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5,8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汪榕培等人英译曹操《短歌行》译者行为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正栓 高田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1-60,共10页
曹操《短歌行》为汉乐府名篇,受到国内外译者广泛关注。由于个人背景、翻译目的、语言掌握以及翻译策略的不同,译者的行为会对译文效果产生复杂影响。本文基于周领顺的译者行为批评理论,通过对汪榕培、邓罗和宇文所安三位译者的英译《... 曹操《短歌行》为汉乐府名篇,受到国内外译者广泛关注。由于个人背景、翻译目的、语言掌握以及翻译策略的不同,译者的行为会对译文效果产生复杂影响。本文基于周领顺的译者行为批评理论,通过对汪榕培、邓罗和宇文所安三位译者的英译《短歌行》进行分析,从译外行为和译内行为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从文化、社会、历史、语言和文学等多角度探讨各译文的得失及异同,揭示译者行为在翻译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榕培 《短歌行》 译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言的“集装箱”:媒介视野中的《大义觉迷录》编撰刊行再审视
2
作者 刘斌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67-73,共7页
《大义觉迷录》是雍正帝以“书”之所长,用来澄清民间诬谤流言之作。该书采用翻刻与宣讲相结合的发行方式,意欲在“人人通晓”的同时又杜绝文本内容在传播中的畸变,而它的效果却完全背离了雍正帝的初衷,成为助推流言散播的“集装箱”。... 《大义觉迷录》是雍正帝以“书”之所长,用来澄清民间诬谤流言之作。该书采用翻刻与宣讲相结合的发行方式,意欲在“人人通晓”的同时又杜绝文本内容在传播中的畸变,而它的效果却完全背离了雍正帝的初衷,成为助推流言散播的“集装箱”。雍正帝将《大义觉迷录》当作承载文字,传递符号的“管道”,但这种认知却忽视了媒介与人在互动实践中的复杂性。从文化实践的角度考察《大义觉迷录》的编撰刊行过程,我们才能对此书的全貌有更加准确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义觉迷录》 流言 雍正 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雕龙》中的跨媒介现象和跨媒介理论
3
作者 宋涛 刘须明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3-31,共9页
跨媒介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在德国学术圈兴起以来,如今已成为全球文化风潮。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文献中并没有跨媒介这个术语,但中国古典文学文艺作品中的确存在着类似西方跨媒介理论所定义的跨媒介现象。鉴于《文心雕龙》兼有文学作品的艺... 跨媒介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在德国学术圈兴起以来,如今已成为全球文化风潮。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文献中并没有跨媒介这个术语,但中国古典文学文艺作品中的确存在着类似西方跨媒介理论所定义的跨媒介现象。鉴于《文心雕龙》兼有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文学批评的理论性,本文将这一经典著作置于当代西方的跨媒介理论视域之下,探析这一经典著作中呈现的文字和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等多种媒介之间的跨媒介指涉、多媒介,超媒介等现象,探讨《文心雕龙》中多次出现的“文”字的跨媒介意义,并探究其中实质上的跨媒介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跨媒介 文心雕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路径研究
4
作者 王玉婧 包枫娇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139-144,共6页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学校基层党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党支部书记是教师党支部的党建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党建工作实效性,影响着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学校基层党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党支部书记是教师党支部的党建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党建工作实效性,影响着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是高校教师中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均较高的高素质教师代表,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主要力量。本文结合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实际,分析现状,查摆问题,尝试探索构建有效的评价培育体系,为进一步落实好教育部要求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书记 培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龙象之争”:中印服务外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徐毅 张敏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3-102,共10页
基于文章对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印两国服务外包竞争力进行量化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国家服务外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支点倚重不同,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服务外包产业构筑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从个体指标来看,可数字化交易的服务贸易、信... 基于文章对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印两国服务外包竞争力进行量化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国家服务外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支点倚重不同,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服务外包产业构筑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从个体指标来看,可数字化交易的服务贸易、信息通信技术(ICT)服务出口是影响中印两国服务外包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但其对中国的加成效果更明显;从一级指标来看,数字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与数字创新研发对中国服务外包的影响效果均优于印度。不难发现,将数字经济引入影响指标体系后,数字经济对中国服务外包的影响权重和关联度均高于印度,特别是数字产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走出“中国式服务外包”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服务外包3.0时代 服务外包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个机制”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优化升级——以大连大学为例
6
作者 陈晖 刘涛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18-122,共5页
构建面向现代大学制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地方本科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需求、关键和保证。本文以大连大学为例,回顾建校38年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历经“初具雏形→搭建体系框架→形成保障体系→升级保障体系”的迭代升级历程,梳理... 构建面向现代大学制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地方本科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需求、关键和保证。本文以大连大学为例,回顾建校38年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历经“初具雏形→搭建体系框架→形成保障体系→升级保障体系”的迭代升级历程,梳理“三级五类六系统”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路,阐述“检查反馈、持续跟踪、宣传引导、项目牵动、激励约束、培训指导”六个机制主要内容,分析其运行效果与影响,为地方高校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保障 质量标准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国别视角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机制
7
作者 王辉 杨若琦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4-36,共3页
一、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研究现状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定义一些小型低海岸发展中国家为“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国土面积狭小,人口较少,地势低平,位置也相对偏僻,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且... 一、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研究现状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定义一些小型低海岸发展中国家为“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国土面积狭小,人口较少,地势低平,位置也相对偏僻,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且严重依赖外来援助。这些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目前正经受着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由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通常被归为最不发达国家的行列,在应对自然灾害与金融危机时具有脆弱性,并且缺乏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难以有效应对目前全球气候急剧变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不发达国家 国土面积 金融危机 全球气候 环境与发展 外来援助 发展中国家 有效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国家战略,深耕太平洋岛国研究
8
作者 张颖 陈文祺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6-38,共3页
北京外国语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3月,隶属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是国际问题研究智库和国际产业合作智库,也是教育部国别区域备案中心。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的研究覆盖太平洋区域政治、外交、投资、商... 北京外国语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3月,隶属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是国际问题研究智库和国际产业合作智库,也是教育部国别区域备案中心。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的研究覆盖太平洋区域政治、外交、投资、商贸、法律、语言、文化、旅游、历史等多个方面,尤以对南太平洋地区的研究为重点和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岛国 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问题研究 南太平洋地区 全球治理 国际产业合作 服务国家战略 高等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小岛屿国家和地区研究的几点思考
9
作者 朱献珑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8-39,共2页
在全球治理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提高,小国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解决方案中不可或缺的行为体,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影响力不容小觑。随着“小岛屿国家联盟”的成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安全、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 在全球治理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提高,小国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解决方案中不可或缺的行为体,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影响力不容小觑。随着“小岛屿国家联盟”的成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安全、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受制于传统的“重大国、轻小国”的研究导向,小岛屿国家和地区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研究方法单一、跨学科资源整合不足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影响到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随着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的建立,小岛屿国家和地区研究在路径创新与实践方面将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全球治理 创新与实践 问题解决方案 研究导向 一级学科 诸多问题 发展中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岛国研究的创新实践与全球视野
10
作者 陈德正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0-42,共3页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之下,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变得愈发紧密,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开展区域国别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各国和地区多元的政治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与社...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之下,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变得愈发紧密,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开展区域国别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各国和地区多元的政治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更能够助力各国在全球治理中找准角色定位,推动国际合作,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全面、深入地了解世界各国,尤其是周边地区,变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岛国 创新实践 经济发展水平 全球治理 全球视野 角色定位 区域国别研究 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文化背景下的《浙江潮》小说专栏作品译作标记探究
11
作者 黄四宏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47-54,共8页
《浙江潮》是1903年留日浙江同乡会在日本东京创办的进步刊物,是浙籍留日学生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传播进步思想的主要工具之一,在晚清社会影响较大。该刊小说专栏共刊载了20篇作品,一般被认为多数是译介性的文章,但鲜有学者基于文本就其... 《浙江潮》是1903年留日浙江同乡会在日本东京创办的进步刊物,是浙籍留日学生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传播进步思想的主要工具之一,在晚清社会影响较大。该刊小说专栏共刊载了20篇作品,一般被认为多数是译介性的文章,但鲜有学者基于文本就其著/译属性展开细致的专门研究。笔者拟深剖《浙江潮》小说专栏作品译作属性标记的特点,揭示《浙江潮》作者与编辑的文学观与时代潮流的相互交织,由此反观政治理想驱动下的晚清小说译介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浙江潮》 译作属性标记 政治驱动 小说译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域理论视角下《牡丹亭》的德语译介与传播研究
12
作者 刘颖 姜琦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32-36,共5页
德国汉学家洪涛生在20世纪30年代翻译并出版了《牡丹亭》,这是该剧的首个西方语言译本,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德文版本。本文以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框架,从场域、资本和惯习三个维度探讨洪涛生译介《牡丹亭》的整体运作机制。... 德国汉学家洪涛生在20世纪30年代翻译并出版了《牡丹亭》,这是该剧的首个西方语言译本,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德文版本。本文以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框架,从场域、资本和惯习三个维度探讨洪涛生译介《牡丹亭》的整体运作机制。德语区翻译场域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其与学术、社会及文学场域的互动,使德译《牡丹亭》契合了“东学西渐”的发展趋势,同时,场域参与者多重资本的有效运作推动了《牡丹亭》德译本的生产与传播,而译者惯习促使洪涛生选择了符合其审美旨趣的文学作品,以高度诗意化的语言再现了原作的精神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涛生 《牡丹亭》 场域 资本 惯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田大作生态哲学的理论来源、核心要义与实践指向
13
作者 王明兵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池田大作虽然并未以概念界定、逻辑推演和体系构建的运思方式对何谓“生态哲学”做过系统性的学理阐释,但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关涉人类存在和命运的思考具有极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然而,池田大作的职志并不止于认知或理论体系方面的... 池田大作虽然并未以概念界定、逻辑推演和体系构建的运思方式对何谓“生态哲学”做过系统性的学理阐释,但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关涉人类存在和命运的思考具有极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然而,池田大作的职志并不止于认知或理论体系方面的构建,而在于通达实践,既要“转识成智”,也要“知行合一”。就哲学形态而论,池田大作的生态哲学属于实践哲学的领域,是一种独特的哲学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田大作 生态哲学 理论来源 核心要义 实践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的分析
14
作者 潘峰 王艺霖 王琳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80-90,共11页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提出标志着生产力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本研究以中国知网筛选出的1387篇文献为数据基础,运用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有效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研究进展。分析发现:新质生产力相关文献数量快速增长,...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提出标志着生产力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本研究以中国知网筛选出的1387篇文献为数据基础,运用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有效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研究进展。分析发现:新质生产力相关文献数量快速增长,研究机构间合作紧密,但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高被引文献共同探讨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理论创新及关键作用;研究热点集中在人才发展、科技创新、经济目标和区域协调四个领域,研究历程清晰并可划分为起步和快速发展两个阶段,新质生产力研究呈现出从概念阐释到多元具象化的发展趋势。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新质生产力未来研究应系统构建理论研究框架、有效识别和优化关键形成条件、科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不断完善支持政策。本研究有助于全面审视和系统把握新质生产力研究进展与全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认翻译学的本源概念与理论特征
15
作者 罗迪江 彭桢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34-40,共7页
体认翻译学是一个探究以“体验”与“认知”相结合而成为翻译研究的新范式。体认是体认翻译学的核心概念与本源性思想,既构成了体认翻译学的框架性观念,又成为体认翻译学赖以生存的本体论承诺。体认的本体论承诺,决定了体认翻译学具有... 体认翻译学是一个探究以“体验”与“认知”相结合而成为翻译研究的新范式。体认是体认翻译学的核心概念与本源性思想,既构成了体认翻译学的框架性观念,又成为体认翻译学赖以生存的本体论承诺。体认的本体论承诺,决定了体认翻译学具有内在超越性、双重逻辑性、反身心二元的理论特征。这体现了体认翻译学的理论创新性,它以“体验”与“认知”为翻译解释的双重逻辑,超越认知翻译学以“认知”为翻译解释的单一逻辑,成为当前翻译研究中具有理论本土化特征的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翻译学 翻译 体认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子》传承研究与译介研究的整合创新——评《〈淮南子〉传承与译介研究》
16
作者 丁大琴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42-144,共3页
《淮南子》堪称道家尤其是汉朝道家经典,却因种种历史原因而长期“沉埋不显”,无论是国内传承还是国外译介都要较《论语》等诸子典籍滞后。新著《〈淮南子〉传承与译介研究》探讨了淮南国与淮南王、《淮南子》书名与版本演绎、“道法自... 《淮南子》堪称道家尤其是汉朝道家经典,却因种种历史原因而长期“沉埋不显”,无论是国内传承还是国外译介都要较《论语》等诸子典籍滞后。新著《〈淮南子〉传承与译介研究》探讨了淮南国与淮南王、《淮南子》书名与版本演绎、“道法自然”精髓、英文本对比与接受以及相关典籍译介等专题,首度推进了《淮南子》传承研究与译介研究的整合创新。著作本身开拓了《淮南子》研究的新领域、新对象和新视角,特色鲜明,可助力《淮南子》及传统典籍文化的对外译介及其研究,可助力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传承 译介 整合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符号学理论视域下苗族传统纹样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17
作者 宗诚 宋铭涵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109-117,共9页
以设计符号学理论为支撑,对苗族传统纹样进行探析,挖掘苗族传统纹样的文创产品设计新的方法体系,探究苗族传统纹样的现代化转译设计,旨在焕活苗族传统纹样文化内涵,提高苗族传统纹样社会影响力。根据莫里斯符号三分法的框架,将设计符号... 以设计符号学理论为支撑,对苗族传统纹样进行探析,挖掘苗族传统纹样的文创产品设计新的方法体系,探究苗族传统纹样的现代化转译设计,旨在焕活苗族传统纹样文化内涵,提高苗族传统纹样社会影响力。根据莫里斯符号三分法的框架,将设计符号学分为语义、语构、语用三层面,对常见的苗族纹样进行层层解读。基于设计符号学理论的解读,进一步运用形状文法对苗族纹样进行创新演变,通过简化、复制和旋转等设计手法,重构出符合当代审美的新纹样。最终,将创新后的纹样应用于生活类和文具类文创产品中,拓展苗族纹样的使用场景,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通过符号学理论的支持下对苗族纹样进行挖掘与提取,探索苗族纹样创新传承的多种方式,有利于弘扬苗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与认同感,并为民族文化创新设计提供借鉴和例证,推动其传统之美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符号学 苗族纹样 文创产品设计 非遗焕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进村政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基于2018—2023年重庆35个区县面板数据的分析
18
作者 杨海丽 杨靖雯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61-69,共9页
本文运用2018—2023年重庆市35个区县的面板数据,以“电子商务进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实施描述刻画政府对电商发展的支持水平,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分析该项政策给乡村振兴带来的深刻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商进村政策可以显著促进乡村振... 本文运用2018—2023年重庆市35个区县的面板数据,以“电子商务进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实施描述刻画政府对电商发展的支持水平,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分析该项政策给乡村振兴带来的深刻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商进村政策可以显著促进乡村振兴水平,且这一结论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稳健性检验和安慰剂检验。根据机制分析,该政策也可以通过提高地区城镇化水平,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构建完善的物流体系以保证产品流通、加强技能培训以提升劳动力素养、推进地区城镇化建设以促进城乡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进村政策 乡村振兴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城市产业集聚——来自“宽带中国”试点的证据
19
作者 汪增洋 唐军泽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0-81,共12页
以数字经济建设赋能城市产业集聚,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3年我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建设对城市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 以数字经济建设赋能城市产业集聚,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3年我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建设对城市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城市的产业集聚水平,该结果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异质性分析以及其他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人力资本、增强创新能力等方式是数字经济提高城市产业集聚水平的重要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非资源型城市的表现更为显著,对于行政等级不同以及沿海与内陆城市并无显著差异。因此文章提出加强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化与产业融合以及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等政策建议来说明“宽带中国”建设如何促进城市产业集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集聚 “宽带中国”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榕培英译老庄之“德”实务考
20
作者 蔡华 大连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其独特的思维意态与表达形态吸引众多译者竞相翻译,其中老庄的英译历史悠久,译研成果层出不穷。作为本土《道德经》《庄子》英译全译的首译者,汪榕培先生志在促成东西方相应的对话与共识。本文聚...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其独特的思维意态与表达形态吸引众多译者竞相翻译,其中老庄的英译历史悠久,译研成果层出不穷。作为本土《道德经》《庄子》英译全译的首译者,汪榕培先生志在促成东西方相应的对话与共识。本文聚焦汪榕培英译老庄高频词“德”的实务,通过探究译者以语义性英译为主、语境化英译为辅的复译属性,厘定汪榕培传达道家思想主题的动态现象,分析译者翻译观念的自主性与丰富性,阐明译者演绎中国经典对外传播语汇表述的连贯特质及其在道家观念对外交流进程中应有的传播性和预期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庄之“德”英译 多形式英译 循环性释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