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931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epSeek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笔谈)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生全 李霓 +6 位作者 宋萑 荣晴 李洪修 王萌萌 雷浩 马玉林 曾文婕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共14页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DeepSeek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其在教育领域的多模态处理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功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教师能力提...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DeepSeek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其在教育领域的多模态处理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功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教师能力提升应着重将培养模式向“思维发展导向”转型、实践场域向“技术嵌入型”重构、制度环境创新向弹性化动态化转变等;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数据智能推动个性化教学的规模化、人机协同重构师生互动的深度、人文关怀守护教育本质的温度;三是应对课程知识形态变化需重塑知识选择标准、重构知识组织方式、规范知识表达过程、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四是DeepSeek驱动的教师教材使用需基于“思维过程可视化——文化认知与伦理嵌入——生成性交互积累”的三维智能要素,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特色化地运用教材、协同化地反思教材使用等;五是DeepSeek赋能深度学习评价需关注评价指标生成的众智叠加、评价方法的教学融入和评价数据处理中的算力支持,以此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不断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数字化赋能 教育强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师能力 课程知识形态 教师教材使用 深度学习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基于顾明远先生讲话内容整理 被引量:4
2
作者 许玉新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教育家精神不仅是教师职业追求的核心,更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力量。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是国家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战略。基础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教育现代化;落实“六... 教育家精神不仅是教师职业追求的核心,更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力量。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是国家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战略。基础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教育现代化;落实“六力”标准,实现教育强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家精神 敬业爱生 “六力” 基础教育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学生结构化学习能力发展的初中数学教科书设计——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新教材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章飞 顾继玲 +2 位作者 马复 张惠英 章巍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教科书结构化设计,既是达成课标要求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现实需要,教科书结构化设计的目标追求是促进学生结构化学习能力发展。数学学习中学生应较好地习得四种结构:主干知识的逻辑结构、具体对象的生长结... 教科书结构化设计,既是达成课标要求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现实需要,教科书结构化设计的目标追求是促进学生结构化学习能力发展。数学学习中学生应较好地习得四种结构:主干知识的逻辑结构、具体对象的生长结构、同类知识的研究结构、单元学习的学习结构。研究认为,促进学生结构化学习的教科书应做到:教科书“有结构”,教科书设计保持相关知识学习结构的一致性;结构“看得见”,尽可能外显教科书结构化设计便于学生感知结构;结构“我参与”,设计任务引导学生感知结构、建构结构。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新教材通过章前文字引领、章中活动感悟、章后结构梳理以及结构性习题的辅助等措施促进学生结构化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学习 教科书 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新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高中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唐书哲 徐剑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6,共6页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研究认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内涵主要包括文化知识和态度、理解和表达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策略。高中英语教学可以围绕这四个方面,采用主题阅读策略、体裁教学策...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研究认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内涵主要包括文化知识和态度、理解和表达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策略。高中英语教学可以围绕这四个方面,采用主题阅读策略、体裁教学策略、跨学科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学生习得文化知识和态度,坚持讲好中国故事的家国立场;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辨性;提升学生对中国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特别是利用多体裁、多模态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帮助学生恰当灵活使用跨文化策略,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讲好中国故事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学科大概念与关键概念、核心概念的区隔及轻松提取 被引量:1
5
作者 侯桂红 敖雪峰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大概念不是核心概念、关键概念。大概念与它们的差别有四:一是所属的知识类型不同;二是从属的学科领域不同;三是主客观性不同;四是价值大小不同。大概念被混同为核心概念、关键概念的原因有中外大概念研究的误解、望文生义、混淆文理科... 大概念不是核心概念、关键概念。大概念与它们的差别有四:一是所属的知识类型不同;二是从属的学科领域不同;三是主客观性不同;四是价值大小不同。大概念被混同为核心概念、关键概念的原因有中外大概念研究的误解、望文生义、混淆文理科概念的语义等。研究认为,大概念的提取无须繁复和舍近求远,可直接从课标和教材中轻松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 大概念 核心概念 关键概念 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初中生物学新教材的几个关键点 被引量:3
6
作者 谭永平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7,共5页
在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照“新课标”把握新教材的编写背景和理念,把握新教材概念体系的整体性,理解新教材情境创设的意义和特点,理解教材不同功能模块的定位和联系,对标教材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充分发挥新教材... 在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照“新课标”把握新教材的编写背景和理念,把握新教材概念体系的整体性,理解新教材情境创设的意义和特点,理解教材不同功能模块的定位和联系,对标教材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充分发挥新教材的综合育人价值。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对教材做加减、重组和活化,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新教材 人教版新教材 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教-大同版小学英语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与教学建议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庄 章珩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5,共6页
人教-大同版小学英语新教材编写理念聚焦核心素养,有机融合工具性与人文性;强调立德树人,科学构建教材结构体系;培养跨文化意识,全面提升思维品质。研究认为,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应聚焦“新课标”理念,推动核心素养落地;立足学生需求,优... 人教-大同版小学英语新教材编写理念聚焦核心素养,有机融合工具性与人文性;强调立德树人,科学构建教材结构体系;培养跨文化意识,全面提升思维品质。研究认为,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应聚焦“新课标”理念,推动核心素养落地;立足学生需求,优化课程学习活动设计;围绕主题内容,创新大单元整体教学;利用配套课程资源,持续改进小学英语课程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新教材 教材编写 核心素养 育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实践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逻辑基础、价值旨归与行动理路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敏 殷世东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7,共6页
学科实践与劳动教育融合是基础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获得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而且具有科学的学理依据和迫切的现实诉求。二者实现有机融合旨在强化学科育人价值、推动知识理念革新、驱动学习方式变革、优化劳动课程体系... 学科实践与劳动教育融合是基础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获得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而且具有科学的学理依据和迫切的现实诉求。二者实现有机融合旨在强化学科育人价值、推动知识理念革新、驱动学习方式变革、优化劳动课程体系,以突出学生的认识与实践,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并联通学习场域与资源,激活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为此,该课程应立足起点融合、载体依托、过程保障与实践表征四个层次,着力于构建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网络,并立足知识统整学习内容要素,打造学生中心的学习方式集合,最终形成劳动融通的学习活动生态,以达成预期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实践 劳动教育 融合课程 实践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整合理念的跨学科教学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胡久华 许超逸 章洁妮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68,共7页
我国“新课标”提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提出的将学科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科学与工程实践三个维度紧密结合的教学理念有高度的一致性。研究认为,三维整合的跨学科教学设计包括确立三维整合的表现性... 我国“新课标”提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提出的将学科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科学与工程实践三个维度紧密结合的教学理念有高度的一致性。研究认为,三维整合的跨学科教学设计包括确立三维整合的表现性目标和学习主题、确定三维整合的学习表现、提出驱动性问题并制定学习任务序列、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以规划教学活动、确定评价任务系统设计评价方案。在实施三维整合教学时,需要注意挖掘跨学科概念和科学与工程实践的内涵和联系、通过实践活动发展学科观念和跨学科理解、以评价反馈促进三维内容与教学活动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整合 跨学科教学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深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亚鹏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4,共7页
单元教学被认为是核心素养时代“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围绕当前单元教学的理论困惑与实践困境,研究认为,大观念与知识结构化同源共生,运用系统思维、分析思维、综合思维可以实现单元教学与课时教学统一。运用系统化教学设计思想,... 单元教学被认为是核心素养时代“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围绕当前单元教学的理论困惑与实践困境,研究认为,大观念与知识结构化同源共生,运用系统思维、分析思维、综合思维可以实现单元教学与课时教学统一。运用系统化教学设计思想,建构了分析设计、开发设计、过程设计三位一体的核心素养导向单元教学设计新模型,形成增进学生学习理解、培养专家思维、体悟学科精神意蕴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大观念 单元教学 高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地理工具:分类系统与教学逻辑
11
作者 李琳 李晓 +2 位作者 丁栋兴 杨颖 孙俊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3,共7页
地理工具是指在中学地理学习活动中,学生为了认识地理事象、获取地理知识、发展地理核心素养而使用的多种类型的处理地理信息的中介性手段。研究认为,地理实体类工具与地理思维类工具构成了双维度的地理工具分类系统框架,“感受—体验... 地理工具是指在中学地理学习活动中,学生为了认识地理事象、获取地理知识、发展地理核心素养而使用的多种类型的处理地理信息的中介性手段。研究认为,地理实体类工具与地理思维类工具构成了双维度的地理工具分类系统框架,“感受—体验”“交互—整合”“拓展—变构”的地理工具三阶段学习机制与“能力进阶—情境运用—实践活动—数字驱动”的地理工具教学策略组成了地理工具的教学逻辑。基于此,可分阶段培养学生的地理工具运用能力与地理实践力,促进学习的互动与个性化,也有利于地理工具教学与中学地理教育活动的优化与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工具 分类系统 教学逻辑 学习机制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历史学科素养需要关注历史视角
12
作者 赵亚夫 王睿颖 邓敏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7,共5页
历史视角是历史思维的关键要素,历史思维则是历史素养的基础。研究认为:历史视角牵涉历史观,具有思辨意涵。只能历史地看问题,历史探究才具有意义。历史视角以不同面貌作用于历史分析与阐释,教师应抓住显性视角和隐形视角,发展学生的历... 历史视角是历史思维的关键要素,历史思维则是历史素养的基础。研究认为:历史视角牵涉历史观,具有思辨意涵。只能历史地看问题,历史探究才具有意义。历史视角以不同面貌作用于历史分析与阐释,教师应抓住显性视角和隐形视角,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并据此使历史视角成为改进教学评的抓手,确定历史教学的探究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 历史视角 历史思维 学习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事件影响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案例研究——以地理教师为例
13
作者 康红芹 陈远志 李洁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5,共5页
采用案例研究法,对10位优秀地理教师教研经历中的关键事件及其之于科研素养提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影响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关键事件主要包括自主发展型、任务驱动型和外源赋能型.在关键事件影响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机理中,教研任... 采用案例研究法,对10位优秀地理教师教研经历中的关键事件及其之于科研素养提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影响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关键事件主要包括自主发展型、任务驱动型和外源赋能型.在关键事件影响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机理中,教研任务驱动是前提,教师的深刻反思、追求自我学习并付诸教研行动是关键,产出成果后的教研意义理解和科研素养内化是升华。展望未来,教师应正确认识自身对于科研素养提升的真实需求,既通过已有关键事件汲取科研力量,还需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预设可能性的关键事件,借力关键人物触发新的关键事件,并依托所在平台来延续新的关键事件,以此促进教师科研素养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事件 教师科研素养 地理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物学教学的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
14
作者 燕艳 赵齐鲁 +1 位作者 张艳秋 朱磊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0,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将其融入生物学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通过理论思辨与文本研究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物学教学存在着教材资源碎片化分布、教师传统文化转化能力结构性缺失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将其融入生物学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通过理论思辨与文本研究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物学教学存在着教材资源碎片化分布、教师传统文化转化能力结构性缺失以及教学实施停留于表层化应用等三重困境。依据科学本真与文化意蕴统一、认知规律与教学适切平衡、目标导向与过程生成协同、学科逻辑与文化浸润融合的融入原则,研究认为,可以通过构建“三维同构”的课程资源开发、“多维进阶”的教师能力培养以及“双线融合”的教学策略实施路径,助力兼具科学理性与文化底蕴的时代新人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生物学教学 中学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小学高质量美育实施的困境、理念与改进策略
15
作者 杨晓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1,共6页
美育是新时代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美育实施过程中存在低质量的现状与问题,其实质是美育的审美性与实施过程呈现的功利性的二元对立与冲突.研究认为,新时代高质量美育实施的重要理念就是要克服二元对立观,建... 美育是新时代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美育实施过程中存在低质量的现状与问题,其实质是美育的审美性与实施过程呈现的功利性的二元对立与冲突.研究认为,新时代高质量美育实施的重要理念就是要克服二元对立观,建立一元整体论的美育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中小学高质量美育实施应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美育目标,开发丰富的美育课程资源,开展审美化的课堂教学,实施表现性评价,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以促进美育高质量实施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美育 功利性 审美性 审美经验 高质量美育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莫让“以一带三”沦为“以一代三”
16
作者 张心科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38,共4页
从为教学寻找抓手来看,提倡“以一带三”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不应将“一”局限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方面中的语言,而应包括思维、审美、文化在内的四者之一,否则就会沦为“以一代三”,并导致思维、审美、文化教育的名存实。有时应突破... 从为教学寻找抓手来看,提倡“以一带三”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不应将“一”局限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方面中的语言,而应包括思维、审美、文化在内的四者之一,否则就会沦为“以一代三”,并导致思维、审美、文化教育的名存实。有时应突破“以一带三”的思维定式,根据编者的预设以及教材、学生的特点而采用“以多带多”的策略,以全面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 以一带三 以一代三 以多带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历史教育研究2024年度报告——基于2024年《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转载历史教育论文的分析
17
作者 徐赐成 沈琰琰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3,共7页
2024年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转载发表的中学历史教育类成果,在热点问题研究上更加深入,呈现以热点研究带动基础研究的趋向。尤其在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历史学科大概念教学、历史学科项目化学习、深度学习与历... 2024年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转载发表的中学历史教育类成果,在热点问题研究上更加深入,呈现以热点研究带动基础研究的趋向。尤其在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历史学科大概念教学、历史学科项目化学习、深度学习与历史学习的融合、历史叙事课堂教学、创新课程内容及其运用方式、历史作业和试题命制、历史教科书及教学内容、史料教学和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践等问题研究上成果突出,呈现综合化、理论化的研究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历史教育研究 年度报告 综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初高中教学进阶研究
18
作者 郑林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共7页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初高中历史课程共同的主题,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以及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大部分相同或相近,教学中要避免简单重复、体现初高中教学的进阶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围绕本主题的...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初高中历史课程共同的主题,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以及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大部分相同或相近,教学中要避免简单重复、体现初高中教学的进阶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围绕本主题的学科大概念设计体现初高中能力进阶的历史教学目标;第二,针对教学目标设计契合初高中学生历史认知特点的教学活动。通过历史教学,学生形成的历史认识相同,即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的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初中生的认识侧重感知基础上的理解,高中生的认识侧重探究基础上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学科大概念 历史教学 初高中进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培养历史共情而教:认知基础、培养过程、实施策略
19
作者 陈辉 古晨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7,共7页
历史共情是一种能力,具有促进历史理解的学科价值与培育学生社会情感的社会价值,与当代共生性人学理念高度契合。其内涵的确定与实施策略的归旨需要以理论作为支撑,即微观史学理论为历史共情的史料选择提供理论支持,情感教育理论阐述了... 历史共情是一种能力,具有促进历史理解的学科价值与培育学生社会情感的社会价值,与当代共生性人学理念高度契合。其内涵的确定与实施策略的归旨需要以理论作为支撑,即微观史学理论为历史共情的史料选择提供理论支持,情感教育理论阐述了历史共情发展过程的内在机制,多元智能理论为确定历史共情培养目标提供方向.研究认为,理论体现于培养过程与实施策略.历史共情的初级阶段依托微观史料,开展具身活动以感悟历史情境;历史共情的拓展阶段通过以历史论证活动为载体,学生换位思考、错位思考以获取多元视角;历史共情的反思阶段利用自我联系、自我反思,帮助学生实现情感联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 历史共情 历史思维 情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与法治课程共同体意识培育体系及教学实现——基于对《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
20
作者 卢丹丹 任天鸣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3,共6页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道德与法治课程从共同体的共存相依性、多元协同性和持续发展性出发,以情系家国、仁爱关怀为精神内核,树立共同家国观;以开放包容、共建共享为能力品质,树...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道德与法治课程从共同体的共存相依性、多元协同性和持续发展性出发,以情系家国、仁爱关怀为精神内核,树立共同家国观;以开放包容、共建共享为能力品质,树立共同利益观;以绿色低碳、和谐发展为生活态度,树立生态发展观。研究认为,培育道德与法治课程共同体意识的教学进路为:教学目标分层融入共同体理念,教学内容突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中国化时代化,教学实施重在构建思辨与实践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课程 共同体意识培育 共同家国观 共同利益观 生态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