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9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噪声与振动控制》征稿简则
1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噪声与振动控制》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声学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有关噪声和振动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系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来源期刊。1栏目设置:1.1综述;1.2振动理论与数值解... 《噪声与振动控制》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声学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有关噪声和振动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系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来源期刊。1栏目设置:1.1综述;1.2振动理论与数值解法;1.3信号处理与故障诊断;1.4运载工具振动与噪声;1.5环境振动与环境声学;1.6建筑振动与建筑声学;1.7减振降噪设备与器材;1.8振动噪声测试技术;1.9标准规范与评价;1.10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振动理论 综述 噪声与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CEEMDAN与CCJC的滚动轴承故障冲击特征提取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亢 曹振华 +2 位作者 刘鹏飞 陈向民 牛晓瑞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8,247,共8页
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成分复杂多样,且受噪声和传递路径的影响,导致从中提取表征故障的周期性冲击成分难度很大。对此,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 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成分复杂多样,且受噪声和传递路径的影响,导致从中提取表征故障的周期性冲击成分难度很大。对此,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良好的非平稳非线性数据处理能力,首先将原始轴承振动信号中的各种成分予以分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系数跳变准则(Correlation Coefficient Jump Criterion,CCJC)区别以故障周期性冲击成分为主的分量,以及以噪声和转频成分为主的分量,并通过二次分解二次重构的方式,最大限度去除噪声与转频相关成分,最终得到提纯的滚动轴承故障周期性冲击信号。通过对滚动轴承故障仿真信号和基准数据的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准确高效提取轴承故障周期性冲击成分;对滚动轴承实验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并与经典方法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优势及其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振动信号 周期性冲击特征 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相关系数跳变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隧道型式的地铁振动源强实测影响研究
3
作者 张凌 万宇婷 +3 位作者 成功 冯青松 罗伟 李秋义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1-236,共6页
为研究圆形、马蹄形和矩形3种隧道断面和不同曲线半径隧道型式的地铁振动源强特性,以某城市地铁线路为研究对象,开展隧道内振动的系统测试。实测结果表明:不同隧道断面型式振动源强由大到小排序为圆形隧道、矩形隧道和马蹄形隧道,马蹄... 为研究圆形、马蹄形和矩形3种隧道断面和不同曲线半径隧道型式的地铁振动源强特性,以某城市地铁线路为研究对象,开展隧道内振动的系统测试。实测结果表明:不同隧道断面型式振动源强由大到小排序为圆形隧道、矩形隧道和马蹄形隧道,马蹄形和矩形隧道的振动源强要显著小于圆形隧道的结果。其原因在于马蹄形隧道和矩形隧道的断面衬砌厚度大于盾构的圆形隧道断面,更厚的衬砌令隧道的质量增大(减小8 Hz以下的低频振动),同时会抑制隧道本身的柔性模态振动(减小8 Hz以上的更高频振动),矩形隧道虽然质量更大,但折形的断面形状会令其源强振动更大;随着曲线半径的减小,振动源强会有加速增大的趋势,可以采用幂指数函数进行预测,曲线半径对振动源强的影响主要来自50~80 Hz频段内轨道不平顺(粗糙度)的差异,3种隧道断面型式受曲线半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圆形隧道、矩形隧道和马蹄形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下轨道交通 环境振动 隧道断面型式 曲线半径 隧道壁振动源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0 km/h地铁不同减振垫刚度下浮置板轨道减振特性
4
作者 任娟娟 罗磊 +3 位作者 张亦弛 张琦 章恺尧 邓世杰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6,178,共7页
目前国内地铁的最高运行时速已经达到160 km,而现有研究主要针对列车速度120 km/h及以下的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进行时域分析、频响应分析及减振效果评价,但对160 km/h更高时速下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针对减振垫浮置板轨道核... 目前国内地铁的最高运行时速已经达到160 km,而现有研究主要针对列车速度120 km/h及以下的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进行时域分析、频响应分析及减振效果评价,但对160 km/h更高时速下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针对减振垫浮置板轨道核心部件减振垫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不同减振垫及刚度下轨道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减振特性。利用ABAQUS分析不同减振垫刚度下轨下结构的动力学性能,通过动力响应及减振计算分析发现,随着减振垫刚度的减小,钢轨和轨道板垂向位移和加速度有所增加,轨道结构减振效果有所增加;通过谐响应分析揭示垂向共振是轨道结构出现垂向振动波峰的根本原因。综合考虑轨道结构动力特性和减振性能,推荐选用面刚度0.012~0.024 N/mm3减振垫进行减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铁 浮置板 减振垫 减振性能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声振耦合的散射声场优化研究
5
作者 李宗吉 王旭东 +1 位作者 傅泽锟 王德石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针对表面铺设柔性层的声振耦合结构散射声压最小化问题,发展一种无限/半无限空间中散射声压优化算法。考虑声介质与弹性结构的耦合作用,推导耦合系统散射声压方程;随后采用直接微分法推导出散射声压对阻尼层单元的灵敏度公式;最后以指... 针对表面铺设柔性层的声振耦合结构散射声压最小化问题,发展一种无限/半无限空间中散射声压优化算法。考虑声介质与弹性结构的耦合作用,推导耦合系统散射声压方程;随后采用直接微分法推导出散射声压对阻尼层单元的灵敏度公式;最后以指定参考点在单一频率或频率带内的散射声压幅值最小化为目标函数,考察无阻尼/有阻尼柔性层在不同激振频率下的材料分布。结果表明:优化算法可实现柔性层材料的合理分布,有效降低激励频率处的散射声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声振耦合 阻尼层 声散射 声压灵敏度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偏相干方法的车内路噪噪声源识别
6
作者 刘志恩 胡宇航 +3 位作者 卢炽华 程灿 李晓龙 陈弯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3-209,共7页
为准确、高效地识别车辆在行驶时对于结构路噪贡献量较大的传递路径,引入偏相干分析方法。该方法无须测试路径的传递函数,只需给定工况下的响应结果即可,可大大提高测试效率。针对某款汽车在40 km/h工况低频路噪凸显的问题,分别采用部... 为准确、高效地识别车辆在行驶时对于结构路噪贡献量较大的传递路径,引入偏相干分析方法。该方法无须测试路径的传递函数,只需给定工况下的响应结果即可,可大大提高测试效率。针对某款汽车在40 km/h工况低频路噪凸显的问题,分别采用部件传递路径分析法和偏相干分析法进行结构路噪传递路径贡献量分析,以部件传递路径分析法分析结果为基准验证偏相干分析法的可靠性,最终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吻合良好。基于分析结果确定车内结构路噪传递的主要路径并进行改进,通过对左右后悬架衬套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204 Hz频率点处噪声峰值显著降低,车内驾驶员右耳处的噪声总声压级降低3.09 d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结构路噪 部件传递路径分析法 偏相干分析法 衬套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数据生成算法的往复压缩机故障诊断研究
7
作者 王鹏 李颖 +1 位作者 王金东 巴鹏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38,共6页
为解决实际生产中存在的往复压缩机故障信息样本缺失、样本不平衡等引起的长尾分布所造成故障诊断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优化的对抗生成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的方法,该方法在既保证样本质量又增强样本数量的... 为解决实际生产中存在的往复压缩机故障信息样本缺失、样本不平衡等引起的长尾分布所造成故障诊断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优化的对抗生成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的方法,该方法在既保证样本质量又增强样本数量的情况下,应用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进行故障诊断分类。首先对往复压缩机一维故障数据进行整理并通过小波变换生成故障时频图;然后构建适应于样本的LS-SAGAN框架模型并利用原始故障时频图训练模型,生成满足实验数量的时频图;最后通过经天鹰算法优化CNN进行快速准确的故障诊断。将实验方法与其他方法进行效果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故障诊断中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9.6%,相较其他分类方法分类效果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往复压缩机 LS-SAGAN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HHO的水轮机空化信号降噪及特征提取
8
作者 刘忠 刘圳 +2 位作者 邹淑云 周泽华 乔帅程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5,111,共7页
为对水轮机空化声发射信号进行降噪并提取其时频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哈里斯鹰算法(IHHO)和波动散布熵(FDE)的降噪和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利用秃鹰搜索算法(BES)的螺旋搜索机制改进哈里斯鹰算法(HHO)的全局搜索阶段。然后,以散布熵差异... 为对水轮机空化声发射信号进行降噪并提取其时频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哈里斯鹰算法(IHHO)和波动散布熵(FDE)的降噪和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利用秃鹰搜索算法(BES)的螺旋搜索机制改进哈里斯鹰算法(HHO)的全局搜索阶段。然后,以散布熵差异互相关系数为适应度函数,利用IHHO对VMD进行参数寻优,对信号进行最优VMD分解和相关系数阈值重构从而实现降噪。最后,提取其能量和波动散布熵特征,分析其随空化系数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相较于灰狼-布谷鸟(GWO-CS)和HHO算法,IHHO对VMD寻优的降噪效果更好;随着空化系数减小,声发射信号能量呈现先增加、再减小、再增加、再减小的趋势,波动散布熵值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水轮机 空化 声发射 降噪 哈里斯鹰优化算法 秃鹰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作动器性能限制的车辆主动悬架系统控制研究
9
作者 刘志恩 李立峰 +1 位作者 陈弯 王永亮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0-196,共7页
针对车辆主动悬架系统难以准确获取路面激励信号的问题,提出一种只考虑作动器性能限制,而不考虑路面激励信号的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控制策略。建立1/4车辆悬架模型,选取系统状态向量时不考虑路面激励信号... 针对车辆主动悬架系统难以准确获取路面激励信号的问题,提出一种只考虑作动器性能限制,而不考虑路面激励信号的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控制策略。建立1/4车辆悬架模型,选取系统状态向量时不考虑路面激励信号。设立考虑作动器最大出力限制的适应度函数,利用多元宇宙优化(Multi-verse Optimizer,MVO)算法得到LQR控制器权重系数,以解决传统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仿真分析考虑作动器性能限制的主动悬架系统的动态特性,并与传统LQR控制和模糊控制对比,搭建主动悬架系统1/4车辆台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MVO-LQR控制效果最佳;在不测量路面激励且考虑作动器性能限制的主动悬架系统MVO-LQR控制下,车身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低37.1%,轮胎动位移均方根值降低7.89%,悬架动行程满足限制,可显著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主动悬架 路面激励 多元宇宙优化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列车移动荷载作用下饱和地基振动响应特性分析
10
作者 高盟 李佳文 李丹阳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8-235,共8页
双线高速列车交会所致荷载强度大,振动时间长,使饱和地基产生显著位移和超静孔隙水压力响应。基于Biot流体饱和多孔介质波动方程和2.5维有限元(Two-and-a-half-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2.5D FEM)理论,建立双线轨道-饱和地基2... 双线高速列车交会所致荷载强度大,振动时间长,使饱和地基产生显著位移和超静孔隙水压力响应。基于Biot流体饱和多孔介质波动方程和2.5维有限元(Two-and-a-half-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2.5D FEM)理论,建立双线轨道-饱和地基2.5D有限元模型。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双线列车荷载程序,将荷载施加于以Euler梁模拟的轨道,对双线及单线列车4种运行工况下轨道中心和饱和地基振动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双线列车荷载所致叠加效应,振动波叠加增大,轨道中心竖向加速度和位移相较单线工况下增大约1倍,在距离轨道中心1 m处出现位移幅值;单线与双线工况下饱和地基均在距离轨道中心10 m范围内存在一个振动放大区段,10 m以内振动衰减较快,10 m以外振动衰减较慢;双线工况下超静孔压幅值相较单线工况增大约1倍;不同工况下超静孔压随深度变化均为先急剧增大,随后快速减小,再缓慢消散,其在1.5 m深度处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双线列车 饱和地基 2.5D有限元 振动响应 超静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锚杆钻机的高噪声控制研究
11
作者 阮学云 王旭东 +3 位作者 胡坤 邹敏敏 刘傲 许祥涛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8-304,共7页
以巷道支护常用的气动锚杆钻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工作过程中的高噪声状况,首先研究气动锚杆钻机的工作原理,从原理出发总结出噪声的产生机理,分析主要噪声源,再基于采集的声源辐射噪声数据分析频谱图,找出噪声的频率带分布及主要部位,... 以巷道支护常用的气动锚杆钻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工作过程中的高噪声状况,首先研究气动锚杆钻机的工作原理,从原理出发总结出噪声的产生机理,分析主要噪声源,再基于采集的声源辐射噪声数据分析频谱图,找出噪声的频率带分布及主要部位,提出噪声治理措施,最后进行气动马达排气口的消声器设计,并利用LMS Virtual Lab软件进行声学仿真,表明该结构的适用性,安装加工完成的消声器实物,铺设合适的吸声材料,开展降噪后的实验验证,测试得到改进后的数据,表明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今后气动锚杆钻机的噪声治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气动锚杆钻机 噪声控制 消声器设计 声学仿真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值均衡算法的车内主动噪声控制系统
12
作者 卢炽华 周曾志 +3 位作者 陈弯 王子嘉 刘志恩 孙孟雷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8,共8页
在车内主动噪声控制领域,滤波最小均方(Filtered-x Least-mean-square,FxLMS)算法在面对发动机的低频窄带噪声时,因为其步长因子优化在不同频率上的不一致性,影响整体噪声控制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值均衡的主动噪声控制算法,均衡F... 在车内主动噪声控制领域,滤波最小均方(Filtered-x Least-mean-square,FxLMS)算法在面对发动机的低频窄带噪声时,因为其步长因子优化在不同频率上的不一致性,影响整体噪声控制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值均衡的主动噪声控制算法,均衡FxLMS算法在面对多种频率成分噪声时的收敛特性,并使其主要频率成分的收敛性能更加均匀。最后,建立基于国产数字音频处理器(Digital Audio Processor,DSP)的车内双通道主动噪声控制系统,车辆定置发动机稳态与行驶过程非稳态加速两种工况的实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稳态工况下,主要阶次的车内噪声降噪量最大值为39.35 dB(A);在非稳态工况下,车内总声压级最大降噪量为4.77 dB(A),可为车内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国产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主动噪声控制 次级通路 汽车发动机 特征值均衡 数字音频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涡轮叶-盘结构模态特性的界面参数规律研究
13
作者 张晨 温猛 +3 位作者 吴玉萍 袁巍 梅庆 荆建平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0,共6页
叶片-轮盘耦合结构是动力涡轮机械中的关键结构,分析归纳界面参数对叶-盘耦合系统模态特性的影响规律是进行振动特性准确预测与叶-盘结构设计研制的基础。以动力涡轮为例,建立含有枞树形非连续界面带叶冠的叶片-轮盘耦合结构有限元仿真... 叶片-轮盘耦合结构是动力涡轮机械中的关键结构,分析归纳界面参数对叶-盘耦合系统模态特性的影响规律是进行振动特性准确预测与叶-盘结构设计研制的基础。以动力涡轮为例,建立含有枞树形非连续界面带叶冠的叶片-轮盘耦合结构有限元仿真模型,设定多组不同界面参数与工作状态,分别计算不同工作状况下的叶-盘耦合系统模态特性,分析界面参数对叶-盘耦合系统模态特性的影响,形成含有枞树形非连续界面带叶冠的叶片-轮盘耦合结构模型建模方法,进而研究界面参数对叶-盘耦合系统模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界面参数中接触刚度对叶-盘结构振动特性影响最为显著。研究可为动力轮机叶-盘结构耦合系统的性能预测与改进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叶-盘结构 非连续界面 界面参数 模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涡轮界面参数对模态频率影响规律研究
14
作者 张晨 温猛 +3 位作者 吴玉萍 袁巍 梅庆 荆建平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
燃气涡轮是驱动船舶、车辆的核心动力机械,叶-盘结构是燃气轮机进行能量转化的关键部分,探究其界面参数对模态频率的影响规律,对提高叶-盘结构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以燃气涡轮枞树形叶-盘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叶-盘结构有限元仿真模型,... 燃气涡轮是驱动船舶、车辆的核心动力机械,叶-盘结构是燃气轮机进行能量转化的关键部分,探究其界面参数对模态频率的影响规律,对提高叶-盘结构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以燃气涡轮枞树形叶-盘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叶-盘结构有限元仿真模型,仿真计算接触刚度、材料弹性模量、材料密度等不同界面参数下的模态频率,分析其影响规律,可为叶-盘结构耦合系统的模态频率预测及其改进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叶-盘结构 界面参数 模态特性 振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叶风扇柯恩达面处气动噪声敏感性分析
15
作者 文泽军 贺聪贵 +2 位作者 翁孟坤 胡佳 陈柏舟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1,共6页
针对无叶风扇气动噪声过大的问题,开展基于CST(Class Function/Shape Function Transformation,CST)参数化方法的柯恩达面气动噪声敏感性分析。首先,以NACA0012翼型及样条曲线构造柯恩达面,建立无叶风扇的风圈截面及三维模型。然后,通... 针对无叶风扇气动噪声过大的问题,开展基于CST(Class Function/Shape Function Transformation,CST)参数化方法的柯恩达面气动噪声敏感性分析。首先,以NACA0012翼型及样条曲线构造柯恩达面,建立无叶风扇的风圈截面及三维模型。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柯恩达面处的流动情况及气动噪声,并通过试验验证数值计算的准确性。最后,建立柯恩达面参数化模型,并以气动噪声为目标响应,采用Sobol法与Kriging代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参数化模型中Bernstein多项式系数的一阶灵敏度系数和总灵敏度系数,找出对气动噪声影响较大的参数。结果表明,影响柯恩达面处气动噪声的主要因素依次为风圈截面的厚度、前缘半径、后缘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无叶风扇 柯恩达面 气动噪声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频脊线的滚动轴承阶次分析故障诊断
16
作者 张小丽 范攀锋 +3 位作者 李贤耀 王保建 梁旺 王芳珍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5,共7页
针对变转速状况下部分设备难以安装转速计而导致转速信息缺失的问题,提出基于阶次分析的无转速计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同时针对振动信号处理中时频脊线提取精度不高、轴承转频脊线识别困难等问题,提出基于快速路径优化算法的多时频脊... 针对变转速状况下部分设备难以安装转速计而导致转速信息缺失的问题,提出基于阶次分析的无转速计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同时针对振动信号处理中时频脊线提取精度不高、轴承转频脊线识别困难等问题,提出基于快速路径优化算法的多时频脊线提取方法和基于脊线拟合优度指标的转频脊线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快速路径优化算法可以抑制相邻时刻频率跳变的特点,提高时频脊线提取精度;其次,通过计算脊线拟合优度值的方法从所提取的多条时频脊线中识别出转频脊线;最后利用识别的转频脊线结合阶次分析,对滚动轴承故障实验振动信号进行分析,验证所提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脊线识别 阶次分析 变转速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压缩机传动机构复合间隙故障的动力学响应分析
17
作者 雷娜 丁涵 +3 位作者 唐友福 缪皓 姜佩辰 黄飞虎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19,共7页
针对往复压缩机传动机构因磨损产生的多个部位、多种类型的间隙故障耦合所造成的影响问题,开展带复合间隙故障的传动机构刚柔耦合模型动力学仿真研究。首先,将接触力与摩擦力作为运动副间隙之间的接触约束,依据传动机构前6阶模态特性构... 针对往复压缩机传动机构因磨损产生的多个部位、多种类型的间隙故障耦合所造成的影响问题,开展带复合间隙故障的传动机构刚柔耦合模型动力学仿真研究。首先,将接触力与摩擦力作为运动副间隙之间的接触约束,依据传动机构前6阶模态特性构建多体动力学刚柔耦合模型;然后,针对不同工况与润滑条件对十字头振动加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单一间隙故障和复合间隙故障下的动力学响应分析;最后,通过由故障试验所得的实测信号验证多体动力学刚柔耦合建模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单一轴承间隙故障相比,同类轴承复合间隙故障下十字头振动加速度减小,而不同类轴承-滑道复合间隙故障下十字头振动加速度增大。此外,摩擦力和转速增大,会进一步加剧复合间隙故障下十字头振动冲击幅值与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往复压缩机 复合间隙故障 动力学响应 刚柔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B样条逼近时变滤波在电机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杨娜 刘晔 +1 位作者 徐元博 刘静超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57,共7页
对电机轴承进行有效的故障诊断,不仅可以保证设备平稳高效运行,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运行故障,防止事故的发生。然而,从故障轴承中提取出的振动信号属于时变非平稳信号。此外,强烈的环境噪声也会掩盖微弱的故障循环脉冲。针对上述问题... 对电机轴承进行有效的故障诊断,不仅可以保证设备平稳高效运行,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运行故障,防止事故的发生。然而,从故障轴承中提取出的振动信号属于时变非平稳信号。此外,强烈的环境噪声也会掩盖微弱的故障循环脉冲。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B样条逼近时变滤波方法用以处理轴承故障信号。该方法采用新颖的瞬时幅值和瞬时频率估计方法代替传统的希尔伯特变换方法,增强B样条逼近的精度从而提高滤波性能。首先,通过所提方法对轴承故障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突出故障信息;然后对滤波信号进行包络分析得到包络谱,从而得到故障特征频率。仿真和真实故障信号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取电机轴承故障微弱特征。因此,该方法可为电机轴承故障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电机轴承 瞬时幅值 瞬时频率 改进B样条时变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沟-波阻板联合隔振体系的三维数值分析
19
作者 任康乐 曹小林 +1 位作者 刘佳 马强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6-261,共6页
为了弥补空沟隔振和波阻板隔振的缺陷,提出新型的空沟-波阻板联合隔振体系。结合完美匹配层吸收边界,利用COMSOL建立简谐荷载作用下在弹性半空间中设置空沟-波阻板隔振屏障的有限元模型,对空沟-波阻板联合隔振体系的隔振性能进行三维数... 为了弥补空沟隔振和波阻板隔振的缺陷,提出新型的空沟-波阻板联合隔振体系。结合完美匹配层吸收边界,利用COMSOL建立简谐荷载作用下在弹性半空间中设置空沟-波阻板隔振屏障的有限元模型,对空沟-波阻板联合隔振体系的隔振性能进行三维数值分析。通过数值算例分析空沟-波阻板联合隔振屏障的物性参数(地基与波阻板的模量比)、几何参数(空沟深度、波阻板深度、屏障长度和距振源的距离)以及载荷参数(振动波频率)等对其隔振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空沟-波阻板联合隔振屏障较单一的空沟屏障或波阻板屏障具有更优越的可设计性和隔振性能;空沟深度达到0.3 L_R时,隔振效果较好;波阻板深度、屏障宽度越大,隔振效果越好;当联合屏障的长度达到2.5 L_R时隔振效果较好;空沟-波阻板联合屏障更适用于近场主动隔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空沟-波阻板联合屏障 三维分析 有限单元法 隔振效果 主动隔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改进LuGre摩擦的斜楔减振器斜碰撞动力学分析
20
作者 张艳龙 张睿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3,共7页
针对货车转向架用斜楔摩擦减振器,引入改进LuGre动摩擦,通过简化得到一类含动摩擦及间隙的3自由度斜碰撞振动系统,建立系统的力学模型,得到系统的运动方程,并分析系统的运动状态及其条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外激励频率变化时系统运动的... 针对货车转向架用斜楔摩擦减振器,引入改进LuGre动摩擦,通过简化得到一类含动摩擦及间隙的3自由度斜碰撞振动系统,建立系统的力学模型,得到系统的运动方程,并分析系统的运动状态及其条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外激励频率变化时系统运动的转迁过程以及黏滞、颤振现象。结果表明:在一定参数下,随着激振频率的变化,系统发生周期倍化分岔、逆周期倍化分岔以及Neimark-Sacher分岔,系统运动存在“周期泡”现象。当系统激振频率在4.4至4.6之间时,系统运动中存在颤振和黏滞现象;当系统激振频率在4.6至5.9之间时,黏滞现象消失,只存在颤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斜楔减振器 斜碰撞 动摩擦 分岔 黏滞 颤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