数,可得到成形优良的焊接接头,焊缝内部... 以5B71合金焊丝为填充材料,采用钨极惰性气体(Tungsten Inert Gas,TIG)保护焊接工艺对1.5 mm厚5B70铝合金板材进行焊接,对焊接接头进行显微组织演变及细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焊接参数,可得到成形优良的焊接接头,焊缝内部组织显示,焊缝区主要是由等轴晶组成的铸造组织,晶粒组织大小不均匀,广泛存在着40~50μm大小的晶粒,也存在着以细条状和小块状分布、直径大小约20μm的超细晶区,超细晶区域面积明显小于其他区域,主要沿着平行于熔合线的方向分布,少量分布在焊缝表面。熔池凝固过程中,钪(Sc)和锆(Zr)元素对晶粒细化作用明显,Sc元素富集的区域,晶粒细化程度愈高。在熔合线及焊缝表面,Sc和Zr作为生成变质剂元素,可析出第二相粒子,起到非均匀形核质点的作用,降低形核功,增加晶粒数量,Sc元素富集的区域,晶粒细化程度愈高。固液界面前沿形成“过冷区”,促进等轴晶形成,晶粒进一步细化,晶粒尺寸减小约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B70铝合金 钨极惰性气体 微观组织 晶粒 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工况下新型填料动密封性能影响分析
19
作者 刘纯 高柏桦 钟梦妮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3,共7页
为了保证液体火箭发动机中低温阀门动密封性能的可靠性,通过仿真和试验研究了一种新型迷宫式填料动密封结构的密封压力及性能。首先,对传统填料动密封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了一种新的聚四氟乙烯-石墨-金属迷宫组合密封件。其次,基于热应... 为了保证液体火箭发动机中低温阀门动密封性能的可靠性,通过仿真和试验研究了一种新型迷宫式填料动密封结构的密封压力及性能。首先,对传统填料动密封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了一种新的聚四氟乙烯-石墨-金属迷宫组合密封件。其次,基于热应力耦合方法分析了不同工况对密封件密封性能的影响,并且得到了两种经验模型来表征聚四氟乙烯和石墨的接触应力与加载压力和温度的依赖关系。最后,对该密封件进行了常温和低温下的密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迷宫式动密封结构在常温和低温下都能够达到良好的密封性能,与仿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门 填料动密封 结构设计 密封压力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SE/IBM算法的NACA0018翼型气动模拟及抖振分析
20
作者 张旭童 于煜斌 +2 位作者 落龑寿 郑新 李京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8,共12页
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流体气动力和结构弹性体之间会形成耦合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能会使弹性体发散抖动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安全隐患。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时-空守恒元解元和浸入式边界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时-空守恒元解... 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流体气动力和结构弹性体之间会形成耦合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能会使弹性体发散抖动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安全隐患。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时-空守恒元解元和浸入式边界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时-空守恒元解元方法进行流体域计算,利用浸入式贴体网格边界法进行流固耦合边界面识别。以NACA0018为例,通过仿真数据得出不同攻角下机翼外流场压力与速度云图;同时研究机翼在不同来流速度下的抖振幅度的变化及其规律。研究表明,该流固耦合求解方法,在求解具有复杂流型的高速可压缩流包括激波或爆轰与大变形问题上具有较高的精度及稳定性,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时-空守恒元解元 浸入式边界 数值模拟 抖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