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8,0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尖途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早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金朝龙 史学功 +4 位作者 张成鑫 梁有峰 肖洁 盛哲 张定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8-237,共10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尖途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早期效果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阐明超声心动图在评估该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行经心尖途径TAVR植入J-Valve人工瓣膜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分为单纯主动脉瓣...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尖途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早期效果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阐明超声心动图在评估该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行经心尖途径TAVR植入J-Valve人工瓣膜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分为单纯主动脉瓣狭窄组(AS组,n=20)、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组(AR组,n=37)和主动脉瓣狭窄并发反流组(AS&AR组,n=28)。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对各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测量各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主动脉瓣峰值流速(AV V_(max))、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AV PG_(mean))和瓣周漏(PVL)宽度等参数评估心脏及人工瓣膜功能,并分析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5例患者均成功植入J-Valve人工瓣膜。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和冠心病史等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AS组和AS&AR组患者AV V_(max)及AV PG_(mean)减小(P<0.05);AR组患者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AS组患者LVEF和LVFS增大(P<0.05),AV V_(max)和AV PG_(mean)减小(P<0.05);AR组患者LVEDV和LVESV减小(P<0.05),LVEF和LVFS增大(P<0.05);AS&AR组患者LVEDV、LVESV、AV V_(max)和AV PG_(mean)减小(P<0.05),LVEF和LVFS增大(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3组患者LVEDV、LVESV、IVST和LVPWT减小(P<0.05),LVEF和LVFS增大(P<0.05);AS组和AS&AR组患者AV V_(max)及AV PG_(mean)减小(P<0.05);AR组患者AV PG_(mean)减小(P<0.05)。术后并发症情况,行永久起搏器植入3例(AS组2例,AR组1例),脑卒中1例(AS组1例),PVL 13例(AS组4例,AR组5例,AS&AR组4例)。随访期间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准确定量评估心尖途径TAVR术后早期心脏功能变化及人工瓣膜功能状态,为评价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心尖途径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病患者隐形矫治器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台银霞 张晗 +1 位作者 余磊 朱宪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0,共9页
目的:分析评价错牙合畸形伴牙周病患者佩戴隐形矫治器前后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中隐形矫治... 目的:分析评价错牙合畸形伴牙周病患者佩戴隐形矫治器前后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中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比治疗牙周病患者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1997年1月-2023年1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等过程,采用Review Manager 5.4统计软件分析矫治器佩戴前及佩戴6个月后患者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2(IL-2)。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总样本量为601例,结局指标按固定矫治器种类进行亚组分析。Meta分析,隐形矫治器组患者治疗后龈沟液中TNF-α[均值差(MD)=-1.32,95%CI:-1.87~-0.77,P<0.001]、IL-6(MD=-0.78,95%CI:-1.22~-0.35,P<0.001)、CRP(MD=-1.03,95%CI:-1.30~-0.76,P<0.001)和IL-1β(MD=-1.45,95%CI:-2.21~-0.70,P<0.001)水平变化明显低于固定矫治器组;IL-2水平变化明显高于固定矫治器组(MD=0.74,95%CI:0.61~0.87,P<0.001)。结论:与固定矫治器比较,采用隐形矫治器治疗可以较好地控制牙周病患者龈沟液中炎性因子水平,有益于牙周病患者的牙周健康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META分析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2/Ang(1-7)/Mas轴对尿毒症大鼠高转化骨病的改善作用
3
作者 薛杨 阮颖新 +2 位作者 闫铁昆 贾俊亚 林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3,共8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大鼠尿毒症高转性骨病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和实验组(n=24),实验组大鼠采用5/6肾切除术(Platt法)+高磷(P)饮食[1.2%P,1.0%钙(Ca)]制备尿毒症高转化骨...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大鼠尿毒症高转性骨病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和实验组(n=24),实验组大鼠采用5/6肾切除术(Platt法)+高磷(P)饮食[1.2%P,1.0%钙(Ca)]制备尿毒症高转化骨病模型,并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ng(1-7)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激活剂二乙酰胺三氮脒(DIZE)组(DIZE组)和Mas受体拮抗剂组(A779组),每组6只。分别于手术后12和18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a、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24 h尿蛋白(UP)水平;免疫化学荧光法测定各组大鼠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骨钙素(OC)、Ⅰ型胶原N端肽(NTX)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水平;高分辨率显微CT扫描检测各组大鼠股骨组织的骨密度(BMD)、组织骨密度(TMD)、骨小梁厚度(Tb.Th)和骨小梁分离度(Tb.Sp)等三维结构参数。Von Kossa染色和吉姆萨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皮质骨及骨小梁病理形态表现,计算骨小梁体积(TBV);荧光显微镜下测定各组大鼠骨矿化率(MAR),并计算成骨细胞指数(OBI)和破骨细胞指数(OCI)。结果:术后12和1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ng(1-7)组、DIZE组和A779组大鼠体质量减小(P<0.05);术后12和1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ng(1-7)组、DIZE组和A779组大鼠血清中24 h UP、Scr及BUN水平均升高(P<0.05);术后18周,与模型组比较,Ang(1-7)组和DIZE组大鼠血清中24 h UP及Scr水平均降低(P<0.05),A779组大鼠血清中24 h UP、Scr和BUN水平均升高(P<0.05)。证实尿毒症高转化骨病大鼠模型构建成功。术后12和1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ng(1-7)组、DIZE组和A779组大鼠血清中iPTH、P、OC、NTX及TRAP-5b水平均升高(P<0.05);术后18周,与模型组比较,Ang(1-7)组和DIZE组大鼠血清中NTX及TRAP-5b水平均降低(P<0.05),A779组大鼠血清中iPTH、P、NTX和TRAP-5b水平均升高(P<0.05)。高分辨率显微CT扫描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ng(1-7)组、DIZE组和A779组大鼠股骨BMD及TMD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Ang(1-7)组和DIZE组大鼠股骨BMD及TMD均升高(P<0.05),A779组大鼠股骨BMD和TMD均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Tb.Th降低(P<0.05),Tb.Sp升高(P<0.05);Ang(1-7)组和DIZE组大鼠股骨Tb.Th升高(P<0.05),而Tb.Sp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A779组大鼠股骨Tb.Th降低(P<0.05),而Tb.Sp升高(P<0.05)。骨病理检查,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ng(1-7)组、DIZE组和A779组大鼠股骨TBV均降低(P<0.05),MAR、OBI和OCI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Ang(1-7)组和DIZE组大鼠股骨OBI及OCI均降低(P<0.05),TBV升高(P<0.05),而A779组大鼠股骨OBI和OCI均升高(P<0.05),TBV降低(P<0.05)。结论:ACE2/Ang(1-7)/Mas轴对尿毒症大鼠高转化骨病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高转化骨病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血管紧张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A549细胞源性外泌体中lncRNA DUXAP8对肺癌细胞生长和肿瘤免疫逃逸的作用及其机制
4
作者 何小双 徐丽娜 +6 位作者 崔梅 赵宇 王蓓 黄征 王玉超 辛雯艳 邬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8-967,共10页
目的:探讨肺癌A549细胞源性外泌体(Exo)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UXAP8对肺癌细胞生长和免疫逃逸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提取其Exo并鉴定。采用PKH67标记的Exo处理A549细胞,观察A549细胞摄取Exo情况... 目的:探讨肺癌A549细胞源性外泌体(Exo)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UXAP8对肺癌细胞生长和免疫逃逸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提取其Exo并鉴定。采用PKH67标记的Exo处理A549细胞,观察A549细胞摄取Exo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Exo处理前后A549细胞中lncRNA DUXAP8表达水平。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处理)、Exo组(Exo处理A549细胞)、Exo+sh-NC组(Exo处理A549细胞后,转染sh-NC至A549细胞)和Exo+sh-DUXAP8组(Exo处理A549细胞后,转染sh-DUXAP8至A549细胞)。RT-qPCR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lncRNA DUXAP8表达水平,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各组A549细胞克隆形成能力,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增殖能力。各组A549细胞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培养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活化的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各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A549细胞的杀伤率。结果:Exo囊泡直径为50~150 nm,且分化簇63(CD63)、分化簇9(CD9)、肿瘤易感基因101(TSG10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外泌体特异性标志物蛋白表达阳性,说明Exo提取成功。A549细胞能够很好地摄取PKH67标记的Exo。RT-qPCR法,与单独培养的A549细胞比较,Exo处理后,A549细胞中lncRNA DUXAP8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Exo组A549细胞中lncRNA DUXAP8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Exo组比较,Exo+sh-DUXAP8组A549细胞中lncRNA DUXAP8表达水平降低(P<0.05),Exo+sh-NC组lncRNA DUXAP8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集落形成实验,与对照组比较,Exo组A549细胞中集落形成数增加(P<0.05);与Exo组比较,Exo+sh-DUXAP8组A549细胞中集落形成数减少(P<0.05),Exo+sh-NC组A549细胞中集落形成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dU染色,与对照组比较,Exo组A549细胞中EdU阳性细胞率升高(P<0.05);与Exo组比较,Exo+sh-DUXAP8组A549细胞中EdU阳性细胞率降低(P<0.05),Exo+sh-NC组A549细胞中EdU阳性细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与对照组比较,Exo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活化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与Exo组比较,Exo+sh-DUXAP8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活化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Exo+sh-NC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活化的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T法,与对照组比较,Exo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A549细胞的杀伤率降低(P<0.05);与Exo组比较,Exo+sh-DUXAP8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A549细胞的杀伤率升高(P<0.05),Exo+sh-NC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A549细胞的杀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A549细胞源性Exo lncRNA DUXAP8促进肺癌细胞增殖和肿瘤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外泌体 长链非编码RNA DUXAP8 细胞增殖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味受体T2R38激活对香烟烟雾暴露诱导人气道上皮NuLi-1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5
作者 李亮 周向东 +4 位作者 王杰 徐超群 朱梦霞 余善君 李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340,共8页
目的:探讨苦味受体2型味觉受体(T2R)38激活对香烟烟雾暴露诱导人气道上皮NuLi-1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人气道上皮NuLi-1细胞分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香烟提取物(CSE)组(5%CSE处理细胞24 h)和CSE+T2R38特异性... 目的:探讨苦味受体2型味觉受体(T2R)38激活对香烟烟雾暴露诱导人气道上皮NuLi-1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人气道上皮NuLi-1细胞分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香烟提取物(CSE)组(5%CSE处理细胞24 h)和CSE+T2R38特异性激动剂苯基硫脲(PTC)组(CSE+PTC组)(5%CSE和1 mmo·l L-1 PTC处理细胞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NuLi-1细胞中T2R38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NOS(e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DAX-J2红色荧光探针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一氧化氮(NO)水平,荧光探针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中ROS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丙二醛(MDA)、Fe2+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SE组NuLi-1细胞中T2R3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CSE组NuLi-1细胞活性降低(P<0.05),细胞中iNOS和SOD活性升高(P<0.05),NO和ROS水平升高(P<0.05),MDA和Fe2+水平升高(P<0.05),细胞中GSH水平降低(P<0.05),Nrf2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CSE组比较,CSE+PTC组NuLi-1细胞活性升高(P<0.05),细胞中SOD活性升高(P<0.05),GSH水平升高(P<0.05),细胞中iNOS活性降低(P<0.05),NO和ROS水平降低(P<0.05),MDA和Fe2+水平降低(P<0.05),细胞中Nrf2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对照组、CSE组和CSE+PTC组细胞中eNOS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活苦味受体T2R38可抑制香烟烟雾暴露诱导人气道上皮NuLi-1细胞铁死亡,其主要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中iNOS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人气道上皮细胞 苦味受体 2型味觉受体38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2对雌性小鼠下丘脑视前区正中核热敏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
6
作者 侯晓钰 李娅 +3 位作者 宋宜安 何田慧 张洁 胥建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5,共9页
目的:探讨致热介质前列腺素E_(2)(PGE_(2))对雌性小鼠下丘脑视前区正中核(MnPO)热敏神经元(WSNs)放电活动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制作雌性小鼠MnPO冠状脑片,灌流含有突触阻断剂(STBs)的人工脑脊液(ACSF),改变灌流液温度的同时... 目的:探讨致热介质前列腺素E_(2)(PGE_(2))对雌性小鼠下丘脑视前区正中核(MnPO)热敏神经元(WSNs)放电活动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制作雌性小鼠MnPO冠状脑片,灌流含有突触阻断剂(STBs)的人工脑脊液(ACSF),改变灌流液温度的同时应用膜片钳技术检测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鉴定WSNs。32个MnPO WSNs分为基础放电组(n=32)和PGE_(2)组(n=32),采用膜片钳技术检测MnPO WSNs分别灌流ACSF和1μmol·L-1PGE_(2)后的放电频率。选择灌流PGE_(2)后放电频率明显改变且活性良好的MnPO WSNs(n=21),分为PGE_(2)受体E系列前列腺素受体(EP)1拮抗剂(EP1 ant)+PGE_(2)组(n=7)、EP3 ant+PGE_(2)组(n=7)和EP4 ant+PGE_(2)组(n=7),采用膜片钳技术检测MnPO WSNs分别灌流3μmol·L-1EP1 ant和1μmol·L-1PGE_(2)混合液、10μmol·L-1EP3 ant和1μmol·L-1PGE_(2)混合液及10μmol·L-1EP4 ant和1μmol·L-1PGE_(2)混合液后的放电频率。结果:灌流含有STBs的ACSF后,共有188个雌性小鼠的MnPO神经元进行了内在温度敏感系数(以m值表示)的鉴定,其中32个神经元的m值≥0.8,被鉴定为MnPO WSNs,占所有记录神经元的17%。与基础放电频率比较,加入PGE_(2)后MnPO的放电频率明显降低(P<0.05);与PGE_(2)组比较,EP3 ant+PGE_(2)组MnPO WSNs的放电频率百分比改变降低(P<0.05);与PGE_(2)组比较,EP1 ant+PGE_(2)组MnPO WSNs的放电频率的百分比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GE_(2)组比较,EP4 ant+PGE_(2)组MnPO WSNs的放电频率的百分比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性小鼠MnPO存在约17%的WSNs;PGE_(2)可通过突触后的机制经EP3受体直接抑制雌性小鼠MnPO WSNs的放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前列腺素E2 视前区正中核 热敏神经元 EP3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血清中ST2、CA125和HE4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田春迎 李铤 +3 位作者 陈媛媛 刘玟妍 李睿尧 于秀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784,共7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糖类抗原125 (CA125)和人附睾蛋白4 (HE4)水平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阐明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于本院就诊并经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卵巢良性病变...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糖类抗原125 (CA125)和人附睾蛋白4 (HE4)水平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阐明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于本院就诊并经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卵巢良性病变和卵巢恶性肿瘤首诊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卵巢良性病变组53例,卵巢癌组83例,另取同期体检的55名健康女性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入院第1天抽取空腹肘静脉血并留取血清,采用循环增强荧光免疫发光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ST2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CA125和HE4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诊断卵巢癌的性能,计算截断值(Cut-off值)和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以AUC值代表各指标的诊断性能。采用Kendall法分析血清中ST2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TNM分期、肿瘤最大直径、远端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癌胚抗原(CEA)、CA125、糖类抗原199 (CA199)、HE4、P53和Ki67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卵巢良性病变组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和卵巢良性病变组比较,卵巢癌组患者血清中ST2、CA125和HE4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T2的AUC值为0.719 (95%CI:0.616~0.822), CA125的AUC值为0.868 (95%CI:0.794~0.942), HE4的AUC值为0.867 (95%CI:0.793~0.942), ST2+CA125+HE4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894 (95%CI:0.832~0.955)。不同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和腹膜转移的卵巢癌患者血清中ST2、CA125及HE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肿瘤最大直径卵巢癌患者血清中ST2、CA125及HE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患者血清中ST2水平与TNM分期、远端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CA125水平、HE4水平和Ki67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ST2水平与肿瘤最大直径、CEA、CA199水平和P53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ST2、CA125和HE4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血清ST2、CA125和HE4联合检测筛查卵巢癌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提高卵巢癌患者的诊断效能。ST2与卵巢癌高TNM分期和癌转移有关,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糖类抗原125 人附睾蛋白4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脑膜炎伴视力和听力障碍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8
作者 孙威 郎悦 崔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07,共6页
猪链球菌脑膜炎患者可并发视力和听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恢复后的生活质量。本科室收治1例59岁男性患者,以头痛伴发热起病,随后出现双眼视力下降、右耳听力减退。神清语明,双眼视力下降,仅有光感,双耳听力下降(以右侧为著),颈强3横指,Ker... 猪链球菌脑膜炎患者可并发视力和听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恢复后的生活质量。本科室收治1例59岁男性患者,以头痛伴发热起病,随后出现双眼视力下降、右耳听力减退。神清语明,双眼视力下降,仅有光感,双耳听力下降(以右侧为著),颈强3横指,Kernig征阳性。磁共振成像(MRI)头部平扫示右侧额叶白质区片状异常信号,进一步完善MRI头部增强扫描,未见异常信号;脑脊液外观呈头滴带血后微黄浑浊,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蛋白水平升高;葡萄糖和氯水平降低,多核细胞百分率79%,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IgG)82.25 mg·L^(-1);血培养提示猪链球菌;脑脊液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mNGS)提示革兰阳性菌,猪链球菌序列数为7001条。诊断为猪链球菌脑膜炎,给予抗感染、激素及对症治疗。分别于出院后6和18个月随访,视力恢复尚可,听力较出院时无明显好转。对于有过病(死)猪接触史的患者,如出现脑膜炎,并有眼和耳等其他脏器同时受累表现时,应考虑猪链球菌脑膜炎,应及早给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并行血培养及mNGS明确诊断。联合应用猪链球菌敏感抗生素和地塞米松有助于改善患者听力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脑膜炎 听力障碍 视力障碍 脑脊液 宏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糖剥夺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对PI3K/AKT通路的影响
9
作者 陈敏 朱慧艳 +1 位作者 陶静 徐奕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4,共9页
目的:探讨甜菜碱在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氧糖剥夺损伤中的作用,阐明甜菜碱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选取5只7日龄SD大鼠,获取大鼠BMECs,在低氧低糖条件下制备BMECs氧糖剥夺模型,分为模型组,... 目的:探讨甜菜碱在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氧糖剥夺损伤中的作用,阐明甜菜碱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选取5只7日龄SD大鼠,获取大鼠BMECs,在低氧低糖条件下制备BMECs氧糖剥夺模型,分为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甜菜碱组及阳性对照组,另设空白对照组(不进行造模),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BMECs给予新鲜培养基,阳性对照组大鼠BMECs给予终浓度为10μmol·L^(-1)的尼莫地平,低、中和高剂量甜菜碱组大鼠BMECs分别给予终浓度为0.5、1.0及2.0 mmol·L^(-1)的甜菜碱。采用CCK-8法检测培养12、24和48 h时各组大鼠BMECs存活率,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BMECs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三磷酸腺苷(AT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BMECs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IL^(-1)8水平,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BMECs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使用跨内皮电阻(TEER)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BMECs的TEER值,使用插入式细胞培养器检测各组大鼠BMECs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通透率,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BMECs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BMECs中磷酸化PI3K(p-PI3K)/PI3K和磷酸化AKT(p-AKT)/AKT比值。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MECs存活率,SOD活性,ATP水平和TEER值及大鼠BMECs中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LDH活性,TNF-α、IL-6、IL^(-1)β、IL^(-1)8和MDA水平,BMECs凋亡率和HRP通透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甜菜碱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BMECs存活率,SOD活性,ATP水平和TEER值及大鼠BMECs中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LDH活性、TNF-α、IL-6、IL^(-1)β、IL^(-1)8和MDA水平,BMECs凋亡率和HRP通透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甜菜碱能够修复大鼠BMECs氧糖剥夺损伤,抑制BMECs氧化损伤及凋亡,改善大鼠BMECs通透性,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氧糖剥夺 再灌注损伤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T淋巴细胞核因子5在高盐诱导小鼠平滑肌细胞衰老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10
作者 仲威 戴芝银 +2 位作者 崔星钢 李波 姜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7-575,共9页
目的:探讨活化T淋巴细胞核因子5 (NFAT5)抑制剂KRN5在高盐诱导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衰老中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分为正常组、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每组10只,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构建小鼠... 目的:探讨活化T淋巴细胞核因子5 (NFAT5)抑制剂KRN5在高盐诱导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衰老中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分为正常组、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每组10只,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构建小鼠自然衰老模型;分离培养小鼠VSMCs,将VSMCs分为正常组、衰老组、高盐处理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KRN5组。采用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组织和VSMCs衰老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组织和VSMCs中NFAT5和磷酸化的组蛋白H2A变异体X (γ-H2AX)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FAT5、 γ-H2AX、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P16)和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 (P2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VSMCs中NFAT5、γ-H2AX、P16和P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a-β-gal染色法,与正常组比较,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主动脉组织衰老阳性面积比例均明显增加(P<0.05),小鼠VSMCs衰老细胞阳性比例均明显增加(P<0.05)。与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VSMCs衰老细胞阳性比例明显增加(P<0.05);与高盐处理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KRN5组小鼠VSMCs衰老细胞阳性比例明显减少(P<0.01)。免疫荧光法,与正常组比较,衰老组小鼠VSMCs中γ-H2AX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与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主动脉组织中SA-β-gal染色和NFAT5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正常组比较,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VSMCs中NFAT5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与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VSMCs中NFAT5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RT-qPCR法,与正常组比较,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及P2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和P2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KRN5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及P2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高盐处理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KRN5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和P2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正常组比较,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及P2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和P2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组和高盐处理衰老+KRN5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及P2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高盐处理衰老组比较,高盐处理衰老+KRN5组小鼠VSMCs中NFAT5、γ-H2AX、P16和P2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NFAT5对高盐诱导小鼠VSMCs衰老可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衰老 活化T淋巴细胞核因子5 KRN5 血管平滑肌细胞 Β-半乳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黄素对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和软骨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11
作者 安玮 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姚志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6-983,共8页
目的:探讨叶黄素对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TMJA)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和软骨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叶黄素组和3-甲基... 目的:探讨叶黄素对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TMJA)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和软骨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叶黄素组和3-甲基腺嘌呤(3-MA)(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叶黄素组,每组8只。模型组、叶黄素组和3-MA+叶黄素组建立兔TMJA模型,假手术组兔仅暴露组织不进行手术。叶黄素组兔给予10 mg·kg^(-1)叶黄素,3-MA+叶黄素组兔给予15 mg·kg^(-1)3-MA和10 mg·kg^(-1)叶黄素。所有药物均于手术后24 h开始通过兔耳缘静脉进行注射,每周1次,连续注射3个月。完成后取手术侧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HE染色评估各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形态表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PI3K、AKT、磷酸化AKT(p-AKT)、Beclin-1、自噬相关蛋白5(ATG5)、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Ⅰ(LC3-Ⅰ)、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自噬受体蛋白(P62)、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解聚蛋白酶5(ADAMTS-5)、蛋白聚糖(aggrecan)和Ⅱ型胶原(ColⅡ)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法检测各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自噬小体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病理评分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PI3K、p-AKT、aggrecan和Col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Beclin-1、ATG5、P62、MMP-13和ADAMTS-5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叶黄素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PI3K、p-AKT、aggrecan和Col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Beclin-1、ATG5和p62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0.05);与叶黄素组比较,3-MA+叶黄素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PI3K、p-AKT、Beclin-1、ATG5和P62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0.05),MMP-13和ADAMTS-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aggrecan和Col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自噬小体数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叶黄素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自噬小体数减少(P<0.05);与叶黄素组比较,3-MA+叶黄素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自噬小体数减少(P<0.05)。结论:叶黄素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和软骨细胞自噬改善TMJA兔的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颞下颌关节强直 软骨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误诊恶性肿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2
作者 杨佳 佟玲玲 +1 位作者 马金姝 耿华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5-1120,共6页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OSST)是一种起源于卵巢性索-间质的良性肿瘤,仅占卵巢间质肿瘤的2%~6%,好发于年轻女性,同时并发Meigs综合征的OSST极为罕见。本研究报道1例OSST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女性,22岁,因...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OSST)是一种起源于卵巢性索-间质的良性肿瘤,仅占卵巢间质肿瘤的2%~6%,好发于年轻女性,同时并发Meigs综合征的OSST极为罕见。本研究报道1例OSST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女性,22岁,因腹胀2个月,加重1周入院。查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盆腹腔内触及大小为16.0 cm×14.0 cm×8.0 cm包块,质韧,活动性尚可,无压痛。妇科彩超显示子宫左上方探及大小为15.3 cm×14.0 cm×8.4 cm囊实混合回声,边界清晰,盆腹腔内可见液性暗区,最大前后径约为11.9 cm。CT显示下腹部及右附件区团块状囊实混合密度影,考虑为肿瘤性病变,实性部分伴糖代谢增高,倾向恶性。糖类抗原125(CA125)>800 U·mL-1,盆腔穿刺脱离细胞提示未见癌细胞。考虑为卵巢良性或交界性肿瘤可能性大,需与卵巢恶性肿瘤相鉴别。根据术中所见及快速病理结果行左侧卵巢瘤核出术,术后病理结果回报为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术后随访2年,未见异常。OSST作为一种卵巢良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常与恶性肿瘤相混淆,极易造成误诊,应提高早期诊断准确性,为患者制订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 卵巢恶性肿瘤 MEIGS综合征 糖代谢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正颌手术治疗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畸形患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3
作者 张琦 徐晓媛 +5 位作者 吴聿淼 张晗 胡志强 袁佳敏 崔宇琛 朱宪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8-515,共8页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特征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或两者兼具,且多伴有垂直向关系异常,治疗复杂,成年患者常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逐渐应用于复杂正畸治疗,而目前国内外针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正颌手术方面的应用案例...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特征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或两者兼具,且多伴有垂直向关系异常,治疗复杂,成年患者常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逐渐应用于复杂正畸治疗,而目前国内外针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正颌手术方面的应用案例较少。本文作者报道1例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正颌手术治疗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畸形的患者,分析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正畸治疗前分次拔除阻生智齿18、28、38和48及正畸牙15、25、34和44,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术前正畸,矢状向建立尖牙及磨牙超完全远中关系,前牙覆盖13~14 mm,水平向匹配上下颌牙弓形态;正颌手术术式为上颌Le Fort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骨矢状劈开术(BSSRO)及颏成形术;术后精细调整咬合。患者术后上下颌骨关系恢复正常,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ANB)由12.3°改善为4.7°;尖牙和磨牙达到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牙根平行度良好,无明显牙根吸收;面部软组织侧貌显著改善,面突角(N-Sn-Pg)由143.9°改善为162.8°。术后1年疗效稳定。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以高效完成复杂病例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与固定矫治器相比,该技术更有利于患者对美观的需求及牙周健康的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 无托槽隐形矫治 高角错(牙合)畸形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影响
14
作者 胡晓霞 李亚龙 +2 位作者 杨东亮 拉巴泽仁 刘欣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3-411,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对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诱导作用。方法:将DMEM培养基培养的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5.5 mmol·L^(-1)葡萄糖)、不同浓度高糖组(15.0、25.0、35.0和45.0 mmol·L^(-1)葡萄糖)和阳性对照组[脂多糖(...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对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诱导作用。方法:将DMEM培养基培养的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5.5 mmol·L^(-1)葡萄糖)、不同浓度高糖组(15.0、25.0、35.0和45.0 mmol·L^(-1)葡萄糖)和阳性对照组[脂多糖(LPS)],分别培养3、6和9h,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 (IL-10)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IL-6、TNF-α和IL-10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M1和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及CD163+细胞百分比。结果:对照组Raw264.7细胞贴壁生长,形态以圆形为主;35.0 mmol·L^(-1)高糖组和阳性对照组细胞拉长、伪足形成,呈现炎症性改变。与对照组比较,作用6、12、24和48 h后不同浓度高糖组细胞存活率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作用3h后,35.0 mmol·L^(-1)高糖组细胞中IL-6和IL-10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细胞上清中IL-6、TNF-α和IL-10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6h后,35.0 mmol·L^(-1)高糖组细胞中TNF-α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01),细胞上清中IL-6、TNF-α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01);作用3h后,35.0 mmol·L^(-1)高糖组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CD86+和CD163+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或P<0.001)。结论:一定高浓度葡萄糖可诱导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向M1亚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W264.7细胞 葡萄糖 炎症 巨噬细胞极化 炎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索拉非尼对小鼠骨肉瘤移植瘤的影响及其机制
15
作者 王凤娇 顾超 +4 位作者 胡沙 冯琴 郑儒娟 朱增燕 王文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甲氨蝶呤(MTX)联合索拉非尼(SFN)对人骨肉瘤(OS)的抗肿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4种人OS细胞(143B细胞、HOS细胞、U2OS细胞和MG6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各种细胞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 目的:探讨低剂量甲氨蝶呤(MTX)联合索拉非尼(SFN)对人骨肉瘤(OS)的抗肿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4种人OS细胞(143B细胞、HOS细胞、U2OS细胞和MG6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各种细胞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蛋白表达水平;建立人OS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将建模成功的20只BABL/C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2%二甲基亚砜+98%玉米油)、低剂量MTX组(给予2 mg·kg^(-1)MTX)、SFN组(给予15 mg·kg^(-1)SFN)和联合用药组(给予2 mg·kg^(-1)MTX+15 mg·kg^(-1)SFN),每组5只,测量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HE染色观察4组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VEGFR2、细胞增殖抗原Ki-67和缺氧诱导因子1(HIF-1)蛋白阳性表达率;人OS 143B细胞分别给予0、0.125、0.250、0.500、1.000、2.000和4.000μmol·L^(-1)MTX处理,CCK-8法检测各组143B细胞存活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选取对143B细胞存活无影响的MTX浓度作为低剂量MTX;人OS 143B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低剂量MTX组(给予0和0.250μmol·L^(-1)MTX处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143B细胞中VEGF水平。结果:与143B细胞比较,HOS细胞、U2OS细胞和MG63细胞中VEGF及VEGFR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与对照组比较,SFN组和联合用药组小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减少(P<0.001),与低剂量MTX组和SFN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小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减少(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小鼠肿瘤组织中Ki-67、VEGFR2和HIF-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CCK-8法,0.250μmol·L^(-1)MTX对143B细胞增殖无明显改变。ELISA法,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MTX组143B细胞中VEGF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结论论:低剂量MTX促进了SFN对人OS的抗肿瘤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OS细胞分泌VEGF进而增强SFN对人OS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索拉非尼 甲氨蝶呤 抗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肠源性脓毒症大鼠小肠黏膜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16
作者 杨堃 付茜瑶 +2 位作者 孙永强 杨坤 蒙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5-865,共11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保护肠源性脓毒症大鼠肠道功能的影响,并基于E2F转录因子1(E2F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初步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其中50只大鼠以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肠源性脓毒症大鼠模型,其余10只大鼠...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保护肠源性脓毒症大鼠肠道功能的影响,并基于E2F转录因子1(E2F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初步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其中50只大鼠以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肠源性脓毒症大鼠模型,其余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盲肠远端,不结扎和穿孔。将4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DEX组、中剂量DEX组和高剂量DEX组,每组10只。低、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即刻腹腔注射20、40及60μg·kg-1DEX,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给药24 h后检测各组大鼠肠道肌电活动情况,检测各组大鼠盲肠中大肠埃希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菌落数,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的病理形态表现,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匀浆上清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和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中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中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和E2F1、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平滑肌慢波频率和振幅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平滑肌慢波振幅升高(P<0.05),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平滑肌慢波频率及振幅升高(P<0.05);与低剂量DEX组比较,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平滑肌慢波频率及振幅升高(P<0.05);与中剂量DEX组比较,高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平滑肌慢波频率和振幅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增加(P<0.05),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菌落数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双歧杆菌菌落数增加(P<0.05),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减少(P<0.05),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菌落数增加(P<0.05);与低剂量DEX组比较,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减少(P<0.05),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菌落数增加(P<0.05);与中剂量DEX组比较,高剂量DEX组大鼠肠道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减少(P<0.05),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菌落数增加(P<0.05)。HE染色,假手术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结构正常且完好;模型组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坏死,绒毛受损、塌陷、排列紊乱;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的病理学明显改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匀浆上清中sIgA水平降低(P<0.05),血清中DAO和D-乳酸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DEX组大鼠血清中DAO水平降低(P<0.05),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匀浆上清中sIgA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DAO和D-乳酸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低剂量DEX组比较,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匀浆上清中sIgA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DAO和D-乳酸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中剂量DEX组比较,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匀浆上清中sIgA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DAO和D-乳酸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中CD8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CD80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CD206、白细胞介素(IL-4)和CD163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中CD80 m RNA、CD86蛋白和MCP-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IL-4 m RNA、CD163 m RNA、CD206蛋白和CD16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中CD86、MCP-1和CD80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D206、IL-4和CD163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低剂量DEX组比较,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中CD86、MCP-1和CD80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D206、IL-4和CD163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中剂量DEX组比较,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中CD86、MCP-1和CD80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D206、IL-4和CD163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中E2F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中E2F1蛋白表达水平和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降低(P<0.05);与低剂量DEX组比较,中和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中E2F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降低(P<0.05);与中剂量DEX组比较,高剂量DEX组大鼠小肠组织中E2F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降低(P<0.05)。结论:DEX对肠源性脓毒症大鼠小肠黏膜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并促进小肠组织中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转变,其机制可能与DEX调控E2F1/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E2F转录因子1 核因子ΚB 巨噬细胞极化 肠源性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梗死面积与细胞因子和免疫状态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醒麒 赵灵敏 +6 位作者 马迪 尤久琳 陈盈 冯良枢 王晶 冯加纯 王川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2,共9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梗死面积与细胞因子和免疫状态的关联性,为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发病72 h内的6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梗死面积与细胞因子和免疫状态的关联性,为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发病72 h内的6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的最大梗死层面面积将患者分为大面积脑梗死组(n=34)和非大面积脑梗死组(n=33)。收集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既往病史等临床基线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6、IL-10、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计算2组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绝对值(LYM#)、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同时计算IFN-γ/IL-4比值、TNF-α/IL-4比值和TNF-α/IL-10比值;并依据临床神经专科查体体征评价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采用秩相关分析检验2组患者脑梗死面积与NIHSS评分、细胞因子和免疫状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大面积脑梗死组比较,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IL-2、IL-6、IL-10、IL-17A、TNF-α和IFN-γ水平以及外周血中NLR均明显升高(P<0.01),LYM#、LYM%和TNF-α/IL-4比值明显降低(P<0.01)。秩相关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脑梗死面积与患者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_(s)=0.521,P<0.05),非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脑梗死面积与患者NIHS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_(s)=0.721,P<0.001)。2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血清中IL-6(r_(s)=0.306,P=0.005)、IL-4(r_(s)=0.252,P<0.001)、IL-2(r_(s)=0.109,P=0.025)、IL-17A(r_(s)=0.405,P<0.001)和IFN-γ(r_(s)=0.146,P<0.001)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NIHSS评分与TNF-α(r_(s)=0.039,P=0.726)和IL-10(r_(s)=0.121,P=0.192)水平无相关性。2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血清中LYM#(r_(s)=-0.026,P=0.036)和LYM%(r_(s)=-0.008,P=0.002)呈负相关关系,与NLR呈正相关关系(r_(s)=0.315,P=0.009)。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面积与NIHSS评分、炎症反应、适应性免疫损伤程度和免疫状态具有相关性,细胞因子和免疫指标也与梗死面积总体呈正相关关系;与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比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更易发生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免疫 炎症 细胞因子 炎性细胞 梗死面积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对卵泡液激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建凤 吴培雅 +7 位作者 陈丽影 王燕婷 凌幼霞 陈晓燕 陈婉真 陶萍 黄荣富 李友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1,共8页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泡液(FF)中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与颗粒细胞中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mRNA表达水平,并初步阐释胰岛素水平与PTEN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不孕患者作为研...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泡液(FF)中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与颗粒细胞中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mRNA表达水平,并初步阐释胰岛素水平与PTEN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孕因素,分为PCOS组和对照组(输卵管阻塞或男方因素不孕),所有患者均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在取卵当天收集患者FF和卵巢颗粒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组患者卵巢组织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FF中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2组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和FF中睾酮(T)水平与FF中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基础性激素、促性腺激素(Gn)总剂量和促排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患者抗缪勒管激素(AMH)和窦卵泡计数(AFC)均明显升高(P<0.05)。RT-qPCR法,PCOS组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电化学发光法,PCOS组患者FF中T和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PCOS组患者FF中T水平和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与FF中胰岛素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577,P<0.001;r=0.616,P<0.001),而对照组患者FF中T水平和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与FF中胰岛素水平无相关性(r=0.266,P=0.123;r=-0.214,P=0.216)。结论:PCOS不孕患者颗粒细胞中高表达PTEN可能与卵巢内局部高胰岛素水平有关,PTEN参与PCOS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泡液 胰岛素 颗粒细胞 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多糖通过调节肠菌代谢物对老年小鼠肠道黏膜屏障损伤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宏 王慧 +3 位作者 王隶书 王超楠 徐晓浩 孙立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4,共9页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多糖(DOP)对老年小鼠肠道黏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0只雌性5月龄C57BL/6小鼠作为年轻组,将20只雌性C57BL/6小鼠(15月龄)随机分为老年组和老年鼠DOP(200 mg·kg^(-1)·d^(-1)...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多糖(DOP)对老年小鼠肠道黏膜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0只雌性5月龄C57BL/6小鼠作为年轻组,将20只雌性C57BL/6小鼠(15月龄)随机分为老年组和老年鼠DOP(200 mg·kg^(-1)·d^(-1))处理组(DOP组),每组10只。DOP组小鼠采用DOP灌胃,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摄食量和悬挂时间;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肠道和脾脏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肠道组织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黏蛋白2(MUC2)的表达情况。制备肠菌代谢物培养基(IBMM)干预秀丽线虫(C.elegans),将C.elegans随机分为年轻IBMM组(Young-IBMM)、老年IBMM组(Aged-IBMM)和DOP-IBMM组,采用免疫荧光法分析各组C.elegans第1和12天的肠道脂褐素累积水平;亮蓝染色检测各组C.elegans第1和12天的肠道渗漏情况。制备IBMM干预Caco-2细胞,将Caco-2细胞分为Young-IBMM组、Aged-IBMM组和DOP-IBMM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Caco-2细胞中ZO-1、闭合蛋白(Occlud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MLC)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年轻组比较,老年组小鼠体质量增加(P<0.05),摄食量降低(P<0.05),悬挂时间缩短(P<0.05);与老年组比较,DOP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减轻(P<0.01),摄食量增加(P<0.05),悬挂时间明显延长(P<0.01)。HE染色,与年轻组比较,老年组小鼠肠黏膜厚度变薄,杯状细胞减少,肠绒毛长短不一且排列无序,脾脏表面可见大量铁血黄素存在,红髓内细胞成分减少,白髓内动脉周围淋巴鞘和淋巴小结残存或几乎消失;与老年组比较,DOP组小鼠肠黏膜厚度增加,杯状细胞增多,肠绒毛长度一致且排列整齐,脾脏红髓整体功能改善,白髓成分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年轻组比较,老年组小鼠肠道组织中ZO-1和MUC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01);与老年组比较,DOP组小鼠肠道组织中ZO-1和MUC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01)。免疫荧光法,与Young-IBMM组比较,Aged-IBMM组C.elegans肠道内脂褐素累积水平明显升高(P<0.001);与Aged-IBMM组比较,DOP-IBMM组C.elegans肠道内脂褐素累积水平明显降低(P<0.001)。亮蓝染色法,与Young-IBMM组比较,Aged-IBMM组C.elegans亮蓝染料渗漏至线虫全身,肠道结构模糊不清,不易观察;与Aged-IBMM组比较,DOP-IBMM组C.elegans亮蓝染料渗漏减少。Western blotting法,与Young-IBMM组比较,Aged-IBMM组Caco-2细胞中TNF-α、IL-6、p-MLC和MLC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P<0.001),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Aged-IBMM组比较,DOP-IBMM组Caco-2细胞中TNF-α、IL-6、p-MLC和MLC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DOP对老年小鼠肠道黏膜屏障损伤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肠菌代谢物、抑制p-MLC/MLCK通路、恢复紧密连接复合物表达、降低肠道炎症水平、进而改善肠道屏障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多糖 自然衰老小鼠 肠道屏障 肠菌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择期手术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中应用磷丙泊酚二钠与丙泊酚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东浩 李金辉 +3 位作者 班儒孟 闫津硕 刘芮竹 李学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49,共7页
目的:探讨磷丙泊酚二钠(FP)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的成人择期手术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阶段的疗效及安全性,为FP在全麻诱导和维持阶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方法法:选择择期行手术治疗的ASAⅠ或Ⅱ级的成人患者,按就诊时间共... 目的:探讨磷丙泊酚二钠(FP)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的成人择期手术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阶段的疗效及安全性,为FP在全麻诱导和维持阶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方法法:选择择期行手术治疗的ASAⅠ或Ⅱ级的成人患者,按就诊时间共有100例患者陆续进入观察,随机分为FP组(50例)和丙泊酚组(50例)。所有患者均完善术前准备,随后缓慢注射咪达唑仑2~3mg及舒芬太尼0.3μg·kg^(-1),1~2min后进行麻醉诱导。FP组患者静脉注射FP(10.0~12.5mg·kg^(-1)),丙泊酚组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1.5~2.0mg·kg^(-1)),待患者改良警觉/镇静(MOAA/S)评分降至1分后给予肌松药完成诱导。麻醉维持中,FP组患者持续静脉泵注FP,给药速率为12.5~15.0 mg·kg^(-1)·h^(-1);丙泊酚组患者持续泵注丙泊酚,以6 mg·kg^(-1)·h^(-1)为起始速率,2组患者均复合瑞芬太尼0.1~0.4μg·kg^(-1)·min^(-1)协同镇痛,根据患者状态适当调整给药速率。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诱导前(T_(1))、气管插管即刻(T_(2))、诱导后5 min(T_(3))、诱导后10 min(T_(4))、诱导后20 min(T_(5))、诱导后30 min(T_(6))、诱导后40 min(T_(7))和手术结束时(T_(8))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记录2组患者镇静/麻醉起效(MOAA/S评分≤1分)时间及患者睁眼时间和苏醒时间(MOAA/S评分=5分);观察2组患者术中SBP和BIS值的最低值及所需时间;比较2组患者出现躁动、呛咳、恶心、呕吐、心血管系统或呼吸系统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组患者诱导时间明显长于丙泊酚组(P<0.05);在全麻苏醒期,FP组患者睁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长于丙泊酚组(P<0.05);在不同时间点,2组患者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组患者在T_(4)、T_(5)、T_(6)和T_(7)时间点的HR均低于丙泊酚组(P<0.05);FP组患者BIS值的最低值明显小于丙泊酚组,并且FP组患者BIS值降至最低的时间也明显晚于丙泊酚组(P<0.05);FP组患者的SBP降至最低值的时间晚于丙泊酚组(P<0.05),但2组患者SBP最低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丙泊酚比较,注射用FP在ASAⅠ或Ⅱ级的成人择期手术患者的全麻诱导和维持过程中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新的麻醉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丙泊酚二钠 丙泊酚 镇静 临床疗效 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