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重建数字字体设计的秩序 |
杨艳芳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交融与互鉴——甘肃华池双塔寺出土《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版画研究 |
张瑞
佟建荣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沁润在历史与现实中的重构 |
庞茂琨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重构女性空间:沈泊尘《新新百美图》的复调叙事研究 |
刘秋兰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让街头游戏日常化——美国卡布平台儿童可玩街道构建经验 |
吴凡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纪实摄影的田野:历史演变与方法 |
贾方
戴宁靖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风格与风险的对抗:对乔赛亚·韦奇伍德与碧玉炻器的再解释 |
周志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北宋初栴檀释迦瑞像的摹刻与吴越地区造像关系探微 |
张书彬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模因理论视阈下的工艺美术创新路径研究 |
霍春晓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暖性特质”与社会疗愈——约瑟夫·博伊斯“扩展的艺术”观念及其当代价值 |
郑川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USR计划指引下台湾地区在地关怀设计研究——以岭东科技大学设计团队为个案 |
刘文良
马雪寒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设计史学刊》与设计史学科的全球转向 |
汪燕翎
冯钰颖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庞茂琨作品 |
庞茂琨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园林中“堂”的形象研究 |
杨晓
梁雯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隐”与“显”的内搭风尚:民国女性衬衣的演变研究 |
王馨子
梁惠娥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采借与认同:蒙自彝族尼苏、姆基和壮族土僚女性服饰艺术的比较研究 |
李轶潇
吴波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基于情感化设计视角的气味在产品体验中的作用模式研究 |
潘越
渡边诚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观念·方法·范式:论语言学对建筑功能主义的修正 |
刘鹤群
刘焱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考工记》磬折度数新探——兼论古代夹角作法 |
叶亚乐
高元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重返夜宴现场——《韩熙载夜宴图》的空间重建与图序重组 |
吴东宇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2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