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026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纺织品中残留氯化溶剂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田姝 赵金晶 +1 位作者 李海 任一佳 天津纺织科技 2025年第1期61-64,共4页
挥发性氯化溶剂被广泛应用在纺织产品生产、加工及后处理过程中,其残留会损害人体健康,破坏环境。在纺织品领域,2020版Oeko-tex■Standard 100首次将氯化溶剂纳入附录6、附录7,并对其含量和总量做出了限定。如何快速、准确测定纺织品中... 挥发性氯化溶剂被广泛应用在纺织产品生产、加工及后处理过程中,其残留会损害人体健康,破坏环境。在纺织品领域,2020版Oeko-tex■Standard 100首次将氯化溶剂纳入附录6、附录7,并对其含量和总量做出了限定。如何快速、准确测定纺织品中氯化溶剂残留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文中详细介绍了氯化溶剂残留的来源、危害、限量、目前的样品采集方法及检测方法等,并对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可以帮助检测人员找到合适的检验方法,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测能力,为生态纺织品的标准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检测方法 氯化溶剂 综合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织物几何结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晓娇 王曦 郑天勇 天津纺织科技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织物外观的三维模拟是织物外观设计及性能预测的研究基础,如能精确描述织物结构中各纱线的屈曲状态,有助于准确预测织物的各项性能,真实地模拟出织物的结构状态。本文主要从梭织物几何结构计算、几何结构的三维表征及验证方面展开综述,... 织物外观的三维模拟是织物外观设计及性能预测的研究基础,如能精确描述织物结构中各纱线的屈曲状态,有助于准确预测织物的各项性能,真实地模拟出织物的结构状态。本文主要从梭织物几何结构计算、几何结构的三维表征及验证方面展开综述,同时从纱线截面和中心线关键点计算的角度阐述织物几何结构的三维表征及三维建模的不同方法,展示多种织物几何结构测量方法对几何结构计算精度的验证与优化反馈,对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并展望织物结构计算和验证技术研究成果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织物结构 三维表征 计算精度验证 计算机图形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健滑弹衬衫面料设计与开发
3
作者 赵筛喜 天津纺织科技 2025年第2期53-56,共4页
文章系统地介绍一款新型衬衫面料的设计与生产过程。通过市场调研,在分析各种纺织纤维性能基础上,选择大豆蛋白纤维、棉纤维、竹黏纤维为原料,确定大豆蛋白纤维、棉纤维、竹黏纤维和织物经纬纱技术参数,设计一款织物花纹为绉组织的保健... 文章系统地介绍一款新型衬衫面料的设计与生产过程。通过市场调研,在分析各种纺织纤维性能基础上,选择大豆蛋白纤维、棉纤维、竹黏纤维为原料,确定大豆蛋白纤维、棉纤维、竹黏纤维和织物经纬纱技术参数,设计一款织物花纹为绉组织的保健滑弹衬衫面料织物规格。给出络筒、整经、浆纱、织造等工序的生产工艺参数,在实际生产中取得良好效果:下机一等品率77.5%,入库一等品率达99.5%;织物具有良好保健性,手感滑爽有弹性。研究得出:材料是新面料设计的关键,组织结构参数是保证织物风格的前提,批量生产是新面料市场化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纤维 竹黏纤维 绉组织 保健滑弹 衬衫面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溶解仪自动定量可行性分析
4
作者 蒋伟 徐任仪 +1 位作者 王敏超 杨思瑶 天津纺织科技 2025年第2期39-42,共4页
采用全自动纤维溶解仪中的次氯酸钠法、20%盐酸法、75%硫酸法程序对试样进行定量分析,并与上述3种方法的传统人工定量检测结果相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全自动纤维溶解仪中次氯酸钠法和75%硫酸法程序的定量结果与人工定量结果偏差均小于1.... 采用全自动纤维溶解仪中的次氯酸钠法、20%盐酸法、75%硫酸法程序对试样进行定量分析,并与上述3种方法的传统人工定量检测结果相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全自动纤维溶解仪中次氯酸钠法和75%硫酸法程序的定量结果与人工定量结果偏差均小于1.0%,则认为这两个程序在日常检测试验中可以替代人工定量操作。而20%盐酸法程序定量过程中,出现了锦纶未完全溶解的情况,比对结果偏差较大,建议在检测试验中仍采用人工定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纤维溶解仪 人工定量 比对 次氯酸钠法 20%盐酸法 75%硫酸法 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裤瑶刺绣艺术在国潮服装中的创新运用
5
作者 徐云 董珂欣 天津纺织科技 2025年第1期6-11,共6页
白裤瑶刺绣作为民俗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之一,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文章通过文献分析与实物考证的方式,归纳分析白裤瑶刺绣的艺术特征与工艺特点,阐述白裤瑶刺绣在国潮服装中运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结合案例... 白裤瑶刺绣作为民俗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之一,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文章通过文献分析与实物考证的方式,归纳分析白裤瑶刺绣的艺术特征与工艺特点,阐述白裤瑶刺绣在国潮服装中运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结合案例分析两者相结合的创新设计方法。在继承白裤瑶刺绣艺术美学精神的同时,融入国潮服装的设计风格,将白裤瑶刺绣进行创新转化,对其传承发展与传播有着重要作用,并为国潮服饰的设计提供灵感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裤瑶 刺绣艺术 国潮服装 服装设计 创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学视域下白裤瑶服饰纹样的创新转化
6
作者 徐云 王萌 天津纺织科技 2025年第2期10-14,共5页
以符号学与设计学为研究背景,针对白裤瑶服饰纹样创新设计过程进行符号学思维推演。通过白裤瑶服饰纹样图形设计创新及在小学校服中的应用,探索与校服共融的发展空间,采取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并行的方法,进行白裤瑶服饰纹样的图案结构、... 以符号学与设计学为研究背景,针对白裤瑶服饰纹样创新设计过程进行符号学思维推演。通过白裤瑶服饰纹样图形设计创新及在小学校服中的应用,探索与校服共融的发展空间,采取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并行的方法,进行白裤瑶服饰纹样的图案结构、纹样题材与构图格局等方面元素挖掘,梳理白裤瑶服饰纹样的符号构成,建立解读模型与设计流程。最后,结合小学校服设计,从符号“能指”与“所指”设计两方面,阐述白裤瑶服饰纹样的创新应用,为小学校服以及白裤瑶服饰纹样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裤瑶 服饰纹样 符号学 创新应用 校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铜纹样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7
作者 马子豪 刘红晓 天津纺织科技 2025年第2期15-20,共6页
文章探讨青铜纹样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以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文献综述和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青铜纹样进行分类、分析,并提取代表性元素。设计实践中采用元素替换、提炼简化和分解转换等重构方法,将青铜纹样与现代服装... 文章探讨青铜纹样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以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文献综述和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青铜纹样进行分类、分析,并提取代表性元素。设计实践中采用元素替换、提炼简化和分解转换等重构方法,将青铜纹样与现代服装设计相融合,设计系列服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丰富了服装设计的文化内涵,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也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拓展了服装设计的创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纹样 元素替换 提炼简化 分解转换 重构方法 服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绒的蓬松度与保暖性能研究
8
作者 王小康 解开放 +1 位作者 刘常威 张金召 天津纺织科技 2025年第1期33-36,共4页
为了深入探究羽绒蓬松度与保暖性能如何受绒子含量的影响,对绒子含量介于50%~95%的白鹅绒与白鸭绒进行蓬松度及保暖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羽绒的蓬松度与其绒子含量之间呈现线性正相关,即绒子含量越高,羽绒的蓬松度也随之显著提升,羽... 为了深入探究羽绒蓬松度与保暖性能如何受绒子含量的影响,对绒子含量介于50%~95%的白鹅绒与白鸭绒进行蓬松度及保暖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羽绒的蓬松度与其绒子含量之间呈现线性正相关,即绒子含量越高,羽绒的蓬松度也随之显著提升,羽绒的保暖性能亦随着绒子含量的增加而逐步增强。在相同绒子含量的条件下,白鹅绒展现出了相较于白鸭绒更为出色的性能表现,白鹅绒的蓬松度较白鸭绒高出为8.3%~23.4%;在保暖性能方面,白鹅绒的热阻值同样优于白鸭绒,高出为11.8%~25.2%,显示出白鹅绒在维持内部温度稳定、有效隔绝外界冷空气方面的卓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绒 绒子含量 蓬松度 保暖性 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撕裂箱包基布结构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罗明 曹阳 +1 位作者 李大庆 陈益人 天津纺织科技 2025年第1期48-51,共4页
为了寻找一种适用于抗撕裂箱包基布的组织结构,并探究其对撕裂强力的影响,文章采用60 tex锦纶66纱线,设计6种不同织物组织和不同经纬纱密度的织物模拟箱包基布,用单舌撕裂法和梯形撕裂法对试样进行撕裂强力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为了寻找一种适用于抗撕裂箱包基布的组织结构,并探究其对撕裂强力的影响,文章采用60 tex锦纶66纱线,设计6种不同织物组织和不同经纬纱密度的织物模拟箱包基布,用单舌撕裂法和梯形撕裂法对试样进行撕裂强力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舌形法撕裂强力测试中,经向密度为344根/10cm的2/2方平组织的经向撕裂强力最大,为459.36N;纬向密度为300根/10cm的2/2方平的纬向撕裂强力最大,为312.68N。梯形法撕裂强力测试中,经向密度为344根/10cm的2/2纬重平组织的经向撕裂强力最大,为959.50N;纬向密度为215根/10cm的2/2方平的纬向撕裂强力最大,为948.50N。织物密度随着撕裂强力变化而变化,但不呈线性相关,不同组织对织物撕裂强力影响较大,方平组织比较适合用来做对撕裂强力要求较高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纶 梭织物 织物结构 织物密度 撕裂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白族女性传统服饰形制结构特征
10
作者 李胤霖 陈晓娜 +1 位作者 杨添娥 邬歆沅 天津纺织科技 2025年第2期26-29,共4页
为促进白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大理白族女性传统服饰的形制结构。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概括出经典的大理白族女性传统服饰特点,从内到外分别为白内衫、右衽大襟衫、领褂和围腰,分析这4款服装的形制,并绘制款式图。结合人体比... 为促进白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大理白族女性传统服饰的形制结构。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概括出经典的大理白族女性传统服饰特点,从内到外分别为白内衫、右衽大襟衫、领褂和围腰,分析这4款服装的形制,并绘制款式图。结合人体比例、动态特征与服饰特征,研究这4款服装的规格设计公式,并绘制结构图。在此基础上,采用5.4系列进行推档,设计各细部档差,绘制推档图。对大理白族女性传统服饰形制结构的研究和规格设计,有助于提高白族传统服饰的传播效率,2D结构图和推档图的绘制,有助于开展白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白族 传统服饰 形制结构 款式图 结构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马面裙形制在现代女装中的创意运用
11
作者 徐嘉明 王群山 天津纺织科技 2025年第2期5-9,共5页
文章以明代马面裙为研究对象,从马面裙的起源展开,以其基本设计方法和发展过程入手,围绕明代马面裙形制结构进行例证分析和总结,追溯明代马面裙的审美价值。此外,根据现今马面裙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总结明代马面裙在服装设计中的发... 文章以明代马面裙为研究对象,从马面裙的起源展开,以其基本设计方法和发展过程入手,围绕明代马面裙形制结构进行例证分析和总结,追溯明代马面裙的审美价值。此外,根据现今马面裙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总结明代马面裙在服装设计中的发展趋势。最后对明代马面裙结合现代成衣进行实用性设计,同时对传统明代马面裙的廓型结构进行创意设计,并应用于现代女装中,使中国传统服饰与现代时尚相融合,为设计师提供文化和时尚兼备的灵感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面裙 明代女子服饰 明代马面裙 创意运用 女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针织物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12
作者 李妙 齐业雄 高世望 天津纺织科技 2025年第2期57-60,共4页
以碳纤维和不锈钢导电纤维为原料,在手摇横机上编织碳导电纱1+1罗纹织物、碳导电纱1+2罗纹织物、碳1+1罗纹织物,测试这3块针织物的导电率、热导率和电磁屏蔽效能,分析影响针织物这些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导电性能好,断裂强度高... 以碳纤维和不锈钢导电纤维为原料,在手摇横机上编织碳导电纱1+1罗纹织物、碳导电纱1+2罗纹织物、碳1+1罗纹织物,测试这3块针织物的导电率、热导率和电磁屏蔽效能,分析影响针织物这些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导电性能好,断裂强度高,但纯碳编织的针织物导电性却不是最好的,碳纤维和导电纱混纺的针织物导电性最好。碳导电纱织物中,1+1罗纹组织结构更紧密,针织物导电性能最好。碳导电纱1+1罗纹织物的热导率最佳,3块针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相差不大,最高达36 dB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导电纱 针织物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迎订阅《天津纺织科技》
13
天津纺织科技 2025年第1期64-64,共1页
《天津纺织科技》于1962年创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设立的纺织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2017年在天津纺织控股集团深化改革、整合内部优势资源的调整中,改由全国针织科技信息中心负责出版运营,并全新改版为双月刊。依托天纺标检... 《天津纺织科技》于1962年创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设立的纺织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2017年在天津纺织控股集团深化改革、整合内部优势资源的调整中,改由全国针织科技信息中心负责出版运营,并全新改版为双月刊。依托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的优势资源,《天津纺织科技》将“服装设计”、“服装工程”“标准检测”列为重要学科方向,以提升服装设计水平,加强标准检测能力,推动服装行业品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认证 科技信息中心 内部优势 标准检测 服装行业 学科方向 服装设计 服装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菌丝体培养的废旧服装处理方法研究
14
作者 刘欣宇 关娟娟 +1 位作者 杨玲 李昊容 天津纺织科技 2025年第2期30-33,共4页
为促进我国废旧服装材料的高值化、资源化发展,文章结合菌丝体培养的生物技术,探索废旧服装材料的处理方法。通过选用平菇菌种进行活化和初步繁殖,待繁殖培养一定量的菌丝体后,将其与锯末、稻草基质进行均匀混合,并接种至预处理的废旧... 为促进我国废旧服装材料的高值化、资源化发展,文章结合菌丝体培养的生物技术,探索废旧服装材料的处理方法。通过选用平菇菌种进行活化和初步繁殖,待繁殖培养一定量的菌丝体后,将其与锯末、稻草基质进行均匀混合,并接种至预处理的废旧服装材料上进行培养观察。分别在培养10日和50日后,提取部分废旧服装材料培养基,与原始废旧服装材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出,材料在颜色、手感、厚度、撕裂等方面发生变化,尤其在培养50日后,废旧服装材料出现明显降解。基于菌丝体培养的废旧服装材料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从二次设计、环保降解和材料再生3个方面,提出废旧服装材料循环再利用的思路,为废旧服装高值化、资源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丝体 废旧服装 处理方法 二次设计 环保降解 材料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驻极技术的非织造纤维滤材研究进展
15
作者 姜昕洋 李玉瑶 天津纺织科技 2025年第2期61-64,共4页
随着人们对大气污染防护意识的增强,空气过滤材料的标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熔喷纤维非织造材料作为常见的空气过滤产品核心滤料,对微细颗粒物的过滤效果有限,基于此催生了驻极工艺。在众多的驻极技术中,水驻极技术被称为新兴创新环保型... 随着人们对大气污染防护意识的增强,空气过滤材料的标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熔喷纤维非织造材料作为常见的空气过滤产品核心滤料,对微细颗粒物的过滤效果有限,基于此催生了驻极工艺。在众多的驻极技术中,水驻极技术被称为新兴创新环保型驻极技术,通过高压水射流与纤维材料表面高速摩擦,利用界面接触产生的静电效应实现纤维网的电荷驻极化处理。水驻极过程安全且绿色环保,所得材料具有静电量饱和、高效低阻、电荷储存稳定性高等优点。文章综述了水驻极技术、特性、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重点从电学性能、过滤性能、耐温性和耐湿性4个方面介绍了水驻极纤维过滤材料的特性,可为个体防护、空气过滤、智能可穿戴等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驻极 驻极工艺 熔喷 非织造材料 空气过滤 纤维过滤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视域下布依族服饰元素设计转化策略
16
作者 黄柏利 吴志明 天津纺织科技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布依族服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解读其非遗属性转变为设计因子的创新策略是实现其传承的手段之一。结合符号学、设计学、传播学理论分析布依族服饰元素特征,从无形和有形的元素形态进行解读,探讨其元素创新的市场、文化、审... 布依族服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解读其非遗属性转变为设计因子的创新策略是实现其传承的手段之一。结合符号学、设计学、传播学理论分析布依族服饰元素特征,从无形和有形的元素形态进行解读,探讨其元素创新的市场、文化、审美需求。研究表明,需以意义与认知结合、外扬与含蓄结合、延续与创新结合、多价与多元结合的语境为原则进行设计构思考量,并结合时代背景和消费群体偏好,融合非遗元素的形神属性提出设计策略,为民族元素再创新提供导向,实现民族元素的现代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依族服饰 非遗属性 设计转化 无形元素 有形元素 创新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O 3D的明代服饰虚拟展示与创新
17
作者 汪沈益 范春红 天津纺织科技 2025年第1期27-32,共6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推动,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也为汉服的设计与展示带来了新的空间与可能性。文章通过线上市场调研和问卷调研,深入剖析汉服市场现状及消费者需求特征,发现消费者对平价、传统与现代融合且便于试穿的汉服需求显著。同... 随着数字技术的推动,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也为汉服的设计与展示带来了新的空间与可能性。文章通过线上市场调研和问卷调研,深入剖析汉服市场现状及消费者需求特征,发现消费者对平价、传统与现代融合且便于试穿的汉服需求显著。同时,利用三维虚拟软件CLO3D以孔府旧藏明代衍圣公夫人容像为参照进行复原,并结合流行趋势创新设计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汉服款式。本研究旨在融合现代元素与传统服饰文化,为汉服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参考,促进汉服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展示 明代服饰 汉服 CLO3D 传统服饰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虚线菱形格图案织造方法工艺研究
18
作者 王新泉 高占清 张守明 天津纺织科技 2025年第1期52-54,共3页
为了提升或改变引塔夏无虚线菱形格工艺的多元化编织,通过分析国产电脑横机的高位罗拉和沉降片的牵拉性能,提出采用“Z”字形局部编织的设计原理,在慈星HP2-52C型电脑横机上编织一种引塔夏无虚线菱形格织物,详细讲解工艺编织方法。所编... 为了提升或改变引塔夏无虚线菱形格工艺的多元化编织,通过分析国产电脑横机的高位罗拉和沉降片的牵拉性能,提出采用“Z”字形局部编织的设计原理,在慈星HP2-52C型电脑横机上编织一种引塔夏无虚线菱形格织物,详细讲解工艺编织方法。所编引塔夏无虚线菱形格织物,边缘清晰,色彩可变,立体效应明显,可以替代专业引塔夏导纱器编织的菱形格工艺,能够为进一步的电脑花样组织结构开发和产品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横机 高位罗拉 引塔夏无虚线 菱形格 Z字型 编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企业文化特性的4S汽车门店职业装设计
19
作者 刘佳丽 蒋玉萍 王传春 天津纺织科技 2025年第1期12-17,共6页
汽车销售服务4S店是企业向顾客展示形象的重要场所,其中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及着装形象对企业文化的展示至关重要。针对4S汽车门店的特性及企业文化理念,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方法了解江铃福特汽车公司职业装设计现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 汽车销售服务4S店是企业向顾客展示形象的重要场所,其中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及着装形象对企业文化的展示至关重要。针对4S汽车门店的特性及企业文化理念,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方法了解江铃福特汽车公司职业装设计现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现有职业装功能、款式、色彩、材质及装饰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总结汽车公司员工对职业装的穿着需求,为职业装设计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装 4S汽车门店 服装设计 企业文化 穿着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唐制半臂的流行调查与创新设计应用
20
作者 张莉 邱晨阳 彭茹诗 天津纺织科技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现代唐制半臂继承了唐代传统半臂的主要形制,款式搭配多样,作为现代汉服的经典品类具有一定的市场研究和设计应用价值。文章结合唐制半臂的市场流行调查,从色彩、面料、造型3个方面分类统计,分析唐制半臂的基础造型和结构纸样,并进行了... 现代唐制半臂继承了唐代传统半臂的主要形制,款式搭配多样,作为现代汉服的经典品类具有一定的市场研究和设计应用价值。文章结合唐制半臂的市场流行调查,从色彩、面料、造型3个方面分类统计,分析唐制半臂的基础造型和结构纸样,并进行了创新混搭设计实践。研究表明:现代唐制半臂的市场定位以汉服创新款为主,造型基本继承于唐代服饰形制,色彩和面料符合现代流行趋势,代表性的基础纸样为坦领或直领,通袖长65~80 cm,混搭设计更适合中国传统服饰造型为主的整体搭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制半臂 现代汉服 结构纸样 汉服混搭 服饰形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