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6篇文章
< 1 2 1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旅游行为的湖湘文旅综合廊道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宽 叶华清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9-96,共8页
旅游行为对文旅廊道构建具有显著的塑造和驱动作用,合理利用好旅游行为对旅游市场拓展、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具有引导作用。文化遗产资源地如何有效组织及导引游客于境内的旅游路线,达到增加旅游机会、获取经济效益及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 旅游行为对文旅廊道构建具有显著的塑造和驱动作用,合理利用好旅游行为对旅游市场拓展、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具有引导作用。文化遗产资源地如何有效组织及导引游客于境内的旅游路线,达到增加旅游机会、获取经济效益及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目标,是当前业内讨论的热点问题。而很大一部分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具有耦合性及邻近性,为寻求“文旅”协同发展,以湖南省11个5A级景区、161个4A级景区(含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它们的空间关联性、旅游概率以及宏观文旅廊道构建。结果显示:湖南省5A、4A级景区空间分布数量差异大,两极分化严重,主要集中在长沙市、怀化市、永州市,数量最少的为娄底市和邵阳市,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景区平均通行时间在166~341 min之间,高铁站平均通行时间在53~141 min之间,两者平均通行时间整体呈现“中心—外围”的结构特征;旅游时间成本最低的城市为长沙市、湘潭市、株洲市、衡阳市、娄底市乘坐高铁平均通行时间为53~70 min;在宏观上建议构建红色、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主题路线;最后,根据湖南省“文旅资源”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为优化湖南省旅游发展在政府、景区的层面上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文化 空间分布特征 文旅 廊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光伏发电系统的广义综合模型
2
作者 屈星 李涵哲 +1 位作者 文娟 崔贵平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0-89,共10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photovoltaic generation systems,PVGS)深刻影响了配网侧综合负荷特性,研究考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配网侧广义综合负荷模型是解决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参与电网仿真的有效途径。简述了光伏电池模型及PVGS的并网控...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photovoltaic generation systems,PVGS)深刻影响了配网侧综合负荷特性,研究考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配网侧广义综合负荷模型是解决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参与电网仿真的有效途径。简述了光伏电池模型及PVGS的并网控制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PVGS仿真平台;通过仿真并分析PVGS动态特性,提出一种适合广义负荷建模的PVGS外特性等效模型——恒功率并联过阻尼状态的电阻、电感及电容(resistance-inductance-capacitance,RLC)串联电路,进行并通过了有效性检验;将PVGS等效模型并联经典综合负荷模型(classic load model,CLM),构建了考虑分布式PVGS的配网侧广义综合负荷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此广义综合负荷模型与已有广义综合负荷模型的描述性能,仿真表明本文模型的精确性更好,尤其是多场景下的描述能力;讨论了模型参数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建模 光伏发电系统 广义负荷 广义综合负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近红外光双响应卡培他滨智能印迹材料的制备及药物释放研究
3
作者 谭倪 曾忱思 +2 位作者 龚岩芳 齐晨汐 曾湘华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9-89,共11页
以广谱抗癌药物卡培他滨(capecitabine,CAP)为模板,上转换纳米粒子为载体,3,5-二羧基-4-甲基丙烯酸酯偶氮苯和丙烯酸官能化明胶为双官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表面聚合及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具有pH... 以广谱抗癌药物卡培他滨(capecitabine,CAP)为模板,上转换纳米粒子为载体,3,5-二羧基-4-甲基丙烯酸酯偶氮苯和丙烯酸官能化明胶为双官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表面聚合及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具有pH值/近红外光双响应性能的纳米智能药物载体CAP-MIP(capecitabine-imprinted polymers)。实验结果表明,CAP-MIP不仅具有较好的载药活性(吸附容量7.00 mg/g),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CAP选择性因子α为2.904)。当介质pH分别为1.2、6.8和8.3时,CAP的最大累积释放率分别为1.71%、41.84%和89.54%,药物释放的平衡时间分别为40 min、180 min和420 min。当介质pH为6.8,且伴有近红外光(λ=980 nm)照射时,目标材料仅180 min就能使CAP达到最大累积释放率96.21%。此外,CAP-MIP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过7次吸附-解吸循环后,CAP-MIP载药量损失率仅为8.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pH/近红外光 刺激响应 智能印迹材料 上转换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阳方式及构造对室内自然通风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蒋新波 马玉虎 +1 位作者 游泽华 刘雨鑫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0-37,共8页
遮阳方式及构造对室内风环境的营造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室内空气品质与热舒适要求的提高,室内自然通风越来越被重视。为了探究遮阳方式及构造对室内风环境的影响,以衡阳市某办公室为例,以计算机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遮阳方式及构造对室内风环境的营造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室内空气品质与热舒适要求的提高,室内自然通风越来越被重视。为了探究遮阳方式及构造对室内风环境的影响,以衡阳市某办公室为例,以计算机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技术为基础,分析了水平式、垂直式、综合式和挡板式遮阳板分别在400 mm、600 mm、800 mm、1000 mm和1200 mm长度下该办公室的进风量、测点风速和空气龄。当风向投射角为0°时,水平式、垂直式和综合式遮阳板长度每增加200 mm平均进风量分别增加135 m^(3)/h、110 m^(3)/h和125 m^(3)/h,挡板式板长每增加200 mm进风量平均减小365 m^(3)/h。通过对进风量、测点风速以及空气龄等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分析,遮阳板对室内进风量影响较大,对室内空气流向和流速影响较小,合理利用各类遮阳板,可以达到改善室内自然通风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阳板 自然通风 室内风环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产碱杆菌改性生物炭对水中U(VI)的去除性能与机理 被引量:1
5
作者 董智涛 王国华 +4 位作者 谢水波 张澜涛 王晨旭 刘迎九 李绪忠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1-89,共9页
制备了粪产碱杆菌改性猪粪生物炭(PMBC-A1、PMBC-A2、PMBC-A3)用于去除水中的铀。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表征表明粪产碱杆菌被分泌的生物膜包埋固定在生物炭表面,并形成了高磷界面。批次试验表明PMBC-A2对铀的吸附性能更优异,且不易发生磷污... 制备了粪产碱杆菌改性猪粪生物炭(PMBC-A1、PMBC-A2、PMBC-A3)用于去除水中的铀。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表征表明粪产碱杆菌被分泌的生物膜包埋固定在生物炭表面,并形成了高磷界面。批次试验表明PMBC-A2对铀的吸附性能更优异,且不易发生磷污染。当U(VI)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时,PMBC-A2最佳的吸附条件是投加量为0.1 g/L,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4 h,此时对铀的去除率最高达92.65%。PMBC-A2除铀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拟合最大吸附容量为338.52 mg/g。在干扰离子存在时PMBC-A2对铀的吸附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解吸试验表明PMBC-A2具有循环利用的潜力。傅里叶红外光谱、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等表征证明PMBC-A2对水中铀的去除机理主要是磷酸基团和羧基的表面络合吸附、生物磷酸盐矿化和生物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I) 猪粪生物炭 粪产碱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冬两季风驱雨对墙体内部热湿迁移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刘苏遥 谢东 +1 位作者 侯一帆 陈国杰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5-73,89,共10页
为探究风驱雨对夏热冬冷地区多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内部热湿迁移的影响,在人工环境舱内分别模拟了夏季和冬季两种气候条件,进行了风驱雨对墙体热湿传递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风驱雨显著促进了墙体的热湿传递;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墙... 为探究风驱雨对夏热冬冷地区多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内部热湿迁移的影响,在人工环境舱内分别模拟了夏季和冬季两种气候条件,进行了风驱雨对墙体热湿传递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风驱雨显著促进了墙体的热湿传递;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墙体内部在风驱雨作用下存在结冰、融冰等过程,因此湿度上升较多,其中距离外墙面最近的测点相对湿度上升最高为19.37%;增加降雨时间可以增加风驱雨量,降雨时间为2 h时距离外墙面最近的测点相对湿度上升最高为2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湿量 热湿传递 加气混凝土 风驱雨 结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条件下膨润土胶体稳定性研究
7
作者 田云婷 谭凯旋 +3 位作者 李咏梅 李春光 唐治鹏 李小杰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7-52,共6页
还原条件下,膨润土胶体的稳定性与环境中放射性核素在花岗岩裂隙中的吸附迁移息息相关。本文主要模拟在还原条件下,探究离子强度(Na^(+)、Ca^(2+))和pH值对膨润土胶体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SeO_(3)^(2-)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碱性条件... 还原条件下,膨润土胶体的稳定性与环境中放射性核素在花岗岩裂隙中的吸附迁移息息相关。本文主要模拟在还原条件下,探究离子强度(Na^(+)、Ca^(2+))和pH值对膨润土胶体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SeO_(3)^(2-)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膨润土胶体的稳定性较好;当SeO_(3)^(2-)的浓度高于8×10^(-3)mol/L时,膨润土胶体的粒径变化显著;相对于阳离子(Na^(+)、Ca^(2+))的CCC(临界聚焦浓度)值(1×10^(-2)mol/L、4×10^(-3)mol/L),SeO_(3)^(2-)的CCC值较小,对胶体粒径的影响也较小;当SeO_(3)^(2-)的浓度降至2×10^(-3)mol/L时,膨润土胶体的粒径可以恢复到试验初始状态时胶体的粒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胶体 SeO_(3)^(2-)浓度 手套箱 迁移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akSketch:检测网络流中的top-k流的无偏和通用草图
8
作者 李旭 王超 +1 位作者 尹慰民 周萍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3-81,共9页
通过对现有Sketch结构的研究,提出一种新的Sketch结构:PeakSketch,本文将其应用于三种任务:检测top-k频繁流,检测top-k重变化流,检测top-k持久流,从理论上证明了PeakSketch可以提供无偏估计,并且给出了算法的误差界。实验结果表明,PeakS... 通过对现有Sketch结构的研究,提出一种新的Sketch结构:PeakSketch,本文将其应用于三种任务:检测top-k频繁流,检测top-k重变化流,检测top-k持久流,从理论上证明了PeakSketch可以提供无偏估计,并且给出了算法的误差界。实验结果表明,PeakSketch的各项性能优秀,在检测top-k频繁流任务中,PeakSketch的吞吐量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分配内存小于200 kB以下时,吞吐量最高提升可以达到50%,准确率最高提升一倍,PeakSketch也展现突出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测量 SKETCH 无偏估计 top-k流检测 频繁流 重变化流 持久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床吸附VOCs传热传质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王猛 谢东 +1 位作者 周益辉 张紫轩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7-44,49,共9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活性炭固定床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吸附的传热传质规律,基于已有的吸附实验数据,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对固定床的吸附分离过程进行研究,建立了活性... 为了进一步研究活性炭固定床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吸附的传热传质规律,基于已有的吸附实验数据,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对固定床的吸附分离过程进行研究,建立了活性炭吸附VOCs的传热传质气固两相耦合数学模型,同时对比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进气浓度、进气温度、进气流速和活性炭颗粒直径对吸附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高浓度废气时,床层吸附容量随进气浓度增大而减小;处理低浓度废气时,其吸附容量则随进气浓度增大而增大。相比高浓度废气,处理低浓度废气时,进气浓度的影响更加显著;选用较低的进气温度,可提高床层吸附容量,且不会增大床层压降;床层吸附容量随着进气流速增大而增大,进气流速增大,会导致床层利用不充分且增大压降;减小固定床颗粒直径可以提高活性炭床利用率,但会使床层压降增大,从而增大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固定床 VOCS 吸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算井子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启示
10
作者 贵仁高 王驹 +7 位作者 周淼 张晓平 唐振平 吴鹏 汪佳伟 孙浩然 李南 段先哲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0,81,共11页
北山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发育着花岗岩。前人对北山花岗岩开展了大量地球化学研究,但很少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相结合。本研究分析了哈尔特尔德勒、哈尔根头口布、算井子花岗岩的岩石类型,并以算井子花岗岩为例,分析其岩石成... 北山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发育着花岗岩。前人对北山花岗岩开展了大量地球化学研究,但很少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相结合。本研究分析了哈尔特尔德勒、哈尔根头口布、算井子花岗岩的岩石类型,并以算井子花岗岩为例,分析其岩石成因,探讨其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启示,得到如下结论:1)哈尔特尔德勒花岗岩是A型、南岭型花岗岩,哈尔根头口布花岗岩属于A型、浙闽型花岗岩,算井子花岗岩为未分异的Ⅰ型、埃达克型花岗岩;2)处置库围岩的Fe^(3+)/Fe^(2+)比值可能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具有重要意义;3)算井子花岗岩属于埃达克质成因,但成矿潜力微弱,甚至不能成矿,因此该地区作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选址,符合经济性原则;4)算井子花岗岩含有较高体积分数的黑云母,对放射性核素的阻滞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作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围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北山 算井子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Fe^(3+)/Fe^(2+)比值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CP修复三合土预制微裂缝效果试验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成 谢佶材 +2 位作者 欧阳以 李超 吴东波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6-64,共9页
利用生物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nzyme nduced arbonate recipitation,EICP)技术修复三合土的预制裂缝,通过无侧向抗压试验、三轴试验及超声波试验手段评价其修复效果,通过分析SEM图像揭示了EICP修复三合土裂缝生物酶矿化过程及作用机理,试... 利用生物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nzyme nduced arbonate recipitation,EICP)技术修复三合土的预制裂缝,通过无侧向抗压试验、三轴试验及超声波试验手段评价其修复效果,通过分析SEM图像揭示了EICP修复三合土裂缝生物酶矿化过程及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经EICP技术修复后的三合土试样无侧限抗压试强度恢复率约60%,三轴试验峰值强度恢复率随围压增大而逐渐提高,离散系数随围压增大而逐渐降低;修复后的试样均未出现因注射浆液扩散而导致修复效果的离散性增加的情况,不需要对微小裂缝(≤1.4 mm)进行胶结物填充。修复后的三合土试样超声波波形图振幅与周期较均一,波形趋于稳定,波速损失率减小,平均声速标准差σ和离差系数C OV较破坏后均有所恢复,表明经EICP技术修复后土样内部缺陷和裂缝得到有效修复。三合土微小裂缝经EICP修复后产生的碳酸钙晶体存在两种成核沉淀位置,沉淀在土体裂缝中碳酸钙晶体填补了土体裂隙,减小了孔隙体积,增加了土样的整体性与密实度;沉淀在土体胶凝颗粒表面的团簇状碳酸钙晶体与三合土胶凝颗粒相互胶结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晶体结构,两者作用均能提高强度恢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诱导碳酸盐沉淀法 三合土 裂缝修复 强度恢复率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涡流检测激励电源设计
12
作者 文双 陈文光 +1 位作者 刘之戬 郑亮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0-78,共9页
脉冲涡流检测是当前金属材料无损检测主要的方法,激励电源作为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其性能将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针对现有材料缺陷脉冲涡流检测方法中激励电源存在关断时间长、无恒流控制、功率小等问题,对非磁性材料的缺陷检测方法进行... 脉冲涡流检测是当前金属材料无损检测主要的方法,激励电源作为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其性能将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针对现有材料缺陷脉冲涡流检测方法中激励电源存在关断时间长、无恒流控制、功率小等问题,对非磁性材料的缺陷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脉冲电源电路,采用线性调整型恒流源,实现恒流与恒压钳位的复合电路拓扑结构。首先对线性单元进行闭环分析,证明了电路的可行性,再通过样机实证,验证了脉冲电源的稳定性和快速性。脉冲电源的幅值在20 A内可调,幅度误差小于1%,能够快速关断,下降时间可达纳秒级。最后利用该脉冲电源组成了一套脉冲涡流检测系统,并对铝合金进行了裂纹缺陷模拟检测实验。通过提取探测器峰值电压发现系统能够准确地识别不同缺陷深度,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脉冲涡流检测 脉冲电源 恒流源 钳位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邻框架结构与地铁车站的间距比对地铁车站地震响应的影响
13
作者 丘志杰 龙慧 +1 位作者 汪博豪 刘璐瑶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6-36,共11页
以典型两层三跨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建立其二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了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相邻框架结构与地铁车站的间距比对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structure-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SI)效应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各间距比情... 以典型两层三跨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建立其二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了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相邻框架结构与地铁车站的间距比对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structure-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SI)效应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各间距比情况下地铁车站地震响应的差异得到的结果表明:1)不同频谱的地震波以及相邻结构与地铁车站的间距比对地铁车站的地震响应产生了显著的影响。2)间距比对地铁车站位移响应的影响幅度大于加速度响应。3)间距比较小时,地铁车站地震响应通常受到有利的影响,当间距比大到一定程度时,地铁车站地震响应受到的影响程度不会变化,甚至不再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SSSI) 地震响应 数值模拟 非线性 间距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散态铀氧化物对硝酸钾热分解的催化作用
14
作者 刘璐 马雅婷 +1 位作者 郁格格 赵玉宝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0-96,共7页
以SBA-15为载体,通过水热法制得高分散态的铀氧化物,而后引入KNO_(3)。基于程序升温分解-质谱(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composition-mass spectrometry,TPDE-MS)联用技术,研究了KNO_(3)的热分解行为。利用KAS(Kissinger-Akahira-Suno... 以SBA-15为载体,通过水热法制得高分散态的铀氧化物,而后引入KNO_(3)。基于程序升温分解-质谱(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composition-mass spectrometry,TPDE-MS)联用技术,研究了KNO_(3)的热分解行为。利用KAS(Kissinger-Akahira-Sunose)方法和F_(1/3)方法分析了KNO_(3)热分解数据,得出相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纯KNO_(3)在600℃左右开始发生分解,分解率位于0.5~0.8时,其分解反应符合F_(1/3)方法模型函数,反应活化能为285 kJ/mol;高分散态铀氧化物上,KNO_(3)分解温度降低至200℃,分解活化能在205.4~207.3 kJ/mol之间。铀氧化物对KNO_(3)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采用KAS和F_(1/3)方法得到KNO_(3)热分解的平均活化能分别降低了30和74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钾 铀氧化物 动力学参数 活化能 指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3+)-TiO_(2)@NGQDs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降解双酚A的研究
15
作者 廖范武 唐新德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2-88,共7页
通过两步水热法合成了Ti^(3+)自掺杂TiO_(2)负载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Ti^(3+)-TiO_(2)@NGQDs)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其进行了详细表征,且研究了其可见光降解双酚A溶液的性... 通过两步水热法合成了Ti^(3+)自掺杂TiO_(2)负载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Ti^(3+)-TiO_(2)@NGQDs)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其进行了详细表征,且研究了其可见光降解双酚A溶液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30 min时,Ti^(3+)-TiO_(2)@NGQDs复合光催化剂对双酚A的降解率高达91.9%,其降解双酚A的表观速率常数(k)分别是纯TiO_(2)和Ti^(3+)-TiO_(2)的约33.6倍和6.4倍,这归因于其具有更强的可见光吸收和更快的光诱导电荷传输和分离的协同作用。捕获实验结果表明h+和·OH是Ti^(3+)-TiO_(2)@NGQDs纳米复合光催化剂降解双酚A的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质。此外,重复使用性测试结果表明Ti^(3+)-TiO_(2)@NGQDs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自掺杂 TiO_(2) 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 双酚A 光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率不确定下考虑偏好的ELECTREⅢ方法研究及应用
16
作者 张新宇 毛军军 苏元龙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针对概率不确定语言环境下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为了更好地反映多位专家的评价信息对于不同属性的偏好程度,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新的属性偏好关系。基于考虑专家评价信息之间的差异程度,提出了差异度的概念与计算方法。首先,对多个专家的... 针对概率不确定语言环境下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为了更好地反映多位专家的评价信息对于不同属性的偏好程度,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新的属性偏好关系。基于考虑专家评价信息之间的差异程度,提出了差异度的概念与计算方法。首先,对多个专家的评价信息进行汇总,通过计算不同方案之间与不同属性之间的差异度,进而获得所有专家对于每个属性的偏好程度。其次,文章研究了在概率不确定语言环境下解决多属性群决策问题的ELECTREⅢ方法,通过计算方案之间的一致性指数与不一致性指数,构造方案间的级别优先关系,从而对备选方案进行综合排序。最后,通过绿色供应链供应商选择的算例分析及概率不确定语言环境下的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该环境下ELECTREⅢ方法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不确定语言 偏好关系 差异度 ELECTRE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星自旋对Römer延迟修正项的影响
17
作者 张阳光 司徒亨健 +1 位作者 杨波 林文斌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0-65,共6页
在脉冲双星系统中,Römer延迟修正项是指由于脉冲星的轨道运动,引起脉冲信号到达地球的时间变化。本文中考虑了包含自旋与轨道耦合作用下的二阶后牛顿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新的Römer延迟修正表达式,并给出了自旋对Rö... 在脉冲双星系统中,Römer延迟修正项是指由于脉冲星的轨道运动,引起脉冲信号到达地球的时间变化。本文中考虑了包含自旋与轨道耦合作用下的二阶后牛顿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新的Römer延迟修正表达式,并给出了自旋对Römer延迟影响的量级分析。新的Römer延迟修正考虑了脉冲星自旋对其轨道运动的影响,这为更高精度的脉冲射电天文观测和引力检验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牛顿近似 双星系统 脉冲星 时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ANN-FCM的碳排放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戴剑勇 张澳 唐倩倩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1-69,共9页
本文使用IPP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PC)方法对物流运输业2005—2019年消耗的汽油、煤油、柴油等五种主要能源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汇总,通过模糊认知图(fuzzy cognitive graph,FCM)的构建方法选取八个影响因素作... 本文使用IPP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PC)方法对物流运输业2005—2019年消耗的汽油、煤油、柴油等五种主要能源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汇总,通过模糊认知图(fuzzy cognitive graph,FCM)的构建方法选取八个影响因素作为模糊认知图的节点,在搭建好的FCM结构以及数据的基础上,将实数编码遗传算法(real-coded genetic algorithm,RCGA)与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NN)相结合,以NN→RCGA→NN的顺序来进行优化,先使用神经网络训练出FCM的初始权值矩阵,再通过RCGA迭代出局部最优的权值矩阵,然后再由NN进行参数的优化更新,以此循环直到得到最优权值矩阵,最后利用模糊认知图的推理算法对碳排放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基于GA-ANN-FCM算法(genetic algorithm-artifical neural network-fuzzy cognitive map,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模糊认知图混合算法)的碳排放量预测结果是有效的,并且相比于人工神经网络和FCM两种模型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模糊认知图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离线迭代混合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晶 戴纳新 李聪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利用反向传播(误差逆传播算法back propagation algorithm,BP简称反向传播算法)神经网络对非线性结构位移-力系统进行拟合,将训练好神经网络作为试验子结构与数值子结构联合求解,省去了混合试验中试验子结构与数值子结构之间的实时数据... 利用反向传播(误差逆传播算法back propagation algorithm,BP简称反向传播算法)神经网络对非线性结构位移-力系统进行拟合,将训练好神经网络作为试验子结构与数值子结构联合求解,省去了混合试验中试验子结构与数值子结构之间的实时数据交互,并通过迭代训练样本的方法不断逼近真实响应,克服了神经网络需要大量训练样本的问题。通过对两个自由度的非线性结构进行混合试验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以实际工程的一榀框架为混合试验对象,取一个隔震垫作为试验子结构进行数值仿真,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试验 神经网络 离线迭代 试验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下双江口地下厂房围岩破坏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王敏 陈文昭 +3 位作者 赵铁拴 李新平 唐青山 王刚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1-37,45,共8页
双江口水电站作为大渡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的上游控制性重点水库工程,受深山峡谷地域条件影响,地下厂房存在埋深大且地应力高的工程特点。以主厂房为研究对象,统计归纳了爆破开挖中现场围岩变形及破坏特征,并阐释了高地应力条件下岩体破... 双江口水电站作为大渡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的上游控制性重点水库工程,受深山峡谷地域条件影响,地下厂房存在埋深大且地应力高的工程特点。以主厂房为研究对象,统计归纳了爆破开挖中现场围岩变形及破坏特征,并阐释了高地应力条件下岩体破坏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双江口水电站地下厂房爆破开挖过程中围岩主要发生板裂、板片状破裂、V型破裂以及应力与结构协同作用破坏四种主要类型。其中,板状破裂主要发育在边墙、顶拱及掌子面;板片状破裂和V型破裂主要发育在拱肩部位,破裂深度一般大于40 cm;应力与结构协同破坏围绕断层或节理聚集区,破坏规模不等且可预见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厂房 高地应力 爆破开挖 围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