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569篇文章
< 1 2 1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保入税能否抑制企业“脱实向虚”? 被引量:1
1
作者 曹越 杨萍 肖艳芳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8,共13页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作为社保征管体制的重要改革,社保入税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以社保入税为制度改革背景,首次考察社保入税后社保费征管效率提升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入税的...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作为社保征管体制的重要改革,社保入税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以社保入税为制度改革背景,首次考察社保入税后社保费征管效率提升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入税的实施显著抑制了企业“脱实向虚”。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社保入税通过保险效应、征管效应和治理效应三个渠道抑制企业“脱实向虚”。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社保入税发挥的抑制作用在政府干预度高的地区、民营性质、劳动密集型、税收征管强度大的地区、内部控制水平以及分析师关注度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社保入税通过抑制企业“脱实向虚”能够提升实业投资水平和企业绩效。研究结论为抑制企业“脱实向虚”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治理策略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完善社保费征管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保入税 脱实向虚 征管效率 社保费用 税收征管 企业金融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 被引量:5
2
作者 董必荣 徐志耀 陈汉文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加快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回答审计领域“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的必然要求。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加快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回答审计领域“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的必然要求。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锚定“中国自主与中国特色、体系完整与逻辑自洽、源自实践与服务实践、自信开放与引领国际”发展目标,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为归依形成中国自主的审计概念体系和基本理论,以研究型审计为核心方法论形成顶天立地的中国自主审计模型,以数智技术为主要工具形成守正创新的中国自主审计模式,以中国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管理学为研究范式提升中国审计国际影响力。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内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审计领域具体运用与生动实践的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就其构建路径而言,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指引,从审计基本理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和国际审计等核心领域入手,进行重点突破和系统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 总体框架 核心领域 审计学一级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内部审计制度完善和发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秦荣生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我国内部审计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党和国家重要的审计监督力量。但是,我国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现实的挑战,存在内部审计工作未能完全落到实处、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未能有效拓展、内部审计在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作用难于充... 我国内部审计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党和国家重要的审计监督力量。但是,我国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现实的挑战,存在内部审计工作未能完全落到实处、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未能有效拓展、内部审计在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作用难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技术相对落后、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内部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尚未有效建立等问题。面对挑战,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重要论述为指引,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应采取加强党全面领导内部审计工作、实施重大决策部署的跟踪审计、发挥内部审计的协同作用、应用数智化审计技术、做实做好内部审计整改、建设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才队伍、构建内部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化改革 内部审计制度 完善和发展 审计监督体系 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 审计工作 审计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开放促效率”: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港通”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4
作者 辛大楞 周晓萱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发挥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对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创新效应、内部控制效应和出口扩张效应视角全面解析了资本市场开放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机制。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 发挥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对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创新效应、内部控制效应和出口扩张效应视角全面解析了资本市场开放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机制。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外生事件来构建准自然实验,实证考察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水平,且该作用主要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内部控制和推动出口扩张三条渠道来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对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高客户波动度企业以及低污染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果更为强烈。进一步地,资本市场开放引致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结论为稳步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深港通 产能利用率 创新效应 内部控制效应 出口扩张效应 资本市场开放 企业创新能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评级能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吗?——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志辉 魏斌 陈海龙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4,共12页
以2011—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资金占用和关联交易两个角度实证检验ESG评级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评级能够显著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ESG评级不仅可以通过提升信息透明度... 以2011—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资金占用和关联交易两个角度实证检验ESG评级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评级能够显著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ESG评级不仅可以通过提升信息透明度(激励内部信息披露和吸引分析师关注)、强化中小股东退出威胁等渠道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还能够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来抑制资金占用类掏空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高质量法律环境和高股权制衡的情况下,ESG评级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在国有企业中,ESG评级能够更加显著地抑制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掏空公司的行为。研究结论为加强股东治理、保护投资者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企业ESG实践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评级 大股东掏空 内部控制 信息透明度 中小股东退出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盈利性导向下分类改革对商业类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袁晓玲 王恒旭 赵锴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2,共9页
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剖析分类改革政策对商业类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基于外部环境与企业属性的差异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分类改革政策显著提高了商业类国有企业... 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剖析分类改革政策对商业类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基于外部环境与企业属性的差异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分类改革政策显著提高了商业类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分类改革政策通过减轻政策性负担、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提升混合所有制程度等提升了商业类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从外部环境来看,相较于内陆地区,分类改革对沿海地区商业类国企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大;从企业属性来看,相较于特定功能类国企和地方国企,分类改革对商业竞争类国企和中央国企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改革 商业类国有企业 经营绩效 政策性负担 委托代理 混合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服中心持股行权能提升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吗?
7
作者 武恒光 刘洁 +1 位作者 高晓宇 高春燕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3,共10页
投服中心作为“监管型”小股东,通过行权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以2016—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手工搜集投服中心行权相关数据,采用OLS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投服中心行权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投... 投服中心作为“监管型”小股东,通过行权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以2016—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手工搜集投服中心行权相关数据,采用OLS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投服中心行权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投服中心行权能够提升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机制分析发现,投服中心行权通过信息效应和治理效应两条路径提升内部控制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维权诉讼、网上行权和发送股东建议函三种行权方式会显著提升被行权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行权内容涉及控制环境问询和信息与沟通问询能够显著提升被行权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行权效果在信息透明度较差、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公司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对进一步优化投服中心行权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服中心行权 内部控制质量 媒体关注度 中小投资者参与度 信息透明度 机构投资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审计监督权概念的引入与自主发展
8
作者 胡智强 魏华龙 余冬梅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8,共9页
审计权概念自清末引入我国以来,在实践和法律两个维度持续演进,推动人们对审计理论与实践的认知不断深化。我国“八二宪法”正式明确“审计监督权”概念,并将其界定为隶属于行政权、具有监督性质的权力。“审计监督权”概念在长期的自... 审计权概念自清末引入我国以来,在实践和法律两个维度持续演进,推动人们对审计理论与实践的认知不断深化。我国“八二宪法”正式明确“审计监督权”概念,并将其界定为隶属于行政权、具有监督性质的权力。“审计监督权”概念在长期的自主演进过程中,积淀了很多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内容。新时代审计监督权概念在党的政治建设、复杂市场经济模式和国家治理体系中深化发展,已具政治性、法制性、独立性、监督性、专业性和综合性等多方面的丰富意涵。“审计监督权”是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中的标识性概念,其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政治品格从法理到法律演变,独立性随审计模式的转变而不断提高,规范构造不断从冲突走向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监督权 审计法治 监察型审计 自主发展 审计制度 审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级审计机关内部组织结构及其变迁的基本特征和理论逻辑
9
作者 郑石桥 李媛媛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6,共8页
审计机关内部组织结构是审计工作效率效果的基础,也决定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以省级审计机关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内部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变迁的理论逻辑。基于核心知识需求,按审计客体设置审计业务部门,要求审计全流程的各项职能都应... 审计机关内部组织结构是审计工作效率效果的基础,也决定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以省级审计机关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内部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变迁的理论逻辑。基于核心知识需求,按审计客体设置审计业务部门,要求审计全流程的各项职能都应该由审计业务部门来履行。但是,基于审计风险防范和审计效率提升的目的,实际上对某些审计职能进行了横向分割,将这些审计职能的履行从审计业务部门分离出来,设立专门的审计职能部门,其余的审计职能由审计业务部门来履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机关 审计机关内部组织 审计职能 审计业务部门 审计职能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专题研讨会观点摘编
10
作者 董必荣 陈汉文 +5 位作者 吕建伟 蔡峰 郭旭 刘军 姚瑞平 陆华良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2025年5月22日,“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专题研讨会在南京审计大学召开。来自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诸位专家围绕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构建原则、关键问题、知识框架、实践方案等展开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一系列... 2025年5月22日,“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专题研讨会在南京审计大学召开。来自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诸位专家围绕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构建原则、关键问题、知识框架、实践方案等展开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一系列思想观点,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了审计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审计学 自主知识体系 专题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易所问询与业绩承诺实现:风险警示还是有效监管?
11
作者 周绍妮 周之恬 +1 位作者 杜其岳 王中超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3,共11页
基于2014-2022年业绩承诺实现情况与交易所问询相匹配的数据,探究交易所问询对并购业绩承诺的监管效果,发现交易所针对并购业绩承诺的问询虽然暂未实现有效监管,但针对前期业绩承诺事件的问询能对本次业绩承诺产生跨期风险警示作用。进... 基于2014-2022年业绩承诺实现情况与交易所问询相匹配的数据,探究交易所问询对并购业绩承诺的监管效果,发现交易所针对并购业绩承诺的问询虽然暂未实现有效监管,但针对前期业绩承诺事件的问询能对本次业绩承诺产生跨期风险警示作用。进一步地,外部市场能够接收到交易所问询函的风险警示信号,前期业绩承诺被问询的次数越多,外部市场对本次并购事件首次公告的反应越消极。此外,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高声誉财务顾问的聘用和监管政策的强化能够与交易所问询函形成合力,从而实现对业绩承诺的有效监管,表现为提升本次业绩承诺完成率和降低本次业绩承诺期后变脸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所问询函 业绩承诺 风险警示 有效监管 委托代理冲突 信息不对称 声誉约束 威慑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务、政府审计效能与共同富裕
12
作者 高绍福 王文博 吕佳宁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5,共11页
以2014-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共同富裕具有复杂影响。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债务对共同富裕的总体水平和发展性维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共同富裕共享性维度和可持续性维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审计效... 以2014-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共同富裕具有复杂影响。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债务对共同富裕的总体水平和发展性维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共同富裕共享性维度和可持续性维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审计效能可以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对共同富裕发展性维度的负向影响,有效增强地方政府债务对共同富裕共享性和可持续性维度的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可以通过降低区域创新水平、增加省份资本存量以及提升市场化水平影响共同富裕进程。异质性检验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共同富裕的作用在低数字经济水平和内陆省份样本中更加显著。研究结论可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推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共同富裕 政府审计效能 国家治理 可持续发展 共享性 发展性 区域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未来产业布局与审计定价
13
作者 杨德明 卫晓明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3,共12页
未来产业不仅是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场景和重要载体,也是其深化与实践的平台。通过构建企业未来产业布局指标,以202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企业未来产业布局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未来产业布局会显... 未来产业不仅是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场景和重要载体,也是其深化与实践的平台。通过构建企业未来产业布局指标,以202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企业未来产业布局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未来产业布局会显著提高审计定价。机制探索发现,未来产业布局通过审计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审计师努力三条路径影响审计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未来产业布局与审计定价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产学研合作企业、拥有学术背景的高管团队、大规模事务所以及审计师的行业专长可以弱化未来产业布局对审计定价的正向影响。此外,对未来产业布局较多的企业,审计师也会增加披露与风险匹配的未来产业相关关键审计事项。研究结论为审计师根据客户未来产业布局及审计供需双方的特点合理确定审计定价及关键审计事项报告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 新质生产力 审计定价 产学研合作 高管学术经历 审计师个人专长 关键审计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心资本”何以助推国企聚焦主业?——基于“国家队”持股的研究
14
作者 杨兴全 刘颍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73,共13页
在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探究作为“耐心资本”重要形式的“国家队”持股对国企聚焦主业的内在机理及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意义。基于2015—2023年沪深A股国有企业样本,探讨“国家队”持股对国企聚焦... 在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探究作为“耐心资本”重要形式的“国家队”持股对国企聚焦主业的内在机理及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意义。基于2015—2023年沪深A股国有企业样本,探讨“国家队”持股对国企聚焦主业的影响,发现“国家队”持股对国企聚焦主业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且这一影响在商业类国企、中央企业、高管晋升预期较高以及股权制衡度较低的情境下表现得更为突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国家队”持股能够通过发挥减负优化效应与治理优化效应,进而促进国企聚焦主业。细分持股类型研究发现,证金公司、汇金公司和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持股在不同程度上能够促进国企聚焦主业。进一步分析的结果显示,“国家队”持股通过助推国企聚焦主业能够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价值增长。研究结论为理解“国家队”这一重要“耐心资本”提供了崭新视野,对推进国有资本战略调整、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国家队持股 国企聚焦主业 治理优化效应 高效价值增长 核心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与业绩操纵
15
作者 高明华 李扬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3,共10页
供应链信息披露和业绩操纵问题关系着我国供应链的安全运行和企业的平稳发展。以2015—2022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企业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如何影响业绩操纵。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提升能够... 供应链信息披露和业绩操纵问题关系着我国供应链的安全运行和企业的平稳发展。以2015—2022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企业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如何影响业绩操纵。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提升能够抑制业绩操纵;机制检验发现,企业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通过提高客户稳定性、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外部交易成本,进而抑制了业绩操纵;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企业供应链依赖程度较低、信息披露水平较高、市场竞争环境较弱或外部监督环境较差时,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对业绩操纵的治理效应更显著;相较于客户透明度,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商透明度对业绩操纵产生了更加显著的抑制作用;相较于负向业绩操纵,关联控制关系下的供应链透明度对正向业绩操纵产生了更加显著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对企业和监管部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维护资本市场公正透明秩序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控制关系 供应链透明度 业绩操纵 客户稳定性 信息不对称 外部交易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感知视角下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研究——基于MD&A文本分析的经验证据
16
作者 王海兵 姜天水 张思刚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40,共11页
在经济政策不确定的大环境下,不同企业对不确定性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化的感知是否会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以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不确定性感知对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不确定性感知... 在经济政策不确定的大环境下,不同企业对不确定性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化的感知是否会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以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不确定性感知对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不确定性感知会加剧审计意见购买行为,且企业不确定性感知越强,越会通过续聘审计师的方式进行审计意见购买。机制检验发现,企业不确定性感知通过发挥压力驱动效应和信息遮掩效应,从而加剧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异质性检验发现,在高管稳定性较差、有女性高管、互动性信息披露质量较低、数字化转型程度较低的企业中,不确定性感知更会加剧审计意见购买。拓展性分析发现,在大所变更为小所、审计师任期较长的企业中,不确定性感知加剧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效应更为突出。所得结论从不确定性感知视角丰富了审计意见购买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优化经济政策制定、加强审计质量监管和改善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感知 审计意见购买 审计质量 信息透明度 数字化转型 经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第二类重述错误经历对审计调整的影响
17
作者 周楷唐 汤依依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4,共11页
运用我国独特的审计调整数据,研究了审计师第二类重述错误经历(审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财务报表后续被重述)对审计调整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相较于未经历过第二类重述错误的审计师,经历过此类错误的审计师在后续的审计中进行审计... 运用我国独特的审计调整数据,研究了审计师第二类重述错误经历(审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财务报表后续被重述)对审计调整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相较于未经历过第二类重述错误的审计师,经历过此类错误的审计师在后续的审计中进行审计调整的可能性更高。机制检验发现,当审计师经历第二类重述错误时的审计客户重要性越高、客户流失越多、具有行业专长以及存在同行业知识迁移时,审计师的第二类重述错误经历对审计调整影响越显著,表明此类错误经历可以通过声誉效应与学习效应两个渠道影响审计调整。进一步研究发现,经历过第二类重述错误的审计师比其他审计师进行更大的负向与正向审计调整幅度,并且审计质量更高;当审计师多次经历此类错误时,其进行审计调整的可能性更大;当客户对于高质量审计的需求较弱时,结论仍然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类重述错误经历 审计调整 审计师行为 审计质量 声誉效应 学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券分析师与审计师校友关系对盈利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郑琦 孙刚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8,共11页
利用2011—2021年我国证券分析师发布的盈利预测数据,研究发现如果分析师和公司审计师有校友关系,则该分析师对公司的盈利预测更加准确。随着分析师与审计师校友关系的新建和失去,盈利预测准确度随之提高和降低。同一位分析师与一部分... 利用2011—2021年我国证券分析师发布的盈利预测数据,研究发现如果分析师和公司审计师有校友关系,则该分析师对公司的盈利预测更加准确。随着分析师与审计师校友关系的新建和失去,盈利预测准确度随之提高和降低。同一位分析师与一部分被跟踪公司的审计师有校友关系,而与另一部分被跟踪公司的审计师无校友关系,此时该分析师对前类公司的盈利预测更加准确。与审计师有校友关系的分析师更有可能在年报审计期间对公司进行调研,其所发布的盈利预测会引起更强的股价反应,与分析师的校友关系有助于审计师提高审计质量,规避执业风险。这些发现均表明校友关系促进了分析师与审计师的信息交流,提高了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审计师 校友关系 盈利预测 信息泄露 审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审计的理论内涵、问责边界与框架构建——基于负责任创新视角
19
作者 崔永梅 杨婷羽 +1 位作者 应文池 曹润泽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9,共12页
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风险,而人工智能审计(AI审计)作为一种新兴审计范式,能够推动AI负责任创新。遵循AI审计“是什么”“审什么”“怎么审”的逻辑思路,在明确AI审计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探索AI审计的... 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风险,而人工智能审计(AI审计)作为一种新兴审计范式,能够推动AI负责任创新。遵循AI审计“是什么”“审什么”“怎么审”的逻辑思路,在明确AI审计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探索AI审计的问责边界,梳理审计主体、原则和实施路径,从而构建AI审计框架。研究发现,第一,AI审计意味着“审AI”,是对AI负责任创新的问责机制;第二,AI审计聚焦AI的可负责性和可审计性,明确AI创新链各环节的审计风险和问责边界,形成以AI模型为核心,向内拓展至数据、算法,向外拓展至产品和生态系统的审计范围;第三,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与国家审计各自发挥独特的作用,在技术可靠、安全合规和伦理道德目标下,贯穿审计计划、实施到完成的全过程。通过结合AI负责任创新视角与审计问责机制,构建一个本土化、时代性的AI审计框架,推动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审计(AI审计) 人工智能(AI) 负责任创新 审计框架 审计问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策略研究——基于自主知识体系涵义的分析
20
作者 吴秋生 刘垣钰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号召,基于“自主知识体系”包含的“知识”“知识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三层次概念的界定,探讨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策略,提出要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这座...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号召,基于“自主知识体系”包含的“知识”“知识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三层次概念的界定,探讨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策略,提出要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这座“大厦”,其策略应当是:以自主研究获得原创性知识为“大厦”构建的原材料准备基本策略;以系统集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并将其贯通一体化为“大厦”构建的框架结构基本策略;以自信运用形成有效实践指导力和重大国际影响力为“大厦”构建的实际使用基本策略。研究结论对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 构建策略 自主科研 系统集成 自信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