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生态学报
食品科学
中国全科医学
共找到
385
篇文章
<
1
2
…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矩阵磁集成的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技术研究
1
作者
杨磊
黄玉平
+1 位作者
曾晓辉
陈庆彬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4,共9页
磁集成技术因其可以减小功率变换器中磁性元件的个数、体积和质量,是实现伺服电源高功率密度的重要技术途径。针对伺服电源CLLLC谐振变换器采用传统磁集成方案体积较大、漏感调节范围较小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矩阵磁耦合集成的平面变压...
磁集成技术因其可以减小功率变换器中磁性元件的个数、体积和质量,是实现伺服电源高功率密度的重要技术途径。针对伺服电源CLLLC谐振变换器采用传统磁集成方案体积较大、漏感调节范围较小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矩阵磁耦合集成的平面变压器结构及参数设计方法,该结构采用绕组组合放置的方式,将原边谐振电感、副边谐振电感、激磁电感和变压器集成在一个磁件中,通过对磁芯柱的截面积、绕组匝数组合和气隙的控制实现原副边谐振电感、激励电感和变压器变比的调节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与分立磁性元件相比,所提出的矩阵磁集成方法不仅具有相同的功能,而且有效减小了磁性元件的体积和质量,为伺服电源的轻小型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电源
CLLLC谐振变换器
磁性元件
矩阵磁集成
轻小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混合式极化-频率选择吸波体设计
2
作者
刘佳琪
宋杭
张生俊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7,共7页
针对卫星等飞行通信平台的低可探测性需求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式极化-频率选择吸波体(Polarization-Frequency Selective Rasorber,PFSR)解决方案。首先,基于传输线理论的等效电路分析方法,探究了吸透波兼容实现机理;然后,通过损耗层双...
针对卫星等飞行通信平台的低可探测性需求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式极化-频率选择吸波体(Polarization-Frequency Selective Rasorber,PFSR)解决方案。首先,基于传输线理论的等效电路分析方法,探究了吸透波兼容实现机理;然后,通过损耗层双边不对称加载的方式,实现了透波窗口的极化选择功能;最后,采用损耗层混合式设计,解决了宽频带吸透波兼容难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在TE波入射时具有6.8~7.8 GHz频段透波、2.2~18.0 GHz频段低散射的吸透一体化功能,在TM波入射时具有3.2~18.0 GHz频段低散射的吸波功能。该结构可为卫星等飞行通信平台的宽频带低可探测性设计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选择
频率选择
吸波体
透波窗口
混合式损耗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火箭发动机试验测试系统性能优化数字滤波器
3
作者
耿卫国
王晓磊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6,68,共7页
在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试验工作极为重要,而试验的主要结果是试车中所测量的大量数据,所以测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火箭发动机工作环境恶劣、试验费用高且试验危险性大,测点多、精度高、规模大,要求测量量程广频率宽,既要保证稳态参...
在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试验工作极为重要,而试验的主要结果是试车中所测量的大量数据,所以测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火箭发动机工作环境恶劣、试验费用高且试验危险性大,测点多、精度高、规模大,要求测量量程广频率宽,既要保证稳态参数测量精度高,又要保证瞬态过程测量不失真,因此对测试系统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为满足火箭发动机试验新要求,提出火箭发动机试验测试系统性能优化数字滤波器,可在不改变原有设备硬件的基础上,根据需求,优化测试系统动态特性,满足发动机对稳态参数精度高、瞬态参数不失真的测试要求。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明显改善火箭发动机试验测试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
试验
测试
性能优化
数字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典型低温连接器箭地接口解锁部位防结冰研究
4
作者
张振华
李文翰
+2 位作者
贺建华
常新
王宇亮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59,共5页
低温连接器作为运载火箭箭地接口关键设备,用于低温推进剂的加注、泄出及排气,射前脱落或者零秒脱落。受海南发射场高温高湿环境影响,长时间加注后箭地接口的低温表面更易结霜、结冰,阻碍分离机构动作,增加了连接器脱落阻力,历史任务中...
低温连接器作为运载火箭箭地接口关键设备,用于低温推进剂的加注、泄出及排气,射前脱落或者零秒脱落。受海南发射场高温高湿环境影响,长时间加注后箭地接口的低温表面更易结霜、结冰,阻碍分离机构动作,增加了连接器脱落阻力,历史任务中曾出现影响发射流程的质量问题。针对箭上接口提出改进方案,通过热设计优化减少或避免箭地接口解锁部位结冰,降低解锁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连接器
箭上接口
运载火箭
脱落
结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攻角约束的敏捷机动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
5
作者
张旋
陈升泽
王子晗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4,共7页
针对航天器大攻角敏捷机动控制问题,基于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策略,提出攻角约束下航天器自适应滑模姿态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纵向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模型和侧向喷流干扰模型,通过设计考虑攻角约束的预设性能非线性映射函数,将攻角...
针对航天器大攻角敏捷机动控制问题,基于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策略,提出攻角约束下航天器自适应滑模姿态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纵向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模型和侧向喷流干扰模型,通过设计考虑攻角约束的预设性能非线性映射函数,将攻角约束的俯仰通道姿态控制问题转换为无约束的攻角误差调节控制问题;其次,设计攻角误差启发的非线性积分型滑模面,在反演控制框架下,提出侧向喷流干扰自适应估计的积分反演滑模控制方法,保证对侧向喷流干扰上界的在线估计,实现大攻角敏捷精准控制。最后,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设计的闭环控制系统的渐近稳定性。数值仿真表明:所提方法相比经典滑模控制方法,稳态时间缩短了79.16%,超调量减小了24.68%,舵偏能量消耗减小了34.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力/气动力
预设性能
自适应滑模
姿态控制
敏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动突防/精确打击在线制导方法
6
作者
陈万春
王楠翔
龚晓鹏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I0002,共11页
为了应对空空导弹机动突防精确打击在线制导问题,推导了非零阶制导系统脱靶量的解析解,将所得结果推广至比例导引之外的先进制导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机动形式下的突防逃逸效果,从理论上解释了阶跃机动和蛇形机动脱靶量的典型特征...
为了应对空空导弹机动突防精确打击在线制导问题,推导了非零阶制导系统脱靶量的解析解,将所得结果推广至比例导引之外的先进制导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机动形式下的突防逃逸效果,从理论上解释了阶跃机动和蛇形机动脱靶量的典型特征,对最优机动策略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通过合理调整该策略的机动时刻和方向,提升了规避拦截的效果。同时考虑突防打击一体化智能制导律,提出了一种涵盖自适应步长疏化采样、融合模型的先验知识和失效场景中补差训练的ASTRAL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通过ASTRAL算法训练的进攻弹智能体能够有效规避防御弹并在突防过程中保持对目标的攻击能力,最终生成的制导律拥有良好的工程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防
脱靶量
解析解
最优机动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高效智能计算系统
7
作者
徐勇军
刘杭达
+1 位作者
安梓嘉
刁博宇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58,80,共7页
以美国黑燕高超声速飞机的实时遥感分析为例,分析典型智能化高超声速飞行器对强实时、高能效智能计算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智能模型轻量化、软硬件协同编译优化和超异构融合计算硬件三个层次详细分析如何构建面向智能化高超声速飞...
以美国黑燕高超声速飞机的实时遥感分析为例,分析典型智能化高超声速飞行器对强实时、高能效智能计算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智能模型轻量化、软硬件协同编译优化和超异构融合计算硬件三个层次详细分析如何构建面向智能化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强实时、高能效智能计算系统,并给出系统集成示例。未来通过强实时高能效智能计算系统的加持,智能化高超声速飞行器将更具自主性、可靠性与群体协同能力,可推动空天跨域飞行变革和全球快速穿梭领域的智能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智能化
强实时
高能效
智能计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武器装备体系工程的理论发展及航天领域应用探索
8
作者
李明华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从作战体系形成过程中的相互映衬关系及内涵、主要环节研究现状和体系智能化、体系韧性、体系涌现性等前沿领域3个方面评述了武器装备体系工程的理论发展,并总结分析了在体系工程理论指导下,航天领域以体系项目为主要载体开展的技术和...
从作战体系形成过程中的相互映衬关系及内涵、主要环节研究现状和体系智能化、体系韧性、体系涌现性等前沿领域3个方面评述了武器装备体系工程的理论发展,并总结分析了在体系工程理论指导下,航天领域以体系项目为主要载体开展的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的应用探索,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武器装备体系工程理论发展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装备
体系工程
智能化
韧性
涌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氧/气甲烷针栓式喷注器参数化仿真优化
9
作者
郁焕礼
唐潮儿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4,共11页
为研究气氧/气甲烷针栓式喷注器的燃烧性能,并讨论针栓式喷注器结构设计参数及推力室燃烧设计参数对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仿真等方法进行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氧化剂中心式针栓式喷注器的燃烧性能更高;较大针栓头部角度和较...
为研究气氧/气甲烷针栓式喷注器的燃烧性能,并讨论针栓式喷注器结构设计参数及推力室燃烧设计参数对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仿真等方法进行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氧化剂中心式针栓式喷注器的燃烧性能更高;较大针栓头部角度和较小中间套筒距离下燃烧性能更高;较小针栓头部半径可以明显起到冷却针栓头部的作用,但燃烧性能有一定损失;速度比在1.1左右时,燃烧性能较高,且针栓头部温度较低;氧气和甲烷的混合比在3左右时,燃烧性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推力发动机
数值仿真
针栓式喷注器
气气燃烧
气氧/气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属波纹管在低温连接器密封补偿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巴全坤
戴维奇
+2 位作者
王建秋
刘忠明
许学雷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4,共7页
低温连接器是箭地接口的关键设备,主要用于液氢、液氧、液甲烷等超低温推进剂的加注、泄出、排气,其可靠密封直接关系发射任务的成败。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了金属波纹管的刚度、强度、疲劳寿命。开展仿真分析,获得金属波纹管在常温下的应...
低温连接器是箭地接口的关键设备,主要用于液氢、液氧、液甲烷等超低温推进剂的加注、泄出、排气,其可靠密封直接关系发射任务的成败。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了金属波纹管的刚度、强度、疲劳寿命。开展仿真分析,获得金属波纹管在常温下的应力分布、接触状态、刚度与残余变形量,并分析了低温对波纹管应力及刚度的影响。开展刚度试验、寿命试验、整机性能试验,试验数据与理论计算、仿真分析较好吻合,验证了金属波纹管在低温连接器密封补偿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连接器
金属波纹管
密封
轴向刚度
残余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航天器再入损害风险及未来技术发展
11
作者
李洪波
李宇飞
+1 位作者
胡超
席福彪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0,共7页
随着人类航天活动日益频繁,失效航天器及残骸再入大气层后时有残存坠落地面,可能引发航天器再入损害事件,并影响到航天器未来技术发展布局。对此,首先分析引起较大社会关注的国外航天器再入损害典型事件及处置方式,介绍再入损害风险预...
随着人类航天活动日益频繁,失效航天器及残骸再入大气层后时有残存坠落地面,可能引发航天器再入损害事件,并影响到航天器未来技术发展布局。对此,首先分析引起较大社会关注的国外航天器再入损害典型事件及处置方式,介绍再入损害风险预报的主要国际规范与标准,研究再入损害预报方法和国外再入损害分析工具,并展望主要航天大国在航天器主动离轨、辅助离轨、大规模批量再入、可重复使用等技术方向的发展布局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显示,虽然航天器再入损害风险尚难以非常精确地进行预报,但有望随着技术发展从航天器的设计端开始给予适度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损害风险
主动离轨
辅助离轨
自然再入
再入损害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永磁伺服驱动系统高次谐波抑制随机调制策略比较分析
12
作者
何静萱
杨磊
+2 位作者
黄玉平
朱家厅
卜飞飞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5,37,共9页
为了解决传统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策略由于高速开关动作导致在固定开关频率附近聚集大量谐波的问题,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伺服驱动系统中的随机调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在常规随机开...
为了解决传统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策略由于高速开关动作导致在固定开关频率附近聚集大量谐波的问题,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伺服驱动系统中的随机调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在常规随机开关频率调制(Random Switching Frequency PWM,RSF-PWM)的基础上,双随机调制策略(Dual Randomized Modulation PWM,DRM-PWM)通过引入零矢量作用时间的随机化,有效提升了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然而,该策略在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抑制效果与系统控制性能之间难以兼顾。为此,后续又对多平均开关RSF-PWM(Multi-Average Random Switching Frequency SVPWM,MARSF-SVPWM)策略进行了研究,并重点对两种调制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相较于DRM-PWM策略,MARSF-SVPWM策略在保持整体扩频范围和平均开关频率不变的前提下,缩小了相邻开关频率差值的分布范围,从而进一步降低谐波峰值。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MARSF-SVPWM策略获得了优于DRM-PWM策略的谐波分散效果,并且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优化了EMI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驱动系统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双随机调制
多平均开关调制
电磁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DDPG-LQR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时间协同再入制导
13
作者
宋志飞
吉月辉
+2 位作者
宋雨
刘俊杰
高强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针对多高超声速飞行器协同作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策略性梯度和线性二次型调节器(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DDPG-LQR)的时间协同再入制导方案。首先,采用序列凸优化方法生成满足多个约束的...
针对多高超声速飞行器协同作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策略性梯度和线性二次型调节器(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DDPG-LQR)的时间协同再入制导方案。首先,采用序列凸优化方法生成满足多个约束的时间协同再入轨迹及其相应的稳态控制量,并且采用Radau伪谱法离散运动学方程,以提高轨迹优化离散精度。其次,采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跟踪时间协同再入轨迹。为了提高协同制导精度和制导效果,采用深度策略性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在线优化LQR的权重矩阵系数。在DDPG算法中,通过引入合适的奖励函数来提高算法的优化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初始状态误差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通过与传统的LQR控制器相比,本文所提出的协同制导方案具有更好的协同制导精度和制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高超声速飞行器
协同制导
序列凸优化
深度策略性梯度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同一个运载火箭模块的三种伺服机构比较分析
14
作者
曾思
陈克勤
+2 位作者
赵守军
皇甫雨石
兰天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共17页
为满足伺服机构高可靠性、高效率、使用维护更方便等需求,从设计、模型和实测性能数据方面,对用于同一个运载火箭模块的传统电液伺服机构和新兴机电伺服机构及电静压伺服机构共三种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驱传控全封装一体化双余度电...
为满足伺服机构高可靠性、高效率、使用维护更方便等需求,从设计、模型和实测性能数据方面,对用于同一个运载火箭模块的传统电液伺服机构和新兴机电伺服机构及电静压伺服机构共三种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驱传控全封装一体化双余度电静压伺服机构设计新方案。通过深度一体化集成设计实现了轻质小型化,一个系统含四台伺服机构,总质量比电液伺服系统降低了37%;三种伺服机构动态能力相当,一阶相频宽均超过30 rad/s;两种电驱动伺服机构的综合能量利用效率比电液伺服机构高出一个数量级。设计1200 s的地面测试工况开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液伺服机构的实测综合能量利用效率最低,不足1%,且液压泵处的温升超过100℃,发热严重;而机电伺服机构和电静压伺服机构的效率可达20%,且液压泵和电机处的温升只有5℃,发热很小。研究表明,电静压伺服机构兼顾传统电液方案重载、高可靠性和机电方案高效率、使用维护方便的优点,可以方便实现冗余设计,解决了传统泵控系统的动态低、比功率不高等问题,且消除了油液外渗漏,为运载火箭提供了一种高可靠、高安全的电驱动推力矢量控制方案,并实现了该类产品在运载火箭上的首飞首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
推力矢量控制
伺服机构
伺服作动器
机电作动器
电液作动器
电静压
电静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猎鹰9火箭一子级重复使用发展规律研究
15
作者
王儒文
关嵩
+2 位作者
马昆
马晓宇
王玉林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共11页
针对猎鹰9火箭2024年及之前发射任务,尝试建立了重复使用指标体系,分别以时间维度和状态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得到猎鹰9火箭一子级重复使用技术的发展规律。通过对发展规律的分析,将猎鹰9火箭回收复用技术发展演变过程分为探索、发展...
针对猎鹰9火箭2024年及之前发射任务,尝试建立了重复使用指标体系,分别以时间维度和状态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得到猎鹰9火箭一子级重复使用技术的发展规律。通过对发展规律的分析,将猎鹰9火箭回收复用技术发展演变过程分为探索、发展和成熟3个阶段。最后,对中国重复使用火箭垂直回收的发展进行了预测,预计需要5.5~10年可达到猎鹰9火箭现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猎鹰9火箭
一子级
重复使用
发展规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滚动螺旋传动机构的无线微纳传感监测系统设计
16
作者
张忠彬
何露漫
+2 位作者
谢金
黄玉平
刘会聪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37,共6页
滚动螺旋传动机构是伺服机构的关键传动部件,监测其运行状态对于伺服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而面向滚动螺旋传动机构的状态监测技术仍存在着集成度低和布线困难等难点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滚动螺旋传动机构的无线微...
滚动螺旋传动机构是伺服机构的关键传动部件,监测其运行状态对于伺服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而面向滚动螺旋传动机构的状态监测技术仍存在着集成度低和布线困难等难点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滚动螺旋传动机构的无线微纳传感监测系统,该系统将所有模块集成于柔性衬底上,可直接与滚动螺旋传动机构进行表面贴附与内部嵌入集成,显著提高了无线传感监测系统的集成度,减少了外部布线的复杂性。传感模块包含了温度、加速度和声学三种MEMS传感器,以满足机构表面和内部多点位分布式、多参量感知的状态监测需求。所研制的无线微纳传感监测系统具有小尺寸、易安装、柔性化和高集成度的特点,可有效监测滚动螺旋传动机构的工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螺旋传动机构
MEMS传感器
监测系统
柔性集成
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航天发射场射后恢复流程优化研究
17
作者
王杰
钟文安
+2 位作者
俞少行
唐毅
王光义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3,共9页
发射塔架和活动发射平台快速恢复能力是决定发射场年平均发射能力的关键因素。就某航天发射场历次任务射后恢复情况进行梳理,充分识别历次任务射后恢复项目内容和顺序,在此基础上利用“关键路径法+ECRS分析”方法对发射场射后恢复组织...
发射塔架和活动发射平台快速恢复能力是决定发射场年平均发射能力的关键因素。就某航天发射场历次任务射后恢复情况进行梳理,充分识别历次任务射后恢复项目内容和顺序,在此基础上利用“关键路径法+ECRS分析”方法对发射场射后恢复组织模式、工作流程、设备设施进行分析优化,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和优化计划,更好地为射后恢复提质增效,有效提升发射场年发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发射
活动发射平台
射后恢复
流程优化
关键路径法
ECR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补丁对抗攻击的伪装欺骗技术研究
18
作者
杨威
李晟嘉
+2 位作者
邵子航
黄虎
郑本昌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4,共7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化系统的智能水平日益提高,其中智能侦察技术较为成熟且应用广泛,面向智能侦察的伪装欺骗技术研究迫在眉睫。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补丁对抗攻击的伪装欺骗方法,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构建分类器作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化系统的智能水平日益提高,其中智能侦察技术较为成熟且应用广泛,面向智能侦察的伪装欺骗技术研究迫在眉睫。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补丁对抗攻击的伪装欺骗方法,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构建分类器作为攻击对象,通过设计全新的补丁生成方式和损失函数,完成目标样本的补丁攻击,能够有效地将攻击的目标样本映射到指定的错误目标类别上,并提供了针对性的评价方法及丰富的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先进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侦察
伪装欺骗
补丁攻击
对抗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下航行体动力学分析与线性控制方法设计
19
作者
岳玲玮
赵长见
宋志国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6,41,共9页
为实现水下航行体的姿态稳定控制与定深控制,采用线性控制方法设计了过载控制回路与深度跟踪回路。根据初始状态响应结果,分析了航行体的尾舵与所受滑行力对其动力学特性产生的影响。针对角速率回路的弱阻尼特性,采用极点配置法得到理...
为实现水下航行体的姿态稳定控制与定深控制,采用线性控制方法设计了过载控制回路与深度跟踪回路。根据初始状态响应结果,分析了航行体的尾舵与所受滑行力对其动力学特性产生的影响。针对角速率回路的弱阻尼特性,采用极点配置法得到理想的等效阻尼,并利用频域分析法对过载回路进行滞后校正,通过调节双回路反馈增益实现了深度跟踪。仿真试验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律能够实现对水下航行体的姿态稳定控制以及定深控制,并且具有一定的抗扰能力。控制器设计过程中采用的均为工程实践中常见的线性控制方法,控制器参数的计算均基于系统时域与频域性能指标,物理意义明确,对于水下航行体姿态控制相关的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体
姿态控制
定深控制
极点配置
串联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舱门燃气展开-锁止过程仿真与锁止摆动抑制方法
20
作者
刘赛
姚宇地
+2 位作者
李克诚
孔文秦
徐方舟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3,共6页
为了研究舱门燃气冲击展开-锁止过程中的锁止摆动现象及其抑制方法,针对某飞行器上的一种燃气作动器驱动的舱门展开-锁止机构,采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对舱门机构燃气展开-锁止过程分阶段进行仿真分析,与舱门冲击燃气展开试...
为了研究舱门燃气冲击展开-锁止过程中的锁止摆动现象及其抑制方法,针对某飞行器上的一种燃气作动器驱动的舱门展开-锁止机构,采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对舱门机构燃气展开-锁止过程分阶段进行仿真分析,与舱门冲击燃气展开试验对比验证建模合理性,揭示舱门锁止摆动现象和机理,进一步提出锁止摆动抑制方法。研究表明,仿真建模方法合理有效,复现了舱门锁止后大幅摆动的试验现象,锁止摆动过程中摆动角度与高速摄影基本一致;可采用单自由度扭转振动模型估计舱门锁止后的摆动特性;提高作动器、机身刚度或增强舱门鹅颈,对舱门锁止摆动的抑制效果较为有限;削弱舱门鹅颈,使其在舱门锁止后局部进入塑性,能够有效抑制舱门的锁止摆动,满足紧急情况下舱门燃气展开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作动器
燃气冲击
舱门展开
锁止摆动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矩阵磁集成的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技术研究
1
作者
杨磊
黄玉平
曾晓辉
陈庆彬
机构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控制执行机构技术创新中心
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出处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4,共9页
文摘
磁集成技术因其可以减小功率变换器中磁性元件的个数、体积和质量,是实现伺服电源高功率密度的重要技术途径。针对伺服电源CLLLC谐振变换器采用传统磁集成方案体积较大、漏感调节范围较小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矩阵磁耦合集成的平面变压器结构及参数设计方法,该结构采用绕组组合放置的方式,将原边谐振电感、副边谐振电感、激磁电感和变压器集成在一个磁件中,通过对磁芯柱的截面积、绕组匝数组合和气隙的控制实现原副边谐振电感、激励电感和变压器变比的调节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与分立磁性元件相比,所提出的矩阵磁集成方法不仅具有相同的功能,而且有效减小了磁性元件的体积和质量,为伺服电源的轻小型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伺服电源
CLLLC谐振变换器
磁性元件
矩阵磁集成
轻小型
Keywords
servo power supply
CLLLC resonant converter
magnetic component
matrix magnetic integration
miniaturization
分类号
TM46 [电气工程—电器]
V1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混合式极化-频率选择吸波体设计
2
作者
刘佳琪
宋杭
张生俊
机构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出处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890540)。
文摘
针对卫星等飞行通信平台的低可探测性需求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式极化-频率选择吸波体(Polarization-Frequency Selective Rasorber,PFSR)解决方案。首先,基于传输线理论的等效电路分析方法,探究了吸透波兼容实现机理;然后,通过损耗层双边不对称加载的方式,实现了透波窗口的极化选择功能;最后,采用损耗层混合式设计,解决了宽频带吸透波兼容难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在TE波入射时具有6.8~7.8 GHz频段透波、2.2~18.0 GHz频段低散射的吸透一体化功能,在TM波入射时具有3.2~18.0 GHz频段低散射的吸波功能。该结构可为卫星等飞行通信平台的宽频带低可探测性设计提供解决方案。
关键词
极化选择
频率选择
吸波体
透波窗口
混合式损耗层
Keywords
polarization selective
frequency selective
absorber
transmission window
hybrid resistive sheet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V4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火箭发动机试验测试系统性能优化数字滤波器
3
作者
耿卫国
王晓磊
机构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出处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6,68,共7页
文摘
在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试验工作极为重要,而试验的主要结果是试车中所测量的大量数据,所以测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火箭发动机工作环境恶劣、试验费用高且试验危险性大,测点多、精度高、规模大,要求测量量程广频率宽,既要保证稳态参数测量精度高,又要保证瞬态过程测量不失真,因此对测试系统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为满足火箭发动机试验新要求,提出火箭发动机试验测试系统性能优化数字滤波器,可在不改变原有设备硬件的基础上,根据需求,优化测试系统动态特性,满足发动机对稳态参数精度高、瞬态参数不失真的测试要求。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明显改善火箭发动机试验测试系统的性能。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
试验
测试
性能优化
数字滤波器
Keywords
rocket engine
test
measurement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digital filter
分类号
V41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典型低温连接器箭地接口解锁部位防结冰研究
4
作者
张振华
李文翰
贺建华
常新
王宇亮
机构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出处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59,共5页
文摘
低温连接器作为运载火箭箭地接口关键设备,用于低温推进剂的加注、泄出及排气,射前脱落或者零秒脱落。受海南发射场高温高湿环境影响,长时间加注后箭地接口的低温表面更易结霜、结冰,阻碍分离机构动作,增加了连接器脱落阻力,历史任务中曾出现影响发射流程的质量问题。针对箭上接口提出改进方案,通过热设计优化减少或避免箭地接口解锁部位结冰,降低解锁阻力。
关键词
低温连接器
箭上接口
运载火箭
脱落
结冰
Keywords
cryogenic connector
rocket interface
launch vehicle
fall off
icing
分类号
V554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攻角约束的敏捷机动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
5
作者
张旋
陈升泽
王子晗
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北京理工大学
出处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4,共7页
文摘
针对航天器大攻角敏捷机动控制问题,基于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策略,提出攻角约束下航天器自适应滑模姿态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纵向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模型和侧向喷流干扰模型,通过设计考虑攻角约束的预设性能非线性映射函数,将攻角约束的俯仰通道姿态控制问题转换为无约束的攻角误差调节控制问题;其次,设计攻角误差启发的非线性积分型滑模面,在反演控制框架下,提出侧向喷流干扰自适应估计的积分反演滑模控制方法,保证对侧向喷流干扰上界的在线估计,实现大攻角敏捷精准控制。最后,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设计的闭环控制系统的渐近稳定性。数值仿真表明:所提方法相比经典滑模控制方法,稳态时间缩短了79.16%,超调量减小了24.68%,舵偏能量消耗减小了34.54%。
关键词
直接力/气动力
预设性能
自适应滑模
姿态控制
敏捷控制
Keywords
direct force/aerodynamic force
prescribed performance
adaptive sliding mode
attitude control
agile control
分类号
V249.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V448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动突防/精确打击在线制导方法
6
作者
陈万春
王楠翔
龚晓鹏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
出处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I0002,共11页
文摘
为了应对空空导弹机动突防精确打击在线制导问题,推导了非零阶制导系统脱靶量的解析解,将所得结果推广至比例导引之外的先进制导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机动形式下的突防逃逸效果,从理论上解释了阶跃机动和蛇形机动脱靶量的典型特征,对最优机动策略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通过合理调整该策略的机动时刻和方向,提升了规避拦截的效果。同时考虑突防打击一体化智能制导律,提出了一种涵盖自适应步长疏化采样、融合模型的先验知识和失效场景中补差训练的ASTRAL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通过ASTRAL算法训练的进攻弹智能体能够有效规避防御弹并在突防过程中保持对目标的攻击能力,最终生成的制导律拥有良好的工程可行性。
关键词
突防
脱靶量
解析解
最优机动
深度强化学习
Keywords
penetration
miss distance
analytical solution
optimal maneuver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分类号
TJ765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V448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高效智能计算系统
7
作者
徐勇军
刘杭达
安梓嘉
刁博宇
机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出处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58,80,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项目(YSBR-107)
中科华创(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为本研究提供算力资源支持。
文摘
以美国黑燕高超声速飞机的实时遥感分析为例,分析典型智能化高超声速飞行器对强实时、高能效智能计算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智能模型轻量化、软硬件协同编译优化和超异构融合计算硬件三个层次详细分析如何构建面向智能化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强实时、高能效智能计算系统,并给出系统集成示例。未来通过强实时高能效智能计算系统的加持,智能化高超声速飞行器将更具自主性、可靠性与群体协同能力,可推动空天跨域飞行变革和全球快速穿梭领域的智能化升级。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智能化
强实时
高能效
智能计算系统
Keywords
hypersonic vehicles
intelligent
hard real-time
high energy efficiency
intelligent computing system
分类号
V2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器装备体系工程的理论发展及航天领域应用探索
8
作者
李明华
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出处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文摘
从作战体系形成过程中的相互映衬关系及内涵、主要环节研究现状和体系智能化、体系韧性、体系涌现性等前沿领域3个方面评述了武器装备体系工程的理论发展,并总结分析了在体系工程理论指导下,航天领域以体系项目为主要载体开展的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的应用探索,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武器装备体系工程理论发展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武器装备
体系工程
智能化
韧性
涌现性
Keywords
weapons
SoS engineering
intelligence
toughness
emergence
分类号
V4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氧/气甲烷针栓式喷注器参数化仿真优化
9
作者
郁焕礼
唐潮儿
机构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出处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4,共11页
文摘
为研究气氧/气甲烷针栓式喷注器的燃烧性能,并讨论针栓式喷注器结构设计参数及推力室燃烧设计参数对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仿真等方法进行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氧化剂中心式针栓式喷注器的燃烧性能更高;较大针栓头部角度和较小中间套筒距离下燃烧性能更高;较小针栓头部半径可以明显起到冷却针栓头部的作用,但燃烧性能有一定损失;速度比在1.1左右时,燃烧性能较高,且针栓头部温度较低;氧气和甲烷的混合比在3左右时,燃烧性能较高。
关键词
变推力发动机
数值仿真
针栓式喷注器
气气燃烧
气氧/气甲烷
Keywords
variable thrust engine
numerical simulation
pintle injector
gas-gas combustion
gas-oxygen/gas-methane
分类号
V43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属波纹管在低温连接器密封补偿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巴全坤
戴维奇
王建秋
刘忠明
许学雷
机构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出处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4,共7页
文摘
低温连接器是箭地接口的关键设备,主要用于液氢、液氧、液甲烷等超低温推进剂的加注、泄出、排气,其可靠密封直接关系发射任务的成败。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了金属波纹管的刚度、强度、疲劳寿命。开展仿真分析,获得金属波纹管在常温下的应力分布、接触状态、刚度与残余变形量,并分析了低温对波纹管应力及刚度的影响。开展刚度试验、寿命试验、整机性能试验,试验数据与理论计算、仿真分析较好吻合,验证了金属波纹管在低温连接器密封补偿中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低温连接器
金属波纹管
密封
轴向刚度
残余变形
Keywords
cryogenic coupling
metal bellow
seal
axial stiffness
residual deformation
分类号
TJ768.2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V1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航天器再入损害风险及未来技术发展
11
作者
李洪波
李宇飞
胡超
席福彪
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出处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0,共7页
文摘
随着人类航天活动日益频繁,失效航天器及残骸再入大气层后时有残存坠落地面,可能引发航天器再入损害事件,并影响到航天器未来技术发展布局。对此,首先分析引起较大社会关注的国外航天器再入损害典型事件及处置方式,介绍再入损害风险预报的主要国际规范与标准,研究再入损害预报方法和国外再入损害分析工具,并展望主要航天大国在航天器主动离轨、辅助离轨、大规模批量再入、可重复使用等技术方向的发展布局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显示,虽然航天器再入损害风险尚难以非常精确地进行预报,但有望随着技术发展从航天器的设计端开始给予适度管控。
关键词
再入损害风险
主动离轨
辅助离轨
自然再入
再入损害风险评估
Keywords
re-entry casualty risk
active deorbit
assisted deorbit
natural re-entry
re-entry casualty risk assessment
分类号
V4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永磁伺服驱动系统高次谐波抑制随机调制策略比较分析
12
作者
何静萱
杨磊
黄玉平
朱家厅
卜飞飞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控制执行机构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5,37,共9页
基金
航空科学基金:(2023M024052001)
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24_0135)。
文摘
为了解决传统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策略由于高速开关动作导致在固定开关频率附近聚集大量谐波的问题,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伺服驱动系统中的随机调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在常规随机开关频率调制(Random Switching Frequency PWM,RSF-PWM)的基础上,双随机调制策略(Dual Randomized Modulation PWM,DRM-PWM)通过引入零矢量作用时间的随机化,有效提升了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然而,该策略在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抑制效果与系统控制性能之间难以兼顾。为此,后续又对多平均开关RSF-PWM(Multi-Average Random Switching Frequency SVPWM,MARSF-SVPWM)策略进行了研究,并重点对两种调制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相较于DRM-PWM策略,MARSF-SVPWM策略在保持整体扩频范围和平均开关频率不变的前提下,缩小了相邻开关频率差值的分布范围,从而进一步降低谐波峰值。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MARSF-SVPWM策略获得了优于DRM-PWM策略的谐波分散效果,并且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优化了EMI抑制效果。
关键词
伺服驱动系统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双随机调制
多平均开关调制
电磁干扰
Keywords
servo drive system
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DRM-PWM
MARSF-SVPWM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分类号
V448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DDPG-LQR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时间协同再入制导
13
作者
宋志飞
吉月辉
宋雨
刘俊杰
高强
机构
天津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天津市复杂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2203331)
天津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ZDXM2202,YBXM2204)。
文摘
针对多高超声速飞行器协同作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策略性梯度和线性二次型调节器(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DDPG-LQR)的时间协同再入制导方案。首先,采用序列凸优化方法生成满足多个约束的时间协同再入轨迹及其相应的稳态控制量,并且采用Radau伪谱法离散运动学方程,以提高轨迹优化离散精度。其次,采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跟踪时间协同再入轨迹。为了提高协同制导精度和制导效果,采用深度策略性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在线优化LQR的权重矩阵系数。在DDPG算法中,通过引入合适的奖励函数来提高算法的优化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初始状态误差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通过与传统的LQR控制器相比,本文所提出的协同制导方案具有更好的协同制导精度和制导效果。
关键词
多高超声速飞行器
协同制导
序列凸优化
深度策略性梯度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Keywords
multiple hypersonic vehicles
cooperative guidance
sequential convex programming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
分类号
V41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一个运载火箭模块的三种伺服机构比较分析
14
作者
曾思
陈克勤
赵守军
皇甫雨石
兰天
机构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控制执行机构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共17页
文摘
为满足伺服机构高可靠性、高效率、使用维护更方便等需求,从设计、模型和实测性能数据方面,对用于同一个运载火箭模块的传统电液伺服机构和新兴机电伺服机构及电静压伺服机构共三种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驱传控全封装一体化双余度电静压伺服机构设计新方案。通过深度一体化集成设计实现了轻质小型化,一个系统含四台伺服机构,总质量比电液伺服系统降低了37%;三种伺服机构动态能力相当,一阶相频宽均超过30 rad/s;两种电驱动伺服机构的综合能量利用效率比电液伺服机构高出一个数量级。设计1200 s的地面测试工况开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液伺服机构的实测综合能量利用效率最低,不足1%,且液压泵处的温升超过100℃,发热严重;而机电伺服机构和电静压伺服机构的效率可达20%,且液压泵和电机处的温升只有5℃,发热很小。研究表明,电静压伺服机构兼顾传统电液方案重载、高可靠性和机电方案高效率、使用维护方便的优点,可以方便实现冗余设计,解决了传统泵控系统的动态低、比功率不高等问题,且消除了油液外渗漏,为运载火箭提供了一种高可靠、高安全的电驱动推力矢量控制方案,并实现了该类产品在运载火箭上的首飞首用。
关键词
火箭
推力矢量控制
伺服机构
伺服作动器
机电作动器
电液作动器
电静压
电静液
Keywords
launch vehicle
thrust vector control
servomechanism
servo actuator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electro-hydraulic actuator
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
分类号
V448.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猎鹰9火箭一子级重复使用发展规律研究
15
作者
王儒文
关嵩
马昆
马晓宇
王玉林
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出处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共11页
文摘
针对猎鹰9火箭2024年及之前发射任务,尝试建立了重复使用指标体系,分别以时间维度和状态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得到猎鹰9火箭一子级重复使用技术的发展规律。通过对发展规律的分析,将猎鹰9火箭回收复用技术发展演变过程分为探索、发展和成熟3个阶段。最后,对中国重复使用火箭垂直回收的发展进行了预测,预计需要5.5~10年可达到猎鹰9火箭现有水平。
关键词
猎鹰9火箭
一子级
重复使用
发展规律
指标体系
Keywords
Falcon 9 rocket
one-stage
reuse
development rules
indicator system
分类号
V47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滚动螺旋传动机构的无线微纳传感监测系统设计
16
作者
张忠彬
何露漫
谢金
黄玉平
刘会聪
机构
苏州大学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浙江大学
出处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37,共6页
文摘
滚动螺旋传动机构是伺服机构的关键传动部件,监测其运行状态对于伺服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而面向滚动螺旋传动机构的状态监测技术仍存在着集成度低和布线困难等难点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滚动螺旋传动机构的无线微纳传感监测系统,该系统将所有模块集成于柔性衬底上,可直接与滚动螺旋传动机构进行表面贴附与内部嵌入集成,显著提高了无线传感监测系统的集成度,减少了外部布线的复杂性。传感模块包含了温度、加速度和声学三种MEMS传感器,以满足机构表面和内部多点位分布式、多参量感知的状态监测需求。所研制的无线微纳传感监测系统具有小尺寸、易安装、柔性化和高集成度的特点,可有效监测滚动螺旋传动机构的工作状态。
关键词
滚动螺旋传动机构
MEMS传感器
监测系统
柔性集成
状态监测
Keywords
ball screws
MEMS sensors
monitoring system
flexible integration
condition monitoring
分类号
V448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航天发射场射后恢复流程优化研究
17
作者
王杰
钟文安
俞少行
唐毅
王光义
机构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出处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3,共9页
文摘
发射塔架和活动发射平台快速恢复能力是决定发射场年平均发射能力的关键因素。就某航天发射场历次任务射后恢复情况进行梳理,充分识别历次任务射后恢复项目内容和顺序,在此基础上利用“关键路径法+ECRS分析”方法对发射场射后恢复组织模式、工作流程、设备设施进行分析优化,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和优化计划,更好地为射后恢复提质增效,有效提升发射场年发射能力。
关键词
航天发射
活动发射平台
射后恢复
流程优化
关键路径法
ECRS分析
Keywords
space launch
movable launch platform
post-launch recovery
process optimization
critical path method
ECRS analysis
分类号
V5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补丁对抗攻击的伪装欺骗技术研究
18
作者
杨威
李晟嘉
邵子航
黄虎
郑本昌
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
出处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4,共7页
文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化系统的智能水平日益提高,其中智能侦察技术较为成熟且应用广泛,面向智能侦察的伪装欺骗技术研究迫在眉睫。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补丁对抗攻击的伪装欺骗方法,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构建分类器作为攻击对象,通过设计全新的补丁生成方式和损失函数,完成目标样本的补丁攻击,能够有效地将攻击的目标样本映射到指定的错误目标类别上,并提供了针对性的评价方法及丰富的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先进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侦察
伪装欺骗
补丁攻击
对抗样本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elligent reconnaissance
camouflage and deception
patch attack
adversarial examples
分类号
V4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TP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下航行体动力学分析与线性控制方法设计
19
作者
岳玲玮
赵长见
宋志国
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出处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6,41,共9页
文摘
为实现水下航行体的姿态稳定控制与定深控制,采用线性控制方法设计了过载控制回路与深度跟踪回路。根据初始状态响应结果,分析了航行体的尾舵与所受滑行力对其动力学特性产生的影响。针对角速率回路的弱阻尼特性,采用极点配置法得到理想的等效阻尼,并利用频域分析法对过载回路进行滞后校正,通过调节双回路反馈增益实现了深度跟踪。仿真试验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律能够实现对水下航行体的姿态稳定控制以及定深控制,并且具有一定的抗扰能力。控制器设计过程中采用的均为工程实践中常见的线性控制方法,控制器参数的计算均基于系统时域与频域性能指标,物理意义明确,对于水下航行体姿态控制相关的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水下航行体
姿态控制
定深控制
极点配置
串联校正
Keywords
underwater vehicle
attitude control
depth control
pole placement
cascade compensation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V4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舱门燃气展开-锁止过程仿真与锁止摆动抑制方法
20
作者
刘赛
姚宇地
李克诚
孔文秦
徐方舟
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出处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3,共6页
文摘
为了研究舱门燃气冲击展开-锁止过程中的锁止摆动现象及其抑制方法,针对某飞行器上的一种燃气作动器驱动的舱门展开-锁止机构,采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对舱门机构燃气展开-锁止过程分阶段进行仿真分析,与舱门冲击燃气展开试验对比验证建模合理性,揭示舱门锁止摆动现象和机理,进一步提出锁止摆动抑制方法。研究表明,仿真建模方法合理有效,复现了舱门锁止后大幅摆动的试验现象,锁止摆动过程中摆动角度与高速摄影基本一致;可采用单自由度扭转振动模型估计舱门锁止后的摆动特性;提高作动器、机身刚度或增强舱门鹅颈,对舱门锁止摆动的抑制效果较为有限;削弱舱门鹅颈,使其在舱门锁止后局部进入塑性,能够有效抑制舱门的锁止摆动,满足紧急情况下舱门燃气展开的需求。
关键词
燃气作动器
燃气冲击
舱门展开
锁止摆动
有限元分析
Keywords
pyrotechnic actuator
pyrotechnic shock
aerocraft door opening
swing after lock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分类号
O347 [理学—固体力学]
V42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矩阵磁集成的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技术研究
杨磊
黄玉平
曾晓辉
陈庆彬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混合式极化-频率选择吸波体设计
刘佳琪
宋杭
张生俊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火箭发动机试验测试系统性能优化数字滤波器
耿卫国
王晓磊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某典型低温连接器箭地接口解锁部位防结冰研究
张振华
李文翰
贺建华
常新
王宇亮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攻角约束的敏捷机动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
张旋
陈升泽
王子晗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机动突防/精确打击在线制导方法
陈万春
王楠翔
龚晓鹏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面向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高效智能计算系统
徐勇军
刘杭达
安梓嘉
刁博宇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武器装备体系工程的理论发展及航天领域应用探索
李明华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气氧/气甲烷针栓式喷注器参数化仿真优化
郁焕礼
唐潮儿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金属波纹管在低温连接器密封补偿中的应用研究
巴全坤
戴维奇
王建秋
刘忠明
许学雷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航天器再入损害风险及未来技术发展
李洪波
李宇飞
胡超
席福彪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永磁伺服驱动系统高次谐波抑制随机调制策略比较分析
何静萱
杨磊
黄玉平
朱家厅
卜飞飞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基于DDPG-LQR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时间协同再入制导
宋志飞
吉月辉
宋雨
刘俊杰
高强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同一个运载火箭模块的三种伺服机构比较分析
曾思
陈克勤
赵守军
皇甫雨石
兰天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猎鹰9火箭一子级重复使用发展规律研究
王儒文
关嵩
马昆
马晓宇
王玉林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面向滚动螺旋传动机构的无线微纳传感监测系统设计
张忠彬
何露漫
谢金
黄玉平
刘会聪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某航天发射场射后恢复流程优化研究
王杰
钟文安
俞少行
唐毅
王光义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基于补丁对抗攻击的伪装欺骗技术研究
杨威
李晟嘉
邵子航
黄虎
郑本昌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水下航行体动力学分析与线性控制方法设计
岳玲玮
赵长见
宋志国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舱门燃气展开-锁止过程仿真与锁止摆动抑制方法
刘赛
姚宇地
李克诚
孔文秦
徐方舟
《
导弹与
航天
运载
技术
(
中英文
)》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