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0,39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计学学科范式的发展与演变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敏敏 李香林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本文旨在梳理设计学的内涵、研究范畴和学科范式的发展与演变。通过文献分析和观点对比,本研究发现:设计学从工业时代关注功能、美学、效率和生产可行性,逐渐发展到注重用户体验、社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其研... 本文旨在梳理设计学的内涵、研究范畴和学科范式的发展与演变。通过文献分析和观点对比,本研究发现:设计学从工业时代关注功能、美学、效率和生产可行性,逐渐发展到注重用户体验、社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其研究范畴既包括设计科学,也包括设计学科,并在不同语境下的研究范式各异。该学科被定义为跨越了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第三学科、交叉学科,以及超学科和另类学科,越来越强调多学科融合和问题导向的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学 设计研究 设计科学 学科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工科研究生“三位一体”实践培养体系研究——以林业工程学科家具设计与工程方向为例
2
作者 陈星艳 陶涛 +9 位作者 吴义强 戴向东 李新功 欧阳周洲 朱耀军 曾冬 王丽平 胡孙跃 黄艳丽 邹伟华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44,共6页
以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实践培养满足相关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这一重要课题为导向,结合研究生教育特点,提出了理论学习、在校实践和产业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培养体系构想,阐述了这一体系的三项基本要求,并以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国家... 以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实践培养满足相关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这一重要课题为导向,结合研究生教育特点,提出了理论学习、在校实践和产业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培养体系构想,阐述了这一体系的三项基本要求,并以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和湖南省重点学科——林业工程学科家具设计与工程方向为例探索了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具体方法。对于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创新,实现应用型工科类学科研究生教育供给侧与相关产业高端人才需求端的精准对接,促进相关产业实现高质量科学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工科 研究生教育 实践培养 林业工程学科 家具设计与工程 校内实践 产业实习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居产品文化共情唤醒效能评估方法——以唐织锦为例
3
作者 王宁 杨晓燕 +2 位作者 王伟伟 余隋怀 王梓怡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7,共9页
为解决传统文化体验过程中的用户共情问题,从文化共情唤醒角度对家居产品进行合理的失效风险评估。针对传统FMEA方法应用在复杂文化情感体验过程中存在着权重单一和需求层次划分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uzzy-FMEA的文化共情唤醒效能... 为解决传统文化体验过程中的用户共情问题,从文化共情唤醒角度对家居产品进行合理的失效风险评估。针对传统FMEA方法应用在复杂文化情感体验过程中存在着权重单一和需求层次划分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uzzy-FMEA的文化共情唤醒效能评估方法。首先,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数据并逐级编码,构建了综合用户个体差异的文化共情唤醒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将评价体系引入到失效模式与效能分析框架中,通过评价标准转化新风险评估因素,评价指标能够有效识别关键评估内容,从而完成失效评估并输出行动优先级。最后结合唐织锦家居产品的效能评估与接触点重塑验证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流程的可行性。评估结果显示,认知关联失效与叙事情境同步失效是造成文化共情唤醒失败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居产品 评价指标体系 fuzzy-FMEA 文化共情 情感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目标驱动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研究
4
作者 罗方 李薇 +3 位作者 李程蓉 张妙 蒋星 戴向东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138,共4页
研究聚焦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居与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深入分析了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与学科思政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围绕教学资源构建、评价体系建立、教师能力提升等关键议题进行... 研究聚焦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居与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深入分析了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与学科思政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围绕教学资源构建、评价体系建立、教师能力提升等关键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可为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设计 课程思政 双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屋整装背景下木质曲面护墙板的成型技术及设计应用
5
作者 姚令华 李一言 +2 位作者 孙德林 徐曼 王梓豪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5,共6页
在全屋整装日益个性化与高品质的趋势下,木质曲面护墙板凭借自然环保、美学造型与空间适配等优势,备受市场及行业关注。为了探索其在整装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市场调研与工艺解析,从木质护墙板的特性与类型入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木质曲... 在全屋整装日益个性化与高品质的趋势下,木质曲面护墙板凭借自然环保、美学造型与空间适配等优势,备受市场及行业关注。为了探索其在整装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市场调研与工艺解析,从木质护墙板的特性与类型入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木质曲面护墙板的成型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木质曲面护墙板的成型技术主要包括开槽式、拼接式、层压式和框架式等类型,这些技术通过铣槽连接和卡扣连接等科学的连接结构,实现了界面设计的美观性与稳固性。在此基础上,将木质曲面成型技术应用于室内空间设计,不仅提升了家居环境的美学品质,也为全屋整装曲面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有助于装配式装修技术的迭代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 曲面护墙板 成型技术 连接结构 设计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文人生活空间中“惜物”观的设计表达研究
6
作者 宫晓东 程诚 张帆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41,共6页
目前学界对“惜物”观的研究主要从材料、形态、功能与风格等节用视角展开,而鲜少将其作为审美要素之一探讨其对环境美学的影响。旨在通过图、文、物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节用、善用、惜用三个层面切入,探讨“惜物”观影响下明代文人空... 目前学界对“惜物”观的研究主要从材料、形态、功能与风格等节用视角展开,而鲜少将其作为审美要素之一探讨其对环境美学的影响。旨在通过图、文、物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节用、善用、惜用三个层面切入,探讨“惜物”观影响下明代文人空间造境中“三法”的设计表达,归纳出文人以简驭繁的器物形式之“简法”,以无胜有、少中见多的空间布设之“减法”,以及新陈代谢、以境善物、长期主义的意境营造之“俭法”。弘扬传统“惜物”观的文化内涵,展现中国古代文人审美中“惜物”设计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惜物”观 明代文人意趣 文人生活空间 “惜物”设计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4.0时代背景下《设计制图》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7
作者 李素瑕 王张恒 +1 位作者 魏鑫 黄艳丽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144,共4页
本文以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在工业4.0时代背景下,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设计制图》课程教学中。通过分析工业4.0对家具行业的影响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指出了《设计制图》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同时根据《设计制图》的课程章节内... 本文以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在工业4.0时代背景下,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设计制图》课程教学中。通过分析工业4.0对家具行业的影响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指出了《设计制图》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同时根据《设计制图》的课程章节内容,详细阐述了其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策略,介绍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方法和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总结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成效。旨在为培养既具备扎实专业技能,又拥有良好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复合型家具设计与制造人才提供参考,推动课程思政在专业教育中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4.0 家具设计与工程 设计制图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FR的原竹家具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8
作者 董文英 戴向东 文正军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79,共4页
在地球资源日趋减少的情况下,竹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前景广阔。近年我国对于新型竹家具的设计研发屡见不鲜,但对原竹家具的创新设计和研发相对较少。面对目前我国原竹家具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小、产品单一,科技含量和设计附加值较低,同质化... 在地球资源日趋减少的情况下,竹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前景广阔。近年我国对于新型竹家具的设计研发屡见不鲜,但对原竹家具的创新设计和研发相对较少。面对目前我国原竹家具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小、产品单一,科技含量和设计附加值较低,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从原竹家具创新设计入手,以提质增值为目的,引入先进的TRIZ理论中IFR最终理想解对原竹家具创新设计方法展开研究,试图运用IFR较为系统、高效地明确原竹家具创新设计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快速而准确地获得TRIZ推荐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竹家具 创新设计 TRIZ I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物”基本性质的存在论阐释
9
作者 莫军华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3,共5页
设计物是一个被设计制作存在的“物”,它介于手工物、技术物、数码物之间,体现着人类设计行为的特殊性和人类生产行为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究竟在哪里,涉及设计物的本质及其与人的关系,需要从原理层面进行分析。从存在论视角展开阐释,... 设计物是一个被设计制作存在的“物”,它介于手工物、技术物、数码物之间,体现着人类设计行为的特殊性和人类生产行为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究竟在哪里,涉及设计物的本质及其与人的关系,需要从原理层面进行分析。从存在论视角展开阐释,设计物的特殊性在于其作为人类有目的创制的产物,集“合目的性”“意向性”“计算—考量性”“合指标性”“称意性”于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物 存在论 合目的性 意向性 计算—考量性 合指标性 称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愈性环境视角下公共图书馆室内空间用户体验影响研究
10
作者 曹磊 唐轶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8,共7页
随着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室内空间在改善用户心理与情感状态方面的功能更加受到重视。本文基于复愈性环境理论,探讨公共图书馆室内空间对用户体验的作用。通过文献研究、... 随着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室内空间在改善用户心理与情感状态方面的功能更加受到重视。本文基于复愈性环境理论,探讨公共图书馆室内空间对用户体验的作用。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分析不同用户群体对室内空间环境的需求,并通过频率分析与卡方检验,揭示复愈性环境要素需求的差异性与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复愈性环境影响用户体验的理论模型,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其适用性。最后,提出符合用户生理需求、情感需求以及动态可持续发展需求的空间营造和管理策略,为未来图书馆室内空间的复愈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愈性环境理论 室内空间 公共图书馆 用户体验 空间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GC技术下圈椅数字化修复应用研究
11
作者 牛晓霆 刘祥源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5,共7页
自2022年以来,人工智能技术浪潮方兴未艾,也为中国传统家具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传统家具作为特定时期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以及艺术价值。同时家具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一种大众化的实用器具,日常使用频繁... 自2022年以来,人工智能技术浪潮方兴未艾,也为中国传统家具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传统家具作为特定时期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以及艺术价值。同时家具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一种大众化的实用器具,日常使用频繁,加之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了大量的带有珍贵信息的传统家具受到了损害。旨在探索AIGC技术在传统家具数字化修复中新的路径,首先梳理了近几年利用AI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保护应用,以经典传统家具圈椅为修复对象,研究其造型、结构、用材、装饰等可辨识特征构法,又对残损的圈椅样本进行残损分析研究。其次对存世经典圈椅进行系统化数字化采集和处理,建立一个LoRA模型训练的数据集。随后成功训练出可识别圈椅特征的微调LoRA模型,并搭建了一个数字化修复的节点式工作流,成功修复了圈椅缺失的结构,并进行了自定义场景的搭建与展示。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应用与实践,进而形成了一套基于AIGC技术的高效率数字化修复流程,探讨了AIGC技术下数字化修复的程序与路径,为传统家具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圈椅 数字化修复 LoRA Stable Diff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治理视角下祠堂建筑更新策略研究
12
作者 赵伟 杨炳鑫 杨志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5,共7页
随着技术进步,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亟需设计治理的同步提升。本研究以广州陈家祠为例,探讨了不可移动文物在现代社会转型中的重要性。通过设计治理策略,陈家祠成功转型为公共文化空间,促进了文化保护与社会创新,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随着技术进步,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亟需设计治理的同步提升。本研究以广州陈家祠为例,探讨了不可移动文物在现代社会转型中的重要性。通过设计治理策略,陈家祠成功转型为公共文化空间,促进了文化保护与社会创新,增强了社区凝聚力。研究进一步分析了祠堂在建筑修缮、资源整合、文化价值提升和宗族凝聚力强化中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力。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创新框架设计治理模型图示,该图示通过文化传承、社会治理、经济发展与社区参与四个核心要素整合文化传承、社会治理、经济发展与社区参与为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型提供新视角,解决了传统与现代、宗族与国家关系的转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治理 乡村振兴 民族认同 社会创新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美学的江永“女书体”设计探究
13
作者 吴卫 任师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48,共5页
以江永女书形态美为研究基础,探究其构成规律旨在将江永女书形态美学特征融入现代字体设计中去,为现代字体设计注入地域性的文化内涵,为女书的传承与创新增加新的活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分析江永女书的造字逻辑以及探索其形态美学特... 以江永女书形态美为研究基础,探究其构成规律旨在将江永女书形态美学特征融入现代字体设计中去,为现代字体设计注入地域性的文化内涵,为女书的传承与创新增加新的活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分析江永女书的造字逻辑以及探索其形态美学特征,将其显著的形态美学特征与汉字造字规律相结合进行字体创新。创作出既保留女书韵味又符合当代审美,同时具有可识别性的“女书体”,并拓展“女书体”的应用领域,以推动江永女书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永女书 形态美学 女书体 字体设计 美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栖居:符号学视域下的书斋空间户牖意象
14
作者 王道静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99,共5页
本文旨在解析传统文人书斋空间中,户牖蕴含的诗意栖居的符号意象。研究以文人诗词绘画为素材,从符号学与图像叙事学维度展开。栖居的诗意是文人生命本真最炽热的追求和自我观照。书斋空间的户牖以诗意栖居的原初物象形式,在诗词绘画中... 本文旨在解析传统文人书斋空间中,户牖蕴含的诗意栖居的符号意象。研究以文人诗词绘画为素材,从符号学与图像叙事学维度展开。栖居的诗意是文人生命本真最炽热的追求和自我观照。书斋空间的户牖以诗意栖居的原初物象形式,在诗词绘画中构建出丰富的意象。古诗词中以“北窗”“卷帘”“光影”等语符指涉户牖,转喻傲视高蹈的高士气节,抒发“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意境,以及托物言志的心境。图像叙事中,户牖作为建筑上的开孔,隐喻人与环境居游行望的互动交流,是人居环境和谐共生诗意的表述;在“羲皇上人”般的隐逸生活情境叙事,以及坐穷泉壑等情景图式表达中,户牖是具有本己属性的书斋空间诗意存在与被感知的窥口。因此,书斋空间的户牖,是赋予人与环境以意义的重要建筑元素,是传统文人栖居的诗意美学与生态美学的符号。现代建筑设计可借此获取人居环境生态美学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牖 诗意 生态美学 生命符码 书房家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秦绣主题展示空间设计研究
15
作者 杨惠珺 李晋 谭玉玺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4,共8页
本文依托情感化设计理论体系,分析秦绣主题展示空间特点和需求,明确观众在参观秦绣展示空间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优化设计策略,以提升观众在秦绣主题展示空间的沉浸感和共情感。通过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 本文依托情感化设计理论体系,分析秦绣主题展示空间特点和需求,明确观众在参观秦绣展示空间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优化设计策略,以提升观众在秦绣主题展示空间的沉浸感和共情感。通过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对秦绣主题展示空间进行设计转译。结合文献综述法和访谈法深入挖掘观众的情感需求,明确空间影响因素,利用专家咨询问卷确定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并确定其权重。研究揭示了直接触动感官的设计元素在塑造观众情感体验中的关键作用。其中,空间色彩和空间材质尤为显著。基于此,设计实践有针对性地优化了秦绣主题展示空间的视觉表现、互动效能和文化表达力,为秦绣艺术的现代化展示与传播提供了创新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化设计 秦绣 展示空间 层次分析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文法的汉代云气纹再生设计与应用研究
16
作者 张明月 柏彦如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6,共7页
针对汉代云气纹在现代设计转化中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提出了基于形状文法的再生设计与应用策略。文章首先对汉代云气纹的产生、发展及美学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整理建立汉代云气纹的数字化提取库;其次选取茶具进行功能导入,应用形状文法理... 针对汉代云气纹在现代设计转化中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提出了基于形状文法的再生设计与应用策略。文章首先对汉代云气纹的产生、发展及美学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整理建立汉代云气纹的数字化提取库;其次选取茶具进行功能导入,应用形状文法理论对茶具各部件如壶盖、壶把、壶身、壶嘴、茶杯等分别与云气纹进行复合组合与形状推演,生成新的设计方案;最后整合茶具形态设计方案,获得具有汉代云气纹美学特征及现代审美的茶具创新设计方案。经评价验证方法有效,形状文法理论有助于汉代云气纹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转化,在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与现代设计创新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云气纹 形状文法 美学特征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理方法的醴陵釉下五彩瓷跨界文创设计研究
17
作者 刘文良 马雪寒 马言璞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3,共7页
跨界文创产品设计是突破当下醴陵釉下五彩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桎梏的有效路径,以消费者群体的需求端为切入口,通过综合使用数理方法模型精准获取用户需求因子,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特殊之处设计转译为具备生活实用性强特质的文创产品... 跨界文创产品设计是突破当下醴陵釉下五彩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桎梏的有效路径,以消费者群体的需求端为切入口,通过综合使用数理方法模型精准获取用户需求因子,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特殊之处设计转译为具备生活实用性强特质的文创产品,以此促进醴陵釉下五彩瓷绽放时代魅力。通过调研分析醴陵釉下五彩瓷文创发展的现状,将基于KANO模型的消费者需求特征获取通过层次分析法创建评价维度,之后对其排名靠前的设计因子进行着重设计,从而展开设计实践。综合使用数理方法可精准获取消费者需求,有效避免设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为醴陵釉下五彩瓷跨界文创产品设计提供较为准确且合理的设计要素,从而提升醴陵釉下五彩瓷跨界文创产品的质量与大众幸福消费体验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KANO模型 醴陵釉下五彩瓷 文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影响为中心:提升老龄群体主观幸福感的智能个人助理设计研究
18
作者 吴春茂 王轩 陈春云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7,共8页
研究提出以影响为中心的智能个人助理设计策略,旨在利用智能手段提升老龄群体的主观幸福感。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了面向老龄群体的智能个人助理和以影响为中心的设计研究现状。其次,运用模型构建法,将设计出发点作为横轴,以影... 研究提出以影响为中心的智能个人助理设计策略,旨在利用智能手段提升老龄群体的主观幸福感。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了面向老龄群体的智能个人助理和以影响为中心的设计研究现状。其次,运用模型构建法,将设计出发点作为横轴,以影响为中心的设计目标作为纵轴,生成以影响为中心的智能个人助理设计策略。再次,通过案例分析对设计策略进行解释说明。最后,开展智能个人助理设计实践验证策略。研究提出了9种智能个人助理设计策略,分别为:推动健康生活(健康指导、社交活动、安全设施)、建设和谐社区(情感陪同、沟通媒介、社交场所)、贡献宜居环境(效益回馈、交流平台、环境调控),实践验证表明:文章提出的设计策略从健康生活、和谐社区、宜居环境等多角度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增进目标用户的主观幸福感,为面向老龄群体的智能设计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影响为中心 智能个人助理 主观幸福感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性经验模糊化的失智老人寻物产品设计
19
作者 张艳河 邓学义 车奇鸿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9,共6页
针对失智老人自理能力下降的问题,对失智老人的共性经验模糊化特征进行研究,以此降低他们对新产品的模糊感和排斥感。首先探讨了失智老人共性经验的构成及其模糊化的原因,随后进行了失智老人的共性经验调研,通过整理和归纳将共性经验模... 针对失智老人自理能力下降的问题,对失智老人的共性经验模糊化特征进行研究,以此降低他们对新产品的模糊感和排斥感。首先探讨了失智老人共性经验的构成及其模糊化的原因,随后进行了失智老人的共性经验调研,通过整理和归纳将共性经验模糊化分为本能级、提示级、再认级和失认级四个模糊层级,基于此分别提出了要素关联、功能提示、增强反馈和原型替换四个设计策略。这些策略被运用于失智老人寻物产品的造型设计和交互界面设计,可以减少他们在产品认知和实际操作中的模糊性。该研究结果有望应用于设计实践中,以延缓失智症进程并提高失智老人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智老人 共性经验 产品认知 寻物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景理论的博物馆家具设计研究
20
作者 祝莹 孙月月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3,共6页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和新需求,探究场景理论应用于博物馆家具的设计方法。文章从场景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博物馆展开实地调研与用户调查,围绕人、活动及场所三要素探讨博物馆家具设计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用户对家具的需求与体验,揭示了博物...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和新需求,探究场景理论应用于博物馆家具的设计方法。文章从场景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博物馆展开实地调研与用户调查,围绕人、活动及场所三要素探讨博物馆家具设计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用户对家具的需求与体验,揭示了博物馆家具在功能、互动性与文化性方面的不足。最后从物境、情境和意境出发,提出场景视角下博物馆家具设计策略,并基于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曾侯乙编钟展开设计实践。将场景理论应用于博物馆家具设计中,丰富了家具的内在文化意义,有利于全方位展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增强博物馆文化的情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博物馆 家具设计 曾侯乙编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