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加拿大关键矿产的对外策略及内在动因 |
赵行姝
袁征
|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2
|
亚太体系和秩序变革:基于关系网络的分析 |
陈志瑞
韩志立
|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3
|
“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与世界大变局演进方向 |
徐秀军
|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9
|
|
|
4
|
《太平洋学报》2025年重点选题方向 |
|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大国战略竞争背景下美国在联合国的对华政策 |
毛瑞鹏
|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6
|
国际政治中的声誉:学术流变、理论逻辑与前沿展望 |
尹继武
王芳舒
|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7
|
蓝色伙伴关系:理论内涵与战略实践 |
刘笑阳
|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8
|
特朗普现象是美国总统制的危机吗? |
李少文
|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9
|
全球发展倡议视阈下的中国—东盟气候适应治理合作研究 |
李涛
林汉东
|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0
|
《阿尔忒弥斯协议》的能源透视:美国的战略取向、全球影响及中国选择 |
梁晓菲
吕江
|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1
|
后自由国际主义时代美国对外战略转型的两种路径 |
王浩
叶成城
|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特朗普政府人工智能政策的国家安全逻辑 |
金灿荣
申欣钰
|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建构的“我们”与想象的“敌人”:当代美国政治叙事中的阴谋论 |
庞金友
赵浩然
|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俄罗斯亚欧一体化的努力与困境:以体制机制建设与话语体系建构为视域 |
李兴
|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美国“另类右翼”的兴起及其政治文化影响 |
王联合
裴夏伟
|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数字时代的政治议程重构:社交媒体的干预机制及国家应对路径 |
熊李力
朱萌
|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从RCEP到自由贸易谈判:莫迪时期印度对外经济政策转向的国内政治 |
陈金英
|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结构性技术权力视角下美日技术联盟的强化 |
高文胜
安一婷
|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角色创新与角色协调: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的角色成长逻辑 |
薄燕
马延滨
|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日本“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机制的生成历程、逻辑与效应 |
乔林生
宋洋
|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