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的变革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于婉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0-194,共5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跃性发展对当代艺术创作产生了变革性影响。它通过模仿人类的认知过程,完成类似于人类的艺术创作表达,进而促使艺术家对艺术创作进行重新定义,并从道德伦理、观念、意识、哲学等方面再次思考艺术的价值内涵,重新构建...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跃性发展对当代艺术创作产生了变革性影响。它通过模仿人类的认知过程,完成类似于人类的艺术创作表达,进而促使艺术家对艺术创作进行重新定义,并从道德伦理、观念、意识、哲学等方面再次思考艺术的价值内涵,重新构建艺术创作的话语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将被重塑,艺术家与人工智能建立起新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生成式人工智能 艺术创作 话语体系 AI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学”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兰翠芹 贾荣林 王小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1,I0001,I0002,共7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学科交叉融合提出新要求,交叉学科发展已成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阐述了交叉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强调“问题解决理论”在交叉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系统阐述“服装学”新兴交叉学科的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学科交叉融合提出新要求,交叉学科发展已成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阐述了交叉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强调“问题解决理论”在交叉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系统阐述“服装学”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路径、战略模型、学科体系和基础保障等,提出协同推动有组织科研,实现有组织育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交叉学科 设计学 服装学 设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化建构的云锦延伸设计——以陈之佛图案骨式为起点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映月 孙庭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4,共7页
本文对陈之佛提出的图案骨式进行结构性分析及图案建构创新与参数化设计,旨在探究非遗与现代图案设计、参数化设计、陈设设计等艺术科技相融合的契机与理论依据,并结合公共空间环境下的室内陈设品、空间装置艺术的研究实验,探究南京云... 本文对陈之佛提出的图案骨式进行结构性分析及图案建构创新与参数化设计,旨在探究非遗与现代图案设计、参数化设计、陈设设计等艺术科技相融合的契机与理论依据,并结合公共空间环境下的室内陈设品、空间装置艺术的研究实验,探究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在非遗延伸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希冀为传统非遗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之佛图案骨式 数字科技 参数化设计 云锦延伸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视觉沉浸”到“数据沉浸”:数字展览的价值特点与迭代趋势——以“纽约的生活肖像”城市数字展为研究个案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红 闫涵 唐佳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7-193,共7页
随虚拟展示、数字交互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外数字展览数量大幅增多,内容主题、呈现形态不断拓展。数字展览已不满足提供“视觉沉浸”,开始深度挖掘展览相关数据资源,通过数据可视化、多感官体验、强交互设计等向“数据沉浸”阶段进发。... 随虚拟展示、数字交互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外数字展览数量大幅增多,内容主题、呈现形态不断拓展。数字展览已不满足提供“视觉沉浸”,开始深度挖掘展览相关数据资源,通过数据可视化、多感官体验、强交互设计等向“数据沉浸”阶段进发。本文由“纽约的生活肖像”城市数字展个案出发,试归纳数字展览的价值特点,并对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展览 沉浸式展览 数据可视化 城市展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美育特质及其评价范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杨 李书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4-209,共6页
美育是高校开展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高校美育的特质,探讨其在“观念—感知—实践—革新”育人逻辑下的评价范式与实践策略。针对高校美育的发展与改革,提出高校美育评价在实践中应遵循正确规范的评价导向、建立... 美育是高校开展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高校美育的特质,探讨其在“观念—感知—实践—革新”育人逻辑下的评价范式与实践策略。针对高校美育的发展与改革,提出高校美育评价在实践中应遵循正确规范的评价导向、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模式、侧重过程化监测的评价原则及具备综合多元特征的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美育 高校美育评价 评价范式 实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符号与家国象征——抗战时期漫画图像中的正阳门箭楼形象考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宗贤 易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6,共7页
正阳门箭楼自修建以来,就是北京这座神圣文化古城的象征,是国泰民安的见证者,也是历史和进步结合的标志。抗战时期,箭楼的形象借由彼时的主流图像——漫画而得到进一步的意涵升华,成为特殊时期的文化记忆。文章以漫画中建筑与形象的关... 正阳门箭楼自修建以来,就是北京这座神圣文化古城的象征,是国泰民安的见证者,也是历史和进步结合的标志。抗战时期,箭楼的形象借由彼时的主流图像——漫画而得到进一步的意涵升华,成为特殊时期的文化记忆。文章以漫画中建筑与形象的关系为切入,深入挖掘抗战时期正阳门箭楼拥有的民族意涵,洞悉塑造家国形象的视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阳门箭楼 抗战漫画 图像证史 地标符号 家国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系统的构建:设计师对二级主体间性的评价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剑 蔡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151,共6页
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产品文本在传递过程中会被不同人群、不同方式进行解读评价,形成多层级的主体间性。二级主体间性是对产品设计活动的评价,之后的各级主体间性都是以其为基础,展开意义的衍义与内容的蔓延。设计师通过“产品设计系统”... 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产品文本在传递过程中会被不同人群、不同方式进行解读评价,形成多层级的主体间性。二级主体间性是对产品设计活动的评价,之后的各级主体间性都是以其为基础,展开意义的衍义与内容的蔓延。设计师通过“产品设计系统”与“产品评价系统”的双重构建方式,达到对设计活动评价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多层级 解读评价 双重系统 控制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与仪式演述视域下的东巴服饰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杰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7,I0002,共9页
东巴服饰属于宗教服饰,为宣扬东巴教思想服务。东巴仪式制约着东巴服饰的类型、式样、文化功能。东巴在仪式中的身份地位不同,服饰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东巴服饰在仪式中具有法器功能,其象征功能大于实用功能,发挥着祈福悦神、禳灾驱鬼... 东巴服饰属于宗教服饰,为宣扬东巴教思想服务。东巴仪式制约着东巴服饰的类型、式样、文化功能。东巴在仪式中的身份地位不同,服饰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东巴服饰在仪式中具有法器功能,其象征功能大于实用功能,发挥着祈福悦神、禳灾驱鬼的宗教功能。在现代性情境中东巴文化信仰根基发生动摇,由此导致了服饰文化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演述 法器功能 丁巴什罗 信仰根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缔造国家视觉形象——新中国国徽设计考略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I0001,共6页
国徽设计是新中国设计界最辉煌与骄傲的成就之一,其诞生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文章结合不为人们所熟知的史料,既对国徽设计背后的复杂历程进行钩沉,也对国徽设计团队多位参与者的文化归属、价值取向、方法实践等问题进行考察,揭示国... 国徽设计是新中国设计界最辉煌与骄傲的成就之一,其诞生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文章结合不为人们所熟知的史料,既对国徽设计背后的复杂历程进行钩沉,也对国徽设计团队多位参与者的文化归属、价值取向、方法实践等问题进行考察,揭示国徽设计蕴含的政治意象、时代精神与文化内涵以及国徽与国家形象之间的紧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国徽设计 图式风格 时代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变革:“双减”之下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研究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星 李昕婕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4,共8页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艺术“新课标”的出台,中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呈现新的变革趋向。本文选取五个不同地域的学校,以教师、家长和学生分别为调查对象,从师资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学业评价四重维度对当下中国中小学艺术教育...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艺术“新课标”的出台,中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呈现新的变革趋向。本文选取五个不同地域的学校,以教师、家长和学生分别为调查对象,从师资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学业评价四重维度对当下中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进程进行全方位透视,为中国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提供可资参照的实证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教育 教育改革 中小学教育 双减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70年代上海第七印绸厂马王堆系列印花绸设计的考述与反思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建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6,I0002,共10页
此研究以20世纪70年代上海第七印绸厂设计、生产的马王堆系列印花绸为案例,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的检索和分析,客观、系统地阐述了此系列印花绸设计的历史背景、设计过程,对现代丝绸印花设计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同时也探讨了其对今天如何运... 此研究以20世纪70年代上海第七印绸厂设计、生产的马王堆系列印花绸为案例,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的检索和分析,客观、系统地阐述了此系列印花绸设计的历史背景、设计过程,对现代丝绸印花设计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同时也探讨了其对今天如何运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新设计的诸多启示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70年代 上海第七印绸厂 马王堆系列印花绸 创新设计 考述与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皇清书史》所引稀见书学文献述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雪玲 何国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皇清书史》广泛汇录清代书人书事,所引不乏稀见著述,诸如李放未刊之作《木叶厱法书记》《郁栖书话》《清乐堂随笔》《永怀堂先友记》《紫泥庵补印人传》《抱竹居检书记》,鲜见著录的《快雨堂题跋》《三邕翠墨簃题跋》《先贤遗墨跋》,... 《皇清书史》广泛汇录清代书人书事,所引不乏稀见著述,诸如李放未刊之作《木叶厱法书记》《郁栖书话》《清乐堂随笔》《永怀堂先友记》《紫泥庵补印人传》《抱竹居检书记》,鲜见著录的《快雨堂题跋》《三邕翠墨簃题跋》《先贤遗墨跋》,以及流传不广的《古缘萃录》《篆学渊源》《飞白录》等,均是了解清代书学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清书史》 李放 征引 题跋 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几“说”案:中国古代承具之辩 被引量:1
13
作者 牛晓霆 张朔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6,共8页
几与案是中国古代承具的重要品类之一。文章以古籍善本的文献记载为依据,通过研究画像石,墓葬壁画及文人画中的几案图像,探究以席为摆放中心、以床榻为摆放中心及以桌椅为摆放中心三段不同时期,几与案在形态特征、使用与陈设方式以及内... 几与案是中国古代承具的重要品类之一。文章以古籍善本的文献记载为依据,通过研究画像石,墓葬壁画及文人画中的几案图像,探究以席为摆放中心、以床榻为摆放中心及以桌椅为摆放中心三段不同时期,几与案在形态特征、使用与陈设方式以及内在含义上的异同,这对于中国古代几案设计匠意及文化内涵的研究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承具 几案同源 承物依合 承人依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勒柯克的新疆田野调查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3,共6页
20世纪初,勒柯克(Albert Von Le Coq)三次参与新疆田野考古。作为“他者”,勒柯克的研究立场与文化身份在其探险式田野调查与著作中时显时隐。在批判勒柯克考察研究中“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同时,肯定其多元文化、多民族文明互动的研究... 20世纪初,勒柯克(Albert Von Le Coq)三次参与新疆田野考古。作为“他者”,勒柯克的研究立场与文化身份在其探险式田野调查与著作中时显时隐。在批判勒柯克考察研究中“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同时,肯定其多元文化、多民族文明互动的研究取径,对揭示新疆美术史的内涵与当代价值,促成中国边疆艺术史与艺术研究的“本土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柯克 新疆田野调查 文化认同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视域下艺术名词审定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俞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103,I0003,共6页
“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艺术学领域同样要构建中国艺术学之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归根结底就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针对新调整的学科类别,进行艺术名词的审定规范与具体分类,统一术语,明确概念,提升学术研究的... “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艺术学领域同样要构建中国艺术学之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归根结底就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针对新调整的学科类别,进行艺术名词的审定规范与具体分类,统一术语,明确概念,提升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描绘和构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基石和学理柱梁,已经成为构建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急需解决的学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艺术名词 术语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管理意识对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翔 袁中天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57,共6页
通过文献分析与比较,从几个方面探讨与论证设计管理与设计学科的关系。分别阐述了设计管理意识对于产生新的设计理解的意义与影响,设计管理对服务设计、交互设计、设计创新等新兴设计领域的作用与意义以及当前设计管理研究的主要研究特... 通过文献分析与比较,从几个方面探讨与论证设计管理与设计学科的关系。分别阐述了设计管理意识对于产生新的设计理解的意义与影响,设计管理对服务设计、交互设计、设计创新等新兴设计领域的作用与意义以及当前设计管理研究的主要研究特点与方法等。在此基础上,为设计教育中的设计管理教学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 设计领域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夏书籍缝缀装形制考辨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6,I0003,共6页
中古时期诸多书籍装帧形式中,“缝缀装”由于方法失传且没有详尽的文献记载,学界对其样貌众说纷纭,未有定论。笔者在整理西夏书籍装帧的过程中,从百余件缝缀装书籍入手,分析前人旧说中合理与不合理的部分,厘清缝缀装的形制。据此便可对... 中古时期诸多书籍装帧形式中,“缝缀装”由于方法失传且没有详尽的文献记载,学界对其样貌众说纷纭,未有定论。笔者在整理西夏书籍装帧的过程中,从百余件缝缀装书籍入手,分析前人旧说中合理与不合理的部分,厘清缝缀装的形制。据此便可对误判、错判的缝缀装进行订正,同时也为中古书籍装帧史的梳理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书籍 缝缀 装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可用”到“伙伴”——产品中的魅力体验与感性满足
18
作者 赵智峰 何潇鸥 李一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1-197,共7页
通过理论与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产品设计中“魅力”与“感性满足”之间的关系,解析感性设计如何通过功能、色彩、形态、触觉等设计元素引发用户的情感体验。文章详细分析了设计中的情感驱动要素,并提出了“产品核心魅点评价方法”和“从... 通过理论与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产品设计中“魅力”与“感性满足”之间的关系,解析感性设计如何通过功能、色彩、形态、触觉等设计元素引发用户的情感体验。文章详细分析了设计中的情感驱动要素,并提出了“产品核心魅点评价方法”和“从感性设计到产品魅力体验路径”的系统程序模型。运用模型对服装、汽车、食品等领域中的经典设计案例进行剖析,展示了感性设计在实践中的多维度应用与价值,为未来设计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设计 产品魅力 魅力体验 情感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画史会要》“朱谋垔托名说”辨误
19
作者 赵阳阳 朱友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8,I0002,共7页
《画史会要》是考索明代画家的重要文献,然其编者为明人朱谋垔抑或金赉,尚存疑议。本文通过比勘署名不同的两种《画史会要》版本,同时考察朱谋垔编刊美术文献的历程,认为朱谋垔编纂《画史会要》有案可稽,金赉则为好事者虚造之乌有先生... 《画史会要》是考索明代画家的重要文献,然其编者为明人朱谋垔抑或金赉,尚存疑议。本文通过比勘署名不同的两种《画史会要》版本,同时考察朱谋垔编刊美术文献的历程,认为朱谋垔编纂《画史会要》有案可稽,金赉则为好事者虚造之乌有先生。进而对莫伯骥、谢巍辨伪过度的原因进行分析,于书画文献辨伪之方法亦略献刍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史会要 朱谋垔 金赉 托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影》:作为预言的寓言
20
作者 范勃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5-216,共2页
2021年,我以绘画、观念雕塑和环境装置等多媒介互文的方式创作了个展“范勃·游弋的谜语”,这是我从空间叙事出发,将“创作-展示”视为一个整体的进一步探索。创作这个展览的初衷既是基于我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的生命质感、精神状态和... 2021年,我以绘画、观念雕塑和环境装置等多媒介互文的方式创作了个展“范勃·游弋的谜语”,这是我从空间叙事出发,将“创作-展示”视为一个整体的进一步探索。创作这个展览的初衷既是基于我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的生命质感、精神状态和身体行为的种种观察,也是对自己在此过程中切身感受的记录与表达。如果说,过去我作品中对梅洛-庞蒂“可见与不可见”问题的讨论更多的是围绕视觉障碍群体与常人之间的感官区分,那么对“游弋的谜语”的创作,则希望将这个问题置于“无形之神”与“有形之物”的转换与改造过程中去思考、游弋,以新的认知强调出个体与现实文化环境的密切关系,并在空间中营造一次“神与人”“精神与身体”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影》 有形之物 空间叙事 谜语 多媒介 切身感受 生命质感 视觉障碍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