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418篇文章
< 1 2 1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透油藏微观孔隙结构分析 被引量:99
1
作者 胡志明 把智波 +2 位作者 熊伟 高树生 罗蓉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53,共3页
不同地区渗透率相近的低渗透油藏在开发动用难度、生产特征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微观孔隙结构不同.利用恒速压汞技术研究了大庆和长庆低渗透油藏岩心的孔隙结构.结果表明:长庆低渗透油藏平均喉道半径、主流喉道半径均大于大庆低... 不同地区渗透率相近的低渗透油藏在开发动用难度、生产特征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微观孔隙结构不同.利用恒速压汞技术研究了大庆和长庆低渗透油藏岩心的孔隙结构.结果表明:长庆低渗透油藏平均喉道半径、主流喉道半径均大于大庆低渗透油藏;大庆低渗透油藏喉道分布范围窄,峰值半径较高,而长庆则相反,存在数量较大的喉道,喉道均质性较差.单根喉道对岩心的渗透率贡献结果表明,喉道分布范围较宽,均质性较差比喉道分布集中,均质性好的油藏渗流能力强,这与所研究的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孔隙结构 喉道半径 分布规律 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透油田四点井网面积波及效率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郭粉转 唐海 +2 位作者 吕栋梁 曹峰 周科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8,共6页
根据低渗透油藏面积注水开发的特点,在四点井网注水单元的基础上建立流管模型,推导出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四点井网面积波及效率及油井见水时间的计算公式.提出低渗透储层四点井网面积注水的未动用因数的概念,用来表征四点井网不同井距和... 根据低渗透油藏面积注水开发的特点,在四点井网注水单元的基础上建立流管模型,推导出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四点井网面积波及效率及油井见水时间的计算公式.提出低渗透储层四点井网面积注水的未动用因数的概念,用来表征四点井网不同井距和注采压差条件下的最终未驱替到的程度;利用油田实例进行计算分析,解决低速非达西渗流不同于达西渗流的面积波及效率理论计算问题,为低渗透油藏开发设计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压力梯度 低渗透油藏 四点井网 面积波及效率 见水时间 未动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实验 被引量:44
3
作者 夏惠芬 王德民 +1 位作者 关庆杰 刘义坤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采用稳态剪切实验和动态剪切实验 ,研究了聚合物的摩尔质量及其溶液的质量浓度对于溶液粘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聚合物的摩尔质量越大 ,溶液的质量浓度越高 ,动态曲线中相应的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也增加 ,溶液的松弛时间也越长 ;稳态剪... 采用稳态剪切实验和动态剪切实验 ,研究了聚合物的摩尔质量及其溶液的质量浓度对于溶液粘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聚合物的摩尔质量越大 ,溶液的质量浓度越高 ,动态曲线中相应的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也增加 ,溶液的松弛时间也越长 ;稳态剪切曲线中 ,溶液的第 1法向应力差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大 ;在低频率 (或低剪切速率 )下 ,动态剪切测量的复合粘度与稳态剪切测量的剪切粘度是相等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溶液 粘弹性 实验 油田化学剂 驱油效率 松驰时间 法向应力差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的水热裂解反应及其降粘机理 被引量:64
4
作者 刘永建 钟立国 +1 位作者 范洪富 刘喜林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5-98,共4页
研究了注蒸汽开采稠油中的水热裂反应及稠油的降粘机理 ,高温下水性质的变化为稠油的水热裂解反应创造了条件 ;催化剂中的金属离子与水分子的络合 ,生成的络离子对稠油中杂原子S的进攻 ,稠油分子中C—S健的断裂 ,使稠油的分子变小 ;油... 研究了注蒸汽开采稠油中的水热裂反应及稠油的降粘机理 ,高温下水性质的变化为稠油的水热裂解反应创造了条件 ;催化剂中的金属离子与水分子的络合 ,生成的络离子对稠油中杂原子S的进攻 ,稠油分子中C—S健的断裂 ,使稠油的分子变小 ;油层矿物在高温蒸汽的作用下生成了结构类似于无定形催化剂的物质 ,有利于稠油的水热裂解 ;水热裂解反应过程中产生了H2 ,它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实现井下就地加氢 ;水热裂解中的饱和烃、芳香烃含量的增加及胶质、沥青质含量的降低 ,为稠油粘度的降低提供了条件 ;稠油及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的降低、杂原子含量的降低 ,从而降低了稠油分子间的作用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水热裂解反应 降粘机理 注蒸汽开采 粘度 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裂解开采稠油新技术初探 被引量:40
5
作者 刘永建 范洪富 +2 位作者 钟立国 刘喜林 孙守国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6-59,共4页
研究了辽河稠油的水热裂解反应及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在所选定的条件下 ,经水热裂解反应后 ,稠油组成中的饱和烃、芳香烃含量增加 ,胶质、沥青质含量减少 ,粘度下降 80 %以上 .在辽河油田 2口井的现场实验表明 :生产 1个月后 ,2口井共... 研究了辽河稠油的水热裂解反应及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在所选定的条件下 ,经水热裂解反应后 ,稠油组成中的饱和烃、芳香烃含量增加 ,胶质、沥青质含量减少 ,粘度下降 80 %以上 .在辽河油田 2口井的现场实验表明 :生产 1个月后 ,2口井共增油 977.9t,原油粘度下降超过 5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水蒸汽 胶质 沥青质 水热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盖岩排替压力研究 被引量:39
6
作者 吕延防 陈章明 +2 位作者 付广 姜振学 常冠华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8,共8页
在指出吸附法、高压压汞法测试盖岩排替压力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直接驱替法测试盖岩排替压力的合理性,并对直接驱替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实验测试与理论推导,实现了饱和不同流体盖岩排替压力的转换,导出了排替压力温度校正公式,提出... 在指出吸附法、高压压汞法测试盖岩排替压力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直接驱替法测试盖岩排替压力的合理性,并对直接驱替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实验测试与理论推导,实现了饱和不同流体盖岩排替压力的转换,导出了排替压力温度校正公式,提出了利用声波时差直接计算盖岩排替压力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潜压力 盖层 孔隙 油层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结构分形特征 被引量:52
7
作者 文慧俭 闫林 +1 位作者 姜福聪 杨晶霞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8,共4页
选取4块低孔低渗储层的岩心样品,进行了岩心分析和压汞实验,获取了压汞曲线特征参数;利用分形理论分别以含水饱和度和水银饱和度对岩心样品进行了2种分形维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低孔低渗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应为多分形结构;2种方法所计算... 选取4块低孔低渗储层的岩心样品,进行了岩心分析和压汞实验,获取了压汞曲线特征参数;利用分形理论分别以含水饱和度和水银饱和度对岩心样品进行了2种分形维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低孔低渗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应为多分形结构;2种方法所计算的分形维数并不相同,而且对于同一块岩心的不同孔径范围也具有不同的分形维数;由水银饱和度所计算的分形维数可以反映储层物性特征,而由含水饱和度所计算的分形维数不能反映储层物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分形维数 毛细管压力曲线 孔隙结构 渗透率 低孔低渗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油井合理地层压力及流压界限 被引量:21
8
作者 宋考平 高群峰 +2 位作者 甘晓飞 穆文志 吴家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8-100,共3页
为减少油田耗水量 ,降低套管损坏速度 ,根据喇嘛甸油田室内高压物性、相对渗透率和现场实际情况 ,研究了特高含水期不同地层压力开采时 ,溶解气对原油黏度以及原油黏度对采收率的影响 .用经济评价方法确定出喇嘛甸油田各套井网油井的合... 为减少油田耗水量 ,降低套管损坏速度 ,根据喇嘛甸油田室内高压物性、相对渗透率和现场实际情况 ,研究了特高含水期不同地层压力开采时 ,溶解气对原油黏度以及原油黏度对采收率的影响 .用经济评价方法确定出喇嘛甸油田各套井网油井的合理地层压力和流压界限 .结果表明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合理地层压力为饱和压力 ,即 10 .7MPa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合理流压基础井网为 6.5MPa ,一次加密井网为 5 .6MPa ,二次加密井网为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地层压力 流压界限 原油黏度 剩余油饱和度 油水相对渗透率 体积系数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低速下非达西渗流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5
9
作者 贾振岐 王延峰 +1 位作者 付俊林 张连仲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3-76,共4页
流体在低渗低速下渗流时 ,具有一定的弹塑性 .实验证明 ,这种特性与介质和流体的种类和性质有关 .低渗透油藏的孔隙越小、喉道越窄 ,孔喉比就越大 ,因此具有很大的比表面能和自由能 .而固、液表面的分子作用力越强 ,则启动压力就越高 .... 流体在低渗低速下渗流时 ,具有一定的弹塑性 .实验证明 ,这种特性与介质和流体的种类和性质有关 .低渗透油藏的孔隙越小、喉道越窄 ,孔喉比就越大 ,因此具有很大的比表面能和自由能 .而固、液表面的分子作用力越强 ,则启动压力就越高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 ,相界面的变化引发了多种物理过程和化学反应 ,进而诱导出流体的非达西渗流特征 .这表明 ,建立非线性渗流理论及其数学分析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非达西渗流特征 弹塑性 物理过程 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盆地东部凸起太原组页岩气聚集条件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24
10
作者 单衍胜 张金川 +2 位作者 李晓光 王龙 葛明娜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从辽河盆地东部凸起太原组泥页岩发育的沉积背景、地球化学条件、储集物性及含气性等方面分析页岩气聚集的基础条件,采用多信息叠合法对该区太原组页岩气富集有利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太原组地层发育潮坪、沼泽及泻湖相,富有机质暗色泥... 从辽河盆地东部凸起太原组泥页岩发育的沉积背景、地球化学条件、储集物性及含气性等方面分析页岩气聚集的基础条件,采用多信息叠合法对该区太原组页岩气富集有利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太原组地层发育潮坪、沼泽及泻湖相,富有机质暗色泥页岩、碳质泥页岩,单层厚度大,分布面积广,连续性好,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为3.3%,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的混合型,生烃潜力较大,热演化程度高,处于大量生气的阶段;泥页岩脆性较好,孔隙和裂缝发育,含气性好,具备页岩气聚集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及储集物性条件,有利于页岩气的生成、富集及后期储层改造.根据页岩气富集的多种因素分析结果,认为王家南部地区页岩气聚集条件和储集性能较优越,是辽河盆地东部凸起太原组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盆地东部凸起 上古生界 太原组 页岩气 脆性矿物 泥页岩含气性 聚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界面张力下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水驱残余油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30
11
作者 夏惠芬 刘仁强 +2 位作者 鞠野 刘春德 王亚婷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4-27,共4页
利用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可视化微观模型驱油实验,分析了该驱油体系对盲端类残余油、膜状类残余油、柱状类残余油的作用过程,研究了该表面活性剂对这类残余油的启动和运移机理,完善了该表面活性剂体系对微观驱油机理的认识.研... 利用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可视化微观模型驱油实验,分析了该驱油体系对盲端类残余油、膜状类残余油、柱状类残余油的作用过程,研究了该表面活性剂对这类残余油的启动和运移机理,完善了该表面活性剂体系对微观驱油机理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在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孔道的润湿性由油湿变为水湿,且残余油所受毛管力大大降低,启动了盲端类残余油、膜状类残余油和柱状类残余油,使驱油效率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剂 驱油效率 超低界面张力 驱油机理 微观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在大庆原油中的溶解度 被引量:19
12
作者 薛海涛 刘灵芝 +2 位作者 周丽华 卢双舫 韩波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5,共4页
应用自行设计的气体溶解度测定装置 ,在 3 5℃~ 75℃温度下 ,不同压力范围内 ,分别测定了甲烷 ( 2 .5~ 2 2 .0MPa) ,CO2 ( 1.5~ 6.0MPa) ,N2 ( 5 .0~ 2 0 .0MPa) ,天然气 ( 2 .5~ 2 2 .8MPa)在大庆原油中的体积溶解度 .各气体在原... 应用自行设计的气体溶解度测定装置 ,在 3 5℃~ 75℃温度下 ,不同压力范围内 ,分别测定了甲烷 ( 2 .5~ 2 2 .0MPa) ,CO2 ( 1.5~ 6.0MPa) ,N2 ( 5 .0~ 2 0 .0MPa) ,天然气 ( 2 .5~ 2 2 .8MPa)在大庆原油中的体积溶解度 .各气体在原油中的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但天然气、甲烷和N2 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 ,而CO2 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 .天然气、甲烷和CO2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甲烷 溶解度 原油 实验 大庆原油 二氧化碳 氮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醇酰胺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在EOR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3
作者 单希林 康万利 +2 位作者 孙洪彦 李道山 李俊刚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2-34,共3页
为了提高石油采收率,用具有一定碳数分布的脂肪酸,采用改进的一步法,合成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OS.合成该脂肪酸烷醇酰胺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60℃,脂肪酸与二乙醇胺的质量比为1.0∶1.0,反应时间3h.该表面活性剂... 为了提高石油采收率,用具有一定碳数分布的脂肪酸,采用改进的一步法,合成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OS.合成该脂肪酸烷醇酰胺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60℃,脂肪酸与二乙醇胺的质量比为1.0∶1.0,反应时间3h.该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构成的三元复合驱体系与大庆原油可形成10-3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NOS三元复合驱体系的化学驱采收率可达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醇酰胺 合成 表面活性剂 EOR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复杂岩性测井识别方法 被引量:39
14
作者 宋延杰 张剑风 +2 位作者 闫伟林 何英伟 王德平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20,46,共4页
在复杂岩性自动识别中,聚类分析方法只有在样本趋于无穷大时,才能从理论上保证结果的精度,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小,而使用范围受到限制.针对复杂岩性识别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解决模式识别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问题中具有独特优势... 在复杂岩性自动识别中,聚类分析方法只有在样本趋于无穷大时,才能从理论上保证结果的精度,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小,而使用范围受到限制.针对复杂岩性识别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解决模式识别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问题中具有独特优势的支持向量机方法来识别岩性.通过对巴彦塔拉油田部分层段的样本进行学习和预测,并与实际取心资料进行对比,符合率平均值为96%,表明支持向量机在岩性识别中可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识别 测井解释 支持向量机(SVM)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南地区茅口组古岩溶识别标志及储层预测 被引量:17
15
作者 桑琴 黄静 +2 位作者 程超 吴昌龙 彭祚远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57,64,共6页
为预测蜀南地区茅口组储层,通过地质、钻井与岩心观察,地震及测井、地化指标分析等方法确定古岩溶发育状况,结合生产测试资料分析古岩溶储层在地震和测井上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该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裂缝—溶洞型;储层地震响应总体表... 为预测蜀南地区茅口组储层,通过地质、钻井与岩心观察,地震及测井、地化指标分析等方法确定古岩溶发育状况,结合生产测试资料分析古岩溶储层在地震和测井上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该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裂缝—溶洞型;储层地震响应总体表现为地震波的异常反射、相干剖面的不连续性及速度反演出现低速区;测井响应表现为深、浅侧向电阻率降低且出现正差异,密度减小,中子孔隙度和声波时差增大,而井径和自然伽马曲线的变化受空隙充填控制.该结果对该区储层预测及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南地区 茅口组 古岩溶 识别标志 储层预测 地震解释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产量和含水率变化规律的预测 被引量:19
16
作者 宋考平 陈锐 +2 位作者 邓庆军 闫亚茹 康少冬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7-100,共4页
综合运用前缘推进理论和经验回归方法 ,建立起一种聚合物驱产量和含水率变化规律的预测模型 .在应用该方法计算时 ,假定区块以给定的单位时间产液量生产 ,压力是不断变化的 ,即“定产求压” .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大庆油田2 0个聚合物注入... 综合运用前缘推进理论和经验回归方法 ,建立起一种聚合物驱产量和含水率变化规律的预测模型 .在应用该方法计算时 ,假定区块以给定的单位时间产液量生产 ,压力是不断变化的 ,即“定产求压” .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大庆油田2 0个聚合物注入区块含水率和产油量变化规律进行了拟合和预测 ,结果表明 ,月产油量平均相对误差在 12 %以内 ,含水率平均相对误差在 3 %以内 ,累积产油量平均相对误差在 5 %以内 ;该方法预测精度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开采 聚合物驱油 产量 含水率 预测模型 前缘推进理论 经验回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驱油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72
17
作者 吴文祥 张玉丰 +1 位作者 胡锦强 刑德琪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100,共3页
针对三元复合驱含碱对驱油体系造成采出液处理困难等问题,进行了人造均质岩心和人造非均质岩心上SNP二元复合体系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人造均质岩心上,相同条件下的二元复合驱油采收率与三元复合驱采收率基本相当,而在非均... 针对三元复合驱含碱对驱油体系造成采出液处理困难等问题,进行了人造均质岩心和人造非均质岩心上SNP二元复合体系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人造均质岩心上,相同条件下的二元复合驱油采收率与三元复合驱采收率基本相当,而在非均质岩心上,相同条件下的二元复合驱油采收率要明显高于三元复合驱的采收率,且均大于20%;化学剂成本(按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价格计算后得到)基本相同条件下,增加复合体系段塞而适度降低主段塞中聚合物质量浓度,有利于二元体系的注入,且二元复合驱采收率仍然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P二元复合驱 三元复合驱 非均质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深层致密气藏高温压裂液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22
18
作者 韩松 张浩 +2 位作者 张凤娟 冯程滨 张永平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8,共5页
针对深层致密气藏储层埋藏深、岩性复杂且微裂缝发育、压裂施工规模大的特点,研制了深层致密气藏压裂液体系(CHTG),改变了传统压裂液受热、剪切快速降解的特点,研究了该压裂液体系性能.室内评价及现场应用表明:CHTG压裂液在170℃高温环... 针对深层致密气藏储层埋藏深、岩性复杂且微裂缝发育、压裂施工规模大的特点,研制了深层致密气藏压裂液体系(CHTG),改变了传统压裂液受热、剪切快速降解的特点,研究了该压裂液体系性能.室内评价及现场应用表明:CHTG压裂液在170℃高温环境中性能稳定,在150℃条件下,压裂液抗剪切可达到4.0 h,同时可根据需要控制压裂液的流变性,降低压裂液摩阻,并当排量为7 m3/min时,CHTG压裂液的摩阻是清水的16.7%;采用的降滤剂能显著降低双重介质下的压裂液滤失,压裂后表皮因数为-5.92,2口井压后无阻流量超过100×104m3/d,其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致密气藏 压裂液 耐温耐剪切性能 破胶性 滤失性 压裂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稠油油藏中直井与水平井组合SAGD技术优化地质设计 被引量:25
19
作者 孟巍 贾东 +3 位作者 谢锦男 汪国文 李平 贾振歧(审稿)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4-47,147,共4页
为提高D84块XLT超稠油油藏剩余油动用程度,以油藏特点和开发现状为基础,应用STARTS数值模拟软件,采用变深度、不均匀网格进行油藏数值模拟.提出了直井与水平井组合的SAGD(Steam-AssistedGravityDrain-age)技术,并对布井方式、水平段长... 为提高D84块XLT超稠油油藏剩余油动用程度,以油藏特点和开发现状为基础,应用STARTS数值模拟软件,采用变深度、不均匀网格进行油藏数值模拟.提出了直井与水平井组合的SAGD(Steam-AssistedGravityDrain-age)技术,并对布井方式、水平段长度、水平段在油层中的位置、注采参数等进行了优化设计.实施效果表明,各项参数的设计科学合理;采用直井与水平井组合SAGD技术,提高超稠油原油采收率是经济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油藏 SAGD 布井方式 数值模拟 注汽干度 注汽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流度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分析 被引量:23
20
作者 闫栋栋 杨满平 +2 位作者 王刚 许胜洋 李付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2,59,共5页
针对对低流度油藏,对我国东部某油田低流度油藏岩心进行"气泡法"启动压力测试与单相渗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流度越低,启动压力梯度越高,并且满足相关性非常高的乘幂变化关系.通过对岩心单相渗流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 针对对低流度油藏,对我国东部某油田低流度油藏岩心进行"气泡法"启动压力测试与单相渗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流度越低,启动压力梯度越高,并且满足相关性非常高的乘幂变化关系.通过对岩心单相渗流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到其流体非线性渗流段启动压力梯度的计算式.对其特征曲线进行渗流特征理论分析,得到最小启动压力梯度与拟启动压力梯度的理论值及启动压力梯度与驱替压力梯度的关系函数.由非线性渗流区长度的数学表达式可知,流度越低,其非线性渗流区越宽.该成果为低流度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的研究提供了相关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流度油藏 启动压力梯度 气泡法 单相渗流 非线性渗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