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100篇文章
< 1 2 2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故事新编:中国四大传说在二十世纪的文化转译
1
作者 伊维德 孙晓苏(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0-67,共8页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民间文学运动兴起,学界开始探索除正统以外能代表纯粹中国文化的民间传统,而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就此被选定为中国的“四大传说”。这四个故事都具有很长的嬗变过程,且流传的版本众多,但一旦被...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民间文学运动兴起,学界开始探索除正统以外能代表纯粹中国文化的民间传统,而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就此被选定为中国的“四大传说”。这四个故事都具有很长的嬗变过程,且流传的版本众多,但一旦被定位成为“四大传说”之后,众多异文版本就被忽略,只有少数版本被视为经典。现代的改编取代了早期的版本,对故事的解读也更加符合新时代的需要,这也成为现代国家民族建构的一部分。要理解当下的改编,必须重审这些传说在二十世纪中叶如何取得经典地位及其被诠释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故事 民族建构 文化转译 孟姜女 牛郎织女 白蛇传 梁祝 董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赛事中的“加冕、卫冕”与“蝉联”
2
作者 柳士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33-138,共6页
体育事业兴旺是盛世的映现,竞技体育获取优胜更可激励国人。体育新闻报道理应遵循语言文字使用规则。鉴于当前体育新闻屡见语文差错,①甚至相当级别党政组织的祝贺信竟也出现误用,本文以“加冕”“卫冕”“蝉联”三个体育赛事术语为例,... 体育事业兴旺是盛世的映现,竞技体育获取优胜更可激励国人。体育新闻报道理应遵循语言文字使用规则。鉴于当前体育新闻屡见语文差错,①甚至相当级别党政组织的祝贺信竟也出现误用,本文以“加冕”“卫冕”“蝉联”三个体育赛事术语为例,探究其来源,考察其发展,揭示讹误实例,说明正确用法,希望赛事新闻的文字表述趋于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赛事 加冕 卫冕 蝉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子里的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题材报告文学创作概述
3
作者 李朝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
中国农村全面脱贫之后,已经跨入了全面振兴新阶段。作为新时代叙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题材报告文学创作业已蔚为大观。这些作品从产业、生态、精神文明、人民生活、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反映新山乡巨变,烛照乡村振兴正在和即将... 中国农村全面脱贫之后,已经跨入了全面振兴新阶段。作为新时代叙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题材报告文学创作业已蔚为大观。这些作品从产业、生态、精神文明、人民生活、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反映新山乡巨变,烛照乡村振兴正在和即将带来的一场新的历史性变革,思考乡村振兴的去向和未来,揭示中国式乡村现代化、农村共同富裕可能的路径选择,有力地彰显报告文学参与现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振兴 报告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母语者对汉语多类型歧义句消歧的韵律特征
4
作者 章婷 明月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59-169,共11页
本研究通过声学实验考察了汉语高级水平的英语母语者对汉语三层面九类歧义结构消歧的韵律特征。结果发现:英语母语者可以有效利用韵律手段区别句法歧义,如时长缩短、音高降低和停顿变化;部分采用韵律手段区别语义歧义,即通过一定的音高... 本研究通过声学实验考察了汉语高级水平的英语母语者对汉语三层面九类歧义结构消歧的韵律特征。结果发现:英语母语者可以有效利用韵律手段区别句法歧义,如时长缩短、音高降低和停顿变化;部分采用韵律手段区别语义歧义,即通过一定的音高变化来区别句子的语义焦点;语用歧义消解的韵律特征仅表现为时长和音高的略微变化。这说明高级水平的英语母语者具有一定的汉语韵律编码能力,但其韵律特征表现为单一性、补偿性、错置性和弱化性。该研究证明界面假说并不能完全解释学习者对歧义类型的习得程度,界面需处理的信息量大小以及母语迁移都是影响习得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母语者 歧义结构 韵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幼儿话语句:分析系统或描写方法
5
作者 蔡红 邱雪玫 李葆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本文依据结构-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基于汉语幼儿话语跟踪语料的分析,将话语句归纳为独辞句、专能句、陈述句三大类。独辞句可分为八次类。专能句包括疑问、祈使、感叹、反诘功能句。陈述句包括主-谓结构句和话-说结构句。早期幼儿语言成... 本文依据结构-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基于汉语幼儿话语跟踪语料的分析,将话语句归纳为独辞句、专能句、陈述句三大类。独辞句可分为八次类。专能句包括疑问、祈使、感叹、反诘功能句。陈述句包括主-谓结构句和话-说结构句。早期幼儿语言成长的趋势显示:一方面,其话语功能从含糊功能演进到专门功能,再到陈述功能;一方面,其话语结构从独辞结构演进到多范畴结构,从简单结构发展到复杂结构。幼儿话语能力成长的基本原理是,交际需求和认识发展促进其话语功能能力的不断提高,话语功能能力的提高促进其话语结构能力的相应提高。幼儿话语能力是在交际需求和认知经验的互动中不断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话语能力 功能 结构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詹姆逊“历史化”观念的理论建构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6
作者 盛尹桑 颜桂堤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历史化”观念在当代学术界占据着显著且关键的地位。其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汲取了多种思潮与众多思想家的观点,在反历史主义的语境中辩证地发展,既继承了经典理论,又实现了创新性的突破,构建起一个独特且具有...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历史化”观念在当代学术界占据着显著且关键的地位。其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汲取了多种思潮与众多思想家的观点,在反历史主义的语境中辩证地发展,既继承了经典理论,又实现了创新性的突破,构建起一个独特且具有宏观结构性的理论体系,为文学与文化批评领域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詹姆逊与特里·伊格尔顿之间的论战突显了二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文学批评的侧重点以及对历史化理解上的分歧,伊格尔顿指出了詹姆逊“永远历史化”策略的局限性。在中国,詹姆逊的理论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初步接触、90年代的争议性发展、21世纪的传播应用与本土化探索三个阶段,尽管存在选择性接受和误读等问题,但其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创作意识、主题、叙事、风格以及研究视角与方法等方面引发了深刻的变革,展现了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历史化 理论建构 批评论争 中国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正音》词语考释三则
7
作者 王翠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25-132,共8页
“中华正音”是朝鲜时代后期,对汉语口语教科书的统称;使用该题名的会话书,国内已见收录四种,近年来韩国又现新本,即洌云文库《中华正音》。各本使用东北方言写成,是非常珍贵的口语材料,其中不乏大量疑难待释词语。文章即围绕上述“中... “中华正音”是朝鲜时代后期,对汉语口语教科书的统称;使用该题名的会话书,国内已见收录四种,近年来韩国又现新本,即洌云文库《中华正音》。各本使用东北方言写成,是非常珍贵的口语材料,其中不乏大量疑难待释词语。文章即围绕上述“中华正音”系列教科书,选取其中三则待释词语,证诸历史及方言材料,予以训释说明。所考条目分别为:补陈、擃具(俱/古)擃、歪(一瓢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正音》 补陈 擃具(俱/古)擃 歪(一瓢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山水:从“人化”维度到“物化”书写——探测当代散文的一个重要视角
8
作者 陈鹭 陈剑晖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3-51,共9页
自然山水一直是中国散文的书写对象,也可以说是中国散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去我们对此重视不够,一是认为自然山水远离社会现实;二是将“山水游记”视为散文的亚品种,从而影响了研究的热情。作为人的情绪、意志外化的自然山水,在... 自然山水一直是中国散文的书写对象,也可以说是中国散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去我们对此重视不够,一是认为自然山水远离社会现实;二是将“山水游记”视为散文的亚品种,从而影响了研究的热情。作为人的情绪、意志外化的自然山水,在“观看”中被生产和建构。当代文学“17年”,由于突出人的主体,自然山水游记成为“人化的自然山水”。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以余秋雨为代表的文化大散文中的自然山水游记,可以概括为“人文自然山水”。新世纪以来,自然山水书写的内涵和“观物”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即由突出人的主体性的“人化自然山水”和“人文自然山水”,衍化为“物我互为主体”。这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自然山水书写的“主体性”迷思,为新世纪的自然山水书写带来新的气象和新的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山水 人化自然 人文自然 物我互为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儿童故事讲述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发展
9
作者 王璐 梁丹丹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50-158,共9页
模糊限制语是言语交际中一种重要语用策略,能够体现语言使用者的语用水平。研究采用看图叙事方式,考察不同年龄段(五岁、六岁和七岁)汉语儿童模糊限制语使用发展情况。结果表明三个年龄段儿童使用模糊限制语存在差异;使用不同类型的模... 模糊限制语是言语交际中一种重要语用策略,能够体现语言使用者的语用水平。研究采用看图叙事方式,考察不同年龄段(五岁、六岁和七岁)汉语儿童模糊限制语使用发展情况。结果表明三个年龄段儿童使用模糊限制语存在差异;使用不同类型的模糊限制语也存在差异。在儿童叙事过程中,变动型模糊限制语使用频次要显著高于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儿童使用的各类型模糊限制语功能较为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限制语 叙事 汉语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非虚构文艺的中华文化“再生产”
10
作者 潘路路 王晖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2-59,共8页
新时代以来,在文学与影视等领域涌现出一批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非虚构文艺优秀作品。它们在呈现路径、故事表达和意义建构上表现出对于中华文化“再生产”的创作趋向。在呈现路径方面,非虚构文艺作品体现出从文本到影像的中华文化表达... 新时代以来,在文学与影视等领域涌现出一批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非虚构文艺优秀作品。它们在呈现路径、故事表达和意义建构上表现出对于中华文化“再生产”的创作趋向。在呈现路径方面,非虚构文艺作品体现出从文本到影像的中华文化表达形式的多元化,以及从传统到新兴的中华文化传播渠道的一体化;在故事表达方面,非虚构文艺作品体现出中华文化“再生产”的平民化视角转向、生活化的叙事新观,以及民族化的动力位移;在意义建构方面,非虚构文艺作品体现出记忆形塑上的文化内容“再生产”、情感唤醒上的文化价值“再生产”、产业重构上的文化经济“再生产”等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文艺 中华文化 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与中国戏曲在古典文学现代经典中的建立
11
作者 雷伊娜 谭静(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8-82,共15页
文章探讨王国维如何将中国戏曲史纳入现代中国文学经典的过程。文章分析了王国维文学观念形成的过程,他借助西方美学,通过“闲暇”与“游戏”的概念阐释艺术创作的动力,并结合中国关于文学起源的观念来解释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为确立... 文章探讨王国维如何将中国戏曲史纳入现代中国文学经典的过程。文章分析了王国维文学观念形成的过程,他借助西方美学,通过“闲暇”与“游戏”的概念阐释艺术创作的动力,并结合中国关于文学起源的观念来解释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为确立中国戏曲的文学价值,王国维基于上述观念对元代早期剧作家进行了评价,认为他们的剧作是在适宜的审美和创作环境中完成的,体现了“自然”的价值,这一价值被王国维视为优秀文学的普遍标准。通过编撰中国戏曲起源和性质的学术批评史,王国维将戏曲与历代其他文学体裁相媲美,赋予戏曲新的地位,同时创立了一门新的研究学科。戏曲也因此成为一种完备的文学体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戏曲 游戏 天才 自然 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院学人新作
12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美无邪——骆冬青的美学智慧课》,2024年10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骆冬青著。该书共二十二章,以“美学智慧”为核心,对于人的美学生成、人与自然,动物,人与机器科学,以及人的灵性超越,进行沉思。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美无邪——骆冬青的美学智慧课》,2024年10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骆冬青著。该书共二十二章,以“美学智慧”为核心,对于人的美学生成、人与自然,动物,人与机器科学,以及人的灵性超越,进行沉思。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看上去孔子比海德格尔更早地注意到了“思”与“诗”的关系,唯有在感性的凝结与升华中,才能生长出思考与智慧。本书将我们引向对“美”与“思”的深层思考,也唤起我们对“美”的重新追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美学生成 美无邪 美学智慧 骆冬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物的发明”:从小说研究重审詹姆逊对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解读
13
作者 魏清高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4-34,共11页
詹姆逊在20世纪70和90年代的论著中表现出对阿多诺否定辩证法两种迥异的评价态度,这并非简单地由外部现实社会原因所致,而是更为内在地取决于他对否定辩证法的深化理解,其晚年的小说研究有助于重审这一问题。在70年代,詹姆逊立足于一种... 詹姆逊在20世纪70和90年代的论著中表现出对阿多诺否定辩证法两种迥异的评价态度,这并非简单地由外部现实社会原因所致,而是更为内在地取决于他对否定辩证法的深化理解,其晚年的小说研究有助于重审这一问题。在70年代,詹姆逊立足于一种历史化的视角,认为否定辩证法调转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逻辑,且未能准确把握历史本身,因而走向了囿于文学艺术领域的审美乌托邦,难以激发改造世界的实践性力量。在晚年遗著中,他却借助对小说历史性特征的把握,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的小说化表征总结为“礼物的发明”,认为这种“发明”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活经验的事件性发生,其敞显有赖于辩证的文学批评。詹姆逊的小说研究体现出“从历史化到历史本身”的辩证法思考范式转变,呼应了其90年代对否定辩证法的重新论述,并且从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层面激发了该理论的创造性活力,不失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逊 否定辩证法 阿多诺 小说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周新字补论
14
作者 王志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武则天于载初元年至神龙元年期间,陆续制定并颁行全国普遍使用的一批与当时通行字体相异的文字,学界通常称其为“武周新字”。其中被改造形体的字共十六个,即:天、地、日、月、星、君、臣、初、载、年、正、授、证、圣、国、人;“曌”... 武则天于载初元年至神龙元年期间,陆续制定并颁行全国普遍使用的一批与当时通行字体相异的文字,学界通常称其为“武周新字”。其中被改造形体的字共十六个,即:天、地、日、月、星、君、臣、初、载、年、正、授、证、圣、国、人;“曌”为武氏自创新字,合计十七字。武周新字是在周革唐命的政治背景与魏晋以后文字混乱的文化背景下创造的,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政权更替后的政治稳定。古籍中关于武周新字字数的记载,除去个别字误识之外,与我们今天归纳出来的字数基本一致。武周新字分五期颁布,其中“圀”字作为武周新字开始颁布使用的时间大概在天册万岁二年正月。在构形上,天、地、日、月、星、年、正、国皆有古文字来源,而其他字则为新造。凡无政治寓意的字有古文字来源,是为改字;凡有政治寓意的字皆为自创之字,是为造字。关于武周新字的评价,宋儒多以“臆说”“无义”论之,现当代学者多从其违反汉字发展规律这个角度上进行论说,但也同时肯定了武周新字在文物鉴定中所具有的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周新字 背景 历史记载 分期 构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的复调性
15
作者 黄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70-176,共7页
莫迪亚诺在小说《青春咖啡馆》中通过主人公露姬不断探寻人生意义却最终放弃生命的悲剧故事,描绘了法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年轻人的群体形象和精神状态。小说采用四位叙述者的多重叙事视角,构建“多声部”的叙事结构,展现了人物各自鲜明... 莫迪亚诺在小说《青春咖啡馆》中通过主人公露姬不断探寻人生意义却最终放弃生命的悲剧故事,描绘了法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年轻人的群体形象和精神状态。小说采用四位叙述者的多重叙事视角,构建“多声部”的叙事结构,展现了人物各自鲜明的个性与丰富的内心世界,使得小说在文本形式上呈现出众声喧哗的复调叙事特征。这种复调性不仅增强了角色的立体感,还使得读者在不同视角之间穿梭,感受多元意识的交织与碰撞。小说中思想与意识纷呈的“对话性”和引人深思的“未完成性”结局,进一步体现了作品在思想、意义上的复调性。这种复调性的叙事方式恰恰适于表现和阐释现代生活中丰富的多元价值与多元意识,在对个人身份、自由与幸福等主题的探讨中,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咖啡馆》 多重叙事视角 对话性 未完成性 复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宝之体:中古到帝制晚期的钱币化形故事
16
作者 樊艾睿 魏琛琳(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3-103,共21页
本文探讨了对无生命的铜钱、金块/币、银锭等化身人形这一奇异且往往令人困惑的叙事描述。金钱化身人形的故事出现在中古到帝制晚期的各种体裁之中,从文言轶事、白话小说,到北曲南戏等。在每种叙事传统中,具有生命的货币主体,均成为表... 本文探讨了对无生命的铜钱、金块/币、银锭等化身人形这一奇异且往往令人困惑的叙事描述。金钱化身人形的故事出现在中古到帝制晚期的各种体裁之中,从文言轶事、白话小说,到北曲南戏等。在每种叙事传统中,具有生命的货币主体,均成为表达价值观念与意义变迁的重要载体。通过梳理从六朝到清代货币化人的形象,本文揭示出一种对金钱想象的变化:它们从客体变为主体,从人造物变成了人的创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人 钱币 商品化 想象 志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小说月报》窥见中国乔伊斯研究雏形
17
作者 姚珂琦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77-183,共7页
创刊于1910年的《小说月报》是致力于引介外国文学的重要刊物之一。以评介乔伊斯为例,自1922年茅盾在《小说月报》首次将乔伊斯引介至国内以来,中国学者便与这位爱尔兰作家结下了特殊的缘分。1929-1930年间,赵景深陆续发表了论及乔伊斯... 创刊于1910年的《小说月报》是致力于引介外国文学的重要刊物之一。以评介乔伊斯为例,自1922年茅盾在《小说月报》首次将乔伊斯引介至国内以来,中国学者便与这位爱尔兰作家结下了特殊的缘分。1929-1930年间,赵景深陆续发表了论及乔伊斯的作家个性、生活轶事、影响地位等评介文章。具体而言,两位作者共发表了五篇有关乔伊斯的评介文章,其中三篇以乔伊斯为范例,论述了当时英美文坛的状况;另外两篇则将乔伊斯作为主要评介对象。在20世纪初,《小说月报》发表的有关乔伊斯的评介文章,体现了期刊及其编辑的开放意识与包容精神,可以说,《小说月报》的评介文章开启了中国乔伊斯研究的发展进程,作家们早期的积极探索也为建立中国立场的乔伊斯研究带来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月报》 中国乔伊斯研究 文学评介 茅盾 赵景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字职能借用、写本字形混同与早期经典汉唐流变例考——以姓氏义“缪”“樛”“摎”为例
18
作者 肖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汉唐之间,早期经典以写本作为主流载体,历代传承。隶变之后的字形书写与演变,致“木”“扌”难分,是写本时代字形混同的一种典型现象。这一现象,在早期经典的汉唐流变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并贮存在五代宋以来传世刻本和抄本中。“樛”“... 汉唐之间,早期经典以写本作为主流载体,历代传承。隶变之后的字形书写与演变,致“木”“扌”难分,是写本时代字形混同的一种典型现象。这一现象,在早期经典的汉唐流变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并贮存在五代宋以来传世刻本和抄本中。“樛”“缪”“摎”在姓氏义上的混用,既折射出早期文字职能借用的特征,又反映出写本时代字形混同的用字事实。文章通过收集《史记》《汉书》《三国志》《文选》等早期经典不同时代的写本与刻本,挖掘“樛”“缪”“摎”在姓氏义上的呈现面貌,厘清早期经典中“樛”“缪”“摎”姓氏义的使用分工及其区别,为《三国志》整理、早期经典整理和大型工具书编纂提供有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职能借用 写本字形混同 早期经典汉唐流变 樛/缪/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讽喻—空间”论:詹姆逊重构本雅明的理论逻辑与介入效度
19
作者 丁文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3-23,共11页
詹姆逊在本雅明主题的授课讲稿中,以讽喻作为贯穿本雅明的总体思想图景的理论视角,以“空间的文句”作为本雅明城市空间思想的理论基础,从“语言学—感官”的路径重释本雅明的革命诗学。重审本雅明的《拱廊街计划》和阿多诺等学者的阐释... 詹姆逊在本雅明主题的授课讲稿中,以讽喻作为贯穿本雅明的总体思想图景的理论视角,以“空间的文句”作为本雅明城市空间思想的理论基础,从“语言学—感官”的路径重释本雅明的革命诗学。重审本雅明的《拱廊街计划》和阿多诺等学者的阐释,詹姆逊对本雅明的重构强化了语言学的理论背景,而弱化了建基于弥赛亚神学的实践政治的冲动。结合“理论旅行”的视域,“讽喻—空间”论不能简单理解为实践立场的退缩,而是对消费主义时代大众的精神状况以及当代批判美学转向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新趋势做出回应,这是一种以感官政治取代实践政治的理论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逊 本雅明 讽喻 批判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之路——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40届年会学术综述
20
作者 丁婉丽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84-188,共5页
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新性发展,是当前文艺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这一命题,紧扣时代关切,聚焦理论热点,可望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涌现高质量成果,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现代化伟大实践的有机结合。2023年12月8日至11日... 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新性发展,是当前文艺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这一命题,紧扣时代关切,聚焦理论热点,可望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涌现高质量成果,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现代化伟大实践的有机结合。2023年12月8日至11日,由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和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第40届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新性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30位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发表主旨演讲,以及来自国内72所高校、研究所、杂志社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讨论。会议围绕五个专题展开:“两个结合”与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与新时代中国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实践;文明互鉴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选择性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论 中国之路 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