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6,2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思政课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理与路 被引量:1
1
作者 顾相伟 石书臣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59,共4页
高校思政课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客观要求,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还存在大学生法治素养有待提升、思... 高校思政课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客观要求,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还存在大学生法治素养有待提升、思政课教师法治教育能力有待加强、思政课法治教育方法有待创新等问题。这就要求高校进行统筹规划以形成合力,建强队伍以优化师资,分类实施并创新方法,从而提高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质效,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法治教育 法治素养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三全育人”协同机制探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潘华泉 杜坤林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2,共3页
“三全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质要求和主要途径。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分析“三全育人”协同机制构建的构成要素,从强化课程资源建设、提升管理效能、... “三全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质要求和主要途径。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分析“三全育人”协同机制构建的构成要素,从强化课程资源建设、提升管理效能、优化校园文化氛围、健全三全育人绩效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三全育人”体系,不断提升“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协同机制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劳动教育新质化刍论 被引量:2
3
作者 周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5,27,共5页
高校劳动教育新质化发展是深化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新质生产力与高校劳动教育新质化在理论进路、历史耦合和时代发展三重维度上高度契合。高校劳动教育新质化具有以开放型体系建构推动高校劳动育人新... 高校劳动教育新质化发展是深化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新质生产力与高校劳动教育新质化在理论进路、历史耦合和时代发展三重维度上高度契合。高校劳动教育新质化具有以开放型体系建构推动高校劳动育人新质化、以价值观塑造推动劳动育人观念创新、以多样态叠加打破教育时空限制的重要特质,为坚持市场导向匹配人才培养、搭建校园育人的主体场域、完善多要素参与的评价体系的实践路径建构提供内在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劳动教育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赋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向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4,共4页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保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使命,赋予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新的时代课题和职责使命。树立并践行“党...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保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使命,赋予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新的时代课题和职责使命。树立并践行“党建+”理念是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必由之路,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是以高质量党建支撑引领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不够顺畅、“党建+思政”协同联动不够深入、“党建+干部”党务骨干不够有力、“党建+党员”先锋模范不够彰显等短板弱项。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不断深化对“党建+”理念的思想认同,通过凝聚思想共识、实化主体责任、筑牢坚强堡垒、发挥党员作用、提升履职能力,激发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 高校基层党组织 路径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增强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刍论 被引量:1
5
作者 伍廉松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34,共4页
院系党组织是办学治校的中坚力量,是确保党的教育路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高校贯彻落实的基础所在。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的有效发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事关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当前,部分高... 院系党组织是办学治校的中坚力量,是确保党的教育路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高校贯彻落实的基础所在。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的有效发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事关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当前,部分高校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建设面临政治领导力弱化、政治凝聚力虚化、政治引领力淡化和政治执行力软化等现实挑战。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优化内部基层治理、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增强高校院系党组织的有效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院系党组织 政治功能 价值考量 问题审视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8”重要讲话以来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晓娟 刘聪聪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29,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数量不断增加,结构更加合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显著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数量不断增加,结构更加合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显著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打造承担立德树人时代重任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8”重要讲话 思政课教师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文华 胡宇慧 刘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87,共4页
加快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育人体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要求。在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育人体系过程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委领导... 加快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育人体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要求。在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育人体系过程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协同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基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意蕴——基于全人类共同价值对“普世价值”的超越
8
作者 胡海波 王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3,共5页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在价值层面,人类文明新形态内蕴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摒弃了“普世价值”宣扬的“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和“文明终结论”,打破了以“普世价值”为核心的西方主...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在价值层面,人类文明新形态内蕴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摒弃了“普世价值”宣扬的“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和“文明终结论”,打破了以“普世价值”为核心的西方主流意识形态霸权统治。全人类共同价值立足于人与世界和谐共生的文明主体,遵循人类否定性实践活动的文明逻辑,追求多元文明互鉴共赢的文明理想,从根本上超越了以资本主义文明为底色的“普世价值”。坚持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引领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真正对人类自身负责、对人类未来负责的必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人类共同价值 普世价值 文明主体 文明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话语体系建构视域下高校思政智库精准化建设研究
9
作者 李华忠 王晓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3,共4页
聚焦自主话语体系建构的时代使命,推动高校思政智库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高校思政智库通过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推进话语创新、话语传播,为自主话语体系建构提供重要支撑。然而,当前高校思政智库建设存在定位不清、学科壁垒、... 聚焦自主话语体系建构的时代使命,推动高校思政智库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高校思政智库通过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推进话语创新、话语传播,为自主话语体系建构提供重要支撑。然而,当前高校思政智库建设存在定位不清、学科壁垒、供需断层等问题,需要精准化把脉高校思政智库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立足高校思政智库的核心特质,从宏观、中观、微观多维视角精准化建构合理有效的实践路径,切实提升高校思政智库建设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话语体系 高校思政智库 精准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略探
10
作者 金梁 胡劲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83,共3页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高校劳动素养培育体系和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还面临着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和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鉴于此,应不...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高校劳动素养培育体系和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还面临着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和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鉴于此,应不断加强劳动素养培育课程建设、锻造劳动素养培育优质师资和打造劳动素养培育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劳动素养 课程内容 师资队伍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的逻辑向度
11
作者 贾立勤 张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1,共4页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探析其主体指向、价值取向和方法走向等逻辑向度,对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探析其主体指向、价值取向和方法走向等逻辑向度,对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主体向度看,解决“跟着中国共产党干”的指向问题;从价值向度来看,解决“为人民而干”的立场问题和根本遵循;从方法向度来看,解决“苦干实干巧干”的实践举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逻辑向度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范式演变、现实隐忧与实践向度
12
作者 汤苗苗 郝思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64,共4页
在数智技术的深刻影响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学生学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被正向重塑的同时,也面临着教学主体弱化、教学介体固化及教学环体失真等现实隐忧。为此,高校思政课需坚持发挥教育主体... 在数智技术的深刻影响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学生学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被正向重塑的同时,也面临着教学主体弱化、教学介体固化及教学环体失真等现实隐忧。为此,高校思政课需坚持发挥教育主体的核心价值,促进人机融合共生,确保技术服务于教育的作用;充分利用数智技术的优势,创新教育介体,启迪学生智慧,实现个性化与智能化的教学融合;强化生命情感在教育中的参与,规范教育环体边界,构建真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从而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数智时代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高校思政课 教学范式 实践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着力点
13
作者 徐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1,共4页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深刻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和社交模式,影响他们的生活习惯、消费行为、情感表达、社会参与等方方面面。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深刻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和社交模式,影响他们的生活习惯、消费行为、情感表达、社会参与等方方面面。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更多地把握数字技术、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培育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数字赋能为牵引,以日常生活为载体,以价值观培育所达到的育人目标为追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以更加主动的意识,积极借助人工智能等各类数字化技术,赋能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价值引领,以数字化呈现并表达大学生日常生活化的需要,以数字化的活动方式与交往方式为载体,注重发挥大学生应对数字异化的能动性,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构建日常生活化的教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大学生价值观培育 赋能 着力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
14
作者 邓力 刘志欣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0,共3页
数字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为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技术发展也使得多元社会思潮借助舆情事件冲击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与培育,舆论场域耦合人工智能阻碍青年大学生的认知与判断,圈层泛化裹挟主流话语权干扰思想政... 数字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为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技术发展也使得多元社会思潮借助舆情事件冲击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与培育,舆论场域耦合人工智能阻碍青年大学生的认知与判断,圈层泛化裹挟主流话语权干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对此,须从加强主流思想舆论建设、强化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及提升工作队伍的舆论引导力等方面综合施策,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筑牢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高校 网络舆情 引导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路径探究
15
作者 张素 冯萍 缪炀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34,共3页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当前,高职院校在“大思政课”实施中仍面临校内外资源协同不足、知行转化链条断裂、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文章以无锡工艺职...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当前,高职院校在“大思政课”实施中仍面临校内外资源协同不足、知行转化链条断裂、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文章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竹林思政课”为典型案例,提出深化资源协同机制,构建跨领域育人生态;创新实践育人模式,贯通“知—情—意—行”转化链条;激发学生主体性,破解“最后一公里”参与困境的解决路径,以期通过“竹林思政课”的成功经验,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可借鉴的“大思政课”建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思政课” 建设路径 “竹林思政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仪式教育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探赜
16
作者 刘莉莉 张发钦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5-47,共3页
仪式教育是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路径。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探讨运用仪式教育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进路,要夯实仪式教育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的认知基础,打造仪式教育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场域载体,建立仪式教育厚植大学生家... 仪式教育是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路径。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探讨运用仪式教育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进路,要夯实仪式教育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的认知基础,打造仪式教育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场域载体,建立仪式教育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内化机制,强化仪式教育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教育 大学生 家国情怀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价值观教育的理性审视与优化路径
17
作者 王立仁 姜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79,共3页
数智技术赋能价值观教育是推动新时代价值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数智技术赋能价值观教育有助于丰富价值观教育的形式、精准把握教育对象的问题与需求、规范和优化价值观教育的评价方式。数智技术赋能价值观教育面临着由技术崇拜... 数智技术赋能价值观教育是推动新时代价值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数智技术赋能价值观教育有助于丰富价值观教育的形式、精准把握教育对象的问题与需求、规范和优化价值观教育的评价方式。数智技术赋能价值观教育面临着由技术崇拜导致的个体生命意义消解、教育者主导作用和话语权被削弱、价值观教育安全性受到威胁的风险。在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数智技术赋能价值观教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从内容为王的基本准则、提高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价值观教育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区建设机制探析
18
作者 彭小川 张贵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92,共4页
以学生共同生活区域为基础、以服务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的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共同价值观念为联结的学生教育生活成长共同体是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重要方向。文化育人在高校学生社区建设中具有重大的政治价值、丰富的育人价值、... 以学生共同生活区域为基础、以服务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的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共同价值观念为联结的学生教育生活成长共同体是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重要方向。文化育人在高校学生社区建设中具有重大的政治价值、丰富的育人价值、厚重的文化价值。在厘清文化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区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基础上,建立由“自上而下”向“上下联动”转变的运行机制、由“单向输出”向“双向融合”转变的交流机制、由“各自为阵”向“破壁联结”转变的保障机制、由“圈层封闭”向“自在开放”转变的共享机制,深化高校学生社区建设,构建更人文、更开放、更自在的育人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育人 高校学生社区 建设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好青年的内涵意蕴
19
作者 穆海涛 郭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48,65,共4页
一个国家的发展,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凝聚着青年的力量。正确理解新时代好青年的内涵意蕴,应从“立身之本、成长之基、成才之要、成功之道”四个维度把握其本质要求,并将其贯穿于青年成长成才和青年工作的全过程,凝聚起广... 一个国家的发展,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凝聚着青年的力量。正确理解新时代好青年的内涵意蕴,应从“立身之本、成长之基、成才之要、成功之道”四个维度把握其本质要求,并将其贯穿于青年成长成才和青年工作的全过程,凝聚起广大青年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好青年 内涵意蕴 本质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把握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六对辩证关系
20
作者 路海玲 孔令婷 吕坤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0,24,共4页
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需要准确把握其内蕴的几对重要关系。要明晰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守正”中推陈出新;统筹一元与多样的关系,在坚持共同思想基础上引领多元思潮;厘清务... 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需要准确把握其内蕴的几对重要关系。要明晰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守正”中推陈出新;统筹一元与多样的关系,在坚持共同思想基础上引领多元思潮;厘清务虚与务实的关系,在“虚实结合”中坚持“实干为要”;协同内宣与外宣的关系,在内外结合中注重一体发展;平衡鲜度与温度的关系,在把握时代脉搏中融通“民心”;协调教育引导与群众自发的关系,在“双向赋能”中构建宣传思想文化共同体,从而创新推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