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827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学刊》的刊徽设计
1
作者 姚明慧 吴仪芳 丁秀芳 地震学刊 CSCD 1997年第3期61-63,共3页
提出了刊徽设计的原则和要求。所设计的《地震学刊》的刊徽是个由经纬网格所构成的公转着的地球。经纬网格由SJ两个字母和两条细线所组成。SJ为《地震学刊》英文名和江苏的汉语拼音名的缩写。S表示大地震所激发的地球自由振动的一... 提出了刊徽设计的原则和要求。所设计的《地震学刊》的刊徽是个由经纬网格所构成的公转着的地球。经纬网格由SJ两个字母和两条细线所组成。SJ为《地震学刊》英文名和江苏的汉语拼音名的缩写。S表示大地震所激发的地球自由振动的一阶振型;两条细线既表示经线,又表示地球自由振动的基振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学刊 刊徽 设计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1~1997年《地震学刊》的发文、引文统计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丁秀芳 地震学刊 CSCD 1999年第1期61-66,共6页
从发文数量,发文地区分布,核心作用,论文作者合作度,引文数量,普赖斯指数,引文期刊等方面,分析了《地震学刊》吸收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测定了7种地震期刊为江苏省地震局图书馆的核心期刊。
关键词 地震学刊 发文 引文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南黄海盆地区域构造特征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王巍 陈高 +1 位作者 王家林 吴健生 地震学刊 CSCD 1999年第1期47-55,共9页
利用地球物理、地质、钻孔等资料,以苏北-南黄海盆地作为主体,从莫霍面形态、古侵蚀面形态、断裂展布、火成岩发育特征等资料,解剖区域构造,对于油气勘探、天然地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莫霍间断面 构造运动 黄海盆地 区域构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中地区北西向断裂及其第四纪晚期的活动特征 被引量:33
4
作者 晁洪太 崔昭文 李家灵 地震学刊 CSCD 1992年第2期1-10,共10页
鲁中地区北西向断裂在晚更新世末期曾强烈活动,全新世初期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活动性.本文在分析北西向断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北西向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标志和时代、断层分段活动、活动段的空间分布特点、断裂新活动的力学性质和... 鲁中地区北西向断裂在晚更新世末期曾强烈活动,全新世初期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活动性.本文在分析北西向断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北西向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标志和时代、断层分段活动、活动段的空间分布特点、断裂新活动的力学性质和活动方式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中地区 断裂 第四纪 地震 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9、10号泉F^-映震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高小其 迪里夏提 +3 位作者 许秋龙 李艳萍 冯晓晖 崔勇 地震学刊 CSCD 2002年第1期5-11,共7页
从监测泉点的水文地质概况入手,结合近18年来的观测资料,分析并总结了9、 10号泉水中F-的映震特征: F-的地震前兆异常基本上都是正异常,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即基本上遵循: 背景值-脉冲式突升-最高值-突降-恢复至背景值的规律。 ... 从监测泉点的水文地质概况入手,结合近18年来的观测资料,分析并总结了9、 10号泉水中F-的映震特征: F-的地震前兆异常基本上都是正异常,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即基本上遵循: 背景值-脉冲式突升-最高值-突降-恢复至背景值的规律。 而地震常常发生在F-含量恢复背景值后数天或数十天,仅有个别地震发生在F-含量达最高值时。 最后,初步认定了泉点较好的地震构造环境是造成该9、 10号泉F-具有映震灵敏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地震前兆 异常特征 氟离子 地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江苏及邻区第四纪活动特征 被引量:26
6
作者 谢瑞征 丁政 +1 位作者 朱书俊 赵永福 地震学刊 CSCD 1991年第4期1-7,共7页
本文根据郯庐断裂带江苏及邻区第四纪断裂分布、活动性质、活动方式、活动期及活动强度在各段发展的差异,将研究区内划分为三段:安丘—郯城、宿迁—泗洪、庐江—广济段。第四纪晚期以来断裂活动由北往南逐渐减弱,北段活动由西向东迁移,... 本文根据郯庐断裂带江苏及邻区第四纪断裂分布、活动性质、活动方式、活动期及活动强度在各段发展的差异,将研究区内划分为三段:安丘—郯城、宿迁—泗洪、庐江—广济段。第四纪晚期以来断裂活动由北往南逐渐减弱,北段活动由西向东迁移,南段由东向西迁移,这些特征对潜在震源区的圈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 断裂带 第四纪 活动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地震风险评估 被引量:20
7
作者 冯利华 程归燕 地震学刊 CSCD 2000年第1期19-22,共4页
利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评估方法 ,对地震灾害进行了风险分析。该方法简单易行 ,分析结果意义清楚 ,对防灾抗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地震 灾害指标 风险水平 风险评估 信息扩散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山窗与华东中强地震关系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郑兆苾 庆梅 李敏莉 地震学刊 CSCD 1999年第2期1-9,共9页
分析了1972~1997年霍山窗小震的资料,研究了小震月频次、小震空间分布、P轴取向、P波初动等特征。认为当霍山窗小震月频次增高超过40次时应注意3个月内华东地区在佛子岭东北或西南方向500km内可能发生中强地震。未... 分析了1972~1997年霍山窗小震的资料,研究了小震月频次、小震空间分布、P轴取向、P波初动等特征。认为当霍山窗小震月频次增高超过40次时应注意3个月内华东地区在佛子岭东北或西南方向500km内可能发生中强地震。未来地震的大小、距离和方位与震群中的最大震级及佛子岭台记录到的P波初动符号的一致性和空间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窗 地震空间分布 P波初动 中强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地球化学方法对郯庐断裂带江苏段隐伏断裂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丁政 谢瑞征 +3 位作者 张大其 南金生 赵永福 祁玉岭 地震学刊 CSCD 1991年第4期32-38,共7页
郯庐断裂带在江苏境内,大部分为松散层所覆盖。作者采用氡气、α径迹、汞、^(210)钋等四种方法对其进行测量,以确定其位置及产状,其结果与钻孔资料、人工地震和精密磁测成果一致。通过综合分析,认为郯庐带江苏段是一条活动性断裂,但断... 郯庐断裂带在江苏境内,大部分为松散层所覆盖。作者采用氡气、α径迹、汞、^(210)钋等四种方法对其进行测量,以确定其位置及产状,其结果与钻孔资料、人工地震和精密磁测成果一致。通过综合分析,认为郯庐带江苏段是一条活动性断裂,但断层气测量结果表明,其新活动水平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断裂 测量 郯庐 江苏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浮放物体的运动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永林 杨伟林 章熙海 地震学刊 CSCD 1994年第3期1-4,共4页
本文从浮放物体的基本运动方程出发,导出了浮放物体受震振动的运动参数表达式,它是用仿真技术研究浮放物体地震运动的基本公式.
关键词 浮放设备 地震 振动 运动参数 减震装置 滑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值评分方法的再学习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郑兆苾 李罡风 汪雪泉 地震学刊 CSCD 2001年第1期27-31,共5页
详细介绍了目前最常用的预报效能评价R值评分方法的基本内容和不同公式 ,分析了计算R值评分时所选用参数和使用公式不同对R值的影响。
关键词 前兆异常 R值评分 预报效能评价 地震预报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立式储油罐地震应力的有限元计算 被引量:16
12
作者 邓民宪 张永凯 师俊平 地震学刊 CSCD 2000年第3期18-23,共6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 ,考虑在静载和动载共同作用下 ,对常压立式拱顶储油罐的地震应力进行了计算分析 ,给出了轴向应力的分布状态 ;并与相关抗震设计规范中的验算公式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由于地震的动力作用 ,储油罐的受力状态... 采用有限元方法 ,考虑在静载和动载共同作用下 ,对常压立式拱顶储油罐的地震应力进行了计算分析 ,给出了轴向应力的分布状态 ;并与相关抗震设计规范中的验算公式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由于地震的动力作用 ,储油罐的受力状态不是均匀分布 ,出现了峰值和谷值 ,而这些应力峰值大于工业设备抗震鉴定标准和石油化工设备抗震鉴定标准中公式的计算应力值 ,这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油罐 抗震计算 有限元 地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CT)在地基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宋文荣 吴仪芳 +2 位作者 刘建达 许汉刚 宋建军 地震学刊 CSCD 1994年第2期62-64,共3页
简要地介绍了一种新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CT)的基本原理及特点,阐明了它在地基勘探,尤其是在一些重大工程的地基勘探中,为其他勘探方法所不具备的特点.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主要依据介质的不同吸收系数进行电磁波透... 简要地介绍了一种新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CT)的基本原理及特点,阐明了它在地基勘探,尤其是在一些重大工程的地基勘探中,为其他勘探方法所不具备的特点.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主要依据介质的不同吸收系数进行电磁波透射得到最大量数据,由计算机处理得到勘探剖面上吸收系数β值并以灰度或彩色成像,形象、直观地研究复杂地质现象的成因及局部结构,对于基岩中的断层、软弱夹层、地下溶洞及其发育特征、地下不明隐藏物等勘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 层析成像 地基 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震台的大地电场观测场地建设及对其初步观测资料的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沈红会 王海云 +1 位作者 刘广宽 周加新 地震学刊 CSCD 2002年第2期17-23,共7页
南京基准地震台于 1998 0 6建立了大地电场观测系统 ,同年开始观测。本文介绍了场地建设概况 ,并根据其初步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大地电场的一些机理特征 ,在大地电场的背景消除方面作了一些探究。
关键词 南京地震台 大地电场 排除干扰 选址 电极 埋设 外线架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活动性的定量化及其在地震中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炜 宋先月 +1 位作者 刘峥 王琤琤 地震学刊 CSCD 1998年第4期1-9,共9页
在分析描述地震活动性的各类参数的基础上,认为Ab值可以较好地定量描述一个地区的地震活动增强和平静特征。本文使用1972~1996年期间华北地区地震资料进行Ab值的空间扫描,研究中强以上地震前的中短期异常变化。结果表明... 在分析描述地震活动性的各类参数的基础上,认为Ab值可以较好地定量描述一个地区的地震活动增强和平静特征。本文使用1972~1996年期间华北地区地震资料进行Ab值的空间扫描,研究中强以上地震前的中短期异常变化。结果表明在中短期阶段,半数震例的Ab值中期异常区出现明显的缩小或消失,也有少量地震在临震前1~3个月再次出现明显增大。文中还就Ab值进行中短期预报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Ab值 地震预报 短期预报 定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全新世活动问题的商榷 被引量:12
16
作者 谢瑞征 朱书俊 丁政 地震学刊 CSCD 1991年第4期15-18,共4页
郯庐断裂带是一条规模巨大的第四纪活动断裂。一些地震学者对其在江苏境内的最新活动期持有不同看法:1.全新世早期有活动。2.不仅全新世早期有活动,而且人文历史时期亦有活动。3.晚更新世晚期有强烈活动。笔者认为,意见分歧的关键是对... 郯庐断裂带是一条规模巨大的第四纪活动断裂。一些地震学者对其在江苏境内的最新活动期持有不同看法:1.全新世早期有活动。2.不仅全新世早期有活动,而且人文历史时期亦有活动。3.晚更新世晚期有强烈活动。笔者认为,意见分歧的关键是对区内断裂有无错断全新世地层及一些典型剖面中全新世地层变动的认识。为了弄清全新世断裂活动,笔者对郯庐断裂带上一些有争议的剖面进行重新开挖,并将结果公布于下,以供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 断裂带 活动 全新世 江苏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Z分量整点值空间相关法在江苏地区地震预报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4
17
作者 冯志生 王建宇 +1 位作者 蒋延林 胡向明 地震学刊 CSCD 1998年第3期13-18,共6页
应用江苏地磁台站Z分量整点值资料,研究了江苏地区Z分量整点值的相关性及在江苏地区地震预报中的作用,给出了该法在江苏地区的异常判据指标,并应用该指标提取了1990~1997年的三个异常,其中两个异常有地震对应。
关键词 地磁 Z分量 地磁异常 地震预报 整点值 空间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引起地面振动的衰减特征 被引量:11
18
作者 夏瑞良 龚小平 沈小七 地震学刊 CSCD 2001年第2期41-43,66,共4页
对强夯施工的现场进行了近距离的测量 ,得到了最大地动位移值随距离的变化特征 ,其衰减规律较好地符合负幂函数衰减规律 ,水平径向与垂直向的衰减指数分别为 1 495 3,0 4714。
关键词 强夯 地动位移 衰减特征 地面振动 地基基础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地裂缝的分布特征、成因类型及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高中和 竺清良 +1 位作者 季幼庭 陈晓明 地震学刊 CSCD 1997年第1期1-10,共10页
研究了近三十年来发生于江苏省的5次较大的地裂缝事件,分析了地裂缝在江苏省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各次地裂缝事件的主要形成原因,提出了构造地裂缝与非构造地裂缝的判别准则,最后探讨了地裂缝灾害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地裂缝 分布特征 成因 类型 防治对策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浙皖沪地区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判定标志的研讨 被引量:9
20
作者 谢瑞征 徐徐 黄伟生 地震学刊 CSCD 1997年第1期11-20,共10页
通过对区内中强地震震例、地震构造背景、地壳深部构造、居里等温面埋深变化及地震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提出区内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判别的主要标志,重点讨论了区内中强地震与中地壳层内的深变质岩系和居里等温面的关系。
关键词 中强地震 潜在震源区 变质岩 居里等温面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