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491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5,X/47,XYY性发育异常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
作者 田文艳 罗营 +4 位作者 李小燕 颜琪 薛凤霞 王颖梅 张慧英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45,X/47,XYY性发育异常是一种由于罕见的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性发育异常疾病。报告1例收治的45,X/47,XYY嵌合型性发育异常患者,该患者主因原发性闭经并出现男性化表现就诊,具有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urner综合征)的表现,腹腔镜探查... 45,X/47,XYY性发育异常是一种由于罕见的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性发育异常疾病。报告1例收治的45,X/47,XYY嵌合型性发育异常患者,该患者主因原发性闭经并出现男性化表现就诊,具有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urner综合征)的表现,腹腔镜探查显示一侧性腺为条索状,另一侧外观睾丸样,病理为卵睾型性腺,手术切除双侧附件并予人工周期治疗,有月经来潮。结合本例及检索到的文献报道的女性表型中因原发性闭经就诊的病例共11例,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式进行总结。女性表型45,X/47,XYY性发育异常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以Turner综合征表现合并男性化表现多见,应尽早发现并切除发育不良的性腺,防止性腺肿瘤的发生和男性化表现出现。术后进行长期激素替代治疗,同时注重患者精神心理的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障碍 嵌合体 性染色体畸变 性腺发育不全 混合性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特纳综合征 激素替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干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糖脂代谢异常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征 李梦元 +3 位作者 李博 梁婧翘 张雅冬 许昕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68-377,394,共11页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阐述中药干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代谢异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主流医药数据库中关于中医、中西医结合对比单纯西药治疗PCOS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阐述中药干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代谢异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主流医药数据库中关于中医、中西医结合对比单纯西药治疗PCOS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全文的设计方案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2项RCT进行Meta分析,中药或中西药联合治疗不仅在提升排卵率这一主要研究指标上优于单纯西药治疗(P<0.05),还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等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均P<0.05),但在调节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方面与西药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或中西药联合干预肥胖型PCOS糖脂代谢异常,具有多途径、多靶点调控作用,无严重不良反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肥胖 腹部 葡萄糖代谢障碍 脂代谢障碍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洁 马翔(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尿酸(uric acid)是内、外源性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尿酸的合成和排泄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研究显示,血尿酸水平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妊娠结局紧密相关。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女性发生高尿酸... 尿酸(uric acid)是内、外源性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尿酸的合成和排泄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研究显示,血尿酸水平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妊娠结局紧密相关。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女性发生高尿酸血症的风险高于非PCOS女性,在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PCOS患者中,血尿酸水平升高与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降低及低出生体质量儿风险增加独立相关。白细胞介素-1β可能是血尿酸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之间的连接桥梁,引起子宫内膜蜕膜化功能失调,从而导致不孕。同时孕妇血尿酸水平升高可引起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并发症,导致子代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等不良妊娠结局。综述尿酸对育龄期女性的生殖健康和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制定诊疗策略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不育 妊娠结局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疾病谱与基因变异分析
4
作者 刘芙蓉 王兴 +4 位作者 李燕婷 张钏 郭媛媛 惠玲 郝胜菊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78-383,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甘肃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疾病谱、发病率和基因变异谱,探究本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遗传特征。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进行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的213786例新生儿干血斑样本,可疑阳性... 目的:回顾性分析甘肃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疾病谱、发病率和基因变异谱,探究本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遗传特征。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进行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的213786例新生儿干血斑样本,可疑阳性患儿进行尿气相质谱和(或)高通量基因测序诊断,对确诊患儿的疾病谱、发病率和基因变异谱进行分析。结果:在189例复筛阳性患儿中确诊145例,包含15种遗传代谢病,甘肃地区遗传代谢病总体发病率为1/1474,其中高苯丙氨酸血症99例,占68.28%,是甘肃地区遗传代谢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发现20种变异基因相关的268个变异位点,如一些热点变异:PAH基因c.728G>A、c.611A>G和MMACHC基因c.609G>A、c.567dupT,以及未报道的新变异:MMACHC基因c.298G>T、MUT基因c.2000A>G、MMAA基因c.734-7A>G。结论:质谱学筛查联合基因检测技术可有效探究遗传代谢病的遗传特征,为该类疾病后续的临床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质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睾多发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5
作者 陈小均 刘豫月 +3 位作者 孔涛 王成李 刘昭文 张志杰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13-316,共4页
附睾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国内外仅报道数例,并且都是单发的肿瘤。报告1例附睾多发性IMT病例,患者自行发现右侧阴囊内肿物1年,肿物进行性增大。超声检查提示右侧阴囊内多发实性结节,行右侧阴囊... 附睾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国内外仅报道数例,并且都是单发的肿瘤。报告1例附睾多发性IMT病例,患者自行发现右侧阴囊内肿物1年,肿物进行性增大。超声检查提示右侧阴囊内多发实性结节,行右侧阴囊探查术+肿物切除术,术中发现右侧附睾多发类圆形质韧肿物,术后肿物病理证实为IMT,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肿物复发。通过回顾相关文献,认为附睾IMT与发生在附睾的其他肿物临床症状类似,术前一般难以诊断,该肿瘤会进行性增大,有低度恶性潜能,故建议手术切除肿物,术后患者无需特殊治疗,一般不会复发,但需定期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肌组织 附睾 生殖器肿瘤 男(雄)性 超声检查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地区育龄夫妇基因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研究
6
作者 刘芙蓉 张钏 +5 位作者 周秉博 陈雪 田芯瑗 马盼盼 惠玲 郝胜菊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育龄夫妇单基因遗传病携带情况,为对高危家庭进行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87对育龄夫妇,采用目标区域捕获二代测序技术进行100种单基因隐性遗传...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育龄夫妇单基因遗传病携带情况,为对高危家庭进行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87对育龄夫妇,采用目标区域捕获二代测序技术进行100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扩展性携带者筛查(expanded carrier screening,ECS)。有3个家系的母亲于妊娠18~21周抽取羊水15 mL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结果:在887对育龄夫妇中检出31对高风险夫妇,其中25对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高风险夫妇,6对X连锁隐性遗传病高风险夫妇。在1774人(887对夫妻)中,678人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携带者。高风险夫妇中GJB2基因携带率最高,其次为PAH基因与CFTR基因。有3对高风险夫妇妊娠期进行了产前诊断,1对夫妇因胎儿为囊性纤维化患儿选择了终止妊娠;另两对夫妇分别因胎儿为携带者和野生型表型选择继续妊娠,2例生后新生儿表型均正常。结论:育龄夫妇进行ECS有助于实施精准的产前诊断及生育指导,对降低出生缺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性携带者筛查 单基因遗传病 遗传咨询 产前诊断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例妊娠相关溶血尿毒症综合征临床分析
7
作者 高晓丽 苏婧 +1 位作者 李增彦 李洁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58-461,共4页
目的:提高对妊娠相关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24年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分娩的14例妊娠相关HUS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措施及预后。结果:14例患者均并发子... 目的:提高对妊娠相关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24年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分娩的14例妊娠相关HUS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措施及预后。结果:14例患者均并发子痫前期,11例发生于产后;均出现少尿或无尿伴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损伤;血浆疗法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主要治疗方法,经过结合低分子肝素、糖皮质激素综合治疗均好转出院,血浆置换联合CRRT治疗者远期预后较好;随访0.5~14年,1例肾移植,7例发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6例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妊娠相关HUS发病罕见,病情凶险预后极差,应尽早诊断,及时给予血液净化及综合治疗有助于病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 妊娠并发症 先兆子痫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彩华 郭培培 +3 位作者 姜小花 方有燕 周平 魏兆莲(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辅助生殖技术中,控制性促排卵过程中预防内源性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峰的过早出现至关重要。传统的控制性促排卵方案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类似物(GnRH激动剂或拮抗剂)抑制内源性L... 辅助生殖技术中,控制性促排卵过程中预防内源性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峰的过早出现至关重要。传统的控制性促排卵方案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类似物(GnRH激动剂或拮抗剂)抑制内源性LH水平,存在成本高、使用不方便等缺点。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rogestin-primed ovarian stimulation,PPOS)方案利用外源性孕激素对垂体的负反馈作用抑制LH水平,已被证实在各种人群中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其子代安全性也得到初步证实。综述PPOS方案的具体机制、不同外源性孕激素类药物的应用、不同人群的应用效果及子代安全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诱导 生殖技术 辅助 促黄体激素 妊娠结局 早发LH峰 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促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潜在价值及其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安琪 朱梦一 +2 位作者 王宇 高敬书 吴效科(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94-500,共7页
丹参酮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一类化合物,因其抗炎、抗氧化及抗癌特性而备受关注。近期研究表明,丹参酮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治疗中具有潜在价值。丹参酮可能通过调节激素平衡、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以及减轻... 丹参酮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一类化合物,因其抗炎、抗氧化及抗癌特性而备受关注。近期研究表明,丹参酮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治疗中具有潜在价值。丹参酮可能通过调节激素平衡、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以及减轻炎症反应等机制,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异常,高雄激素血症和慢性低度炎症等症状。此外,丹参酮还能改善PCOS患者排卵障碍和卵巢功能不全。综述近年来丹参酮在PCOS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PCOS临床实践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多囊卵巢综合征 作用机制 隐丹参酮 丹参酮Ⅱ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文雅 张巧利 杨晓葵(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通常伴有月经失调、不孕、多毛、痤疮和肥胖等临床表现,目前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通常伴有月经失调、不孕、多毛、痤疮和肥胖等临床表现,目前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参与了PCOS的病理过程,有望成为治疗PCOS的新靶点。内质网应激是内质网的稳态失衡,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中积累的状态。一定程度的内质网应激有助于卵泡的发育成熟,但持续的内质网应激会诱导颗粒细胞凋亡,并且通过影响类固醇激素代谢、糖代谢和脂质代谢等过程导致PCOS患者卵泡发育异常、性激素及胰岛素合成分泌紊乱,从而对女性生育能力造成不利影响。综述内质网应激与PCOS各种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期为PCOS的病因学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内质网应激 卵泡发育 雄激素增多症 胰岛素抵抗 肥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理机制中的颗粒细胞自噬 被引量:3
11
作者 甄佳 赵紫渊 +2 位作者 王子璐 师伟 徐丽(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0-154,共5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病理机制尚未阐明。自噬参与卵泡发育的各个阶段,其中卵泡颗粒细胞自噬相对活跃。通过维持颗粒细胞自噬的稳态支持卵巢功能、调控卵泡发...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病理机制尚未阐明。自噬参与卵泡发育的各个阶段,其中卵泡颗粒细胞自噬相对活跃。通过维持颗粒细胞自噬的稳态支持卵巢功能、调控卵泡发育,最终影响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自噬相关基因和蛋白的异常表达可激活不同的自噬通路,抑制卵泡颗粒细胞发育、干扰内分泌稳态,参与PCOS的病理过程,并影响其预后。综述参与颗粒细胞自噬的关键分子及其在PCO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研究PCOS发生机制及探索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泡 自噬 自噬相关蛋白质类 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颗粒细胞胰岛素抵抗的相关信号通路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露露 任文超 +1 位作者 张晓轩 任春娥(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发生发展有关,而与IR相关的胰岛素信号通路异常会引起卵巢局部代谢紊乱,进而影响卵泡发育及卵子质量。PCOS卵巢颗粒细胞中胰岛素作用的经典通路,...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发生发展有关,而与IR相关的胰岛素信号通路异常会引起卵巢局部代谢紊乱,进而影响卵泡发育及卵子质量。PCOS卵巢颗粒细胞中胰岛素作用的经典通路,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和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通路;与炎症相关的通路包括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等;氧化应激相关通路包括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途径和GTP酶免疫相关蛋白7(GTPase of immunity-associated protein 7,GIMAP7)/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途径;与脂质代谢相关的通路如激活转录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通路等。明确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中IR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增进PCOS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进一步为PCOS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细胞内信号肽和蛋白质类 信号传导 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手术后冻融胚胎移植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宇轩 孟子凡 +1 位作者 董丽 季慧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74-278,共5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手术至术后第1次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的间隔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进行FET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患者...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手术至术后第1次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的间隔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进行FET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周期因内膜因素采用了全胚胎冷冻,后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并在术后进行第1次FET。根据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手术后FET时机分为3组:息肉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后FET治疗组(A组)303个周期、息肉术后第2次月经来潮后FET治疗组(B组)159个周期、息肉术后第3~6次月经来潮后FET治疗组(C组)79个周期。结果:C组患者有剖宫产手术史者占比与A组相似,但高于B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5%vs.9.9%vs.6.3%,P=0.045)。3组患者的其他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和C组相比,B组的种植率(58.8%vs.48.0%vs.34.1%,P<0.001)和临床妊娠率(75.5%vs.63.0%vs.50.6%,P<0.001)明显升高。B组的持续妊娠率与A组相似,但明显高于C组(67.3%vs.57.1%vs.46.8%,P=0.008)。3组的早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9)。二元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后,3组的持续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手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进行FET治疗的妊娠结局与延迟治疗类似,为减少患者等待过程中的精神负担并缩短到达妊娠的时间,推荐息肉术后尽快安排FET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宫腔镜检查 妊娠结局 冻融胚胎移植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及肠道代谢物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昕玥 李宁 +1 位作者 魏林飞 张学红(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人体肠道微生物丰富多样,其中肠道菌群可通过脑-肠轴途径影响宿主代谢、免疫等多个过程,进而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肠道菌群的改变与其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慢性炎症、... 人体肠道微生物丰富多样,其中肠道菌群可通过脑-肠轴途径影响宿主代谢、免疫等多个过程,进而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肠道菌群的改变与其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慢性炎症、代谢综合征等临床特征及并发症相关。近年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也可能通过胆汁酸、短链脂肪酸、神经酰胺、三甲胺衍生物等肠道代谢产物影响PCOS的发病及病理过程。此外,也有部分研究探讨了应用粪便微生物群移植、补充益生菌和合生元等调节肠道菌群,以期为改善PCOS临床表现及相关并发症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胃肠道微生物组 治疗 代谢疾病 肠道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丽燕 金叶 +3 位作者 史莉 韩梅 于然 宋东红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调查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合并不孕患者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1月—2023年3月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女性不孕症患者病耻感量表(Infertility Stigma Sca... 目的:调查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合并不孕患者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1月—2023年3月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女性不孕症患者病耻感量表(Infertility Stigma Scale,ISS)、生育压力量表(Fertility Problem Inventory,FPI)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门诊治疗的PCOS合并不孕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本次共发放问卷269份,有效问卷251份,有效率为93.3%。PCOS合并不孕患者的ISS总分为(61.49±23.25)分,FPI总分为(148.32±31.02)分;ISS总分与FPI总分呈强正相关(r=0.719,P<0.001)。分层回归显示,生育压力是PCOS合并不孕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生育压力可独立解释病耻感43.5%的变异。结论:PCOS合并不孕患者病耻感呈中度水平,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生育压力大的患者,并根据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降低患者的病耻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育 女(雌)性 影响因素分析 病耻感 心理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KH综合征合并卵巢恶性肿瘤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区晓榆 曾宇华 +3 位作者 陈燕芬 谢琳玲 曾蕾 卢如玲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MRKH综合征(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 syndrome)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女性生殖器官发育障碍综合征,以无阴道及子宫发育不全为特征。该病患者具有发生盆腔合并症的风险,但由于其发病率低,治疗上缺乏经验总结,容易发生误诊... MRKH综合征(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 syndrome)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女性生殖器官发育障碍综合征,以无阴道及子宫发育不全为特征。该病患者具有发生盆腔合并症的风险,但由于其发病率低,治疗上缺乏经验总结,容易发生误诊漏诊。报告1例MRKH综合征合并巨大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病例的诊治情况。该类患者通常拥有正常的卵巢结构,妇科医生应当警惕卵巢病变的风险,术前配合磁共振成像检查可提高诊断敏感性,通过腹腔镜手术可更清晰地明确盆腔情况同时降低手术损伤;年轻的卵巢癌患者可考虑保留健侧卵巢以保证内源性激素,而残基子宫则建议切除以降低病变风险。该例患者术后肝功能明显异常,最终予诺雷得抑制卵巢功能以择期启动化疗;卵巢癌化疗方案仍适用于该类患者且随访疗效满意。通过结合文献分析,旨在提高妇科医生对MRKH综合征患者盆腔合并症的认识和警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KH综合征 卵巢肿瘤 先天畸形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剂方案双扳机次日血清β-hCG水平对新鲜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嘉怡 季慧 +1 位作者 李欣 凌秀凤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47-452,共6页
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双扳机次日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水平对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 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双扳机次日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水平对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4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生殖中心行拮抗剂方案促排卵患者共71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所有周期均采用双扳机(hC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诱导排卵,按照扳机次日血清β-hCG水平分为5组,A组(42个周期)β-hCG≤50 U/L,B组(282个周期)50 U/L<β-hCG≤100 U/L,C组(250个周期)100 U/L<β-hCG≤150 U/L,D组(92个周期)150 U/L<β-hCG≤200 U/L,E组(51个周期)β-hCG>200 U/L。比较各组的促排卵实验室结局及妊娠结局。结果:5组间体质量指数、基础卵泡刺激素、促性腺激素天数及总量、hCG日雌孕激素水平及高评分囊胚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体质量指数越高,扳机次日β-hCG水平越低。5组可利用胚胎数、高评分囊胚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拮抗剂方案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中,双扳机次日血清β-hCG水平并不能预测IVF/ICSI治疗周期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排卵诱导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亚单位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胎界面免疫代谢微环境调节胚胎着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闻鑫 赵晓丽 +1 位作者 栾祖乾 夏天(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8-143,154,共7页
胚胎着床诱导母胎界面发生适应性的代谢重编程,形成低氧、低度炎症和弱酸性的微环境,这种微环境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募集、激活、代谢和极化,有助于子宫内膜容受态建立、蜕膜化、滋养细胞侵袭和母胎免疫耐受。胚胎成功着床需要免疫炎性... 胚胎着床诱导母胎界面发生适应性的代谢重编程,形成低氧、低度炎症和弱酸性的微环境,这种微环境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募集、激活、代谢和极化,有助于子宫内膜容受态建立、蜕膜化、滋养细胞侵袭和母胎免疫耐受。胚胎成功着床需要免疫炎性反应和以糖酵解为主导的代谢重编程适时、适度的启动和结束。由病理因素介导的免疫代谢失调会导致胚胎着床失败或着床后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巨噬细胞是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数量最多的抗原提呈细胞,凭借极强的免疫可塑性和代谢灵活性,在母胎免疫代谢微环境的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综述母胎界面微环境中的免疫代谢调控机制,为制定临床干预策略以改善自然妊娠和辅助生殖助孕结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母体胎儿间交换 免疫活性 能量代谢 巨噬细胞 胚胎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型子宫内膜的病理生理特征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任缘 孟昱时(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8-62,67,共6页
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对成功妊娠至关重要,子宫内膜过薄会导致内膜容受性受损,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如何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改善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种植率是生殖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薄型子宫内膜的病理生理特征能使临床治疗更具针... 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对成功妊娠至关重要,子宫内膜过薄会导致内膜容受性受损,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如何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改善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种植率是生殖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薄型子宫内膜的病理生理特征能使临床治疗更具针对性。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增殖受损、卵巢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细胞衰老等共同参与了薄型子宫内膜的发生和发展。临床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方式较多,如使用雌激素、阿司匹林、他莫昔芬等辅助药物,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干细胞移植,宫腔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富血小板血浆等,但仍有部分顽固性难治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对这些治疗方式反应不佳。现对薄型子宫内膜的病理生理特征及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病理学 生理学 干细胞 富血小板血浆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a在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楚漫微 陈欢欢 +4 位作者 王倩 王祎玟 李丹 杨淑珺 张翠莲(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作为妇科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来在各年龄段中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威胁我国女性健康。尽管多种靶向药物的应用已使该类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但其仍是一类无法被精准诊断和治疗的疾病。miR-17-92...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作为妇科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来在各年龄段中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威胁我国女性健康。尽管多种靶向药物的应用已使该类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但其仍是一类无法被精准诊断和治疗的疾病。miR-17-92基因簇作为最早被确定为癌基因的微小RNA(micro RNA,miRNA)家族,其作用机制一直被广泛关注。miR-20a是miR-17-92基因簇中的一员,可通过降低或上调表达的方式发挥转录后调控功能,进而影响下游基因通路,调控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并最终实现恶性肿瘤的发生及进展。根据目前研究进展,miR-20a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中表达特异性升高通常与疾病的恶性进展有关,综述miR-20a在妇科常见三大恶性肿瘤发病机制中作用的最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a 子宫内膜肿瘤 宫颈肿瘤 卵巢肿瘤 miR-17-92基因簇 微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