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搅拌摩擦沉积增材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沈一洲 周泽星 +3 位作者 吕万程 郭训忠 陈晓荻 王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搅拌摩擦沉积增材(Additive friction stir deposition,AFSD)是一种先进的固相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技术。与传统基于熔融的增材制造技术相比,它具有增材结构致密、材料低变形和过程高效节能等优势,在航空装备制造、交... 搅拌摩擦沉积增材(Additive friction stir deposition,AFSD)是一种先进的固相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技术。与传统基于熔融的增材制造技术相比,它具有增材结构致密、材料低变形和过程高效节能等优势,在航空装备制造、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AFSD技术的原理、优势、组织演变特点和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AFSD过程中“工艺条件-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相关性的研究现状,沉积材料力学性能受材料流动状态、界面连接机制、微观组织演变情况的综合影响。列举了AFSD技术在大型构件整体制造、高性能涂层、表面缺陷修复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AFSD技术进行了展望,指出该技术在工艺与组织变化耦合、原位变形条件模拟、工具头设计和新材料增材等方面需进一步研究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搅拌摩擦 材料流动 界面连接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空间光学望远镜桁架结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郭崇岭 陈佳夷 +1 位作者 陈传志 陈金宝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3,共13页
近年来大口径空间光学望远镜以高像质、宽波段、大幅宽等特点,在开展空间科学探索、精细化对地观测等方面越来越重要。大口径望远镜的主承力结构、大型光学组件的支撑结构往往采用桁架结构,本文围绕实现桁架结构的超轻、超稳特性,从构... 近年来大口径空间光学望远镜以高像质、宽波段、大幅宽等特点,在开展空间科学探索、精细化对地观测等方面越来越重要。大口径望远镜的主承力结构、大型光学组件的支撑结构往往采用桁架结构,本文围绕实现桁架结构的超轻、超稳特性,从构型优化设计、新型材料、先进制造工艺、精确测量标定方法等方面,系统性梳理了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应用现状等,并探讨了空间桁架结构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望远镜 桁架结构 热稳定性 尺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氧化锆陶瓷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声发射智能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波 郭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1-576,共6页
医用氧化锆陶瓷(Y-TZP)是较好的齿科修复体材料,为了得到较好的齿科修复体性能对于其制造精度特别是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比较高,但其是硬脆难加工材料,为了提高医用氧化锆陶瓷磨削加工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在对医用氧化锆陶瓷磨削过程中的... 医用氧化锆陶瓷(Y-TZP)是较好的齿科修复体材料,为了得到较好的齿科修复体性能对于其制造精度特别是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比较高,但其是硬脆难加工材料,为了提高医用氧化锆陶瓷磨削加工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在对医用氧化锆陶瓷磨削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分频段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取磨削声发射840~850kHz敏感频段信号中与磨削表面粗糙度强相关的12组特征值,构建了具有较高预测精度的随机森林神经网络,最终医用氧化锆陶瓷磨削表面粗糙度声发射预测最大相对误差低于8.37%,研究结果对医用氧化锆陶瓷磨削表面粗糙度在线智能监测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氧化锆陶瓷 磨削声发射 表面粗糙度预测 随机森林神经网络 相关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空中交通流量短期预测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飞 魏林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1-749,共9页
为合理预测空中交通流量,结合复杂网络链路预测进行研究。首先,将时间序列转化为可视图得到拓扑特征量,然后结合基于局部信息、路径和随机游走的算法,比较在三亚不同扇区内的预测精度,发现RWR0.85算法预测精度最高。由于链路预测只能预... 为合理预测空中交通流量,结合复杂网络链路预测进行研究。首先,将时间序列转化为可视图得到拓扑特征量,然后结合基于局部信息、路径和随机游走的算法,比较在三亚不同扇区内的预测精度,发现RWR0.85算法预测精度最高。由于链路预测只能预测可能存在的连边,不能预测节点,因此引入D⁃S证据理论预测流量值,预测精度最高可达99.85%。结果表明,复杂网络链路预测结合D⁃S证据理论进行空中交通流量的预测是可行有效的,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空中交通流 链路预测 时间序列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D和Kriging的水滴收集量快速预测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郭琪磊 杜杰 张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8-326,共9页
数值模拟手段预测翼面处水滴撞击特性通常较为耗时,为快速准确计算结冰条件下的翼面处水滴收集量,提出了基于本征正交分解和代理模型的水滴收集量快速预测方法。首先对FAR 25部附录C中连续最大结冰条件进行优化拉丁超立方采样,通过数值... 数值模拟手段预测翼面处水滴撞击特性通常较为耗时,为快速准确计算结冰条件下的翼面处水滴收集量,提出了基于本征正交分解和代理模型的水滴收集量快速预测方法。首先对FAR 25部附录C中连续最大结冰条件进行优化拉丁超立方采样,通过数值模拟手段获得各采样点在翼面处水滴收集量分布,从而构造样本空间。在此基础上,利用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tion,POD)方法找到表达和重构水滴收集量的本征模态以及相应的拟合系数。最后,利用Kriging模型建立样本空间中各采样点与拟合系数间的代理模型,实现翼面处水滴收集量分布的快速预测。经多组工况验证表明:该方法可较为准确地预测翼面处水滴收集量分布,其计算成本较数值模拟方法大幅降低,能够为无人机防除冰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防/除冰 本征正交分解 代理模型 水滴收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热处理智能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沈以赴 胡涨泉 +1 位作者 周益民 李发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5-386,共12页
为减少热处理智能化技术数据孤岛的状态,数字孪生的运用被广泛关注。数字孪生技术是智能化制造领域的先进智能技术,也是解决数据孤岛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数字孪生技术与基于数字孪生的热处理研究现状。以车间数字孪生框架为基础... 为减少热处理智能化技术数据孤岛的状态,数字孪生的运用被广泛关注。数字孪生技术是智能化制造领域的先进智能技术,也是解决数据孤岛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数字孪生技术与基于数字孪生的热处理研究现状。以车间数字孪生框架为基础,从物理车间、虚拟车间、车间服务系统、孪生数据4个方面介绍数字孪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部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基于数字孪生为基础的热处理技术,结合传统热处理技术与特殊热处理的智能化研究进展,分析数字孪生技术在热处理中的应用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数字孪生 智能制造 车间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无线通信的可移动天线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虞湘宾 钱盼盼 蔡鸿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3-783,共11页
随着多天线技术的快速发展,复杂多变环境和高能耗将是当前以及未来无线通信面临的主要问题。可移动天线(Movable antenna,MA)技术凭借天线的移动性带来的信号功率提升、干扰抑制、灵活波束赋形和空间多路复用等优势,致力于提供低能耗且... 随着多天线技术的快速发展,复杂多变环境和高能耗将是当前以及未来无线通信面临的主要问题。可移动天线(Movable antenna,MA)技术凭借天线的移动性带来的信号功率提升、干扰抑制、灵活波束赋形和空间多路复用等优势,致力于提供低能耗且高效的通信环境自适应调整新思路,吸引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首先概述了MA技术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然后,给出了MA技术具体的应用场景,并由此阐述了MA技术优势。最后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总结了MA技术可能面临的挑战,论述并展望了MA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MA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将会进一步推动移动通信技术革新,助力6G通信进入新场景多需求下的多技术融合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可移动天线 空间自由度 6G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显峰 阳铭广 +3 位作者 刘琛 高文明 孙颖 叶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0,共14页
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由纤维曲线铺放而成,可以实现刚度分布的变化设计,与传统固定铺层角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相比,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减少重量和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结构性能。随着铺放设备的发展,目前已经能够利用自动铺放技术实现... 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由纤维曲线铺放而成,可以实现刚度分布的变化设计,与传统固定铺层角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相比,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减少重量和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结构性能。随着铺放设备的发展,目前已经能够利用自动铺放技术实现纤维的曲线铺放。同时,为提高复合材料构件的结构性能和满足不同的工程实际需求,铺层设计方法也从单一角度的直线铺层逐渐向变角度曲线铺层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设计制造方法与有限元建模,接着在刚度分布、屈曲特性、失效行为等方面阐述了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然后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合材料工程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在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振动特性方面的研究,对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最后对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论述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 纤维曲线铺放 轨迹设计 有限元建模 力学性能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负载转动的正交双发射MCR-WPT系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旭玲 田婷 +2 位作者 董硕 张帆 孙永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6-883,共8页
目前,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ce-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MCR-WPT)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静止状态下的双发射单负载和三发射单负载系统。本文对双发射多负载低速转动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双发射多负载系统... 目前,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ce-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MCR-WPT)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静止状态下的双发射单负载和三发射单负载系统。本文对双发射多负载低速转动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双发射多负载系统的理论模型,结合COMSOL软件进行仿真,并搭建接收端转动的二维全向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实验平台,验证了正交发射线圈不同相位差、不同接收线圈数量及线圈相对位置改变对转动系统能量传输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正交双发射线圈存在90°相位差时,系统在接收端线圈固定距离内能够维持稳定的磁场传输特性,随着负载线圈数量的增加,系统的总传输效率波动幅度有所改变,当负载为4个时波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磁谐振 转动 正交双发射 多负载 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金属板蜂窝夹芯结构鸟体高速冲击损伤分析
10
作者 方自力 王道坤 +2 位作者 毛春见 杨志贤 张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3,共10页
纤维金属板蜂窝夹芯结构作为一种轻质航空结构,研究其抗鸟体高速冲击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的有限元模型,研究鸟体高速冲击下纤维金属板蜂窝夹芯结构的力学行为及损伤机理。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纤维金属板蜂窝夹芯结构作为一种轻质航空结构,研究其抗鸟体高速冲击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的有限元模型,研究鸟体高速冲击下纤维金属板蜂窝夹芯结构的力学行为及损伤机理。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 particle hydrodynamics, SPH)法对鸟体类流体力学行为进行建模;采用Johnson-Cook模型模拟金属层冲击力学响应;采用三维Hashin准则,考虑应变率效应,模拟复合材料层板面内损伤演化;采用界面单元模拟层间分层现象。编写用户材料VUMAT子程序,实现基于ABAQUS/Explicit软件平台的数值求解。探讨鸟体速度、蜂窝高度和面板厚度对纤维金属板蜂窝夹芯结构鸟体冲击性能的影响,分析预应力条件下纤维金属板蜂窝夹芯结构鸟体高速冲击损伤特性,为夹芯结构鸟体冲击问题数值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金属板夹芯结构 鸟体冲击 损伤 分层 有限元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巡飞弹螺旋桨气动优化设计
11
作者 吴超 李海城 +3 位作者 许建华 王欢 尚云斌 金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8-704,共7页
小型巡飞弹螺旋桨桨叶尺寸较小,桨毂占比较大,螺旋桨性能易受桨毂影响。小型巡飞弹实际飞行螺旋桨转速偏高,航时不够,且螺旋桨风洞试验测试结果、设计计算结果以及实际飞行数据差异较大。针对计算结果不吻合的问题,开展了试验构型的数... 小型巡飞弹螺旋桨桨叶尺寸较小,桨毂占比较大,螺旋桨性能易受桨毂影响。小型巡飞弹实际飞行螺旋桨转速偏高,航时不够,且螺旋桨风洞试验测试结果、设计计算结果以及实际飞行数据差异较大。针对计算结果不吻合的问题,开展了试验构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桨毂产生较大的负拉力和扭矩,是造成螺旋桨效率下降、转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根据计算结果,本文给出了巡航工况下桨毂拉力及扭矩的修正公式及螺旋桨优化设计思路。针对试验数据不吻合的问题,设计了巡飞弹推进系统风洞试验,成功解决了来流干扰,获得了准确的测试结果。为了提升螺旋桨效率,根据螺旋桨涡流理论推导了螺旋桨计算模型,以巡航工况效率为优化目标,爬升工况推力及反扭矩为约束条件,利用遗传算法工具箱开展了螺旋桨气动外形优化设计,并通过推进系统风洞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有效,巡飞工况下螺旋桨效率提升了1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飞弹 螺旋桨 优化设计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机散热中毛细芯热管等效导热系数演变规律实验研究
12
作者 李雪强 赵萧涵 +3 位作者 张钟垚 刘圣春 张成明 李佳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7-853,共7页
为推动毛细芯热管在电机中的应用并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加热功率、运行角度以及风速对毛细芯热管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管正常运行过程中,加热功率对热管等效导热系数影响不大。不同运行角度下的热管... 为推动毛细芯热管在电机中的应用并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加热功率、运行角度以及风速对毛细芯热管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管正常运行过程中,加热功率对热管等效导热系数影响不大。不同运行角度下的热管等效导热系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10 W加热功率下,等效导热系数的差异最高可达25%。当风速增大时,热管的等效导热系数呈现出减小的趋势,这种现象对高加热功率下的热管运行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冷却 毛细芯热管 等效导热系数 温差 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扰动引力场中机动突防导弹落点精确预报方法
13
作者 王磊 周祥 +2 位作者 赵卫虎 程先哲 郑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0-1096,共7页
针对弹道导弹大机动突防后精确制导面临的落点预测需求,提出了一种考虑高阶扰动引力影响的导弹落点解析预报模型。将落点预报问题分解为标准落点预报和落点偏差预报两部分,标准落点预报由二体椭圆轨道理论解析求解,落点偏差预报通过构... 针对弹道导弹大机动突防后精确制导面临的落点预测需求,提出了一种考虑高阶扰动引力影响的导弹落点解析预报模型。将落点预报问题分解为标准落点预报和落点偏差预报两部分,标准落点预报由二体椭圆轨道理论解析求解,落点偏差预报通过构建的状态空间摄动模型进行求解。基于球谐函数换极法建立高阶扰动引力矢量在轨道柱坐标系中的表达式,并推导得到由F函数和G函数等两类核函数组成的落点偏差预报解析模型以及F函数和G函数的递推公式。该模型无需射前准备工作,相对已有方法具有使用灵活、鲁棒性好等特点。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落点预测模型残差均值为11.2 m,相对误差小于0.1%,预测耗时小于100 ms,能够为制导算法设计提供支撑,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导弹 机动突防 落点预测 解析摄动理论 扰动引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复杂环境下多目标无人机路径规划研究
14
作者 李亚飞 赵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2-1012,共11页
针对当前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在城市范围内运行的噪声、成本与安全问题,对空域进行高度层划分,并在空气动力学等约束条件下,提出了基于噪声保护区的运行成本与坠地风险模型,满足UAV标准运行条件的同时,不仅降低其对环... 针对当前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在城市范围内运行的噪声、成本与安全问题,对空域进行高度层划分,并在空气动力学等约束条件下,提出了基于噪声保护区的运行成本与坠地风险模型,满足UAV标准运行条件的同时,不仅降低其对环境和地面人群的噪声影响,还降低其运行成本与坠地风险。在此基础上,基于噪声保护区,运用改进Dubins路径规划方法,将Dubins路径规划思想与几何圆的切线相结合,增设节点处理,丰富UAV运行可选路径,并对路径进行优化处理。以Dijkstra算法为搜索最佳路径算法、总成本最低为目标,搜索一条UAV最佳运行路径,并与A*算法进行研究比对。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改进方法的有效性,降低了UAV运行噪声影响,缩减了运行成本,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据算例得出结果:双旋翼中型UAV(质量约15 kg,桨盘面积约1.313 m^(2))最佳运行高度为40 m,其运行最低总成本为5.42,较其余高度层运行总成本最高减少37.56%,最低减少5.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无人机 噪声保护区 运行坠地风险 改进Dubins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系统热限制的倾转翼eVTOL巡航性能优化
15
作者 魏志强 杨天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4-861,共8页
为分析倾转翼eVTOL在考虑电系统热管理对巡航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工况下性能参数的选择,根据飞机二维动力学、阻力、能耗和电系统热管理计算模型,以飞机巡航速度作为控制变量,以巡航时间和电能消耗作为目标函数,建立倾转翼eVTOL巡航仿... 为分析倾转翼eVTOL在考虑电系统热管理对巡航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工况下性能参数的选择,根据飞机二维动力学、阻力、能耗和电系统热管理计算模型,以飞机巡航速度作为控制变量,以巡航时间和电能消耗作为目标函数,建立倾转翼eVTOL巡航仿真模型。结合实际飞行条件设定不同权重,根据模型的具体特征,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以典型倾转翼eVTOL飞机Vahana为例,得出性能参数并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在各种权重组合下,对减少飞机巡航时间和降低电能消耗均有良好的优化效果;最快到达与最节能到达的飞行工况相比,可以节省约50%的时间,但同时会多消耗120%的电耗;与既考虑时间又考虑能耗的折中情况相比,节省了20%时间的同时能会多消耗28%的电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性能 改进粒子群算法 电动垂直起降 电系统热管理 巡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帆推进技术研究综述
16
作者 全荣辉 许明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7-608,共12页
磁帆是一种基于太阳风等离子体的新型推进技术,它通过大尺度线圈产生磁场来偏折太阳风等离子体从而产生推力,在长周期行星际航行任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由于磁帆相比常规电推进具有更高的比冲和推功比,近几年随着木星等行星探测任... 磁帆是一种基于太阳风等离子体的新型推进技术,它通过大尺度线圈产生磁场来偏折太阳风等离子体从而产生推力,在长周期行星际航行任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由于磁帆相比常规电推进具有更高的比冲和推功比,近几年随着木星等行星探测任务的发展,其逐渐成为行星际无工质推进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磁帆推力的产生原理,阐述了磁帆小型化设计研究历程,总结了其数值分析和实验技术主要特点,比较了不同任务场景中磁帆的应用效果,最后提出磁帆的主要技术瓶颈及未来潜在发展方向,为我国磁帆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帆 磁等离子体帆 深空探测 新型推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监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综述 被引量:9
17
作者 汤新民 顾俊伟 +1 位作者 刘冰 张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3-993,共21页
随着低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低空飞行器呈现高密度、异构性、自主性、有人/无人混合运行的新局面。低空监视作为低空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可以保证飞行器低空安全高效运行。为解决当前低空监视手段不健全的问题,需要针对复杂的低空环境... 随着低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低空飞行器呈现高密度、异构性、自主性、有人/无人混合运行的新局面。低空监视作为低空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可以保证飞行器低空安全高效运行。为解决当前低空监视手段不健全的问题,需要针对复杂的低空环境,构建涵盖有人/无人混合运行的低空无盲区监视技术体系。首先,从低空监视的概念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低空监视存在的难点问题,包括机载设备重量体积功耗限制、信道资源紧张和飞行器差异性;其次,从协作监视技术和非协作监视技术两个角度出发,阐述了国内外关键监视技术现状,并对各技术手段的相关特性进行系统化的对比总结;最后,面向新一代低空监视的发展,探讨未来协作监视、非协作监视以及融合监视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对未来低空飞行器安全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监视技术 协作与非协作监视 城市空中交通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 通感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3-RRR并联机器人的“点对点”路径规划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宁宁 尤晶晶 +3 位作者 王澍声 叶鹏达 沈惠平 李成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423,共9页
通过拓扑重构,可以提高并联机器人的静刚度、故障修复等性能,但机器人重构之后能否到达任意指定的位姿且不经过奇异位形,尚无定论。为此,以可重构3-转动副转动副转动副(3-revolute-joint,revolute-joint,revolute-joint,3-RRR)并联机器... 通过拓扑重构,可以提高并联机器人的静刚度、故障修复等性能,但机器人重构之后能否到达任意指定的位姿且不经过奇异位形,尚无定论。为此,以可重构3-转动副转动副转动副(3-revolute-joint,revolute-joint,revolute-joint,3-RRR)并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点对点”路径跟踪的规划算法。首先,建立了机构重构之前的反向运动学模型,据此确定了6组重构序列。接着,构建了一种“四步”规划算法,适用于任意自由度的可重构并联机器人的“点对点”路径跟踪,具有直观的几何解释,并且能够消除全部的奇异位形;通过算例验证了规划算法的有效性。然后,基于螺旋理论,计算出各组参量下的输入、输出和局部传递指标值,据此,确定了重构序列下的最优输入参量。最后,将“点对点”路径规划算法推广至连续路径规划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拓扑重构 路径规划 螺旋理论 奇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4169涡轮盘榫槽电解拉削仿真及其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赖建华 王石莉 +1 位作者 刘嘉 朱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4,共11页
榫槽是航空发动机涡轮盘上的重要结构,电解拉削是实现该结构高效、低成本制造的潜在解决方案。为了掌握电解拉削加工参数对轮廓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电解拉削多场耦合模型,阐明了工具阴极长度对加工间隙产物分布的影响规律,... 榫槽是航空发动机涡轮盘上的重要结构,电解拉削是实现该结构高效、低成本制造的潜在解决方案。为了掌握电解拉削加工参数对轮廓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电解拉削多场耦合模型,阐明了工具阴极长度对加工间隙产物分布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优选的工具阴极长度参数。开展了平面电解拉削加工试验,探究了进给速度和加工间隙对工件表面质量和型面进出口去除量差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较优的加工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加工参数可以获得较好的表面质量并有效控制了型面进出口去除量差。最后,采用优化的参数开展了典型涡轮盘榫槽结构单元件的电解拉削加工试验,试件具有较好的表面质量和轮廓重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盘榫槽 电解拉削 多场耦合仿真 参数优化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辊压成形装备(系统)及其应用案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任银旺 贺靖晟 +4 位作者 刘江 熊自柳 肖骏峰 吴康 孙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4,共10页
辊压成形是一种通过顺序排布的成形模具渐近横向弯曲金属带材和板材的塑性加工工艺。由于其低成本、高效率、柔性化的特点,已成为中国新能源、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和安全性提升的重要技术之一。但是,该... 辊压成形是一种通过顺序排布的成形模具渐近横向弯曲金属带材和板材的塑性加工工艺。由于其低成本、高效率、柔性化的特点,已成为中国新能源、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和安全性提升的重要技术之一。但是,该工艺的工序复杂性和离散性、材料厚向性能的不均匀性、设备信息化和柔性化自动化的低水平等问题,导致了它类似于“黑匣子”,使得产品质量难以预测,调试生产高度依赖人工经验,可成形截面受限,成品率不稳定。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智能辊压成形装备(系统),并介绍了该装备(系统)的技术架构和特点。通过搭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架构,该系统将传统辊压成形中的离散数据进行采集、筛选、集成、储存和分析。同时融合数字孪生、人工智能、轮廓检测技术和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等来构建可以替代人工经验的自纠偏的生产模式。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本文给出了利用该系统解决的一个辊压成形的动力电池包结构件的回弹控制案例,并对该系统的发展给出了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压成形 智能装备 数字孪生 工业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