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OVMD-P-BOXGBoost的阶跃式滑坡位移预测
1
作者 周伟 李景娟 +3 位作者 李炎隆 蔡咏东 郑州 温立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3-714,共12页
为精准预测阶跃式滑坡位移,建立贝叶斯优化(Bayesian optimization,BO)、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极限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和多项式(polynomial,P)的滑坡位移预测混合模型BOVMD-P... 为精准预测阶跃式滑坡位移,建立贝叶斯优化(Bayesian optimization,BO)、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极限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和多项式(polynomial,P)的滑坡位移预测混合模型BOVMD-P-BOXGBoost。采用BO优化VMD和K-means分解并重构监测位移为趋势位移和周期位移,轮廓系数用于确定K-means最佳簇数。考虑趋势位移和周期位移各自变化特性,利用多项式和BO优化XGBoost分别预测趋势位移和周期位移,将二者预测值的和作为最终预测值并进行精度评价。周期位移预测考虑了库水位、累积降雨、前期位移影响,并通过相关性矩阵和构造动态输入特征获得BOXGBoost模型的输入数据。基于白水河滑坡实例,验证BOVMD-P-BOXGBoost预测阶跃式滑坡位移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BOVMD-P-BOXGBoost预测值和滑坡位移真实值相似度较高,表现出较高准确性和优异的泛化性能。因此,采用BOVMD-P-BOXGBoost能够精准预测阶跃式滑坡潜在位移,为滑坡风险防控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跃式滑坡 位移预测 贝叶斯优化 XGBoost V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胶在混凝土输水工程中的减阻降糙特性
2
作者 穆祥鹏 张哲琦 +3 位作者 李军强 陈文学 崔巍 牛子厚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3-480,共8页
为探究纳米胶对混凝土输水工程的降糙特性,设计建造有压输水箱涵物理模型试验系统,采用压差测量系统及2D-PIV系统分别测量了喷涂纳米胶前后的混凝土壁面糙率,分析了近壁二维流场变化。结果表明:喷涂纳米胶后,混凝土壁面糙率可减少13.90%... 为探究纳米胶对混凝土输水工程的降糙特性,设计建造有压输水箱涵物理模型试验系统,采用压差测量系统及2D-PIV系统分别测量了喷涂纳米胶前后的混凝土壁面糙率,分析了近壁二维流场变化。结果表明:喷涂纳米胶后,混凝土壁面糙率可减少13.90%,体现出了良好的降糙效果;近壁区域水流结构改变,垂向平均流速增大、流速梯度减小,说明纳米胶使得混凝土壁面滞水作用降低,减小了水流阻力。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纳米胶应用于混凝土壁面的降糙特性,可为其在长距离输水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能力 降糙 近壁流场 PIV 无机纳米硅酸盐水溶液渗透结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浮游藻类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
3
作者 王超 毕磊 +5 位作者 赵伦 陈希 袁思光 唐文忠 张鋆 张屹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2,共9页
高锰酸盐指数和藻类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管理关注的重要指标。渠道监测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与藻密度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阈值效应。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和藻密度均沿程上升,藻密度每年7-9月达到峰值,与高锰酸盐指数超2 mg/L断面... 高锰酸盐指数和藻类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管理关注的重要指标。渠道监测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与藻密度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阈值效应。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和藻密度均沿程上升,藻密度每年7-9月达到峰值,与高锰酸盐指数超2 mg/L断面数量季节变化基本同步;藻密度大于1000万L^(-1)时与高锰酸盐指数相关性增强,藻密度小于等于1000万L^(-1)时相关性减弱。结果表明:藻类生长对数期高锰酸盐指数快速增加,藻类生长稳定期和衰退期藻密度与高锰酸盐指数相关性减弱。总干渠过流时间与藻类的生长周期基本对应,藻类培养试验得到高锰酸盐指数释放率为0.017 mg/106,藻类对渠道高锰酸盐指数增量的平均贡献在50%以上。研究表明浮游藻类是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渠道藻类防控阈值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中线总干渠 高锰酸盐指数 浮游藻类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水四定”研究Ⅱ:理论方法及应用领域
4
作者 左其亭 纪义虎 +1 位作者 陶洁 吴青松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9-498,共10页
探讨“四水四定”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核心问题,构建“四水四定”理论方法体系,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要素识别与监测方法、阈值计算与分析方法、综合承载与评价方法、动态模拟与预测方法、科学调控与优化方法、系统规划与决策方法。分析理论... 探讨“四水四定”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核心问题,构建“四水四定”理论方法体系,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要素识别与监测方法、阈值计算与分析方法、综合承载与评价方法、动态模拟与预测方法、科学调控与优化方法、系统规划与决策方法。分析理论方法在“四水四定”协同发展规模阈值、和谐共生路径模拟仿真、智能技术集成一体化平台构建、监测-考核-评估综合管理模式、多目标规划方案优选、引领现代化水管理与发展实践6个方面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拓展“四水四定”研究思路、支撑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水四定” 理论方法体系 研究方法 应用领域 核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水四定”研究Ⅲ:实施路径及保障体系
5
作者 左其亭 贺豪 +1 位作者 臧超 纪义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9-506,共8页
“四水四定”是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协调人水关系,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在深入理解“四水四定”概念、内涵、基本原理以及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四水四定”实施应遵循5项基本原则,包括刚性约束与缓冲调节原则、多要素协... “四水四定”是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协调人水关系,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在深入理解“四水四定”概念、内涵、基本原理以及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四水四定”实施应遵循5项基本原则,包括刚性约束与缓冲调节原则、多要素协同与系统治理原则、软硬实力协同并进原则、生态保护与节水优先原则、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原则;提出多方案对比分析和调控模型两类方法来选择确定“四水四定”实施方案;从绿色转型、和谐发展、技术创新、工程建设与政策完善5个方面,给出“四水四定”的具体实施路径;构建“四水四定”实施的保障体系,包括理论方法体系、政策制度体系、管理机制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工程建设体系和文化教育体系。研究成果可为“四水四定”的贯彻落实提供指导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水四定” 实施路径 保障体系 人水关系学 和谐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水四定”研究Ⅰ:概念内涵及理论依据
6
作者 左其亭 李佳敏 +1 位作者 马军霞 张志卓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1-488,共8页
“四水四定”作为一种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原则,以水资源刚性约束为核心理念,强调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系统梳理“四水四定”提出背景与实践成效,分析其实施意义。在基于对“四水四定”多维理解的基础上,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 “四水四定”作为一种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原则,以水资源刚性约束为核心理念,强调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系统梳理“四水四定”提出背景与实践成效,分析其实施意义。在基于对“四水四定”多维理解的基础上,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界定“四水四定”的概念,从收支平衡、和谐平衡、供需平衡、共生平衡4方面解读其内涵;探讨“四水四定”的科学道理,阐述“四水四定”的5个基本原理,总结“四水四定”的主要理论和理论依据。对“四水四定”概念解读及理论基础的分析,有助于拓展“四水四定”研究思路,为后续“四水四定”应用与实践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水四定” 水资源刚性约束 水资源动态调配 人水关系学 和谐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骨干水网工程定价模式思考
7
作者 秦长海 游梦园 +1 位作者 何凡 车温馨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3,292,共8页
国家水网与能源网和交通网同属国家重大工程,针对现状定价存在的问题,参考电网、天然气网以及成品油定价机制,提出水网工程定价模式,即水网骨干工程逐步推进单一价格定价模式,降低末端用水城市与其他区域调水水价差距,并以南水北调东线... 国家水网与能源网和交通网同属国家重大工程,针对现状定价存在的问题,参考电网、天然气网以及成品油定价机制,提出水网工程定价模式,即水网骨干工程逐步推进单一价格定价模式,降低末端用水城市与其他区域调水水价差距,并以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为例,初步测算单一水价以及各受水区水价承受能力。采用单一定价模式具有优化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拉低首尾价差、消除水价歧视,平抑市场价格、促进均衡发展等优势,当然也存在首端水价提高、触动现有利益主体、不能体现“物以稀为贵”等弊端。定价模式调整的弊端可以通过水资源税调整作为解决方案,以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网 水资源 定价 机制 南水北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河官厅下游防洪工程体系联合调度
8
作者 张运鑫 江泓莹 +4 位作者 翟明硕 蔡思宇 龙岩 程振宇 马滨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2-571,共10页
针对永定河官厅水库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在多工程联合调度中存在的边界条件固定等问题,提出耦合防洪调度规则的二维水动力模型方法。通过空间解耦技术实现控制工程边界条件的动态协调,显著提升联合调度下洪水演进模拟精度。以海河“23... 针对永定河官厅水库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在多工程联合调度中存在的边界条件固定等问题,提出耦合防洪调度规则的二维水动力模型方法。通过空间解耦技术实现控制工程边界条件的动态协调,显著提升联合调度下洪水演进模拟精度。以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为例,基于二维水动力模型(integrated terrestrial fluxes model for flood forecasting,ITF-Flood)对6个关键断面的洪水过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洪峰流量、峰现时间及洪量相对误差分别为-2.00%~3.39%、0~1.5 h和-4.90%~8.59%,均控制在±10%以内。针对百年一遇设计洪水工况,对比规则调度与控泄调度方案发现,控泄方案可削减下游河道洪峰流量10.7%,蓄滞洪区淹没面积减少19.5%。进一步模拟200 a、500 a一遇洪水溃堤风险,200 a一遇洪水时控泄方案风险指数降低2.36%,而500 a一遇洪水则更适用规则调度。研究成果为永定河流域防洪联合调度与风险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工程体系 ITF-Flood模型 联合调度规则 风险评估 永定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济青明渠段输水控制系统的MIL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9
作者 何立新 曹辰宇 +2 位作者 张峥 雷晓辉 李翔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8,共10页
针对现有输水工程中闸泵站控制模型测试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展开探索,旨在进一步提升渠道输水控制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确保输水工程现场的安全与高效运行。将引黄济青工程明渠段作为研究区,将渠道输水控制系统中的控制模... 针对现有输水工程中闸泵站控制模型测试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展开探索,旨在进一步提升渠道输水控制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确保输水工程现场的安全与高效运行。将引黄济青工程明渠段作为研究区,将渠道输水控制系统中的控制模型作为测试对象,并基于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开发系统组态,以水动力模型作为环境仿真模型,搭建模型在环(model-in-the-loop,MIL)测试系统,实现了闭环测试,验证所开发模型在环仿真系统和模型开发阶段对模型进行测试的可行性。本研究为渠道输水工程领域内的控制模型开发与测试工作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撑,为提升输水工程的运行效率及增强其安全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输水 模型在环(MIL)测试 水动力数值模拟 控制系统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水入渗中氮迁移转化特征与氧化还原分带规律
10
作者 苏小四 赵禹尧 +1 位作者 李宁飞 马锋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3-702,734,共11页
基于富营养湖水向地下水的补给极易对湖周地区地下水水质安全造成威胁,以东北平原腹地的查干湖为研究区,在查明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湖水、地下水和含水介质样品的采集与测试,研究查干湖湖水入渗补给地下水过程中氮的迁移转化... 基于富营养湖水向地下水的补给极易对湖周地区地下水水质安全造成威胁,以东北平原腹地的查干湖为研究区,在查明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湖水、地下水和含水介质样品的采集与测试,研究查干湖湖水入渗补给地下水过程中氮的迁移转化特征与氧化还原分带规律。结果表明:控制湖水补给地下水过程中氮迁移转化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包括混合作用、吸附–解吸作用、硝化–反硝化作用和矿化作用;湖水入渗过程中发生顺序氧化还原反应,依次形成有氧呼吸作用和硝化作用带、反硝化作用带、锰铁还原溶解作用带、硫酸盐还原作用带。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湖水入渗补给地下水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保障湖水和地下水的水质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水入渗 氧化还原分带 硝氮 氨氮 迁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形闸门泄流三维流场及脉动压力数值模拟
11
作者 李小超 吴兵兵 周熙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6,共10页
弧形闸门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的挡水、泄水建筑物,虽然弧形闸门被设计成具有足够的刚度来承受设计水压,但泄水过程中水压的脉动可能会使闸门产生较大的振动,进而造成闸门的破坏。结合湍流模型和流体体积方法(volume of fluid,VOF)建立弧形... 弧形闸门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的挡水、泄水建筑物,虽然弧形闸门被设计成具有足够的刚度来承受设计水压,但泄水过程中水压的脉动可能会使闸门产生较大的振动,进而造成闸门的破坏。结合湍流模型和流体体积方法(volume of fluid,VOF)建立弧形闸门泄流三维湍流流场数值模型,数值求解采用稳态计算和瞬态计算两个连续的运算步骤进行,以便更好地确定入口处的流速。分别采用k-ε湍流模型和k-ω湍流模型对闸门周围流场和作用在弧形面板上的流体压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k-ε湍流模型与壁函数相结合的方法不能捕捉到稳定泄流阶段闸门面板上的压力脉动行为,而k-ω湍流模型结合壁面积分不仅能够得到闸门周围的流场变化,而且能准确计算闸门面板上的脉动压力。基于k-ω湍流模型计算结果,分析下游水位变化对闸门周围流场和脉动压力的影响,闸门面板上压力的脉动主要是由于闸门前的漩涡引起的,压力脉动的优势频率取决于闸孔出流形式,与上下游水位差无关,自由出流时的压力脉动优势频率比淹没出流时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闸门 泄流 湍流模型 脉动压力 漩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WR模型的黄河下游地区生态用地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12
作者 刘荣增 谷苗苗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9,共11页
基于1990-2022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普通最小二乘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黄河下游地区生态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90-202... 基于1990-2022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普通最小二乘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黄河下游地区生态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90-2022年黄河下游地区生态用地非生态化趋势明显,建设用地扩张导致生态用地总量显著减少,内部结构发生明显转换;生态用地空间上呈现“点状扩散-多中心集聚-放射状扩展”的演变特征;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驱动生态用地演变,其中第三产业占比和气温变化的影响持续增强,各驱动因素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为黄河下游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地 时空演变 GTWR模型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都河流域水-能源-生态综合收益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晓宇 刘铁 +5 位作者 黄粤 潘晓辉 凌瑜楠 彭佳宾 张鹏 尚喻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8,共9页
针对干旱区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以新疆开都河流域水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流域水-能源-生态综合收益最高为目标,建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基于参考点的非支配排序进化算法(reference-point based many-objective,NSGA-Ⅲ)对模... 针对干旱区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以新疆开都河流域水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流域水-能源-生态综合收益最高为目标,建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基于参考点的非支配排序进化算法(reference-point based many-objective,NSGA-Ⅲ)对模型进行求解。针对优化方案选择问题,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准则层构建流域水资源最适配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最适配置方案相较于传统配置方案,水库发电量增加5.83%,农业经济效益减少2.34%,生态效益提高40.08%;当地种植结构需进行适当调整,应增加玉米和西红柿的种植面积,减少小麦、棉花和辣椒的种植面积;博斯腾湖大湖和小湖水位均达到最适生态水位。研究成果可为当地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提供决策参考,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水资源优化配置 博斯腾湖 NSGA-Ⅲ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排流道隔墩对轴流泵装置性能影响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毅韵 陆伟刚 +2 位作者 刘健峰 杨晓春 张芳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6,共11页
为探究具有较长自排流道的立式轴流泵装置的性能改良措施,以陈郢泵站为研究对象,在自排流道中设置隔墩并进行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以模型试验结果为基础优选适用于该泵站的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设置隔墩后泵装置全扬程范围内的效率均向上小... 为探究具有较长自排流道的立式轴流泵装置的性能改良措施,以陈郢泵站为研究对象,在自排流道中设置隔墩并进行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以模型试验结果为基础优选适用于该泵站的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设置隔墩后泵装置全扬程范围内的效率均向上小幅度增长,其中,在设计扬程工况下泵装置效率由71.9%提升至73.0%,临界空化余量由8.7 m降至8.2 m,泵装置的能量和空化性能均得到改善;设置隔墩后泵装置在各角度工况下的飞逸性能无明显变化,经试验测出的泵装置的最大飞逸转速满足水泵安全运行要求;设置隔墩后各角度工况下的喇叭口进口在大流量工况下的压力脉动振幅值变小,振幅波动变得更加稳定,实时水压脉动的振幅值和平均峰峰值也相对减小。故在自排流道中设置隔墩可以改善装置的外特性和压力脉动特性,建议泵站优先采用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墩 泵装置 进水流道 喇叭口 自排流道 压力脉动 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水统计的河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测算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敏 张玉顺 +3 位作者 邱新强 杨浩晨 王艳平 陶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8,共10页
为全面了解河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情况,提出一种基于用水统计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测算方法,通过河南省全口径用水量数据和典型企业水重复利用数据,测算河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并对测算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2022年工业用... 为全面了解河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情况,提出一种基于用水统计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测算方法,通过河南省全口径用水量数据和典型企业水重复利用数据,测算河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并对测算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2022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94.15%,各市在82.89%~96.76%,各行业在23.89%~98.04%;河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整体水平较高,城市之间差异显著,纺织、食品和其他行业水平较低,火电行业对河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影响程度最高;全省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节水潜力为7.97亿m^(3),工业节水潜力较为可观。采用的测算方法适用于区域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测算,测算成果符合河南省实际,可为河南省加强工业节水管理、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利用率 用水统计 测算方法 K-均值聚类 敏感性分析 节水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来水下三峡水库汛期多目标协同竞争关系
16
作者 马昱斐 关铁生 +4 位作者 刘艳丽 金君良 刘翠善 马一鸣 王国庆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7-561,共15页
研究极端来水条件下多目标协同竞争机制可为提升三峡水库调度决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极端丰水年和极端枯水年的实际用水矛盾,有针对性地建立汛期多目标调度模型,剖析典型极端来水条件下汛期多目标协同竞争关系。结... 研究极端来水条件下多目标协同竞争机制可为提升三峡水库调度决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极端丰水年和极端枯水年的实际用水矛盾,有针对性地建立汛期多目标调度模型,剖析典型极端来水条件下汛期多目标协同竞争关系。结果表明:极端丰水年汛期调度的重点是上下游的防洪安全,其中,上游防洪目标与发电目标之间具有强竞争性,下游防洪目标与发电目标之间存在协同关系、与上游防洪目标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极端枯水年汛期调度的重点是保障下游供水和汛末蓄水要求,其中,汛末蓄水目标与发电目标之间具有强竞争性,供水保障目标与发电目标之间存在协同关系、与汛末蓄水目标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考虑未来下游用水需求的增加,若遇极端枯水年,供水需求可能不能完全满足,当供水矛盾突出时将导致汛末蓄水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极端洪旱 汛期调度 多目标优化 协同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东江汛期初期水质特征及主要元素来源
17
作者 毛珊珊 王登超 +5 位作者 张秋英 李曹乐 刘山宝 王一喆 王凡 李发东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0-692,共13页
为探究农业-城市复合流域汛期初期水质特征并解析其主要元素的来源贡献,以小东江为例,研究汛期初期水质变化及主要指标来源,为区域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水质指标、八大离子及主要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结合绝对主成分–多元线... 为探究农业-城市复合流域汛期初期水质特征并解析其主要元素的来源贡献,以小东江为例,研究汛期初期水质变化及主要指标来源,为区域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水质指标、八大离子及主要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结合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absolute principal component-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APCS-MLR)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模型解析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汛期初期,小东江水质为Ⅳ类,水质变化呈双重效应。上游支流受农业面源影响,导致TP、AN质量浓度升高,而下游干流受城市生活污水和溢流影响,导致EC、TDS和Cd等增加。汛期初期降雨对下游水质有稀释作用,但上游农业面源污染的加剧导致水质恶化。Se质量浓度高于生活饮用水标准限值(<10μg/L),TDS与Sr、V、Ca2+等指标呈极显著相关性(P<0.001),TP与AN及阴阳离子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APCS-MLR和PMF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对TP和AN的贡献率分别为41.42%和42.22%,大气沉降对SO42-的贡献率为60.89%,生活污水对Cl-的贡献率为78.98%。综上,农业面源和下游生活污水是汛期初期小东江的主要污染来源,亟须加强汛期初期农业面源及下游城市生活污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主要元素 PMF APCS-MLR 污染源 小东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机玻璃糙率率定的某渡槽水面线模型试验
18
作者 许泽林 宋志强 +3 位作者 燕飞 田国栋 王飞虎 曹成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08,共8页
采用光滑有机玻璃作为相似材料进行某渡槽水面线模型试验,发现模型试验测得渡槽最高内水位与均匀流公式计算出的水位相差较大。针对此问题开展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影响模型试验中渡槽水位的各种因素;对模型试验所用... 采用光滑有机玻璃作为相似材料进行某渡槽水面线模型试验,发现模型试验测得渡槽最高内水位与均匀流公式计算出的水位相差较大。针对此问题开展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影响模型试验中渡槽水位的各种因素;对模型试验所用的光滑有机玻璃材料进行糙率率定,基于率定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建立一种糙率比尺不相似情况下的水位修正方法;开展渡槽水面线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在渡槽模型试验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模拟准确的基础上,证明针对糙率比尺不相似提出的模型试验渡槽水位修正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试验糙率比尺不相似是导致渡槽实测水位与均匀流计算水位相差较大的关键因素,光滑有机玻璃板糙率取0.007 9~0.008 3较为合适,糙率值随流量的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随坡度的增大呈现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槽 模型试验 水面线 有机玻璃 糙率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玛尔挡-班多-羊曲梯级水电站联合调度效益分析
19
作者 包娟 李想 +4 位作者 穆祥鹏 李天晨 刘丰 米子甲 高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41,共11页
黄河上游在建的玛尔挡、羊曲水电站与已建的班多水电站地理位置靠近,水力、电力关联性强,具备联合调度潜力。为探究和对比玛尔挡电站单独调度与玛尔挡-班多-羊曲梯级联合调度的效益提升空间,建立发电量最大和最小出力最大双目标优化调... 黄河上游在建的玛尔挡、羊曲水电站与已建的班多水电站地理位置靠近,水力、电力关联性强,具备联合调度潜力。为探究和对比玛尔挡电站单独调度与玛尔挡-班多-羊曲梯级联合调度的效益提升空间,建立发电量最大和最小出力最大双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开展了长系列、多情景求解分析。结果表明:保证出力的提升会导致发电效益和保证率的降低;联合调度在提高梯级发电效益、提升电力供应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为多能互补场景下的新能源消纳提供支持;在联合调度情景下,推荐梯级系统保证出力67.41万kW(保证率96.1%),年均发电量137.77亿kW·h,相对单独调度增发电量3.94亿kW·h,总弃水减少0.97亿m^(3)。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玛尔挡-班多-羊曲梯级水电站的联合运行以及利益补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调度 梯级水电站 多目标优化 效益分析 黄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贯试验的覆盖层深埋砂土相对密度确定方法
20
作者 王绍崑 杨正权 +4 位作者 刘小生 温彦锋 朱凯斌 赵艺颖 赵剑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200,共6页
覆盖层砂土取样易受扰动,难以确定其原位相对密度,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操作简便、适于推广的原位砂土相对密度确定方法。基于标准贯入锤击数、上覆有效应力与土体相对密度间存在的相关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现场标贯试验成果确定覆盖层深埋砂... 覆盖层砂土取样易受扰动,难以确定其原位相对密度,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操作简便、适于推广的原位砂土相对密度确定方法。基于标准贯入锤击数、上覆有效应力与土体相对密度间存在的相关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现场标贯试验成果确定覆盖层深埋砂土相对密度的思路。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计算覆盖层深埋砂土相对密度的结果稳定且符合对于类似砂层密度特性的基本认识,在难以直接获取砂土原位相对密度时是可行的代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层深埋砂土 相对密度 标准贯入试验 上覆应力 经验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