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本高校对学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立场及启示——基于359份日本高校政策样本的分析 |
张韬略
陈沪楠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2
|
如何培养高质量职业教育师资?——德国本硕连读课程模式及其启示 |
毛菊
夏冬梅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3
|
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与现实镜鉴——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 |
陈玥
董海霞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4
|
高教育绩效国家的教师工作时间探析:现状、监管举措和启示 |
杜屏
何茜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5
|
英国PGCE的“实践-反思”性经验与现实启示——以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为例 |
沈善良
贺卫东
张伟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意识形态视角下美国联邦政府教师教育治理理念的演变分析 |
郭芳
朱旭东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批判与辩护:STEM教育三十年主要争论与发展路向 |
孟献华
倪娟
渠慧慧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非洲研究型大学联盟如何引领非洲突破全球科研网络的边缘地位——机制、载体、战略、行动 |
张琪仁
曹阳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发展中国家何以实现赶超?——后发优势理论视角下金砖国家卓越计划的实施经验及启示 |
郭鑫
冯倬琳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退有所循:美、英、日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退出机制研究 |
陈殿兵
缪怡郡
杨新晓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美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创新举措: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以美国密歇根大学拉克哈姆研究生院为例 |
张炜
徐沛鋆
林永春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德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拔尖人才培养:历史演进、基本形式与主要特点 |
孙进
邢倩倩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日本高等教育协同应对策略研究 |
杜岩岩
于一帆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吉鲁的公民教育观探析 |
祁东方
郭星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普及学前教育与教师培养的美国困境——基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调查项目的二次数据分析 |
李敏谊
董晶
张祎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国家认同视域下美国中小学历史教育的复兴——以“布拉德利委员会报告”的研制为中心 |
张卓鸿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脆弱性理论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动因与策略 |
孔令帅
舒美豪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跨学科教学的境脉、取向与实践——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经验及其启示 |
胡蓉
余靖宇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国际教师诊断素养研究的系统透视:何以、何为与如何 |
韩继伟
王馨春
赵倩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日本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战略及其分层体系设计研究 |
牛可心
顾岩峰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