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比较韶音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对不同类型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干预短期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55例听力损失患者(年龄18~82岁;传导性听力损失9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5例,混合性听力损失31例;左右耳0.5、1、2、4 kHz四个频率的...目的 比较韶音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对不同类型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干预短期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55例听力损失患者(年龄18~82岁;传导性听力损失9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5例,混合性听力损失31例;左右耳0.5、1、2、4 kHz四个频率的骨导纯音听阈均≤60 dB HL)配戴韶音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分别于配戴助听器前和配戴第14±2 d行声场总体听阈、单音节识别率及安静环境语句识别阈测试,比较配戴助听器前后的结果差异。并于配戴第14±2 d使用IOI-HA问卷对助听器使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配戴后挂式骨导式助听器后声场四个频率平均听阈(39.3±4.9 dB HL)较配戴前(56.5±8.2 dB HL)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助听前单音节识别率(给声强度:患者助听前双音节言语识别阈减5 dB)为29.8%±11.4%,配戴第14±2 d为72.4%±14.4%,配戴后单音节识别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语句识别阈由配戴前的48.6±9.7 dB HL降至34.3±5.6 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配戴14±2 d时IOI-HA问卷评估总分平均值为29.0±3.8分。结论 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可显著提高传导性、0.5~4 kHz骨导纯音听阈不超过60 dB HL的混合性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及言语识别能力。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不同地域和性别受试者的普通话元音空间面积的差异。方法各选取62例常住北京(男32例,女30例)和上海(男32例,女30例)的健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六个中文元音/a/、/i/、/e/、/u/、/o/、/ü/和短文《假期》为语料,测试其...目的探讨不同地域和性别受试者的普通话元音空间面积的差异。方法各选取62例常住北京(男32例,女30例)和上海(男32例,女30例)的健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六个中文元音/a/、/i/、/e/、/u/、/o/、/ü/和短文《假期》为语料,测试其普通话元音空间面积(vowel space area,VSA)。结果不同性别的VSA差异极其显著(P<0.001),女性的VSA明显大于男性。语料和地区的简单效应检验显示,当语料为连续语音时,北京和上海的受试者的VSA显示没有显著差异;但当语料为单元音时,上海受试者的VSA显著大于北京受试者(P=0.003,P<0.01)。结论普通话体系下,成年女性的VSA比男性大,女性的前元音更趋前,后元音更趋后。不同地域受试者VSA的差异并不显著。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比较韶音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对不同类型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干预短期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55例听力损失患者(年龄18~82岁;传导性听力损失9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5例,混合性听力损失31例;左右耳0.5、1、2、4 kHz四个频率的骨导纯音听阈均≤60 dB HL)配戴韶音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分别于配戴助听器前和配戴第14±2 d行声场总体听阈、单音节识别率及安静环境语句识别阈测试,比较配戴助听器前后的结果差异。并于配戴第14±2 d使用IOI-HA问卷对助听器使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配戴后挂式骨导式助听器后声场四个频率平均听阈(39.3±4.9 dB HL)较配戴前(56.5±8.2 dB HL)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助听前单音节识别率(给声强度:患者助听前双音节言语识别阈减5 dB)为29.8%±11.4%,配戴第14±2 d为72.4%±14.4%,配戴后单音节识别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语句识别阈由配戴前的48.6±9.7 dB HL降至34.3±5.6 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配戴14±2 d时IOI-HA问卷评估总分平均值为29.0±3.8分。结论 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可显著提高传导性、0.5~4 kHz骨导纯音听阈不超过60 dB HL的混合性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及言语识别能力。
文摘目的探讨不同地域和性别受试者的普通话元音空间面积的差异。方法各选取62例常住北京(男32例,女30例)和上海(男32例,女30例)的健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六个中文元音/a/、/i/、/e/、/u/、/o/、/ü/和短文《假期》为语料,测试其普通话元音空间面积(vowel space area,VSA)。结果不同性别的VSA差异极其显著(P<0.001),女性的VSA明显大于男性。语料和地区的简单效应检验显示,当语料为连续语音时,北京和上海的受试者的VSA显示没有显著差异;但当语料为单元音时,上海受试者的VSA显著大于北京受试者(P=0.003,P<0.01)。结论普通话体系下,成年女性的VSA比男性大,女性的前元音更趋前,后元音更趋后。不同地域受试者VSA的差异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