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574篇文章
< 1 2 1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标“贸易面向型”国际数据规则提升自贸区(港)数据治理水平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念利 于美月 孙勤娜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5,共13页
内嵌于经贸协定或其他经贸安排中的“贸易面向型”数据规则备受关注。“贸易面向型”数据规则内容渐趋丰富,不仅包括跨境流动和存储等传统数据规则,还纳入了数据共享和数据创新等前沿数据规则。追求发展利益是各经济体制定“贸易面向型... 内嵌于经贸协定或其他经贸安排中的“贸易面向型”数据规则备受关注。“贸易面向型”数据规则内容渐趋丰富,不仅包括跨境流动和存储等传统数据规则,还纳入了数据共享和数据创新等前沿数据规则。追求发展利益是各经济体制定“贸易面向型”数据规则的主要价值取向,同时也通过内设“安全阀”的方式兼顾安全利益,并将数据规则与其他规则融合。在此背景下,我国自贸区(港)需重点推进“流动+共享+创新”三位一体的数据治理框架,在国家法律法规授权范围内进行数据治理创新,同时关注数据治理与其他治理问题的内在协同。自贸区(港)可通过“提高数据跨境合规实操性,解决企业数据跨境合规痛难点”“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据标准化及安全保障能力”“从确权、定价、交易规则等方面构建数据要素流通交易机制”“务实推进构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机制”等核心抓手提升数据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面向型”数据规则 数据治理 自贸区(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跨境电商平台如何影响企业出口策略?——基于B2B平台多样性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万灵 王斐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3,共18页
本文使用2000~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结合三大B2B跨境电商平台企业会员数据,考察跨境电子商务对中国企业出口策略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逻辑。主要结论是:参与跨境电商平台显著影响了企业的出口策略,促使企业... 本文使用2000~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结合三大B2B跨境电商平台企业会员数据,考察跨境电子商务对中国企业出口策略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逻辑。主要结论是:参与跨境电商平台显著影响了企业的出口策略,促使企业选择扩大出口产品和出口市场范围的“双扩”策略。机制分析表明,参与跨境电商平台主要通过提高创新水平和交易匹配效率影响企业的出口策略,信息成本降低能够强化平台对企业出口策略的影响效应。参与跨境电商平台对中小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数字化水平较高地区企业的出口策略影响更明显,且企业参与较大型平台、多个平台以及在平台进行深度认证更有利于发挥跨境电商平台对企业出口策略的影响。本文为跨境电商平台赋能企业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推动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出口策略 创新水平 交易匹配效率 信息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性质及其生成物权利归属 被引量:2
3
作者 易在成 宾兴扬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101,共11页
我国法律尚未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生成物的属性加以界定,随着ChatGPT的流行,社会对此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厘清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性质能够为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提供法律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本质上就与人类的思维模式不同,需分析它及其生成... 我国法律尚未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生成物的属性加以界定,随着ChatGPT的流行,社会对此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厘清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性质能够为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提供法律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本质上就与人类的思维模式不同,需分析它及其生成物使用时的规范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存在人类非直接参与的自主性,而著作权法的设立目标针对的是“人”,工具属性也因自主性而不存在。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是主体也非工具,轻易突破著作权法中日常语言边界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规定特定的“人”过于激进,尚未对其权利与义务划分进行系统性研究,法律也无法苛求其能够承担责任。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权利归属不能直接归于特定法律主体,归于公有领域并通过“署名推定”规范特殊情况,更能体现著作权法激励创作的立法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 生成式人工智能 法律主体 ChatG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等关税”下全球产业链风险与“中国链”重构
4
作者 刘志彪 王兵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共15页
基于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的实施背景,系统分析其对全球产业链的结构性冲击与中国产业链重构路径。“对等关税”政策通过动摇多边贸易制度根基、扭曲全球要素配置、剥夺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权利、强制推进产业链本土化以及引发贸... 基于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的实施背景,系统分析其对全球产业链的结构性冲击与中国产业链重构路径。“对等关税”政策通过动摇多边贸易制度根基、扭曲全球要素配置、剥夺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权利、强制推进产业链本土化以及引发贸易福利损失,加剧全球产业链的风险。面对此变局,中国需加快构建具有独立自主、安全韧性的“中国链”体系。这个体系具体呈现为5类形态:“中国生产—美国消费”刚需型全球产业链;“中国总部—海外非美生产基地—美国市场”纵向一体化全球产业链;中国主导的“非美市场依赖型”全球产业链;“中国总部—美国生产—全球销售”纵向一体化全球产业链;“依托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全球产业链集群。为此,需加快构筑“预阻—对冲—反制”多维度全方位的政策框架体系,以自主定向开放预阻美国进一步以科技战、贸易战为手段遏制中国发展空间,以做强国内大循环对冲美西方经济体的非对称竞争,以系统性的政策框架设计反制“对等关税”对中国产业链形成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对等关税 全球产业链 产业链风险 中国链 扩大内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外贸升级: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5
作者 张宝友 刘芸 孟丽君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62,共15页
利用2003~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制造业出口规模与技术复杂度两个方面考察质量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对外贸易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质量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对外贸易升级,且科技型质量基础设施的促进效应比一般性质量基础设施更明... 利用2003~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制造业出口规模与技术复杂度两个方面考察质量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对外贸易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质量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对外贸易升级,且科技型质量基础设施的促进效应比一般性质量基础设施更明显,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质量基础设施通过降低成本效应与技术扩散效应两个作用渠道推动制造业对外贸易升级,且降低成本效应对制造业企业出口规模影响更明显,技术扩散效应对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更明显;两类不同性质的质量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对外贸易升级的边际效应呈现异质特性,一般性质量基础设施和科技型质量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对外贸易升级的边际效应分别呈倒U型特征和线性上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基础设施 制造业对外贸易升级 出口技术复杂度 边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贸易协定深度、条款功能特征与全球价值链嵌入
6
作者 范兆斌 周颖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43,共18页
在我国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和深化全球价值链竞争与合作的背景下,研究了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不同类型条款的深度在成员双边全球价值链嵌入中的作用。根据贸易协定条款的功能,将区域贸易协定深度区分为产品条款深度和要素条... 在我国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和深化全球价值链竞争与合作的背景下,研究了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不同类型条款的深度在成员双边全球价值链嵌入中的作用。根据贸易协定条款的功能,将区域贸易协定深度区分为产品条款深度和要素条款深度,在探讨两类贸易协定条款深度各自对成员之间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的基础上,特别分析了要素条款深度对产品条款深度与全球价值链嵌入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贸易协定的产品条款深度和要素条款深化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且要素条款深化还能够增强产品条款深度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协定深度 产品条款 要素条款 全球价值链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贸易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
7
作者 叶霖莉 薛襄稷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102,共15页
在数字贸易发展带来全球竞争格局重构的背景下,阐释了数字贸易影响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机理,并结合我国2008~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探究了数字贸易发展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效应。结果表明:数字贸易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显... 在数字贸易发展带来全球竞争格局重构的背景下,阐释了数字贸易影响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机理,并结合我国2008~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探究了数字贸易发展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效应。结果表明:数字贸易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技术创新、要素配置效率、人力资本在此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数字贸易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存在非线性特征,随着数字贸易、技术创新水平、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呈现“边际递增”效应;数字贸易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其引致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邻近地区提高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数字贸易的作用最强,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西部地区数字贸易的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出口技术复杂度 门槛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自贸港立法权行使路径研究
8
作者 刘云亮 卢晋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4,共14页
中国特色自贸港实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亟需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创新保障。自贸港立法权行使不仅需要创新自贸港法规内容体系,而且更需要创新自贸港立法路径,这充分彰显自贸港改革开放与立法创新法治保障的良性互动关系,尤其凸... 中国特色自贸港实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亟需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创新保障。自贸港立法权行使不仅需要创新自贸港法规内容体系,而且更需要创新自贸港立法路径,这充分彰显自贸港改革开放与立法创新法治保障的良性互动关系,尤其凸显自贸港立法权行使路径创新与自贸港法规体系构建的新颖性。自贸港法规制定权、调法调规变通权和自贸港立法授权成为自贸港立法权行使路径创新渠道,促成自贸港立法权能拓展新内容。自贸港法规制定权需要对标国际经贸规则。自贸港调法调规聚焦适用具有更多实用性和先行性的领域。自贸港立法权行使不仅聚焦自贸港法规内容的制度型开放,立法内容致力于促进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而且注重自贸港法规的合宪性与改革创新相融合的立法监督机制协同推进。敢于变通和创制立法,遵循立法授权,成为自贸港立法权行使路径规制,更是当下加快实现封关运作的立法及调法调规的需要,确保自贸港扩大制度型开放、融入国际高水平自贸网络的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港 高水平开放 立法创新 调法调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的评价及中国的因应策略
9
作者 李轩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8,共13页
经过世界贸易组织多年的努力,2024年2月,《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被宣布正式达成,这是世界贸易组织在多边投资谈判领域中的重大突破。该协定在促进资本跨境自由流动、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全球治理、缓解“南北不平衡”等... 经过世界贸易组织多年的努力,2024年2月,《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被宣布正式达成,这是世界贸易组织在多边投资谈判领域中的重大突破。该协定在促进资本跨境自由流动、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全球治理、缓解“南北不平衡”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随着该协定的逐步完善和落实,全球更多的经济体将会受益于它带来的红利。但是,该协定在执行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挑战,诸如协定执行成本巨大、国际投资保护主义抬头等。中国作为该协定的主要发起国,要加强投资便利化的制度建设和功能建设,积极履行国际承诺,为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贸易组织 《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 制度建设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制趋同视野下新型FTAs的气候变化规则
10
作者 郑玲丽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90,共16页
贸易和气候变化的议题交叉引发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贸易规则碎片化,气候变化和贸易之间制度性体系整合应成为国际贸易法的规范导向。国际气候公约在国际贸易法领域得到落实与创新,实现了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初次规则趋同。《巴黎协定》生效... 贸易和气候变化的议题交叉引发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贸易规则碎片化,气候变化和贸易之间制度性体系整合应成为国际贸易法的规范导向。国际气候公约在国际贸易法领域得到落实与创新,实现了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初次规则趋同。《巴黎协定》生效以来,CPTPP等新型FTAs实现了贸易与气候变化的二次规则趋同。然而,新型FTAs形成“气候俱乐部”存在若干理论逻辑漏洞和实践运行困境,有违公平正义。从规制趋同视角来看,需要全球优化配置国际贸易体系的气候变化规则。我国应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出发,通过“一带一路”FTAs应对气候变化,转危为机,积极探索在国际贸易法领域整合气候条款的中国式现代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制趋同 新型FTAs 气候变化规则 气候俱乐部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ESG体系赋能产业链韧性:理论逻辑、实践关切与政策启示
11
作者 杨春蕾 吴俊鹏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2,共11页
提升产业链韧性既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迫切要求。金融ESG体系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与ESG相关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金融与产业共生共荣,金融ESG体系兼顾经济效率与可持续发展,能够引导企业改变一... 提升产业链韧性既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迫切要求。金融ESG体系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与ESG相关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金融与产业共生共荣,金融ESG体系兼顾经济效率与可持续发展,能够引导企业改变一味追求经济回报的运行思维、关注长期价值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提升产业链韧性。金融ESG体系是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赋能产业链韧性不能仅依赖于ESG信息披露、ESG评估评级等机制的建立健全,还应当兼顾中国国情、契合“数智”时代。可从3个方面进行努力:宏观层面的制度保障、中观层面的环境培育、微观层面的产品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ESG体系 产业链韧性 可持续发展 信息披露 评估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SID新调解规则适用范围扩大的推动因素及阻力消解
12
作者 孔庆江 于占洋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5,共15页
2022年7月1日,历时5年修订的ICSID新规则生效,包含首次问世的《ICSID调解规则》,这标志着第一份适用于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的调解规则正式出现。聚焦该规则的适用范围,以此为切口展开分析颇具学理价值。之所以选择适用范围这一切入点展开论... 2022年7月1日,历时5年修订的ICSID新规则生效,包含首次问世的《ICSID调解规则》,这标志着第一份适用于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的调解规则正式出现。聚焦该规则的适用范围,以此为切口展开分析颇具学理价值。之所以选择适用范围这一切入点展开论述,原因在于其重要的拐点作用和研判功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聚焦规则条款本身,对比前代ICSID调解规则和其他机构的调解规则,分析新调解规则适用范围扩大的具体表现,并进一步讨论其灵活程度和完整性对适用范围扩大的推动。此外,该规则的适用范围在未来实践过程中存在三大阻力,包括适用上的不确定性、和解协议执行障碍和透明度与保密性之间的不平衡。以解决阻力为核心目的,列举并推演具体的消解措施可为调解机制发展提供有效路径且具有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 ICSID新调解规则 规则适用范围 和解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位置越趋于上游,产业增加值率就越高吗?
13
作者 黄烨菁 李锦明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7,共17页
全球价值链位置是评判产业竞争地位的重要依据,单独采用价值链上游度衡量价值链分工位置可能导致误判。本文解析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与行业投入产出增加值率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基于“两分法”的思路构建了一个与产业全球价值链位... 全球价值链位置是评判产业竞争地位的重要依据,单独采用价值链上游度衡量价值链分工位置可能导致误判。本文解析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与行业投入产出增加值率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基于“两分法”的思路构建了一个与产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水平相关联的增加值率度量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中国整体制造业的增加值率经历了从第一阶段(2007~2013年)的上游供给端主导到第二阶段(2013~2018年)的下游需求端主导的转换;行业异质性分析发现,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上游行业)的上游供给端增加值率上升带动了实际增加值率上升,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中游行业)的上游供给端增加值率与下游需求端增加值率的变化具有较大反差性,汽车制造业(下游行业)的上游供给端增加值率与下游需求端增加值率均呈现提高态势。本文构建的度量方法对深入认识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经济学内涵具有理论创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向生产长度 后向生产长度 上游供给端增加值率 下游需求端增加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内加工—境外销售”商标侵权纠纷案件的裁判思路及类型化分析
14
作者 李昊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7,共12页
“境内加工—境外销售”商标侵权纠纷案件的裁判思路和涉案行为模式的法律性质尚待明确。此类案件应适用三阶式的裁判思路进行处理:明确涉案贸易模式是否属于涉外定牌加工;基于行为与效果二分理论,判断涉案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使用行为以... “境内加工—境外销售”商标侵权纠纷案件的裁判思路和涉案行为模式的法律性质尚待明确。此类案件应适用三阶式的裁判思路进行处理:明确涉案贸易模式是否属于涉外定牌加工;基于行为与效果二分理论,判断涉案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使用行为以及是否导致混淆可能性;适用兜底条款,评估涉案行为是否产生其他实质性损害。通过类型化分析,各类行为模式都构成商标使用行为,但是侵权判断结果不同。实践中应确立“境内加工—境外销售”不侵犯境内商标权的原则,而以“产品出口转内销”“存在关联事实”以及“非涉外定牌加工”为不侵犯境内商标权的例外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内加工—境外销售” 裁判思路 定牌加工 商标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投资争端的预防
15
作者 张晓君 魏祥东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5,共13页
近年来,涉及中国投资者、中国政府的投资争端日益增多,而争端解决机制难以应对日益增多的投资争端。争端预防是预防投资争端的有效措施。中国作为双向投资大国,需要以东道国、母国、东道国-母国合作的三重视角预防投资争端。东道国视角... 近年来,涉及中国投资者、中国政府的投资争端日益增多,而争端解决机制难以应对日益增多的投资争端。争端预防是预防投资争端的有效措施。中国作为双向投资大国,需要以东道国、母国、东道国-母国合作的三重视角预防投资争端。东道国视角下对投资争端的预防包括提高投资政策的透明度和稳定性、提高政府对国内法与投资条约的协调遵从能力、设立投资争端预防机构;母国视角下对投资争端的预防包括追究投资者的法律责任、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东道国-母国合作视角下对投资争端的预防包括设立国家间联合委员会、优化国际投资条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争端 争端预防 双向投资 争端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芯片规则的WTO合规性检视与中国因应
16
作者 宋云博 谢兰星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71,共14页
美国《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大幅增加了对美国半导体产业和科学研究的财政资助,也对与中国等“受关注国家”半导体产业的国际贸易设置了壁垒,包括“护栏条款”等限制性条款,并配合半导体技术出口管制和外资安全审查手段系统实施了针... 美国《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大幅增加了对美国半导体产业和科学研究的财政资助,也对与中国等“受关注国家”半导体产业的国际贸易设置了壁垒,包括“护栏条款”等限制性条款,并配合半导体技术出口管制和外资安全审查手段系统实施了针对“受关注国家”半导体产业的限制政策措施。在推进中国式涉外法治现代化语境中,为捍卫和深化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应在WTO法及其非歧视待遇原则下检视该法案限制性措施的合规性问题,厘清美国芯片规则措施与出口管制、外资安全审查配套措施等底层逻辑和运行机理,并寻求运用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和中国涉外反制裁措施,保护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合法正当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芯片措施 出口管制 外资安全审查 WTO合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促外贸高质量发展:逻辑与实践之道
17
作者 戴翔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100,共13页
在当前技术革命浪潮汹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的背景下,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现代化新纪元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外贸领域的重要目标,其核心在于实现效率与安全的平衡,并确保可持续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 在当前技术革命浪潮汹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的背景下,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现代化新纪元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外贸领域的重要目标,其核心在于实现效率与安全的平衡,并确保可持续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至少应包括提升质量与效率、增强经济韧性以及推动绿色化转型等关键方面。贸易的基础在于国际分工,而国际分工的根基则深植于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之中。因此,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必须依赖新优势的创造与培育。技术、制度和要素禀赋是构成竞争优势的三大源泉,其中技术因素无疑占据主导地位。目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通过重塑比较优势对外贸高质量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具体而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应用,在提升质量与效率、强化经济韧性以及促进绿色转型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从而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中国应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服务化创新、服务贸易创新、绿色贸易创新以及数字贸易创新等领域的应用,以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外贸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欧数据跨境流动合作机制的演进及其启示
18
作者 彭德雷 杨莹泽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99,共15页
发展数字贸易是中国建设贸易强国的必然要求。当前,数据已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关键资源,数据跨境流动成为开展数字贸易的关键因素。在数据跨境流动合作议题下,美欧先后签订《安全港协议》《隐私盾协议》和《数据隐私框架》,虽历经波... 发展数字贸易是中国建设贸易强国的必然要求。当前,数据已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关键资源,数据跨境流动成为开展数字贸易的关键因素。在数据跨境流动合作议题下,美欧先后签订《安全港协议》《隐私盾协议》和《数据隐私框架》,虽历经波折,但基本形成了数据跨境流动的跨大西洋合作机制。美欧在数据保护议题中的价值主张、立法体系等差异是双方合作存在的主要分歧,而对行政措施监管以及权利救济的不足则成为影响双方合作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美欧数字贸易市场相互深度依存,双方近年来通过不断协商使得合作机制渐趋成熟与完善。观察美欧长达数十年的数据跨境流动合作机制的演进和主要特征,有助于中国更好地推进数据跨境流动合作,推动数字贸易发展,更好地支撑贸易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跨境流动 数字贸易 《数据隐私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等关税”对全球经贸格局的影响及中国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万灵 魏浩 +3 位作者 周密 黄建忠 屠新泉 贾林紫嫣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2,共17页
特朗普第二次就任美国总统不足百日,主导美国政府密集地实施了一系列加征关税措施,其中“对等关税”引起了世界贸易组织及国际社会的巨大反响。以“关税”为手段的贸易保护主义再次“疯狂”,滑入国际经贸领域的“特朗普主义”——集民... 特朗普第二次就任美国总统不足百日,主导美国政府密集地实施了一系列加征关税措施,其中“对等关税”引起了世界贸易组织及国际社会的巨大反响。以“关税”为手段的贸易保护主义再次“疯狂”,滑入国际经贸领域的“特朗普主义”——集民粹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及孤立主义于一体,偏执地鼓吹美国“逆差”利益流失论,主张减少美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甚至不惜破坏国际秩序。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了剧烈冲击,将导致全球经贸格局的深刻变化。一是重塑世界贸易格局。相关国家将加速调整与美国的贸易,强化各个区域内贸易联系,并重构跨区域贸易网络,促使供应链分布更加多元化,促使全球供应链布局从追求成本效率转向“安全优先”。二是重塑世界投资格局。在美国“对等关税”及其保护主义持续长期加持下,国际资本可能流向低关税率地区并加快回流美国。更大的可能是,美国之外的经济体之间相互配合与协同,形成贸易投资联系的新空间和新机制,推动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模式。三是美国针对中国加征的“对等”关税税率145%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主要通过引起全球贸易格局调整,从而影响中国外贸及其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可能对中国外经贸及开放型经济带来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对此,中国应及时推出“中国应对方案”——积极在WTO框架下诉诸争端解决机制,联合多个成员在WTO平台共同发声谴责美国破坏多边主义规则的行为,推动没有美国参与的WTO改革;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去美元化”支付与结算体系,通过国内政策强化内生动力与产业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关税 保护贸易 特朗普主义 国际经贸秩序 中美经贸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前向嵌入与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兼论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宏伟 刘曙光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共17页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本文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前向嵌入影响出口隐含碳排放的理论机制,进一步分析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前向嵌入、简单嵌入对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呈倒U...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本文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前向嵌入影响出口隐含碳排放的理论机制,进一步分析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前向嵌入、简单嵌入对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呈倒U型,而复杂嵌入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发达国家与欧洲价值链网络区域全球价值链前向嵌入对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呈倒U型,而发展中国家、北美价值链和亚洲价值链网络区域全球价值链前向嵌入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相对于高技术行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嵌入与低技术行业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倒U型关系更为显著。调节效应表明: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提前了全球价值链前向嵌入与出口隐含碳排放倒U型曲线的拐点,该效应在发达国家、欧洲价值链网络区域以及低技术行业中更加明显;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增强了发展中国家、亚洲价值链网络区域以及复杂嵌入的出口减排效应。本文结论对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出口隐含碳排放 倒U型 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